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级红茶制作工艺。
欢迎大家来到茶经网,本文为大家带来的是“坦洋工夫红茶的制作工序”的精彩内容,希望丰富的“坦洋工夫红茶的制作工序”知识能够对各位茶友提供一些帮助,让大家更加的了解茶知识!
坦洋工夫红茶是福建三大工夫红茶之首,久已闻名于国内外茶叶市场。其主要品质特点为:外形条索紧细匀直,叶色润泽,净度良好,毫尖金黄,香气高锐持久,滋味浓醇鲜爽,醇甜、有桂圆香气,汤色红亮,叶亮红明。“坦洋工夫”红茶的制作过程,将注重保留其传统“坦洋工夫”红茶的品质特征,在此基础上经过技术创新,提高产品档次,以适应市场对高档红茶的需求,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坦洋工夫”红茶的生产工艺主要包括鲜叶采摘、萎凋、揉捻、发酵、干燥、精制等工序。
一、鲜叶采摘
选择晴天采摘一芽一叶或一芽二叶,品种以坦洋菜茶为佳,鲜叶要求芽叶肥壮、不带鱼叶和鳞片无病虫伤害、无异杂、无损伤,严格实行分批、分品种、及时付制,保持鲜叶的新鲜度。
二、萎凋
萎凋室要保持通风良好,槽体内温度一般控制在30-35℃左右,具体温度和风量的掌握依据鲜叶含水量而定,一般原则为“先高后低”;萎凋芾的摊叶厚度一般为10-15cm,每隔20-30分种翻叶一次,以获得茶叶萎凋均匀一致。一般萎凋时间4-6小时,萎凋叶叶质柔软,手捏成团,松手不易弹散,嫩梗折之不断,叶面失去光泽,色暗绿,青草气大部分消失,略有清香,减重率达30-40%,则萎凋适率。
三、揉捻
采用揉捻机,揉捻室避免阳光直射,室内温度宜低,湿度宜稍高;采用轻压长揉的方法,时间掌握在60分钟左右,使茶叶的成条率达到85%以上,细胞破损率达80%以上,茶汁溢出而不滴流,使之条形紧结,初步形成其成品外形特征。
四、解块
主要目的是解散茶团,降低叶温,使叶内某些有效成份不致因受热剧变,干燥后可减少团块。但使用解块机会影响到高档茶的条索外形,因此“坦洋工夫红茶”实际制作中以手工解块效果为佳。
五、发酵
发酵是工夫红茶加工的独特阶段,它使茶叶中的多酚类物质充分氧化,形成红茶色香味的品质特征。红茶的发酵实际上从揉捻时就开始,因此揉捻时室温宜低。发酵温度控制在22-24℃,空气湿度一般要求80%以上,空气流通,使氧化供给充足,发酵充分均匀,整个发酵过程一般维持2-3个小时,待发酵叶青草气消失,出现桂花香、果香,叶色大部呈鲜明的铜红色为适度。
六、干燥
目的是制止继续发酵,蒸发水份,达到毛茶成品要求。采用焙笼烘焙或烘干机干燥,掌握“高温初烘,低温复火”的原则。初烘温度掌握在90-100℃,时间为l5-20分钟,摊叶厚度2-3cm,每隔5分钟翻拌一次,至八成干左右,中间摊凉1-2小时。复火温度掌握在50-60℃为宜,时间为20-30分钟,摊叶厚度3-4cm,每l0分钟翻拌一次,足火后成品水分控制在7%以下。
七、精制
毛茶通过抖筛、平圆筛、手拣等精制工序,分精茶条粗细、长短,去除影响成品茶净度和色泽的杂物及片茶、碎茶、末茶等,形成条索紧细、外形匀齐美观、净度良好的上等“坦洋工夫红茶”外形特征。
Cy316.com小编推荐
坦洋工夫红茶“金针王”制作工艺
