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cy316.com - 观音茶树】
茶树保护即是指对旱害、草害、病虫害及灾害性天气的预防以及出现这些危害后的补救性措施。对草害、旱害的防治已如前述。 我市茶区对病虫害进行防治始于民国时。1938年,嵊县农业推广区附设茶树病虫研究室,从事茶树病虫的分布、种类、生活习性及防治方法的研究工作。1940年,何其名在《本省平水区会稽山之茶树害虫》一文中指出茶毛虫、茶尺蠖、茶蓑蛾、天牛为主要害虫,卷叶蛾、刺蛾、蛀梗虫、棉条蓑蛾次之,此外尚有白蜡介壳虫,红蜡介壳虫,斑蛾,叶蝉及茶蚜。同年,吴昌济在《浙东茶树之重要病害》一文中,报道茶树主要病害有茶云纹叶枯病、茶炭疸病、茶轮斑病、白纹羽病、茶苗白绢病、茶赤叶斑病、赤枯病及菟丝子。几十年来,由于茶树栽培制度和方法发生了重大变化,对病虫的生也产生了重大影响。90年代,茶园害虫主要有小绿叶蝉、黑刺粉虱、螨类、茶尺蠖,长白蚧等,茶叶病害主要有云纹叶枯病、茶煤病、茶芽枯病、茶白星病、茶饼病等。 我市茶区生产技术推广队伍力量雄厚,茶农文化水平较高。经过多年的理论指导和生产实践,绍兴茶区对防治病虫类已具有较高的技术水准。防治病虫害的生产技术经验有:一是做好病虫测报工作:如诸暨市于1974年建立了茶树病虫测报站,并根据全市茶园所处的不同地形地势,不同的气候条件,有选择地设立了27个茶树植保联系点,测报站根据各联系点的虫情资料,进行汇总分析后拟订病虫防治适期及方法,指导茶农开展科学防治。其它各县市都先后建立类似的植保组织。普遍掌握了“三查三定”的测报经验。即查虫态发育进度定防治适期,查虫口密度定防治地块,查病虫种类定防治技术。一是采用多种防治方法。如及时分批多次采茶,妥善安排茶叶采摘时间,降低病虫的为害。又如,通过中耕除草,使生活在浅土中的茶毛虫、茶尺蠖的蛹暴露于地表或直接杀伤。通过深耕培土,将越冬的茶尺蠖翻入土中使其死亡。采用修剪疏枝措施,改善茶园通风透光条件,爷制黑刺粉虱及蚧类的发生,等等。小编推荐
古茶山、古茶树资源应如何保护?最新技术规程来了!
古茶树是“绿色食品牌”“健康生活目的地牌”的重要承载,具有重要的生态价值,经济价值和社会文化价值。为了进一步强化对西双版纳州古茶树资源的保护,推进古茶树科学规范的采摘、养护、复壮和管理,近日,西双版纳州出台了《西双版纳州古茶树保护技术规程(试行)》,将进一步促进古茶树资源有效保护和可持续利用。
一、术语和定义
1.西双版纳州古茶树
西双版纳州古茶树是指分布于西双版纳州行政区域内的野生型茶树和树龄在100年以上的栽培型茶树、过渡型茶树、野生近缘型茶树。
2.一类保护古茶树
分布于自然保护区、国有林区、风景区范围内的古茶树和分布于集体林、农业用地及其他区域的地径≥20cm的古茶树。
3.二类保护古茶树
除一类保护古茶树外的所有古茶树。
4.古茶树认定
古茶树山由各县市林业和草原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组织认定。
5.古茶树保护
对生长在行政辖区内的古茶树群落、古茶树园和单株古茶树所采取的保护行动和措施。
6.古茶树保护区
为保护古茶树所划定的区域,集中分布的野生型古茶树保护区为周边延伸500米;散生型古茶树保护区为周边延伸100米;古茶树园保护区为该茶园周边200米:单株人工栽培型古茶树保护区为周边50米。各类古茶树保护区边界由各县市林业和草原行政主管部门因地制宜划定,经县市人民政府批准及公示,并设立标志牌。标志牌内容应包括所属地名、编号、树龄(或平均树龄)、茶树类型、株数、保护类别、保护区四至、管护责任人、养护责任人、遭破坏举报电话、挂牌时间等内容,其中:一类保护古茶树的标志牌为红色,二类保护古茶树标志牌为蓝色。
7.古茶树建档
一类保护古茶树必须一树一档:二类保护古茶树按照山头片区集中建档。按保护类别统一对古茶树编号。除纸质档案外,还要建立电子档案,应用信息网络进行动态监测管理。填写古茶树建档登记表。
8.古茶树养护
为确保古茶树健康茁壮,所采取的对古茶树保护区生态环境进行保护或修复及对古茶树水肥管理、土壤管理、树干管理、病虫害管理、采摘管理等行动和措施。
9.古茶树经营权人
对古茶树拥有法定经营权或事实经营权的个人或法人。古茶树经营权人即为古茶树养护责任人。
10.古茶树管护责任人
(1)分布在自然保护区、国有林区、风景区内的古茶树管护责任人为所在自然保护区、国有林区、风景区的经营管理单位。
(2)分布在农业用地范围内的古茶树管护责任人为所在乡镇人民政府和县市农业农村工作机构。
(3)分布在集体林范围内由集体、个人或企业经营的古茶树管护责任人为集体、个人或企业,并由县市林业和草原行政主管部门监管。
(4)古茶树管护责任人安排、指导、监督、检查养护责任人采取古茶树养护措施。
11.古茶树轮休
为确保古茶树健康成长,实行古茶树休养生息、自行补充养分的保护轮休制度。一类保护古茶树轮休期为每年的6月至9月:二类保护古茶树轮休期为每年的7月至9月。古茶树轮休期间,在古茶树保护区内禁止一切生产经营性活动。古茶树经营权人要严格执行古茶树轮休制度,古茶树管护责任人要做好宣传动员和监督管理工作.
12.古茶树保护和健康状况监测
县市组织对辖区内古茶树的保护、长势和营养等状况实施定期监测,收集监测数据,形成监测报告,公布监测报告,提出养护意见,古茶树管护责任人按养护意见督促检查古茶树经营权人严格落实养护措施。一类保护古茶树每年监测一次,监测期为古茶树轮休期:二类保护古茶树每两年(偶数年份)监测一次,监测期为古茶树轮休期。
13.古茶树树冠投影面
古茶树树冠所覆盖的地面面积,即树冠外缘的垂直投影面积。
14.古茶树复壮
对生长衰弱的古茶树通过改善其外在生长条件和自身营养状况,促进其生长,以达到恢复树木正常生长并增强树势的技术措施。
15.古茶树防腐处理
对木质部受到损伤的古茶树通过涂抹防腐剂等措施防止进一步腐烂。
16.古茶树硬支撑
指从地面到古茶树斜体支撑点用硬质柱体支撑的方法。
17.古茶树拉纤
指在古茶树主干或大的侧枝上选择一牵引点,在附着体上选择另一牵引点,两点之间用弹性材料牵引的方法。
二、古茶树防护
在古茶树保护核心范围内,除正常的养护作业外,要严格保护或人工促进修复古茶树生长环境,严禁损毁区域内的原生树木。古茶树经营权人要确保区域内生态环境的近自然性和原真性,以维持区域内生态系统平衡。集中分布的古茶树或古茶树园与常规生产生活区域之间应建立以林木为主的有效生态缓冲区或物理屏障。
在古茶树保护区核心范围内,不得从事挖掘、取土、堆放各种材料(货物)、埋设管线、堆放或焚烧杂物、倾倒废水和工业废渣、新建改建构筑物等任何有害树木生长的活动。在古茶树保护区内现存的构筑物,危及古茶树正常生长、生存的,经古茶树管护责任人组织论证后,报县人民政府批准,由古茶树经营权人和责任单位限期治理。
长于平地的古茶树,裸露地表的根系应加以保护,防止践踏。生长于坡地树根周围出现水土流失的古茶树,须在论证后采取砌石墙(干砌)护坡、填土护根等措施,护坡高度、长度及走向据地势而定,生长于河道、水系边的古茶树,应裉据周边环境用石墙、木桩等进行护岸加固,保护根系,防根系被水渍:主干被深埋的古茶树,应进行人工清除堆土,落出根茎部。
