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溪以茶闻名于世

发布时间 : 2019-11-28
安溪乌龙茶 安溪黑乌龙茶 安溪的茶叶

安溪乌龙茶。

下面是茶经网小编为大家精心准备的“安溪以茶闻名于世”精彩内容,帮助大家了解茶文化知识,欢迎大家进行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据考古发现的新石器时代遗址和印纹陶片考证,安溪早在4000多年前已有人类在此繁衍生息。当时的原住民闽越人聚居在西溪上游两岸,狩猎捕鱼,留下了许多原始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器。经考古调查,在安溪金谷镇的望云山、参内乡的石墓头山、湖头镇的郭坂山和中蔡山、蓬莱镇的美滨路尾山等地共发现新石器时代及商周时代遗址17处,成为安溪地区人类历史研究的实物例证。

古代安溪在未成为单独的行政区之前,其所属名号变换繁纷,难以细述,只能简扼言之。据方志记载:在夏商两代,安溪区域属扬州(按《周礼》“保章氏以星土辨九州之地”。

安溪以茶闻名于世,出产铁观音、黄旦、毛蟹、梅占等名茶。最迟到唐末,随着移民的到来,安溪人开始种茶、制茶、品茶、咏茶。宋元时期,饮茶之风吹遍南北,从寺院到民间,安溪茶业初步发展,开始与丝绸、瓷器一起销往海外。明代中后期,安溪大部分区域已遍植茶树,成为乌龙茶的发源地,并最先发明了茶树无性繁殖法,茶叶也进入商品化。清代以来,安溪茶农不断总结植茶、制茶经验,茶业开始步入兴盛,安溪乌龙茶大量外销。尤其是名茶铁观音的发现以及它的独特制作技艺的成熟,茶树长穗扦插繁殖法的创新,使安溪茶在中国乃至世界茶史上均居重要的地位并具影响力。

cy316.com延伸阅读

闻名一世的印度红茶


说到印度人的红茶情缘呢,首先不得不提的就是印度的红茶了,要知道,印度的红茶举世闻名,像大吉岭红茶、阿萨姆红茶、尼尔吉里红茶等等。印度人吃饭时没有喝汤的习惯,但在饭后必须要喝杯香浓的奶茶。

印度人喝茶,先在锅里煮上红茶叶,然后加入牛奶和糖。有的还要加入丁香和小豆蔻,熬上一会儿,把里面的茶叶和香料过滤掉,倒入细小的玻璃杯里。趁热喝上一杯,提神解乏。

喝红茶有助于凝神定性,提升精神,能使饮者神清气爽,心旷神怡。现代科学研究已证实,红茶中含有可可碱和茶碱。它们都能刺激中枢神经系统和呼吸系统,可可碱和茶碱还能放松肌肉、促进血液循环,还有利尿作用。

美国波士顿大学经过调查发现,如果让心脏病患者每天喝上四杯红茶的话,血管舒张度可以从6\%增加到10\%。这虽然不能同常人血管受到刺激后舒张度会增加13\%相比,但对于曾经患过心脏病的人来说,已经是够好的消息了。这项研究的负责人维塔博士说,红茶的疗效虽然不能让病人的血液流通恢复正常,但是让血管畅通情况改善了很多。他说,红茶的效果相当于降胆固醇药、运动,以及维他命C的功效,主要原因是红茶含有一种抗氧化剂,可以降低低密度脂肪蛋白,亦即一般所说的有害胆固醇。

印度医学人员研究显示,一天喝3次红茶,可能有助于预防口腔癌。印度医学研究人员实验后发现,口腔出现白斑症状的病人,超过5成会转变为口腔癌,但这些病人每天喝3次红茶,白斑症状就会明显好转,这是红茶里的茶多酚能够阻止口腔细胞DNA癌变,国内虽然没有太多相关研究,但医师也赞同,多喝茶的确有益无害。

宫廷御制普洱茶膏重现于世


近年来,一种被称之为茶膏的茶饮品,开始出现在茶叶的高端市场。茶膏冲泡方便,不留任何茶渣,是茶叶精华物质的浓缩。据了解茶膏是源自中国的世界第一款固态速溶茶,其历史可追溯到唐代,作为中国古人的养身珍品,在历史的长河中,一直都极为稀世,由于出品率极低,始终只在皇宫贵族的杯盏间流动,古代茶膏的记载,也多为贡品被纳入名茶录中。正是由于这种稀世性,茶膏并没有进入平民百姓的生活,也没有像普通茶叶一样影响到世界,更没有带动世界速溶茶产业的发展,仅仅是藏在深闺、皇家内院,供少部分人欣赏把玩。

