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时不饮,时令茶里的讲究!

发布时间 : 2019-11-16
黑茶泡饮 乌龙茶的调饮 乌龙茶调饮

黑茶泡饮。

一杯时令茶,对应着季节更迭中阴阳五行的流转,蕴藏着颐养生命的讲究。

壹、立春(2月3日-5日)

宜饮:茉莉花茶

立春时天地阳气生发,与肝相应,人易暴怒、易感忧郁,而一杯暖暖的茉莉花茶,可安定情绪,舒缓神经。因为茉莉花有理气开郁、辟秽和中的功效,可清肝明目、生津止渴、通便利水、祛风解表。值得注意的是,体内有热毒者禁止饮用。

贰、雨水(2月18日-20日)

宜饮:柑普

雨水时气温回升,降水增多,乍暖还寒,寒湿之邪最易困着脾脏,健脾行气之茶最是适宜。柑皮,具理气降逆、调中开胃、燥湿化痰之功效。与熟普搭配,不仅有舒肝解郁的功效,而且在熟普中有益菌的作用下,柑普还对胃肠道有温和的刺激作用,显示了芳香健胃和驱风下气的作用。

叁、惊蛰(3月5日-7日)

宜饮:白牡丹

惊蛰时节阳气升发,气温明显升高。因暖生燥,应保持心平气和,忌妄动肝火,需清肝明目、镇定降压之茶。白茶本身有着不俗的药用价值,又因白牡丹叶嫩,富含氨基酸,且茶性清凉,退热降火之功效不可小觑。

肆、春分(3月20日-22日)

宜饮:陈年生普

依据道法自然的养生传统,人在春分时需保持阴阳平衡,而有年份的普洱生茶,经历时间沉淀,茶叶中的咖啡碱、茶多酚、儿茶素等得到充分转化,致使茶性温和,它消热止渴功效很好,适合大多数人饮用。

伍、清明(4月4日-6日)

宜饮:白毫银针

清明时节,适宜性味清凉的饮食,以便柔肝养肺,增强体质。一杯白毫银针,富含氨基酸,茶汤鲜爽,味温性凉,有健胃提神之效、祛湿退热之功,最是应时佳品。

陆、谷雨(4月19日-21日)

宜饮:洞庭碧螺春

谷雨到来,意味着寒潮天气基本结束,气温回升加快。一杯时令的洞庭碧螺春,有丰富的氨基酸和多种维生素,可以预防衰老,增加抵抗力和增强抗氧化活力,提升体质。

柒、立夏(5月5日-7日)

宜饮:黄山毛峰

中医认为,暑易入心。而当令的黄山毛峰,滋味甘醇,强心养神,来自山野的新鲜气息,再加上它丰富的茶多酚、咖啡碱、茶氨酸等内含物质,能助你清心除烦,在立夏保持神清气和,心情愉快。

捌、小满(5月20日-22日)

宜饮:太平猴魁

小满时,降雨增多变大,要避免过量进食生冷食物。太平猴魁含强效的抗氧化剂以及维生素C,让你在春夏交替时不那么烦躁,保持一份愉快平和的心情。

玖、芒种(6月5日-7日)

宜饮:越乡龙井

仲夏五月,湿气开始蒸腾而闷热,故而饮食应清淡。悠然泡一碗越乡龙井,清淡适宜,茶叶中丰富的咖啡碱可刺激肾脏,促使尿液迅速排除体外,减少有害物质在肾脏中滞留的时间。它同时还可排除尿液中过量的乳酸,有助于人体尽快消除疲劳,是这个节气调养精神的良方。

拾、夏至(6月21日-22日)

宜饮:安化天尖

夏至时,阳气达到极致,应多食苦味食物,宜清补。安化天尖,甘润淳厚,生津不断。同时,黑茶中的咖啡碱、维生素、氨基酸等有助于消化,可调节脂肪代谢,提高胃液分泌,也能帮助增进食欲。

拾壹、小暑(7月6日-8日)

宜饮:菊花普洱

小暑,意指天气开始炎热,但还没到最热。小暑是人体阳气最旺盛的时候,需劳逸结合,保护阳气,大碗冲泡菊花普洱对此有良好的效用。菊花味辛、甘、苦,性微寒,与普洱搭配,能散风清热,平肝明目。饮用者应注意,因菊花性凉,气虚胃寒者慎用。

拾贰、大暑(7月22日-24日)

