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大白茶的泡饮方法及历史由来

发布时间 : 2019-11-13
黑茶泡饮 云南滇红茶的泡法 红茶的调饮方法

黑茶泡饮。

云南大白茶产自景谷县,海拔1600米的秧塔村,是云南大叶良种。在清朝道光二十年(1840年)前后,由一位"每天吃六碗米,使九斤半锄头"的陈六九去江迤(即澜沧江)边做生意,在茶山坝发现白茶种,便偷偷地摘得数十粒种籽,藏于竹筒扁担中,带回秧塔。先种在大园子地,经数年培育,成长很快,而后扩种到周围十四块茶地,曾达三、四亩面积,年产三、五担茶。

目前,大园子地还存活着大白茶树,其中有株基茎围达88厘米,胸围61厘米,主干分枝六个,树高4.26米,树幅35×360厘米,年产白茶六、七市斤。这株茶树是陈六九第一次所种的母树,距今已有150年左右。

历史上大白茶的制作方法,鲜叶采下后,随即手工杀青,然后摊凉揉捻,揉捻一道后,经充分解块,均匀地摊在蔑笆上,曝晒到半干时,再复揉一道(称为收二道浆),然后抖散,晒干即成。大白茶成品外形美观,白毫特显,茶味清香,并具有橄榄清香的特点。在封建王朝时曾制成龙须茶,以红丝线扎成谷穗状,进贡朝廷,称为白龙须贡茶。现在的大白茶已改为烘青茶做法。cy316.coM

清明前后,采摘一芽二、三叶初展,经杀青、揉捻、烘干而成。大白茶外形条索硕长壮实,银毫闪烁,形状优美。内质香气浓郁清鲜,滋味醇厚回甘,汤色清澈,冲泡在玻璃杯中,恰似片片玉兰茶瓣悬浮水中,令人兴趣盎然。

由于茶叶中的主要成分的药理功能不完全相同,故不同茶类对饮茶人的保健、养生、祛病的功效也有所差别,本问所谈白茶主要包括白毫银针、白牡丹、寿眉及新工艺白茶的科学饮用方法。

饮用白茶,不宜太浓,一般150亳升的水用5克的茶叶就足够了。水温要求在95℃以上,第一泡时间约5分钟,经过滤后将茶汤倒入茶盅即可饮用。第二泡只要3 分钟即可,也就是要做到随饮随泡。一般情况一杯白茶可冲泡四五次。白茶性寒凉,对于胃"热"者可在空腹时适量饮用。胃中性者,随时饮用都无妨,而胃" 寒"者则要在饭后饮用。但白茶一般情况下是不会刺激胃壁的。

饮用白茶的用具,并无太多的讲究,可用茶杯、茶盅、茶壶等。如果采用"功夫茶"的饮用茶具和冲泡办法,效果当然更好。白茶用量,一般每人每天只要5克就足够,老年人更不宜太多。其他茶也是如此,饮多了就会"物极必反",反而起不到保健的作用。这里还要给大家提个醒,肾虚体弱者、心动过快的心脏病人、严重高血压患者、严重便秘者、严重神经衰弱者、缺铁性贫血者都不宜喝浓茶,也不宜空腹喝茶。否则可能引起"茶醉"现象。

茶宜兼饮,不宜偏饮。由于茶叶产地、品种、采摘时机和加工方法不同,所含有营养及各种有效成分也有所不同。因而,饮茶应多样化为好。经保健专家介绍一般应安排:春饮绿茶、夏饮白茶、秋饮花茶、冬饮红茶(或乌龙茶).

茶又宜常饮,不宜间断。茶的保健作用属细水长流,不可间断,否则,难以起到功效。古代名医华陀在《食论》中提出了"苦茗久食,益思意"的论点。茶还要择时而饮,不宜盲目饮用。俗话说:"饭后茶消食,午茶长精神。"饭前与临睡前这段时间,就不宜饮茶。

cy316.cOM编辑推荐

云南大白茶怎么泡?这样泡清鲜甘醇


在中国的六大茶类中,有一类茶它的工序最简单,味道最接近自然,它就是白茶。白,给人的感觉大概就是干净,没有一点多余。白茶恰如其名,最简单的制茶工艺,让它从骨子里透出一种干净与纯真。云南大白茶也是白茶的一种,那你知道云南大白茶怎么泡吗?

