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cy316.com - 沉香可入茶吗】
有史书载:茶始于神农,神农即炎帝。距今五千年前,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解之。由此可见,自古以来便认同茶为解毒之良方。
今日,生活节奏加快,不妨静下心来品杯香茗,一可修身养性,二可提神益思,更可放松心情,延年益寿!
有这样一个传说。
一天,一位手提铲锄、肩搭布袋的山农,只身走进森林采集山药。正当他专注采集药材时,被一条突然横窜而出的毒蛇咬伤。他强忍剧痛,想寻找草药清理伤口,却昏倒在一棵老树下不省人事。
潮湿的老树一点一滴地往下滴水,刚好滴在他的伤口处,还滴落到他呻吟张开的嘴里。不多久,他那被毒蛇咬伤的红肿的伤口慢慢消肿了,疼痛也渐渐地减轻。
他清醒后倚在老树上抬头看,这颗老树正不断地往下滴出淡黄色的水。颇通药理的他,立即认出这是一棵老茶树,而这茶树滴下的茶水,就是自己起死回生的原因。这就是茶树滴水解毒的神奇传说。
经常饮茶,一可修身养性,二可提神益思。许多中外学者研究证明,茶含酚较多,酚能改善人体内微血管壁的渗透性,增强血管的抵抗力,保护人体内的维生素C,还可降低辐射对人体的危害,使人的元气旺盛,百病难侵。
中国是个多民族的国家。因制作工艺不同而制成红茶、绿茶、乌龙茶等;因出产地不同而制成有龙井茶、铁观音、奶茶、青棵茶、云雾茶、高山茶、茉莉花茶……还因治疗需要研制了人参茶、天麻茶、杜仲茶、普耳茶等,品种繁多,异彩纷呈。
唐代“五十斤茶”和尚,因终生饮茶而活到了一百三十岁,清乾隆皇帝“不可一日无茶”而长寿;现代女作家冰心,长期饮茶而活到了九十九岁,可见,饮茶与长寿有不解之缘。
茶叶冲泡后还有很大用处,如撞伤、跌伤、刀伤而引起发炎,可将茶叶一块一块排贴在患处,能起到消炎、拔毒生肌之功能。人们流传的“隔夜茶毒过蛇”这是一种误解,隔夜茶含氟和酸类,不但可以防止微细管出血,还可杀菌消炎,如口腔出血、皮肤出血、疮口浓疡等都可用隔夜茶冲洗;同时有口臭可用来漱口,有头皮痕可用来洗头,都有效果。
Cy316.com延伸阅读
茶道:水可品,茶可品!
水可品,茶可品,人更可品。天地万物,能入品者自可观,故有书品、画品、琴品、箫品、山品、水品、兰品、茶品等。
茶入品,更可以入诗、入画、入禅、入道。有些精行俭德之士,勤修苦行之徒,于茶烟水声外,修养心性,直面真我,成为中国茶道艺术的一股清流。
所以历代以来,将茶品提升到茶道艺术高度的,代不乏人,如唐之陆羽、宋之赵佶、明清之朱权、田艺蘅、许次纾、冒襄等。
茶道二十四品分人品、茶品、水品、火品、茶器品及茶室品。
每品又细分四品,合计六品,分述如下:
人品:清、雅、简、淡
清:秉自然灵秀之气,形神俱清。
雅:谦恭儒雅,有君子之风。
简:举止豁朗简约,不拘俗礼。
淡:少名利之心,自甘淡泊。
茶品:清、香、甘、淡
清:秉自然灵秀之气,形色俱清。
