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单枞茶汤能“苦尽甘来”?

发布时间 : 2019-11-13
单枞乌龙茶 红茶汤 红茶汤圆

单枞乌龙茶。

爱喝单丛茶的朋友们在饮用单丛茶的过程中,发现许多单丛茶在饮用时略带苦涩味。随之,有一些单丛茶客便认为这种单丛茶叶并非好单丛茶。事实上,单丛茶的苦涩并非都不好,是否为好单丛茶,在于苦后能否回甘。“不能一味从单丛茶汤是否回甘来判断单丛茶叶品质的好坏。”单丛茶教授介绍说,“单丛茶汤的滋味是通过人们的味觉感官对单丛茶叶中呈味物质的综合反应所决定。不同单丛茶叶因其呈味成分的种类、含量、比例的不同,其所表现出来的滋味也不同”。

一、单丛茶汤的主要呈味物质

其实,单丛茶叶的滋味是一种多味的协调综合体。单丛茶叶呈味物质主要是单丛茶多酚及其氧化产物(单丛茶黄素、单丛茶红素等)、氨基酸、咖啡碱、可溶性糖类、有机酸、水溶性蛋白质及芳香油等物质。不同单丛茶类里这些物质的种类、含量及比例的不同和改变,都会深刻地影响着单丛茶汤的滋味。单丛茶汤的四种主要滋味及对应的呈味成分如下图所示:

单丛茶汤中的呈味成分

多酚类物质在单丛茶鲜叶中含量很高,一般在 18%—36%(干重)之间,多酚类化合物大多具有苦味和涩味,由于其含量高,在水浸出物中所占比重最大,因此是决定单丛茶汤滋味的主要物质。

咖啡碱具有苦味。在单丛茶汤中,咖啡碱与大量儿单丛茶素或单丛茶黄素、单丛茶红素等缔合形成复合物,阻止了与蛋白质的络合,这会使得呈味特性发生改变,从而有利于单丛茶汤滋味鲜醇度的形成,降低了苦涩味。

氨基酸是组成单丛茶叶鲜爽味的主要物质。单丛茶叶中的氨基酸种类丰富,各种氨基酸显味的性质均不相同。如占单丛茶叶氨基酸总量50%-70%的单丛茶氨酸,它的鲜爽味特别高,能缓解单丛茶的苦涩味,增强甜味。谷氨酸、甘氨酸、脯氨酸等与单丛茶氨酸共存于单丛茶汤中,对单丛茶氨酸鲜味的呈现具有协同增效作用。

单丛茶汤中呈现甜味的糖类主要是单丛茶叶中含有的单糖和双糖等可溶性糖,它们对单丛茶的苦、涩味有一定的掩盖和协调作用,这部分含量越高,单丛茶叶滋味越甘醇而不苦涩。部分氨基酸、儿单丛茶素、单丛茶红素也对单丛茶汤甜味做出贡献。云紫轩普洱单丛茶。

二、何为“回甘”?

回甘是人们饮单丛茶常有的自然感官效应和对于优良单丛茶叶滋味的正面评价。回甘效应是主要由苦涩味与甜味共同作用形成的特定滋味,是一种入口时清甜微苦涩,在口腔内回味较长,且随着时间的推移甜味逐渐超过苦涩味,最终以甜味结束的一种味道。其感官体验主要表现为:“入口微苦,回味清甜”、“入口苦中带甜,随后苦味渐消,甜味渐长,甜的余味较苦味长”等特点。

然而并不是所有植物都同时具有这两种滋味,如苦瓜和莲子是只苦不甘,而甘草的滋味是甘而不苦。单丛茶汤回甘滋味的产生通常以苦涩味作前提,单丛茶汤苦涩味之后而有甜味的产生。好的单丛茶常常带有“回甘”,而回甘的强度与持久性也被认为是评判是否为好单丛茶的指标之一。相对入口立刻表现出来的甜味而言,这种“苦尽甘来”的变化更富有戏剧性,也更多的与好单丛茶品质联系在一起。

三、单丛茶汤“回甘”的原因有哪些?

一说认为是涩感转化的结果。浙江大学单丛茶学系副主任王岳飞教授在其主编的《单丛茶文化与单丛茶健康》一书中表达自己的观点:“单丛茶叶中含有单丛茶多酚,它可以跟蛋白质结合,在口腔内质形成一层不透水的膜,口腔局部肌肉收缩引起口腔的涩感,从而使我们觉得刚喝下去的单丛茶会有苦涩感。如果单丛茶多酚含量比较合适,形成只有一两层单分子层或者双分子层的膜,这种膜厚薄适中,刚开始口腔里有涩味,稍后膜破裂后口腔局部肌肉开始恢复,收敛性转化,就呈现回甘生津的感觉”。所以王岳飞教授认为“回甘”就是单丛茶多酚跟蛋白质结合的结果。

另外一种说法认为“回甘“是口腔的一种错觉,即“对比效应”。McBurney和Bartoshuk教授于1979年发表的《不同口感品质与刺激物相互关系》一文中提出:“甜味和苦味是一种相对的概念,当品尝蔗糖等甜味剂后你会发现水是有些苦的,而当你品尝了咖啡因和奎宁等苦味物质后你会觉得水是甜的“。而这种现象就是一种对比效应,所以不少人也认为这种错觉也可能是造成回甘的因素之一。

