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cy316.com - 宜兴绿茶】
我国的茶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下面是茶经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宜兴红茶历史文化及发展”内容,希望能够帮助各位茶友们了解“宜兴红茶历史文化及发展”相关知识!
宜兴红茶历史发展
汉史以名,三国以盛
东汉年间,宜兴红茶已在汉家史书《桐君录》中得名,书中有言“西阳、武昌、晋陵皆出好茗。”而其中的晋陵即指宜兴,后更有汉王到宜兴茗岭“课堂艺茶”的趣史;到三国孙吴时代,孙权曾居阳羡为政,对其极力推崇,固宜兴红茶兴盛于江南,美曰“国山茶”。
誉满唐年,诗颂文撰
唐朝年间,无论市坊乡野还是权贵宫廷,宜兴红茶已是誉满天下,茶圣陆羽亦在《茶经》中大加褒扬“芬芳冠世产,可供上方”,更另其名重一时;唐风好文,卢仝、杜牧、白居易、皇甫冉、陆龟蒙、张籍等诗文大家,都因深谙宜兴红茶而诗颂文撰诸多,特别是亦有“茶圣”之称的卢仝的一句“天子未尝阳羡茶,百草不敢先开花”,更是将宜兴红茶的文化底底蕴趋向极致。
宋间紫砂,明清人家
宋朝年间,苏轼曾居宜兴,深研宜兴红茶在饮用中与紫砂茶壶的交相辉映之趣,并将其心得录于后人,对宜兴红茶文化和紫砂文化归于一统的共同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明清时期,伴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下生产和经营上的逐步成熟,宜兴红茶已经成为百姓人家中的生活必需品,深入乡里,享誉民间。自然孕育,技艺雕琢
宜兴红茶乃自然孕育之佳茗,固所产之地必然先天独厚;而宜兴红茶亦为隐世璞玉,更需后天技艺精心雕琢。得春谷蕊宜兴红茶,凭靠着“雨洗青山四季春”的宜茶环境,再加优质茶田500余亩,以及风雨适度,晴阴协调,固能够集先天之大成;又倚设备之精良、人力之精干、技艺之精湛,妙手天成饰雕琢,更令茶香沁人心脾,回味无穷。
不事源水,入沸弥香
宜兴红茶在浸泡饮用时无需繁多的茶工琐事,一不事源水,虽以软水为佳,但对于其他浸泡用水的来源亦是处之泰然;二不需洗茶,宜兴红茶因其叶芽细嫩,所以第一泡的茶水即能饮用;三不计沸度,只要是沸腾过后大约85度到90度的水温即可取用,入沸仅需二十秒,弥香悠然即若岸芷汀兰,更兼有解渴降温、提神醒脑、解毒利尿、除腻化积、减肥养颜、抗衰增寿、降压控脂等功效。
紫砂为器,相依成趣
清人汪文柏曾在《陶器行》中写道“人间珠玉安足取,岂如阳羡溪头一丸土。”即是美誉宜兴出产的紫砂壶,而在品茗宜兴红茶之时,若能深谙紫砂为器的相依之道,聚味、增香、保温、保质,故而成趣成景,既是宜兴红茶文化的瑰宝之一,亦是平添饮茶间的唇齿增香。
茶文化精选阅读
茶作为祭祀历史文化及发展
祭嗣
祭祀在中国古代是天大的事情,“国之大事在祀与戎”,这是有道理的。祭祀的对象是祖先和天,除去其中的迷信成分,我们可以知道祭祀在培养共同民族精神,增强凝聚力方面作用是巨大的。可以说没有对祖先、对上天的祭祀就不可能有我们这个民族的形成。
