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鼎白茶饼经典珍藏的价格。
下面是茶经网小编为大家精心准备的“欧阳修珍藏“小龙团””精彩内容,帮助大家了解茶文化知识,欢迎大家进行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蔡襄发明了小龙团茶,这种小龙团非但制作精细,品质绝佳,更因为产量极少,第一年只造出了十斤,主要是供皇上享用,连朝廷大臣都极少得到。因此小龙团茶极其昂贵,每斤价值黄金二两。可惜权贵们就是有黄金也买不到。当时的皇帝是仁宗赵桢,他对小龙团茶也极其珍爱,即使是宰相都不轻易赏赐,唯一赏赐的时候是每年的南郊祭天地的大礼中,中书省和枢密院(当时最高的政治和军事机关,并称两府)的八位大臣,才共同分得一饼。蔡襄的小龙团是卜饼一斤(十六两),一饼也就是一两六钱,就这一两六钱的茶还要再分成八份,每个人分得的就只有二钱了,真是可怜。也可见其珍贵远过于黄金了,八个人拿回家,自然是舍不得饮,当传家宝供着,贵客来了给他观赏一下就算是极高的礼遇了。
在这些人中,有个人却非常幸运,因为他得到了完整的一饼小龙团茶。这个人就是欧阳修(1007-1072年),北宋著名的文学家和史学家,官至枢密副使、参知政事。
欧阳修极其爱茶,和蔡襄督造建溪小龙团贡茶一样,他在做扬州知府的时候,曾经负责督造扬州贡茶。此外,他作的《双井茶》诗非常有名,诗歌中热情赞美了分宁(今江西修水)的双井贡茶。然而他最珍爱的还是宋仁宗赐给他的一饼小龙团贡茶。
上述所讲的八位大臣分赏一饼小龙团茶的事情就出现于欧阳修为蔡襄所著《龙茶录》写的《后序》中。到了嘉祐七年(1062年),小龙团茶的产量有所增加,因此这年两府八人所获茶为每人一饼,而欧阳修成为了幸运的八人中的一员。
欧阳修在朝廷上开始做小小的谏官,慢慢做到枢密副使、参知政事这样的高官,期间经历了二十余年,他早就企盼得到小龙团茶,这一次竟然得到了完整的一饼,他真是百感交集。此后他经常拿着茶观赏捧玩,不时会涕泣不已。 这次令人激动的赐茶时间是嘉祐七年(1062年),而写那篇《后序》时间是治平元年(1064年),可知欧阳修已经珍藏这饼小龙团茶两年了。
宋代的唐庚批评欧阳修的珍藏小龙团茶之举说:“不管是什么茶,最要紧的是新。而这茶一藏就是几年,还有什么可值得品味的?”其实,他这种说法实在是不了解欧阳修的心情,欧阳修为国家鞠躬尽瘁二十多年,得到贡茶一饼之赐,这个茶埘他来说,意义绝非口腹之物。品味茶就是品味他忠君爱国、任劳任怨的一生,这怎么能不令他涕泣不已呢?
点石成金 某君酷爱写诗,却诗艺平平。一次该君有幸与欧阳修同行,高人就在眼前,他却并不认识。忽见路边一株枯树,就按捺不住,诗兴大发,念念有词地来了两句 “远看一枯树,两个干树桠”。
欧阳修听后,笑着说:“如果你能再加两句,这诗就很漂亮了!”可是这人绞尽脑汁也没想出来。欧阳修见他这般苦思冥想,知他对作诗已开始有所领悟,就补上了后面两句:“春来苔是叶,冬至雪做花”。此人听罢,心境豁然开朗。春天长着青苔,那绿色的青苔就是它的生命,冬天落满雪花,那皑皑的白雪就是它的色彩。一棵原本色彩生命全无的”死树”立刻神采飞扬、生机勃勒起来。整首诗因为这两句顿时变得生趣盎然,实乃点石成金之笔。
cy316.com延伸阅读
