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螺春是红茶吗?它们的制作工艺一样了吗?

发布时间 : 2019-11-18
顶级红茶制作工艺 红茶绿茶的制作工艺 红茶岩茶制作工艺区别

【www.cy316.com - 顶级红茶制作工艺】

茶经网小编为各位喜欢喝茶的朋友提供茶知识,下面为大家提供的是“碧螺春是红茶吗?它们的制作工艺一样了吗?”一文,帮助各位了解更多关于“碧螺春是红茶吗?它们的制作工艺一样了吗?”的绿茶知识,感谢大家的阅读!

中国的茶叶分为红茶、绿茶、黄茶、黑茶、白茶和青茶(乌龙茶),一般来说判断茶叶到底属于那种茶类,最准确的方法就是看其制作工艺。那么碧螺春是红茶吗?它们的制作工艺一样了吗?

碧螺春的制作工艺

杀青

在平锅内或斜锅内进行,当锅温190~200°C时,投叶500克左右,以抖为主,双手翻炒,做到捞净、抖散、杀匀、杀透、无红梗无红叶、无烟焦叶,历时3~5分钟。

揉捻

锅温70~75°C,采用抖、炒、揉三种手法交替进行,边抖,边炒,边揉,随着茶叶水分的减少,条索逐渐形成。炒时手握茶叶松紧应适度。太松不利紧条,太紧茶叶溢出,易在锅面上结“锅巴”,产生烟焦味,使茶叶色泽发黑,茶条断碎,茸毛脆落。当茶叶干度达六、七成干,时间约10分钟左右,继续降低锅温转入搓团显毫过程。历时12~15分钟左右。

搓团显毫

是形成形状卷曲似螺、茸毫满披的关键过程。锅温50~60°C,边炒边用双手用力地将全部茶叶揉搓成数个小团,不时抖散,反复多次,搓至条形卷曲,茸毫显露,达八成干左右时,进入烘干过程。历时13~15分钟。

烘干

采用轻揉、轻炒手法,达到固定形状,继续显毫,蒸发水分的目的。当九成干左右时,起锅将茶叶摊放在桑皮纸上,连纸放在锅上文火烘至足干。锅温约30~40°C,足干叶含水量7%左右,历时6~8分钟。全程约为40分钟左右。

红茶的制作工艺

萎凋

萎凋分为室内加温萎凋和室外日光萎凋两种。萎凋程度,要求鲜叶尖失去光泽,叶质柔软梗折不断,叶脉呈透明状态即可。

揉捻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使用双脚揉茶。50年代采用铁木结构双桷水力揉捻茶机。至60年代,揉捻这一工序又加以改进,采用了铁制55型电动揉捻机,提高制茶效率。揉捻时要使茶汁外流,叶卷成条即可。

发酵

发酵,俗称“发汗”,是最为重要的一个环节。是指将揉捻好的茶胚装在篮子里,稍加压紧后,盖上温水浸过的发酵布,以增加发酵叶的温度和湿度,促进酵素活动,缩短发酵时间,一般在5~6小时后,叶脉呈红褐色,即可上焙烘干。发酵的目的,在于使茶叶中的多酚类物质在酶的促进作用下发生氧化作用,使绿色的茶坯产生红变。

发酵是形成红茶色、香、味品质特征的关键性工序。一般是将揉捻叶放在发酵框或发酵车里,进入发酵室发酵。发酵要掌握满足茶多酚氧化酶的氧化聚合反应所需的适宜温度、湿度和氧气量。

烘焙

把发酵适度的茶叶均匀搜集放在水筛上,每筛大约摊放2~2.5公斤左右,然后把水筛放置吊架上,下用纯松柴(湿的较好)燃烧,故小种红茶具有独特的纯松烟香味。刚上焙时,要求火温高些,一般在80度左右,温高主要是停止酵素作用,防止酵素活动而造成发酵过度,叶底暗而不开展。烘焙一般采用一次干燥法,不宜翻动以免影响到干度不均匀,造成外干内湿,一般在6小时即可下焙,主要看火力大小而定。一般是焙到触手有刺感,研之成粉,干度达到,而后摊凉。

