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茶对牙齿。
虽然大家都爱喝查,但不一定人人都会在正确的时间和季节品茶。可以说,喝不好,不但起不到保健作用,还可能导致胃寒腹泻、失眠等不良影响。
喝茶讲究最佳时间
早上9点一杯花茶。
第一杯是早茶,适合早饭后9点到10点饮用,可以起到提神、排毒、抗疲劳的作用,是3杯茶中最重要的。早茶最宜选花茶,花茶经过二次加工,混合了鲜花的浓郁和新茶的清香,能够芳香醒脑,对一天精神都有提升作用。但要注意,失眠人群不适合饮用花茶,否则会造成更严重的睡眠障碍,过敏体质的人也不宜喝花茶。花茶适合用盖碗瓷杯冲泡,不强调赏茶,而讲究品香。可以用刚开不久的水冲泡,盖上盖闷泡一会儿后,揭开杯盖,可以闻到花茶的沁人芬芳,让人精神振奋。
下午1点一杯绿茶。
第二杯是午茶,在午饭或午觉后的1点到3点饮用最好。午茶可以适当浓一些,能够降低血脂,保护血管。绿茶之所以具有抗氧化、清除自由基、抗病毒等保健功能,主要是因为茶叶中的多酚类物质。因此,绿茶适合现泡现喝。如果冲泡温度过高或时间过久,多酚类物质就会被破坏。一般来说,绿茶冲泡水温以85℃为宜,水初沸即可。冲泡时间以2~3分钟为好。绿茶与水的比例要恰当,以1:50为宜,常用150毫升的水冲3克茶叶,冲泡出来的绿茶汤浓淡适中。在茶具方面,可以选用瓷杯或是透明的玻璃杯。
晚上6点一杯红茶。
第三杯是晚茶,适合晚饭后6点到7点喝,有降血脂、助消化的功效。红茶最适合晚上喝,因为发酵茶的咖啡因含量低,对睡眠影响小。寒性体质的人可以多喝红茶,它温中驱寒,对胃寒、手脚发凉、体弱、爱拉肚子的人较有用。在泡茶方面,与绿茶不同的是,高水温浸泡反而能够促进红茶内黄酮类保健物质的有效溶出,不但让滋味和香气更浓,还能更好发挥保健功能。因而泡红茶最好用沸水,泡的时间也可以相对更久些。一般来说,5分钟最佳。红茶冲泡的用水量与绿茶相当。功夫红条茶可冲泡3次~4次,红碎茶则可冲泡1次~2次。另外,晚上8点后应尽量不再喝茶。
春夏季节多喝绿茶。
除时间外,喝茶还讲究季节。绿茶在春夏喝最顺应时节,春天适合喝信阳毛尖和碧螺春,这两种绿茶都有生发作用,可以缓解春困;夏天喝绿茶能清热解毒、降低血脂。另外,热性体质的人也应多喝绿茶,因为绿茶性凉。需要注意的是,空腹时不宜喝绿茶,其丰富的茶多酚有收敛作用,会刺激肠胃,空腹情况下这种刺激更强。
秋天最该喝青茶。
青茶,即乌龙茶,以铁观音、冻顶乌龙为代表。乌龙茶介于绿茶、红茶之间,茶性平和,而且不寒不温,非常适合秋天饮用,可以兴奋神经,使人神清气爽。泡乌龙茶时,茶叶要多放,一般以10克为宜,约装满紫砂壶容积的一半。冲泡时水温以沸水为宜。乌龙茶可冲泡5~6次,时间可由短到长,以2~5分钟为宜。
黑茶冬天喝最适合。
黑茶,尤其是熟普洱茶,茶性温和,冬天饮用最为合适。冬天寒气重,是阳气闭藏的季节,熟普洱可以生热暖胃。另外,普洱茶还具有一定的控制体重的作用。用低热量的普洱茶,代替日常的甜饮料,可以控制热量摄入。冲泡黑茶可以用小茶碗或紫砂壶,必须用沸水冲泡,才能使其营养成分充分溶出。第一次冲泡黑茶,要用10秒钟快速洗茶,即先把茶叶放入杯中,倒入开水,过一会儿把水倒掉,再倒入开水,盖上杯盖。这样不仅滤去了茶叶的杂质,而且更香醇。