香:其嗅如兰。
甘:其甘如荠。
淡:淡而有味。
水品:清、活、甘、冽
清:水质澄澈、纯净。
活:水质鲜活,不凝滞。
甘:水味甘香。
冽:水味清寒。
火品:明、活、洁、燥
明:有火光。
活:有火焰。
洁:无异味。
燥:无湿气。
茶器品:质、朴、雅、素
质:质地纯正。
朴:形制古朴。
雅:以秀雅为尚。
素:以素器为尚。
茶室品:简、古、通、幽
简:结构简洁、明快。
古:形制简古、朴素。
通:布局开放、通透。
幽:环境清幽、秀雅。
喝茶的十二种境界
1.不茶:不喝茶。
2.厌茶:能喝,但不喜喝茶。
3.惰茶:会喝,但懒喝。
4.隐茶:吝啬,独自享受茶。
5.商茶:有利可图的时才拿出好茶与人喝。
6.美茶:为秀色可餐的美女茶艺师而消费茶。
7.醒茶:喝茶来提神醒脑。
8.饭茶:喝茶消食,增食欲。
9.学茶:茶卒,学习茶的真境界。
10.爱茶:茶徒,着重于追求茶的情趣者。
11.嗜茶:茶客,沉迷于茶的真味者。
12.耽茶:茶豪,以实际行动来体会茶的真境界者。
泡过的茶叶可治脚气可护发
茶叶的用途,主要是作为饮料,是一种色、香、味兼具的绝佳饮料。泡过的茶叶也有很高的利用价值。现将其中的一些用途介绍如下:
1、煮茶叶蛋。
有的利用泡过的茶叶来煮,有的利用茶末。最好的是用红茶,普通的红茶价格便宜,且煮出来的茶叶蛋色泽红润,味道香美。煮茶叶蛋的要领是先将蛋煮熟,将蛋壳轻轻敲碎,然后再将茶叶放入水中继续煮,以使茶叶更好地入味。
2、制作茶叶枕。
用过的茶叶不要废弃,摊在木板上晒干,积累下来,可以用作枕头芯。据说,因茶性属凉,故茶叶枕可以清神醒脑,增进思维能力。
3、驱蚊。
将用过的茶叶晒干,在夏季的黄昏点燃起来,可以驱除蚊虫,和蚊香的效果相同,而且对人体绝对无害。
4、帮助花草发育与繁殖。
冲泡过的茶叶仍有无机盐、碳水化合物等养分,堆掩在花圃或花盆里,能帮助花草的发育与繁殖。
5、杀菌治脚气。
茶叶里含有多量的单宁酸,具有强烈的杀菌作用,尤其对致脚气的丝状菌特别有效。所以,患脚气的人,每晚将茶叶煮成浓汁来洗脚,日久便会不治而愈。不过煮茶洗脚,要持之以恒,短时间内不会有显著的效果。而且最好用绿茶,经过发酵的红茶,单宁酸的含量就少得多了。
6、消除口臭。
茶有强烈的收敛作用,时常将茶叶含在嘴里,便可消除口臭。常用浓茶漱口,也有同样功效。如果不擅饮茶,可将茶叶泡过之后,再含在嘴里,可减少苦涩的滋味,也有一定的效果。
7、可以护发。
茶水可以去垢涤腻,所以洗过头发之后,再用茶水洗涤,可以使头发乌黑柔软,富有光泽。而且茶水不含化学剂,不会伤到头发和皮肤。
8、洗涤丝质衣物。
丝质品的衣服,最怕化学清洁剂,如果将泡过的茶叶,用来煮水洗涤丝质的衣服,便能保持衣物原来的色泽而光亮如新。洗尼龙纤维的衣服,也有同样的效果。
9、去污。
将用过的茶叶抹镜子、玻璃门窗、家具、胶纸版、泥污的皮鞋,深色的衣服都可以去污洗净。
10、去腥。
器皿中有鱼腥味,用废茶叶放在其中煮数分钟,便可去腥。
抹茶:细腻百变,可盐可甜
什么是抹茶?