欧阳修《双井茶》散文诗词赏析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自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吉州庐陵(今江西吉安)人。历官知制诰、翰林学士、枢密副使、参知政事等。北宋诗文革新运动领袖,唐宋八大家之一。苏洵父子、曾巩、王安石皆出其门下。在散文、诗、词方面都卓有成就。
【双井茶】
西江水清江石老,石上生茶如凤爪。
穷腊不寒春气早,双井芽生先百草。
白毛囊以红碧纱,十斤茶养一两芽。
长安富贵五侯家,一啜犹须三月夸。
宝云日注非不精,争新弃旧世人情。
岂知君子有常德,至宝不随时变易。
君不见建溪龙凤团,不改旧时香味色。
【释义】
双井茶,古代茶名,产于黄庭坚的老家分宁县(今江西修水)的双井。《避暑录话》记载:“元祐间,鲁直(黄庭坚字)力推赏于京师,族人交致之,然岁仅得一二斤。”说明了这种茶的稀有珍贵。宝云,古代茶名,龙井茶中的一种,因产于杭州葛岭附近宝云山而得名。 日注,亦作日铸,又名日铸雪芽,产于今浙江绍兴会稽山日铸岭。该茶历史悠久,自宋朝起,即已被列为贡品,极负盛名,欧阳修曾誉之为“两浙第一”。建溪龙凤团,指产于福建建溪的上贡的团茶“龙团凤饼”。
【详解】
欧阳修对饮茶兴致很高,因此留下了一些描述茶的诗歌,《双井茶》即其中之一。诗中盛赞双井茶“一啜犹须三月夸”的优异品质。并表达了对那种“不改旧时香味色”的君子风度的赞赏。
茶闻趣事|欧阳修品茗赋诗 精于茶道|茶文化
茶闻趣事|欧阳修品茗赋诗 精于茶道|茶文化
宋代茶风盛行,达官贵人、文人雅士无不讲究品茶之道,欧阳修也不例外,精通,并留下了很多咏茶的诗文,还为蔡襄的《茶录》作了后序。
景佑三年,欧阳修受范仲淹的牵连,被贬夷陵作县令。当时任知州的朱庆基是欧阳修的旧友,他在州府东边为欧阳修建了一所新房。欧阳修把寓居命名为;至喜堂;,取;至而后喜;之意,并作《夷陵县至喜堂记》一文,其中写道:;夷陵风俗朴野,少盗争,而令之日食有稻与鱼,又有桔柚茶笋四时之味,江山秀美,而邑居缮完,无不可爱。;足见他对茶的喜爱。
欧阳修与北宋诗人梅尧臣相交深厚,两人皆爱品茶,经常在一起品茗赋诗,互相对答,交流品茗感受。一次在品茶新茶之后,欧阳修赋诗《尝新茶呈圣喻》,寄予梅尧臣,诗中赞美建安龙凤团茶:;建安三千五百里,京师三月尝新茶。年穷腊尽春欲动,蛰雷未起驱龙蛇。夜间击鼓满山谷,千人助叫声喊呀。万木寒凝睡不醒,唯有此树先萌发。;诗中对烹茶、品茶的器具、人物也有讲究:;鞍泉甘器洁天色好,坐是拣择客亦嘉。;可见欧阳修认为品茶需水甘、器洁、天气好以及共同品茶的客人也要投缘,再加上新茶,才可达到品茶的高境界。梅尧臣在回应欧阳修的诗中称赞他对茶品的力:;欧阳翰林最识别,品第高下无欹斜。;
欧阳修很喜欢诗人黄庭坚家乡江西修水的双井茶,在他所著的《归田录》中,认为此茶是;草茶第一;。他晚年辞官隐居后,在诗文《双井茶》中,以茶品讽喻人品,讽刺那些世俗之人,认为君子之质犹如佳茗,即使被人谈忘,其幽香犹存,本质不变。
既陆羽《茶经》论水和张又新的《煎茶水记》之后,欧阳修也写下论茶水的专文《大明水记》,其中对《煎茶水记》中将天下之水排名不足信,认为陆羽的论水之理比较正确:;羽之论水,恶淳浸而喜泉流,故井取及汲者,江虽云流,然众水杂聚,故次于山水,惟此说近物理云。;
欧阳修一生,仕途前后四十一年,起起伏伏,但其操守始终如一,就像好茶的品格一样,不会动摇。
欧阳修《尝新茶呈圣俞》茶之品茶诗赏析
【尝新茶呈圣俞】