古茶树保护区域其他环境保护参照NY/T391《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执行。
三、古茶树养护
1、水分管理
保持古茶树保护区域土壤原生态。对一、二类保护的古茶树,在气温过高、日照强烈空气湿度小、蒸腾强度大、尘埃严重时,应灌水、用秸秆覆盖或安装自动微喷系统保持土壤水分。
2、肥培管理
根据监测情况和监测报告中的养护建议,开展肥培管理。
A、方法。以树干为中心,在树冠覆盖边缘垂直的地面开环形施肥沟,施肥沟深30cm左右,施后盖土。
B、品种。参照NY/T394《绿色食品:肥料使用准则》中AA级绿色食品肥料使用要求执行。即:使用秸秆、绿肥、厩肥、堆肥、沤肥、沼肥、饼肥、微生物肥、有机肥,严禁使用化学合成的肥料及添加剂、调理剂。
C、数量。每年每株古茶树≥50kg。
D、时间。9月~11月。
3、种植绿肥培肥土壤
在离古茶树根茎50cm外采取点播或撒播的方法种植豆科绿肥,在盛花期直接翻埋和刈割翻埋,翻埋深度在20cm左右。
四、古茶树树体管理
古茶树应结合通风采光和病虫害防治等进行整形,去除枯忮、断枝、劈裂枝和病虫枝等,严禁对正常生长的古茶树树冠进行台刈等重度修剪。
整形宜避开伤流期,宜在抽芽前进行。
五、古茶树土壤管理
松土:古茶树保护区内的土壤有建筑垃圾、生活垃圾和部分废弃构筑物的,应予以清理。古茶树每年可进行1-2次松土,松土范围严格控制在古树树冠投影面内。松土时采取的措施应避免伤及根系。
换土:生长在土壤条件差的二类保护古茶树,可采取换土处理。在树冠投影范围内,换土深度不少于1m,每次换土面积不大于树冠投影面的三分之一。两次换土的间隔时间不少于一个生长季。施工过程中及时将暴露出来的根用浸湿的草袋了覆盖,将原来的旧土与沙土、腐叶土、锯木、无害化有机肥和生根剂混合均匀之后填埋其上。
六、古茶树病虫害防治
古茶树病虫害防治要以建立有利于各类天敌繁衍和不利于病虫害滋生的环境条件,提高生物多样性,维持生态系统平衡为基础:优先采用物理和生物基施;必要时,合理使用无风险的农药,农药使用参照NY/T393-2013《绿色食品:农药使用准则》中AA级绿色食品农药使用要求执行。
七、古茶树复壮
对长势衰弱或濒临死亡的古茶树,古茶树经营权人必须及时向古茶树管护责任人报告。经古茶树管护责任人实地调查后,对需开展古茶树复壮工作的,由古茶树管护责任人向县市林业和草原主管部门提出复壮申请。县市林业和草原部门根据申请对需复壮的古茶树进行光、热、水、土壤等状况调查研究,制定复壮方案,组织专家论证。一类保护古茶树的复壮应由茶叶科技机构派出专家根据复壮方案实地指导古茶树经营权人开展复壮工作;二类保护古茶树的复壮由管护责任人根据复壮方案实地指导古茶树经营权人开展复壮工作。
八、古茶树防腐、修补与加固
1、伤口处理
枝杆上因机械损伤、有害生物、冻害、日灼等造成的<25c㎡的小伤口,应先清理伤口,喷洒2%-~5%硫酸铜溶液或涂抹石硫合剂原液进行伤口处理,清理时避免损伤愈伤组织,待伤口干燥后,再涂抹专用的伤口涂封剂或紫胶漆,或进行桥接。
2、防腐处理
古茶树树体因破损造成木质部腐烂甚至中空的,应进行防腐处理。用硬刷刷除腐朽部位的杂质、浮渣,并喷洒2%-3%硫酸铜溶液、涂抹5%波美度石硫合剂原液或50%多菌灵500倍液等进行伤口处理。伤口处理应清理到健康部位。防腐固化处理前,对腐朽部位进行杂质浮渣等清除的预处理。预处理后在创面涂刷防腐固化液2-3遍,每遍间隔2-3天。涂刷防腐固化液应在晴天、创面干燥的情况下进行。
3、修补处理
古茶树上因腐烂产生的树穴应进行修补,修补前应做好排水,消创和消毒等工作。
4、加固处理
古茶树树体劈裂的,应进行加固处理。可在劈裂两端垫铁片和橡胶圈,并用多个螺杆在两端分别拧紧加固。也可用2个半圆铁箍固定,铁箍与树干间塑胶等软性材料铺垫。
5、支撑处理
对树干严重中空、树体明显倾斜或易遭风折的古茶树,应采用支撑加固处理。支撑柱的造型和材质设计应考虑古茶树的景观需求,符合古茶树的整体造景和便于茶树生长。
九、古茶树茶叶采摘
古茶树经营权人必须遵循本采摘要求,古茶树管护责任人对古茶树经营权人落实本采摘要求进行指导、监督和检查。
1.采摘时期
当古茶树有10%以上的新梢达到1芽三叶(不含鱼叶)时方可开始采摘。古茶树轮休期间禁止采摘。复壮古茶树在复壮期间禁止采摘。
2.采摘要求
(1)采摘部位:以采摘古茶树中下部为主,适当采摘顶冠叶;
(2)采摘标准:一芽二、三叶,留真叶不低于1片,杜绝采鱼叶和马蹄。严禁出现“搬马蹄、抹光头”和折枝采摘等掠夺性采摘行为。采摘时,要将古茶树的枯枝、病虫枝、花果枝、寄生物及树干苔藓地衣等摘下带离古茶树保护区。
(3)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向境外组织或者个人提供古茶树种资资源。
茶树的播种技术与茶树的移栽技术
在播种茶籽或移栽茶苗前,首先要划线定行。划线定行工作要考虑以下几个原则
①平地茶园第一行应从地块最长一边开始划线,或者与干道、干渠相平行。距地边一米处划第一线,其余以此线为基线,按行距的要求,依次划出所有的茶行。缓坡茶园则要求等高条植,划线要自下而上进行,按先遣要求逐行划齐,要掌握等高不等宽的原则。对于地形复杂的地段,行距要作适当高速变幅范围可掌握在1-2米之间。窄幅水平梯级茶园,茶行应在离坎沿3/5处划线;宽幅水平梯级茶园,离坎沿1米处划第一行,最后一行离沟亦要保持一米左右的距离,以利茶树生长和田间管理工作的进行。
②坡地茶园应在规划范围内尽量处长茶行,达到充分利用土地的目的。尽量减少插行,避免断行和闭合行。茶行转弯角度,以及与道路的交角,都要适合机耕条件。
③划线工作就绪后,即可开种植沟。种植沟的宽度和深度,视肥料种类和数量,以及是采用茶籽直播还是移栽茶苗而定。堆肥、厩肥及移植茶苗的茶园,种植沟要宽些;采用菜籽饼及茶籽直播的茶园,种植沟要浅些。一般采用宽20厘米左右,深30厘米左右为宜。基肥数量每亩施堆、厩肥30-40担,或菜籽饼200-300斤,并施一定数量的磷、钾肥。基肥施下后要在其上盖土3-5厘米,目的是不使茶根直接接触肥料,避免烧根。施肥工作结束后,即可播种茶籽或移栽茶苗。
(1)茶籽直播大面积发展新茶园,以茶籽直播较为简便,易于掌握,前期的管理工作也不像移植茶苗的茶园那样要求精细。因此发展面积较大的单位,常常采用茶籽直播,综合各地的资料,在播种时要掌握如下环节:
①适宜的播种期茶籽在霜降前后采收后,要进行选优去劣的拣剔工作。茶籽的播种期是较长的,自十一月至翌年三月,除严寒冰冻期外,均可进行播种。生产上常采用冬播,这样可省去茶籽贮藏工作,而且第二年出苗期要比春播的提早半月左右。有的单位由于播种面积大,或者平整土地工作一时赶不上,也可采用春播时期要掌握在二、三月。实践证明,我国大部分茶区,春播不要超过三月底,否则会大在影响出苗率和茶苗生长势。
同时,四月以后播种的茶籽,即使出苗也较难安全越夏。原因是茶籽出苗迟,夏季高温容易产生烙苗,增加茶苗死亡率。春播的茶籽,最好经过浸种催芽处理,以求提高茶籽出苗率和增强茶苗生长势。我国北部茶,由于冬季气温低,冰冻期长,过去均采用春播,近年来有的采用冬播也获得成功,如安徽省凤阳县燃灯公社金桥茶场,在茶籽冬播盖土后,再在播种行上离地表堆土5-10厘米,做成土垄形式,翌年春季解冻后除去土垄,茶苗出土早而整齐,这是很好的经验,适宜北方茶区应用。
