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茶怎么洗步骤。
洗茶,就是用水先将要泡的茶叶清洗一遍,洗掉一些漂浮物和脏污,不过很多时候这是喝茶者的一种心理作用,个人认为茶叶没有“洗茶”的必要,因为会把营养价值给洗掉,而且糟蹋了茶农的辛勤,但时至今日,依然还是有很多人保持着洗茶的习惯,甚至连绿茶都要洗一遍。
铁观音洗茶,洗去灰尘和浮物
洗茶的作用
据学者考证,“洗茶”一词始用于北宋,原属于茶叶采制过程用语,后延伸至饮用过程中。有人解释这样做是要洗去茶叶中不干净的夹杂物如茶灰、尘埃。而事实上,鲜叶从茶树上采摘下来以后经过初制、精制,其中有多道工序如做青、釜炒、揉捻、烘焙、筛拣等,不仅获得茶叶品级,而且达到卫生标准。其中偶有夹杂物如茶灰、尘埃,经注入沸水即倒掉,也迅即去除。
洗茶的方法与步骤
方法一、浸润洗茶法
浸润洗茶法就是在喝茶之前,先将适量茶叶放进杯中,然后倒入少许的开水,迅速将水分倒掉,这样我们不妨心里告诉自己“我已经把茶洗干净了”(洗净心态),这也与专业上所讲的温润泡相吻合,而且如此操作还非常适合我们嗅闻干茶被热水浸润后所散发的鲜灵的“温润香”,尤其是在品饮高档名优茶时,“温润香”是非常高雅清幽的一种香气,其亦是茶叶价值的一项重要构成部分。待享受完“温润香”,再进入正常的冲泡程序。浸润洗茶法既能温润了茶叶,使茶叶能够充分的发挥优良茶性品质,又起到“洗净心态”之功,可谓一举两得!
方法二、刮沫洗茶法
刮沫洗茶法就是在冲泡茶叶时,先将适量茶叶放进杯中,注水时采用悬壶高冲的手法,一次性将开水注满杯子,这时茶汤会有丰富的泡沫产生并漂浮在茶汤表面,我们习惯上往往认为泡沫就是茶叶中的脏东西(其实茶汤中的泡沫并非全是因为茶叶中有脏东西而产生的,恰恰相反,茶汤中的泡沫主要是因茶叶中所含有的一种叫茶皂素的物质而产生),然后只需把浮沫刮掉(一般会认为脏东西已经被洗去了)就可以放心的饮用了。这样既可以洗净心态,又不会流失多少茶叶的营养。
洗茶的注意事项
1、洗茶的水量不宜过多
一般而言,洗茶时水量应尽量少,以刚刚没过干茶为宜。如果水量过多,容易因浸泡过多而导致茶叶中的很多营养元素释出。
2、洗茶的时间不可过长,不超3秒为宜
第一泡茶的有效成分较多,如茶多酚、氨基酸、醚浸出物等,不但对人体健康有益,而且尽显茶的美味。根据有关实验,茶的香味和有益人体的成分在第一泡后3秒即开始浸出,若超过3秒钟倒掉茶水,上述茶中的有效成分就会大量损失。因此,把握好洗茶的时间,才能在体验茶香的同时保存茶叶的营养。
3、洗茶要注意水温
有些茶采用早春嫩芽制作,例如名优绿茶或白茶中的白毫银针,如果以沸水洗茶,会破坏茶叶中的茶氨酸、维生素等有效成分,同时茶叶中的芳香物质在此过程中会大量挥发,从而影响后续冲泡的茶汤品质。因此,一般应采用低于80℃的热开水进行洗茶操作。而对于乌龙茶或一些黑茶而言,由于采用的是较为成熟的茶青加工制作,因此可以采用沸水进行洗茶。
洗茶之礼古已有之,并随着时间变化,其作用和规制也不断发生变化,而不变的乃是蕴藏於其中的中国茶道之真义、源远流长的中国饮食文化精髓和博大精深的五千年中国文化。
cy316.cOM编辑推荐
茶叶需洗 洗茶步骤
据说,“洗茶”这一习俗源起明代,算算至今已经有将近四百多年的历史。在《中国茶叶大辞典》中“洗茶”的解释:洗去散茶表面杂质,能够引发茶香气、茶味道。
细嫩的新茶不用洗。以龙井茶、毛峰茶、碧螺春茶为代表。这类茶均采自嫩芽,一遇沸水,茶叶中有益于人体的营养物质就会迅速溶解,洗茶会让这些有益的成分流失掉,所以,此类茶无需洗。
加工时间较长、半发酵的茶叶可“洗”可“刮”。以乌龙茶、铁观音茶、大红袍为代表。这类茶由于加工时间较长,工序复杂,在制作过程中难免会混入灰尘和污垢。又因为这类茶选用的叶子较为粗大,在沸水中,对人体有益的物质不会立即溶解,所以适合“洗茶”。主要方法有以下两种。
冲洗法:在品茶之前,将适量茶叶投入泡茶器具,注入开水(90℃以上),2~3秒后,迅速将水倒掉。
刮沫法:冲泡茶叶时,先将适量茶叶投入泡茶器具,注水时采用悬壶高冲的手法,一次性将开水注满泡茶器具,这时茶汤会有丰富的泡沫产生并漂浮在茶汤表面,然后把浮沫刮掉即可。
长时间加工的发酵茶必须洗。以普洱茶、六堡茶、茯砖茶为代表。这类经发酵加工成的散茶和紧压茶以“陈”为贵,加工、保存时间都很长。这就可能导致茶叶中藏有灰尘甚至细菌。喝此类茶,必须要用冲洗法,以清除粉尘和杂味。
洗茶也是需要讲究的,什么样的茶不能洗,什么样的茶能洗,什么样的茶该洗,都是需要注意的地方,这关系到茶叶的营养物质流失问题,嫩芽一遇沸水营养物质会快速溶解,而粗叶则不会轻易溶解。
洗茶到底要怎么洗?
