肉桂茶有哪些特点?简介

发布时间 : 2019-11-12
肉桂乌龙茶 乌龙茶肉桂 黑茶有哪些

【www.cy316.com - 肉桂乌龙茶】

肉桂是武夷岩茶中著名花色品种之一。肉桂又名玉桂,原为武夷名丛之一。在清朝中已负盛名。肉桂除了具有岩茶的滋味外,更以其香气辛锐持久的高香而备受人们的欢迎。据行家评定肉桂的桂皮香明显,佳者带乳香,香气久泡犹存;入口醇厚而鲜爽,汤色澄黄清澈,叶底黄亮,条索紧结卷曲,色泽褐绿,油润有光。在漫长的岁月里,肉桂的产量寥寥无几,20世纪50年代初才焕发青春,80年代向全市推广,一跃成为武夷名丛后起之秀,初评定为省级良种。

据《崇安县新志》载,在清代就有其名。该茶是以肉桂良种茶树鲜叶,用武夷岩茶的制作方法而制成的乌龙茶,为武夷岩茶中的高香品种。

肉桂茶产于福建省武夷山市境内著名的武夷山风景区,最早是武夷慧苑的一个名枞,另一说原产是在马枕峰。

本世纪四十年代初已是武夷山茶园栽种的十个品种之一,到六十年代以来,由于其品质特殊,逐渐为人们认可,种植面积逐年扩大,现已发展到武夷山的水帘洞、三仰峰、马头岩、桂林岩、天游岩、仙掌岩、响声岩、百花岩、竹窠、碧石、九龙窠等地,并且正在大力繁育推广,现在已成为武夷岩茶中的主要品种。

生物特征

肉桂茶系灌木型,迟芽种。树披张,枝披斜不整齐,似软枝乌龙。皮灰白色、白斑大而多。分枝角度大,枝节较短。

叶多水平或略突下垂,齿稍钝、缘面卷,叶肉厚,叶质稍脆。色浓绿缺光,叶齿细浅,侧脉欠明,嫩芽梢短小、绿色微紫,毫尚多而细。

品质特征

外形:条索细结,枝梗短细,枝皮尚紧,叶张略薄。色泽乌绿油润,带三节色。

内质:香气清奇细长似姜味或肉桂香,具有独特优异的香味。滋味清醇带特异,汤色橙黄或浅黄色,叶底软亮,红边明显,主脉明显,叶齿细浅,属稀有品种。

小编推荐

武夷肉桂茶有哪些加工工艺?工艺有什么特点?


1.田间生产技术

配备纯种肉桂剪穗的母本园和专用苗圃,从剪穗母树取穗并结合幼树定剪取穗。育苗期细心科学管理,出圃的苗木务求纯度高、生活力强。做好建园基础,包括土壤深耕,表土回沟,施放基肥,适当增加种植密度。

幼龄期土壤覆盖。鉴于肉桂树姿较直立,定植后二年内可定剪2~3次,结合反复打顶和剪穗以培养树型骨架。采摘期茶树每年春后轻修剪,7~8龄开始适度深修剪,以后轻剪与深剪交替进行,有利控制茶株徒长,维护树势,推迟衰老,延长优质丰产年限。当地每年农历7~8月土壤耕作结合施用菜子饼、农家肥等有机肥或少量复合肥、灰肥。实施每三年一次挖山填土(客土)的武夷耕作法。不施用单体氮肥,单体氮肥会引起新梢生长过速,水分、叶绿素含量增高,不利做青,降低芳樟醇、香叶醇、吲哚等香气组成物含量,影响成品茶品质。

2.采制加工工艺

肉桂茶贵在奇香,制作工艺沿用武夷标准。要求晒青、做青程度适中,做青至杀青全过程保持“一路香”,香气由清香向花果香转化。

采制优质肉桂茶,同采制其它茶一样,取决于七个主要因素,其中四个与制茶小环境有关:空气温度、空气中的湿度(水蒸汽分压力)、空气速度和辐射温度;另外,还与茶鲜叶的老嫩、季节和原始含水量有关。即便是现行广为应用的空调技术,也不可能完全满足除空气温度以外的其它上述小气候环境。看天制茶仍然是肉桂茶采制的基本准则。

武夷山北斗岩茶研究所的实践认为,针对肉桂茶的品种特性和成品茶的品质要求,肉桂茶制作过程应严格对青叶水分进行控制管理,掌握晒青适度,摇青多次少摇,使青叶在整个制作过程中持续而缓慢地失水。

青叶自晒青至炒青过程中连续失去一定量水分,引起叶细胞膜透性变化,对促进内含物质的变化而奠定乌龙茶的品质基础有一定作用。所以,制作过程的失水是必要的;但是,失水同时也必须保水,而且要求缓慢地、持续地失水;这是因为青叶中的水分为天然溶剂,参与做青过程中一系列物质的水解氧化反应;如茶多酚的酶促水解氧化后转化成TF、TR、TB等溶解于茶汤构成橙黄明亮的主要物质;蛋白质、脂类、原果胶、多糖等大分子物质的降解后形成的氨基酸、醇、酸、单糖等成为茶汤中可溶性呈味型和香型物质;叶绿素的降解、脱镁、氧化使叶色由青绿转变为黄绿等等。上述一系列水解氧化反应都必须水分参与。为了促使肉桂品种本身所具备的天然香气充分散发,因此,整个制作过程既要失水又要保水。肉桂初制过程掌握晒青的减重率,略低于其他茶树品种,摇青尤需多次少摇,也就是为了防止失水过多过快。具体操作规程如下:

(1)采摘驻芽中开面3~4叶采摘。根据肉桂品种营养生长较强、驻芽新梢形成较慢的特性。在大生产中,为了及时采摘,前期少量采小开面,中期大量采中开面,后期少量采大开面。采摘时间一般在上午10时至下午3时,以晴天午后3时采摘当天完成晒青,制茶质量最好。

(2)晒青晒青以均匀薄摊为原则。具体时间及程度“看青晒青”而定,以叶面光泽消失,叶质柔软,顶二叶下垂(或一叶下垂),青气消失,减重8%~12%为度。随即移入青间摊凉0.5~1小时,目的是散发热气和使叶肉、叶脉间水分分布均衡。

(3)做青(摇青及凉青)这是决定肉桂品质的关键性工序。做青间的环境温度22℃~25℃,相对湿度约70%,保持新鲜空气。做青既按“看青做青”和“看天做青”的武夷传统方法,又按肉桂茶青叶的特点,多次摇青(5~8次)。每次摇青次数由少到多,依次递增;摊叶厚度,依次拼筛加厚,使香气缓慢而充分地发展。凉青时间(即每二次摇青之间的相隔时间)先短后长。具体时间及程度依靠手、鼻、眼感官综合观察,标准为青叶手握如绵的弹性感;鼻闻青气消失,由清香转花果香;眼看红边程度三红七绿。整个过程约需8~12小时。

(4)杀青和揉捻做青结束即投入杀青,要求最后一次摇青后40分钟内进行杀青,不宜堆放过久,以免堆叶发热引起发酵过度。锅底温度以250℃为适度。杀青程度掌握以香气显露、折梗不断为准。此时乘热揉捻至叶片成条。

(5)烘干拣梗分毛火、拣梗、足火三个步骤。毛火温度约130℃,时间12~15分钟。毛火后拣梗。足火温度约90℃,烘焙至茶叶含水量约6%~7%,即成毛茶。

(6)复火(炖火)足火后的毛茶是否需要复火,依不同销区消费习惯而定。如广东潮汕和山东北京部分地区,要求成品茶火功较足,毛茶须进行一道或二道复火(俗称炖火),第一次炖火80℃~90℃,6小时;特殊要求情况下,于第一次炖火后半个月进行第二次炖火,火温70℃~80℃,7~8小时,烘至茶叶含水量约5%。炖火后的成品茶具有焦糖香和耐冲泡的特点,但足火所产生的香味型物质,经炖火后丧失殆尽!

武夷市拥有众多珍贵稀有的优良茶树品种,但茶叶制优率不高,其要害是烘焙技术问题。对此,笔者认为经过毛火、足火的毛茶,含水量已达足干,不必再行炖火。如为适应部分市场需求,可试行以热处理代替现行的炖火工序。据报道,热处理很早就被食品工业广泛应用。热处理进行适当,对加速化学变化反应,促进新的香味物质形成,有着预想不到的作用。闽红工夫曾有专著和试验报告:足火之后的红毛茶(要求出焙时的毛茶含水量6%~7%),趁热(70℃~65℃)分装于周转箱内,层厚约20厘米,摇实复盖,堆放在50℃~65℃烘焙问内数小时,以毛茶含水量降至5%以下为适度。安溪铁观音由传统的重火、中火改为轻火,在做青、烘焙等技术方面下了很大功夫,其成功经验值得学习。

武夷肉桂简介


武夷肉桂,亦称玉桂,由于它的香气滋味有似桂皮香,所以在习惯上称[肉桂]。肉桂茶被发现至今已有一百多年历史,由于其品质优异,性状稳定。如今不仅成为武夷岩茶的最佳当家品种,而且也被外地广为引种,成为乌龙茶中的一支奇葩。

肉桂除了具有岩茶的滋味特色外,更以其香气辛锐持久的高品种香备受人们的喜爱。据行家评定,肉桂的桂皮香明显佳者带乳味,香气久泡犹存,冲泡四、五次仍有余香;入口醇厚回甘,咽后齿颊留香;汤色橙黄清澈叶底黄亮,红点鲜明,呈绿叶红镶边状;条索匀整,紧结卷曲,色泽褐绿油润有光,部分叶背有青蛙皮状小白点。

肉桂茶是武夷岩茶名枞之一,远在清朝已负盛名。“奇种天然真味好,木瓜微酽桂微辛”,清代蒋衡的《茶歌》中,对肉桂的独特品质特征作了很高的评价。

肉桂茶树,据记载,最早发现于武夷山慧苑岩。其树为灌木状,枝条向上伸展而略披张,树幅常在2米以上。叶长椭圆,叶面光滑,色浓绿,叶尖钝而有内缺,具有高产的特性。肉桂茶香气辛锐持久,桂皮香明显,佳者带奶油香,滋味醇厚回甘快,饮后齿颊留香,喉感润滑而备受人们喜爱。

上世纪40年代,原中央茶叶研究所曾在企山(武夷赤石)名枞观察园中,将肉桂列为诸名丛之前茅。在漫长的岁月里,肉桂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初的几亩,经无性繁殖已发展到三万多亩,成为武夷岩茶中的主要品种。1982年以来,经国家商业部、农业部评比,武夷肉桂已先后四次获得国家级名茶称号。1992年、1995年连续两年获中国农业博览会金奖。1997年,第三届农业博览会上,获名牌产品称号,1998年在首届茶博览会上获金奖。目前武夷肉桂已成为各厂家大批量生产销售的武夷岩茶当家品种之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