②播种质量播种深度是检查播种质量的主要项目,过深过浅均不合质量要求。茶籽播种的深度以3-5厘米为宜,湖南的试验资料指出,不同播种深充对茶籽出苗、苗高及成苗率的关系是非常密切的。如播深4.5厘米处,始苗期在五月二十二日,盛苗期在六月二十四日,当年苗高30.1厘米,成苗率达75.3%;而播深9厘米处的始苗期为六月十二日,盛苗期八月二十日,当年苗高22.2厘米,成苗率则为63.4%。可见两者的差异是很大的。
在一些气候条件比较特殊的地区,为提高播种质量,保证出苗当年达到苗全苗壮,相应地采用了一些适应本地区的农业技术措施,取得了良好的成效。如山东省在茶籽播种期(四月上旬)正值春旱,除采用浸种催芽外,在播种时先在播种行上浇足水分,然后播种茶籽,立即盖土,并在覆土后的播种穴上,做成高出地表15厘米左右的馒头形土堆,当地称谓"堆土保墒",目的是提高土壤含水率,减少蒸发,这对战胜春季干旱,提高茶籽出苗率,达到功全苗壮的目的,是一项很好的农业技术措施,这一经验适宜于播种期有旱情的地区采用。运用这一技术措施时,要注意适时推土。其经验是,推土期应选择在茶苗要破土出苗而尚未达到地表时较为理想,早了效果受影响,迟了会推断芽尖。推土时如能配合插枝遮荫,效果更佳。
③每穴播种粒娄"孤子不生"是我国劳动人民长期生产实践的总结。采用适宜的播种粒数是播种工作上应注意的事项。每穴播种粒数过多,当年看来茶苗出土较好,但由于茶苗拥挤将来会出现长势细弱的不良后果;播种粒数过少,则要影响出苗期和出苗率,容易造成缺丛断行。一般经过拣剔的茶籽,尤其是经过浸种催芽的茶籽,每穴播种四、五粒就可以了。未经拣剔的茶籽,则就视茶籽质量情况,适当增加播种粒数。播种时要严格控制行、丛距,同时要将茶籽均匀地放在穴内,不要紧挨一起。
茶籽播种覆土后,在播种行上撒些谷壳或插竿标记,有利于出苗前除草工作的顺利进行,不致伤苗。
(2)茶苗移栽已如上述,茶籽直播有很多优越性,但也有它的不足之处,最突出的就是实生苗后代比较杂乱,茶树个体间的性状差异很大,这就是常见的有性繁殖茶树叶形不一,发芽迟早不同,长势强弱差异较大的主要缘由。随着优良品种的不断推广,短穗扦插繁育茶苗,已被视为提供优良种苗的重要途径,今后发展新茶园时,采用移栽茶苗建园的比重将会逐年增加。移栽茶苗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①苗龄中小叶种茶树选用二龄苗移栽比较恰当。生长较好的一龄苗,苗高在25厘米以上,也可以进行移栽。我国南方茶区,由于年期长,栽培的茶树大多数是乔木或小乔木的大叶种,一龄苗即达50厘米左右,当年出圃移栽已在生产上广泛应用,并取得了快速成园的效果。
②移栽时期茶苗地上部休眠期进行移栽容易成活,因此晚秋和早春是移栽的适期。在墒情较好的地区,霜降前后移栽,成活率比较高,这时地上部逐渐停止生长,而根系还有一个生长高峰,移栽后当年根系恢复生长较好,来年茶苗发芽生长也比春季移栽的早。
有些地区晚秋常有旱象,则应在早春移栽较为恰当,时期掌握在惊垫到春分期间,不要太迟,否则会影响成活率。早春移栽的茶苗,发芽期不如秋栽的早,而且往往在根系没有完全恢复前,茶苗即发芽生长,故要特别加强管理,否则会出现僵苗、死苗现象。
我国茶区辽阔,各地气候条件不甚一致,有些地区晚秋和早春正值旱季,在这样的气候条件下,如无灌溉措施,茶苗移栽后的生长情况是很不理想的,应选择在其它时期移栽茶苗为好。如云南省,移栽适期在芒种至小暑期间,过早雨水少不易成活,过尽当年生长期短,往往根系还没有很好恢复即进入旱季,容易死苗。有的省(区)也有类似情况。因此移栽期的确定,还要考虑当地当时的降水情况,否则会事倍功半,不易取得理想效果。
③带土移栽,及时定植越轩时要尽量少伤根多带土,这是至关重要的。缩短起苗到定植的时间,对提高茶苗成活率也是不可忽视的因素。久晴后在苗圃起苗,最好是在前一天灌足水分,这对少伤根多带土有一定帮助。
在外地调运茶苗时,要相应地采用一些保护性措施,如根部蘸黄泥浆,每捆茶苗用湿稻草包扎根部,车厢周围洒水或铺入湿草袋,顶部注意覆盖,提高湿度,防止茶苗因失水过我。如途中时间较长,则要防止茶苗发热,途中最好翻动茶苗或洒几次水,以利散热和湿度。
茶苗运到目的地后,要及时定植。如茶苗较多,一进来不及定植,则要进行假植,以后随栽随取,尽可能在最短时间内完成栽植工作。在移栽定植时,每穴用苗2-3株,苗与苗之间不要靠拢,并注意要舒展。过长的主根,可剪去部分。
移栽时要逐层加土,层层踩紧踏实,这是提高成活率的要领之一。埋土过半时,浇足定植水,待水分下渗后,继续加土,直至与泥门相平,不宜过深过浅。移栽苏苗时,同一行上要瞻前顾后,控制行丛距,使之整齐美观。移栽后要及时定剪,留高15-20厘米左右,这是提高成活率的有效措施。
④移栽营养钵苗营养钵育苗是国内外都有这方面的报道。它的优点是:成活率高;移栽后不出现蹲苗停长现象;不变移栽时期的限制,栽后管理也较方便,成园快,产量高。有条件的单位可尽量利用。
实践告诉我们,茶苗成活率高低,茶苗长势好坏,与上述管理环节密切相关,而栽后的水分管理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
茶树嫁接技术
栽茶树嫁接是加快茶园良种化的有效途径之一。为了推广茶树嫁接技术,淳安县农业局茶叶站从1998年开始,用了整整4年的时间,进行茶树嫁接技术的全面试验和小面积的推广示范。 现已研究总结了一套适宜当地推广的茶树嫁接技术,具体要点如下。
1、立地条件
嫁接茶园要求选择地势平坦或缓坡,且是水平带的条栽茶园,要离村庄、水源近,周围最好有供加客土的荒地。总之要便于管理。
2、土地条件
酸性壤土pH值在45~60,土层深厚,土质疏松,保水能力强,有机质含量丰富。
3、树龄
最好在30年以下,不宜太老,主杆粗在1cm以上。
二、嫁接工具、材料
1、工具
锋利柴刀、手锯、整枝剪、嫁接刀等。
2、材料
塑料膜农膜、遮阳网、竹片弯架、洒水壶等。
三、嫁接前的茶园、母本园管理
1、嫁接茶园管理
1、对规划要嫁接改造的茶园,在嫁接前3个月进行深翻,施重肥。嫁接的当天进行修剪,剪口离地15~20cm,清除剪枝后进行全面松土,拣去石子、杂草、树根。
2、根据每天预计的嫁接量,提前半天或一天在待嫁接茶丛根部及周围浇足水。
2、母本园管理
提前3个月对母树进行重深剪,压低母树骨干枝部位,使萌发芽与新梢生长枝条粗壮,着叶数增多,同时加强水肥管理及病虫防治,培育健壮的接穗枝条。
3、良种枝条的剪取及管理
(1)、在枝条剪取前进行一次病虫防治,确保提供无病害穗枝。
(2)、从母树上剪下的良种枝条,放置时间不宜过久,一般以现接现剪为好。若远途运输,要把枝条淋透水并进行遮盖,枝条捆扎要松,不宜紧压,运到目的地后及时放置阴凉处,洒上水,保持枝条湿润。
四、嫁接技术
1、嫁接方法
采用劈接法,接后套袋或以土代绑固定均可。
2、嫁接时期
一般3~12月均可嫁接。套袋固定法最适宜时间是6~9月份;以土代绑法在3~5月、10~12月均适宜,而最适时间为10~12月。每次嫁接时间以选择雨后阴天或晴天为好,雨天不宜嫁接。
3、接穗的选择和剪取
(1)、品种:挑选与砧木茶树亲和力强的良种茶树。如早生良种乌牛早、迎霜、翠峰等。