然而,并不是单丛茶汤苦味强度越大,回甘滋味强度就越高。有些单丛茶在我们感受到的苦味后却等不来回甘。有些单丛茶入口时其实并不很苦涩,但其回甘却明显而持久。对于“回甘”的机理,学术界也正在进行系统性深入的研究,目前尚无绝对定论,但一些学者的研究和观点可以供我们参考。

但不少学者专家实验证明单丛茶汤中有一些有可能造成“回甘”的成分:

1. 单丛茶多酚和总糖:许勇泉等采用电子舌(电子舌是模仿人体味觉机理研制出来的一种智能识别电子系统)进行单丛茶汤滋味分析。研究表明单丛茶汤苦味与回甘滋味具有显著正相关,两者相辅相成;单丛茶多酚和总糖含量与单丛茶汤回甘滋味强度具有显著正相关,说明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单丛茶多酚和总糖都有助于提高单丛茶汤的回甘滋味强度。例如普洱生单丛茶一般单丛茶多酚含量较高,回甘明显,这对此也是一种佐证。

2. 黄酮:虽然单丛茶行业中没有报道过黄酮可以产生“回甘”,但有报道黄酮是橄榄产生回甘的物质。橄榄的苦味来源是因它含有特殊的化学成分:如橄榄苦苷、黄酮和多酚类化合物,其中黄酮类含量较其它食物都高。苦瓜中的苦味物质是苦瓜皂苷和苦瓜苷;苦丁单丛茶中的苦味物质也是苷类和少量的黄酮类。苷类物质只表现出苦味,所以吃苦瓜时只觉有苦味,回甘的感觉几乎没有。黄酮的味觉表现非常特别,初入口时表现出苦涩味,一段时间后却可感觉到一种自然的甜味。橄榄所含的黄酮就是其能回甘的主要原因,而且黄酮含量越高,回甘就越明显,气味越醇厚。单丛茶叶中的黄酮类约为干物质的3%-4%。但黄酮回甘的机理目前尚在研究中,并不十分清楚。

3. 有机酸:单丛茶中的有机酸会刺激唾液腺进行分泌以产生“生津回甘”的感觉。单丛茶叶中有机酸种类较多,含量为干物质总量的3%左右。单丛茶叶中的有机酸多为游离有机酸,如苹果酸、柠檬酸、琥珀酸、草酸等,在制单丛茶过程中还会形成其它有机酸。在单丛茶叶的萎凋及做青过程中,有机酸的含量会增加。所以品饮乌龙单丛茶更容易感受到持久的回甘,而经过适当摊放的绿单丛茶,也会表现出一定程度的回甘。

4. 糖类:单丛茶汤中含有多糖类,这些多糖类本身没有甜味,但具有一定的粘度,所以在口腔中会有所滞留。而唾液里面含有唾液淀粉酶,可以催化淀粉水分解为麦芽糖,而麦芽糖具有甜味。酶类分解多糖需要一定的时间,这种反应时间差造成了一种“回甘”的感受。

5. 不少单丛茶客总会对单丛茶中的“甘甜”表现出好感。甘醇”、“甘”、“回甘”这类词语总是用来表达高档的单丛茶叶的品质。从品饮乐趣而言,醇厚、鲜爽、不苦不涩的单丛茶味最能让人产生愉悦的情绪,但对不少爱喝单丛茶的老单丛茶客而言,能“苦尽甘来”的单丛茶才是真正的好单丛茶。虽然目前对于“回甘”的机理尚不清楚,但这并不妨碍我们在品单丛茶时对于“苦尽甘来”的追求——这是因为,单丛茶亦人生。

cy316.com扩展阅读

茶汤“苦尽甘来”的奥秘


爱喝茶的朋友们在饮用茶的过程中,发现许多茶在饮用时略带苦涩味。随之,有一些茶客便认为这种茶叶并非好茶。事实上,茶的苦涩并非都不好,是否为好茶,在于苦后能否回甘。“不能一味从茶汤是否回甘来判断茶叶品质的好坏。”福建农林大学茶学系叶乃兴教授介绍说,“茶汤的滋味是通过人们的味觉感官对茶叶中呈味物质的综合反应所决定。不同茶叶因其呈味成分的种类、含量、比例的不同,其所表现出来的滋味也不同”。

一、茶汤的主要呈味物质

其实,茶叶的滋味是一种多味的协调综合体。茶叶呈味物质主要是茶多酚及其氧化产物(茶黄素、茶红素等)、氨基酸、咖啡碱、可溶性糖类、有机酸、水溶性蛋白质及芳香油等物质。不同茶类里这些物质的种类、含量及比例的不同和改变,都会深刻地影响着茶汤的滋味。

多酚类物质在茶鲜叶中含量很高,一般在18%—36%(干重)之间,多酚类化合物大多具有苦味和涩味,由于其含量高,在水浸出物中所占比重最大,因此是决定茶汤滋味的主要物质。

咖啡碱具有苦味。在茶汤中,咖啡碱与大量儿茶素或茶黄素、茶红素等缔合形成复合物,阻止了与蛋白质的络合,这会使得呈味特性发生改变,从而有利于茶汤滋味鲜醇度的形成,降低了苦涩味。

氨基酸是组成茶叶鲜爽味的主要物质。茶叶中的氨基酸种类丰富,各种氨基酸显味的性质均不相同。如占茶叶氨基酸总量50%-70%的茶氨酸,它的鲜爽味特别高,能缓解茶的苦涩味,增强甜味。谷氨酸、甘氨酸、脯氨酸等与茶氨酸共存于茶汤中,对茶氨酸鲜味的呈现具有协同增效作用。