不同茶叶最佳冲泡法
绿茶:用80℃~85℃水冲泡,现泡现饮。绿茶属于不发酵茶,比较常见的有西湖龙井、碧螺春等。这类茶比较细嫩,不适合用刚煮沸的水泡,以80℃~85℃为宜,茶与水的比例以1:50为佳,冲泡时间为2~3分钟,最好现泡现饮。如果冲泡温度过高或时间过久,多酚类物质就会被破坏,茶汤不但会变黄,其中的芳香物质也会挥发散失。冲泡绿茶最好用瓷杯。冲泡时先用1/4水把茶叶润一润,过20秒或半分钟再冲水饮用,泡绿茶一般不盖盖子,否则茶汤会发黄。
红茶:先用热水烫杯,再沸水冲泡。红茶是全发酵茶,常见的有高档工夫红条茶和红碎茶。与绿茶不同的是,高水温浸泡能够促进其中有益成分溶出。因而泡红茶最好用刚煮沸的水,用水量与绿茶相当,冲泡时间以3~5分钟为佳,高档工夫红条茶可冲泡3~4次,红碎茶则可冲泡1~2次。红茶最好用玻璃杯来冲泡,这样能欣赏到茶叶在水中的翻滚舒展。具体方法可使用中投法,先在杯中倒入大约1/10的热水烫杯,再投入3~5克茶叶,然后再沿玻璃杯壁倒水进行冲泡。泡红茶要盖上盖子,这样茶香会更浓郁。
乌龙茶:用沸水多次冲泡。乌龙茶是半发酵茶,如铁观音、大红袍等。泡乌龙茶最好用专业的紫砂壶或盖碗杯,并且一定要用100℃的沸水,乌龙茶的投叶量比较大,基本上是所用壶或盖碗的一半或更多,泡后加盖。泡乌龙茶时边上要有个煮水壶,水开了马上冲,第一泡要倒掉,用倒掉的水可以把所有的杯子润一下,然后再倒入开水冲泡饮用。乌龙茶可冲泡多次,品质好的可冲泡7~8次,每次冲泡的时间由短到长,以2~5分钟为宜。
黑茶:先洗茶,再沸水冲泡。黑茶是后发酵茶,在储存中仍然可以随着时间的推移进行自然的陈化,在一定时间内,还有越陈越香的特点。以普洱茶为代表的黑茶,冲泡时也要用100℃的沸水。第一次冲泡黑茶,要用10~20秒钟快速洗茶,即先把茶叶放入杯中,倒入开水,过一会儿把水倒掉,再倒入开水,盖上杯盖。这样不仅滤去了茶叶的杂质,而且使泡出的茶汤更香醇。后续冲泡时间常为2~3分钟。普洱茶一般用专业的茶具来泡,紫砂壶、盖碗杯都可以,投放量一般是绿茶的2倍。
最后,需要提醒的是,为了保持茶叶的芳香,泡茶最好选用金属离子含量低的“软水”,如纯净水和高品质的矿泉水。
泡茶一定要选对容器
绿茶
西湖龙井、洞庭碧螺春、君山银针、黄山毛峰等细嫩的名贵绿茶,适合用透明玻璃杯泡饮,便于观察茶叶在水中的缓慢舒展、游动、变幻过程,人们称其为“茶舞”。一二级炒青、珠茶、烘青之类的中高档绿茶,重在品味或解渴,可用瓷杯泡饮。中低档绿茶含纤维素多、耐冲泡、茶味浓,适合用茶壶泡饮。如果用茶壶泡饮细嫩名茶,因水多,不易降温,会闷熟茶叶,使茶叶失去清新的香味。
红茶
一般情况下,冲泡高档工夫红茶、小种红茶等一般选用白瓷或者玻璃盖碗,一方面高档红茶汤色要求红艳,白色或者奶白色的瓷器能够真实地反映出红茶的汤色,便于茶客观赏。另一方面,使用盖碗冲泡可以发挥红茶固有的香气和滋味,无损于茶叶品质,对于品茗闻香都很方便。对于条形红茶来说,紫砂壶冲泡是不错的选择,可使红茶滋味更加醇厚绵长。另外,长时间使用同一把紫砂壶来冲泡同种红茶还能够增加香气,使其香气更加浓郁。对于红碎茶或者片末茶来说,不妨用白瓷壶,它最大的特点是能够发挥茶叶浓鲜的滋味,但是壶泡法对香气不利。