坦洋工夫红茶是我省特有的传统出口产品,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坦洋工夫茶的制作过程。它以外形优美,香高味醇,色泽红润而驰名中外。近年来,福安市坦洋茶场根据市场需求,新开发了特种坦洋工夫红茶“金针王”,“炒红”等,深受消费者青睐,每kg售价100-200元,双双荣获2000年北京中国茶文化国际研讨会暨展示会金奖。为此,本文就特种坦洋工夫红茶“金针王”制作工艺作个初步探讨。
1鲜叶原料以福安菜茶、福鼎大毫、福安大白为佳,采一芽一叶或一芽二叶,芽叶要求新鲜完整,防止挤、压、折损伤。
2萎凋
特种坦洋工夫红茶萎凋主要采用室内自然萎凋。萎凋室要求地势凉爽,南北方向,四面通风,门窗多容易开闭,以使空气流通,便于控制湿度和空气,最适宜温度22℃左右,空气相对湿度70%0左右,鲜叶摊放在萎凋架的萎凋帘上,每m?摊叶1-1.5kg左右。在正常情况下,一般需18-24h即可完成萎凋,在温度较高、相对湿度低的条件下,萎凋时间可缩短到10-12h,在阴雨低温时萎凋时间有时长达36至40h。应注意上下翻叶动作要轻,以免鲜叶损伤红变,地面和萎凋帘要保持清洁,摊叶的厚薄要均匀。萎凋槽萎凋温度、风量先高后低,时间4--5个h。
良好的萎凋是形成红茶优良品质的前提。萎凋不足,叶子经揉捻必然产生较高碎片,部分叶子发酵不良,茶汤淡薄,色不红艳,叶底夹带花青;如萎凋过度,则细胞芽叶干枯,汤色深暗。萎凋适度应同时掌握:1、叶色由鲜绿转为暗绿,失去光泽;2、芽叶失去紧张状态;3、鲜叶部分青草气消失并散发出一定的清香;4、叶质柔软,嫩茎折之不断;5、一般含水量60%左右。
茶叶采摘技术内容很多,主要内容有以下三个方面。
⑴ 留叶数量
茶树叶片的主要生理作用是进行光合作用和水分蒸腾。茶叶采摘是目的,但留叶是为了更多的采摘,决不可偏废。若采得过多,留得太少,减少了茶树的叶面积,使光合效率降低,影响了有机物质的积累,继而影响茶叶产量和品质。反之,采得过少,留得过多,不仅消耗水分和养料,而且叶面积过大,树冠郁闭,分枝少,发芽密度稀,同样产量不高,经济效益低下,达不到种茶目的。但茶树留叶数量应以茶树不同的生育年龄而异。一般说来,幼年期茶树,以培养树冠为目的,应以养为主,以采为辅,采必须服从养。而当茶树进入成年期后, 即进入投产后的茶树,应以采为主,适度留养。留叶数量以能增强或维持茶树正常的旺盛生长,能获得最高的产量和最优的品质,又能延长茶树的经济年限为最理想。留叶多少,一般以叶面积指数来衡量,它是指茶树叶片总面积与土地面积之比。高产、高效、优质茶园的叶面积指数通常为3—4。在生产实践中,留叶数量一般以“不露骨”为宜,即以树冠叶片互相密接,看不到枝干为适宜。如实行机械采茶,那么,可根据当年茶树留叶数量,实行提早封园,采取在秋季集中留养一批不采,以加强茶树生长势的方法,加以实现。
⑵ 留叶方法
茶树年龄不同,采摘时留叶的方法也不同。
幼年茶树,主干明显,分枝稀疏,树冠尚未定型。所以,采摘目的是促进分枝和培养树冠。一般可在第二次定型修剪后,春茶实行季末打顶采,夏、秋茶实行各留二叶采。第三次定型修剪后,骨干枝已基本形成,可实行春、夏茶各留二叶采,秋茶留一叶采。以后,再花一年时间,实行春茶留二叶,夏茶留一叶,秋茶留鱼叶采。从此以后,茶树广阔的树冠已经形成,即可进入成年茶树的投产采摘了。
成年茶树,树冠已基本定型,茶叶产量高,品质优,能相对稳定25年左右。在这一时期内,应尽可能地多采质量好的芽叶,延长高产、稳产时期。因此,应以留鱼叶采为主,在适当季节(如夏、秋茶时)辅以留一叶或二叶采摘法,也有采用在茶季结束前留一批叶片在茶树上的。