茶汤中呈现甜味的糖类主要是茶叶中含有的单糖和双糖等可溶性糖,它们对茶的苦、涩味有一定的掩盖和协调作用,这部分含量越高,茶叶滋味越甘醇而不苦涩。部分氨基酸、儿茶素、茶红素也对茶汤甜味做出贡献。

二、何为“回甘”

回甘是人们饮茶常有的自然感官效应和对于优良茶叶滋味的正面评价。回甘效应是主要由苦涩味与甜味共同作用形成的特定滋味,是一种入口时清甜微苦涩,在口腔内回味较长,且随着时间的推移甜味逐渐超过苦涩味,最终以甜味结束的一种味道。其感官体验主要表现为:“入口微苦,回味清甜”、“入口苦中带甜,随后苦味渐消,甜味渐长,甜的余味较苦味长”等特点。

然而并不是所有植物都同时具有这两种滋味,如苦瓜和莲子是只苦不甘,而甘草的滋味是甘而不苦。茶汤回甘滋味的产生通常以苦涩味作前提,茶汤苦涩味之后而有甜味的产生。好的茶常常带有“回甘”,而回甘的强度与持久性也被认为是评判是否为好茶的指标之一。相对入口立刻表现出来的甜味而言,这种“苦尽甘来”的变化更富有戏剧性,也更多的与好茶品质联系在一起。

三、茶汤“回甘”的原因有哪些

一说认为是涩感转化的结果。浙江大学茶学系副主任王岳飞教授在其主编的《茶文化与茶健康》一书中表达自己的观点:“茶叶中含有茶多酚,它可以跟蛋白质结合,在口腔内质形成一层不透水的膜,口腔局部肌肉收缩引起口腔的涩感,从而使我们觉得刚喝下去的茶会有苦涩感。如果茶多酚含量比较合适,形成只有一两层单分子层或者双分子层的膜,这种膜厚薄适中,刚开始口腔里有涩味,稍后膜破裂后口腔局部肌肉开始恢复,收敛性转化,就呈现回甘生津的感觉”。所以王岳飞教授认为“回甘”就是茶多酚跟蛋白质结合的结果。

另外一种说法认为“回甘“是口腔的一种错觉,即“对比效应”。McBurney和Bartoshuk教授于1979年发表的《不同口感品质与刺激物相互关系》一文中提出:“甜味和苦味是一种相对的概念,当品尝蔗糖等甜味剂后你会发现水是有些苦的,而当你品尝了咖啡因和奎宁等苦味物质后你会觉得水是甜的“。而这种现象就是一种对比效应,所以不少人也认为这种错觉也可能是造成回甘的因素之一。

然而,并不是茶汤苦味强度越大,回甘滋味强度就越高。有些茶在我们感受到的苦味后却等不来回甘。有些茶入口时其实并不很苦涩,但其回甘却明显而持久。对于“回甘”的机理,学术界也正在进行系统性深入的研究,目前尚无绝对定论,但一些学者的研究和观点可以供我们参考。

但不少学者专家实验证明茶汤中有一些有可能造成“回甘”的成分:

1.茶多酚和总糖:许勇泉等采用电子舌(电子舌是模仿人体味觉机理研制出来的一种智能识别电子系统)进行茶汤滋味分析。研究表明茶汤苦味与回甘滋味具有显著正相关,两者相辅相成;茶多酚和总糖含量与茶汤回甘滋味强度具有显著正相关,说明在一定浓度范围内,茶多酚和总糖都有助于提高茶汤的回甘滋味强度。例如普洱生茶一般茶多酚含量较高,回甘明显,这对此也是一种佐证。

2.黄酮:虽然茶行业中没有报道过黄酮可以产生“回甘”,但有报道黄酮是橄榄产生回甘的物质。橄榄的苦味

“回甘”是什么?茶汤为什么能苦尽甘来?


爱喝茶的朋友们在饮用茶的过程中,发现许多茶在饮用时略带苦涩味。随之,有一些茶客便认为这种茶叶并非好茶。事实上,茶的苦涩并非都不好,是否为好茶,在于苦后能否回甘。“不能一味从茶汤是否回甘来判断茶叶品质的好坏。”福建农林大学茶学系叶乃兴教授介绍说,“茶汤的滋味是通过人们的味觉感官对茶叶中呈味物质的综合反应所决定。不同茶叶因其呈味成分的种类、含量、比例的不同,其所表现出来的滋味也不同”。

一、茶汤的主要呈味物质

其实,茶叶的滋味是一种多味的协调综合体。茶叶呈味物质主要是茶多酚及其氧化产物(茶黄素、茶红素等)、氨基酸、咖啡碱、可溶性糖类、有机酸、水溶性蛋白质及芳香油等物质。不同茶类里这些物质的种类、含量及比例的不同和改变,都会深刻地影响着茶汤的滋味。茶汤的四种主要滋味及对应的呈味成分如下图所示:

多酚类物质在茶鲜叶中含量很高,一般在18%—36%(干重)之间,多酚类化合物大多具有苦味和涩味,由于其含量高,在水浸出物中所占比重最大,因此是决定茶汤滋味的主要物质。

咖啡碱具有苦味。在茶汤中,咖啡碱与大量儿茶素或茶黄素、茶红素等缔合形成复合物,阻止了与蛋白质的络合,这会使得呈味特性发生改变,从而有利于茶汤滋味鲜醇度的形成,降低了苦涩味。

氨基酸是组成茶叶鲜爽味的主要物质。茶叶中的氨基酸种类丰富,各种氨基酸显味的性质均不相同。如占茶叶氨基酸总量50%-70%的茶氨酸,它的鲜爽味特别高,能缓解茶的苦涩味,增强甜味。谷氨酸、甘氨酸、脯氨酸等与茶氨酸共存于茶汤中,对茶氨酸鲜味的呈现具有协同增效作用。

茶汤中呈现甜味的糖类主要是茶叶中含有的单糖和双糖等可溶性糖,它们对茶的苦、涩味有一定的掩盖和协调作用,这部分含量越高,茶叶滋味越甘醇而不苦涩。部分氨基酸、儿茶素、茶红素也对茶汤甜味做出贡献。

二、何为“回甘”?