复焙

茶叶是一种易吸收水分的物质,在出售前必须进行复火,才能留其内质,含水量不超过8%。

绿茶的制作工艺

绿茶的加工,简单分为杀青、揉捻和干燥三个步骤,其中关键在于杀青。鲜叶通过杀青,酶的活性钝化,内含的各种化学成分,基本上是在没有酶影响的条件下,由热力作用进行物理化学变化,从而形成了绿茶的品质特征。

1、杀青

采取高温措施,使鲜叶内含物迅速地转化,破坏鲜叶的组织,进而破坏酶的活化,然后是内含物质在非酶促反映的作用下,形成绿茶的色、香、味的品质特征。所以说杀青最重要的目的是外因通过内因初步改变而形成的鲜叶形质。

2、揉捻

揉捻可以理解为两个动作,一个揉,揉即使茶叶成条,一个捻,捻可使茶叶细胞破碎,挤出茶汁,使茶汁附在茶条表面,增加粘性,有利于茶叶外形形成,既用这样的方法使茶叶面积缩小卷成条形。便于冲泡,对提高茶滋味浓度也有重要作用。

3、干燥

干燥的目的一是利用高温破坏酶,制止酶促氧化;二是蒸发水分,紧缩茶条,使毛茶充分干燥,防止非酶促氧化,利于保持品质;三是散发青臭气,进一步提高和发挥香气。干燥过程中,热化作用占主导地位。

综上,碧螺春不是红茶,而是绿茶。红茶的关键是发酵,这是碧螺春所没有的。

cy316.cOm扩展阅读

茶叶碧螺春是绿茶吗?碧螺春的制作工艺简述


众所周知,绿茶是中国的历史名茶,种类非常的多,其中包含很多的名优绿茶,这些名优绿茶不仅口感非常的好,同时功效也是非常多的,其中就包括碧螺春,具体如下!

碧螺春属于绿茶

碧螺春是中国传统名茶,中国十大名茶之一,属于绿茶类,已有1000多年历史。碧螺春产于江苏省苏州市吴县太湖的东洞庭山及西洞庭山(今苏州吴中区)一带,所以又称“洞庭碧螺春”。

优质碧螺春的特点

碧螺春茶条索紧结,卷曲如螺,白毫毕露,银绿隐翠,叶芽幼嫩,冲泡后茶叶徐徐舒展,上下翻飞,茶水银澄碧绿,清香袭人,口味凉甜,鲜爽生津,早在唐末宋初便列为贡品。碧螺春,名若其茶,色泽碧绿,形似螺旋,产于早春。

外形条索纤细,茸毛遍布,白毫隐翠;泡成茶后,色嫩绿明亮,味道清香浓郁,饮后有回甜之感。人们赞道:“铜丝条,螺旋形,浑身毛,花香果味,鲜爽生津”。洞庭碧螺独特的花果香,主要是因为它生长在果园之中,并且接受了洞庭特有水土的滋养。其他碧螺春是没有清香和果香的,只有沃土气和青叶气。

碧螺春的制作工艺

1、杀青

在平锅内或斜锅内进行,当锅温190~200°C时,投叶500克左右,以抖为主,双手翻炒,做到捞净、抖散、杀匀、杀透、无红梗无红叶、无烟焦叶,历时3~5分钟。

2、揉捻

锅温70~75°C,采用抖、炒、揉三种手法交替进行,边抖,边炒,边揉,随着茶叶水分的减少,条索逐渐形成。炒时手握茶叶松紧应适度。太松不利紧条,太紧茶叶溢出,易在锅面上结“锅巴”,产生烟焦味,使茶叶色泽发黑,茶条断碎,茸毛脆落。当茶叶干度达六、七成干,时间约10分钟左右,继续降低锅温转入搓团显毫过程。历时12~15分钟左右。