衰老茶树,生机开始衰退,育芽能力减弱,骨干枝出现衰亡,并出现自然更新现象。对这类茶树,应灵活掌握。在衰老前期,可采用春、夏茶留鱼叶采,秋茶酌情集中留养。衰老中期以后,则需对衰老茶树进行程度不同的改造,诸如深修剪、重修剪、台刈等。对这种茶树,在改造期间,应参照幼年茶树采摘,养好茶蓬,待树冠形成后,再过渡到成年茶树的采摘与留叶方式进行。
⑶ 采摘周期
适时采摘,对增加产量,提高品质,保养树势,直至提高经济效益,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早采三天是个宝,迟采三天是根草”,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在人工手采的情况下,一般春茶蓬面有10—15% 新梢达到采摘标时,就可开采。夏、秋茶由于新梢萌发不很整齐,茶季较长,一般有10%左右新梢达到采摘标准就可开采。茶树经开采后,春茶应每隔3—5天采摘一次,夏、秋茶5—8天采摘一次。在长江中下游地区,一般到10月上旬开始,就应封园停采。其他茶区,可参照推迟或提前封园。
在实行机械采摘时,当春茶有80%的新梢符合采摘标准, 夏茶有60%的新梢符合采摘标准,秋茶有40% 新梢符合采摘标准时就要进行机采。为提高机采茶园经济效益,特别是春茶前期,在机采前先进行人工采茶,以便制作名优茶。这样,机采批次,春茶为1次,夏茶1—2次,秋茶为2—3次。为促进机采茶树的旺盛生长势,对机采茶园应比人工手采茶园提前20天左右停采封园。
⑷ 集叶贮运
不论是手工采摘,还是机械采摘,对采下的鲜叶,必须及时集中,装入通透性好的竹筐或编织袋, 并防止挤压,尽快送入茶厂付制。
集叶贮运时,应做到机采叶和手采叶分开,不同茶树品种的原料分开,晴天叶和雨天叶分开,正常叶和劣变叶分开,成年茶树叶和衰老茶树叶分开,上午采的叶和下午采的叶分开。这样做,有利于茶叶制作,有利于提高茶叶品质。
浅谈坦洋工夫的制作工艺
“坦洋工夫”红茶的制作过程,将注重保留其传统“坦洋工夫”红茶的品质特征,在此基础上经过技术创新,提高产品档次,以适应市场对高档红茶的需求,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坦洋工夫”红茶的生产工艺主要包括鲜叶采摘、萎凋、揉捻、发酵、干燥、精制等工序。
一、鲜叶采摘
选择晴天采摘一芽一叶或一芽二叶,品种以坦洋菜茶为佳,鲜叶要求芽叶肥壮、不带鱼叶和鳞片无病虫伤害、无异杂、无损伤,严格实行分批、分品种、及时付制,保持鲜叶的新鲜度。
二、萎凋
萎凋室要保持通风良好,槽体内温度一般控制在30-35℃左右,具体温度和风量的掌握依据鲜叶含水量而定,一般原则为“先高后低”;萎凋芾的摊叶厚度一般为10-15cm,每隔20-30分种翻叶一次,以获得茶叶萎凋均匀一致。一般萎凋时间4-6小时,萎凋叶叶质柔软,手捏成团,松手不易弹散,嫩梗折之不断,叶面失去光泽,色暗绿,青草气大部分消失,略有清香,减重率达30-40%,则萎凋适率。
三、揉捻
采用揉捻机,揉捻室避免阳光直射,室内温度宜低,湿度宜稍高;采用轻压长揉的方法,时间掌握在60分钟左右,使茶叶的成条率达到85%以上,细胞破损率达80%以上,茶汁溢出而不滴流,使之条形紧结,初步形成其成品外形特征。