由于祭祀如此的重要,自古以来它就为朝廷和家族所重视,并因此成为传统礼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茶在祭祀中的使用,应该是在它成为饮料之后的事情,因为祭祀之物大多是死者生前使用或喜爱的东两,只有这样才合乎事情发展的规律。所以在东汉之前,至少在此时的北方,茶还没有进入祭祀当中。大约到了晋代,以茶待客逐渐兴起,以茶为祭也可能出现在这时。
到了南北朝时,茶作为祭祀之物正式记载开始出现。梁萧子显撰写的《南齐书·武帝本纪》中记载,齐武帝萧赜于永明十一年(493年)七月下诏:“我灵上慎勿以牲为祭,唯设饼、茶饮、千饭、酒脯而已,天上贵贱,咸同此制”。以茶为祭可能最初起源于民间而后为齐武帝萧颐吸收到丧礼中,因此这并不是以茶为祭的开始。
以茶为祭的对象可能原先只是祖先,后来才推广到了天地、自然现象,以及道教的神仙、佛教的佛、菩萨、罗汉等。《神异记》中讲到过有个叫虞洪的人偶遇丹丘子(传说中的仙人),应其所请以茶“因立奠祀”。这些记载只代表个别现象,不具有普遍性。广泛地用茶做祭品,据认为还是全国一统的隋唐时期,这时茶饮之风逐渐盛行,李郢的诗句中有“驿路鞭声砉流电,半夜驱夫准复见;十里皇程路四千,到时须及清明宴”。这恐怕就是和清明的祭祀有关吧。
作为祭品的茶其礼节要比一般的茶礼虔诚和讲究。在朝廷的祭典中,所用的都是进贡的上好茶叶,在一般寺庙中敬佛时,也都设法以最好的茶叶敬奉,《蛮瓯志》说:“《觉林院志》崇收茶三等:待客以惊雷荚,自奉以萱草带,供佛以紫茸香。盖最上以供佛,而最下以自奉也”。
我国古代,主要有三种用茶作祭的形式:一是在茶碗、茶盏中注入茶水;二是不煮泡而只放干茶;三是不放茶,而只置茶壶、茶盅作象征。但也有例外的情况,明代徐献忠《吴兴掌故集》写道:“我朝太祖皇帝喜顾渚茶,今定制,岁贡奉三十二斤,清明年(前)二日,县官亲诣采造,进南京奉先殿焚香而已”。在宜兴的明代县志中此事也有记载。意思是明太祖朱元璋喜欢喝顾渚茶,于是朝廷定下惯例,在每年的清明前二日到奉先殿用茶祭祀的时候,采用焚烧的形式。
浙江名茶历史文化及发展
浙江是全国著名的产茶区之一,全省除四个县外,都出产茶叶,产量约占全国总产量的五分之一以上。
本省出产的茶叶,以产区不同,分为杭湖茶、平水茶、温州茶、遂淳茶四大类。尤其是杭州龙井茶和平水珠茶,是我国特有的茶叶品种,畅销国内外,声誉更著。
茶叶含有茶素(咖啡硷)、单宁、芳香油、植物性蛋白质、果素、叶绿素等成份,泡饮后有提神、解渴、利尿、消食、去痰、醒酒和防治坏血病等功能。茶树的种籽还可榨油,树材质地细密、坚固,可供雕刻。
我国发现茶树,已有四千六百多年历史。浙江的茶树,是从云南一带,经过四川,沿着长江传过来的,至今已有一千多年历史了。在唐、宋以前,茶叶的产区和品种,以现在的长兴县一带所产的“紫笋茶”为最佳;其次是越州(今绍兴平水茶区)一带,以会稽(今绍兴)的“日铸茶”和余姚的“瀑布茶”最有名;雁荡山龙湫背出产的“雁山茶”,号称“雁山五珍”之一,也是珍品。现在杭州龙井茶的主要产区――梅家坞,据传六百年前还是个荒山野坞,后来从天目山逃难来的姓梅农民夫妻两人加以开垦,才逐渐发展成为村落。这里山势较高,茶树接受紫外线特别强烈,沙土含矿物质较多,茶农“炒茶”,火候掌握得适当,因此,龙井茶具有色绿、香郁、味淳、形美的特点,而闻名于全国。