3、搓团显毫

是形成形状卷曲似螺、茸毫满披的关键过程。锅温50~60°C,边炒边用双手用力地将全部茶叶揉搓成数个小团,不时抖散,反复多次,搓至条形卷曲,茸毫显露,达八成干左右时,进入烘干过程。历时13~15分钟。

4、烘干

采用轻揉、轻炒手法,达到固定形状,继续显毫,蒸发水分的目的。当九成干左右时,起锅将茶叶摊放在桑皮纸上,连纸放在锅上文火烘至足干。锅温约30~40°C,足干叶含水量7%左右,历时6~8分钟。全程约为40分钟左右。

5、炒制

手不离茶,茶不离锅,揉中带炒,炒中有揉,炒揉结合,连续操作,起锅即成。主要工序为:杀青、揉捻、搓团显毫、烘干。

总的来说,碧螺春属于绿茶,是绿茶中的精品,其外形条索紧结、卷曲如螺,冲泡后清香袭人、口味凉甜,实为一款不可多得的好茶,值得品鉴!

六安瓜片和黄山毛峰的制作工艺一样吗


六安瓜片是特种绿茶,黄山毛峰也是绿茶,那么它们的制作原理肯定是一样的,那么六安瓜片和黄山毛峰的制作工艺一样吗?不是的,只有原理相同,具体的操作不同,特别是采摘工艺有很大的区别。

六安瓜片和黄山毛峰的采摘工艺

六安瓜片

在世界所有茶叶中,六安瓜片是唯一无芽无梗的茶叶,由单片生叶制成。去芽不仅保持单片形体,且无青草味;梗在制作过程中已木质化,剔除后,可确保茶味浓而不苦,香而不涩。六安瓜片每逢谷雨前后十天之内采摘,采摘时取二、三叶,求“壮”不求“嫩”。

采摘:一般在谷雨前后开采,至小满节气前结束,采摘标准以一芽二三叶为主,群众习惯称之为“开面”采摘。扳片:鲜叶采回要及时扳片。分嫩叶(或称小片)、老片(或称大片)和茶梗(或称针把子)三类。

黄山毛峰

黄山毛峰采摘细嫩,特级黄山毛峰的采摘标准为一芽一叶初展,1—3级黄山毛峰的采摘标准分别为一芽一叶、一芽二叶初展;一芽一、二叶;一芽二、三叶初展。

特级黄山毛峰开采于清明前后,1—3级黄山毛峰在谷雨前后采制。鲜叶进厂后先进行拣剔,剔除冻伤叶和病虫危害叶,拣出不符合标准要求的叶、梗和茶果,以保证芽叶质量匀净。

然后将不同嫩度的鲜叶分开摊放,散失部分水分。为了保质保鲜,要求上午采,下午制;下午采,当夜制。

六安瓜片和黄山毛峰的制作工艺

六安瓜片

生锅与熟锅:炒茶锅口径约70厘米,呈30度倾斜,两锅相邻,一生一熟,生锅温度100°C左右,熟锅稍低。投叶量100克,嫩片酌减,老叶稍增。鲜叶下锅后用竹丝帚或节花帚翻炒1-2分钟,主要起杀青作用。

炒至叶片变软时,将生锅叶扫入熟锅,整理条形,边炒边拍,使叶子逐渐成为片状,用力大小视鲜叶嫩度不同而异,嫩叶要提炒轻翻,帚把放松,以保色保形。炒老叶则帚把要带紧,以轻拍成片。炒至叶子基本定型,含水率30%左右时即可出锅,即时上炕。