云南大白茶怎么泡?

步骤一:烫洗茶具

先用100℃沸水,把所有的茶具清洗一遍。其中包括白瓷盖碗、茶海、品茗杯等。

步骤二:称茶

用家庭克秤,称取5克大白芽。

步骤三:投茶

把称好的大白芽,倒入白瓷盖碗中,盖上盖子片刻,即可揭盖闻香。

在温度的作用下,大白芽茶的香气物质开始升腾而起,萦绕在盖碗中,闻着,是鲜爽的粽叶香,还有浅浅的毫香。

步骤四:注水

把水烧开后,注入盖碗。用环壁注水法和定点注水法。

步骤五:出水

前三冲要快出水,在注入沸水后,立即盖上盖子,出水,前后不过5秒钟。从第四冲开始,若是茶汤的浓度稍有下降,则稍微坐杯一会儿,然后根据自己喝茶的浓淡情况出水。若是口感清淡些,那出水快。若是喜欢浓一些的茶汤,出水慢。

步骤六:品饮

出水后,将茶汤倒入茶海,而后分茶。此时,您便可感受新白茶的清鲜甘醇啦。

不适合白茶泡水喝的人群

1.发烧别喝茶,茶叶中含有咖啡碱,这种物质不仅没有降温的作用,反而会导致体温升高。服用药物之后喝茶,会降低药效。

2.患有肝病的患者别喝茶,茶叶中的咖啡碱需要通过肝脏来进行代谢。这个时候如果肝脏患病,那么喝茶就会增加肝脏的代谢压力,并且对于肝脏本身也会造成影响。

3.神经衰弱的患者别喝茶,喝茶之后能够兴奋神经中枢。如果神经衰弱的患者喝茶,特别是在晚上的时候喝茶,容易导致失眠的情况出现。

4.孕妇别喝浓茶,孕妇可以喝茶,但是不能够喝浓茶以及大量的服用茶水。这是因为茶叶中含有大量的咖啡碱以及茶多酚,这会影响胎儿在妈妈身体中的成长,将来孩子的智力发育可能会出现问题,所以孕妇最好也不要喝茶。

5.哺乳期间不要喝茶,也别是浓茶。如果在哺乳期间妈妈喝浓茶,那么就会导致过凉的咖啡碱进入妈妈的身体,最后通过乳汁进入孩子的身体,间接的导致孩子的神经出现兴奋,孩子就会表现出夜啼以及少眠。

6.贫血患者别喝茶,茶叶中含有鞣酸,这种物质能够和铁元素结合,生成不溶性的终和物,导致身体吸收铁元素减少,贫血症状加重。

以上就是关于云南白茶的泡法和禁忌人群的介绍了,云南白茶味道虽好,但是在饮用之前也要清楚自己的体质。

白茶的由来,发展及未来


安吉白茶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形成商品后,不仅在中华茶叶史上增添了重墨彩笔的一页,可以预言,它也动摇着自南宋以来出现在浙江杭州龙井茶的地位。依循市场竞争法则,一个以安吉白茶更新龙井茶的趋势,已经到来。

关于白茶的记载早在宋仁宗赵祯(1023~1063在位)的景佑年间(1034~1038)已提到洪州(今南昌一带)的“白芽制作尤精,远在日注(今绍兴一带茶名)之上”的记载。之后在宋英宗赵曙时有《东溪试茶录》(朱子安作)中,第一次提到“白叶茶”三个字。他对白叶茶的描写是“民间大重,出于近岁,园焙时有之。地不以山川远近,发不以社之先后,芽叶如纸,民间以为茶瑞”。这就是说一种芽叶如白纸的茶,不但不限于什么地方栽种,而且也并不限清明(社)前后的时间,只要萌生的茶芽白色的就是白叶茶。