洗不洗茶是态度问题,如同“洗洗睡吧”,洗洗和睡吧被约定俗成的连在了一起,其实洗不洗和睡不睡没有骨肉相连的因果逻辑。洗洗再睡,一部分人感觉会更美好,另一部分这一洗可能就孤枕难眠了……
洗茶,始于明朝
明代以前茶叶均以茶末的形式煮饮或用以点茶,如果洗茶就全部泡汤了……洗茶是从明代泡叶片开始的。
屠隆(明)著《茶说》载:“凡烹茶,先以热汤洗,去尘垢冷气,烹之则美。”
张谦德(明)著《茶经》说:“凡烹蒸熟茶,先以热汤洗一两次,去其尘垢冷气而烹之则美。”
许次纾(明)著《茶疏》曰:“茶叶摘自山麓,“山多浮沙,随风辄下,即着于叶中。烹时不洗去沙土,最能败茶。”
罗廪(明)著《茶解》认为:茶要“用热汤洗过挤干。不洗则味色过浓,香亦不发耳。”
古人洗茶的目的大致可以归纳为2个:除去灰尘污垢、温茶发香
洗茶,顾名思义就是用开水先涮一遍茶。后来有人把“洗茶”广泛引入茶艺教学,扩散到绿茶、红茶、黑茶的冲泡。
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无论是以水浸润茶叶,快速出汤,还是直接用沸水浇淋茶紫砂壶,目的都是“醒茶”。醒茶的目的是为了唤醒,使茶叶舒展复苏到最佳状态,茶汤在第一泡就能有色香味的出色表现。
简单一句话,洗茶的目的就是:“净茶和醒茶”两部分
1、净茶
顾名思义,净茶是为了洁净,主要针对以下2个问题:
①为了清洗农残?NO!
我在和云南农业大学校长盛军教授聊天时也问过茶叶的农残问题,他有明确指出,现今农药都是脂溶性的(溶于油类),并不溶于水。
所以这一条不成立!
②除去灰尘杂物?NO!
现代茶叶生产过程中有一个环节叫“除灰分”,就是把灰尘杂质去掉。随着工艺进步,如果你拿到的是一款正规合格的茶叶,灰分作为一项出厂检测指标,已经不是一个问题了,毕竟不是在古代。
而如果你买回来的茶叶里,有明显的灰尘、瓜子壳、鸡毛……这已经不是洗不洗的问题,不要喝,以后再也不要买这类茶叶。
所以这一条也不成立!