毛火:用烘笼炭火,每笼投叶约1.5公斤,烘顶温度100℃左右,烘到八九成干即可。拣去黄片、漂叶、红筋、老叶后,将嫩叶、老片混匀。

小火:最迟在毛火后一天进行,每笼投叶2.5~3公斤,火温不宜太高,烘至接近足干即可。

老火:又叫拉老火,是最后一次烘焙,对形成特殊的色、香、味、形影响极大。老火要求火温高,火势猛。木炭窑先排齐挤紧,烧旺烧匀,火焰冲天。每笼投叶3~4公斤,由二人抬烘笼在炭火上烘焙2~3秒钟,即抬下翻茶,依次抬上抬下,边烘边翻。为充分利用炭火,可2~3只烘笼轮流上烘。直烘至叶片绿中带霜时即可下烘,趁热装入铁筒,分层踩紧,加盖后用焊锡封口贮藏。

黄山毛峰

杀青:用直径50厘米左右的桶锅,锅温要先高后低,即150~130℃左右。每锅投叶量,特级200~250克,一级以下可增加到500~700克。鲜叶下锅后,闻有炒芝麻声响即为温度适中。单手翻炒,手势要轻,翻炒要快(每分钟50~60次),扬得要高(叶子离开灶面20厘米左右),撒得要开,捞得要净。杀青程度要求适当偏老,即芽叶质地柔软,表面失去光泽,青气消失,茶香显露即可。

揉捻:特级和一级原料,在杀青达到适度时,继续在锅内抓带几下,起到轻揉和理条的作用。二、三级原料杀青起锅后,及时散失热气,轻揉1~2分钟,使之稍卷曲成条即可。揉捻时速度亦慢,压力宜轻,边揉边抖,以保持芽叶完整,白毫显露,色泽绿润。

烘焙:分初烘和足烘。初烘时每只杀青锅配四只烘笼,火温先高后低,第一只烘笼烧明炭火,烘顶温度90℃以上,以后三只温度依次下降到80℃、70℃、60℃左右。边烘边翻,顺序移动烘顶。初烘结束时,茶叶含水率约为15%左右。初烘过程翻叶要勤,摊叶要匀,操作要轻,火温要稳。

初烘结束后,茶叶放在簸箕中摊凉30分钟,以促进叶内水分重新分布均匀。待初烘叶有8~10烘时,并为一烘,进行足烘。足烘温度60℃左右,文火慢烘,至足干。拣剔去杂后,再复火一次,促进茶香透发,趁热装入铁筒,封口贮存。

综上,六安瓜片和黄山毛峰的制作工艺是一样的,这是很明确的事情。

绿茶粉=抹茶?它们俩是一样的吗?


抹茶在南北朝时期就已经出现,发展于唐朝,宋代达到鼎盛。但可惜的是自明代以来,就改用茶叶冲泡喝汤,中国抹茶道遂告失传。

目前在世界上颇有盛名的日本茶道和日本抹茶,就是通过1191年(镰仓时代)遣唐使荣西在中国学成后带回日本,抹茶在日本得以保留、继承和发扬光大。

现在很多人都喜欢吃抹茶,虽然,抹茶外观看起来和绿茶粉相差不大,但是抹茶=绿茶粉吗?

抹茶是绿茶粉末,但绿茶粉末却不一定是抹茶。

现在大多数消费者并不太了解抹茶,抹茶也可以理解为“磨茶”,拟定的《中国抹茶国家标准》是“采用覆盖栽培的茶树鲜叶经蒸汽(或热风)杀青后、干燥制成的叶片为原料,经研磨工艺加工而成的微粉状茶产品。”