宜饮:蒙顶黄芽

大暑,标志着一年中最热的时节到来。高温酷热,需补脾健胃。蒙顶黄芽属于黄茶,它在闷黄工艺中会产生大量的消化酶,对脾胃最有好处;它富含茶多酚、氨基酸等,消化不良、食欲不振、懒动肥胖,都可饮而化之。

拾叁、立秋(8月7日-9日)

宜饮:恩施玉露

立秋,暑去凉来,秋季由此而始,却仍有“秋老虎”的酷热余威。立秋时节气候干燥,而且经历了炎热的夏天,人们容易出汗,导致身体大量钾离子的流失。此时,适宜品饮恩施玉露。其茶味鲜爽,茶叶中含有大量的钾元素,能及时补充身体流失的钾,从而有利于生津益气,弥补身体损耗,提高耐热能力。

拾肆、处暑(8月22日-24日)

宜饮:祁红

处,去也,暑气至此而止矣。处暑时节,新秋已觉凉生,但夏秋之交气候变化大,适宜来泡祁红滋阴润燥。因为人容易在这个时节心生烦躁,红茶中的咖啡碱和茶黄素、茶红素能兴奋神经中枢,促成提神、思考力集中,思维反应更加敏锐,记忆力增强。

拾伍、白露(9月7日-9日)

宜饮:桂花乌龙

白露时节昼夜温差加大,天气变化较多,需防秋燥,滋阴益气。桂花乌龙,温补阳气,止咳化痰,养阴润肺。它有着浓郁迷人的花香,这些芳香物质还能舒缓紧张情绪,净化身心、平衡神经系统,达到提神的功效。

拾陆、秋分(9月22日-24日)

宜饮:漳平水仙

秋分起,气温逐日下降,养生讲究阴平阳秘,收敛闭藏。漳平水仙,茶性中和,对胃刺激较小;因有浓郁的芳香物质和丰富的内含物质,能起到提神醒脑和排毒去湿的功效。同时,其浓郁的传统风味,使得香气清高幽长,滋味醇厚适口。

拾柒、寒露(10月8日-9日)

宜饮:正味铁观音

寒露,露气寒冷,将凝结也。此时,气温更低,应注意润肺生津、健脾益胃。正味铁观音发酵适度,生津回甘,确实适宜。同时,铁观音中含有大量的茶多酚,可以提高脂肪分解酶的作用,降低血液中的胆固醇含量,有降低血压、抗氧化等作用。

拾捌、霜降(10月23日-24日)

宜饮:凤凰单丛

霜降时天气寒冷干燥,需防秋燥秋郁。凤凰单丛有形美、色翠、香郁、味甘四绝之称,生津舒适,香盈怡人;而且其富含的茶多酚具有抗氧化的作用,可延缓肌体衰老,美容养颜,会令人愉悦。

拾玖、立冬(11月7日-8日)

宜饮:武夷岩茶

冬季自此开始,气温下降,宜滋阴潜阳、少食生冷。武夷岩茶岩骨花香,适中的发酵给人舒适的温暖。而且,岩茶中丰富的芳香物质能够使人愉悦,咖啡碱等内含物质能让人明目益思,它还含有人体必需的矿物质等微量元素。

贰拾、小雪(11月22日-23日)

宜饮:滇红

小雪时节,适宜热情的滇红,花蜜香浓郁,滋味甜醇,而不失劲道,非常适合冬日调饮。它能祛寒暖胃,助温补益肾;而且其富含的茶黄素,具有抗病毒、抗氧化、抗菌等功能。

廿壹、大雪(12月6日-8日)

宜饮:台湾冻顶乌龙

大雪,至此而雪盛也,意味着严冬已至。一杯暖和舒适的台湾冻顶乌龙,焙火的韵味与微蜜乳香恰到好处。而且,冬日少蔬菜,多肉类,乌龙茶内含多酚类物质,可降脂解腻,是冬日适饮之茶。

廿贰、冬至(12月21日-23日)

宜饮:普洱熟茶

冬至,开始进入一年中最寒冷的日子,最宜温补。熟普的茶性温厚,对胃的刺激性很小,降脂,降压,养胃,较适合中老年人群,也正是时令佳品。

廿叁、小寒(1月5日-7日)

宜饮:广西六堡茶

古人认为,冷气积久为寒,寒冷程度未至极点,故称小寒。此时,宜饮老六堡茶。经过深度发酵,汤色红亮、滋味醇厚的六堡茶茶性温厚,既可饱食之后饮之助消化,亦可空腹饮之清肠胃。发酵后,多酚物质被氧化,刺激性物质减少,能温和驱寒,补益身体。

廿肆、大寒(1月20日-21日)