建安三千里,京师三月尝新茶。
人情好先务取胜,百物贵早相矜夸。
年穷腊尽春欲动,蛰雷未起驱龙蛇。
夜闻击鼓满山谷,千人助叫声喊呀。
万木寒痴睡不醒,惟有此树先萌芽。
乃知此为最灵物,宜其独得天地之英华。
终朝采摘不盈掬,通犀銙小圆复窊。
鄙哉谷雨枪与旗,多不足贵如刈麻。
建安太守急寄我,香蒻包裹封题斜。
泉甘器洁天色好,坐中拣择客亦嘉。
新香嫩色如始造,不似来远从天涯。
停匙侧盏试水路,拭目向空看乳花。
可怜俗夫把金锭,猛火炙背如虾蟆。
由来真物有真赏,坐逢诗老频咨嗟。
须臾共起索酒饮,何异奏雅终淫哇。
【释义】
建安,地名,即今福建建瓯县。
夜闻击鼓,《采茶》:“采茶之法,须是侵晨,不可见日。侵晨则夜露未晞,茶芽肥润,见日则为阳光所薄,使芽之膏腴内耗,至受水而不鲜明。故每日常以五更挝鼓,集群夫下凤凰山,监采官人给一牌入山,至辰刻复鸣锣以聚之,恐其逾时贪多务得也。”
掬(jū),双手捧载。通犀,有孔相通。
銙(kuǎ),古腰带饰物。建安贡茶有贡新銙、试新銙、龙团胜雪、白茶等名称。
窊(wā),凹陷。
枪与旗,宋熊番《宣和北苑贡茶录》:“凡茶芽数品,最上者曰小芽,如雀舌鹰爪,以其劲直纤锐,故号芽茶。次曰中茶,乃一芽带一叶者,号一枪一旗。次曰大芽,乃一芽带两叶者,号一枪两旗。其带三叶四叶者,皆渐老矣。” 建安太守,指蔡襄,时知福州。
蒻(ruò),嫩香蒲。
乳花,烹茶所起的泡沫。
金锭,指黄色茶砖。
诗老指梅尧臣,字圣俞。
奏雅终淫哇,本谓奏大雅之乐,而结以邪僻之曲;此喻饮茶本属高雅之会,而俗夫却以酒筵收歇。
【详解】
欧阳修《归田录》:“茶之品,莫贵于龙凤,谓之团茶,凡八饼重一斤。庆历中,蔡君谟(襄)为福建路转运使,始造小片龙茶以进,其品绝精,谓之小团,凡二十饼重一斤,其价直金二两,然金可有而茶不可得。每因南郊致斋,中书、枢密院各赐一饼,四人分之,宫人往往缕金花于其上,盖其贵重如此。”此诗即写蔡襄所赠福建新茶之精美。诗的开头写宋人饮茶之好尚,接着写采茶的情景,并指出早春之茶少而名贵,后半部写当时饮茶风习。
蔡襄“大小龙团”智分辨
茶文化在我国宋代取得了重大的发展,朱时茶人辈出,他们饮茶不仅重视技巧,而且追求神韵精致,对中国的茶文化发展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在众多的茶人中,著名书法家蔡襄的茶艺尤为高超精湛。无论是制茶还是品茶,蔡襄都极为精通。同时,他还将自己独到的茶事见解和理论著述成文,留给后人。关于蔡襄分辨大、小龙团茶的逸闯传颂至今。
同为“宋四家”之一的苏轼,曾经作诗描述蔡襄和丁渭研制龙团茶争宠的事情。诗文如下:“武夷溪边粟粒芽,前丁后蔡相宠加。争相买宠各出意,今年斗品充官茶”。“前丁后蔡”指的就是丁渭和蔡襄。丁渭为福建转运使时负责监造贡茶龙凤团。其后,蔡襄担任转运使时,开始监制小龙团。跟据南宋叶梦得的著作《石林燕语》中的相关记载,丁渭所监制的大龙风团一斤茶有八饼,而蔡襄所监制的小龙团一斤茶却有十饼,因而较之大龙团,小龙团的制造更为精致。
蔡襄不仅善于制茶,对于品茶也很有研究,其判断力和鉴赏力都要远远高于常人。在宋人彭乘撰写的《墨客挥犀》中记载了一件蔡襄品茶的故事。某日,蔡囊应士人蔡叶丞的邀请到府上共同品饮小龙团。两人刚坐下片刻,又一位客人不期而至。侍婢将泡好的小龙团茶端上一一给两位客人奉茶,哪知蔡襄只小啜·口茶汤便皱眉说道:“这茶,定混杂了大龙团在里面,并非只有小龙团”。