然而,史上记载的多款茶膏,如宋代的缕金耐重儿和玉蝉膏等,都只有文献记载而没有实物留下,唯独清朝以普洱茶为原料制作的宫廷御制普洱茶膏还有实物,现存于故宫博物院。普洱茶膏也因为受到清朝皇家的重视,其生产被搬进了清宫御茶房由皇家亲自督造,铸就古代茶膏的巅峰。

按照现代的科学解释,所谓普洱茶膏,就是将云南特有的乔木大叶种茶叶经过加工与发酵后,通过特殊的方式将茶叶中的纤维物质与茶汁分离,将获得的茶叶进行再加工,还原成更高一级的固态速溶茶。

普洱茶膏自清代出现以后,就被列入了中药的药用范围,清代药理学家赵学敏在他的医学着作《本草纲目拾遗》中,就将普洱茶膏编入其中,其中有一段话详细描述了普洱茶膏的形态和功效:普洱茶膏黑如漆,醒酒第一;绿色者更佳,消食化痰,清胃生津,功力尤大也。经过实践验证,赵学敏所述的普洱茶膏的功效都被证实,不仅如此,实践还表明普洱茶膏还有很多其它潜在功效,比如降血脂、降血压、降血糖、预防癌症等潜在的功效。

然而赵学敏对普洱茶膏的另一个描述--绿色者更佳,引起了很多专家学者的注意,实际上确如赵学敏所说的普洱茶膏黑如漆,无论是沿袭古法大锅熬制、压榨制法,还是利用现代的中药浸提或是常温法制作出来的茶膏,都是黑色的,部分茶膏是灰褐色的,《本草纲目拾遗》中所说的绿色者,实际上对于当今的人来说没有任何人见过,即使是现存的清朝宫廷普洱茶膏,也是黑色的,是不是因为存放时间过长,颜色已经变暗,这已经不得而知。这个绿色者是膏体呈绿色,还是茶汤呈绿色,也许永远都是一个谜团。

其实,那么多专家学者对绿色茶膏如此着迷,原因并非是绿色这么简单,而是更想了解和利用其功能,绿色者更佳,这个更佳才是大家最感兴趣的地方,毕竟制作茶膏的目的主要还是为人体的健康服务,为此很多人都开始着手研制绿色的普洱茶膏。

茶圣陆羽记载“天下第j泉”名传于世


据《苏州府志》记载,茶圣陆羽晚年,在德宗贞元时(约于贞元几年至十七八年间)曾长期寓居苏州虎丘,一边继续著书,一边研究茶学,研究水质对饮茶的影响。他发现虎丘山泉甘甜可口,遂即在虎匠山挖筑一石井,称为“陆羽井”,又称“陆羽泉”,并将其评为“天下第五泉”。据传,当时皇帝听到这一消息,曾把陆羽召进宫去,要他煮茶。皇帝喝后大加赞赏,于是封他为“茶圣”。陆羽还用虎丘泉水栽培苏州散茶,总结出一整套适宜苏州地理环境的栽茶、采茶的办法。由于陆羽的大力倡导, “苏州人饮茶成为习俗,百姓营生,种茶亦为一业”。

因虎丘泉水质清味美,继陆羽之后,又被唐代另一品泉家刘伯刍评为“天下第三泉”。于是虎丘石井泉就以“天下第j泉”名传于世。那么,这一泓天下名泉的具体地址究竟在哪里呢?如今来苏州虎丘的游人,有的往往因未能亲临其址,一品味美甘醇的古泉之水而引为憾事。

这久已闻名天下的“虎丘石泉水”,在颇有古幽神异色彩的“千人石”石侧的“冷香阁”北面。这一口古石井,井口约一丈见方,四面石壁,不连石底,井下清泉寒碧,终年不断。这即是陆羽当年寓居虎丘时开凿的那眼古石泉。在冷香阁内,今设有茶室。这里窗明几净,十分清雅,是游客小憩品茗之佳处。

