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茶的历史。
欢迎大家来到茶经网,本文为大家带来的是“祁门安茶的历史”的精彩内容,希望丰富的“祁门安茶的历史”知识能够对各位茶友提供一些帮助,让大家更加的了解茶知识!
安茶起于何时,目前已无从考评。在安茶产地的祁门县南乡一带,民间有将安茶又称“软枝茶”,“软枝茶”兴起较早,在明成祖永乐年间编撰的《祁阊志》(祁门县地方志)中就有“软枝茶”的记载。但据现存的民国时期的安茶茶票(类似现在的商标),有多家安茶号均与“六安”有关,“具报单人安徽孙义顺安茶号,向在六安采办雨前上上细嫩真春芽蕊,加工拣选,不惜资本。……”也有标“六安贡品”的安茶标。六安茶出名甚早,明代黄一正的《事物绀珠》(1591年)中,其所辑录的“今茶名”就有六安茶。在《金瓶梅中》有“这蕙莲在席上站了一回,推说道:“我后边看茶来,与娘们吃。”月娘吩咐道:“对你姐说,上房拣妆里有六安茶,顿一壶来俺们吃。”而在《红楼梦》第四十一回中也有“贾母道,“我不吃六安茶。”的语句。到上世纪初,六安茶仍是我国茶叶中的一种主要茶类。据杨进发所作的《新金山——澳大利亚华人1901-1921》(上海译文出版社1988年版)一文记载:1918年悉尼中华商会从国内购买了四千箱恒美茶(每箱五十磅)和两百箱六安茶(每箱六十磅)。而在民国时期的祁门安茶报单中仍以“六安”为荣,可见安茶起源要远晚于六安茶,应在清朝中晚期。历史的六安茶是什么样无从得知,但肯定不是今天的六安地区所产的“六安瓜片”、“霍山黄芽”“金寨翠眉”、舒城“小兰花”等茶,从杂于各种古籍及古诗词中的只言片语,古时的六安茶在明清以后应是一种外形条粗壮紧结的茶,其外形可能与现在所见的安茶的篓包压型相近。粗看我国茶叶发展史,明清以前我国茶叶主要为蒸青绿茶(压制成型的团茶),明清以后炒青绿茶才大行其道。由此可以推断出,明朝以后六安茶应是炒青绿茶后或用炒青绿茶为原料进行压制成型(或篓包成型)的茶叶。由此可见,安茶为仿制六安茶或出自六安茶之说可以为信。
CY316.com延伸阅读
祁门安茶的制作工艺
在享誉世界的祁门红茶创制以前,安徽省祁门县主要生产一种名叫“安茶”的茶叶。安茶起于何时已无从考究,但至上世纪三十年代祁门县仍有生产。据1933年祁门茶业改良场丛刊《祁门之茶叶》记载:“红茶之外,尚有少数安茶之制造。此茶则概销于两广,制法与六安茶相仿佛,故名安茶。”到抗战期间安茶生产已渐停产,直至上世纪80年,在祁门县农业局和县茶叶公司的共同努力,祁门恢复安茶生产。祁门安茶的制作工艺,分初制和精制两部分。
初制分有四个工序:
1、摊青或晒青:可以通过阳光晒青和萎凋草萎凋,据以前的文字和安茶原产地的老人所述,1930年以前的安茶多采用阳光晒青,而现在的生产者认为晴天最佳的方法是室内摊放,时间为2-4小时,以叶片萎缩、枝梗柔软为适度,目的是促进茶叶内含物形成。
2、杀青:基本同绿茶杀青,但后期温度较绿茶杀青低,也较绿茶杀青时间长。
3、揉拎:手工、机揉均可,以枝叶成条并适度松紧为宜。
4、干燥:用碳火烘干,分初烘和足干两次。
精制分主要有五个工序:
1、捡剔筛分。去除毛茶中的杂物、黄片和茶梗,并分为不同规格。
2、复火。对毛茶进行复火,以提高香气。