茶叶,作为一种食物,保证入口的清洁卫生是茶商和茶厂的基本义务。消费者要做的不是“洗茶”,而是在购买时选对卖家。
2、醒(润)茶
醒茶,和醒酒有异曲同工之妙。一是温茶发香,发散陈味;二是使干燥紧缩的茶叶舒展,有利于茶汁均匀渗出。
安徽农业大学的王淑娟以铁观音作对比,对《洗茶对绿茶品质的影响》做了研究,结果很有意思:
①醒茶后的铁观音第一泡茶汤:呈现苦味的茶多酚、咖啡碱均有一定程度的下降;呈现鲜爽甜醇的游离氨基酸和可溶性糖含量有所上升,获得了更加醇和的口感。
也就是说,在经过短时间“醒(润)茶”之后,铁观音的第一泡茶汤苦涩味道更少,鲜甜物质更多,比不“醒(润)茶”更好喝。
②但同样的实验对于绿茶来说,醒(润)茶后的第一泡茶汤中呈现鲜爽甜醇的氨基酸、可溶性糖呈下降趋势;呈现苦味的多酚类浸出有上升趋势。整体口感反而下降了,损失了绿茶最精华的鲜甜滋味,嫩度越高的绿茶尤为明显。
数据来自:《洗茶对绿茶品质的影响》茶业通报2015,37(2):82-85
所以说,“醒(润)茶”这个环节对于乌龙茶和其他较为粗老的茶叶,可以起到平衡第一泡茶汤口感的作用,的确有其存在的价值。但对于细嫩的茶叶,这样做就完全适得其反。
说了这么多,你可能要问,针对不同的茶叶到底怎么区分要不要洗?怎么洗呢?下面给你做了简单的概括,希望你在实际喝茶过程中能用得上:
1、绿茶
①嫩度高的绿茶,每年的明前茶均在此列,比如:西湖龙井、黄山毛峰、碧螺春……这些绿茶的第一泡就是精华所在,如果你因为洗茶而倒掉,那你倒掉的就是一整个春天……
具体操作:沸水烧开,稍放一会(3—5分钟,水温85度左右为宜),先倒少量水浸润茶叶3—5秒后,再注满水冲泡。如此就可以把春天一口喝掉了……
②嫩度低的绿茶,如太平猴魁、六安瓜片等。强烈建议与①相同方法润茶,也可以淋水浸润3—5秒(时间一定要短)后将茶汤倒掉完成洗茶。两者的区别在于,后者会比前者稍微甜一点点,但哪有“青春”不苦涩的?反正我是舍不得洗,哈哈哈…
③粗老的叶茶或夏茶,可以90度左右水润洗5—10秒倒掉。
2、白茶
①白毫银针、白牡丹,可以不用洗茶。新茶忌讳用高温冲泡,水温控制在85-90°度左右,开水沿着茶叶顺时针方向,呈螺旋状冲泡。不宜长时间闷盖,否则容易闷熟出现苦涩味。
②贡眉、寿眉,建议洗茶。尤其是寿眉含水量高,叶片粗老,内含物质很难渗出,需要长时间润茶(大胆尝试1分钟试试),不然第一泡滋味会寡淡,容易茶水分离。
3、黄茶
黄茶,其按鲜叶老嫩、芽叶大小又分为黄芽茶、黄小茶和黄大茶。黄芽茶主要有君山银针、蒙顶黄芽和霍山黄芽、远安黄茶;如沩山毛尖、平阳黄汤、雅安黄茶等均属黄小茶。而安徽皖西金寨、霍山、湖北英山和广东大叶青则为黄大茶。
和白茶类似,芽茶鲜嫩,可以不洗茶,以85度左右的水直接冲泡。
叶茶相对粗老,可根据其老嫩程度调整润茶时间。
4、红茶
红茶要一分为二来看:
①像金骏眉、祁门红香螺、金丝红茶等以幼嫩的芽头制作的红茶以及一些充分揉捻过的红茶,由茶汁渗出速度非常快,不宜洗茶,一洗,大半滋味就没了……
②像古树红茶、正山小种这些茶叶相对没那么嫩的,可以沸水浸润5—10秒左右弃去。完成提香增甜的效果。
③红碎茶,没见过立顿需要洗茶的。因为红碎茶的目的就是为了让茶汁在第一泡的时候就快速渗出,根本没有考虑需要洗茶这个程序。
5、乌龙茶
①条索状的乌龙茶,如武夷岩茶、凤凰单丛茶中内含物质浸出速度较快,第一泡茶汤就可把茶的色香味表现充分,所以大可不必润茶。如果一定要洗,浸润的时间也不宜过长。
②球形乌龙茶,如铁观音和台湾高山乌龙,因为茶叶卷曲,茶汁不宜均匀渗出,需要根据茶叶的紧实程度进行润茶,以得到醇和饱满的口感。
6、普洱茶
①晒青毛茶、三年以下生茶,由于茶叶的嫩度较高,润茶水温宜低,控制在90—95度为宜,润茶时间5—10秒,弃去茶汤;
②3年以上生茶,以沸水冲泡,润茶时间10秒左右,弃去茶汤;
③20年以上老茶,宜唤醒。可以沸水冲淋紫砂壶(水不接触茶),以高温醒茶,以挥散陈味,激发茶香。
④普洱熟茶(黑茶与此相同),可根据原料老嫩、外形紧结度、存放时间长短等因素,如果第一泡注入沸水后茶叶舒展缓慢,内含物质浸出较少,可根据实际情况再洗一次,充分的醒茶才能惊艳亮相。
洗茶洗的是什么?