禅于悟 茶于雅


禅的精神在于悟,茶的精神在于雅。

悟的反面是迷,雅的反面是俗。由迷到悟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由俗到雅也是一个持久修养的过程。

禅茶文化,作为一种特殊的心性修养形式,其目的就是在于通过强化当下之觉照,实现从迷到悟、从俗到雅的转化。

一念迷失,禅是禅,茶是茶;清者清,浊者浊;雅是雅,俗是俗。

一念觉悟,茶即禅,禅即茶;清化浊,浊变清;雅化俗,俗化雅。

禅茶文化的精神是“正·清·和·雅”,这一种精神决定了禅茶文化具有一种不同于哲学和理论学的社会化育功能。

禅茶文化离不开人文关怀,离不开人生日用,离不开禅的关照与感悟,离不开茶的精清、淡洁、涤烦、致和修养功夫。

禅茶文化的社会功能体现在感恩、包容、分享、结缘。

感恩——用感恩的心态喝这杯茶,这杯茶就不仅仅是一碗茶汤,而在其中充满人文精神,充满了天地万物和谐相处、相互成就、共融共济、同体不二的精神,化解戾气,发扬正气,成就和气。

包容——用包容的心态来喝这杯茶,人间的恩恩怨怨都会像片片茶叶一样,把芳香甘美溶化到洁净的淡水中,变成有益于优化彼此身心气质的醍醐甘露,人间的正气和气就会在把盏相敬中得到落实。

分享——用分享的心态来喝这杯茶,培养我们推己及人的仁爱胸怀,想到人间还有诸多苦痛,想到社会还有种种缺陷,每个人都有责任把爱奉献给对方,少一点私欲,多一分公心;少一点冷漠,多一份爱。

结缘——用结缘的心态来喝这杯茶,以茶汤的至味,同所有人结茶缘,结善缘,结法缘,结佛缘,让法的智慧,佛的慈悲,茶的香洁,善的和谐,净化人生,祥和社会。

将正气融入感恩中,将清气融入包容中,将和气融入分享中,将雅气融入结缘中。

弘扬禅茶文化的精神内涵,凝集人心、化解矛盾、优化自身素质、和谐与他人关系,发挥好禅茶文化的社会价值。

茶兴于唐盛于宋


茶兴于唐盛于宋。宋代的茶叶生产空前发展,饮茶之风非常盛行,既形成了豪华极致的宫廷茶文化。又兴起趣味盎然的市民茶文化。宋代茶文化还继承唐人注重精神意趣的文化传统,把儒学的内省观念渗透到茶饮之中,又将品茶贯穿于各阶层日常生活和礼仪之中,由此一直到元明清各代。与唐代相比,宋代茶文化在以下三方面呈现了显著的特点。

一是形成以龙凤茶为代表的精细制茶工艺。

宋代的气候转冷,常年平均气温比唐代低2-3℃,特别是在一次寒潮袭击下,众多茶树受到冻害,茶叶生产遭到严重破坏,于是生产贡茶的任务南移。太平兴国二年(977),宋太宗为了取象于龙风,以别庶饮,由此人贡,派遣官员到建安北苑专门监制龙风茶。龙凤茶是用定型模具压制茶膏并刻上龙、凤、花、草图案的一种饼茶。压模成型的茶饼上有龙凤的造型。龙是皇帝的象征,凤是吉祥之物。因而龙凤茶就不同于一般的茶,从而显示了皇帝的尊贵和皇室与贫民区别。宋徽宗在《大观茶论》中写道:采择之精,制作之工,品第之胜,烹点之妙,莫不咸造其极。

宋代创制的龙凤茶,把我国古代蒸青团茶的制作工艺推向一个历史高峰,拓宽了茶的审美范围,即由对色、香、味的品尝,扩展到对形的欣赏,为后代茶叶形制艺术发展,奠定了审美基础。现今云南产的圆茶、七子饼茶之类和旧中国一些茶店里还能见到的龙团凤髓的名茶招牌,就是沿袭宋代龙凤茶而遗留的一些痕迹。