(1)抹茶是指采用覆盖栽培的茶树鲜叶经蒸汽(或热风)杀青后、干燥制成的叶片为原料,经研磨工艺加工而成的微粉状茶产品。
其加工工艺类似于蒸青绿茶。
(2)在隋唐时期已有抹茶的生产,唐朝陆羽的《茶经》曾记载了抹茶的做法:将春天茶叶的嫩叶,用蒸汽杀青后,做成饼茶保存。食用前放在火上再次烘焙干燥,用天然石磨碾磨成粉末。
(3)宋朝时抹茶因点茶而风行,那时已经有了完整的寺院抹茶茶道(点茶)。到了明朝,因罢造龙团改为散茶,点茶也逐渐消失。在南宋末年,抹茶由日本高僧南浦昭明从浙江余杭径山寺连同茶具等一同带回日本,使得抹茶在日本发扬光大。
抹茶的品质
(1)日本茶业中央会对抹茶是这样定义的:采用覆盖栽培的茶树鲜叶,未经揉捻而直接干燥制成的茶叶,经石磨碾磨后制成的极细粉末。
“覆盖栽培”、碾茶和石磨碾磨,可以赋予并保留原料其鲜叶中独特的翠绿色。滋味上,抹茶粉并没有绿茶粉的苦涩,还带有不同于普通绿茶的天然甜味和海苔香,粉质也更细腻。
(2)抹茶还具有高含量的氨基酸和叶绿素等特殊的营养保健因子,且苦涩味低、口感鲜醇,深受普罗大众的喜爱。
如何鉴别抹茶的等级?
(1)茶汤的颜色,一般来说高等级的抹茶,叶绿素保存得比较好,所以颜色越绿等级越高。
(2)手感。用手捏茶粉,一般来说越软抹茶的目数越高(颗粒小)。
(3)香气滋味。泡好的茶汤进行闻香,香气带有些许海苔味,汤色清澈者为佳。滋味上,等级高的抹茶涩味淡,口感鲜爽。
心清可茶,茶可清心;若要清心,惟有香茗
心清可茶茶可清心
心清可茶,茶可清心;若要清心,惟有香茗。在这喧嚣的尘世间,人们最难做到的恐怕就是这“清心”二字。难怪古今圣贤、文人骚客,皆对茶赞之不绝,爱之难舍。尤其陆羽,更是对茶情有独钟,居然在1200多年前便著就了世界第一部茶叶专著——《茶经》,而被世人尊奉为“茶圣”。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古往今来,芸芸众生,每家每户,概莫如是。有客造访,坐定后第一件事便是上茶。
然而,我们每个人都生活在这功利的世界上,人人都在为生存而奔波,某种程度上对生命的忽视已无法回避。我们往往容易忽视或淡漠那些生活中原本十分美好的东西,甚至错误地理解快乐与幸福的含义。紧绷的心弦听得见喘息,沉重的日子让骆驼都感到吃力。人们渴望心静、心安、心清的诉求,好似水中捞月;祈盼远离尘嚣、回归自然的愿景,恰如海市蜃楼。蓦然回首,方才意识到真正值得我们为之追求与向往的东西其实很简单,那便是我们平时极易忽视的健康的身体和自由的精神。于是,茶便成了我等放松心情的最佳载体。
据说当今著名“神探”李昌钰,每每破案前定要喝一杯妻子泡的茶,说明这茶的功效的确非同一般。它不仅能让人神清气爽,更能让人宁静致远。鉴此,我说茶可滋养人你可能不信,我说茶可清心你不可能不信。我曾想,茶之所以能够成为泱泱大国的国饮,这恐怕主要因为茶的特殊功用吧。当你感到困惑时,茶可为你解乏提神;当你感到郁闷时,茶可为你祛郁生津;当你感到忧愁时,茶可为你释怀宽心。茶的宁静淡泊,茶的自然清爽,以及茶中的禅悟与品位,更是我等崇尚的境界。足见“心清可茶,茶可清心”然非谬传。