乌龙茶
乌龙茶主要分为四类:闽南乌龙(如铁观音)、闽北乌龙(如大红袍)、广东乌龙(如单丛)、台湾乌龙(如冻顶乌龙)。对于闽南乌龙尤其是铁观音来讲,除了品茶汤,闻香、赏叶底也很重要,用盖碗冲泡特别方便茶客观察叶底和闻香。对于闽北乌龙和广东乌龙来说,用盖碗冲泡能凸显茶叶原本的滋味、香气,便于观察叶底,用紫砂壶来冲泡,能使茶汤醇厚,香气不散。一般建议存放的老茶选择壁厚扁圆的紫砂壶,以求最大程度地发挥其滋味。紫砂壶冲泡,宜专壶专用,不可一把壶冲泡几种茶,否则茶味不正。
花茶
花茶的泡饮以能发挥香气和观察茶坯特质美感为原则。冲泡茶坯特别细嫩的茉莉毛峰、茉莉银毫、茉莉龙珠等高级花茶时,因茶坯本身具有艺术欣赏价值,宜用透明玻璃茶杯。冲泡时置杯于茶盘内,放两三克花茶入杯,等开水稍凉至90℃左右冲泡,随即盖上杯盖,以防香气散失,手托茶盘对着光线,透过玻璃杯可以观察茶在水中上下舞动、沉浮,以及茶叶徐徐开展、渗出茶汁汤色的变幻过程。泡饮中档花茶,可用洁白瓷器盖杯,冲泡100℃沸水后盖上杯盖,5分钟后闻香气,品茶味。泡饮中低档花茶或花茶末,一般采用白瓷茶壶,因壶中水多,保温比茶杯好,有利于充分泡出茶味。
喝茶有这些禁忌
喝茶解酒是不对的
茶能解酒是自古以来就流传的说法,很多人也常以浓茶醒酒,或者边饮酒边喝茶。然而,这种方法不但不能解酒,还会伤肾。
现代医学证实,酒后饮茶,特别是饮浓茶,会对肾脏造成不良影响。研究发现,酒精在体内的代谢过程是先在肝内进行的,当酒精进入肝脏后,在氧化酶的作用下,首先氧化为乙醛,进而被氧化为乙酸,乙酸又被氧化为二氧化碳和水,再分别经肾和肺排出。茶的主要成分茶碱有利尿作用,浓茶中的大量茶碱更能迅速发挥利尿作用,促使尚未分解的乙醛过早地进入肾脏,而乙醛对泌尿系统有很大的损害作用,若经常酒后饮茶,则易造成小便频数并浑浊、阳痿、睾丸有坠痛感以及大便干燥等病。医学研究还表明,酒精对心血管有很大的刺激性,而浓茶同样有兴奋心脏的作用,二者相合,更增加了对心脏的刺激,这对于心脏功能欠佳的人很不利。
吃荤后喝茶会便秘
不少人吃完肉和鱼等高脂肪、高蛋白的荤食后,喜欢喝茶,甚至喝浓茶,以为这样可以“助消化”、“去油腻”。这种做法不但没有道理,还会危害健康。
原因在于,茶叶中含有大量鞣酸,它会与荤食中的蛋白质结合成具有收敛作用的鞣酸蛋白,可促使肠蠕动变慢,从而引起便秘。而高蛋白、高脂肪饮食引起的便秘有引发癌症的危险,因为粪便不能及时排出,其中的蛋白质会被肠腔中的细菌分解为有致癌作用的氨基酸。
因此,荤食后不要急着喝茶,尤其是不能喝浓茶,如果觉得油腻,可以用茶水漱漱口,就能使口舌生香,还能清洁口腔。1小时后再喝茶,就能避免上述不良影响。
喝茶不利于退烧
发烧时容易出汗、口渴,喝白开水会觉得淡而无味,因此有不少人喜欢喝茶。殊不知发烧时喝茶,尤其是喝浓茶会对治疗产生干扰作用。
鞣酸为茶叶中重要成分之一,是茶中涩味的主要来源,能提高人体温度,同时具有显著的收敛作用,会直接影响汗液的排出,使热度得不到应有的排泄,体温自然就不容易下降。此外,发烧病人由于失水,再加上食欲差,食物摄入过少,故排便量少且易干结,此时若再喝茶,在鞣酸的收敛作用下,极易进一步加重便秘。同时,茶叶中的鞣酸成分还会和药物中的蛋白质、生物碱或重金属盐等成分产生化学反应而发生沉淀,从而影响降温药物的疗效,甚至使之失效。