1、茶树的品种不同

用于抹茶的茶叶特点是“两高两低”,即氨基酸高、叶绿素高、茶多酚低、咖啡因低。

氨基酸可以提供丰富的味道,叶绿素可以增强抹茶色泽,茶多酚和咖啡因虽然也是有益成分,但它们的苦涩口感并不符合抹茶的定位。

日本对抹茶品种的研究最为深入,而中国的抹茶品种培育时间不长,和日本相比品质还有一定差距。

2、种植采收方式不同

抹茶选取新鲜嫩芽,采摘期仅限于每年4-5月的短暂季节。

抹茶通常越绿品质越高,因此在茶树发芽之后,需要用竹席、遮阳网等东西逐渐遮盖起来。

3、加工方式不同

新摘的茶叶需要先用蒸汽或热风“杀青”,也就是破坏氧化酶,防止变色和营养破坏,然后进行干燥、筛选等工序。

抹茶粉传统上是用石磨手工研磨得到,其粉末的直径大约是100微米。

现在很多抹茶使用超细研磨工艺,粉末直径可以控制到18微米以下,比头发丝还细得多,因此吃起来口感更顺滑。

所以,绿茶粉≠抹茶!各位喜欢抹茶的朋友一定要注意了,购买时千万不要被骗!

龙井和碧螺春是绿茶吗?龙井、碧螺春的制作工艺


众所周知,中国的茶叶种类非常的多,其中以绿茶的种类最多,不同的绿茶种类有不同的特征,其中西湖龙井茶、碧螺春都是绿茶中比较知名的茶叶,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具体了解一下吧!

龙井茶属于绿茶

龙井茶属于绿茶中的一种,而且是绿茶中的精品,并且是中国十大名茶之首。特别是西湖龙井茶,无论是它的外形汤色还是口感都非常好,可谓是龙井茶中的佼佼者。

冲泡出来的龙井茶茶汤绿亮有光泽,看起来十分的清澈,且茶汤闻起来香味非常浓,口感非常好,冲泡后的龙井茶叶在杯底舒展开来一片片十分的整齐,十分的美观。

碧螺春属于绿茶

碧螺春属于绿茶,距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主要产地是江苏省苏州市吴县太湖的东洞庭山和西洞庭山一袋,所以碧螺春又称之为“洞庭碧螺春”。

碧螺春在唐朝时期就被列为贡品,该茶茶条索紧结,卷曲如螺,白毫毕露,银绿隐翠,叶芽幼嫩,冲泡后茶叶徐徐舒展,上下翻飞,茶水银澄碧绿,清香袭人,口味凉甜,鲜爽生津,此茶色泽碧绿,形似螺旋,产于早春,故称之为“碧螺春”。

碧螺春的加工工艺

1、杀青

在平锅内或斜锅内进行,当锅温190~200°C时,投叶500克左右,以抖为主,双手翻炒,做到捞净、抖散、杀匀、杀透、无红梗无叶、无烟焦叶,历时3~5分钟。

2、揉捻

锅温70~75°C,采用抖、炒、揉三种手法交替进行,边抖,边炒,边揉,随着茶叶水分的减少,条索逐渐形成。炒时手握茶叶松紧应适度。太松不利紧条,太紧茶叶溢出,易在锅面上结“锅巴”,产生烟焦味,使茶叶色泽发黑,茶条断碎,茸毛脆落。

3、搓团显毫

是形成形状卷曲似螺、茸毫满披的关键过程。锅温50~60°C,边炒边用双手用力地将全部茶叶揉搓成数个小团,不时抖散,反复多次,搓至条形卷曲,茸毫显露,达八成干左右时,进入烘干过程。历时13~15分钟。

4、烘干

采用轻揉、轻炒手法,达到固定形状,继续显毫,蒸发水分的目的。当九成干左右时,起锅将茶叶摊放在桑皮纸上,连纸放在锅上文火烘至足干。锅温约30~40°C,足干叶含水量7%左右,历时6~8分钟。全程约为40分钟左右。

5、炒制

手不离茶,茶不离锅,揉中带炒,炒中有揉,炒揉结合,连续操作,起锅即成。

龙井茶的加工工艺

1、晾晒

西湖龙井在采摘后要竹筛上进行晾晒,一般需要半天左右时间,这样可以减少茶叶中的青草味道,使水分达到炒制的要求,同时使新茶在炒制时不至于结团。然后再对晾好的新叶进行大致分类,根据叶子的品质档次来决定下一步炒制的锅温、力道等条件。