白叶茶是在宋哲宗赵煦(1084~1100年在位)时始作贡品的。接位的赵佶写出《大观茶论》。后来熊蕃写了宣和三~五年(1221~1125年)的《宣和北苑贡茶录》。把初名京铤(铤即白银元宝)的白叶茶列为首选。这种茶的别名先后有石乳、的乳、白乳,最后的定名叫瑞云翔龙。据记载,当时作贡茶的已有片、散两种。片是蒸捣压模成小饼状串起来共26种;散茶又叫茗子,出江南共26种;散茶又叫茗子,出江南共11种,首选是“太湖龙溪”所产,所指地不详。

我们理清了白茶出现记载过程,对照其特征,就可以理直气壮地认为:安吉白茶就是历史上曾记载过的白叶茶。只是经过800多年的时间,当其他地方的这种茶树湮没之后,安吉发现并培育扩大种植再现于世,这是对中华茶叶史的一种贡献。

安吉县在1980年冬,进行为期一年的“浙北当地茶树品种资源调查”活动中,湖州市与安吉县的农、林部门共选出75个优良品种。其中一株生长在800多米高的大溪乡桂家山的白叶茶受到重视。这里原来生长两株,经百多年已长得两个人高,其中一株被人移栽后死去,留下这一株几经砍折也只剩圆桌面大小,一人多高的一蓬。桂姓农民每年只采炒作自用,因从不生茶籽也未进行繁育。1981年春,安吉林科所剪取插穗进行无性繁殖,1984年,插下500侏的白叶茶穗成活225株,1986年,这225株上的白茶炒制2两成品茶,1988年炒制5两,至1990年,宣告白叶茶繁育成功并在浙江省评为一类名茶。再10年,安吉茶农已将珍稀的白叶茶作为致富的途径大量繁育,前后共20年,安吉白叶茶年产55吨,茶苗已走向全国茶区。在2003年,浙江新昌宣告有了大佛白茶龙井;建德宣告建立了新安江白茶基地;安波宣告以引进安吉白茶而制成的“雪印”获得国家制作工艺专利……安吉白茶从山东半岛种到了广东珠海,茶苗也飞到了国外。

民间,向以白茶祥瑞之兆。白狮、白龟、白象、白鳝等一经发现无不见诸报端荧屏。但白茶与一般绿茶比,白茶茶氨酸含量要高1—2倍。早春的游离氨基酸含量在6%—10%之间,一些特殊地区竟可高达10.6%。相反,有苦涩味的茶多酚比一般绿茶低1倍。因而白叶茶成品鲜爽柔甜。以其白芽炒制成龙井茶形,就对传统的绿叶龙井形成强有力的挑战。不少茶产区已自行繁插茶苗大量改种安吉白叶茶,数量之后,白龙井也必定成为绿茶中的佼佼者列为魁首,特别国外茶科学研究机构认定喝绿茶能使人体血液免疫细胞的干扰分泌量增加5倍后,绿茶类中的白叶茶的科学综合利用前景将无限广阔。由此而产生的“冲击波”也将会影响其它的名优绿茶。

2003年中国重庆·永川国际茶会的理事会上,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的领导在工作报告和讲话中提出:“茶文化的发展,正推动着茶产业经济向着多元化发展。围绕着茶所产生的一系列物质与精神的转换,茶文化正推动着茶产业的发展。”它表现在两个方面:

1、名优茶已占茶叶总量的30%以上,产值占茶叶总产值的70%。茶的保健制剂已进入临床应用阶段,其中茶饮料产值已超100亿元。

2、茶文化景观成了新的旅游亮点,茶叶产值也超100亿元。

2001年我在日本参加了国际茶产业的一个博览会。科技先进的国家即使很少产茶,却也把茶的有益成份进入了印染、衣着、涂料、油漆、食品、纺织品和医药工业,占领先地位的有日本、美国、德国。日本现在湖州市内进行投资生产茶产品。我们如果把从仅仅出售芽变成全株的四季综合利用,则对茶农收益、本地经济的发展都有直接关系。安吉的自然环境和人文资源,尤其是陆羽《茶经》中提到安吉,今天又有白叶茶之母原产地,为安吉发展茶产业提供了外地不可比的基础。文化是产业的翅膀,重视文化的作用,发挥人才优势,引进茶产业人才技术力量这三者是当务之需。科技信息与市场竞争决不允许我们去浪费时间精力,这是需要大家共同努力的。