浙江名茶,历代都要向皇帝进贡。如“紫笋茶”,唐代时要“岁贡一万串”(每串一斤重),“会昌(841-846年)中,至一万八千四百斤”。由于“贡茶”数字巨大,唐代宗大历五年(771年),湖州府便“建草舍三十间”,“置贡茶院”,这可以说是本省第一个茶叶制造所。到了德宗贞元十七年(801年),贡茶院又于武康新建“东廊三十间,……又焙百余所,工匠千余人”,生产规模更大了。与此同时,皇宫里还规定,第一批“贡茶”必须在清明节前送到京城。因此,每到制茶季节,仅湖州一府,就要调集“役工三万人”,进山采制茶叶。同时,还要广征钱粮,以制造“龙袱、旗袋、篓杠、包索”和盛置泉水用的银瓶。茶农和“役工”们在重重压榨下,苦不堪言。特别是到了国民党反动统治时期,茶农的生活更加凄惨。像梅家坞,解放前百分之六十以上的茶园,为三户地主和五户富农所占有,百分之九十以上的茶农,只有一些土质贫瘠的零星茶园。茶农梅阿祥被地主逼得走投无路,竟含泪悬梁自尽。
1933年,本省茶园面积曾达到五十六万七千亩,茶叶总产量为四十九万一千担。但在国民党反动政府和日本侵略者的摧残之下,茶园不断荒芜,至1949年解放时,全省只剩茶园三十一万八千亩,年产量只有十三万二千担。解放后,在党的领导下,茶农们积极改进茶园的栽培管理,采取了茶园防冻、四季施肥、扩种绿肥,以及早耕、深耕、深削等一系列措施,并且推行多次采摘、四季采茶的新办法,使本省茶叶生产获得巨大发展。1953年,全省茶叶产量就上升到三十八万七千多担;1958年,茶园面积扩大到八十二万多亩,茶叶产量达六十四万二千担,超过了历史上的最高水平。现在,全省茶园面积将近一百万亩,茶叶产量不断增加。茶农生活也就愈来愈美好。
福鼎白茶的历史文化及发展
福鼎有这样一个传说,太姥山古名才山,尧帝时,有一位蓝姑在此居住,以种蓝为业,为人乐善好施,深得人心。她常用将所种的绿雪芽茶作为治麻疹的良药,救活了无数小儿。人们感恩戴德,把她奉为神明,称其为太母,这座山也因此名为太母山。到汉武帝时,派遣侍中东方朔到各地授封天下名山,于是太母山被封为天下三十六名山之首,并正式改名为太姥山。古白茶的诞生与福鼎民间流传的太姥娘娘之蓝姑传说不谋而合。
也有学者认为,白茶的起源至少在唐朝之前。唐代的陆羽在《茶经·七之事》曾引用《永嘉图经》的一句话:“永嘉县东三百里有白茶山。”陈椽教授在《茶业通史》中指出永嘉县南三百里是福建的福鼎(唐为长溪县辖区),系白茶原产地。可见唐代长溪县(闽东)已有“白茶”品种。民国《太姥山全志》的作者卓剑舟诗中有“闻道郑渔仲,品泉兰水涯,可曾到此洞,一试绿雪芽”之句,郑渔仲即宋朝史学家莆田人郑樵,从诗中可以看出卓剑舟认为宋朝的郑樵曾品饮过“绿雪芽”白茶。另据央视报道,2009年考古工作者在曾经创建了西安碑林博物馆的吕氏家族墓的发掘中,发现了距今1000多年前的茶叶,更让大家惊奇的是,这些千年以前的茶叶还是茶叶中少之又少的极品白茶。尽管福鼎有着悠久的产茶历史,但是史书文字记载相对较少,以至于很少人了解白茶的历史悠久。
明代田艺蘅所著的《煮泉小品》中记载:“茶者以火作者为次,生晒者为上,亦近自然,且断火气耳……生晒茶沦于瓯中,则旗枪舒畅,清翠鲜明,尤为可爱。”其中“生晒者为上,亦近自然”就是白茶的加工方法,这也表明白茶的品质接近自然,品质良好。这是有关白茶生产与品质的较早历史记载。后来,明代闻龙在《茶笺》(1630年)进一步追述“田子以生晒不炒不揉者为佳,亦未之试耳”。这种“不炒不揉的制茶方法”,正是当今白茶制法的特点,即将“取芽”、“生晒”、不炒不揉融为一体。