二是斗茶习俗的形成和分茶技艺的出现。

斗茶又称茗战。就是品茗比赛,把茶叶质量的评比当作一场战斗来对待。由于官廷、寺庙、文人聚会中茶宴的逐步盛行,特别是一些地方官吏和权贵为博帝王的欢心,千方百计献上优质贡茶,为此先要比试茶的质量,斗茶之风便日益盛行起来。范忡淹描写茗战的情况说:胜若登仙不可攀,输同降将无穷耻。(《和章岷从事斗茶歌》)斗茶不仅在上层社会盛行,还普及到民间,唐庚《斗茶记》记其事说:政和二年,三月壬戌,二三君子,相与斗茶於寄傲斋。予为取龙塘水烹之,而第其品,以某为上,某次之。三五知己,各取所藏好茶,轮流品尝,决出名次,以分高下。

宋代还流行一种技巧性很高的烹茶技艺,叫做分茶。宋代陶谷《清异录百茶戏》中说:近世有下汤适匕,别施妙诀,使汤纹水脉成物象者。禽兽虫鱼花草之属,纤巧如画,但须臾即就散灭。此茶之变也。时人谓茶百戏'玩这种游艺时,碾茶为末,注之以汤,以筅击拂,这时盏面上的汤纹就会幻变出各种图样来,犹如一幅幅水墨画,所以有水丹青之称。

斗茶和分茶在点茶技艺方面有相同之处,但就其性质而言,斗茶是一种茶俗,分茶则主要是茶艺,两者既有联系,又相区别,都体现了茶文化丰富的文化意蕴。

三是茶馆的兴盛。

茶馆,又叫茶楼、茶亭,茶肆、茶坊、茶室、茶居等,简而言之,是以营业为目的,供客人饮茶的场所。唐代是茶馆的形成期,宋代则是茶馆的兴盛期。五代十国以后,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和繁荣,茶馆、茶楼也迅速发展和繁荣。京城汴京是北宋时期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又是北方的交通要道,当时茶坊鳞次栉比,尤以闹市和居民集中地为盛。

在北方游牧民族的遇迫之,南宋建都临安(今杭州)后,茶馆有盛无衰,处处有茶坊、酒肆、面店、果子、采帛、绒线、香烛、油酱、食米、下饭鱼肉鲞、腊等铺(《梦粱录》卷十三《铺席》)。《都城纪胜)说城内的茶坊很考究,文化气氛浓郁,室内张挂名人书画,供人消遣。《梦梁录》中也说今杭城茶肆亦插四时花,挂名人画,装点门面。茶坊里卖奇茶异汤,冬月添卖七宝擂茶、馓子、葱茶、盐鼓汤;暑月添卖雪泡海花酒。

大城市里茶馆兴隆,山乡集镇的茶店茶馆也遍地皆是,只是设施比较简陋。它们或设在山镇,或设于水乡,凡有人群处,必有茶馆。南宋洪迈写的《夷坚志》中,提到茶肆多达百余处,说明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茶馆逐渐兴盛起来,茶馆文化也日益发达。

宋代文人著诗文歌吟茶事数量也众多,茶诗文中有涉及对茶政批判的,也有对茶艺、茶道进行细腻人微描写的。宋代的茶学专著也比较多,有25部,比唐代多19部。

以茶载道,以茶明志


古语有云,以文载道。意思是说将文字作为一种载体,来记录思想、道德等准则;古语又云,非淡泊无以明志。此语出自诸葛亮54岁时写给他8岁儿子诸葛瞻的《诫子书》。意思是说,除了淡泊名利,没有什么可以表明我的志向的了。

以茶载道又是何解呢?茶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上至千年之年,宽至风靡全球各大洲,无不为其歌颂。我们常说“茶道”,其实是与流传下来的道德准则相呼应的东西。茶,既可入道,亦可如禅。茶,来自于生活,又蕴含着高于生活的理念。人生如茶,生命如茶。沉沉浮浮,几经波折,几经磨难,却愈发地芬芳。

以茶明志。品茶,既可以养身,又可以养心。茶有六大类,茶味不同,形状不同,但经过几次冲泡后却都是淡淡的。如同人以淡泊之心立世,处纷杂的环境却仍可安之若素。茶,不管经历过什么,仍是茶;人无论受到什么诱惑,仍保持淡泊的心境。

对于喜欢喝茶的人来说,品茶是最高的境界,其实品的也是人的一种心境。人生也一样,“品人生”和“过生活”是两种心态。以茶载道,讲究不见可欲,为无为。只要有乐观的心境,茶汤就有不同,最重要的是品茶的心境。所以,茶叶的好坏并不最终决定茶的优劣,有一颗无为的、感恩的心,才是万物的真谛。若能时刻坚守“以茶载道,以茶明志”,便可避免走入混沌之路。