佛教饮及历史溯源


佛教徒饮茶史溯源

茶与中国佛教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佛教徒饮茶史至晚可追溯到东晋。《晋书·艺术传》记载,单道开在后赵的都城邺城昭德寺坐禅修行,不畏寒暑,昼夜不眠,“日服镇守药数丸,大如梧子,药有松蜜姜桂茯苓之气,时饮茶苏一二升而已”。古代有将茶与姜、桂、桔、枣等果料香料一同煮饮的习惯,茶苏即此类。佛教初传中国,国人多视之为神仙方术一类。而当时僧人多修习小乘禅法,且严格遵循过午不食的戒规。为了补足午后的营养,提神益思,驱除禅修中的昏沉,同时也为了养生,迫切需要一种秘方或带有药有用功能的饮料(午后可饮果汁等)。而正是这种需要,两千年来,使茶与佛教产生了千丝万缕的联系。茶在寺院普及是在唐代,尤其是禅宗兴起之后,并影响及于社会。《封氏闻见记·饮茶》记载:“南人好饮之,北方初不多饮。开元中,泰山灵岩寺有降魔师,大兴禅教。学禅务于不寝,又不夕食,皆许其饮茶。人自怀挟,到处煮饮,从此转相仿效,遂成风俗,自邹齐沧棣,渐至京邑城市,多开店铺,煎茶卖之,不问道俗,投钱取饮,其茶自江淮而来,舟车相继,所在山积,色泽甚多。”

由于唐宋禅僧的提倡,普及了北方民间饮茶的习惯。唐大中三年(849)“东都进一僧,年一百二十岁,宣帝问服何药而致此,僧对曰“臣少也贱,素不知药,性本好茶,至处惟茶是求,或出亦日遇百余碗,如常日亦不下四、五十碗”。

白茶的产区及历史


白茶,属轻微发酵茶,是我国茶类中的特殊珍品。因其成品茶多为芽头,满披白毫,如银似雪而得名。 白茶,目前产区主要在福建省(台湾省也有少量生产)建阳、福鼎、政和、松溪等县。境内丘陵起伏,常年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如以福鼎为例,年均气温在18.5℃,年降水量在1661毫米左右)。山地以红、黄壤为主,主要种植福鼎大白茶、政和大白茶及水仙等优良茶树品种。 白茶的制作工艺,一般分为萎凋和干燥两道工序,而其关键是在于萎凋。萎凋分为室内萎凋和室外日光萎凋两种。要根据气候灵活掌握,以春秋晴天或夏季不闷热的晴朗天气,采取室内萎凋或复式萎凋为佳。其精制工艺是在剔除梗、片、蜡叶、红张、暗张之后,以文火进行烘焙至足干,只宜以火香衬托茶香,待水分含量为4~5%时,趁热装箱。白茶制法的特点是既不破坏酶的活性,又不促进氧化作用,且保持毫香显现,汤味鲜爽。

白茶主要品种有白牡丹、白毫银针。白牡丹何以冠此高雅之芳名?白牡丹因其绿叶夹银白色毫心,形似花朵,冲泡后绿叶托着嫩芽,宛如蓓蕾初放,故得美名。白牡丹是采自大白茶树或水仙种的短小芽叶新梢的一芽一二叶制成的,是白茶中的上乘佳品。而采自大白茶树的肥芽制成的白茶称为白毫银针,因其色白如银,外形似针而得名,是白茶中最名贵的品种。其香气清新,汤色淡黄,滋味鲜爽,是白茶中的极品。而采自菜茶(福建茶区对一般灌木茶树之别称)品种的短小芽片和大白茶片叶制成的白茶,称为贡茶和眉茶。贡茶的品质优于眉茶。