3、蒸露:选择秋天,将毛茶放在室外一夜自然吸潮,后通过蒸气将茶叶蒸软。
4、装篓。将蒸软的茶叶压紧装在小竹篓内。
5、烘干。将装好的茶篓放入烘橱内烘干。
传统的安茶的包装就以箬叶篾篓包装,每小篓净重0.5公斤,2篓会作2件,每3小件扎成1条,10条扎成一大包。成品后的安茶还需放在适宜的仓库中进行陈化,一般约为2—3年方能饮用。
祁门红茶历史
祁门红茶简称祁红,茶叶原料选用当地的中叶、中生种茶树“槠叶种”(又名祁门种)制作,是一种汉族传统名茶,中国历史名茶,著名红茶精品。由安徽省汉族茶农创制于光绪年间,但史籍记载最早可追溯至唐朝陆羽的茶经。产于安徽省祁门、东至、贵池(今池州市)、石台、黟县,以及江西的浮梁一带。“祁红特绝群芳最,清誉高香不二门。”祁门红茶是红茶中的极品,享有盛誉,是英国女王和王室的至爱饮品,高香美誉,香名远播,美称“群芳最”、“红茶皇后”。相关经典名句:“一器成名只为茗,悦来客满是茶香。”
祁门工夫红茶外形条索紧细匀整,锋苗秀丽,色泽乌润(俗称“宝光”);内质清芳并带有蜜糖香味,上品茶更蕴含着兰花香(号称“祁门香”),馥郁持久;汤色红艳明亮,滋味甘鲜醇厚,叶底(泡过的茶渣)红亮。清饮最能品味祁红的隽永香气,即使添加鲜奶亦不失其香醇。春天饮红茶以它最宜,下午茶、睡前茶也很合适。
祁门茶叶,唐代就已出名。据史料记载,这里在清代光绪以前,并不生产红茶,而是盛产绿茶,制法与六安茶相仿,故曾有“安绿”之称。光绪元年,黟县人余干臣从福建罢官回籍经商,创设茶庄,祁门遂改制红茶,并成为后起之秀。至今已有100多年历史。祁门茶叶条索紧细秀长,汤色红艳明亮,特别是其香气酷似果香,又带兰花香,清鲜而且持久。既可单独泡饮,也可加入牛奶调饮。祁门红茶,是“红茶”中的佼佼者,向以“香高、味醇、形美、色艳”四绝驰名于世。祁门红茶始制于清代光绪年间,为工夫红茶的珍品。成品茶条索紧细苗秀、色泽乌润、金毫显露、汤色红艳明亮、滋味鲜醇酣厚、香气清香特久,似花、似果、似蜜的“祁门香”以闻名于世,位居世界三大高香名茶之首。一百多年来祁门红茶一直保持着优异的品质,蜚声中外,畅销海外五十多个国家与地区。1915年获巴拿马万国博览会金质奖章,1987年获第26届世界优质食品博览会金奖,1992年获香港国际食品博览会金奖,1982年邓小平接待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访华、1990年江泽民总书记访问前苏联,都将祁门红茶作为国礼相赠。
“祁门安茶”是什么茶?
根据安徽农学院主编的《制茶学》理论,茶叶的分类以制茶的方法为基础并结合茶叶品质的系统性。安茶作为一种再加工茶,其分类是以初制工艺为基础,然后再看精制工艺。
从安茶的制作工艺中可以看出,其初制工艺介与青茶、绿茶之间,与标准的绿茶工艺相比,多一道晒青(摊青)工序;与标准的青茶工艺相比,少了个做青工序。在现在安茶生产中,经过摊青后的鲜叶,外观达到枝叶柔软,色泽光泽消失,鲜叶的萎凋程度较高;而在旧时安茶的生产中,摊青一直采取晒青工艺,夏秋季一般要求在2个小时左右,可以说其萎凋程度比现在的摊青工艺要高,因此我们可以将安茶的“摊青”工艺认为是一个萎凋过程。从这一点上讲,安茶的毛茶制工艺与产于福建省的莲心茶(青茶类)大致相同,并且安茶的毛茶在汤色、滋味及叶底色泽的品质表现上也接近青茶类。因此从初制工艺上来看,安茶的毛茶可以归为青茶类。