茶——此物清高世莫知


茶是具有悠久历史的日常饮品。古人所说的茶事,包括日本人的茶道才称得上是文化。

古有神龙氏遍尝百草以治病养生,有汉代《神龙本草纲目》记载:神龙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这恐怕是茶应用于日常生活的最早记载吧!正如《陆羽茶经》所说的:茶事之始于可上溯到神龙。唐安史之乱后,中国封建社会由鼎盛走向衰弱,尽管大唐中兴的理想给忧国忧民的知识阶层---士大夫们以热切的期盼,终敌不过皇权的日益专制、社会的日益危机,士大夫们对专制制度日渐离心,他们由失望而隐逸。云雾蒸腾的山峰、甘泉清流的山谷,其间不乏同样循世的寺庙僧众及伴着他们的晨钟暮鼓,这是他们向往的一派清凉世界,而这也恰是傲然不群的茶树所需要的生长环境。于是寻来春泉,享尽春茗,闭关对书,不杂非类,名僧高士,谈宴永日。陆羽终生隐逸不仕,将毕生精力和才华倾注壶中天地,着述万世流传的茶经,将士大夫们因坏才不遇转而追求的隐逸生活与饮茶、品茶的内在关系展现于世--这才形成了茶文化。

道,是一种哲学,讲究世上万物皆有其道,天人合一,而人又逍遥无碍,人格独立,士大夫们在隐逸出世之中,品味人生世事,自得其道。说白了道是一种精神,而茶是这种精神的载体。唐代释皎然在其《饮茶歌绡崔石使君》中云;一饮涤昏寐,情来朗爽满天地。在饮清我神,忽如飞雨洒清尘。三饮便得道,何须苦心破烦恼。此物清高世莫知,世人饮酒多自欺。熟知茶道全尔真,唯有丹丘得如此。这便是茶道了,于诗书、琴棋、园林、书法并列为士大夫文化艺术之一。

宋代中国封建集权制度大为强化,士大夫们制国无望,更将志趣寓之于茶,士大夫们的精神修养和生活志趣逐渐失去汉唐文化的恢宏,茶道也随之形成至精至美而又十分狭小的艺术空间。宋人说:道辅无所发其辩,而寓之与茶,为世外淡泊之好,以此高韵辅精理者。寓意愈深,作为艺术便也愈加写意,愈加具有写明的人格意义。茶文化,也可以直接说茶道至两宋而造极,且从选茗、蓄水、备具、烹煎、品饮直至环境礼仪等一整套艺术直至明清相传不衰。只是举茶事也好,行茶道也好中国历代世大夫们并未在格式上作过严格规范,中国茶道始终是一门写意的艺术。

作为一种神奇的饮料,茶很早就走出了国门首先随丝稠古道上的驼队西出苍凉的阳关、穿国莫测的塔克拉玛干、翻越终年积雪的怕米尔。中亚各民族至今以奶茶滋润生命,在烧沸的牛奶中家如砖茶的饮用法,无疑是唐朝饼茶煮饮的习惯与中亚牧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奶制品的合理融合;中国人和日本人生活中的叶茶泡饮是明朝的遗风,而日本茶道中的末茶冲饮则有着鲜明的中国宋代饮茶风格的影子。

中国唐代,国运兴旺、万国来朝,其中不乏乘木船斗恶浪九死一生而来的日本留学僧,他们数十年留居中国,习惯了唐朝丰裕的文化和生活,回国后难耐日本饮食,特别是斋饮的粗糙。而远道带回的茶在中国即是文人雅士的风流之物,也是出家山林的僧人们的清净之物。于是,以其来自中国士大夫圈子的高雅脱俗,成为寺院斋饭的点睛精品和敬献权贵的珍品。

日本留学生还带回茶种,栽种于寺庙周围,公元700多年,日本有了茶园。可以说日本茶文化起源于僧侣及社会上层对唐风文化的崇拜和无条件的吸附,初始是贵族们趋附的风流雅事。日本茶道兴起之初的寺院茶、书院茶,都还没有脱离仿效唐风的影子,单中国士大夫们一言难尽的心志却很难在日本说的清楚、找倒知音,日本毕竟不是中国,谴唐史们毕竟不可能进入中国只是分子们深层的精神生活。