品茶也是简易与美妙的修身养性历程
原标题:品茶犹如品味人生
我喜欢品茶,在沉静脱俗的香气里,平和心境,涤净浊尘,进而在杯盏转换里,看见跌宕人生里不同阶段的光辉、色泽、体味生命里程里不同的感动与惊喜、憧憬与浪漫;从懵懂少年一直到安详的老人,饮而生津,津而滋润,润而饱满,最后让心灵抵达某种境界……原来,喝茶也是简易与美妙的修身养性历程。
在杯中,有人喝出了金戈铁马,有人能品味风花雪月,有人喝得行云流水,有人领略人生真谛。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在所有的茶里,我最爱铁观音。人们常用“一泡是皮,二泡是筋,三泡四泡是精华……七泡八泡有余香”来形容品铁观音的过程。的确,它犹如一本耐人寻味的书,缓缓地为你舒展人生画卷……
最初一冲,是一道神圣的“醒茶”过程。不贪心,不焦躁,而是心怀虔诚,把洗茶的水愉快地倒掉,如同给初生的婴儿洗礼后倒掉的圣水;然后,端详原本蜷曲沉睡的茶叶,在热水的轻唤下,略有轻笑……此景有种仪式的美,常令人情不自禁为之会心一笑。
第一泡茶,宛如人生的0-8岁,如晨曦浅显,如小荷试水,而品茶人,则多一些期待与兴奋。这个时期的人生,有些朦胧,充满好奇,眼神躲闪睛亮,如同清澈的茶水,茶味还没有完全绽放,有些青涩、犹豫,仿佛不谙世事,却现生机与纯然。
第二泡茶宛如人生的8-18岁,开始成长、成形,然而有少年不识愁滋味的感觉,此时的茶叶已经摇曳、曼妙起来了,有浓浓的气息,带点青春的律动,茶经舌尖喉间,闭目,感受到那种荡漾的湖面,仿佛初夏的花开了,仍然带点拘谨,似乎还缺那么一点力道。
第三泡茶宛如人生的18-25岁,是人生最美好的年华,充满诗情与画意。求知、探索、收获、升华。这一道茶,醇香、甘、韵,已然绽放。是不是好茶,是不是盏有气质的茶,这时已渐渐明朗。水里的茶叶是开放的,优美的,仿佛在呼吸着,舞蹈着。生命渐渐绚烂,胸怀日趋开阔,这个年龄的人,经过大学阶段的教育、开始形成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与审美情趣,有了自我的个性、气质、渴望超越,蓬勃而飞扬;如这个程序里的茶,色泽金黄、舌喉回甘、生津、充满力度,似青春的激情。
第四泡茶宛如人生的25-40岁,这是最有魅力的一道,这个阶段是人生奋斗的历程,也是收获的历程。茶的精华已经完全释放。蔓延。这个时候的茶,最为甘甜、馨香,韵味十足,回甘绵延。人生的华彩乐章,在这道茶水里得以淋漓尽致展现。事业成就、感情生活、思想智慧,都渐趋饱满、成功、自信,幸福感跃然。
第五泡茶,宛如人生的40-50岁,若是好茶,余韵不绝,回甘不断,回味悠长,如午后阳光,带着一种高贵。这个时候的人生,已经过了不惑,成熟稳重,遇事从容,为人大度,驾轻就熟,游刃有余,有如茶里的那种自在与潇洒,风云眼前过,脚下有清风。朗朗上口的茶水,一脉芳馨,醇厚,仿佛好戏还在后头,多一些反思,回想与自问。手里的杯,杯里的茶,会让你多一些凝望、把玩。