白茶,素为茶中珍品,历史悠久,其清雅芳名的出现,迄今已有八百八十余年了。宋徽宗(赵佶)在《大观茶论》(成书于1107~1110大观年间,书以年号名)中,有一节专论白茶曰:白茶,自为一种,与常茶不同。其条敷阐,其叶莹薄,林崖之间,偶然生出,虽非人力所可致。有者,不过四五家;生者,不过一二株;所造止于二三胯(銙)而已。芽英不多,尤难蒸焙,汤火一失则已变而为常品。须制造精微,运度得宜,则表里昭彻如玉之在璞,它无与伦也。浅焙亦有之,但品不及。

宋代的皇家茶园,设在福建建安郡北苑(即今福建省建瓯县境)。《大观茶论》里说的白茶,是早期产于北苑御焙茶山上的野生白茶。其制作方法,仍然是经过蒸、压而成团茶,同现今的白茶制法并不相同。而白茶的生产,是于清嘉庆初年(1769)采芽茶制成银针。1885年改采福鼎大白茶制成白毫银针。

关于白茶的历史究竟起于何时?茶学界有些不同的观点。有人认为白茶起于北宋,其主要依据是白茶最早出现在《大观茶论》、《东溪试茶录》(文中说建安七种茶树品种中名列第一的是白叶茶)中;也有认为是始于明代或清代的,持这种观点的学者主要是从茶叶制作方法上来加以区别茶类的,因白茶的生产过程只经过萎凋与干燥两道工序。也有的学者认为,中国茶叶生产历史上最早的茶叶不是绿茶而是白茶。其理由是:中国先民最初发现茶叶的药用价值后,为了保存起来备用,必须把鲜嫩的茶芽叶晒干或焙干,这就是中国茶叶史上白茶的诞生。

大白茶


大白茶大白茶产自景谷县,海拔1600米的秧塔村,是云南大叶良种。在清朝道光二十年(1840年)前后,由一位“每天吃六碗米,使九斤半锄头”的陈六九去江迤(即澜沧江)边做生意,在茶山坝发现白茶种,便偷偷地摘得数十粒种籽,藏于竹筒扁担中,带回秧塔。先种在大园子地,经数年培育,成长很快,而后扩种到周围十四块茶地,曾达三、四亩面积,年产三、五担茶。目前,大园子地还存活着大白茶树,其中有株基茎围达88厘米,胸围61厘米,主干分枝六个,树高4.26米,树幅35×360厘米,年产白茶六、七市斤。这株茶树是陈六九第一次所种的母树,距今已有150年左右。历史上大白茶的制作方法,鲜叶采下后,随即手工杀青,然后摊凉揉捻,揉捻一道后,经充分解块,均匀地摊在蔑笆上,曝晒到半干时,再复揉一道(称为收二道浆),然后抖散,晒干即成。大白茶成品外形美观,白毫特显,茶味清香,并具有橄榄清香的特点。在封建王朝时曾制成龙须茶,以红丝线扎成谷穗状,进贡朝廷,称为白龙须贡茶。现在的大白茶已改为烘青茶做法。清明前后,采摘一芽二、三叶初展,经杀青、揉捻、烘干而成。大白茶外形条索硕长壮实,银毫闪烁,形状优美。内质香气浓郁清鲜,滋味醇厚回甘,汤色清澈,冲泡在玻璃杯中,恰似片片玉兰茶瓣悬浮水中,令人兴趣盎然。1981年被评为省名茶之一。

福鼎白茶和月光白该如何区分?云南白茶景谷大白茶


近日,笔者在《月光白到底是什么茶?》一文中深度阐述了云南月光白茶的由来,以及制作工艺和在类别上的划分等,此文发出后,得到了很多茶友的关注并引起讨论。甚有茶友追问:“福鼎白茶和月光白同是白茶,又该如何区分?”借此,与各位茶友聊聊两者间的异同。