宜饮:康砖

大寒时节,生机潜伏,万物蛰藏。康砖适宜煮饮,少数民族同胞多用其调制酥油茶来搭配食物,不仅因为其滋味醇厚,驱湿御寒,也很好地说明了其有助于消化吸收和补充维生素、微量元素。

cy316.com扩展阅读

喝茶的“十不饮”


不少朋友都知道饮茶有无穷的好处,但是,您可能不知道的是,这饮茶,要是方法不对,不仅起不到好的效果,还可能对身体有害呢!就比如下面这10件,您可一定得仔细看。

第一:饭前不饮

饭前不宜饮茶,因为茶汤刺激唾液和味觉,会使你饮食无味,继而影响消化,所以最好的饭前半小时,不要饮茶。

第二:饭后不饮

饭前饮茶,影响人体对铁元素的吸收,并且若食物富含磷钙元素,和茶中草酸根离子结合,还容易形成结石。因而最好在饭后1小时再饮茶。

第三:空腹不饮

茶汤碱性,如果空腹饮用,很容易冲淡胃液,引起心悸,心烦,眼花等症状,即我们平时所说的茶醉。

第四:水冷不饮

冷茶无香气,加之冷茶汤会有氧化,对身体有滞寒作用,会引起咳嗽,痰多等症状。

第五:水烫不饮

茶水温度,最好不要超过70度,50度为佳。因为长期饮用烫茶,对口腔,胃会有损伤,容易引发胃壁病变。

第六:四泡不饮

就茶中主要的维生素和氨基酸来说,在头泡一般就有80%浸出,二泡的时候,则有95%,三泡基本上全部浸出。所以,第四泡开始,茶就已经没有营养,所以,四泡茶不要饮了。

第七:服药不饮

茶中化合物质比较多,与药共饮,很可能会影响药性。

第八:久泡不饮

泡时间长的茶,香味已失,且茶汤维生素,氨基酸减少,营养价值很小,不要饮。

第九:浓茶不饮

浓茶咖啡碱含量多,刺激性强,易伤胃、伤肾,且容易导致兴奋失眠,因而不要饮浓茶。

第十:隔夜不饮

茶一隔夜,不仅香气没有,而且茶汤变质,其中的蛋白质,糖类会成为细菌繁殖的营养物质。因此不要饮。

茶之“七”不饮


1餐前不饮

进餐前或进餐中少量饮茶并无大碍,但若大量饮茶或饮用过浓的茶,则会影响很多常量元素(如钙等)和微量元素(如铁、锌等)的吸收。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在喝牛奶或其他奶制品时,不要同时饮茶。因为茶叶中的茶碱和丹宁酸会和奶制品中的钙元素结合成不溶解于水的钙盐,并排出体外,使奶制品的营养价值大为降低。

2睡前不饮

初期饮茶者需特别注重这一点,很多人睡前饮茶后,入睡会变得非常困难,甚至严重影响次日的精神状态,有神经衰弱或失眠症的人要特别注意。

3酒后不饮

人体饮酒后,酒中乙醇通过胃肠道进入血液,在肝脏中转化为乙醛,乙醛再转化为乙酸,乙酸再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排出。酒后饮茶,茶中的茶碱可迅速对肾起到利尿作用,从而促进尚未分解的乙醛过早地进入肾脏。乙醛对肾有较大的刺激作用,会影响肾功能,所以,经常酒后喝浓茶的人易发生肾病。不仅如此,酒中的乙醇对心血管的刺激性很大,而茶同样具有兴奋心脏的作用,两者合二为一,更增强了对心脏的刺激。所以,心脏病患者酒后喝茶危害更大。

4新茶不饮

所谓新茶是指采摘下来不足一个月的茶叶,这些茶叶由于没有经过一段时间的放置,存有对身体健康不良影响的物质,如多酚类、醇类、醛类等物质,且没有被完全氧化,如果长时间喝新茶,有可能出现腹泻、腹胀等不舒服的反应。

5浓茶不饮

浓茶会使人体的“兴奋性”过度增高,会对心血管系统、神经系统等造成不利影响。有心血管疾病者在饮用浓茶后可能会出现心跳过速、心律不齐的现象,易造成病情反复。

6隔夜茶不饮

隔夜茶因搁置时间太久,容易受到病源性生物污染,茶水中的复杂成分也易发生变化,饮隔夜茶可导致胃肠疾病。

7忌用茶水服药

有些人尤其是爱喝茶的人,会选择用茶水来送药,殊不知茶水中的鞣质可与药物结合而沉淀,会改变药性,阻碍吸收,影响药效,即日常所说的“茶解药”所以,服药应用白开水。

为何“不饮空心茶”?