第六泡茶宛如人生50-60岁,茶色淡了,香气褪了,但仍然有淡淡的余甘和意韵。年轻的容颜已经不再,却多了一些风范,有了风骨,泛着典雅的光芒,到了这个年龄,会怀旧、总结,依然有期待。品茶的极致,应该就是在风华和缓之后,仍然可以领略到其不凡之处,举杯的时候,更有珍惜的情怀。这个阶段的人生自在,积极而温和,若有机遇仍然可以再创辉煌。
第七泡茶,宛如人生的60-70岁,茶的颜色、香气渐趋平和,若隐若现。内心也慢慢宁静,喜欢随意、随缘,一切乐观其成;茶甘茶韵渐行渐远,回味、冥想却越来越近。这个年龄的人,可能有了些许的沧桑、如虬松、历尽风霜,却有着智者的从容与气度。人生历练到了这个季节,多了些端详,水到渠成的多了分安心与慧心。
第八泡茶宛如人生的70-80岁,茶色已淡然,但仍然可以看到银发欢颜。如淡菊微笑,如夕照余光。性情淡定,内心豁然通达,眼界淡泊空灵。如这道茶水,貌似清淡、寡味,却有超然的沉淀,微凉的喜悦,可以安宁,可以慈祥,可以荣辱不惊,可以返璞归真。生命的光华,不再有汹涌、喧哗与挣扎,只有无怨、无愧与无悔。如同茶终究要回归到自然一般,从容地面对人生的终极。
人生如茶,同一泡茶,在不同时间、环境、氛围下,它的气质、魅力与效果都有不同的展现;同样的好茶,用不同的水泡会有不同的呈现,不同的味蕾感受……原来生命可以这样的美,不管在什么年华。每阶段每一泡,都可以有不同的精彩。
品茶犹如品味人生的过程,品味不同的茶犹如品味不同的人生。她带给你幸福、高贵、陶醉,让你感受苦涩、卑微、风雨。令你沉思、明白责任,懂得包容。
品茶,是品味人生,是雅趣生活,是心灵修行——思想的禅悟与品格升华。
茶之三味人生:可道可名亦可悟
日本禅师这样说饮茶“一杯有清新甘味,二杯有人生苦味,三杯有老年涩味。这茶的味道,不也正与人生的过程一样吗?”。这就是这位禅师品茶悟出茶道有“人生三味”之高见。
人生或者浓烈或者清淡,每个人须亲自承受。人生在世,总争个高低之分、成败得失,殊不知高与低,成与败,都是人生的滋味。功名利禄来来往往,炎凉荣辱沉沉浮浮,一分淡泊,一分宁静。深入细致地品茶,亦同品味漫漫人生。
用感恩的心态品茶,这杯茶就不仅仅是一碗茶汤,而在其中充满人文精神,充满了天地万物和谐相处,同体不二的精神,而化解戾气,成就和气。
用包容的心态品茶,人间的恩恩怨怨都会像片片茶叶一样,把芳香甘美溶化到洁净的淡水中,变成有益于优化彼此身心气质的甘露。
用分享的心态品茶,培养我们推己及人的仁爱胸怀,每个人都有责任把爱奉献给他人,少一点私欲,少一点冷漠,多一份关爱。
用结缘的心态品茶,以茶汤的至味同所有人结茶缘,结善缘,让茶的洁净,善的和谐,净化人生,祥和社会,让人间的正气与和气在把盏相敬中得到落实。
“茶里乾坤大,壶中日月长”。品茶之味,悟茶之道,就是要用雅性去品,要用心灵去悟,各人心中就自有感受,可道可名亦可悟也。
茶叶可做熏香吗
茶友们中有不少喜欢各类天然熏香的,尤其是女性茶友,常常在喝茶时纠结应该用什么香料合适,以及怎么样把室内的香氛控制得更好一些,以下为您奉上些小窍门。
用茶叶熏香的做法:应用茶叶本身的香气,将干茶置于家庭用的小型焙笼之中,给以适当的温度(芽茶80℃左右,叶茶90℃左右),茶香自然发散于茶屋之内,适当浓度后将热源关掉。这股“以茶说茶”的香气还可以有“相应”、“相衬”的不同做法,相应是熏以同类的茶,相衬是熏以不同类的茶。