在饮茶时,人们习惯性地在泡之前洗一下。大多数人认为,洗茶是洗“泥尘”或是洗“农残”,也有人认为,洗茶就是洗的一个心理作用,认为这样便可以把茶叶洗干净,可以放心地饮用。
不单单是普通茶人有这种认识,就在学术界亦有人把“洗茶”列为茶艺规范,在不少茶艺流程中把“洗茶”列成一道必经的环节。因“洗”有表示茶不够干净的意思,会给客人留下阴影,影响品茶的雅兴。
因此,现代茶艺中“洗茶”一词,则逐渐改称为了“润茶”、“醒茶”。而日常泡茶中,无太多忌讳,“润茶”、“醒茶”、“洗茶”混用,且口语上“洗茶”使用频率更多。
洗茶到底洗掉了什么?
1、洗尘?
目前的茶叶生产加工,对于稍具规模的加工厂而言,基本都符合清洁化生产的需求。即便对于规模相对小的农户或者作坊,茶叶生产过程也基本能做到不着地。
茶叶上的“尘”,主要是茶叶的茶毫和生产加工过程中形成的尘状微粒,并非泥土灰尘。
2、洗农残?
作为一种与绝大部分中国人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饮料,茶叶的安全问题也倍受关注。市面上正常流通的质量合格的茶叶,其各项指标,包括农残和重金属指标,自然也在国家标准规定的安全范围之内。即便茶叶中有微量农残,也是以脂溶性为主,泡出来的茶汤也是安全的。
茶叶一旦与热水接触,有些物质在短短的几秒钟之内便会大量内含物溶解于水,首先浸出的是带有爽味的维生素,带有鲜味的氨基酸和带有刺激味的生物碱。
如果我们洗茶的时间过长,那么倒掉的茶汤中就含有大量的维生素、氨基酸、生物碱等营养物质。
到底何为“洗茶”?
据考证,“洗茶”一词始于北宋,一直应用于泡茶饮用程式,至今约近700年历史。《中国茶叶大辞典》对“洗茶”解释:“洗茶即洗去了散茶表面杂质,且可诱发茶香、茶味。”
由此可见,洗茶主要有两个作用:
一是具有洗去茶表面尘粉的作用;
另一层意思则是使干燥的茶叶先受热吸水湿润,形成叶片舒展的萌动状态,便于滋味物质溶解,使茶叶香气物质更好地散发。
什么样的茶叶需要洗?
至于哪些茶需要洗哪些茶不需要洗,下面我们一起看看!
1、名优红茶、绿茶不需要洗
名优绿茶、红茶指的是品质较高、较细嫩的茶,这些茶相对于其他等级不高的茶来说,比较干净,且不耐泡。
细嫩的茶叶,其各种内质在水中浸出相对较快,洗茶损失了大量营养物质,影响茶叶滋味。因此名优绿茶以及细嫩的红茶,不建议洗茶。
2、大宗红、绿茶、乌龙茶只需要洗一遍
平时所喝的乌龙茶一般只需洗一遍就可以很干净,同时也能达到了醒茶的目的,再多洗一遍几遍的显得较浪费。
3、黑茶、普洱茶要多洗几遍
黑茶是紧压茶,相对其他茶来说比较紧实,所以黑茶一定要“洗”,这样才能充分唤醒茶叶,让茶叶舒展。此外为去掉一些灰尘杂质等,黑茶熟普也需要洗。
洗茶注意事项必须懂
洗茶时,水温不宜过高,可略低于泡茶温度。
洗茶的时间要掌握好,时间不宜过长,否则营养物质损失过多,滋味较差。如非名优绿茶红茶、乌龙茶洗茶要立即出汤,而黑茶和普洱茶可以稍微闷一会儿,让茶叶彻底舒展开来再出汤。
是否需要洗茶,可根据茶叶叶片的老嫩、茶叶的形状和紧结度、茶叶的揉捻程度、发酵程度以及该茶类主体香气适宜发挥的温度等因素来综合来把握。
总之,洗不洗茶,没有一个特定的标准,也可以说是完全按照个人习惯。不过最后都是为了喝到好茶,不浪费好茶,所以最好还是要按照茶的特性来决定。
洗茶到底洗的是什么?
在饮茶时,人们习惯性地在泡之前洗一下。大多数人认为,洗茶是洗“泥尘”或是洗“农残”,也有人认为,洗茶就是洗的一个心理作用,认为这样便可以把茶叶洗干净,可以放心地饮用。
不单单是普通茶人有这种认识,就在学术界亦有人把“洗茶”列为茶艺规范,在不少茶艺流程中把“洗茶”列成一道必经的环节。因“洗”有表示茶不够干净的意思,会给客人留下阴影,影响品茶的雅兴。
因此,现代茶艺中“洗茶”一词,则逐渐改称为了“润茶”、“醒茶”。而日常泡茶中,无太多忌讳,“润茶”、“醒茶”、“洗茶”混用,且口语上“洗茶”使用频率更多。
洗茶到底洗掉了什么?