不少老年人嗜茶如癖,起床第一桩事就是泡茶喝茶。这种起床后便空腹饮茶,是一种不良习惯。因为茶叶中含有一些咖啡碱的成分,空腹饮茶、腹中无物时,茶性直入脘腹,犹如“引狼入室”。如果肠道吸收咖啡碱过多,会产生一时性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的症状,如心慌、尿频。同时,也会在日后影响维生素B1的吸收。所以自古以来,我国民间就有“不饮空心茶”之说。

简单地说,空腹饮茶会稀释胃液,降低消化功能,容易引起胃炎。加上空腹状态时吸收率高,致使茶叶中某些不良成分大量吸收入血,引起头晕、心慌、手脚无力、心神恍惚等症状,这就是所谓的“醉茶”,对健康有害。

还有人喜欢在饭后立即饮茶,这样也不科学。研究表明:茶叶中含有大量单宁酸。饭后马上饮茶,食物中的蛋白质、铁质与单宁酸极易发生凝集作用,老年人因肠胃功能下降,对这些凝固物很难消化吸收,这样就势必会减少人体对蛋白质和铁质的吸收。如饭后饮用15克茶叶冲泡的茶水,食物中铁的吸收量至少会降低50%。久之,不仅使人营养水平降低,影响体内器官的多种生理功能,而且还容易患缺铁性贫血。

所以空腹不宜饮茶,饭后也不宜立即饮茶,最好是饭后半小时之后再饮茶。小伙伴们一定要牢记于心噢!

品饮花草茶的几个讲究


泡一壶花草茶,看那轻盈的花瓣在水中摇曳,澄清的茶水变幻出缤纷的颜色,馥郁的香气如阳光般溢出,喝一口,能联想到普罗旺斯的天空……

专访专家:中国农科院茶叶研究所研究员尹军峰

“花草茶”,来源自“药草茶”

在西方,花草茶被称为HerbalTea,是以药草为原料配制的一种饮料。药草属草本植物,种类繁多,而其中一些具有医疗、芳香等特质的药草可供保健、烹调、美容之用。然而,在医疗技术并不发达的古代社会,药草作为民间重要的医药配方,人们更注重它的疗效。直到18世纪末,药草茶的休闲价值才逐渐被人们发现,在法国发展为一种饮用时尚,上世纪80年代大量引进我国台湾后,其天然健康的风味也得到了人们的青睐。台湾人为了将它与一般药用茶相区别,雅称其为“花草茶”。

在原料上,花草茶与注重医疗的药草茶并无什么差异,只是在制作工艺上,增加了对色香味方面的制作要求,而对药效的要求有所降低。

“观赏茶”,更是“营养茶”

浅金色的菩提子花茶、紫色的锦葵茶、绛红色的丽春花茶、蓝紫色的薰衣草茶、绿色的蒲公英茶,花草茶的缤纷色彩足以带给人赏心悦目的视觉享受,与此同时,花草茶中也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对人体健康具有广泛的功效。

据专家介绍,常见的营养成分有水溶性维生素、矿物质、类黄酮、鞣质、芳香油类、苦味素、配糖体等。其中,芳香油类具有良好的醒脑明目作用,水溶性维生素可促进消化代谢,类黄酮利尿,对心血管也有保护作用,苦味素则有消炎、抗菌之效。而每一种花草茶,都可能更侧重于某方面的保健功能,比如玫瑰果茶中富含大量维生素C,极具营养价值。

专家提醒说,饮用花草茶不能光看它的外观美丽,首先应对它的功能特点有所了解,挑选最适合自己的花草茶。

几种常见的花草茶都有保健疗效,如金盏花有清热的功效,能减轻伤口疼痛、促进消化;玫瑰能降火气、活血美肌、预防便秘;薰衣草可缓解焦虑及偏头痛、预防感冒;柑橙花苞能促进消化、助安眠、养颜美容;百里香可缓和咽喉肿痛,有杀菌作用;迷迭香可促进血液循环、安神定气;薄荷可消除腹胀、镇定安神;蒲公英能降血压、健肝肾。

冲泡的温度不宜太高

泡花草茶,也有独特的“功夫”。

花草茶,一半是用来品尝,一半是用来欣赏,可不能装在瓦罐里。泡茶时,最好选用透明的玻璃壶,看晶莹的茶水一点点被花瓣濡染变色,也是一种享受。花草茶在冲泡过程中,温度应比一般茶叶略高一点。因为一般茶叶在加工过程中都经过了揉捻这道工序,而花草茶在制作中一般是先干燥后烘干。