成品后的安茶是一种再加工茶,其精制过程其实就是一个蒸压成型的过程,虽然其工序繁多,时间较长,与黑茶和沱茶过程相近,但是没有明显的如黑茶的渥堆和“发花”工序。从成品安茶的品质上讲,安茶原料一般要求1芽2叶和1芽3叶为主,据产区老人的说法,旧时上品的安茶一般在谷雨左右10天采摘,因虽然要求原料有一定成熟度,但决不会有黑茶类“原料精老”这一普遍特点。从这一点来讲,安茶在品质特点不具备黑茶类明显特征。因此从安茶的精制工艺上来看,安茶也不宜归为黑茶类。
从笔者所做的五种茶叶的茶汤对比看,安茶的汤色的滋味最接近于两年陈放后的炒青绿茶。但这里要注意的是笔者所做的对比选取的是两年陈放后的炒青绿茶,如果将安茶归属于绿茶,从人们理解角度和市场认可角度来讲,成品安茶与传统绿茶外形和内质差距很大,难以为人接受。
综合分析各方面因素,笔者认为安茶是一种有别于现行六大茶类的特种茶类,如果按现行六大茶类的分类方法,考虑其制作工艺中的萎凋和闷焐发酵过程,我们只能勉强将其归属于青茶类了。
祁门红茶的历史、特点
祁门红茶,中国十大名茶之一,原产地在安徽省南部的祁门县,简称“祁红”。
祁门红茶的原料选用当地“槠叶种”制作,成品茶具有条索紧细苗秀、色泽乌润、汤色红艳明亮、滋味鲜醇酣厚、香气清香特久的特点。
祁门红茶以其独特的“祁门香”:似花、似果、似蜜闻名于世,位居世界三大高香名茶之首。
祁门红茶是红茶中的极品,享有盛誉,是英国女王和王室的至爱饮品,具有“红茶皇后”的美称。
1.祁门红茶的历史
祁门产茶最早可以追溯到唐朝,《茶经》中就曾记载:“湖州上,常州次,歙州下”,当时的祁门就隶属歙州。
直到清朝光绪年间,祁门还只产绿茶,并不产红茶。1875年,安徽黟县一名罢官经商的商人因见红茶畅销多利,便在至德县尧渡街设立红茶庄,仿“闽红茶”制法,开始试制红茶。
之后由于祁门一带自然条件优越,所制红茶品质超群出众,带动产地不断扩大与产量的不断提高,甚至在国际红茶市场上也引起了极大注意。祁门红茶的声誉由此越来越高,日本人称其为“玫瑰”,英国商人称之“祁门”。
2.“祁门香”是如何诞生的
“祁门香”的形成与当地的自然生态条件不无关系。
祁红茶叶的自然品质以安徽省祁门县历口古溪、闪里、平里一带最优。这一带自然山地林木多,气候温暖湿润,土层深厚,雨量充沛,云雾多,很适宜于茶树生长。加之当地茶树的主体品种:槠叶种内含物丰富,酶活性高,高产质优,从而为祁门红茶的独特香气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祁门红茶的采制工艺精细,主要分为采摘、初制和精制三个过程。一般采摘一芽二、三叶的芽叶作原料,经过萎凋、揉捻、发酵等初制工序,使祁红的芽叶由绿色变成紫铜红色,香气透发,然后进行文火烘焙至干,制成红毛茶。
红毛茶制成后,还须进行精制,精制工序复杂,经毛筛、抖筛、分筛、紧门、撩筛、切断、风选、拣剔、补火、清风、拼和,最后装箱制成。
一般在揉捻的阶段,祁门红茶的香气会到达顶峰。而到精制加工阶段后的祁门红茶,外形条索紧结细小如眉,苗秀显毫,色泽乌润;茶叶香气清香持久,似果香又似兰花香;茶叶汤色和叶底颜色红艳明亮,口感鲜醇酣厚。即便与牛奶和糖调饮,祁红茶的香气也是不仅不减,反而更加馥郁。