1、洗尘?
目前的茶叶生产加工,对于稍具规模的加工厂而言,基本都符合清洁化生产的需求。即便对于规模相对小的农户或者作坊,茶叶生产过程也基本能做到不着地。
茶叶上的“尘”,主要是茶叶的茶毫和生产加工过程中形成的尘状微粒,并非泥土灰尘。
2、洗农残?
作为一种与绝大部分中国人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饮料,茶叶的安全问题也倍受关注。市面上正常流通的质量合格的茶叶,其各项指标,包括农残和重金属指标,自然也在国家标准规定的安全范围之内。即便茶叶中有微量农残,也是以脂溶性为主,泡出来的茶汤也是安全的。
茶叶一旦与热水接触,有些物质在短短的几秒钟之内便会大量内含物溶解于水,首先浸出的是带有爽味的维生素,带有鲜味的氨基酸和带有刺激味的生物碱。
如果我们洗茶的时间过长,那么倒掉的茶汤中就含有大量的维生素、氨基酸、生物碱等营养物质。
到底何为“洗茶”?
据考证,“洗茶”一词始于北宋,一直应用于泡茶饮用程式,至今约近700年历史。《中国茶叶大辞典》对“洗茶”解释:“洗茶即洗去了散茶表面杂质,且可诱发茶香、茶味。”
由此可见,洗茶主要有两个作用:
一是具有洗去茶表面尘粉的作用;
另一层意思则是使干燥的茶叶先受热吸水湿润,形成叶片舒展的萌动状态,便于滋味物质溶解,使茶叶香气物质更好地散发。
什么样的茶叶需要洗?
至于哪些茶需要洗哪些茶不需要洗,下面我们一起看看:
1、名优红茶、绿茶不需要洗
名优绿茶、红茶指的是品质较高、较细嫩的茶,这些茶相对于其他等级不高的茶来说,比较干净,且不耐泡。
细嫩的茶叶,其各种内质在水中浸出相对较快,洗茶损失了大量营养物质,影响茶叶滋味。因此名优绿茶以及细嫩的红茶,不建议洗茶。
2、大宗红、绿茶、乌龙茶只需要洗一遍
平时所喝的乌龙茶一般只需洗一遍就可以很干净,同时也能达到了醒茶的目的,再多洗一遍几遍的显得较浪费。
3、黑茶、普洱茶要多洗几遍
黑茶是紧压茶,相对其他茶来说比较紧实,所以黑茶一定要“洗”,这样才能充分唤醒茶叶,让茶叶舒展。此外为去掉一些灰尘杂质等,黑茶熟普也需要洗。
洗茶注意事项必须懂:
洗茶时,水温不宜过高,可略低于泡茶温度。
洗茶的时间要掌握好,时间不宜过长,否则营养物质损失过多,滋味较差。
如非名优绿茶红茶、乌龙茶洗茶要立即出汤,而黑茶和普洱茶可以稍微闷一会儿,让茶叶彻底舒展开来再出汤。
是否需要洗茶,可根据茶叶叶片的老嫩、茶叶的形状和紧结度、茶叶的揉捻程度、发酵程度以及该茶类主体香气适宜发挥的温度等因素来综合来把握。
总之,洗不洗茶,没有一个特定的标准,也可以说是完全按照个人习惯。不过最后都是为了喝到好茶,不浪费好茶,所以最好还是要按照茶的特性来决定。
洗茶很重要,怎么洗更重要!
今日正巧有闲情和好友喝茶,第一泡都还没喝上,好友就已经聊开了。
“这普洱饼茶的头两道茶汤是要倒掉的,洗去茶上的灰尘和农残。”好友稍显得意地说道,“虽然你是专业的,但我也略知晓那么一二。”
“说得有点门道,但又存在一点问题。”
我解释道,“普洱饼茶是要洗茶,但不是起这两个作用。农药多是脂溶性的,光靠开水是冲洗不掉的。
而且这款茶产自大厂,品质很可靠。”
好友被我整得是一头雾水,“既然茶叶已经合格,那么洗茶是泡着玩吗?”
看到好友又疑惑又好奇的神情,杯小茶的看家本领得拿出来亮亮了。
洗茶的作用是什么?
洗茶真实的作用在于浸润茶叶,让茶叶舒展开,即“润茶”、“醒茶”,茶的香气和滋味之后都会有更好的呈现。
例如,紧压的熟普,存放有一定时间而带有陈味,洗洗能去掉陈气味,又舒展了紧裹的茶叶,茶香和茶味被激发,一举多得。
如同早晨大家刚起床,舒展一下筋骨,伸个腰,一天的精神头也就起来了,洗茶也是这个道理。
所有茶都是洗两遍吗?