cy316.com扩展阅读
喝茶也讲究天时地利 如何布一席人文茶席
喝茶也讲究天时地利 如何布一席人文茶席
人文者,化成天下,是中国文化的至诚之理。茶,以人为本,借此一叶一盏修心修德,茶席可看作茶人于尘世间安身之处,寄托理想之所。对于中国人来说,茶席的概念不局限于一张桌、一间屋,也不局限于一种既定的行茶模式,虽形式千变万化,但始终保有中正平和、灵性飞扬之意趣。
中国古代茶空间与茶席
茶席一词虽于近代才出现,但这样的吃茶形式早在古代就有雏形。在能搜寻到的文字记录中,关于茶叶的产地、风俗及茶引发的幽思最多,关于茶境、茶席的描述也隐藏在其间,只是当时并无茶席的概念。
唐代《全唐文》中吕温的《三月三日茶宴序》有云:“三月三日,上巳禊饮之日也。诸子议以茶酌而代焉。乃拨花砌,憩庭阴,清风逐人,日色留兴。卧指青霭,坐攀香枝。闻莺近席而未飞,红蕊拂衣而不散。乃命酌香沫,浮素杯,殷凝琥珀之色,不令人醉。”这篇关于上巳饮事的记录,对茶境、茶盏、汤色有了直接的描写。
宋徽宗赵佶《文会图》是中国古代宫廷茶宴的范本图卷,场面开阔而风雅。童子准备茶汤的区域非常专业,从储水器到火炉、水注子、杯盏,可谓一应俱全。不过,图中宴席似乎以点心、水果为要点,从茶与茶盏的陈列位置来看,属辅助区域,有茶席、茶会的雏形,但并非纯粹清饮。宋的开阔典丽在《文会图》中可见一斑,元以后对茶境的描绘则更倾向于幽致深邃意境的营造。
元代杨维桢《煮茶梦记》中“铁龙道人卧石林,移二更,月微明及纸帐,梅影亦及半窗”的描述,可看出元代人对吃茶空间的讲究。所谓“纸帐梅影”,是指古人喜设纸帐,帐内置梅花一盆,待点起蜡烛,将梅的枝干、花朵都投射在纸帐上,梅影随烛光摇曳,营造出美轮美奂的意境。再用白莲泉水瀹凌霄茶,光影自成诗画,不饮而醉。
明才子冒襄在影梅庵中以白色团扇设菊帐,让大病初愈、“人比黄花瘦”的董小宛在其中与菊影摇曳辉映。“每晚高烧翠蜡,以白团回六曲,围三面,设小座于花间,位置菊影,极其参横妙丽。”至今思之,淡秀如画。梅帐与菊帐,都是借光影造景的经典,而在茶空间里,不仅可以借灯、烛之光,还可借自然中的日、月光来为茶席增添自然而富于韵味的变化。
“构一斗室,相傍山斋(或书斋),内设茶具,教一童专主茶役,以供长日清谈,寒宵兀坐,幽人首务,不可少废者。”“茶寮”在明代成为文人茶空间的标配。明张岱《闵老子茶》中描写闵汶水老先生专门吃茶的地方“明窗净几,荆溪壶、成宣窑磁瓯十余种”,可算是明代茶寮的写照。
清代郑板桥在题画诗中写道:“几枝新叶萧萧竹,数笔横皴淡淡山。正好清明连谷雨,一杯香茗坐其间。”细读诗句,这也是中国人对于茶的理解:开合有度,山川草木收于一瓯,一瓯间又可映照天地万物。
溯源追思,可见茶空间不是固定的,而是以精神形态为审美的至高标准,以神游物外为茶事的最终意义。天地山水、瓦舍斗屋都可以作为吃茶佳所,清风竹影、流水梅韵都是一席茶间的映射。怀抱人文情怀,把茶作为“格物致知”的对象,从中追寻生活的善与美,追寻生命的意义,如此是谓“人文茶席”。
器物折射心境