3.如何品鉴祁门红茶
祁门红茶的品鉴可从形、色、香、味等多方面入手:
观茶形
以条索紧细、匀齐为优,粗松、匀齐度差为劣。
看茶色
以乌润,富有光泽为优,死灰、枯暗为劣。
闻茶香
以高扬馥郁为优,低闷、不纯为劣。
赏茶汤
以红艳明亮、茶汤边缘有金圈为优,暗沉浑浊为劣。
品茶味
以醇厚、甘甜为优,苦涩、粗淡的为劣。
评叶底
叶底,以匀齐红亮为优,花青、深暗为劣。
祁门红茶的历史由来
祁门红茶是怎么来的,下面就是祁门红茶的历史。
祁门县位于安徽位省最南端。这里峰峦起伏,山势陡峭,高山密林成为分布在峡谷山梁和丘陵山坡上茶园的天然屏障。这一带茶区的土壤主要由千枚岩、紫色页岩等风化的黄土或红土构成,土质肥沃,酸质适中,含氧化铝铁成分和水分都比较富足,极适于茶叶生长。由于祁门地处西北冷空气和东南亚海洋气团前峰交错地带,气候温和,春夏多晓雾,为茶树茶叶的优异品质提供了理想的环境。
祁门产茶历史悠久,唐代时已有名气。据史料记载,清朝光绪年间以前,祁门只产绿茶,不产红茶,1875年以后才有红茶。相传,安徽黟县有个名叫余干臣的人,在福建罢官回原籍经商,因见了红茶畅销多利,便在至德县尧渡街设立红茶庄,仿“闽红茶”制法,开始试制红茶。1876年,余氏又先后在祁门西路镇、闪里设红茶分庄,扩大经营。由于祁门一带自然条件优越,所制红茶品质超群出众,因此,产地不断扩大,产量不断提高,声誉越来越高,在国际红茶市场上引起了茶商的极大注意,日本人称其为玫瑰香,英国商人称之“祁门香”。
祁门红茶是中国著名的传统工夫红茶。它以条索苗秀的外形,清新持久的甜香,醇和隽厚的滋味而驰名中外。
红茶含有很多对人身体有益的成分,加之味道香醇,现在深受世界各地人们的喜爱。
祁门工夫茶历史发展
祁门工夫红茶,是我国传统工夫茶的珍品,有百余年的生产历史,主产安徽省祁门县,常年产量5万担左右,祁门工夫以外形苗秀,色有"宝光"和青气浓郁而著称,在国内外享有盛誉。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下祁门工夫茶的历史发展。
祁门工夫茶历史发展
美国韦氏大辞典,“祁门红茶”记录着祁门红茶的原产地——中国安徽省祁门县。创始年:祁门产茶创制于光绪年(公元1875年),已有百余年的生产历史,可追溯到唐朝,茶圣陆羽在《茶经》中留下:“湖州上,常州次,歙州下”的记载,当时的祁门就隶属歙州。
1875年前后,祁门人士胡元龙借鉴了外省的红茶制法,在祁门加工出了红茶,后由北平同盛祥茶庄引入北平,在市场获得了成功。
光绪元年(1875),胡元龙在培桂山房筹建日顺茶厂,用自产茶叶,请宁州师傅舒基立按宁红经验试制红茶。
清朝光绪年间以前,祁门只产绿茶,不产红茶。
据说(此处缺少史料佐证)1875年,安徽黟县有个名叫余干臣的人,在福建罢官回原籍经商,因见了红茶畅销多利,便在至德县尧渡街设立红茶庄。由于当时江西宁州生产红茶已经超过20年历史,品质稳定可靠,安徽茶商(包括余干臣在内)鼓动建德茶区的茶农仿制"宁红茶",成品在市场上被称为“建德红茶”。
随着胡元龙创始的祁门红茶的诞生,由于茶叶品质类似,此后建德红茶、祁门红茶与宁州红茶在出口市场上长期为竞争对手。