明清时期,太姥山茶(尤其绿雪芽)的声名更盛。明代谢肇淛《太姥山志》里多处提到太姥山产茶。明代陆应阳在《广舆记》中写道:“福宁州太姥山出名茶,名绿雪芽。”清初周亮工《闽小记》、郭柏苍《闽产录异》、吴振臣《闽游偶记》、清邱古园《太姥山指掌》等文献中都有关于“绿雪芽茶是也”的记载。民国卓剑舟著《太姥山全志》时就已考证出:“绿雪芽,今呼白毫。香色俱绝,而犹以鸿雪洞产者为最。惊性寒凉,功同犀角,为麻疹圣药。运售国外,价与金埒。”太姥山一片瓦寺(鸿雪洞旁)的僧人至今仍沿用古法制作绿雪芽(现已由丹井茶室一阙姓居士打理),每年架梯到鸿雪洞顶采摘野生茶树的芽,晾晒成茶后待客,成品如白毫银针。无论是史料记载还是当地田野调查,普遍的观点认为福鼎是中国白茶的原产地,其生产白茶的历史悠久。福鼎白茶贸易也是历史悠久。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福鼎沙埕港设贸易口岸,出口茶叶。清嘉庆初年,“白毫银针”被誉为世界名茶,是英国女王酷爱的珍品。1910年起,“白毫银针”畅销欧美。清末民初时,福鼎白茶已远销欧亚39个国家和地区。《太姥山全志》曾有记录:“运售国外,价与金埒。”2011年,在西泠印社春拍场上,有数品民国四年(1915年)参展“巴拿马万国博览会”的“精茶”原装登场,1915年英文印鋻宛然尤在。其中,福建的马玉记白茶荣获当年巴拿马万国会的金牌奖章,此款参展茶采用精选芽尖制成,虽时光流逝百年但其茶身的白毫依然清晰可见,保存之完好堪称奇迹。根据福鼎点头柏柳村梅伯珍(梅筱溪)在民国时写的《筱溪陈情书》中所记,福建马玉记白茶都是由梅筱溪提供的。
种种资料表明,福鼎产茶历史悠久,茶史遗存丰富,一些古籍记载和论述无不彰显着福鼎白茶的悠久历史文化积淀和其在中国茶文化史上的重要地位。可以毫不夸张地说,福鼎茶叶的演绎文化历史,正是中国茶叶发展史的缩影。因此,品饮白茶,是个缅怀祖先勤劳智慧、体验悠悠古典情怀的过程。
云南勐海茶区历史文化及发展
勐海茶区
“勐海”是西双版纳州下辖的一个县。“勐”为早期行政单位的名称(傣语“勐”为地方之意),“海”是人名,叫“岩海”,又称“召相海”,是最先管理统辖勐海地区的一位傣族首领,因此也有人称“海”为勇者居住的地方。
此茶区为2004年以前,勐海茶厂主要茶菁收购地区。清代以前普洱茶的集散地以普洱为主,清朝末年普洱茶的制作技术向南传递,由普洱(今景东附近)、思茅(今普洱市)到倚邦、易武、勐海等地区。至民国初年,因种种政经因素、交通问题,加之瘟疫肆虐,茶叶的贸易重心完全由勐海地区所取代。20世纪50年代初期勐海茶厂除在本县茶区设站收购毛茶外,并在景洪、勐腊等县设站收购毛茶。且1952年开始,勐海茶厂及所属南糯山分厂开始收购部分鲜叶直接在场内加工,成为初、精制合一的最早典范。目前勐海茶区涵盖在西双版纳地区澜沧江以南的范围,包括景洪、巴达、布朗山、班章、南糯山、勐龙、勐宋、勐遮等地区;广义勐海茶区,涵盖至勐海茶厂收购毛料茶区,如普洱市西南部茶区(如邦崴、景迈)。纬度与海拔较低,气温稍高、雨量较多,茶性强、香气扬、涩度较高,是此茶区茶菁主要特色。
安化天尖茶历史文化及发展
安化天尖茶由来、历史、分类知识
天尖茶的由来
天尖茶是安化黑茶中唯一的散茶系列。天尖茶在明清时就定为了贡品,主供皇室天子品用并奉为珍品,故名天尖。
天尖茶的历史
明·洪武24年(公元1391)朝廷额派贡茶,安化每岁贡芽茶22斤(合现在13千克),后将大桥、仙溪、九渡水和龙溪采制贡芽茶地史称『四保贡茶』产地。安化天尖、贡尖在道光年间定位『贡茶』入朝,之后就有了皇帝用茶为天尖、朝廷臣子用茶为贡尖之说。
天尖茶的分类