其实并不是所有茶都要洗两遍,有的茶甚至没有洗的必要,具体分类情况如下。
不用洗茶的茶叶
绿茶:
原料嫩,工艺上又炒又揉,滋味和香气都易出来,现泡滋味醇香。
红茶:
发酵度高,茶叶出味出香快,可以不用洗茶。实在有洗茶习惯的,宜用60-70℃的温水洗红茶。
洗茶1次的茶叶
白茶:
嫩度高的如白毫银针,茶毫丰富,易阻隔水与茶叶的接触,洗茶一次,有利于其出味出香。
粗老的如贡眉、寿眉,发酵度轻,又紧压成饼,滋味不易出来,可沸水洗茶一次。
乌龙茶:
以香气著称,润茶1次可以激发茶香,让之后的香气层次更丰富。
尤其是颗粒型乌龙茶,如铁观音、台湾乌龙茶,还能让茶叶更好的舒展开。
普洱散茶:
后发酵茶,存放时间长,带有渥堆气、陈气等,需要洗去。
洗茶2-3次的茶叶
普洱紧压茶、黑茶:
紧压后的茶叶需洗茶2次将茶叶舒展,后续茶味可以更好浸出。
如遇到存放多年的熟普、老黑茶,或老茶头,可洗3次以彻底去掉仓储的陈味。
洗茶还需要注意什么?
洗茶时,除注意茶的类别外,一般还讲究注水手法和出汤时机。
出汤讲求快速,不长时间浸泡茶叶,不闷泡茶叶,做到水快进快出,避免茶叶营养物质的流失。
好友听完,戏称:“看来喝茶找你是找对人了,今天不但品到了你泡的好茶,还学到了新知识。赶明儿自己在家也试试看。今儿我就赖这不走了,因为这茶,太好喝了!”
洗茶会洗走有益成分 如何正确洗茶
很多人习惯泡茶之前先洗茶,在茶壶中冲入开水后浸泡片刻,将第一泡的茶水倒掉。为什么要洗茶呢?他们认为茶叶上面有很多灰尘和农药,直接冲泡饮用对健康不利。其实洗茶真的有用吗?如何正确洗茶?今天小编为大家一一解答。
洗茶真的能将茶叶上的灰尘洗掉吗?有茶叶专家曾经做过一个测试,证实洗茶仅仅能洗走茶叶表面10%的污染物,剩下的90%还残留在茶叶中。而且茶叶在沸水里面三秒钟就能释放出茶多酚、氨基酸、醚浸出物等有益物质,洗茶超过五秒以上,茶叶的有益成分就会大大流失。所以,洗茶其实是一件不科学的事。
但是大多数人已经习惯洗茶,不洗的话会觉得不干净。如果一定要洗的话,那就要采用下面两种方法,可以最大限度减少茶叶有益成分的损失。
1、三秒内洗净
既然茶叶在沸水环境下三秒钟就能释放出有益物质,如果想减少损失,洗茶就要“速战速决”,尽量在三秒内搞定。现将茶叶放入茶壶中,用沸水沿着壶壁浇一圈,然后马上将第一轮水倒掉。此时茶叶被水微微浸润,可以安心进行第二轮冲泡了。
2、刮沫洗茶
将适量茶叶投入泡茶器具中,然后采用悬壶高冲的方法冲水,一次性注满泡茶器具,此时茶汤表面会漂浮着丰富的泡沫,只需要将浮沫刮走即可放心饮用。这样既能清除灰尘,又不会流失太多营养成分。
注意事项
洗茶要看具体情况。球状乌龙茶和新制紧压茶,要用沸水快速润茶。陈年老茶可以洗1-2次茶,帮助清洁表面的粉尘以及杂味。红茶、名优绿茶的浸出速度很快,花茶的香气主要表现在第一泡,因此不建议洗茶。
为什么要洗茶,洗茶有什么作用?
很多人在泡茶之前会用沸水先泡一下茶,然后倒掉,在喝茶界也流行这样一个说法“不喝头道茶”。因此,许多人在喝茶前都会先洗茶。那么为什么要洗茶呢?是不是所有的茶都需要洗呢?
为什么要洗茶?