余干臣的弟子学徒有陈尚好等人。从1875年余干臣在历口开办茶庄,陈尚好自幼在茶庄学艺,多年以后学技精湛,回正冲村自办茶号尚好坊。
祁门工夫茶简述
祁门工夫茶条索紧秀,锋苗好,色泽乌黑泛灰光,俗称"宝光";内质香气浓郁高长,似蜜糖香,又蕴藏有兰花香,汤色红艳,滋味醇厚,叶底嫩软红亮。
祁门红茶采摘标准较为严格,高档茶以一芽一二叶为主,一般均系一芽三叶及相应嫩度地对夹叶,春茶采摘6-7批,夏茶采6批,少采或不采秋茶。
在制菜方法上,实行机械制茶,着重抓外形紧结苗秀和内质香味,保持并发扬祁门香的特点,使祁红工夫品质经久不衰,盛誉常在。
与绿茶的制作方法最明显的区别就是:祁门红茶在进行炒,揉之后要用太阳或者火进行加温发酵,使其内部结构发生改变,外表也呈现红色,因此称为红茶。
祁门红茶所经历的历史
祁门红茶所经历的历史!祁门产茶创制于光绪年(公元1875年),已有百余年的生产历史,可追溯到唐朝,茶圣陆羽在《茶经》中留下:“湖州上,常州次,歙州下”的记载,当时的祁门就隶属歙州。
祁门产红茶,事出近代。当时的英国、法国、俄国、丹麦等国家都有着巨大的红茶市场。1875年前后,祁门人士胡元龙借鉴了外省的红茶制法,在祁门加工出了红茶。
英国是世界上饮红茶最多的国家之一,而饮下午茶更是一种高雅的社交活动。在英国,人们在进下午茶点时,茶要点点润饮;点心要细细品尝;着装要典雅入时,人们将饮茶视为一种高贵身份的象征,而当时的祁门红茶是下午茶中的极品。
祁门境内,海拔600米左右的山地面积占九成以上,气候湿润,雨量充沛,早晚温差大,这些优越的自然条件非常适合茶树的生长。祁门一带历史上很早就盛产绿茶,从事茶业者人数众多,唐咸通三年(862年),司马途《祁门县新修阊江溪记》称:祁门一带“千里之内,业于茶者七八矣。……祁之茗,色黄而香”。祁门在清光绪以前并不生产红茶。据传,光绪元年(1875年),有个黟县人叫余干臣,从福建罢官回籍经商,因羡福建红茶(闽红)畅销利厚,想就地试产红茶,于是在至德县(今东至县)尧渡街设立红茶庄,仿效闽红制法,获得成功。次年就到祁门县的历口、闪里设立分茶庄,始制祁红成功。与此同时,当时祁门人胡元龙在祁门南乡贵溪进行“绿改红”,设立“日顺茶厂”试生产红茶也获成功。从此“祁红”不断扩大生产,形成了我国的重要红茶产区。[1]
祁门一带历史上很早就盛产绿茶,从事茶业者人数众多,唐咸通三年(862年),司马途《祁门县新修阊江溪记》称:祁门一带“千里之内,业于茶者七八矣。……祁之茗,色黄而香”。祁门在清光绪以前并不生产红茶。
据传,光绪元年(1875年),有个黟县人叫余干臣,从福建罢官回籍经商,因羡福建红茶(闽红)畅销利厚,想就地试产红茶,于是在至德县(今东至县)尧渡街设立红茶庄,仿效闽红制法,获得成功。次年就到祁门县的历口、闪里设立分茶庄,始制祁红成功。与此同时,当时祁门人胡元龙在祁门南乡贵溪进行“绿改红”,设立“日顺茶厂”试生产红茶也获成功。从此“祁红”不断扩大生产,形成了我国的重要红茶产区。
祁门红茶产地在哪里及祁门红茶的历史
祁门红茶产地在哪里——中国安徽省祁门县。这个地方不仅是祁门红茶产地在哪里的答案,还是祁门红茶的原产地。
祁门红茶起始能说明祁门红茶产地在哪里吗?