2、揉捻

揉也叫揉捻,是通过外力将茶叶的内部结构揉捻成人们希望的形状,但龙井茶的形状要求青叶保留一部分自然的刚性,以便茶叶成型后还能看到部分青叶的原状,因此就将揉捻工艺弱化了。

3、炒制

西湖龙井的炒制需要手工完成,通常的工艺包括“抖、带、挤、甩、挺、拓、扣、抓、压、磨”十大手法。龙井茶炒制手法复杂,依据不同鲜叶原料不同炒制阶段分别采取“抖、搭、捺、拓、甩、扣、挺、抓、压、磨”等十大手法。

4、青锅

是在15分钟内将茶叶初步成型为扁平,茶叶被炒至七八成干。

5、回潮

是将经过了青锅步骤的茶叶起锅摊平在竹筛中回潮,大约需要一个小时时间。

6、辉锅

是将回潮后的茶叶加入锅中炒干,使水分小于5%,并且进一步定型。大约需要20分钟。

总而言之,西湖龙井、碧螺春茶都属于绿茶,且西湖龙井、碧螺春茶都是汉族传统名茶,属于绿茶中的一种,中国十大名茶之一,都是集口感及其功效于一体的茶叶,非常值得品鉴!

甘露和碧螺春的功效是一样的吗?


甘露和碧螺春的功效是一样的吗?甘露和碧螺春的功效是相差不多的,在细节上是有区别的。

甘露的功效

【蒙顶甘露功效一】:有助于延缓衰老;

【蒙顶甘露功效二】:有助于抑制心血管疾病;

【蒙顶甘露功效三】:有助于预防和抗癌;

【蒙顶甘露功效四】:有助于预防和治疗辐射伤害;

【蒙顶甘露功效五】:有助于抑制和抵抗病毒菌;

【蒙顶甘露功效六】:有助于美容护肤;

【蒙顶甘露功效七】:有助于醒脑提神;

【蒙顶甘露功效八】:有助于利尿解乏;

【蒙顶甘露功效九】:有助于降脂助消化;

【蒙顶甘露功效十】:有助于护齿明目。

碧螺春的功效

【碧螺春功效一】:具有兴奋作用;

【碧螺春功效二】:具有利尿作用;

【碧螺春功效三】:具有强心解痉作用;

【碧螺春功效四】:具有抑制动脉硬化作用;

【碧螺春功效五】:具有抗菌、抑菌作用;

【碧螺春功效六】:具有减肥作用;

【碧螺春功效七】:具有防龋齿作用;

【碧螺春功效八】:具有抑制癌细胞作用;

【碧螺春功效九】:具有缓解脚气作用。

由此可知,甘露的功效和碧螺春的功效是比较相似的。不过只要是茶叶,都具有以下的功效。

茶对人体的生理调节功能除了早期就众所周知的提神、明目、益思、除烦、利尿外,近二十多年来,随着对茶叶研究的深入,它对人体的生理调节作用,特别是对生活水平提高、工作节奏加快后引发的人体代谢不平衡的调节功能不断被人们认知。

一是杀菌抗病毒,改善肠道微生物环境。茶叶对肠道内微生物环境的作用是双向的:

一方面对霍乱弧菌、痢疾菌、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有害细菌有很强的杀菌和抑菌作用,一般饮茶浓度就能达到这种杀菌效果;