四、解块
主要目的是解散茶团,降低叶温,使叶内某些有效成份不致因受热剧变,干燥后可减少团块。但使用解块机会影响到高档茶的条索外形,因此“坦洋工夫红茶”实际制作中以手工解块效果为佳。
五、发酵
发酵是工夫红茶加工的独特阶段,它使茶叶中的多酚类物质充分氧化,形成红茶色香味的品质特征。红茶的发酵实际上从揉捻时就开始,因此揉捻时室温宜低。发酵温度控制在22-24℃,空气湿度一般要求80%以上,空气流通,使氧化供给充足,发酵充分均匀,整个发酵过程一般维持2-3个小时,待发酵叶青草气消失,出现桂花香、果香,叶色大部呈鲜明的铜红色为适度。
六、干燥
目的是制止继续发酵,蒸发水份,达到毛茶成品要求。采用焙笼烘焙或烘干机干燥,掌握“高温初烘,低温复火”的原则。初烘温度掌握在90-100℃,时间为l5-20分钟,摊叶厚度2-3cm,每隔5分钟翻拌一次,至八成干左右,中间摊凉1-2小时。复火温度掌握在50-60℃为宜,时间为20-30分钟,摊叶厚度3-4cm,每l0分钟翻拌一次,足火后成品水分控制在7%以下。
七、精制
毛茶通过抖筛、平圆筛、手拣等精制工序,分精茶条粗细、长短,去除影响成品茶净度和色泽的杂物及片茶、碎茶、末茶等,形成条索紧细、外形匀齐美观、净度良好的上等“坦洋工夫红茶”外形特征。
坦洋工夫的制作工艺坦洋工夫工艺四步
坦洋工夫是为红茶中一种茶,也是闽红三大工夫红茶之特种名茶之一,具有150多年悠久的历史,那么坦洋工夫的制作工艺是怎么样的呢?
坦洋工夫的制作工艺大致分为以下四个步骤:
1、萎凋:萎凋室要保持通风良好,槽体内温度一般控制在30-35℃左右,具体温度和风量的掌握依据鲜叶含水量而定,一般原则为“先高后低”;萎凋芾的摊叶厚度一般为10-15cm,每隔20-30分种翻叶一次,以获得茶叶萎凋均匀一致。一般萎凋时间4-6小时,萎凋叶叶质柔软,手捏成团,松手不易弹散,嫩梗折之不断,叶面失去光泽,色暗绿,青草气大部分消失,略有清香,减重率达30-40%,则萎凋适率。
2、揉捻:采用揉捻机,揉捻室避免阳光直射,室内温度宜低,湿度宜稍高;采用轻压长揉的方法,时间掌握在60分钟左右,使茶叶的成条率达到85%以上,细胞破损率达80%以上,茶汁溢出而不滴流,使之条形紧结,初步形成其成品外形特征。
3、发酵:发酵是工夫红茶加工的独特阶段,它使茶叶中的多酚类物质充分氧化,形成红茶色香味的品质特征。红茶的发酵实际上从揉捻时就开始,因此揉捻时室温宜低。发酵温度控制在22-24℃,空气湿度一般要求80%以上,空气流通,使氧化供给充足,发酵充分均匀,整个发酵过程一般维持2-3个小时,待发酵叶青草气消失,出现桂花香、果香,叶色大部呈鲜明的铜红色为适度。
4、干燥:目的是制止继续发酵,蒸发水份,达到毛茶成品要求。采用焙笼烘焙或烘干机干燥,掌握“高温初烘,低温复火”的原则。初烘温度掌握在90-100℃,时间为l5-20分钟,摊叶厚度2-3cm,每隔5分钟翻拌一次,至八成干左右,中间摊凉1-2小时。复火温度掌握在50-60℃为宜,时间为20-30分钟,摊叶厚度3-4cm,每l0分钟翻拌一次,足火后成品水分控制在7%以下。
坦洋工夫的制作工艺看似简单,但想要做好确实不易。大家的兴趣的可以多加学习一番。
工夫红茶是什么茶政和工夫与坦洋工夫的区别
红茶的种类有哪些中国十大名茶排行榜
茶叶的功效与作用,茶叶的种类图片有哪些,喝茶的好处和坏处