(2)、接穗的规格:以套袋固定的采用一芽一叶,将叶子切除一半,长度为25cm左右。以土代绑固定的采用一芽二叶,下片叶剪掉一半,保全上片叶。削穗时,其下端与叶基垂直向削成楔形面,削口长约15cm,两个削面要光滑平整。
4、砧木处理
将茶丛根部的表土扒开,每丛挑选直径在10mm以上的树桩3~5个,离根基部5cm处剪平或锯平,其余树桩全部在根基部切除。剪锯砧木最好与削接穗同时进行。
5、以土代绑法操作步骤
(1)、在砧木平面上稍偏离圆心垂直向下切一刀主干直径在20mm以上的,可平行切两刀成三等分,切口略长于接穗楔面的长度。
(2)、树桩消毒以后,把已削好的接穗插入砧木切口处,要求稍厚边的韧皮部与砧木韧皮部相吻合。一般一个切口接接穗1枝,若桩数少可接2枝。
(3)、在接好的茶丛周围铺上细的生黄泥土,要求铺至将上片叶柄基部全盖住,只露出半张叶注意近接穗处动作要轻)。
(4)、用洒水壶将覆盖的表层土淋湿,之后立即覆盖湿润的稻草或茅草、狼萁等,以保持土壤的水分。浇水时水流要细、量要匀,以免冲掉表土,影响培土效果及成活率。
(5)、若春季及晚秋时嫁接需盖农膜,即用竹片搭成弓形架,上盖农膜,棚架高度为50cm以上,覆盖的膜一定要严密封闭,切不可漏气。夏季及早、中秋嫁接的则需盖遮阳网遮荫,也可以插松树枝或狼箕作替代,但要注意质量,保证遮光率达60%左右,并能使茶树通风。同时,还要勤浇水,保持土壤湿润。
6、套袋法操作步骤
在接好的插穗与砧木上一并套上塑料袋,中间插一根短木棍作支撑,防止叶子与塑料袋粘贴,下端袋子扎紧后用泥土覆盖以防漏气。再盖上遮阳网,遮荫棚架高50cm以上,底部要通风透气,遮荫程度要达到95%。
五、嫁接后的管理
1、以土代绑的接后管理
(1)、注意水分管理。在接穗未愈合成活前,要保持棚内相对湿度达80%以上,平时要勤检查,当表土露白即需浇水,经常保持表土湿润,直至接穗完全愈合成活为止。为减少浇水的用工,秋冬季下雨前可揭膜淋雨,而后重新覆盖,并保持完全密闭。
(2)、及时清除砧木基部抽发的新芽梢,以保证嫁接短穗的顺利发芽生长。
(3)、揭膜练苗。待接穗完全愈合时才可揭膜,具体掌握新梢长至一芽三四叶后,气温稳定正常时,一般要过4月中旬以后。揭膜同时练苗,白天两头揭膜通气,几天以后,挑阴天揭膜,晴天盖上。经过多次练苗,到揭膜后芽叶不萎凋时,膜才可以完全揭掉。揭膜后将薄膜覆盖于茶丛根部的土面,以达到较好的保水效果。
(4)、揭网练苗。同样待新梢长至一芽三四叶后才可进入揭网练苗阶段,揭网练苗时间一般在下午4点钟后至第二天上午10点钟以前,网完全揭掉的时期最好在阴雨天。
(5)、成活后的管理。当接穗完全愈合进入正常生长后,要经常除草和抹芽砧木上的萌发芽。当嫩枝长至20cm以上,立即进行培土,土培至接口5cm处。其他的培管措施与幼龄茶园相同。
2、套袋法接后的管理、
(1)、在砧木处施入少许拌沙的呋喃丹,以防地下害虫。
(2)、愈合以后,当嫁接芽梢长至二三叶时,及时去袋,并做好遮荫,长至三四叶时进行揭网练苗。
(3)、成活后的管理与以土代绑的相同。
淳安县试验的茶树嫁接技术是成功的,其应用难度并不大,关键是各项技术操作要到位,管理要细致,要紧紧抓住水分管理这一中心。茶树嫁接一般二三年后即可成园投产,是今后低产茶园换种的一条有效途径。
茶树采摘技术
1.按照标准及时采摘一般随着新梢的生长,叶重量是增加的,但对茶叶品质有利的些化学物质,如茶多酚、氨基酸、儿茶素等却是减少的,也就是说,品质是下降的。因此,必须按照所制茶类对鲜叶的要求及时采摘。一般大宗红、绿茶要求采摘一芽二三叶,乌龙茶要蟛烧,名茶对鲜叶要求较高,一般要求采摘一芽一叶或一芽二叶初展。
2.合理留叶茶树什么时候留叶好,应与茶树生长情况、气候条件以及经济收益综合考虑。一般可在春茶后期留叶采摘。并根据春茶留叶情况,再在夏茶适当留叶,有些高山茶园或半山生长不良的茶园,也可采用不采或少采秋茶,实行提早封园办法来留叶。留叶数量,过多过少都不好。留叶过多,分枝少,发芽稀,花果多,产量不高;留叶过少,虽然短期内有早发芽,多发芽,近期内能获得较高的产量,但由于留叶少,光合作用面积减少,养分积累不足,茶树容易未老先衰。茶区群众的经验是:留叶数一般以“不露骨”为宜,即以树冠的叶片互相密接,看不到枝干为适宜。
3.掌握好开采期、采摘周期与封园期开采期是指一年中各季茶采摘第一批鲜叶的日期。各地的经验是开采期宜早不宜迟,以略早为好。一般名优绿茶区,在采用手工分批采摘的情况下,春茶当蓬面有5%~10%的新梢达到采摘标准时,就可开采。夏、秋茶由于新梢萌发不很整齐,茶季较长,所以,一般当新梢有10%左右达到采摘标准时就要开采了,对于采摘细嫩的名茶原料,开采期更应提前。采摘周期是指采摘批次之间的间隔期。采摘周期应根据新梢生育状况,结合采摘标准而定。一般大宗红、绿茶,用手工采的,春茶每隔3~5天采一次,夏、秋茶每隔5~7天采一次。如果用机器采茶,因现有采茶机都没有选择性,很难分批采摘,一般每季茶只采1~2批。封园期指停止采摘日期。封园期迟早,主要关系到茶叶产量与茶树生长,具体应视环境条件与茶树生长情况而定。冬季气候温和,培肥水平高,茶树生长好,当年已留适量叶片的,原则上可采到最后一批新梢止;反之,应提早封园。
4.鲜叶集运鲜叶采下后,首先必须从鲜叶的嫩度、匀净度、鲜度等三方面进行验收,而后参照代表性样品,评定等级,称重过磅,登记入册。但叶一定要做到按级归堆。即使是同一等级的鲜叶,也应做到不同品种的鲜叶分开,晴天叶与雨天叶分开,正常叶与劣变叶分开,成年茶树叶与衰老茶树叶分开,上午采的叶与下午采的叶分开。这些鲜叶如果混在一起,由于老嫩不一,不但给茶叶加工带来麻烦,而且会降低成品茶品质。为了保持鲜叶的鲜度,防止发热红变,采下的鲜叶要按不同级别、不同类型,快装快运给茶厂加工。装运鲜叶的器具,要保持清洁干净,通气良好。这样,既可防止细菌繁殖而产生异味,又能流通空气,防止茶叶发热变红。实践表明,目前广泛采用的竹编网眼篓筐是一种比较好的盛茶器具。盛装时切忌紧压,及时运送加工厂,按要求分类分级摊放,防止腐烂变质。
茶树引种|茶树引种技术简介
茶树引种是使栽培品种多样化、良种化最简便有效的手段,它包括国内省与省、国外国与国之间茶树优良品种的引人。一般引种地区之间应该是地理上间隔,生态条件有差异的。
茶树引种,方法简便,容易见效,50年代以来,扩大了良种种植面积,例如云南大叶种引至广东、广西、四川、贵州等省区,面积已达100余万亩,福建、浙江等省利用引种驯化的云南大叶种作原始材料,育成一批优良高产的新品种。南茶北引取得新的进展,中国茶树分布的最北界线,由原来的34°40′N左右推移到37°49′N附近,向北推进了350余km。还先后从前苏联、日本、印度、越南等国引进一些茶树品种,如格鲁吉亚1号、4号、6号、8号、薮北种、阿萨姆种和越南大叶种等。
引种驯化主要有两点:
第一,从生态条件相近地区引种容易获得成功。引种时先要了解引种地区与原产地区之间在纬度、海拔高度、气候、土壤等生态条件的差异程度,其中又以冬季绝对最低气温与土壤pH值为主要因子。差异程度小,可直接引种;差异程度大,则采取“逐步迁移种法”。
第二,引种驯化的成败与难易,不仅决定于植物个体发育的年龄,也决定于系统发育的年龄。采用种子实生苗作引种材料,其个体发育年龄小,适应性强,成功的可能性大;杂种的系统发育年龄比纯种小得多,故有较强的适应新环境的能力。