主人蔡叶丞听罢十分惊讶,便唤来侍婢查问。原来侍婢原本只准备了主人和蔡襄的两份小龙团茶,却突然来了第二位客人。措手不及之下,侍婢突然发现有壶现成的大龙团茶,便将两者混在一起,没想到这样蔡襄也能分辨出来。听完侍婢的一番说明,蔡叶丞更是对蔡襄的品茶能力佩服不已。 蔡襄感动菩萨助建洛阳桥
蔡襄为官一向刚正不阿,爱民如子。他在福建做泉州知府时,有感于晋江县东面洛阳江水深不可测,两岸百姓渡河十分不便,甚至时常有人命丧于此,于是许下愿望要修筑一条跨海大桥(即后来民间习称的洛阳桥)。像这样的一个浩大工程,以宋朝时建筑的发展水平来看,实非易事。
同时,这样一个完全依靠人工来克服自然的工程,所需要的费用数目也极为庞大,在经费筹措上也大费周章。然而,据说蔡襄与佛颇有渊源,他为民请命的诚心感动了观音菩萨,于是菩萨化身成一个手提鱼篮、容貌娇俏的妙龄女孩,自述身世可怜,许多有钱人都想娶她为妻。于是小女孩儿对那些求婚男子说,你们都把钱丢过来,谁丢得多我就嫁给谁。通过这种方式,观音菩萨很快就帮助蔡襄筹够了经费。
当然,这只是民间关于洛阳桥来历的一个传说故事而已,然而从这个传说中足见蔡襄的勤政爱民。
小龙凤团茶是谁创制的
蔡襄又是我国茶史上一个很重要的人物。在茶史上,蔡襄有两大贡献,一是创制了小龙凤团茶,二是撰写了一部《茶录》。
蔡襄与小龙凤茶
小龙凤茶在宋代,是很名贵的茶,时人说它始于丁谓,成于蔡襄。在庆历年间,蔡襄任福建转运使时,开始改造成小团,一斤有二十饼,名曰上品龙茶。对于小龙凤茶,欧阳修曾给予过高度评价。宋人王辟之在《渑水燕谈录》说:一斤二十饼,可谓上品龙茶。仁宗尤所珍惜。也就是说,在当时,蔡襄的小龙凤茶,被视为朝廷珍品,甚至很多朝廷大臣和后宫嫔妃都只能一睹其形貌,难获亲口品尝。
蔡襄与《茶录》
蔡襄撰写的《茶录》。其文虽只千余字,却非常系统。全文分为两篇,上篇论茶,下篇论茶器。上篇中对茶的色、香、味和藏茶、炙茶、碾茶、罗茶、候汤、熁盏、点茶作了深入浅出而又简明扼要的论述。在下篇中,他又对茶焙、茶笼、砧椎、茶铃、茶碾、茶罗、茶盏、茶匙、汤瓶进行了系统的论述和说明。
此外,蔡襄还很喜欢与人斗茶。一次,他与苏舜元斗茶。蔡襄使用的是上等精茶,水选用的是天下第二泉惠山泉;苏舜元选用的茶劣于蔡襄,用于煎茶的却是竹沥水。结果,在这次斗茶中,蔡襄输给了苏舜元。
在茶事上,蔡襄还有一段趣闻:一天,欧阳修要把自己的书《集古录目序》弄成石刻,因此就去请蔡襄帮忙书写。虽然他俩是好朋友,但蔡襄一听,就向欧阳修索要润笔费。欧阳修知道他是个茶痴,就说钱没有,只能用小龙凤团茶和惠山泉水替代润笔,蔡襄一听,顿时欣喜不已,说道:太清而不俗。于是,两人就都笑了。
蔡襄一生爱茶,实可谓如痴如醉,在他老年得病后,郎中就叫他把茶戒了,说不戒茶的话,病情会加重,对此,蔡襄无可奈何,只得听从郎中的忠告。此时的蔡襄虽不能再饮茶了,但他每日仍烹茶玩耍,甚至是茶不离手。蔡襄对于茶的迷恋,正所谓:衰病万缘皆绝虑,甘香一事未忘情。
略说茶道的"闻思修"
略说茶道的"闻思修"
茶道是什么?
有一种说法“就是品赏茶的美感之道”——也对,且肤浅。仿佛,中华文化中的字理长城,瞬间被抽了筋扒了皮,轰然倒塌,彻底埋葬。
如果没理解好,这茶道也是被玩坏了,追求表象,不着根本,到最后,也成了区别有钱人和贫穷的代名词。
字理究竟
茶:人在草木间。汉语是一种象形文字,作为一种植物,“茶”只需要“艹”和“木”即能表达,为什么要中间有人?