中国唐代的改变曾一度中断了日本学者僧人的来访,而这期间,从中国唐朝带去的种种文化都依存着日本人独自的理解得到了发展,成为地地道道的日本文化。

16世纪中叶,连年战乱中统一了日本的幕府将军,为显其权势掩其粗俗,时而将茶道与吃喝宴饮连在一起,时而将茶道与财富连在一起,尽管幕府将军们的参与使茶道大为发展和普及,但形而上学来的茶道,丧失了清净风雅的本来面目。千利休大师出家学道,终成茶道名士,幕府将军爱其才、慕其名,千利休随将军左右,指点茶道,身价极高。而当千利休晚年终于悟透茶道不过为世外淡泊之好而创造并坚持取之自然、展示自然的古朴风格时,终于不能为集权的将军所接受,不得不接受了将军的赏赐--剖腹自尽。

千利休开创的草庵茶风格,讲究以佛法修行得道,屋以不漏雨,食以不饿肚为足,此为佛之教诲,茶道之本意。千利休的茶风受到世人的推崇,将军后亦追悔莫及难忘与千利休共同度过的恬静幽雅的时光,终于招回千利休逃亡中的儿子,赐还千利休行茶道所用的一应物品及宅邸。由此,日本茶道成为家族艺术,由家族掌门人世袭。千利休的后人们自此隐逸不仕。

千利休被日本人称为茶圣,千家茶道流传至今发展为3大流派:里千家、表千家、武者小路千家。3家各有风骚,且和睦相处,均不离千利休风格。其他小流派尚有20来支,均为早期的千家弟子们开创。

今天日本的茶道,作为艺术,已与书画、园林、建筑、饮食艺术融为一体,千利休力主茶道之精华不在其形式而在其内涵,就其宏观意义而言,几乎回到了中国茶文化精神的原点。但由于日本茶道作为艺术是以修行方式代代相传的,所以统一规范的形式和严格的格式成为必须,这点,在中国的茶道中极为少见。

在日本茶道中,茶室中书画的风格及摆放,茶室的建筑及庭院的布局,一应茶具的选用和摆放,饮食的烹制,甚至每次茶事进行的时间,每项内容的时间,每个动作的幅度,来客交谈的台词,每块榻榻米走几步,一碗茶喝几口,甚至客人洗手时先洗哪只手都是规定动作。留给茶师们的发挥余地只有选茗、蓄水、备具、烹煎、品饮。用写意形容相当格式化的日本茶道艺术显然已不再妥当,日本茶道是一种需花时间的严格修炼,并不容修炼人随心所欲,任性写意,作风歌笑孔丘的狂人之态。

日本茶人的聚集也极有组织、极有规范。掌门人称家员,学茶得道的人可被授予茶名,且茶名均以宗字打头的二字名称,如同佛教中的法号,严格到有几粉象中国的武林世界,不象中国的茶道挥洒自如,无拘无束。

可以说茶道所要求的规范正是日本人至今的行为规范。

日本饮食的清淡,人们对色彩素雅的喜爱,建筑风格、室内装修和布局的简单,日常礼仪的规范,无不受到千利休茶风的影响,甚至潜移默化至日本人的性格特征,千利休不仅是日本茶道的集大成者,更始日本文化艺术史上开创一代世风的大师。

千利休时代的茶道,是男人的风雅,而近代,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更多的人,特别是有钱、有闲、有文化的妇女们希望具备茶道的修养,使自己的气质更加典雅高贵。于是茶道几乎成了妇女的天地,而她们的轻柔、秀美及多彩的和服使茶道少了些高深,少了些士大夫式的难言之隐,而成为一种有传统、高层次的群众性的文化活动。

为寻求异国国民的理解,日本茶道的各大流派纷纷走出国门,着名的里千家还在北京设置了常驻机构。相信日本茶道的回炉,不仅将开拓国人之眼界,更将升华国人的内秀与优雅。

知识点:茶文化既属中国文化范畴,即为以礼规范在品茶的各个细节,讲究茶叶、茶水、火候、茶具、环境、和饮者的修养、情绪等共同形成的一种意境之美。我国茶圣一-唐代陆羽于公元758年左右写成了世界上最早的茶叶专着《茶经》,系统而全面地论述了栽茶、制茶、饮茶、评茶的方法和经验。根据陆羽《茶经》推论,我国发现茶树和利用茶叶迄今已有四千七百多年的历史。