南茶北引后,茶树由高变矮,叶片由大变小,由薄增厚,栅状组织层次由一层增加到二、三层,茶多酚含量减少,水浸出物增加,开花结实减少,春季发芽期推迟,而抗寒能力逐渐增强。北茶南移后,一般表现发芽提早,开花结实增多,茶多酚含量提高。引种时,根据自然条件与生产茶类,明确引种目标;在大量引种之前,必须先进行少量试种,以减少不必要的损失;还要做好种苗检疫工作,防止病虫与杂草的传播。
新建茶园或老茶园改植换种时,若从外地引进茶树品种,以下注意事项供大家参考:
一、自然条件的差异性。在选用、引进新品种时都必须先对茶区的自然生态条件如温度、降水量、无霜期、土壤PH值等了解清楚,然后对引进品种的原产地或原分布区的自然生态条件作一比较,差异过大,则引进品种无法适应或生长不良。低温是引种的限制因子,而茶树又表现有最低临界温度(即茶树忍受最低温度的极限)。超过最低临界温度,就会使茶树严重冻伤或冻死。包括恩施在内的长江中下游茶区,从浙江、福建、江西、湖南等省引种较易成功。
二、茶树品种的适制性。有的茶树品种适制绿茶(如龙井43、鄂茶1号、乌牛早等);有的适制红茶(如云南大叶种、英红9号、云抗10号等);有的适宜红绿兼制(如福云6号、福鼎大白茶、迎霜等);有的适制蒸青绿茶(如薮北种、碧云、中茶102等);黄玫瑰、岭头单枞、八仙茶等则适制乌龙茶。恩施地区主产绿茶和工夫红茶,由于地方群体品种所制工夫红茶品质优良,生产上不宜引种红茶品种,而侧重适制绿茶或红、绿兼制品种的引进。
三、茶叶产品开发的需要。茶叶产品在要求品质优良的同时,应注意产品的多样性,以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在适制绿茶的品种中,龙井43、龙井长叶、乌牛早、平阳特早茶、菊花春等适制扁形绿茶;福云6号、福鼎大白茶、福鼎大毫茶等品种,适制以单芽为原料的芽茶和红条茶;而迎霜、翠峰、宜红早、槠叶齐、凫早2号等品种则适制多毫的条型绿茶。上述品种均适宜长江中下游茶区种植。
四、早、中、晚生品种搭配。在选择早生(特早生)品种的同时,要注重中、晚生品种的合理搭配,以便轮流管理、轮流采摘、及时加工,有利于人力、物力资源的充分利用和综合效益的提高。尤其在高山茶区,更加适宜种植中、晚生品种和抗寒、抗旱性强的品种。实际上,“早”也是相对的,如果大家都栽培早生种或大棚栽培“反季节茶”,“早”也就失去竞争力了。同时,早、中、晚生品种搭配,如早生种遭遇“倒春寒”危害,还有中、晚生品种顶替。近几年来,恩施茶区都有不同程度的“倒春寒”危害,造成不小损失。一般一个500亩的茶场,特早生和早生种各配置200亩,中、晚生品种各栽培50亩较为适宜。
五、栽培技术的特殊性。不同茶树品种的栽培技术不尽相同,只有了解引进品种的特殊性和当地的自然条件,才能做到“因树制宜”的培育管理。重点考虑的是引进品种的分枝习性、耐寒性、水肥要求及发生病虫害等情况。一般分枝较稀的直立型茶树品种宜用双行条栽,亩植5000—6000株;分枝较密的开张型茶树用单条栽,亩植4000株。芭蕉侗族乡已引种的龙井43,其产量对水肥反映很敏感,故在生产上要注意及时足量施肥。同时,该品种易发生云纹叶枯病,应及时防治。
六、茶树品种的优异性及种苗质量。发展无性系良种是各产茶国发展新世纪茶业的共识。一般应选用国家级或省级无性系良种(前文所述茶树品种均为省级以上无性系良种)。茶树种苗质量有国家强制性执行标准(《茶树种苗》)。标准规定:无性系大叶品种一年生苗高不得低于25cm,茎粗不小于2.5mm;无性系中小叶品种一足龄苗高不得低于20cm,茎粗不小于2.0mm,并注意植物检疫,所引进茶苗不得有茶根结线虫、茶饼病、茶根蚧、根癌病等危险性病虫害。
七、引种数量。一般一个县可选择3—5个左右的当家品种,且以中小叶型品种为主,大叶型品种为辅;以早生(特早生)品种为主,中晚生品种为辅。每一个品种的引进均应掌握“少量引进试验,就地繁殖推广”的原则,不宜一次性大面积引进一个或多个品种。如芭蕉侗族乡1992年从福建引进福云6号60万株,在灯笼坝村稻田种植,经过几年的观察,性状表现良好,后扦插繁殖推广,大面积种植。2001年该乡又从浙江杭州引种龙井43号50万株,表现优良,今秋可扦插50亩,以供扩大栽培之需。
八、引种时间。生产上引种移栽以春季(2月下旬至4月上旬)和秋季(10月中下旬至11月下旬)为主。在冬季无严寒低温或水利条件较好的地区,秋栽优于春栽,且栽后应及时搞好浇水、修剪、覆盖等工作。
茶树修剪技术要点
茶树修剪技术
茶树修剪是人为地抑制顶端主枝生长优势的措施,可刺激着生部位较低的芽萌发新技,增强树势,培养高产优质树冠。茶树修剪方法主要有幼龄茶树的定形修剪、成龄茶树的轻修剪与深修剪,衰老茶树的重修剪与台刈等。茶树修剪时期,从理论上在开春的惊蛰前后效果最好。但为考虑当前春茶的经济收益,除幼龄茶树定形修剪外,其他修剪应安排在春茶结束后进行较好。
幼龄茶树的定形修剪
1.幼龄茶树的定形修剪 茶苗定植后,当苗高达到30厘米以上,主枝粗达3毫米以上时,即可进行第一次定形修剪,剪后留高15厘米左右。生长较差的茶苗,未达上述标准时,应推迟定形修剪时期。定形修剪后,要注意留养新梢,并加强培肥管理。以后每年进行一次定形修剪。每次定形修剪的高度可在上次剪口上提高15厘米左石。经过三次定形修剪的茶树,高度约在40-50厘米,这时骨架已经形成,以后再辅之以打顶轻采和轻修剪,进一步培养树冠和采摘面。 定形修剪的工具,第?次定剪应选用整枝剪逐丛进行修剪, 剪口距剪口下第一个腋芽3-5毫米,并尽量保留外侧芽,以利今后长成健壮的骨干枝。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第二次定形修剪仍应选用整枝剪,这对提高修剪质量有帮助。
2.成龄茶树的轻修剪与深修剪
轻修剪
(1)轻修剪:轻修剪的目的在于促进茶芽萌发生长,提高生产密度,增强茶树长势,它是创造培养良好采摘面必不可少的技术措施。轻修剪的程度,以剪去蓬面上3-5厘米的枝叶为度, 也可以剪去上年的秋梢,留下夏梢。中小叶种茶树轻修剪的形式, 蓬面以剪成弧形为宜,这样可以增加采摘幅的宽度,对提高单产有利。青、壮年期的茶树,轻修剪可每年或隔年进行一次,每次在原剪口上提高2-3厘米。
(2)深修剪:茶树经多年采摘和轻修剪后,采摘面上会形成密集而细弱的分枝,这就是常说的“鸡爪枝”,茶叶产量和品质逐渐下降。为更新茶树采摘面,可采用深修剪技术,剪除密集细弱的“鸡爪枝”层,使茶树重新抽发新枝,提高茶树发芽能力,延长茶树高产稳产年限。深修剪宜剪去冠面1o?15厘米的枝梢,过浅不能达到更新采摘面的目的。经深修剪后的茶树,以后仍用每年或隔年轻修剪,适当多留新叶,重新养采摘面。
深修剪
3.衰老茶树的重修剪与台刈对于衰老茶树,可通过重修剪和台刈,重新培养树冠,复壮树势,实现高产优质。
茶树栽培技术
利用茶树生长发育的特点和要求,选择优良品种和适宜土地,进行科学种植和管理,以获得高产优质的饮料商品茶的技术措施。
在适宜气候和土壤条件下,栽培的技术范围主要是种植、种植后的管理和采收。选种以选用适于当地气候的茶类,且单产高、品质优、抗性强的良种为宜。繁殖可用种子在苗圃育苗然后移植,或用种子直播于茶园。多采用营养扦插繁殖法。