道:“辵”半包围着“首”,象形义就是“脚(行动)”承载“头(思维)”而启程前行。道的释义和引伸含义很丰富,可以度娘。
茶道:两字组词,行为上绝不是简单地坐下来“品赏茶”,目的上也不是仅仅品尝“茶的美感”。
茶道,在中华文化中传承了2000多年(至少,一说4700年,汉代以前多用“荼”表义),众多的门派和名人都有各自独特的理解和描述。茶道的意义深远而广大,仅以个体能力,阔活无法解释圆满。那么,就让我们去芜求菁,从字理究竟开始,从茶与人的关系展开,探索“茶道”的终极。
茶道闻
在做出判断前,我们需要了解事实,需要倾听全面,需要学习,如是我闻。
茶道思
茶是一种饮料,和可口可乐联系比较,它们都是饮料,不可称道。
茶的品种很多,在品赏过程中佐以茶食、糖果、菜肴的品种也很多;和饮食文化联系比较,可称之为茶艺,不可称道。
制茶的方法有很多,泡茶的方法也有很多,和制造一款产品或者制作一款菜肴联系比较,更确切的可称之为“茶术”,不可称道。
茶对身体有益,和其他具有治疗功效的药物联系比较,可称之为茶医学,不可称道。
到了人类精神层面上,与茶相关的行为,包括茶联、茶书、茶具、茶画、茶学、茶故事等等,可称之为茶文化,仍不可称道。
当茶生活履历了行动和思考,再以实践作检验,以茶品味人生,以茶省悟人生,以致修身养性,完善人格。这种由此引伸出来的人生价值观,及其在修身养性中不息地行动和思考,才可称“道”。
这样,反过来看,以上茶事中,具“德”,亦可称“道”。
茶道修
以茶明志,不可光说不练;啖一口茶,恪行道。以茶养生,不可高攀附随;茗一口茶,知无涯。以茶修身,不可背本趋末;吃一口茶,法自然。
茶道,从字到义,始于闻思修。
普洱团饼茶的历史脉络
普洱茶名称的出现在明朝,明代谢肇制的《滇略》卷三中云:"士庶所用,皆普茶也,蒸而团之".说明,明朝期间云南紧压茶是鼎盛的。
然而,普洱茶历史上的开篇文章在唐代樊绰的《蛮书》中,其卷三云:"茶出银生成界诸山,散收无采造法,蒙舍蛮以椒姜桂和烹而饮之".唐朝时期,南昭国是云南的地方政权,蒙舍蛮是南昭国的主要力量,受唐王朝扶植,它们间的交往是密切的,蒙舍蛮的这种饮茶方式,在唐朝也是普及的,甚至成了大唐市民们的习俗,虽然陆羽觉得不屑一顾,但是其《茶经》里却作了重要记载。
云南利用茶叶的历史早于唐代,在三国的《七诲》里提到了"南中茶子",南中相当于四川省大渡河以南和云南、贵州两省。而要说到云南茶叶的重要发展,或者说普洱茶的成型,我认为是盛唐汉文化与南诏少数民族文化交融的结果,至于说更早的关于古滇国用茶的历史还有待考证。现在学术界,一般认为中国最早用茶是在巴蜀,特别是巴,三国《广雅》就载有荆巴间采茶作饼的史料。古滇国、南诏与巴蜀的交往与争战,对云南茶叶的发展也有着重要作用。陆羽《茶经》里没有直接记载云南茶区,应该是与当时南诏国是地方自治政权有关,而且南诏初期,云南之地是少数民族部落割据的,后来南诏与唐朝的关系,也是时而和平共处,时而争战不断。
《蛮书》记载"散收无采造法,蒙舍蛮以椒姜桂和烹而饮之",说明当时云南少数民族制茶用的是初级的晒青茶工艺,采摘不讲究,制造也就是最简单的日晒,在樊绰(出史南诏的唐朝使者)看来,这也是与唐朝饼茶的制茶工艺(蒸青制茶)相比而言的。
在云南民间走访,许多少数民族不知道什么是普洱茶,说晒青茶,他们却十分熟悉,并称之为"老黑茶",是他们"原生与本土"的重要饮料,以及重要的经济来源。可以说,一千多年以来,积淀、传承与发扬的晒青茶工艺是普洱茶的基础。而晒青茶古老的品饮方式,目前在云南少数民族中仍有流传,如佤族、拉祜族的烤茶、土锅茶,白族的"三道茶",纳西族德"龙虎斗茶"等。