祁门红茶始于1875年祁门产茶创制于光绪年(公元1875年),已有百余年的生产历史,可追溯到唐朝,茶圣陆羽在《茶经》中留下:“湖州上,常州次,歙州下”的记载,当时的祁门就隶属歙州。
当然祁门发明人胡元龙的相关事迹也同样可说明祁门红茶产地在哪里。
祁门产红茶,事出近代。当时的英国、法国、俄国、丹麦等国家都有着巨大的红茶市场。1875年前后,祁门人士胡元龙借鉴了外省的红茶制法,在祁门加工出了红茶。
胡元龙(1836—1924),字仰儒,祁门南乡贵溪人。他博读书史,兼进武略,年方弱冠便以文武全才闻名乡里,被朝廷授予世袭把总一职。
胡元龙轻视功名,注重工农业生产,18岁时辞弃把总官职,在贵溪村的李村坞筑5间土房,栽4株桂树,名之曰“培桂山房”,在此垦山种茶。清光绪以前,祁门不产红茶,只产安茶、青茶等,当时销路不畅。光绪元年(1875),胡元龙在培桂山房筹建日顺茶厂,用自产茶叶,请宁州师傅舒基立按宁红经验试制红茶。经过不断改进提高,到光绪8年(1883),终于制成色、香、味、形俱佳的上等红茶,胡云龙也因此成为祁红创始人之一。瓷土亦是祁门特产,同治4年(1865),胡元龙在祁东庄岭村,发现了“太和坑”瓷土矿,被定为御瓷专矿,祁门瓷土业因此得到大发展。
综上所述祁门红茶产地在哪里?即产于安徽省祁门、东至、贵池、石台、黟县,以及江西的浮梁一带。
祁门红茶历史悠久
光绪元年,黟县人余干臣从福建罢官回籍经商,创设茶庄,祁门遂改制红茶,并成为后起之秀。至今已有100多年历史。祁门茶叶条索紧细秀长,汤色红艳明亮,特别是其香气酷似果香,又带兰花香,清鲜而且持久。既可单独泡饮,也可加入牛奶调饮。祁门茶区的江西“浮梁工夫红茶”是“祁红”中的佼佼者,向以“香高、味醇、形美、色艳”四绝驰名于世。
祁门茶叶,唐代就已出名。据史料记载,这里在清代光绪以前,并不生产红茶,而是盛产绿茶,制法与六安茶相仿,故曾有“安绿”之称。
相传,安徽黟县有个名叫余干臣的人,在福建罢官回原籍经商,因见了红茶畅销多利,使在至德县尧渡街设立红茶庄,仿“闽红茶”制法,开始试制红茶。1876年,余氏又先后祁门西路镇、闪里设红茶分庄,扩大经营。由于祁门一带自然条件优越,所制红茶品质超群出众,因此,产地不断扩大,产量不断提高,声誉越来越高,在国际红菜市场上引起了茶商的极大注意,日本人称其为玫瑰香,英国商人称之“祁门香”。自1875年问世以来,已三次荣膺国际金质大奖,享有"茶中英豪"."群芳最"等美称“祁门红茶”的主要产地在祁门县。“祁门红茶”条索苗秀,色泽乌润,香气清高持久,似果香,又似蕴藏的兰花香,在国际茶市上称为“祁门香”,其滋味鲜醇酣厚。单独泡饮好喝,加入牛奶和糖调饮,也很可口,香味不减。它与印度的“大吉岭”.斯里兰卡的"乌伐"并称为世界三大高山名茶。"祁门红茶"品质优异,制造工艺十分精湛。刚采下的芽是鲜嫩的绿叶,叶面张开;经过萎凋,色变暗绿,叶变柔软;再经揉捻,暗绿色变成浅绿色,叶成条状;经过发酵,颜色变成新紫铜色,叶紧卷成条;最后烘干,茶叶变成乌黑油润的色泽,体积也变小。这是绿茶鲜叶变为红茶干毛茶的经过。在初制中,这些色泽外观的变化,是由茶液中的多酚类化合物氧化成茶黄素和茶红素等物质所致。初制的干毛茶,还要经过毛筛.抖筛.分筛.紧门.撩筛.切断.风选.捡剔.补火.清风.拼和.装箱工序,才成为外形整齐美观,内质纯净统一的成品。