朱良志在《南画十六观》里关于文人画有云:“文人画致力于创造一种‘生命空间’。”“生命空间”是一种绝对空间形式,是“不与众缘作对”的。任何事物都是关系性的存在,但关系性存在反映的是物质关系。文人画要呈现的不是一种物质关系,而是一种生命境界。
这段话其实也适用于人文茶席,茶席间茶叶、器物、人、境的关系看似物质关系,实际却是精神层面甚至生命层面的关系。器物可以折射茶人不同的心境,荒寒、茂盛、热情、冲淡,不仅在色彩和器形上无声地表达着,连器物间摆放位置的远近疏密也都在表达。当席间最具体而又最抽象的部分——人,甫一落座,整个茶席空间就无比生动起来。
在这样的状态中,实已脱离对茶席既定模式的理解,包括茶盏数量的非此即彼、席布使用与否的纠结,甚至器物金贵程度的较量都已不再重要,一人一汤便是当下。在这样的片刻,不必去妄谈以茶修行、以茶修心,无意识修为,或许才是真正的修行。
佳境
煎水吃茶、起席执盏,本为兴之所至之事。心念动时,千山明媚,河流含笑。身为茶人,不可不因时而动,亦不可不择境而为。
山水自然,风吹雨润。一草一木皆在有情世界,一颦一笑都无为至善。山中古寺窗外,山野草木,尘埃涤净。雾霭青白,为山风吹散。鼻嗅清凉湿润之空气,胸消块垒羁绊。引火起炭,烟火里散着松针的清香,山泉在银壶底由无声渐至细雨般叮咚;候汤的时间,雨滴还自树梢滴下一两谪;出汤时,磬声遥来,却无僧影。尘席中吃的是方外茶,贵在境幽,茶反而不十分讲究了,虽是平常茶叶,在此间也多了云水气息。
泡茶之时
有时为条件所限,在城市中辟一静地,方寸间有竹影、梅香,亦为清境。这样的方寸茶境虽无辽远之旷达,却需有旷达辽阔之胸襟,方能窥破外相,稳住心神。管他城中喧哗,我自安然吃茶。
墙壁粉白,无须更多点缀;一幅条屏,意境散淡疏离的更为适宜。文字并不非要提到“茶”,尤以“禅茶一味”为大俗。禅、茶可融一水,亦可千里之远。世间几人懂得?几人悟得?
设席吃茶之境,宜山间、溪畔、古寺、松下、竹边、秀屋。
吉时
不是所有时辰都适宜设席吃茶。
清晨,万物充满生机,人体静后思动,正是活动筋骨或投入劳作的时候。即使是闲人,这也正是洒扫家舍、修剪花枝之时。因而人在此时多思遐想,难入静境。午时阳气极盛,饱餐之后人易困乏,适宜稍事休息或午睡半个小时以养阳气。晚餐后是一日里最为松弛的时候,很多人习惯在饭后喝茶,其实对肠胃消化有副作用,遂提倡饭后40分钟以后开始喝茶较好。
在二十四节令里,亦有不少适合吃茶的时节。在古代的诸多书籍,如《遵生八笺》里有相应描述,都是告诉人们如何顺应天时及自然规律来安排生活起居和饮食。
清友
吃茶择友,和择茶一样重要。
诚然,我们是生活在俗世里的凡人,无法摆脱柴米油盐的操劳和情感的困惑。茶人也会有种种烦恼,也会在茶席之外面临无数要处理的事务,但在茶席上入座之时,一定要将自己的世界缩小到一席茶间,同时又放大到无垠的茶世界里。
那么,和你一起吃茶的人,亦要有能力进入到此氛围中来,不管是主动或是在席主引导下逐渐进入,这样才能体会茶汤的真滋味,体会生命中放空的瞬间。別吝啬给自己一盏茶汤的时间,或许,我们许久没有静默地倾听壶中水鸣的声音,如同清风掠过竹林,那么纯粹美好。所以,吃茶时选择一位或者几位清友很重要,甚至能决定这席茶的成功与否。
真茶
所谓“真茶”,是指在良好的生长环境中,以自然界的天然腐殖质或农家肥为养分,从无农药化肥侵扰的茶树上采摘之茶叶,并须在适采的季节里以正确的方式采摘。