笔者认为,南诏时由于地理与人文环境,少数民族粗陋的晒青茶工艺,交通运输不便等诸多因素影响,蒙舍蛮作为南诏政治中心的王族,他们在获得团饼茶的知识后,结合对外交流的需求,推动了他们采用初制晒青毛茶,"蒸而团之"制造紧压茶的历史。
唐朝时,散茶加姜桂混合烹饮的方式是一种大众习俗,而团饼茶的品饮则被认为是一种进步与时尚,蒙舍蛮会模仿这些时尚,制造饼茶,但由于茶山山高路远,加工运输困难,因而形成了"晒青饼茶"的加工方式,而不是唐朝的蒸青饼茶。
蒙氏的南诏国,在统一洱海地区后,在洱海之滨建太和城,设上下两关,上关为龙头关(即现在的大理古城),下关为龙尾关(也称龙尾城,即现在的下关城).蒙氏开创了"晒青饼茶",古永昌地区、洱海地区也就成为了重要的产茶与制茶基地,也为下关打下了深厚的茶文化底蕴。后来,南诏势力扩充到银生节度,云南的四大茶区也就初步成型了。
蒙氏帝王传了十三世,共二百五十年,而后被郑氏、赵氏及杨氏篡位。接着南诏的通海(现玉溪地区通海县)节度使段思平,在滇东南三十七蛮部的支持下,讨伐杨氏成功,开创了段氏大理国时代,段氏仍然以大理为国都。据《道光云南志钞》载:大理国传了几代后,宋兴,宋太祖干德三年,王全斌平蜀,欲取滇献之,宋太祖鉴于唐南诏之祸,觉得"南蛮"不易统治,才有了宋挥玉斧的典故(宋太祖以玉斧画大渡河曰:"此外非吾有也"),由此,段氏得以久居云南,中国竟以外域视之,不知所谓大理国矣。因而大理国就成了南诏国的延续,蒙氏的"晒青饼茶"加工方法自然得以传承。
到了元朝,元世祖平云南后,元朝派王族到云南执政,少数民族也被迫迁移,有的到了更边远所谓充满瘴气的边疆,蒙氏加工方法与习俗则在云南的少数民族中流传。
在明代,明王朝大力援助云南,云南经济获得长足发展,云南少数民族文化与汉文化的有了广泛的交流,蒙氏"晒青紧压茶"在云南得到大普及。明朝谢肇制的《滇略》才有了"士庶所用,皆普茶也,蒸而团之"的记载。由于云南地处西南边地,交通不便,消费习俗转换也没有中原地区快,明朱元璋下诏废除团饼茶兴散茶,并未影响云南的紧压茶,因而,云南紧压茶得以保留。
明朝以后,人们对普洱茶养生保健效果的逐步认识,名着《红楼梦》中就有了记述的普洱茶消食保健的功效,甚至,焖一罐普洱茶成为一种时尚;而科技着作《物理小识》、《本草纲目拾遗》等也有了相关记述。这样,普洱茶不仅没有随其它团饼茶衰落,反而在清朝得以发展,甚至成为了贡茶。
以上就是普洱茶(团饼茶)继承唐朝饼茶历史,而在明清两代得以发展的历史脉络。
茶道的概念:饮茶之道和修茶之道
茶道是以养生修心为宗旨的饮茶艺术,涵蕴饮茶之道、饮茶修道、饮茶即道三义。在中国茶道中,饮茶之道是基础,饮茶修道是过程,饮茶即道是终极。饮茶之道,重在审美艺术性;饮茶修道,重在道德实践性;饮茶即道,重在宗教哲理性。
中国茶道集宗教、哲学、美学、道德、艺术于一体,是艺术、修行、达道的结合。饮茶艺术与修道合二而一,不知艺之为道,道之为艺。
中国茶道既是生活的艺术,更是人生的艺术。
饮茶之道和修茶之道
茶道,无非就是藉饮茶而修道。当然,茶道中的饮茶与日常生活中的大众化饮茶有所不同,它包含备器、择水、取火、侯汤、习茶的一系列程序和技艺。茶道中的饮茶本质上是艺术性的饮茶,是一种饮茶艺术,这种饮茶艺术用中国传统的说法就是“饮茶之道”。修习茶道的目的在于养生修心,以提高道德素养、审美素养和人生境界,求善、求美、求真,用中国传统的说法就是“饮茶修道”。因此,可以为茶道下个定义:茶道是以养生修心为宗旨的饮茶艺术,简言之,茶道即饮茶修道。
中华茶道是饮茶之道和饮茶修道的统一,饮茶之道和饮茶修道,如车之两轮、鸟之双翼,相辅相成,缺一不可。饮茶修道,其结果在于悟道、证道、得道。悟道、证道、得道后的境界,表现为一切现成,饮茶即道。饮茶即道是茶道的最高境界,茶人的终极追求。因此,中华茶道涵蕴饮茶之道、饮茶修道、饮茶即道三义。