幼年茶园管理,包括种植后的幼苗护理,保证健壮生长,防止水土流失,进行铺草措施,行间间作绿肥,增加土壤肥力,促进分枝,实行定型修剪。成年茶树管理包括施肥、灌溉、修剪、病虫害防治和采摘等。
管理良好的指标是:植株较纯,不缺株缺丛,植株生长势旺盛,树冠覆盖度宽阔,分枝层次明显,叶层厚,土层深厚疏松,行间水土流失少,在一米深度内土壤pH值在4-6之间等。
茶树高产优质的关键在于树冠培养。树冠表层的生长枝密、宽、壮,生长的芽叶就多,肥嫩。每0.333平方米上要有300-400个生长枝,可采的芽叶可达400-500个。树冠高度和宽度的标准,过去要求高度在80-90cm,宽度在90-100cm,现在单行密植行距为145-150cm的,树冠面宽度要求为100-120cm,高度为60-80cm,树冠的高度和宽度之比大约为1:2。树冠采面的叶层保持15-20cm厚,采面要形成稍趋孤形。
茶树的繁殖技术
茶树可以用种子繁殖,也可利用茎叶和根等部分营养器官进行无性繁殖(或称营养繁殖)。无性繁殖的方法很多,有扦插、压条等。自从短穗扦插在生产上推广取得成效以来,无性繁殖的方法,主要采取短穗扦插。大多数茶树品种,同时具有有性繁殖和无性繁殖能力。
种子繁殖,方法简单,成本低,后代适应性强。但是,茶树是异花授粉植物,种子后代具有复杂的遗传性,容易产生变异,不易保持良种的优良性状。
无性繁殖,能够保护茶树良种的优良性状,后代性状一致,繁殖系数高。但是,花工多,成本大,苗木栽培管理要求高。
种子繁殖和扦插繁殖各有利弊,应用时要因地制宜。属于有性繁殖的群体品种,采取种子繁殖;属于无性繁殖系的品种,则采取扦插繁殖。
1、种子繁殖
(1)留种园的选择我国目前尚无专门的留种茶园,而是根据留种要求,选择现有良种采叶茶园进行留种。对留种茶园的要求是:①品种性状一致留种茶园的茶树,应该能再现该良种的必该良种的典型性和一致性。对于混杂的植株,要进行除杂去劣。对混杂植株可采取重剪、重采或挖去等措施。
②母树生长健壮树龄老、生长衰弱的母树,可行合刈更新,待树势复壮后,再作为留种园。
③茶园土壤深厚、肥沃。
④茶园地势平缓开阔,通风透光。
⑤无严重病虫害为害。
(2)留种园的培育
①增施磷钾肥目前的留种茶园,是采茶、采种兼用的,除了合理施肥,保证茶树正常生长发育外,还要增施磷钾肥,这既可以促使茶树多开花结果,又能防止落花落果,获得饱满的茶籽。据试验,增施磷钾肥比普通施肥,茶籽产量可增加40%。据浙江部分茶区的经验,氮:磷:钾可采取1:3:2的比例。
②改进采摘方法一般认为,春茶分批留叶采,夏茶留养,或夏、秋茶留养的方法,能够增加茶籽的产量。
③修剪疏枝按照茶树生长状况,采取相应的修剪措施,以培养树冠和树势,并疏剪枯枝、老枝、细弱枝、病虫枝以及部分徒长枝。
④抗旱、防冻和防治病虫害夏、秋季节干 旱,不仅影响茶树花芽分化,而且容易造成幼果脱落,最好进行铺草防旱和灌溉,冬季也要注意防冻。茶籽象虫对茶子的危害,影响很大,要及时防治。
(3)茶籽的采收茶果采收应按成熟标志及时采收。茶果成熟的标志是:果壳呈绿色,微现裂缝;种壳硬脆,呈棕褐色;剥开种南宁,籽业饱满。呈乳白色。一般茶区以霜降前后采收茶果较为适宜。
采收茶果,要及时、分批进行,做到行熟先收,尽熟迟收,以保证茶籽质量。虫蛀的茶果,不要采收。不同品种的茶果,要分别采收。
采回的茶果,应摊放在干燥和荫凉通风的地方,避免日光曝晒和雨淋。摊放厚度不宜超过10厘米,每天翻动一、两次。三、五天后,茶果开始裂开,可轻轻揉压,使果壳与种子脱离,然后用筛子蜊筛出茶籽。脱壳的茶籽,再适当摊晾,使茶籽含水量降至30%左右。脱壳摊晾的茶籽,去掉夹杂物及虫蛀、劣变者,然后过筛(筛孔直径12毫米)分级,就可以播种。
(4)茶籽的贮藏茶籽采收后,当年如不播种,必须进行贮藏。贮藏过程中,应保持低温干燥,适当通气。要求温度5-7℃,相对温度60-65%,茶籽含水量30%左右。茶籽贮藏方法很多,常用的有室内砂藏、室外沟藏和畦藏。
①室内分层砂藏选择朝北或朝西北的荫凉房间,先在地面铺一层干草,再铺炭砂混合物(用3份细砂、2份炭硝拦成)或干净细砂,厚5-6厘米,上铺茶子,厚10厘米左右,再撒一层炭砂混合物或细砂,以茶籽不露出为度,如此相关铺茶籽5-6层,最后在上面覆盖一层干草。贮藏数量多的,可安置若干个通气筒。
②室外沟藏适合贮藏大量茶籽。选地势高燥、排水良好、朝北的地方,挖掘贮藏沟。沟深25-30厘米,宽100厘米,长依茶籽多少而定。然后将沟底、沟壁敲实,并薄薄地铺一层稻草,再倒入茶籽,厚约10厘米,上面再铺一层秀草或细砂,以茶籽不露出为度。如此相间铺茶籽2-3层,最后铺盖一层稻草,上面再用泥土紧封成屋脊形。贮藏沟中部,每隔2米安置一通气筒。贮藏沟周围还应开设排水沟,以防贮藏沟中积水。
③室外畦藏此系简便的室外贮藏法。选地势高畦,畦面宽100厘米左右,畦长视茶籽贮藏量而定。畦面上先铺一层细砂,再铺一层茶籽,厚4-5厘米。如此相间铺茶籽2-3层,在最上层的细砂上再盖土紧封,土上再盖以稻草。
不论采取哪种贮藏方法,在贮藏期间,每隔一、两个月,抽样检查一次,如发现茶籽霉变,应及时清除。
(5)茶籽育苗茶叶生产上,一般采取茶籽直播,有时来不及开垦新茶园,以及为了补缺或履行旧茶园,也可设置苗圃进行茶籽育苗。
苗圃地的选择和整理,在扦插育苗一切将详述,可参照进行。实生苗辅比扦插苗辅要求低,山坡地亦可。苗床表面不需要铺泥,不必搭棚遮荫,也不必经常浇水。其它田间管理技术,均可参照扦插苗田间管理进行,以下只着重介绍茶籽播种技术。
①播种时期最好冬播。科播比春播发芽率高,出土早,可节省茶籽贮藏的费用和人工。杭州地区冬播以十一月到十二月中旬,春播以二月中旬至三月下旬为好。
②浸种催芽方法是,先将茶籽用25-30℃温水浸4-5天(每天换水两次,浮在水面的茶籽捞出淘汰),然后摊于高在室内的砂畦上(铺砂厚5-6厘米),厚7-10厘米,上面盖一层5-6厘米厚的细砂,砂上再盖以稻草。室温保持在25℃左右,每天洒水一次。催芽室空气要适当流通。当50%的茶籽露出胚根时,即可播种。
③播种方法茶籽播种方法,可采取穴播和单粒条播,单粒条播行距20厘米,料距3-4厘米。穴播行距20厘米,穴距15厘米,每穴播茶籽4-5粒。播种后随即覆土,覆土厚度2-3厘米。冬播覆土稍厚,春播覆土宜浅。
2、扦插繁殖
自福建安溪茶区群众创造的茶树短穗扦插方法在全国推广取得成效以来,所谓扦插繁殖,就是指短穗扦插。
(1)扦插发根的生理基础茶树营养器官,具有生理上的自然再生作用。即一部分器官丧失或残缺,在适当条件下,可以生长妯丧失或残缺的部分,而使其本身恢复原来完整的状态。茶树扦插,是利用茶树营养器官自然再生作用和极性现象,剪取茶树半木质化枝条上的茎叶段,将下端插入苗床,经过培育,则能生根抽枝,形成独立的新茶苗。
插穗插入苗床,插穗上下切口处附近的细胞,很快产生薄膜,封闭上下切口。在薄膜之下形成愈伤木栓,覆被切口。愈伤木栓具有防止水分散失和微生物侵入等保护作用。这时下端切口在知宜的温度、湿度下,经过一定时间,则由形成层和韧皮薄壁组织细胞分裂而产生愈伤组织。同时,从中心柱内鞘,或从髓射线和形成层交叉点发出新根。这就是扦插发根的过程。