另外还有两种方法可以熏香:第一、品茗前或在茶会开始之前,打扫完房间,点上一炉天然的香,达到适当的浓度后马上停止。客人进入时,足可体会到香气的存在,也领悟了该次茶会所要塑造的风格,但浓度不应影响对茶香、茶味的欣赏;第二、香气的应用也不全需要熏点香料,也有使用香精油的。香精油的选用,不论何种散发香气的做法,原则上都要使用天然的香料,避免造成对身体的不适;香气的强度适可而止,不要影响到茶的品饮。
以上的方法,需要经过多次实践后,了解茶室、熏香、茶叶的特点,才能完美掌控好香的“浓度”,做到香境一脉茶香同源。
饮茶可保护司机视力
平常,我们无论是跟车押货,还是坐公交车或者是乘坐长途客车,都可以看到汽车司机的驾驶台上,稳稳地摆放着用尼龙编网的玻璃茶杯、搪瓷茶杯盛着浓浓的满满的茶水,这是司机用于旅途解渴,更主要的是饮用茶水,可以保护他们的视力,以利在任何情况下,保障行车安全。 我国在较远年代的《神农本草经》中就有“茶能明目”的记载。随着人类物质文明的进步,茶在保护视力方面的作用,也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 汽车驾驶员驾车时精力高度集中,透过车前玻璃,车两旁路边的房舍、树木。园田等静止物,在车轮滚滚向前瞬间,尽速向后退去,使司机们偶感对方物体“动”的感觉,尤其是在晴天太阳光线强烈的情况下,这种“动”的光波刺激一旦让长时间疲惫行车的司机接受,便要消耗很多视紫质,而视紫质不是人体所固有的,它的合成与维生素A和微量元素锌关系至为密切。不少司机长时间的工作,时常会出现视觉疲劳和视力模糊,辨色能力差,稍有不慎便会发生车祸,这种现象就是人体内锌不足,影响到锥状细胞中的视紫质合成的缘故。 维生素B2 是保护眼睑、球结膜、角膜的重要物质,缺乏维生素B2 时,常会出现流泪。视为模糊等现象;维生素C是眼球晶状体的重要营养成分,不足时会使晶体受损,变得混浊。钼是组成虹膜的重要成分,钙能够减轻眼睛的疲劳,此外,微量元素中的锰、铁都是眼视力营养所不可缺少的。茶叶中所含的维生素A。维生素B2 、钼、钙、锌等营养素最齐全,数量较多,因此说,司机常饮茶,能加速视紫质合成,有效保护了视力,对保障行车安全能起到积极作用。
道可道 茶之道
闻惯了咖啡之香,麻木于星巴克的浓郁甜腻,总是希冀着让新鲜充填自己对周围的好奇,于是,我无可救药地迷恋上了这袅袅升起的一抹清香,在淡淡漂浮的几片碧叶中,享受着古老的茶的拥抱。也难怪,时尚文化经过玩命的翻新后,又返回到古老的预言与图腾。中国悠久的茶文化,相信会伴随着奥运对中国文化声嘶力竭的传播,更快地走入世人的心中。不言而喻,就时尚而言,品茶就是品味。所以今天我也卖弄一番,谈谈“品茶论道”。茶者,雅称“茗”,自神农尝百草,遂有茶。在漫长的岁月里,中国人以茶为饮,演绎出许多故事。有人曰:在政治家那里,茶是提倡廉洁、对抗奢侈之风的工具;在词赋家那里,茶是引发思维以助清兴的手段;在佛家看来,茶是禅定入静的必备之物。这样,茶的文化和社会功用已超出了其自然使用功能,使中国茶文化初现端倪。