此外还需粗制及精制的工艺科学、到位。一些茶区还保留传统的制作工艺,以古法进行茶叶的粗制,留存了这些地区茶叶的地域工艺特点,但也有些“改良”后的制作方式,会使茶叶失去特有的个性。
最后需要存储良好。一款前期都非常完满的茶叶若在存储中因湿度过高而导致霉变,或受到异味侵袭等,都会改变它原有的风味,严重的还会影响饮者的健康,失去品饮价值。
良器
茶席上将为泡出好茶汤、喝出好滋味而助力的媒介统称为良器。煮水壶、瀹茶器、匀杯、茶盏属于直接作用于茶汤的器物,它们的品质,包括胎土、釉水、器形,以及是否手工制作,都会直接影响茶汤的滋味。而水是其间非常重要的媒介,在某种程度上,它决定着一款茶汤的成败。茶匙、茶则、水盂、壶承等属于功能性器物,它们是否顺手适用,决定了茶人事茶时的流畅程度。
终南山净业寺腊八供茶
花器、香器、席布承载更多的是审美功能,为茶席提供立体而丰富的审美空间,所以,要根据不同器物所扮演的角色选择它们应具备的气质、个性及功能性,使其适合人文茶席之用。
初心
分享是人类的美德。事茶的人以茶会的形式,通过选择环境、人、茶、器,共同构成一次有主题的茶事活动,以清晰而丰富的人文情怀贯穿其间,发起的初心美而单纯。
吃茶时的心情是洁净的,就像清晨草叶上的露珠不染纤尘。我们恭敬地对待自己,对待茶,对待有缘同饮的人。一席后,山高水远,茶与人,难说还能再交会。专注中有初心,细啜中有初心,童真的笑颜会让茶汤完美,让吃茶人的愉悦从茶盏间飞向无垠的碧空。
西湖龙井:天时地利造就好茶 齿间流芳回味无穷
西湖龙井,居中国名茶之冠。产于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周围的群山之中。多少年来,杭州不仅以美丽的西湖闻名于世界,也以西湖龙井茶誉满全球。西湖群山产茶已有千百年的历史,在唐代时就享有盛名,但形成扁形的龙井茶,大约还是近百年的事。相传,乾隆皇帝巡视杭州时,曾在龙井茶区的天竺作诗一首,诗名为《观采茶作歌》。
西湖龙井茶向以“狮(峰)、龙(井)、云(栖)、虎(跑)、梅(家坞)”排列品第,以西湖龙井茶为最。龙井茶外形挺直削尖、扁平俊秀、光滑匀齐、色泽绿中显黄。冲泡后,香气清高持久,香馥若兰;汤色杏绿,清澈明亮,叶底嫩绿,匀齐成朵,芽芽直立,栩栩如生。品饮茶汤,沁人心脾,齿间流芳,回味无穷。
龙井茶区分布在西湖湖畔的秀山峻岭之上。这里傍湖依山,气候温和,常年云雾缭绕,雨量充沛,加上土壤结构疏松、上质肥沃,茶树根深叶茂,常年莹绿。从垂柳吐芽,至层林尽染,茶芽不断萌发,清明前所采茶芽,称为明前茶。炒一斤明前茶需七八万芽头,属龙井茶之极品。龙井茶的外形和内质是和其加工手法密切相联的。
过去,都采用七星柴灶炒制龙井茶,掌火十分讲究,素有“七分灶火,三分炒”之说法。现在,一般采用电锅,既清洁卫生,又容易控制锅温,保证茶叶质量。炒制时,分“青锅”、“烩祸”两个工序,炒制手法很复杂,一般有抖、带、甩、挺、拓、扣、抓、压、磨、挤等十大手法,炒制时,依鲜叶质量高低和锅中茶坯的成型程度,不时地改换手法,因势利炒制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