一、从类别上区分:福鼎白茶是福建福鼎所产白茶的统称,并非确指白茶中的某一款茶,其按原料和制作工艺的不同可划分为白毫银针、白牡丹、寿眉(贡眉)、新工艺白茶等;月光白,特指选用云南景谷大白茶为原料,经传统白茶加工工艺制作而成的新品白茶。

二、从外形区分:福鼎白茶,其叶片的正反两面色差不明显,都呈白绿色;而月光白则呈“一黑一白”的特征,色差非常明显。此外,福鼎白茶芽头肥壮,毫毛密集;而月光白芽头细长,毫毛短顺。

三、从产地、原料上区分:制作福鼎白茶所选用的原料品种为福鼎大白茶、福鼎大毫茶和菜茶;制作月光白选用的原料是云南景谷大白茶。前者产自福建,后者产自云南。

四、从加工工艺区分:福鼎白茶的鲜叶萎凋方式以日光萎凋为主,而月光白的萎凋方式则是在室内萎凋。福鼎白茶的萎凋是生晒鲜叶,加工过程中需经过阳光晾晒;而月光白的萎凋则是鲜叶采摘后,只需在特制的萎凋床上通风晾干即可,整个过程不见阳光,阴干而成。

五、从香气、汤色、口感区分:

1、福鼎白茶花香、毫香显著,陈年福鼎白茶枣香、药香明显,其滋味随年份的增加而愈发醇厚。月光白新茶香气饱满,兼有毫香和蜜糖香,隐有花香,陈茶富有兰香和蜜香,似有乌龙茶香的特点;

2、福鼎白茶随着冲泡次数的递增,其汤色由黄色到淡黄色,由深入浅渐变。而月光白由于产地的特殊性,其耐泡度较高,茶叶冲泡至五六泡后,茶叶中的内含物质逐渐溢出,其汤色由浅黄向红褐色转变;

3、福鼎白茶的滋味鲜淳甘爽,而月光白在滋味、口感上,游走于乌龙茶和普洱生茶之间。

六、从茶叶保质期区分:福鼎白茶和普洱茶一样,具有越陈越有“价值”的相同属性,前者主要体现在药效价值上,有“一年茶,三年药,七年宝”之说,后者的“价值”主要体现在品饮价值和金融价值上。此外,月光白的保存期一般为2-5年,在此期间香气会随时间的推移逐渐减弱。

福鼎白茶与月光白茶,一个是“太姥山上生白茶,观音王母传佳话。热毒解济润肝田,功能誉世健康家。”功效显著、历史久远的福鼎白茶;一个是“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饮成三人。”同样充满月光美感的新生代云南白茶。那你又喜欢哪种呢?关于月光白更多的资讯,

功夫茶应该怎样泡及饮的方法介绍


功夫茶泡茶的方式极为讲究,操作起来需要一定的功夫,功夫乃沏泡的学问、品饮的功夫。那么泡功夫茶应该具备什么茶具,需要了解掌握哪些知识呢?下面就功夫茶应该怎样泡及饮的方法介绍。