茶为文化,可怡情养性、休闲交友,可寄高风雅韵、淡泊明志……于是有了。茶以文化面貌出现,是在两晋南北朝。若论其起缘则要追溯到汉代,有正式文献记载(汉人王褒所写《僮约》),最早喜好饮茶的多是文人雅士。在文学史上,提起茶赋,首推司马相如与杨雄,都是早期著名茶人。司马相如曾作《凡将篇》、杨雄作《方言》,一个从药用,一个从文学角度,都谈到茶。晋代张载曾写《登成都楼诗》:“借问杨子舍,想见长卿庐”,“芳茶冠六情,溢味播九区”。诗人嗜酒好茶,自古大有人在,李白“自称臣是酒中仙”,有“斗酒诗百篇”的美谈;茶圣陆羽则有一茶友诗曰:“青云名士时相访,茶煮西峰瀑布水。”可见酒和茶对于诗人具有多么强大的诱惑力,诗与茶酒结下了不解之缘。唐宋时期,众多的文人雅士如白居易、李白、柳宗元、温庭筠、陆游等,不仅酷爱饮茶,而且还在自己的佳作中描写过茶叶。,将茶理寓于形式,讲求名茶、好水、美境、佳人、雅事、细器。于饮者而言,前三种讲究至为重要,名茶好水为茶艺之本,清雅美境则关系心境,后三种讲究尤为难得,器皿或可选择,而人与事却是可遇不可求。无奈世面上看到的茶文化书籍,要不古老陈旧,要不为编纂之物,缺乏系统性,对内容的介绍浅尝辄止,更有一些只重技法说明,缺少文化内涵的深挖掘。我无意间在书店看到这套品茶馆的茶书,欣慰之情油然而生。大家之笔的娓娓道来,把现代茶艺与茶文化的悠长历史相融合,细说茶马古道的悠然与六大茶山的来历,穿插其间的是浓浓的地域民族风情和作者对茶的挚爱……关于“茶”的诠释,短短千字不解心头之结。茶总是“犹抱琵琶半遮面”,茶文化的宣传者当仁不让,而国人也更需要从多个维度理解传统,我们是否应当考虑用“倡导茶文化”来肯定传统文化应有的那份空间呢?
怎样喝茶可解春日困乏?怎样喝茶可解春日困乏?
俗话有云“春困秋乏”,的确,春季往往令人感到困倦疲惫,但千万别让困倦和疲乏扰乱你的生活和工作,白白辜负了这一年中最“鲜”的季节。
那么春日困乏究竟怎么办呢?编辑告诉你“春困”不用怕,喝杯茶就行!
试试下面这4种简单的“懒泡法”,跟“春困”说拜拜,让你元气满满地投入到新一年的生活和工作中!
懒泡法:便携杯+花茶
爷爷那一辈就爱喝花茶,放上一小撮,就着象棋和报纸,能喝一整个下午。
花茶清甜淡雅,无论是用便携保温杯还是便携玻璃杯,出门前冲上热腾腾的一杯,即可享受花香与茶香交融出鲜灵的滋味,厚重爽口的汤感,清甜怡人。
懒泡法:飘逸杯+红茶/乌龙茶
飘逸杯,是实现茶、水分离的最简单便捷的器具,也是上班族最适合用的茶器。
将适量的茶叶放入飘逸杯,再倒上水,焖上那么一会儿,待汤色红浓时取出飘逸杯内胆即可享用,可重复冲泡多次。
懒泡法:玻璃杯+绿茶
绿茶与玻璃杯的完美搭配,让你既能品尝绿茶的鲜美滋味,又能欣赏到它的优美姿态。
将绿茶放入玻璃杯中,芽叶沉浮间待汤水稍凉,即可慢慢品饮,且可多次续杯风味依旧。
懒泡法:玻璃壶+柑普
柑普以新会柑皮和熟普制成,滋味醇厚,果香浓郁,深受茶友喜爱。
使用玻璃大壶冲泡柑普,滋味较浓郁,并且果香和茶香的释放性高度协调,同步性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