另一方面,茶对维持肠道健康有重要作用的双歧杆菌有促进生长和增殖的功效,有利于提高肠道免疫力。

茶对引起呼吸道、消化道疾病的病菌也具有很强的抗御和抑制作用,特别是绿茶作用强于其它茶类。

二是抗衰老,增强免疫力,茶叶中的茶多酚、维生素C、维生素E都是抗氧化活性很强的物质,能有效地清除造成人体衰老的过量的自由基。

饮茶还能提高人体的白血球和淋巴细胞数量和活性,增强免疫力。

三是降血脂、降血糖。茶叶中含有儿茶素、茶多糖,儿茶素能抑制人体细胞中胆固醇的合成,因此饮茶可降低血浆中胆固醇总量和低密度脂蛋白含量。

儿茶素和茶多糖都能有效地降低糖尿病患者的血糖、尿糖水平。此外,饮用绿茶、乌龙茶还能有效地防治皮肤癌、肺癌、肝癌、食道癌等癌症。

总之,甘露和碧螺春的功效不是全部一样,但是也相差不多了。

碧螺春是绿茶么?简述碧螺春的制作工艺


碧螺春茶已有1000多年历史,当地民间*早叫洞庭茶,又叫吓煞人香,炒成后的干茶条索紧结,白毫显露,色泽银绿,翠碧诱人,卷曲成螺,产于春季,故名“碧螺春”,那碧螺春是绿茶吗?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吧!

碧螺春是绿茶

碧螺春是中国传统名茶,中国十大名茶之一,属于绿茶类,已有1000多年历史。碧螺春产于江苏省苏州市吴县太湖的东洞庭山及西洞庭山(今苏州吴中区)一带,所以又称“洞庭碧螺春”。

碧螺春的特点

碧螺春茶条索紧结,卷曲如螺,白毫毕露,银绿隐翠,叶芽幼嫩,冲泡后茶叶徐徐舒展,上下翻飞,茶水银澄碧绿,清香袭人,口味凉甜,鲜爽生津,早在唐末宋初便列为贡品。碧螺春,名若其茶,色泽碧绿,形似螺旋,产于早春。

碧螺春的制作工艺

1、采摘

碧螺春采摘有摘得早,采得嫩,拣得净。每年春分前后开采,谷雨前后结束,以春分至清明采制的明前茶品质最为名贵。

采回的芽叶必须及时进行精心拣剔,剔去鱼叶和不符标准的芽叶,保持芽叶匀整一致。通常拣剔一公斤芽叶,需费工2~4小时。其实,芽叶拣剔过程也是鲜叶摊放过程,可促使内含物轻度氧化,有利于品质的形成。一般5~9时采,9~15时拣剔15时~晚上炒制,做到当天采摘,当天炒制,不炒隔夜茶。

2、杀青

在平锅内或斜锅内进行,当锅温190~200°C时,投叶500克左右,以抖为主,双手翻炒,做到捞净、抖散、杀匀、杀透、无红梗无红叶、无烟焦叶,历时3~5分钟。

3、揉捻

锅温70~75°C,采用抖、炒、揉三种手法交替进行,边抖,边炒,边揉,随着茶叶水分的减少,条索逐渐形成。炒时手握茶叶松紧应适度。太松不利紧条,太紧茶叶溢出,易在锅面上结“锅巴”,产生烟焦味,使茶叶色泽发黑,茶条断碎,茸毛脆落。当茶叶干度达六、七成干,时间约10分钟左右,继续降低锅温转入搓团显毫过程。历时12~15分钟左右。

4、搓团显毫

是形成形状卷曲似螺、茸毫满披的关键过程。锅温50~60°C,边炒边用双手用力地将全部茶叶揉搓成数个小团,不时抖散,反复多次,搓至条形卷曲,茸毫显露,达八成干左右时,进入烘干过程。历时13~15分钟。

5、烘干

采用轻揉、轻炒手法,达到固定形状,继续显毫,蒸发水分的目的。当九成干左右时,起锅将茶叶摊放在桑皮纸上,连纸放在锅上文火烘至足干。锅温约30~40°C,足干叶含水量7%左右,历时6~8分钟。全程约为40分钟左右。

6、炒制

手不离茶,茶不离锅,揉中带炒,炒中有揉,炒揉结合,连续操作,起锅即成。

总的来说,碧螺春,产于太湖东洞庭山及西洞庭山,故命名洞庭碧螺春。2002年经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总局批准,获得原产地域标志产品保护。碧螺春属于绿茶,是绿茶中的炒青绿茶!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