对于洗茶这个动作,喝茶者众说纷纭,大致可分为以下三种:
1、头道茶主要是为了洗干净农药残留物;
2、头道茶是用来洗去杂质和灰尘的;
3、头道茶没有经过“温润泡”,仍然有苦涩味道,品不出最佳口感。
但其实,洗茶的目的不在于洗去茶叶中的杂质,因为如今随着工艺的发展,制茶的技术也变得越来越先进和卫生,所以很多茶都没有太多的杂质。
因而洗茶,主要有以下三个原因:
便于展现茶的内涵
茶汤的滋味,是茶多酚、氨基酸等多种茶叶内质物浸出的结果。注入适当温度的水入壶后,短时间便将壶内的水倒出,使茶叶在水的温润后,舒展开来,呈含苞待放的状况,有利于冲泡第一道茶汤时香气与滋味的展现。特别是紧压茶,洗茶的同时也是为了茶的慢慢舒展,为正式冲泡做好了准备。
祛除茶的起床气
不仅人有起床气,茶也是有自己的脾气的,洗茶也是为了消除它的起床气。像是黑茶、普洱这些,只要存放方法适当,可以长期储存,而且越存越香醇。
在它们的储存,也就是睡眠过程中,存放环境的温度、湿度以及睡眠时间等都会影响茶叶内微生物的衍生。因而在冲泡这些茶的时候,用沸水“醒一醒”茶,唤醒睡眼惺忪的它们,滋味和香气会更好。
洗去历史尘埃
一杯普洱,仿佛饱经风霜的人生。
它的加工过程中经过杀青、揉捻、渥堆和日晒干燥等工序,又陈放多年,等待知己茶友的品饮。本身沾染浮灰是难免的。用热水浸润洗茶一遍,口感更好。茶的阅历,如果被浮沉遮盖了,该是多么可惜。
洗茶的目的,说到底还是为了口感。
所有的茶都需要洗吗?
说到洗茶,实际上并非所有的茶都需要洗茶。不同的茶类,对洗茶的水温也是挑剔的,基本上和冲泡的水温可保持一致。
原料比较细嫩的绿茶体质娇弱,用不高于80℃的开水快速洗茶即可,若是等级特别高的名优绿茶,则无需洗茶,第一遍即可品饮其鲜爽,如果用沸水洗,会破坏茶叶中的有效成分,也会散失它的鲜活香气。
若是乌龙茶、黑茶这样的茶,则需要用沸水洗茶。
洗茶,洗什么?洗茶、醒茶、润茶又是什么?
会泡茶,不等于泡茶好喝泡茶能够扬长避短,是一种技术,更是一门艺术。
在泡第一道茶时,很多人会把茶汤弃去不饮。这个动作到底是为了把茶洗干净,还把茶唤醒,亦或是是把茶浸润呢?
如今争论不休的问题,其实从古时候开始就已经有人在研究了,让人不得不佩服古人的智慧。
一说“洗茶”
对于“洗茶”,今人常误以为由于茶叶不洁净。其实,它是中国五千年饮食文化在茶文化中的一个体现,蕴含着中国茶道的精神内涵。
孔子《论语·乡党》篇中提到:“食不厌精,脍不厌细。食饐而餲,鱼馁而肉败,不食。色恶,不食。臭恶,不食。失饪,不食。不时,不食。割不正,不食。不得其酱,不食。”
大意是:饭不因为精致而饱食,肉类菜肴不因为烹调得细致味美就吃得很多。凡是饭因久放,味道变了,鱼烂了,肉腐败了,都不要吃。颜色变坏了不吃,味道变臭了不吃。煮的不熟或过熟都不要吃。不是吃饭的时间不吃,不照正规方法割肉不吃,放的调味品不适合不吃。
此段文字反映了中国自古以来的饮食文化思想和审美情趣,其主要内涵有两层:一是饮食要讲卫生,;二是应讲究选料和烹调方法。
“洗茶”之程序,正是这种饮食文化在茶饮上的一种表现形式。
二说“醒茶”
明代《茶谱·煎茶四要》载:“一、择水……。二、洗茶:凡烹茶先以热汤洗茶叶,去其污垢、冷气,烹之则美。三、候汤……。四、择品……。”
洗去茶叶的冷气,便是“醒茶”之意。
茶叶如何会有冷气呢?茶叶制成后,一般不会马上饮用,刚加工完的茶叶火气较大,一般都要将茶叶储存一段时间后再饮用。而一段时间后,火气虽褪,却添冷气,如果存放时间较长,还会有陈气。而近代以来,常将茶叶存贮在冰箱中,更增添了茶叶的生冷之气。
此时如果将茶叶直接冲泡饮用,滋味和香气就会不好。就如人一样,清晨刚起来时没有精神,这时如果伸伸懒腰,活动一下,精神就提起来了。
茶叶也一样,在存放一段时间后,也需要“醒一醒”,去除冷气,再进行冲泡,其香、味会更佳。
三说“润茶”
明代以后,茶叶加工和饮用方法发生重大变化,由原先的蒸青团茶到散茶,从煮茶、点茶变成泡茶。泡茶时必须先让茶叶浸润舒展开来,才能比较容易泡出味道。
尤其是颗粒比较紧结的球形乌龙茶和紧压的饼茶、砖茶等,第一道润茶让紧结的茶叶充分舒展,散去一些陈气,也让茶叶的温度提升上来。润茶这一过程的加入有利于茶汁的浸出。因此,经过润茶后再冲泡的茶汤,茶汤的香和味能更快达到最佳效果。
在现在,第一道茶弃去不饮,很多人理解为洗去茶叶上的脏污。其实不然,第一道茶可以喝,只不过一般都未能展现出茶的最佳水平。
“润茶”或称为“醒茶”更为恰当,第一道茶泡得好,可以为接下去的几泡茶奠定基础,相反,会影响到后面的品质的呈现。
洗茶洗的是为了洗什么?你真的知道吗?