插穗中碳水化合物,包括淀粉和糖的含量,与根的形成有密切关系。通常认为,碳水化合物与阑尾炎素化合物的比率(C/N),是生根据的重要因素。碳氮比率大,则有利于发根长苗。实验证明,枝叶变成红棕色,达到半木质化、叶片成熟定型时,碳氮经大,扦插成活率高,发根好,苗木健壮。
扦插发根的生理进程,与插穗所处的湿度、温度、空气、光照和土壤理化状况有密切关系,它们之间互相影响,互有联系。在扦插育过程中,应妥善协调各生态因子间的关系,充分发挥插穗发根的生理特性。
(2)茶树养穗母树的培育用来剪取插穗的茶树,称为养穗母树。母树健壮,留养的插穗则粗壮,故必须注意母树的选择和培育。
母树的选择,首先要选用良种,应选能够代表该品种集型性状和特性的植株,作为养穗母树,以保持品种的纯度。其次选择生长健壮,无病虫害的植株作为养穗母树。养穗母树枝干要健壮,叶片大,节间长,腋芽饱满。以青、壮龄或更新复壮不久的母树为好。
养穗母树的培育,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在原有采叶茶园的基础上改造成养穗母本园。对这类母本园的培育措施,主要有:去杂除劣,即对混入的杂种劣株挖除换种或实行强采不养蓬;改造树冠,可根据原有茶树的树龄和生长情况,进行相应的修剪或台刈,以更新树冠,扩大绿色面,增强育芽抽梢能力;改良土壤,对原有土壤流失严重的茶园,应修梯护坎,或清理排水系统,防止土壤流失。对原有土壤瘠薄或板结的母本园,应深翻或加土,增施有机质肥料,以改善土壤环境,提高土壤肥力。
另一种是新建养穗母本园,其主要措施是选择土层深厚、土质肥沃、地势平缓、阳光充足、交通方便的地段,采取良种(当地拟推广的优良品种)壮苗,合理种植。母本园的行株间隔可比一般采叶茶园适当放大。不论哪一类母木园,都要加强施肥管理,特别要增加有机质肥料,多施氮肥,以促进茶树营养生长,抑制开花结果。同时,要根据自然灾害和病虫为害情况,及时防治病虫害和喷灌抗旱。
(3)圃地的建立扦插苗圃要求地势平坦,土质疏松,水源充分,受光良好,不受风害,交通方便,土壤方便。土壤要带微酸性,保水力强。
圃地选定后,根据扦插季节的需要,进行苗圃地的整理,首先要搞好圃地规划设计,既要充分利用土地,又要便于田间管理,以后根据田羊规划设计,进行整地做苗床。
①深耕一般分两次进行。第一次全面深翻,深度25厘米左右。第二次在做畦时,再作深度为15厘米有复耕。
②开设排灌系统每块苗圃有四周,要建立排灌水沟,与蓄水坑相贯通。排灌水沟应比畦沟低5-6厘米,以便不灌溉时,都顺利排水。蓄水坑可设在畦两端的排水沟中,其距离和大小,可根据需要而定。
③施基肥基肥最好在做畦前的第一次深翻时施用,以腐熟的堆肥]厩肥等有机质肥料为好,变可采用菜饼加过磷酸钙以肥化圃地。一般每亩施厩肥20-30担加过磷酸鲈0-30斤;或施菜饼200-300斤加过磷20斤。土壤肥力高的圃地,亦可不施基肥。
④整地做畦(苗床)整地时,将土块耙碎,剔去杂草,按苗圃田间规划设计做苗床。苗床的排列布置,应根据地形、排灌系统、田间管理要求等情况来确定,尽可能与道路垂直,以便于管理。苗床方向,以东西向较好,即苗床长为东西方向,宽为南北方向。通常苗床畦面宽1.1-1.2米,高15-20厘米,畦沟宽50厘米左右。苗床长度可依地形而定,以15-20米为宜。
⑤铺黄土和镇压划行除了新垦红黄壤土地外,其他土做扦插苗圃,在整地做苗床时,均须在苗床面上铺一层5-7厘米的黄土。黄土应选红黄壤,先将其表土扒开,挖出心土,并用1厘米左右孔径的筛子过筛。黄土要平铺于苗床表面,并适当镇压,使苗床平整。苗床平整后,即可进行划行,在床面上划出插穗行距的痕迹,以便扦插时按此痕迹整齐等距地扦插。行株距应根据确定,通常中小叶型品种,行距约为8厘米,株距约为2厘米。
⑥荫棚的设置当苗床整理好并划行以后,即可搭荫棚。搭荫棚的方法很多,如按棚的形式来说,有平棚、斜棚、屋脊形棚、弧形棚等;如按棚的高低来说,有矮棚、中棚、高棚等。还有不搭荫棚而用其他方法遮荫的,如插狼鸡草、在树荫下育苗等。从各地实际应用情况来看,多采用平顶矮棚和单面斜棚,以平顶矮棚效果最好,棚高40厘米左右。遮荫材料,可就地取材,以卷帘式的竹帘、芦帘为最好,帘宽1.5米左右,帘长3-4米。
(4)扦插技术
①插穗的剪取当养穗母本园留养的新梢中下部呈红棕色,组织开始木质化,顶芽停止生长,腋芽膨大或萌芽,叶片成熟,此时即可截取插条剪穗扦插。
从插条上剪取下来的带有一个腋芽、一张叶片的短茎,称为插穗。通常一个节间可剪取一个插穗,长3厘米左右。插条上下两端节间较短,可将两节剪成一个插穗,剪去下端的叶片,保留上端的叶片。
插条最好及时剪穗扦插,如不及时扦插,亦可短期贮存,但要保持新鲜状况,防止凋萎、发热和压碎叶片。远途运输插条,要妥善包装,适时喷水,防止干枯和闷热,避免日光照射。
②扦插时期茶树扦插没有固定的时期,主要根据插穗的剪取时期而定。在茶树生长季节,均可进行扦插,一般茶区,从三月至十月份为扦插季节。可分为春插、夏插、秋插,南方茶区还可以进行冬插,夏插发根快,成活率高。秋插只要季节抓得紧,成活率亦高,育苗效果较其他季节好。
③扦插方法临扦插前,先检查已划行的苗床表土湿度,如干燥,须行晒水,使表土充分湿润,待稍干不粘手时,即可扦插。
扦插时,用母指和食指夹住插穗上端的腋芽和叶柄处,按划好的行株距痕迹,垂直插入苗床土中,一般将插穗短茎的三分之二插入土中,茶芽和叶柄露出土面,待一行插好后,用食指或中指,沿着插穗行,将插穗附近的泥土稍事揿压,使插穗和泥土紧贴,固定于苗床。揿压后的插穗,与床面微成倾斜,插穗上的叶片稍翘起,勿使叶片贴土。
为避免插穗被风刮起,插穗上叶片应顺风排列,使叶面朝着常年最多的风向。扦插时,还要注意边扦插、边浇水、边遮荫。
通常插穗不经任何处理即行扦插,育苗效果亦很好。据试验,应用适宜药剂和适宜剂量的植物激素处理插条或养穗母树上未离体的歃条,能够促进发根、长苗、提高成活率。适宜药剂有:2,3-滴(40-80ppm)、萘乙酸(50-100ppm)、增产灵(30ppm)、赤霉素(50ppm)等。
(5)苗圃管理苗圃管理很重要,群众经验:三分插,七分管理。扦插苗圃管理工作包括:遮荫、灌溉、施肥、松土、除草、摘除花蕾、防治病虫害和自然灾害等,其中以遮荫、灌溉和施肥是苗圃管理工作中的主要环节。
遮荫在扦插育苗中,是一项极重要的管理措施。遮荫程度的控制,应根据季节和气候变化以及茶苗生长情况加以调节。春、秋季节阳光不强烈,遮荫可稀疏一些。梅雨季节甚至可以不遮荫。夏季烈日,则要遮得密一些。通常遮光度60-70%。当插穗全部发根成苗后,就可逐渐稀疏荫帘,使茶苗受光度逐步增加。秋分以后,茶苗枝叶木质化,根系开始健全,可选择荫天逐步揭除遮荫帘。
刚插入土中的插穗,上下端均受创伤,入土部分又浅,故保持经常湿润极为重要。特别是刚插下的40-50天内,尤其要注意。但是,土壤水分过多,影响土壤通气性,也不利于发根长苗。浇水的次数和数量,应根据季节、气候、地势、土质、茶苗生长情况而定。通常春、秋季的晴天,每天或隔天浇水一次,夏季晴天,早晚浇水一次。如土壤湿润,不一定要天天浇水,可灵活掌握。当插穗发根,并长出枝叶成苗时,浇水次数和浇水量相应减少。此时有条件的苗圃,可行沟灌。沟不要将苗床全部淹没,浸水时间勿超过3-4小时。