天尖、贡尖、生尖在安化历史上被称为“三尖”茶,是安化黑茶的上品,采用谷雨时节的鲜叶加工而成,曾经是西北地区的贵族饮品,清.道光年间(1825年前后),天尖和贡尖列为贡品。供皇室饮用。“三尖”茶是以黑毛茶为原料加工而成,滋味醇厚,品质稳定,是安化成品黑茶中的佳品。“三尖”茶采用蔑篓散装,是现存的最古老的茶叶包装方式。
天尖茶的包装
一直以来使用古老的四方形状的竹篾篓包装,这种包装有助于空气干湿流通,能使天尖黑茶自然发酵自醇。
天尖茶的外形
外形色泽乌润,条索匀整、洁净。
内质口感清爽鲜活,松香突显、持久、滋味浓厚鲜甜,汤色橙红通透明亮,叶底黑润乌亮。
天尖茶的工艺特点
天尖茶沿用上世纪50年代的加工工艺,并对加工过程中的关键技术进行了透彻分析,更好的控制了茶叶的品质,滋味更加醇厚,品质更为稳定。
天尖茶具有消食、消脂、调节生理代谢等功效,长期饮用效果更佳。
恩施玉露茶历史文化及发展介绍
恩施玉露
历史渊源及发展
恩施玉露是中国保留下来的为数不多的一种蒸青绿茶,产于湖北恩施市南部的芭蕉乡及东郊五峰山。其制作工艺及所用工具相当古老,与陆羽《茶经》中所记载的方式十分相似。
恩施玉露曾被称为“玉绿”,相传是清康熙年间恩施芭蕉黄连溪一蓝姓茶商研制的。晚清至民国初期,是茶叶发展的兴盛时期,1936年,湖北省民生公司管茶官杨润之,改锅炒杀青为蒸青,其茶不但茶之汤色、叶底绿亮、鲜香味爽,而且使外形苍翠绿润,毫白如玉,外形条索紧圆光滑,故改名为“玉露”。恩施玉露以其别具一格的品质特色,赢得了茶人的赞赏。
品质特点
恩施市五峰山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朝夕云雾缭绕,山下为滔滔清江环抱;山坡缓园,峪地平阔,砂质壤土,深厚肥沃,良好的生态环境,不但促进了茶树健壮生长,而且茶树代谢旺盛,内含叶绿素、蛋白质、氨基酸和芳香物质特别丰富。此外,恩施玉露含硒量适中,据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分析,该茶干茶含硒3.47毫克/千克,茶汤含硒0.01~0.52毫克/千克,符合富硒茶0.3~5.0ppm的消费要求。
经沸水冲泡,恩施玉露芽叶复展如生,初时婷婷地悬浮杯中,继而沉降杯底,平伏完整,汤色嫩绿明亮如玉露,香气清爽,滋味醇和。观其外形,赏心悦目;饮其茶汤,沁人心脾。
功夫茶艺起源历史文化及发展
功夫茶艺
功夫茶由宋代发源,如今在广东潮汕地区及福建的漳州泉州一带的潮汕功夫茶十分盛行,功夫茶艺已经成为一种融精神、礼仪、沏泡技艺、巡茶艺术、评品质量为一体的著名茶道形式。
功夫茶泡茶所选的器具十分精致,不仅泡法独特,而且饮用程式也极为讲究。功夫茶的冲泡已经不单是人们闲暇时的一种消遣和享受,而且是日常生活、人际交往中一种必不可少的工具,更是迎接往来宾客的一种重要手段。用来冲泡功夫茶的茶具小巧玲珑,非常考究。一般一套功夫茶的茶具,包括一壶三杯,也有一壶两杯和一壶四杯的。冲泡功夫茶以泉水、井水为最佳。泡制功夫茶采用的是铁观音、水仙和凤凰茶等乌龙茶叶。乌龙茶是一种半发酵茶,介乎红茶和绿茶之间,只有它才能冲泡出功夫茶所特有的色、香、味。
功夫茶素以浓度高著称,初喝似嫌其苦,习惯后则嫌其他茶不够滋味了。功夫茶在泡制时首先将水烧开后冲茶。标准的功夫茶艺,包括活火、虾须水、拣茶、装茶、烫杯、热罐(壶)、高冲、低斟、盖沫、淋顶十法。
功夫茶素以浓度高著称,初喝似嫌其苦,习惯后则嫌其他茶不够滋味了。功夫茶在泡制时首先将水烧开后冲茶。标准的功夫茶艺,包括活火、虾须水、拣茶、装茶、烫杯、热罐(壶)、高冲、低斟、盖沫、淋顶十法。