(一)饮茶之道
饮茶之道即饮茶的艺术,也就是今天我们通常所说的茶艺,道在此作方式、方法、技艺。
中国历史上先后形成四类饮茶之道——茶艺,即煮茶茶艺,以陆羽《茶经》为代表的煎茶茶艺,以蔡襄《茶录》和赵佶《大观茶论》为代表的点茶茶艺,以张源《茶录》和许次纾《茶疏》为代表的泡茶茶艺。煮茶茶艺可谓源远流长,自汉至今,绵延不绝;煎茶茶艺萌芽于西晋,形成于盛唐,流行于中晚唐,衰于五代,至南宋而亡;点茶茶艺萌芽于晚唐,形成于五代,流行于两宋,衰于元,至明朝后期而亡;泡茶茶艺萌芽于南宋,形成于明朝中期,流行于明朝后期至清朝中期,近现代一度衰退,自上世纪八十年代起开始复兴。
(二)饮茶修道
饮茶修道是借助饮茶活动以修行证道、体道悟道,此道指道德、规律、真理、本源、生命本体、终极实在等。
壶居士《食忌》:“苦荼久食,羽化。”壶居士又称壶公,传说是道教的真人之一,认为人长久饮茶可以得道而羽化飞升。
陶弘景《杂录》:“苦荼轻身换骨,昔丹丘子黄山君服之”。陶弘景(456—536),秣陵(今江苏江宁县)人,道教著名的理论家、医药家,齐梁时隐居句容茅山修道,号华阳真逸,曾撰《真诰》、《神农本草经集注》等道书、药书数十种。他从道教修炼的理论角度,提出饮茶能使人轻身换骨、羽化成仙。
唐释皎然《饮茶歌·诮崔石使君》诗云:“一饮涤昏寐”,“再饮清我神”,“三饮便得道”,“孰知茶道全尔真,唯有丹丘得如此。”“真者,精诚之至也,不精不诚,不能动人”,“真者,所以受于天也,自然不可易也。故圣人法天贵真,不拘于俗,愚者反此。真悲无声而哀,真怒未发而威,真亲未笑而和。真在内者,神动于外,是所以贵真也。”(《庄子·渔父》)道家的“真”是指不事雕琢、质直平淡的自然状态,又与性、德义近。“真者,即人人具足之真性命也”(张伯端《悟真篇》朱云阳注),“全真”,就是保全“真性”。真者受于天、秉于道,所以“全真”就是全我之真,以应天地之真,也唯有得道才能全真、全德、全性。皎然作为中华茶道的倡导者、开拓者之一,认为通过饮茶可以涤昏寐、清心神、得道、全真,揭示了茶道的修行宗旨。他在另一首诗《饮茶歌·送郑容》中表达了同样的观念,即丹丘子就是饮茶而羽化成仙的:“丹丘羽人轻玉食,采茶饮之生羽翼。名藏仙府世空知,骨化云宫人不识。”
中唐裴汶《茶述》指出:“茶,起于东晋,盛于国朝。其性精清,其味淡洁,其用涤烦,其功致和。参百品而不混,越众饮而独高。烹之鼎水,和以虎形。人人服之,永永不厌。得之则安,不得则病。”茶叶性清、味淡,其功用涤烦、致和,茶超越所有的饮品而独高,人得茶则身心俱安,否则则疲病。
中唐卢仝《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诗脍炙人口,“七碗茶”流传千古,“一碗喉吻润,两碗破孤闷。三碗搜枯肠,唯有文字五千卷。四碗发清汗,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灵。七碗吃不得也,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卢仝细致地描写了饮茶的身心感受和心灵境界,特别是五碗茶肌骨俱清,六碗茶通仙灵,七碗茶得道成仙、羽化飞升。
晚唐薛能《蜀州郑史君寄鸟觜茶,因以赠答八韵》诗有“……得来抛道药,携去就僧家。旋觉前瓯浅,还愁后信赊。千惭故人意,此惠敌丹砂。”薛能认为得茶就可以抛却一切道药,饮茶的功效可敌服食金丹大药。
宋徽宗赵佶《大观茶论》序记:“至若茶之为物,……祛襟涤滞、致清导和,则非庸人孺子可得而知矣;冲淡闲洁、韵高致静,则非遑遽之时可得而好尚之。”“缙绅之士,韦布之流,沐浴膏泽,熏陶德化,盛以雅尚相推,从事茗饮。”徽宗笃信道教,自号“教主道君皇帝”。他认为茶禀清、和、淡、洁、韵、静之性,饮茶能致清导和、熏陶德化,籍茶可修道立德。