回甘是人们饮茶常有的自然感官效应和对于优良茶叶滋味的正面评价。回甘效应是主要由苦涩味与甜味共同作用形成的特定滋味,是一种入口时清甜微苦涩,在口腔内回味较长,且随着时间的推移甜味逐渐超过苦涩味,最终以甜味结束的一种味道。其感官体验主要表现为:“入口微苦,回味清甜”、“入口苦中带甜,随后苦味渐消,甜味渐长,甜的余味较苦味长”等特点。

然而并不是所有植物都同时具有这两种滋味,如苦瓜和莲子是只苦不甘,而甘草的滋味是甘而不苦。茶汤回甘滋味的产生通常以苦涩味作前提,茶汤苦涩味之后而有甜味的产生。好的茶常常带有“回甘”,而回甘的强度与持久性也被认为是评判是否为好茶的指标之一。相对入口立刻表现出来的甜味而言,这种“苦尽甘来”的变化更富有戏剧性,也更多的与好茶品质联系在一起。

三、茶汤“回甘”的原因有哪些?

一说认为是涩感转化的结果。浙江大学茶学系副主任王岳飞教授在其主编的《茶文化与茶健康》一书中表达自己的观点:“茶叶中含有茶多酚,它可以跟蛋白质结合,在口腔内质形成一层不透水的膜,口腔局部肌肉收缩引起口腔的涩感,从而使我们觉得刚喝下去的茶会有苦涩感。如果茶多酚含量比较合适,形成只有一两层单分子层或者双分子层的膜,这种膜厚薄适中,刚开始口腔里有涩味,稍后膜破裂后口腔局部肌肉开始恢复,收敛性转化,就呈现回甘生津的感觉”。所以王岳飞教授认为“回甘”就是茶多酚跟蛋白质结合的结果。

另外一种说法认为“回甘“是口腔的一种错觉,即“对比效应”。McBurney和Bartoshuk教授于1979年发表的《不同口感品质与刺激物相互关系》一文中提出:“甜味和苦味是一种相对的概念,当品尝蔗糖等甜味剂后你会发现水是有些苦的,而当你品尝了咖啡因和奎宁等苦味物质后你会觉得水是甜的“。而这种现象就是一种对比效应,所以不少人也认为这种错觉也可能是造成回甘的因素之一。

然而,并不是茶汤苦味强度越大,回甘滋味强度就越高。有些茶在我们感受到的苦味后却等不来回甘。有些茶入口时其实并不很苦涩,但其回甘却明显而持久。对于“回甘”的机理,学术界也正在进行系统性深入的研究,目前尚无绝对定论,但一些学者的研究和观点可以供我们参考。

但不少学者专家实验证明茶汤中有一些有可能造成“回甘”的成分:

1、茶多酚和总糖:许勇泉等采用电子舌(电子舌是模仿人体味觉机理研制出来的一种智能识别电子系统)进行茶汤滋味分析。研究表明茶汤苦味与回甘滋味具有显著正相关,两者相辅相成;茶多酚和总糖含量与茶汤回甘滋味强度具有显著正相关,说明在一定浓度范围内,茶多酚和总糖都有助于提高茶汤的回甘滋味强度。例如普洱生茶一般茶多酚含量较高,回甘明显,这对此也是一种佐证。

2、黄酮:虽然茶行业中没有报道过黄酮可以产生“回甘”,但有报道黄酮是橄榄产生回甘的物质。橄榄的苦味

“回甘”是什么?茶汤为什么能苦尽甘来


爱喝茶的朋友们在饮用茶的过程中,发现许多茶在饮用时略带苦涩味。随之,有一些茶客便认为这种茶叶并非好茶。事实上,茶的苦涩并非都不好,是否为好茶,在于苦后能否回甘。“不能一味从茶汤是否回甘来判断茶叶品质的好坏。”福建农林大学茶学系叶乃兴教授介绍说,“茶汤的滋味是通过人们的味觉感官对茶叶中呈味物质的综合反应所决定。不同茶叶因其呈味成分的种类、含量、比例的不同,其所表现出来的滋味也不同”。

一、茶汤的主要呈味物质

其实,茶叶的滋味是一种多味的协调综合体。茶叶呈味物质主要是茶多酚及其氧化产物(茶黄素、茶红素等)、氨基酸、咖啡碱、可溶性糖类、有机酸、水溶性蛋白质及芳香油等物质。不同茶类里这些物质的种类、含量及比例的不同和改变,都会深刻地影响着茶汤的滋味。茶汤的四种主要滋味及对应的呈味成分如下图所示:

茶汤中呈味物质

多酚类物质在茶鲜叶中含量很高,一般在18%—36%(干重)之间,多酚类化合物大多具有苦味和涩味,由于其含量高,在水浸出物中所占比重最大,因此是决定茶汤滋味的主要物质。