坦洋工夫红茶制作工艺6大步骤
坦洋工夫红茶是福建三大工夫红茶之首,久已闻名于国内外茶叶市场。其主要品质特点为:外形条索紧细匀直,叶色润泽,净度良好,毫尖金黄,香气高锐持久,滋味浓醇鲜爽,醇甜、有桂圆香气,汤色红亮,叶亮红明。“坦洋工夫”红茶的制作过程,将注重保留其传统“坦洋工夫”红茶的品质特征,在此基础上经过技术创新,提高产品档次,以适应市场对高档红茶的需求,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坦洋工夫”红茶的生产工艺主要包括鲜叶采摘、萎凋、揉捻、发酵、干燥、精制等工序。
1、鲜叶采摘:选择晴天采摘一芽一叶或一芽二叶,品种以坦洋菜茶为佳,鲜叶要求芽叶肥壮、不带鱼叶和鳞片无病虫伤害、无异杂、无损伤,严格实行分批、分品种、及时付制,保持鲜叶的新鲜度。
2、萎凋:萎凋室要保持通风良好,槽体内温度一般控制在30-35℃左右,具体温度和风量的掌握依据鲜叶含水量而定,一般原则为“先高后低”;萎凋芾的摊叶厚度一般为10-15cm,每隔20-30分种翻叶一次,以获得茶叶萎凋均匀一致。一般萎凋时间4-6小时,萎凋叶叶质柔软,手捏成团,松手不易弹散,嫩梗折之不断,叶面失去光泽,色暗绿,青草气大部分消失,略有清香,减重率达30-40%,则萎凋适率。
3、揉捻:采用揉捻机,揉捻室避免阳光直射,室内温度宜低,湿度宜稍高;采用轻压长揉的方法,时间掌握在60分钟左右,使茶叶的成条率达到85%以上,细胞破损率达80%以上,茶汁溢出而不滴流,使之条形紧结,初步形成其成品外形特征。
4、解块:主要目的是解散茶团,降低叶温,使叶内某些有效成份不致因受热剧变,干燥后可减少团块。但使用解块机会影响到高档茶的条索外形,因此“坦洋工夫红茶”实际制作中以手工解块效果为佳。
5、发酵:发酵是工夫红茶加工的独特阶段,它使茶叶中的多酚类物质充分氧化,形成红茶色香味的品质特征。红茶的发酵实际上从揉捻时就开始,因此揉捻时室温宜低。发酵温度控制在22-24℃,空气湿度一般要求80%以上,空气流通,使氧化供给充足,发酵充分均匀,整个发酵过程一般维持2-3个小时,待发酵叶青草气消失,出现桂花香、果香,叶色大部呈鲜明的铜红色为适度。
6、干燥:目的是制止继续发酵,蒸发水份,达到毛茶成品要求。采用焙笼烘焙或烘干机干燥,掌握“高温初烘,低温复火”的原则。初烘温度掌握在90-100℃,时间为l5-20分钟,摊叶厚度2-3cm,每隔5分钟翻拌一次,至八成干左右,中间摊凉1-2小时。复火温度掌握在50-60℃为宜,时间为20-30分钟,摊叶厚度3-4cm,每l0分钟翻拌一次,足火后成品水分控制在7%以下。
7、精制:毛茶通过抖筛、平圆筛、手拣等精制工序,分精茶条粗细、长短,去除影响成品茶净度和色泽的杂物及片茶、碎茶、末茶等,形成条索紧细、外形匀齐美观、净度良好的上等“坦洋工夫红茶”外形特征。
坦洋工夫红茶的特点,坦洋工夫红茶简介
坦洋工夫,福建省福安市坦洋村特产,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2010年9月30日,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坦洋工夫”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那坦洋工夫红茶有哪些特点呢?具体如下!