1.备具:壶、公道杯、品茗杯、闻香杯放在茶盘上,、茶样罐放在茶盘左侧,烧水壶放在茶盘右侧。

2.赏茶:打开茶样罐,让来客欣赏茶叶的色和形。

3.烫杯热罐:将开水倒入水壶中,然后将水倒入公道杯,接着倒入品茗杯中。

4.投茶:按1:18的比例把茶放入壶中。5.洗茶:右手提壶加水,用左手拿盖刮去泡沫,左手将盖盖好,将茶水倒入闻香杯中。

6.第一泡:将开水加入壶中,泡一分钟,趁机洗杯,将水倒掉,右手拿壶将茶水倒入公道杯中,再从公道杯斟入闻香杯,只斟七分满。

7.鲤鱼跳龙门:用右手将品茗杯反过来盖在闻香杯上,右手大拇指放在品茗杯杯底上,食指放在闻香杯杯底,翻转一圈。

8.游山玩水:左手扶住品茗杯杯底,右手将闻香杯从品茗杯中提起,并沿杯口转一圈。

9.喜闻幽香:将闻香杯放在左手掌,杯口朝下,旋转90度,杯口对着自己,用大拇指捂着杯口,放在鼻子下方,细闻幽香。

10.品啜甘茗:三个口是一个品,要做三口喝,仔细品尝,探知茶中甘味。

11.第二泡、第三泡:操作同上。

以上就是对功夫茶应该怎样泡及饮的方法介绍,从上面11个步骤我们就可以了解功夫茶应该怎样泡及饮的方法,希望对大家了解这一知识有所帮助。

白茶是什么时候出现的?白茶的历史由来


白茶是我国六大茶类之一,白茶这个名字存在迄今已有八百八十余年历史了,那么,白茶是什么时候就有了这个清雅芳名的呢?

据历史记载:宋徽宗(赵佶)在《大观茶论》(成书于1107~1110“大观”年间,书以年号名)中,有一节专论白茶曰:白茶,自为一种,与常茶不同。其条敷阐,其叶莹薄,林崖之间,偶然生出,虽非人力所可致。有者,不过四五家;生者,不过一二株;所造止于二三胯(銙)而已。芽英不多,尤难蒸焙,汤火一失则已变而为常品。须制造精微,运度得宜,则表里昭彻如玉之在璞,它无与伦也。浅焙亦有之,但品不及。

白茶

宋代的皇家茶园,设在福建建安郡北苑(即今福建省建瓯县境)。《大观茶论》里说的白茶,是早期产于北苑御焙茶山上的野生白茶。其制作方法,仍然是经过蒸、压而成团茶,同现今的白茶制法并不相同。而白茶的生产,是于清嘉庆初年(1769)采芽茶制成银针。1885年改采福鼎大白茶制成白毫银针。

关于什么时候就有了白茶,历史究竟起于何时?茶学界有些不同的观点。有人认为白茶起于北宋,其主要依据是白茶最早出现在《大观茶论》、《东溪试茶录》(文中说建安七种茶树品种中名列第一的是“白叶茶”)中;也有认为是始于明代或清代的,持这种观点的学者主要是从茶叶制作方法上来加以区别茶类的,因白茶的生产过程只经过“萎凋与干燥”两道工序。也有的学者认为,中国茶叶生产历史上最早的茶叶不是绿茶而是白茶。其理由是:中国先民最初发现茶叶的药用价值后,为了保存起来备用,必须把鲜嫩的茶芽叶晒干或焙干,这就是中国茶叶史上白茶的诞生。

白茶的茶树品种政和大白茶


政和大白茶又称政大。小乔木型,大叶类,晚生种,混倍体。1985年全国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认定为国家良种,编号GS13005-1985。原产于政和县铁山乡高仓头山。据传说,在清光绪5年(1880年)由铁山人魏年老将此茶树移回家中种植,后因墙倒,无意压条数十株,逐渐繁殖推广。主要分布在福建北部、东部茶区。20世纪60年代后,浙江、安徽、江西、湖南、四川、广东等省有引种。 植株高大,树势直立,自然生长的树冠高度可达3~5m,树高1.5~2m,幅宽1~1.5m,为小乔木型。分枝部位较高,一半里地20cm,分枝少,节间长。嫩枝红褐色,老枝灰白色。叶椭圆形,先端渐尖并突尖,基部稍钝,叶面隆起,叶肉厚,叶质脆,叶缘略向背,通常大14cmx6cm,长宽比平均为2.3.叶面浓绿或黄绿、具光泽。叶脉明显,7~11对。锯齿粗而深,29~68对。叶厚、较脆。芽叶肥壮,茸毛特多,一芽二叶长6.4cm,白牙重50~76g,一芽三叶百芽重123g。花型较大,雄蕊低于雌蕊,盛花期11月中旬,花量多。一般开花不结果,或仅结少数单位茶果,插后亦不易出土,故用无性繁殖。育芽为弱,发芽率低。芽头稀疏。发芽期迟,一般在4月上旬,停止生长较早,一般在10月上旬,生长期较短,全年约6个月左右。生长势旺盛,抗逆性强,耐受寒冬,虽在零下3~4摄氏度亦少受冻害。产量中等,同时产量较集中于秋茶,对小绿叶蝉、螨类的抗性差。春茶含氨基酸2.37%、茶多酚24.96%。