咖啡碱具有苦味。在茶汤中,咖啡碱与大量儿茶素或茶黄素、茶红素等缔合形成复合物,阻止了与蛋白质的络合,这会使得呈味特性发生改变,从而有利于茶汤滋味鲜醇度的形成,降低了苦涩味。

氨基酸是组成茶叶鲜爽味的主要物质。茶叶中的氨基酸种类丰富,各种氨基酸显味的性质均不相同。如占茶叶氨基酸总量50%-70%的茶氨酸,它的鲜爽味特别高,能缓解茶的苦涩味,增强甜味。谷氨酸、甘氨酸、脯氨酸等与茶氨酸共存于茶汤中,对茶氨酸鲜味的呈现具有协同增效作用。

茶汤中呈现甜味的糖类主要是茶叶中含有的单糖和双糖等可溶性糖,它们对茶的苦、涩味有一定的掩盖和协调作用,这部分含量越高,茶叶滋味越甘醇而不苦涩。部分氨基酸、儿茶素、茶红素也对茶汤甜味做出贡献。

二、何为“回甘”?

回甘是人们饮茶常有的自然感官效应和对于优良茶叶滋味的正面评价。回甘效应是主要由苦涩味与甜味共同作用形成的特定滋味,是一种入口时清甜微苦涩,在口腔内回味较长,且随着时间的推移甜味逐渐超过苦涩味,最终以甜味结束的一种味道。其感官体验主要表现为:“入口微苦,回味清甜”、“入口苦中带甜,随后苦味渐消,甜味渐长,甜的余味较苦味长”等特点。

然而并不是所有植物都同时具有这两种滋味,如苦瓜和莲子是只苦不甘,而甘草的滋味是甘而不苦。茶汤回甘滋味的产生通常以苦涩味作前提,茶汤苦涩味之后而有甜味的产生。好的茶常常带有“回甘”,而回甘的强度与持久性也被认为是评判是否为好茶的指标之一。相对入口立刻表现出来的甜味而言,这种“苦尽甘来”的变化更富有戏剧性,也更多的与好茶品质联系在一起。

三、茶汤“回甘”的原因有哪些?

一说认为是涩感转化的结果。浙江大学茶学系副主任王岳飞教授在其主编的《茶文化与茶健康》一书中表达自己的观点:“茶叶中含有茶多酚,它可以跟蛋白质结合,在口腔内质形成一层不透水的膜,口腔局部肌肉收缩引起口腔的涩感,从而使我们觉得刚喝下去的茶会有苦涩感。如果茶多酚含量比较合适,形成只有一两层单分子层或者双分子层的膜,这种膜厚薄适中,刚开始口腔里有涩味,稍后膜破裂后口腔局部肌肉开始恢复,收敛性转化,就呈现回甘生津的感觉”。所以王岳飞教授认为“回甘”就是茶多酚跟蛋白质结合的结果。

另外一种说法认为“回甘“是口腔的一种错觉,即“对比效应”。McBurney和Bartoshuk教授于1979年发表的《不同口感品质与刺激物相互关系》一文中提出:“甜味和苦味是一种相对的概念,当品尝蔗糖等甜味剂后你会发现水是有些苦的,而当你品尝了咖啡因和奎宁等苦味物质后你会觉得水是甜的“。而这种现象就是一种对比效应,所以不少人也认为这种错觉也可能是造成回甘的因素之一。

然而,并不是茶汤苦味强度越大,回甘滋味强度就越高。有些茶在我们感受到的苦味后却等不来回甘。有些茶入口时其实并不很苦涩,但其回甘却明显而持久。对于“回甘”的机理,学术界也正在进行系统性深入的研究

不少茶客总会对茶中的“甘甜”表现出好感。“甘醇”、“甘”、“回甘”这类词语总是用来表达高档的茶叶的品质。从品饮乐趣而言,醇厚、鲜爽、不苦不涩的茶味最能让人产生愉悦的情绪,但对不少爱喝茶的老茶客而言,能“苦尽甘来”的茶才是真正的好茶。虽然目前对于“回甘”的机理尚不清楚,但这并不妨碍我们在品茶时对于“苦尽甘来”的追求——这是因为,茶亦人生。

“凤凰单丛”还是“凤凰单枞”?


首先这两个字之音异,丛念cong二声,潮音读“层”,而枞念cong平声,潮音为“聪”;其次义也异,丛为生长在一起的草或木之意如丛林、丛生等,而枞是木名即冷杉。

两者相去甚远矣,丛与枞二字,我们将它权当为文字游戏罢了。在全国其他茶区我听过名丛说法,单丛之谓却是潮汕地区特别是凤凰茶叶的专利。凤凰单丛兼有老丛、名丛二合一,以其独特的形、香、味、色,饮誉茶界。

单丛是怎样炼成的?