须注意的是,在能泡出茶汤风味的前提下,冲泡的温度尽量不宜高,因为茶中一些有效的活性物质如多酚、类黄酮之类,会在高温下分解,使功效受到损害。一般而言,冲泡的温度愈高,茶中的苦涩味愈重,可适当加一点橙汁、蜜糖等调和苦味。当然,若是喜欢喝浓的口味,也可以煮一下。

如果想喝复合味的花草茶,一次冲泡时也不宜放入过多品种,一般三四种就可以了。切忌放得太多、太乱,既影响看样又不利于口感。

如何选购花草茶

如果要选购花草茶,须注意以下几方面。

首先是了解产地,最好能了解生产企业的情况,是否安全和卫生是最首要的。其次是选择有特色的花草茶,外观和营养功效要兼顾,从中挑选最适合自己的一款。最后应挑选干燥度好的,水分最好在4%以下,这样便于长期保存。一般花草茶可保存一年,一年后其营养功效和色素都会受到影响。因为草本植物容易氧化,天然色素在水分高的情况下会发生降解。花草茶买回家后,可置于通风干燥处保藏,也可置于冰箱内,但注意不要串味。

以下这些人群不适宜喝花草茶:1.对花草类过敏者2.孕妇和婴儿3.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慢性病患者。

茶宜少饮不贪多


喝茶养生,愉悦身心,需要顺其自然,不要对茶寄予能治百病的空想与奢望,更不可因此而过饮。清代鲁永斌的《法古录》写道:“饮茶少则神思清,多饮则致疾病。”李时珍作为医学大家,也为年轻时不懂节制的过量嗜饮,造成的疾病痛心疾首过。一个健康的成年人,究竟每天饮用多少茶量为恰当呢?

既然适饮多少茶量不好定论,就需要抓住主要矛盾,找到茶中最主要、最独特的某一种成分,去做定量定性研究。那么,这种物质,只能是咖啡碱。植物的叶芽里面是否含有一定量的咖啡碱,是目前茶树区别于其他植物的主要标志。2010年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明确写道:咖啡碱是“中枢兴奋药,味苦,有风化性”。咖啡碱作为药用时,成年人允许的最大给药量为0.65g。根据EFSA的规定认为:每人每天摄入的咖啡碱不超过0.4g。

咖啡碱易溶于热水。在冲泡茶叶时,大约有80%左右的咖啡碱溶于水后,进入茶汤被人体吸收。茶叶中的咖啡碱含量,一般在2%~5%之间。若以茶中的咖啡碱含量为基准,我们就可很容易算出,每天每人的最大饮茶量,折合为干茶后,不应超过14g这个安全极限。我国著名的茶学大家陈椽教授,在《茶药学》一书中,从专业角度提出的安全饮茶建议为:“每天饮茶要适量,不可过多或太少,大约5g~10g。”如果瀹泡一杯绿茶的投茶量,控制在3g左右,那么,14g干茶的安全饮量,就相当于要求每人每天不超过5杯绿茶为宜。

荷兰公开报道的一个特殊病例,需要引起我们的关注,此人每天喝6杯绿茶,连续四个月后,引起了肝脏中毒发炎。这个病例说明了什么?证明了过量饮茶,对人体造成伤害的不只是咖啡碱,还有茶多酚类。清代医家刘若金的《本草述》认为:“盖茶气寒、味苦而入手足厥阴经,宜于少少饮,以其伤阳也。”足厥阴经即是肝经,可见,古人早已认识到,若是茶多酚服用过量,可能会对肝脏造成伤害。现在也有实验报道,当茶中的EGCG达到一定浓度后,会对动物的肝脏造成损伤。

综上所述,控制合理的饮茶量,对于自身健康和预防疾病是非常必要的。现代很多人为了卖茶,肆意夸大茶的疗效,或作欺骗性的虚假宣传,类似的行为,首先是违法的,因为,国家把茶叶是列入食品类管理的,茶叶作为食品正常饮用,对于任何疾病,是没有治疗功效的。知者乐,仁者寿。喝茶养生,愉悦身心,需要顺其自然,不要对茶寄予能治百病的空想与奢望,更不可因此而过饮,否则,自己的身心健康,就会顾此失彼,按下葫芦浮起瓢。况且,通过梳理历代的文献,我们能够知道,通过饮茶,能够真正独立治疗的疾病,是很局限或几乎是不可能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