祁门红茶条索紧秀、金毫显露,色泽乌黑鲜润泛灰光,俗称“宝光”;香气浓郁高长,似蜜糖香,又蕴藏有兰花香,滋味醇厚,味中有香,香中带甜,回味隽永,汤色红艳,叶底嫩软红亮。国际市场把“祁红”与印度大吉岭茶、斯里兰卡乌伐的季节茶,并列为世界公认的三大高香茶。祁门红茶品质超群,被誉为“群芳最”,这与祁门地区的自然生态环境条件优越是分不开的。祁门地处安徽南端,黄山支脉由东向西环绕,西北有大洪岭和历山,东有楠木岭,南有榉根岭,山地面积占总面积的90%,平均海拔高度为600米左右,茶园80%左右分布在海拔100~350米的峡谷地带,森林面积占80%以上,早晚温差大,常有云雾缭绕,且日照时间较短,构成茶树生长的天然佳境,酿成“祁红”特殊的芳香厚味。
祁门红茶产自安徴哪里
祁门红茶产自安徽祁门、东至、贵池(今池州市)、石台、黟县一带,另外在江西浮梁一带也有生产。祁门红茶是红茶中的极品,享有盛誉,是英国女王和王室的至爱饮品,高香美誉,香名远播,美称“群芳最”“红茶皇后”。
祁门红茶简介:1、 祁门红茶简称祁红,茶叶原料选用当地的中叶、中生种茶树“槠叶种”(又名祁门种)制作,是中国历史名茶,著名红茶精品。由安徽茶农创制于光绪年间,但史籍记载最早可追溯至唐朝陆羽的茶经。产于安徽省祁门、东至、贵池(今池州市)、石台、黟县,以及江西的浮梁一带。“祁红特绝群芳最,清誉高香不二门。
2、 产地特点。祁红产区,自然条件优越,山地林木多,温暖湿润,土层深厚,雨量充、沛,云雾多,很适宜于茶树生长,加之当地茶树的主体品种──槠叶种内含物丰富,酶活性高,很适合于工夫红茶的制造。
3、 制作工艺。祁红采制工艺精细,采摘一芽二、三叶的芽叶作原料,经过萎凋、揉捻、发酵,使芽叶由绿色变成紫铜红色,香气透发,然后进行文火烘焙至干。红毛茶制成后,还须进行精制,精制工序复杂花工夫,经毛筛、抖筛、分筛、紧门、撩筛、切断、风选、拣剔、补火、清风、拼和、装箱而制成。
4、 等级标准。祁门红茶指产于安徽祁门县境内,是槠叶树种生长的,以茶树芽、叶、嫩茎为原料,经过萎凋、揉捻、发酵、干燥等工艺制成初制茶后,再经过三个流程十二道工序制作分级拼配而成,以外形条索紧细均直,色泽乌润为主要特征的工夫红茶,成为祁门红茶,再根据其外形和内质分为:礼茶、特茗、特级、一级、二级、三级、四级、五级、六级、七级。
祁门红茶的冲泡方法:祁门红茶采用清饮最能品味其隽永香气,冲泡工夫红茶时一般要选用紫砂茶具、白瓷茶具和白底红花瓷茶具。茶和水的比例在1:50左右,泡茶的水温在90—95℃。冲泡工夫红茶一般采用壶泡法,首先将茶叶按比例放入茶壶中,加水冲泡,冲泡时间在2—3分钟,然后按循环倒茶法将茶汤注入茶杯中并使茶汤浓度均匀一致。品饮时要细品慢饮,好的工夫红茶一般可以冲泡2—3次。
具体步骤1.备具:壶、公道杯、品茗杯、闻香杯放在茶盘上,茶道、茶样罐放在茶盘左侧,烧水壶放在茶盘右侧。
2.赏茶:打开茶样罐,让来客欣赏茶叶的色和形。
3.烫杯热罐:将开水倒入水壶中,然后将水倒入公道杯,接着倒入品茗杯中。
4.投茶:按1:50的比例把茶放入壶中。
5.洗茶:右手提壶加水,用左手拿盖刮去泡沫,左手将盖盖好,将茶水倒入闻香杯中。
6 . 祁门红茶第一泡:将开水加入壶中,泡一分钟,趁机洗杯,将水倒掉,右手拿壶将茶水倒入公道杯中,再从公道杯斟入闻香杯,只斟七分满。
7.鲤鱼跳龙门:用右手将品茗杯反过来盖在闻香杯上,右手大拇指放在品茗杯杯底上,食指放在闻香杯杯底,翻转一圈。
8.游山玩水:左手扶住品茗杯杯底,右手将闻香杯从品茗杯中提起,并沿杯口转一圈。
9.喜闻幽香:将闻香杯放在左手掌,杯口朝下,旋转90度,杯口对着自己,用大拇指捂着杯口,放在鼻子下方,细闻幽香。
10.品啜甘茗:三个口是一个品,要做三口喝,仔细品尝,探知茶中甘味。
11.第二泡、第三泡:操作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