凤凰单丛是指在凤凰山的自然条件下,从凤凰水仙品种中选育出来的优异单株及其培育出来的品种、品系和株系,采用独特的加工工艺采制而成的具有类似多种天然花香和特殊韵味品质的乌龙茶。

凤凰单丛的名字可谓五花八门,市面常见到的宋种、黄栀香、芝兰香、玉兰香、锯剁仔、姜花香、肉桂香等等,叫都叫不来呢。

据了解,这些单丛的名字大抵从茶树特征、茶叶特质、地名地方特色、人文特色、人名物名等而来。茶客更喜欢用香型来对自己的胃口,因为单丛香气清高、持久、细锐,不同的香型都有自己独特的香气。

著有《中国凤凰茶》的黄柏梓将其分为自然花香型(宋种、老仙翁、棕蓑挟、大乌叶、八仙、竹叶、兄弟茶、群体、玉兰、)、果味香型(杨梅叶、鸭屎香)、药物香型(锯剁仔、桃仁香、肉桂香、姜母香)和杂香型(奇兰香、火辣茶)四大类,这也许更易分辨些。

欲知杯中茶,片片皆辛苦。

采制单丛茶真真是要见工夫的。仅采摘时间就有严格的规定:清晨不摘、下雨不摘、太阳过猛不摘。最佳的采摘时间是下午的两点至五点之间。

单丛顾名思义便要独株采摘独株制作,而制作的晒、浪(杀青)、发酵、炒青、烘烤等工序,连贯着日以继夜一个都不能少,精工地做出一条好茶,品质优异的单丛茶。

如何挑选单丛茶?

首选春单丛,其二就是推荐老丛。

科学全面地说,茶叶品质受茶树品种所左右,又随树龄、树势强弱、生态环境(日照、温度、水、肥、土壤、维度、海拔)、栽培条件和生产加工工艺、仓储过程而变化。从壮年到老年,随着树龄增大,细胞衰老,同化能力减弱,物质代谢水平降低,茶叶的品质也会渐次。所以跟风片面强调宣传树龄不可取!

但惟独单丛相反,愈是老丛,只要制茶得当,其品质愈佳!

从茶叶的条索看茶

1、春茶的条索会比较纤细;

2、并非挑得越干净漂亮越好,如果叶子的局部有点老(有点点黄褐色),喝起来喉韵会更强,但很多茶商都把这些好东西都挑掉了;

3、现在满大街的茶都是机器选的,挑得的确精细,但也严重影响了茶叶的品质,土话叫:破了相。而手工挑选无疑更能保护茶叶。影响茶叶品质的细节真的太多了。

大家买茶不要只盯着品种名,同一个品种名,差异可以很巨大。例如宋种,听起来很有名吧。但种在乌岽山上和种在没海拔的地方,那可是天地之别。另外要知道春茶和夏秋茶的区别,春茶很贵,夏茶最便宜。只看品种买茶,极可能会高价买到没海拔的所谓宋种夏茶。

还有挑选的技巧可供参考:干茶闻起来就发现有过于明显的香味,有的还有刺激性,过水后,第一泡感觉香气较明显,但很快二三泡后就发现消退,基本可以判断是加了香精。真正有香的好茶,盖碗冲三杯,第四五六冲的时候香气是最好的时候,通常第七冲开始消退,但余香依然能感觉出来。

凤凰单枞怎么泡 2020凤凰单枞怎么泡


凤凰单枞主要的泡法有杯泡法、盖碗法、壶泡法、大壶法。

凤凰单枞的泡法:

1、杯泡法。用杯泡:用200ml的大杯(适宜各种材质,玻璃杯最宜),取5g茶叶用90度开水先温润闻香再用开水直接冲泡,一分钟后就可饮用。

2、盖碗法。用盖碗:取3g的茶叶投入中盖碗,用90度开水温润闻香,然后像功夫茶泡法一样,第一泡45秒以后每泡延续20秒,就能品到清新的口味。

3、壶泡法。用壶泡:取7-10g的茶叶投入壶中,用90度开水温润后用100度开水闷泡,45秒-60秒就可出水品饮,这样可以品到清纯中带醇厚的品味。

4、大壶法。用大壶:取10-15g的茶叶投入壶中直接用90-100度开水冲泡。喝完直接加开水闷可以从早喝到晚,味道特别醇厚和清爽。

凤凰单枞的功效和作用:

1、嫩肤:

都说潮汕女子嫩如水,这跟喝凤凰单丛茶有莫大关系。茶叶含有丰富的化学成分,是天然的饮料,经常饮用,有助于肠道蠕动保持皮肤光洁白嫩,推迟面部皱纹的出现和减少皱纹。

2、去脂:

现在人的生活条件都好了,每天都大鱼大肉难免脂肪等也跟着提高。凤凰单丛茶具有去脂减肥等的功效。凤凰单丛茶的性质也比较中和,不寒不热。而且又是纯天然绿色食品。是减肥瘦身者首选,是MM们和老爷们刮油的好料。

3、提神:

很多人喜欢喝咖啡提神,但是咖啡喝多了容易上火对身体也无益。凤凰单丛茶是属半发酵茶品,经后天人为提香,再用炭火焙制去掉茶叶中的寒性,相对其它茶品,凤凰单丛茶比较中性适合大部人饮用。可以天天喝。