坦洋工夫红茶特点
坦洋工夫红茶是福建三大工夫红茶之首,久已闻名于国内外茶叶市场。其主要品质特点为:外形条索紧细匀直,叶色润泽,净度良好,毫尖金黄,香气高锐持久,滋味浓醇鲜爽,醇甜、有桂圆香气,汤色红亮,叶亮红明。
坦洋工夫红茶制作工艺
1、鲜叶采摘
选择晴天采摘一芽一叶或一芽二叶,品种以坦洋菜茶为佳,鲜叶要求芽叶肥壮、不带鱼叶和鳞片无病虫伤害、无异杂、无损伤,严格实行分批、分品种、及时付制,保持鲜叶的新鲜度。
2、萎凋
萎凋室要保持通风良好,槽体内温度一般控制在30-35℃左右,具体温度和风量的掌握依据鲜叶含水量而定,一般原则为“先高后低”;萎凋芾的摊叶厚度一般为10-15厘米,每隔20-30分种翻叶一次,以获得茶叶萎凋均匀一致。
3、揉捻
采用揉捻机,揉捻室避免阳光直射,室内温度宜低,湿度宜稍高;采用轻压长揉的方法,时间掌握在60分钟左右,使茶叶的成条率达到85%以上,细胞破损率达80%以上,茶汁溢出而不滴流,使之条形紧结,初步形成其成品外形特征。
4、解块
主要目的是解散茶团,降低叶温,使叶内某些有效成份不致因受热剧变,干燥后可减少团块。但使用解块机会影响到高档茶的条索外形,因此“坦洋工夫红茶”实际制作中以手工解块效果为佳。
5、发酵
发酵是工夫红茶加工的独特阶段,它使茶叶中的多酚类物质充分氧化,形成红茶色香味的品质特征。红茶的发酵实际上从揉捻时就开始,因此揉捻时室温宜低。
6、干燥
目的是制止继续发酵,蒸发水份,达到毛茶成品要求。采用焙笼烘焙或烘干机干燥,掌握“高温初烘,低温复火”的原则。初烘温度掌握在90-100℃,时间为l5-20分钟,摊叶厚度2-3厘米,每隔5分钟翻拌一次,至八成干左右,中间摊凉1-2小时。
7、精制
毛茶通过抖筛、平圆筛、手拣等精制工序,分精茶条粗细、长短,去除影响成品茶净度和色泽的杂物及片茶、碎茶、末茶等,形成条索紧细、外形匀齐美观、净度良好的上等“坦洋工夫红茶”外形特征。
坦洋工夫红茶的功效
1、消除疲劳
坦洋工夫红茶中含有一些咖啡碱,这种物质进入人体以后可以刺激人类的大脑,能让大脑兴奋,同时也提高神经细胞的活性,能让人思考力集中,思维敏锐,记忆力增加,另外它还能促进人体内乳酸的排出,平时饮用以后能快速让人们的恢复精神,能起到消除疲劳的重要作用。
2、生津止渴
坦洋工夫红茶能生津止渴,它含有的多酚类物质和醣类以及氨基酸和果胶等多种营养成分,都对人体有益,人们饮用坦洋工夫红茶以后,会刺激唾液分泌,能让口腔觉得滋润,而且有种很清凉的感觉,从而也就起生津止渴的重要作用。
3、利尿
利尿也是坦洋工夫红茶的重要功效之一,它含有的咖啡碱和芳香类物质在进入人体以后,能增加肾脏的血液量,也能提高肾小球的过滤率,对人类的因为肾炎和心脏病以及高血压等疾病引发的身体浮肿或者小便不利等症状都有很好的缓解和调理作用。
以上就是关于坦洋工夫红茶特点的介绍,综上所得,坦洋工夫红茶是一种非常好的茶叶,外形紧结圆直匀整,带白毫,色泽乌黑有光,内质香气清鲜高爽,汤鲜艳呈金黄色,滋味醇厚,叶底红匀光亮,值得品鉴!