扦插苗初步形成根系后,开始追肥。通常春插三个月后,夏插两个月后,秋插到翌年的四、五月,开始第一次追肥,初期肥料浓度要淡,以后随苗木长大,逐渐加浓。化肥掺水浇施,肥料浓度掌握在0.5-1%。秋季茶苗长成,可于阴天直接撒施尿素(每亩每次用肥量5-6斤)。撒施后,适当喷水,将苗土积肥冲洗掉。
其它管理。可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相应措施,但均应求其及时。
茶树的播种技术
茶树的播种技术
在播种茶籽前,首先要划线定行。划线定行工作要考虑以下几个原则
①平地茶园第一行应从地块最长一边开始划线,或者与干道、干渠相平行。距地边一米处划第一线,其余以此线为基线,按行距的要求,依次划出所有的茶行。缓坡茶园则要求等高条植,划线要自下而上进行,按先遣要求逐行划齐,要掌握等高不等宽的原则。对于地形复杂的地段,行距要作适当高速变幅范围可掌握在1-2米之间。窄幅水平梯级茶园,茶行应在离坎沿3/5处划线;宽幅水平梯级茶园,离坎沿1米处划第一行,最后一行离沟亦要保持一米左右的距离,以利茶树生长和田间管理工作的进行。
②坡地茶园应在规划范围内尽量处长茶行,达到充分利用土地的目的。尽量减少插行,避免断行和闭合行。茶行转弯角度,以及与道路的交角,都要适合机耕条件。
③划线工作就绪后,即可开种植沟。种植沟的宽度和深度,视肥料种类和数量,以及是采用茶籽直播还是移栽茶苗而定。堆肥、厩肥及移植茶苗的茶园,种植沟要宽些;采用菜籽饼及茶籽直播的茶园,种植沟要浅些。一般采用宽20厘米左右,深30厘米左右为宜。基肥数量每亩施堆、厩肥30-40担,或菜籽饼200-300斤,并施一定数量的磷、钾肥。基肥施下后要在其上盖土3-5厘米,目的是不使茶根直接接触肥料,避免烧根。施肥工作结束后,即可播种茶籽或移栽茶苗。
(1)茶籽直播大面积发展新茶园,以茶籽直播较为简便,易于掌握,前期的管理工作也不像移植茶苗的茶园那样要求精细。因此发展面积较大的单位,常常采用茶籽直播,综合各地的资料,在播种时要掌握如下环节:
①适宜的播种期茶籽在霜降前后采收后,要进行选优去劣的拣剔工作。茶籽的播种期是较长的,自十一月至翌年三月,除严寒冰冻期外,均可进行播种。生产上常采用冬播,这样可省去茶籽贮藏工作,而且第二年出苗期要比春播的提早半月左右。有的单位由于播种面积大,或者平整土地工作一时赶不上,也可采用春播时期要掌握在二、三月。实践证明,我国大部分茶区,春播不要超过三月底,否则会大在影响出苗率和茶苗生长势。
同时,四月以后播种的茶籽,即使出苗也较难安全越夏。原因是茶籽出苗迟,夏季高温容易产生烙苗,增加茶苗死亡率。春播的茶籽,最好经过浸种催芽处理,以求提高茶籽出苗率和增强茶苗生长势。我国北部茶,由于冬季气温低,冰冻期长,过去均采用春播,近年来有的采用冬播也获得成功,如安徽省凤阳县燃灯公社金桥茶场,在茶籽冬播盖土后,再在播种行上离地表堆土5-10厘米,做成土垄形式,翌年春季解冻后除去土垄,茶苗出土早而整齐,这是很好的经验,适宜北方茶区应用。
茶树的播种技术
在播种茶籽前,首先要划线定行。划线定行工作要考虑以下几个原则
①平地茶园第一行应从地块最长一边开始划线,或者与干道、干渠相平行。距地边一米处划第一线,其余以此线为基线,按行距的要求,依次划出所有的茶行。缓坡茶园则要求等高条植,划线要自下而上进行,按先遣要求逐行划齐,要掌握等高不等宽的原则。对于地形复杂的地段,行距要作适当高速变幅范围可掌握在1-2米之间。窄幅水平梯级茶园,茶行应在离坎沿3/5处划线;宽幅水平梯级茶园,离坎沿1米处划第一行,最后一行离沟亦要保持一米左右的距离,以利茶树生长和田间管理工作的进行。
②坡地茶园应在规划范围内尽量处长茶行,达到充分利用土地的目的。尽量减少插行,避免断行和闭合行。茶行转弯角度,以及与道路的交角,都要适合机耕条件。
③划线工作就绪后,即可开种植沟。种植沟的宽度和深度,视肥料种类和数量,以及是采用茶籽直播还是移栽茶苗而定。堆肥、厩肥及移植茶苗的茶园,种植沟要宽些;采用菜籽饼及茶籽直播的茶园,种植沟要浅些。一般采用宽20厘米左右,深30厘米左右为宜。基肥数量每亩施堆、厩肥30-40担,或菜籽饼200-300斤,并施一定数量的磷、钾肥。基肥施下后要在其上盖土3-5厘米,目的是不使茶根直接接触肥料,避免烧根。施肥工作结束后,即可播种茶籽或移栽茶苗。
(1)茶籽直播大面积发展新茶园,以茶籽直播较为简便,易于掌握,前期的管理工作也不像移植茶苗的茶园那样要求精细。因此发展面积较大的单位,常常采用茶籽直播,综合各地的资料,在播种时要掌握如下环节:
①适宜的播种期茶籽在霜降前后采收后,要进行选优去劣的拣剔工作。茶籽的播种期是较长的,自十一月至翌年三月,除严寒冰冻期外,均可进行播种。生产上常采用冬播,这样可省去茶籽贮藏工作,而且第二年出苗期要比春播的提早半月左右。有的单位由于播种面积大,或者平整土地工作一时赶不上,也可采用春播时期要掌握在二、三月。实践证明,我国大部分茶区,春播不要超过三月底,否则会大在影响出苗率和茶苗生长势。
同时,四月以后播种的茶籽,即使出苗也较难安全越夏。原因是茶籽出苗迟,夏季高温容易产生烙苗,增加茶苗死亡率。春播的茶籽,最好经过浸种催芽处理,以求提高茶籽出苗率和增强茶苗生长势。我国北部茶,由于冬季气温低,冰冻期长,过去均采用春播,近年来有的采用冬播也获得成功,如安徽省凤阳县燃灯公社金桥茶场,在茶籽冬播盖土后,再在播种行上离地表堆土5-10厘米,做成土垄形式,翌年春季解冻后除去土垄,茶苗出土早而整齐,这是很好的经验,适宜北方茶区应用。
②播种质量播种深度是检查播种质量的主要项目,过深过浅均不合质量要求。茶籽播种的深度以3-5厘米为宜,湖南的试验资料指出,不同播种深充对茶籽出苗、苗高及成苗率的关系是非常密切的。如播深4.5厘米处,始苗期在五月二十二日,盛苗期在六月二十四日,当年苗高30.1厘米,成苗率达75.3%;而播深9厘米处的始苗期为六月十二日,盛苗期八月二十日,当年苗高22.2厘米,成苗率则为63.4%。可见两者的差异是很大的。
在一些气候条件比较特殊的地区,为提高播种质量,保证出苗当年达到苗全苗壮,相应地采用了一些适应本地区的农业技术措施,取得了良好的成效。如山东省在茶籽播种期(四月上旬)正值春旱,除采用浸种催芽外,在播种时先在播种行上浇足水分,然后播种茶籽,立即盖土,并在覆土后的播种穴上,做成高出地表15厘米左右的馒头形土堆,当地称谓"堆土保墒",目的是提高土壤含水率,减少蒸发,这对战胜春季干旱,提高茶籽出苗率,达到功全苗壮的目的,是一项很好的农业技术措施,这一经验适宜于播种期有旱情的地区采用。运用这一技术措施时,要注意适时推土。其经验是,推土期应选择在茶苗要破土出苗而尚未达到地表时较为理想,早了效果受影响,迟了会推断芽尖。推土时如能配合插枝遮荫,效果更佳。
③每穴播种粒娄"孤子不生"是我国劳动人民长期生产实践的总结。采用适宜的播种粒数是播种工作上应注意的事项。每穴播种粒数过多,当年看来茶苗出土较好,但由于茶苗拥挤将来会出现长势细弱的不良后果;播种粒数过少,则要影响出苗期和出苗率,容易造成缺丛断行。一般经过拣剔的茶籽,尤其是经过浸种催芽的茶籽,每穴播种四、五粒就可以了。未经拣剔的茶籽,则就视茶籽质量情况,适当增加播种粒数。播种时要严格控制行、丛距,同时要将茶籽均匀地放在穴内,不要紧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