凤凰单枞怎么冲泡?凤凰单枞“煎水法”介绍


今天以凤凰单枞为例子给大家说说这不同与“冲瀹法”冲泡的“煎茶法”冲泡方式,那么凤凰单枞怎么冲泡?凤凰单枞“煎茶法”介绍。

下面将以广东凤凰单枞为例,做些简单介绍。

1.备器。无论是煎绿茶法、煎乌龙茶法,还是煎普洱茶法,所用茶器大略相同。主要用器包括茶炉一、茶铫一、茶箸一、茶洗一、茶盏数只,其他用器如常。

2.备茶。首先准备单枞茶一听,纳茶纸、茶匙各一。将适量茶叶置于纳茶纸上,然后置于茶洗中待用。

3.煎水。水以山泉水为首选,自来水也可用,但需贮放一昼夜。煎水有一沸、二沸、三沸的区别,以纯熟最为适用,也就是大家通常说的“三沸水”。

凤凰单枞

4.洗茶。茶铫中水近一沸时,将少量热水注入茶洗,用以洗茶,浸润时间约3秒钟,迅速将洗茶水倾出。

5.投茶。水浸三沸时,将茶洗中的单枞茶迅速投入茶铫中,并用茶箸稍稍搅动一下,使茶叶受水均匀。

6.煎茶。单枞茶不同于绿茶,煎煮时间要稍稍长一些,一般为1~3分钟,要根据茶品的发酵程度而定,不可一概而论。煎单枞茶时需要加盖,以免香气散逸。断火后先不要将茶铫搬离茶炉,静置约两分钟,待得茶铫中已经“声闻俱息”时,茶就已经煎好了,可以出汤。

7.饮茶。按人数将茶汤注入茶盏饮用。

这些就是凤凰单枞“煎茶法”的相关知识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茶为何会“苦尽甘来”?


茶汤的主要呈味物质

其实,茶叶的滋味是一种多味的协调综合体。茶叶呈味物质主要是茶多酚及其氧化产物(茶黄素、茶红素等)、氨基酸、咖啡碱、可溶性糖类、有机酸、水溶性蛋白质及芳香油等物质。不同茶类里这些物质的种类、含量及比例的不同和改变,都会深刻地影响着茶汤的滋味。

茶汤中的呈味成分

多酚类物质在茶鲜叶中含量很高,一般在18%—36%(干重)之间,多酚类化合物大多具有苦味和涩味,由于其含量高,在水浸出物中所占比重最大,因此是决定茶汤滋味的主要物质。

咖啡碱具有苦味。在茶汤中,咖啡碱与大量儿茶素或茶黄素、茶红素等缔合形成复合物,阻止了与蛋白质的络合,这会使得呈味特性发生改变,从而有利于茶汤滋味鲜醇度的形成,降低了苦涩味。

氨基酸是组成茶叶鲜爽味的主要物质。

茶汤中呈现甜味的糖类主要是茶叶中含有的单糖和双糖等可溶性糖,它们对茶的苦、涩味有一定的掩盖和协调作用,这部分含量越高,茶叶滋味越甘醇而不苦涩。部分氨基酸、儿茶素、茶红素也对茶汤甜味做出贡献。

何为“回甘”?

回甘一种入口时清甜微苦涩,在口腔内回味较长,且随着时间的推移甜味逐渐超过苦涩味,最终以甜味结束的一种味道。

茶汤回甘滋味的产生通常以苦涩味作前提,茶汤苦涩味之后而有甜味的产生。好的茶常常带有“回甘”,而回甘的强度与持久性也被认为是评判是否为好茶的指标之一。相对入口立刻表现出来的甜味而言,这种“苦尽甘来”的变化更富有戏剧性,也更多的与好茶品质联系在一起。

茶汤“回甘”的原因有哪些?

一说认为是涩感转化的结果。另外一种说法认为“回甘“是口腔的一种错觉,即“对比效应”。

然而,并不是茶汤苦味强度越大,回甘滋味强度就越高。有些茶在我们感受到的苦味后却等不来回甘。有些茶入口时其实并不很苦涩,但其回甘却明显而持久。对于“回甘”的机理,学术界也正在进行系统性深入的研究,目前尚无绝对定论,但一些学者的研究和观点可以供我们参考。

但不少学者专家实验证明茶汤中有一些有可能造成“回甘”的成分:

1.茶多酚和总糖:

在一定浓度范围内,茶多酚和总糖都有助于提高茶汤的回甘滋味强度。

2.黄酮:

黄酮回甘的机理目前尚在研究中,并不十分清楚。

3.有机酸:

茶中的有机酸会刺激唾液腺进行分泌以产生“生津回甘”的感觉。茶叶中有机酸种类较多,含量为干物质总量的3%左右。所以品饮乌龙茶更容易感受到持久的回甘,而经过适当摊放的绿茶,也会表现出一定程度的回甘。

4.糖类:

茶汤中含有多糖类,这些多糖类本身没有甜味,但具有一定的粘度,所以在口腔中会有所滞留。而唾液里面含有唾液淀粉酶,可以催化淀粉水分解为麦芽糖,而麦芽糖具有甜味。酶类分解多糖需要一定的时间,这种反应时间差造成了一种“回甘”的感受。

不少茶客总会对茶中的“甘甜”表现出好感。甘醇”、“甘”、“回甘”这类词语总是用来表达高档的茶叶的品质。从品饮乐趣而言,醇厚、鲜爽、不苦不涩的茶味最能让人产生愉悦的情绪,但对不少爱喝茶的老茶客而言,能“苦尽甘来”的茶才是真正的好茶。虽然目前对于“回甘”的机理尚不清楚,但这并不妨碍我们在品茶时对于“苦尽甘来”的追求——这是因为,茶亦人生。

茶映人生:苦尽甘来


其实最开始我不爱喝茶就是因为我觉得茶特别苦,还带有丝丝涩味,让人特别难受,可看了这篇文章再结合我之前的体验来说,茶确实是苦却回甘生津的。

常听说“不苦不涩不是茶”,苦涩本是茶的原味,古代称茶为“苦茶”是早已得到印证的。但品茶的人肯定不是在品尝苦涩,而是在品尝茶带来的回甘生津,体验茶汤对味蕾的冲击。茶的回甘生津是源于茶的苦涩。