这里以潮汕功夫茶为例,简单了解一下功夫茶艺的具体过程。潮汕功夫茶一般包括主人在内一共四人,泡茶的程序由主人来亲自操作。首先点火煮水,并将茶叶
放人冲罐中,多少以占其容积之七分为宜。水开后冲人装有茶叶的冲罐中之后盖沫。以初沏之茶浇冲杯子,第一冲杯的目的在于造成一种茶道精神,营造一种茶韵的气氛。洗过茶后,再冲入虾须水(即刚开未开之水),茶叶在这个时候已经完全泡开了,性味俱发,可以斟茶饮用了。主人在斟茶时,应该将四个茶杯并围在一起,以冲罐穿梭巡回于四只茶杯之间,直至每杯均达七分满时停止,潮汕人称此过程为“关公巡城”。此时罐中之茶水也应该所剩不多,剩下的一点茶汤还应该一点一抬头地依次点人四杯之中,这就是潮汕人所说的“韩信点兵”。四个茶杯中的茶量、色泽都应该是均匀相同的,这才是上等功夫。最后,主人将斟好的茶,双手依长幼次第奉于客前,先敬首席,左右佳宾次之,自己最末。
世界的红茶起源及历史文化
世上最早发现并利用茶的人据说是神农氏。相传在公元前2737年时,他意外地喝到加了野生茶树的叶子所煮沸的水,觉得神清气爽;另有一说是他尝百草中了毒,但藉嚼茶树叶化解,从此中国人日渐懂得对茶的药用、食用及饮用。
到了唐朝,饮茶的风气已经遍及民间。在公元780年左右,陆羽将他对茶相关的考察和经验集结成《茶经》,这是世上第一部茶书;而在此之前,人们对茶的名称不一,陆羽在书里则统一用其中的“茶”字,对于后世确立“茶”为总称是一大关键。
红茶起源的确实年代已不可考。成书于明朝中期(约16世纪)的《多能鄙事》,曾提及“红茶”这一名称,是现在最早的记载。据推测,在17世纪时,已经开始制作红茶,最先出现的是福建小种红茶。以小种红茶的制作工序为基础,18世纪中期在福建又演变产生工夫红茶,制作加工更为精细。
世界的四大红茶是:祁门红茶,阿萨姆红茶,大吉岭红茶,锡兰高地红茶。
祁门红茶,简称祁红,产于中国安徽省西南部黄山支脉区的祁门县一带。当地的茶树品种高产质优,植于肥沃的红黄土壤中,而且气候温和、雨水充足、日照适度,所以生叶柔嫩且内含水溶性物质丰富,又以8月份所采收的品质最佳。祁红外形条索紧细匀整,锋苗秀丽,色泽乌润(俗称“宝光”);内质清芳并带有蜜糖香味,上品茶更蕴含着兰花香(号称“祁门香”),馥郁持久;汤色红艳明亮,滋味甘鲜醇厚,叶底(泡过的茶渣) 红亮。清饮最能品味祁红的隽永香气,即使添加鲜奶亦不失其香醇。春天饮红茶以它最宜,下午茶、睡前茶也很合适。
阿萨姆红茶,产于印度东北阿萨姆喜马拉雅山麓的阿萨姆溪谷一带。当地日照强烈,需另种树为茶树适度遮蔽;由于雨量丰富,因此促进热带性的阿萨姆大叶种茶树蓬勃发育。以6~7月采摘的品质最优,但10~11月产的秋茶较香。阿萨姆红茶,茶叶外形细扁,色呈深褐;汤色深红稍褐,带有淡淡的麦芽香、玫瑰香,滋味浓,属烈茶,是冬季饮茶的最佳选择。
大吉岭红茶,产于印度西孟加拉省北部喜马拉雅山麓的大吉岭高原一带。当地年均温15℃左右,白天日照充足,但日夜温差大,谷地里常年弥漫云雾,是孕育此茶独特芳香的一大因素。以5~6月的二号茶品质最优,被誉为“红茶中的香槟”。大吉岭红茶拥有高昂的身价。三、四月的一号茶多为青绿色,二号茶为金黄。其汤色橙黄,气味芬芳高雅,上品尤其带有葡萄(葡萄食品)香,口感细致柔和。大吉岭红茶最适合清饮,但因为茶叶较大,需稍久焖(约5分钟)使茶叶尽舒,才能得其味。下午茶及进食口味生的盛餐后,最宜饮此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