一茶一世界


娴静时光,我喜欢喝茶,也喜欢邀约三五朋友坐在一起,喝茶聊天。在茶的浮沉氤氲之间,想人生起落,感受生活的真味。茶如人生,人生如茶。一只茶杯,几勺沸水,一撮茶叶,便充满了丰富的人生哲理。

我国的饮茶习俗源远流长。“茶之为用,味至寒,为饮,最宜精行俭德之人。”这是《茶经》开宗明义的一句话,茶,出自深山幽谷,蕴含了灵山秀水的无穷神韵,本性洁不可污。饮茶之人,自然是“精行俭德”之人;懂茶之人,自然是“精行俭德”之人;爱茶之人,也自然是“精行俭德”之人。陆羽在这里把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浓缩在一碗茶汤之中,凸显茶道的真正意蕴。这样的一壶茶,能将品茶人滋润得兰质蕙心,英气勃发。

《红楼梦》中,妙玉讥笑宝玉说:“岂不闻一杯为品,两杯即是解渴的蠢物,三杯便是饮牛饮驴?”在这里饮茶之道在于品。品茶是一种修养,一种态度,一种愉悦,一种情调。茶中有道,不是随意烧壶开水,扔进茶叶那么简单。茶要慢慢地泡,细细地饮,泡出一缕清香,品出一份宁静与安详。宗璞在《风庐茶事》中写道:“饮茶要谛应在那只限一杯的‘品’,从咂摸滋味中漫延出一种气氛。成为‘文化’,成为‘道’,都少不了一种捕捉不着的东西。而那捕捉不着,又是从实际中来的”。在中国文人的心目中,茶之饮者在品赏,以茶品人、品性、品文、品人生、品世道、品家国、品历史,以茶参禅,以茶感悟社会人生,以茶品评历史沧桑,茶水映日月,杯中有乾坤。

,一叶一如来。泡茶品茶是一种美的享受。品茶叶之美,有佳茗似佳人之喻;茶水之美,有琥珀玛瑙之色;茶艺之美,有赏心悦目之心;茶道之美,有天地人和之融;茶缘之美,有人际和谐之意;茶寿之美,有生命哲学之归。通过选茶、备器、择水、取火、煮水、投茶、酌茶等技巧,泡出一壶上品的茶汤。小小茶杯就像一个大千世界,而每片茶叶如是滚滚红尘中的芸芸众生,洁净中见天然,简朴中见自在,宁静中见真善,叶展叶舒,鲜花一般地争相吐艳,灿烂的笑容次第绽放,幽雅的芳香沁人心脾。待茶叶沉浮慢慢舒缓,闲行若定,又如天外云卷云舒,似是庭前花开花落……

轻啜慢饮,香气清婉,甘甜顿生,产生恬静愉悦、超然物外的感觉;再轻轻酌上一口便觉神清气爽;再慢慢细品,腹中一股祥和气冉冉升起,仿佛置身于一个远离喧嚣的无忧世界,平和、宁静、淡然、从容。这是品茶文化的最高境界。“一碗喉吻润,二碗破孤闷,三碗搜枯肠,唯有文字五千卷。四碗发轻汗,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灵。七碗吃不得,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唐代诗人卢仝的《七碗茶诗》,描写出了对茶的参透与洞见。

爱茶、品茶,不止为追求一种情调,还为了一种美德。一位禅师说过:“茶遇水舍己,而成茶饮,是为布施;叶蕴茶香,犹如戒香,是为持戒;忍蒸炒酵,受挤压揉,是为忍辱;除懒去惰,醒神益思,是为精进;和敬清寂,茶味一如,是为禅定;行方便法,济人无数,是为智慧”。茶香的氤氲,茶水的甘洌,茶叶的温润,都散发着脉脉神韵。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高洁空灵的茶叶要沸水冲入以后才释放出原本看不到的一切内涵,才会慷慨激昂地奉献出生命积蓄的精华,变成一壶郁香甘醇的茶水,从而完成自己价值的升华。人生其实亦如此,一辈子如很平顺不历经磨练,怕是也品不到生命的芳香。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