怎样冲泡坦洋工夫红茶 坦洋工夫红茶的泡法
一般来说,红茶的泡法都差不多,但是根据不同茶叶的品质差异,不同的红茶泡法会有细微差别。 那坦洋功夫红茶怎么泡呢?下面介绍一下坦洋工夫红茶的泡法。
坦洋工夫红茶的泡法一:茶叶好,茶量适中
要冲泡出一壶好茶,选择高品质的茶叶是必要的。基本上,冲泡一杯红茶大约需要一茶匙或5克的坦洋工夫红茶,用150-200cc的开水冲泡;坦洋工夫红茶一般可冲泡8次。
坦洋工夫红茶的泡法二:水质与水温
自古饮茶都很注重水质,好水有助于发挥坦洋工夫红茶的甘醇美味。一般来说,无色无味、含氧量高的水最适宜用来泡坦洋工夫红茶,泉水、井水及溪水是最好的选择,也可以用市售的矿泉水、纯净水、天然水来代替。至于冲泡坦洋工夫红茶的水温要在85-90℃之间,水不能一直沸腾。
坦洋工夫红茶的泡法三:水与制茶用量
一至三人的用茶量大概是2至3克,四至八人则需要4至5克(大概就是1小泡),茶水比例大概是1:40-1:60。冲泡坦洋工夫红茶不宜太浓,最好比例适中,才能发挥茶叶的清香雅淡。
坦洋工夫红茶的泡法四:冲泡时间
要冲泡出一壶好茶,需要将泡好的坦洋工夫红茶与茶汤分离,这时候掌握坦洋工夫红茶的冲泡时间便成了关键。 第一、二泡坦洋工夫红茶掌握在2秒之内,第三泡坦洋工夫红茶在3秒之内,第四泡坦洋工夫红茶以后可以略长点,一般泡6~10泡左右。若无法以时间控制,那可以根据坦洋工夫红茶茶汤的色泽来判断,只要坦洋工夫红茶茶汤颜色正确,必可泡出一杯好茶。
坦洋工夫红茶的制作工艺制作全过程,果断收藏
坦洋工夫茶具有养胃暖胃和驱寒,经过发酵烘制而成,茶多酚在氧化酶的作用下发生酶促氧化反应,这些茶多酚的氧化物能消炎,保护胃粘膜,养胃暖胃,还是助消化的良药,这么好的茶制作过程并不简单,那么下面就带大家了解下坦洋工夫茶的制作工艺~~~~
坦洋工夫红茶的制作工艺
坦洋工夫是福建省三大工夫红茶之一,相传于清咸丰、同治年间(1851一1874),由福安市坦洋村人试制成功,迄今已有100多年。产区分布很广,以福安市坦洋村为中心遍及福安、柘荣、寿宁、周宁、霞浦及屏南北部等地。以当地有性群体种为原料,外形紧结圆直匀整,带白毫,色泽乌黑有光,内质香气清鲜高爽,汤鲜艳呈金黄色,滋味醇厚,叶底红匀光亮。条索圆紧匀秀芽毫金黄,色泽乌黑油润有光泽,汤色红艳清澈明亮,滋味清鲜甜和爽口,香气醇厚桂花香,叶底红亮匀整,深受消费者青睐。那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它的制作工艺。
一、鲜叶采摘:选择晴天采摘一芽一叶或一芽二叶,品种以福安大白茶,福鼎大毫茶为佳,鲜叶要求芽叶肥壮、及时付制,保持鲜叶的新鲜不带鱼叶和鳞片无病虫伤害、无异杂、无损伤,严格实行分批、分品种、及时付制,保持鲜叶的新鲜度。
二、萎凋:萎凋以室内自然萎凋较佳,有利于提高萎凋质量,但限制条件较多,目前大多采用萎凋槽萎凋。萎凋室保持通风良好。槽内温度一般控制在30℃~35℃左右,具体温度和风量的掌握依据鲜叶含水量而定,一般原则"先高后低"。萎凋摊叶厚度一般为10-15cm,每隔20-30分钟翻叶一次,以获得茶叶萎凋均匀一致。一般萎凋时间为4-5小时,萎凋叶叶质柔软手捏成团。松手不易弹散,嫩梗折之不断,叶面失去光泽,色暗绿,青草气大部分消失,略有清香,减重率达30%~40%,则萎凋适率。
坦洋工夫制作的工艺