在饮茶时,人们习惯性地在泡之前洗一下。大多数人认为,洗茶是洗“泥尘”或是洗“农残”,也有人认为,洗茶就是洗的一个心理作用,认为这样便可以把茶叶洗干净,可以放心地饮用。
不单单是普通茶人有这种认识,就在学术界亦有人把“洗茶”列为茶艺规范,在不少茶艺流程中把“洗茶”列成一道必经的环节。因“洗”有表示茶不够干净的意思,会给客人留下阴影,影响品茶的雅兴。
因此,现代茶艺中“洗茶”一词,则逐渐改称为了“润茶”、“醒茶”。而日常泡茶中,无太多忌讳,“润茶”、“醒茶”、“洗茶”混用,且口语上“洗茶”使用频率更多。
洗茶到底洗掉了什么?
1.洗尘?
目前的茶叶生产加工,对于稍具规模的加工厂而言,基本都符合清洁化生产的需求。即便对于规模相对小的农户或者作坊,茶叶生产过程也基本能做到不着地。
茶叶上的“尘”,主要是茶叶的茶毫和生产加工过程中形成的尘状微粒,并非泥土灰尘。
2.洗农残?
作为一种与绝大部分中国人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饮料,茶叶的安全问题也倍受关注。市面上正常流通的质量合格的茶叶,其各项指标,包括农残和重金属指标,自然也在国家标准规定的安全范围之内。即便茶叶中有微量农残,也是以脂溶性为主,泡出来的茶汤也是安全的。
茶叶一旦与热水接触,有些物质在短短的几秒钟之内便会大量内含物溶解于水,首先浸出的是带有爽味的维生素,带有鲜味的氨基酸和带有刺激味的生物碱。
如果我们洗茶的时间过长,那么倒掉的茶汤中就含有大量的维生素、氨基酸、生物碱等营养物质。
到底何为“洗茶”?
所以到底何为“洗茶”?
据考证,“洗茶”一词始于北宋,一直应用于泡茶饮用程式,至今约近700年历史。《中国茶叶大辞典》对“洗茶”解释:“洗茶即洗去了散茶表面杂质,且可诱发茶香、茶味。”
由此可见,洗茶主要有两个作用:
一是具有洗去茶表面尘粉的作用;另一层意思则是使干燥的茶叶先受热吸水湿润,形成叶片舒展的萌动状态,便于滋味物质溶解,使茶叶香气物质更好地散发。
什么样的茶叶需要洗?
至于哪些茶需要洗哪些茶不需要洗,下面我们一起看看!
1.名优红茶、绿茶不需要洗
名优绿茶、红茶指的是品质较高、较细嫩的茶,这些茶相对于其他等级不高的茶来说,比较干净,且不耐泡。
细嫩的茶叶,其各种内质在水中浸出相对较快,洗茶损失了大量营养物质,影响茶叶滋味。因此名优绿茶以及细嫩的红茶,不建议洗茶。
2.乌龙茶只需要洗一遍
平时所喝的乌龙茶一般只需洗一遍就可以很干净,同时也能达到了醒茶的目的,再多洗一遍几遍的显得较浪费。
3.黑茶、普洱茶要多洗几遍
黑茶是紧压茶,相对其他茶来说比较紧实,所以黑茶一定要“洗”,这样才能充分唤醒茶叶,让茶叶舒展。此外为去掉一些灰尘杂质等,黑茶也需要洗。
4.洗茶注意事项,必须懂
洗茶时,水温不宜过高,可略低于泡茶温度。
洗茶的时间要掌握好,时间不宜过长,否则营养物质损失过多,滋味较差。
如非名优绿茶红茶、乌龙茶洗茶要立即出汤,而黑茶和普洱茶可以稍微闷一会儿,让茶叶彻底舒展开来再出汤。
是否需要洗茶,可根据茶叶叶片的老嫩、茶叶的形状和紧结度、茶叶的揉捻程度、发酵程度以及该茶类主体香气适宜发挥的温度等因素来综合来把握。
总之,洗不洗茶,没有一个特定的标准,也可以说是完全按照个人习惯。不过最后都是为了喝到好茶,不浪费好茶,所以最好还是要按照茶的特性来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