明代朱权《茶谱》序曰:“予故取烹茶之法、末茶之具,崇新改易,自成一家。……乃与客清谈欸话,探虚玄而参造化,清心神而出尘表。……卢仝吃七碗,老苏不禁三碗,予以一瓯,足可通仙灵矣”。朱权晚而学净明道,自号臞仙,成祖封其为“涵虚真人”。他认为籍饮茶可以探虚玄大道,参天地造化,清心出尘,一瓯通仙,终而得道。
明代罗廪《茶解》:“茶通仙灵,久服能令升举。”长久饮茶可以羽化飞升。
清初杜濬在其《茶喜》诗的序言里阐明茶具有湛、幽、灵、远四妙,与澡、美、改、导四用,藉茶可以提升心灵境界。“夫予论茶四妙:曰湛,曰幽,曰灵,曰远。用以澡吾根器,美吾智意,改吾闻见,导吾杳冥。”所谓茶之四妙,是说茶艺具有四个美妙的特性。“湛”者精湛、深湛,“幽”者幽静、幽深,“灵”者灵妙、灵性,“远”者高远、玄远、旷远。这四者都与饮茶时物质的需求无关,属于审美意境,是对茶道美学和精神的一种概括。“根器”指人的心脑,澡吾根器乃指清心、爽神、涤虑。“美吾智意”是说可以使自己的智识、意志更完美。“改吾闻见”是说可以开阔视野,改善气质。“杳冥”原指深暗幽静之境,这里是指不可思议的神奇境界。“导吾杳冥”则是说可以使人彻悟人生真谛而进入一个空灵的境界,进入淡泊宁静、闲雅率远、超凡入圣的人生境界。
由上述可知,饮茶是养生、修心的津梁,是求道、证道的门径。一言以蔽之,饮茶可资修道。茶道所修之道为何道?可为儒家之道,可为道家、道教之道,也可为禅宗及佛教之道,因修行者的追求不同而异。一般说来,茶道中所修之道为综合之道,不拘泥于某一家。
(三)饮茶即道
饮茶即道意乃饮茶即修道,即茶即道,此道指本源、生命本体、宇宙根本、终极实在等。
老子认为:“道法自然”(《老子》二十五章),“道常无为而无不为”(《老子》二十七章)。庄子认为:“道”普遍地内在于万事万物,“在蝼蚁”、“在稊稗”、“在屎溺”、“在瓦甓”,“无所不在”,“无逃乎物”,“周、遍、咸”(《庄子·知北游》)。禅宗有“青青翠竹,尽是法身。郁郁黄花,无非般若”之说,一切现成、触目菩提。马祖道一禅师主张“即心即佛”、“平常心是道”(《景德传灯录》卷二十八《道一》),其弟子庞蕴居士则说:“神通并妙用,运水与搬柴”(《五灯会元》庞居士),其另一弟子大珠慧海禅师则认为修道在于“饥来吃饭,困来即眠”(《五灯会元》大珠慧海禅师)。道一的三传弟子、临济宗开山义玄禅师又说:“佛法无用功处,只是平常无事。屙屎送尿,著衣吃饭,困来即眠”(《古尊宿语录》卷四《临济义玄》)。道不用修,行住坐卧、应机接物尽是道。道不离于日常生活,修道不必于日用平常之事外用功夫,只须于日常生活中无心而为,顺任自然。自然地生活,自然地作事,不修而修。运水搬柴,著衣吃饭,涤器煮水,煎茶饮茶,道在其中。饮茶即修道,即茶即道。道就寓于饮茶的日常生活之中,吃茶即参禅,吃茶即修道,即境求悟。仰山慧寂禅师有一偈:“滔滔不持戒,兀兀不坐禅,酽茶三两碗,意在钁头边”(《五灯会元》仰山慧寂禅师)。不须持戒,亦无须坐禅,饮茶、劳作便是修道。赵州从谂禅师有“吃茶去”法语,开“茶禅一味”的先河。赵朴初诗曰:“空持百千偈,不如吃茶去”。随缘任运,日用是道,道就体现在担水、砍柴、饮茶的平常生活之中。
道法自然,平常心是道。大道至简,不修乃修。取火侯汤,烧水煎茶,无非是道。顺乎自然,无心而为,于自然的饮茶活动中默契天真、冥合大道。法无定法,不要拘泥于饮茶的程序、礼法、规则,贵在朴素、简单,要饮则饮,从心所欲,自然无为。
饮茶即道,是修道的结果,是悟道后的智慧,是人生的最高境界,是中国茶道的终极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