福安传统的茶叶品种是绿茶,制作比较简易,只有杀青、搓揉、干焙三道工序,茶农家家户户都可以生产。然而,生产“工夫红茶”就没那么简单了。制茶过程分为初制和精制:经过萎凋、揉捻、发酵、干燥四个步骤,使新鲜茶叶中的多酚类化合物适度氧化,做成有条索的红毛茶,保持芽叶完整,红色红汤。然后,再经过筛分、切断、风选、拣剔、复火、匀堆等工序,分成各级的商品茶。坦洋工夫茶严格拼配取料,确保“色艳香浓,鲜纯清甘”的品质,即外形条索圆紧匀直,色泽乌黑油润,叶底色佳耐泡,汤色红艳明亮呈金黄色,有桂花的浓郁芳香,滋味鲜浓、醇厚、甜和。既适于清饮,又宜于“调饮”,调和糖和牛奶。坦洋工夫红茶,以小叶种为原料茶精细加工而成,其外型细长匀称,带金毫,色泽乌黑,当地茶农也称“乌龙”、“乌茶”。“坦洋工夫”茶制作工艺流程如下:
1、采青
春茶一般在谷雨后开采至立夏后七天左右结束。夏茶在夏至前后,秋茶在立秋采摘。采摘的嫩度对工夫茶质量影响颇大,过嫩则成茶香气偏低,滋味较苦涩;过老则味淡,成茶正品率低。及时采是宝,过时采是草。茶叶的采摘讲究时间,“采茶其时,太早则味不全,迟则神散。”“其日,有雨不采、晴有云不采;晴,采之。”采茶最佳时间是中午,这个时候茶叶上的露水刚被蒸发。标准采法是采摘一芽一叶或一芽二叶,鲜叶要求芽叶肥壮、不带鱼叶和鳞片,无病虫伤害、无异杂、无损伤,严格实行分批、分品种、及时付制,保持鲜叶的新鲜度。
2、萎凋
有日光萎凋和加温萎凋(雨天则用加温萎凋)它是形成茶香味的基础,萎凋的过程是鲜叶生理失水的过程。以室内自然萎凋较佳,有利于提高萎凋质量,但限制条件较多,目前大多采用萎凋槽萎凋。萎凋室要保持通风良好,槽体内温度一般控制在20-30℃左右,具体温度和风量的掌握依据鲜叶含水量而定,一般原则为“先高后低”;萎凋的摊叶厚度一般为10-15厘米,每隔20-30分钟翻叶一次,以获得茶叶萎凋均匀一致。一般萎凋时间4-6小时,萎凋叶叶质柔软,手捏成团,松手不易弹散,嫩梗折之不断,叶面失去光泽,色转暗,青草气大部分消失,略有清香,减重率达38-40%,为萎凋适度。
3、揉捻
其目的一是将青叶揉捻成条索;二是通过揉挤出茶汁,使之凝于叶表,有利于内含物的混合接触和一定程度的转化。其方法:采用55型或大型揉捻机,揉捻室避免强光直射,室内温度宜低,湿度宜稍高;采用轻压长揉的方法把茶叶搓揉成条状,时间掌握在60分钟左右,使茶叶的成条率达到85%以上,细胞破损率达80%以上,茶汁溢出不滴流,使之条形紧结,初步形成其成品外形特征。
4、解块
主要目的是解散茶团,降低叶温,使叶内某些有效成份不致因受热剧变,干燥后可减少团块。使用解块机械会影响到高档茶的条索外形,因此“坦洋工夫”茶以手工解块效果为佳。
5、发酵
发酵是工夫红茶加工的独特阶段,也是茶叶品质形成的关键环节。它使茶叶中的多酚类物质充分氧化,形成红茶色、香、味的品质特征。红茶的发酵实际上从揉捻时就开始,因此揉捻时室温宜低。发酵温度控制在25-28℃,空气湿度一般要求80%以上,空气流通,使氧气供给充足,发酵充分均匀,整个发酵过程一般维持2-3个小时待发酵叶青草气消失,自然释放出桂花香、果香,叶色呈鲜明的铜红色为适度。
6、干燥
目的是在热能作用下,终止继续发酵,蒸发多余水份,散发青气提高香气,使茶叶形状固定下来,达到毛茶成品要求烘焙干燥,分水焙、复焙、炖火。揉叶经散解后,进行水焙,至六成干,薄摊晾索,以利茶梗水分散发。然后高温复焙。经拣剔将梗、片和成形不了的茶条除去,最后加焙炖火,即低温久烘,温度由高到低,炖火时间约8—10个小时。采用焙笼烘焙或烘干机干燥,掌握“高温初烘,低温复火”的原则,初烘温度掌握在110-120℃,摊叶厚度2-3cm,每隔5分钟翻拌一次,足火后成品水份控制在7%以下。
7、精制
毛茶通过复火、滚圆筛、抖筛、平圆筛、风选、撩筛、紧门、拣剔等精制工序,根据茶条粗细、长短将茶叶分为本身、圆身、轻身及片茶、碎茶、末茶等4路或5路,然后分路加工,形成条索紧细、外形匀齐美观,净度良好的外形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