一、茶叶的主要成分及其茶汤滋味构成

茶叶中的主要成分有氨基酸、生物碱和茶多酚。

氨基酸,具有鲜爽味是构成茶汤滋味的重要成份;

生物碱中的主要成分咖啡碱也称咖啡因,具有苦味也是构成茶汤滋味的重要成份;

茶汤的甘涩与回甘

二、茶汤苦涩与回甘生津的味觉转化解释

茶汤的苦味形成的主要的物质是咖啡因和茶单宁。茶汤的涩味形成的主要的物质是茶单宁。咖啡因的苦是不会长留舌本、很快就能化掉,这种苦味是“回甘”的基础。当呈苦味物质不再长留舌本,化掉时就可导致味感改变出现味感“错觉”呈现回甘。这种错觉应该是一种人的本能需求反映,好在茶单宁可使咖啡因的作用减缓,使这种本能错觉停留在了口腔舌本。我们经常听说的“茶毒,喝了上瘾”就此因由。

茶汤的涩感是因为茶汤含有茶单宁成份,茶单宁具有收敛作用,能使口腔单细胞菌类的蛋白质凝固,进而使口腔局部肌肉收敛。当茶单宁苦涩味化掉时收敛性转化,口腔局部肌肉开始恢复就呈现生津的感觉。如果茶单宁的收敛性过强,浓烈的涩对味蕾刺激性很强,会长留舌本让人反感,经常涩伴随着苦让人难受,这种苦涩主要是茶叶加工过程的不当形成的,这种苦涩对茶来讲就是一种很大的缺陷。

而咖啡因的理化性质比较稳定,在茶叶加工过程中基本上不会有什么变化。茶汤中茶单宁与咖啡因结合而缓和咖啡因对人体的生理作用,茶单宁可使咖啡因的兴奋作用减缓而持续。我们经常听说的“茶会醒神和破睡”就此因由。

茶汤的甘涩与回甘

三、茶汤的口感与个人品评的差异

茶汤中主要呈味物质有氨基酸、生物碱和茶多酚,三种呈味物质的含量不同就导致了整体口感的差异。

而茶汤的苦涩与回甘、生津是相生相伴的,就有如五行之说中的相生相克是密不可分的。

没有生,事物就无法发生和生长;没有克,事物无所约束,就无法维持正常的协调关系。

只有保持相生相克的动态平衡,才能使事物正常的发生与发展。

我们喝茶是无从判定氨基酸、生物碱和茶多酚三种呈味物质的含量,更无从判定这三种呈味物质的含量应当遵循的比例。

茶汤的甘涩与回甘

个人有一个口感感官评定:

如果入口有苦,苦要个人口感可以接受,并且苦不长留舌本能够化掉后回甘;如果入口有涩,涩不可上腭不可挂齿不可黏唇,并且涩不长留舌本能够转化后生津。

我们通常所说的个人口感实际上是个人主观感受,是个人味觉、嗅觉、触觉对茶汤产生的各种刺激所形成的综合的主观感受。所以茶也因人而异。

好茶是茶汤的鲜爽本韵浓烈盖住茶汤的苦涩,并且苦涩在还无知无觉中已转化。但这种无知无觉在于人的主观感受,我们经常听说的“好茶是要有缘分的”就此因由。

茶反映的可能也是一种人生态度吧,苦尽甘来。

【品茗指南】什么是凤凰单枞?小谈凤凰单枞


凤凰单枞茶可以说是茶中另外因为它“单”,今天小编便给大家好好聊聊这无双的凤凰单枞。

凤凰单枞茶是凤凰茶中之极品,始创于明代,以产自潮安县凤凰镇乌岽山,并经单株(丛)采收、单株(丛)加工而得名。其品质特佳,成茶素有"形美、色翠、香郁、味甘"四绝。

历史:

据地方史记载,潮汕一带古时为畲族所居,相传凤凰山是畲族的发祥地。在隋、唐、宋时期,畲族主要以山林经济为谋生手段,凡有畲族居住的地方,就有茶树的种植.宋《潮州府志》载:“凤山名茶待诏茶,亦名贡茶” 。

宋代,凤凰山民发现了叶尖似鸟嘴的红茵茶树,烹制后引用,感觉味道比原来一般的乌龙好,便开始试种,称“红茵茶”。

凤凰单枞

凤凰单枞:经过反复选育和培植,由“凤凰水仙”里选育而出,是“凤凰水仙”中的优异单株。各个单株有着自己的特殊形态和品味特点,并以香味分类。

历代茶农经过单株培育,单株采摘,单株制作,单株品质鉴定,根据各自的香味体系归类。所以单丛既是茶树的名称,也是茶叶的商品和级别名。是国内乃至世界产茶区独特的茶品。

黄枝香(宋茶、宋种黄茶香、大白叶单丛、宋种二号、棕蓑挟单丛、海底捞针单丛、团树叶单丛)

芝兰香(鸡笼刊单丛、八仙、竹叶单丛)

蜜兰香(宋种蜜兰、黄金叶单丛、畬门单丛)

杏仁香(老杏仁、鸭屎香单丛、锯剁仔单丛)

柚香(大乌叶单丛、柚叶单丛)

潮汕工夫茶品饮五忌:

一忌未请先动手

二忌食出声

三忌回杯无序

四忌杯留残汤

五忌叫苦嫌淡

这便是关于凤凰单枞的相关知识了想必多少对茶友有点帮助吧。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