制白茶色稍黄,以芽肥壮、味鲜、香清、汤厚最为特色,制白毫银针,颜色鲜白带黄,全披白毫,香气清鲜,滋味清甜。

白茶的由来


白茶,属轻微发酵茶,是我国茶类中的特殊珍品。因其成品茶多为芽头,满披白毫,如银似雪而得名。

白茶,目前产区主要在福建省(台湾省也有少量生产)建阳、福鼎、政和、松溪等县。境内丘陵起伏,常年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如以福鼎为例,年均气温在18.5℃,年降水量在1661毫米左右)。山地以红、黄壤为主,主要种植福鼎大白茶、政和大白茶及水仙等优良茶树品种。

白茶的制作工艺,一般分为萎凋和干燥两道工序,而其关键是在于萎凋。萎凋分为室内萎凋和室外日光萎凋两种。要根据气候灵活掌握,以春秋晴天或夏季不闷热的晴朗天气,采取室内萎凋或复式萎凋为佳。其精制工艺是在剔除梗、片、蜡叶、红张、暗张之后,以文火进行烘焙至足干,只宜以火香衬托茶香,待水分含量为4~5%时,趁热装箱。白茶制法的特点是既不破坏酶的活性,又不促进氧化作用,且保持毫香显现,汤味鲜爽。

白茶主要品种有白牡丹、白毫银针。白牡丹何以冠此高雅之芳名?白牡丹因其绿叶夹银白色毫心,形似花朵,冲泡后绿叶托着嫩芽,宛如蓓蕾初放,故得美名。白牡丹是采自大白茶树或水仙种的短小芽叶新梢的一芽一二叶制成的,是白茶中的上乘佳品。而采自大白茶树的肥芽制成的白茶称为白毫银针,因其色白如银,外形似针而得名,是白茶中最名贵的品种。其香气清新,汤色淡黄,滋味鲜爽,是白茶中的极品。而采自菜茶(福建茶区对一般灌木茶树之别称)品种的短小芽片和大白茶片叶制成的白茶,称为贡茶和眉茶。贡茶的品质优于眉茶。

白茶,素为茶中珍品,历史悠久,其清雅芳名的出现,迄今已有八百八十余年了。宋徽宗(赵佶)在《大观茶论》(成书于1107~1110大观年间,书以年号名)中,有一节专论白茶曰:白茶,自为一种,与常茶不同。其条敷阐,其叶莹薄,林崖之间,偶然生出,虽非人力所可致。有者,不过四五家;生者,不过一二株;所造止于二三胯(銙)而已。芽英不多,尤难蒸焙,汤火一失则已变而为常品。须制造精微,运度得宜,则表里昭彻如玉之在璞,它无与伦也。浅焙亦有之,但品不及。

宋代的皇家茶园,设在福建建安郡北苑(即今福建省建瓯县境)。《大观茶论》里说的白茶,是早期产于北苑御焙茶山上的野生白茶。其制作方法,仍然是经过蒸、压而成团茶,同现今的白茶制法并不相同。而白茶的生产,是于清嘉庆初年(1769)采芽茶制成银针。1885年改采福鼎大白茶制成白毫银针。

关于白茶的历史究竟起于何时?茶学界有些不同的观点。有人认为白茶起于北宋,其主要依据是白茶最早出现在《大观茶论》、《东溪试茶录》(文中说建安七种茶树品种中名列第一的是白叶茶)中;也有认为是始于明代或清代的,持这种观点的学者主要是从茶叶制作方法上来加以区别茶类的,因白茶的生产过程只经过萎凋与干燥两道工序。也有的学者认为,中国茶叶生产历史上最早的茶叶不是绿茶而是白茶。其理由是:中国先民最初发现茶叶的药用价值后,为了保存起来备用,必须把鲜嫩的茶芽叶晒干或焙干,这就是中国茶叶史上白茶的诞生。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