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茶的茶梗。
瞿旭平开了个茶课,地点比较特殊美国硅谷,他一袭汉服,粉袍在身,一举一动都是中国特有儒雅,就这样在这个全球高科技汇集的地方开了一堂公益中国茶课。
“我刚回国,这次在美国讲学的经历,触动很大,在国外讲好中国茶故事,我也在行动!”浙江省杭州市上城区政协办公室调研员、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副秘书长、上城区茶文化研究会秘书长瞿旭平笑着说。虽然还未来得及调整好时差,她的语调里不但没有疲惫,反而带着兴奋和激动。
大洋彼岸飘茶香
一间会议室,缕缕茶香。主讲者边泡边讲,台下听众目不转睛地边看边学。如果你不注意,会觉得这与国内的讲座并无不同。可再细细观察周围不时出现的英文标识,颇有差异的室内装饰风格,才发现,这里是美国硅谷,听讲座的人,虽同是黑头发黄皮肤,却是来自四面八方的华侨华人。
“茶课,在国内喜闻乐见,在这里,则很新奇。尤其是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茶文化,他们听得很专注。”瞿旭平笑着说,这场飞行近12小时、跨越两个国度才能促成的茶课,是在20多年未见的同学重逢中诞生的。
春节期间,瞿旭平一位身居美国23年的同学回杭探亲,她们将聚会地点选在了颇负盛名的青藤茶馆。“怎么还有这么好的茶馆,又漂亮又雅致,硅谷的华侨华人非常希望能多接触这样的内容。”很少有机会了解茶文化的老同学一边赞叹,一边邀请瞿旭平到美国讲课。这位老同学是当地小雨点公益基金会的志愿者,该公益基金会由一对台湾老夫妇建立,主要工作就是义务为当地华侨华人传播中国传统文化。
茶缘说来就来,瞿旭平恰好要到旧金山看表妹,两人一拍即合。事无巨细地沟通,忙前忙后地安排布置,她们最后将地点定在了一间图书馆。“我的同学还登了报,在据说是美国发行量最大的日报之一《世界日报》上刊登了我讲课的广告。”
一个小插曲,让开讲前颇有些紧张的氛围。
离预定的日子近了,同学忽然紧急联系能否换个时间,考虑到同天会举行的华侨华人祭祖仪式,她担心影响听讲座的人数。“牵一发动全身,活动时间一改,很多东西要调整,我忍痛割爱地拒绝了,并向她承诺,就算只来一个人,我也会认真讲好。”瞿旭平说。
说归说,当天心情还是有些忐忑的。没想到,刚到图书馆,门前已有十多人在等候的场景,瞬间打消了她的顾虑。源源不断有人进入会场,最后竟来了七八十人。
遇到一拨好“学生”
这次讲座,瞿旭平算是“有备而来”。“我之前了解过,在这个基金会的历次讲座中,主讲嘉宾都是在美国颇有名望的大腕,我希望也能尽全力将中国茶文化的魅力,传递给每一位听众。”瞿旭平说,“同事也很重视,纷纷为内容提建议。连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为了支持我,还开会讨论,任命我为副秘书长,并希望在讲座中把周国富会长三产融合、六茶共舞的理念讲一讲。”为此,她还特意在杭州孔庙提前做了一堂示范课,不错的反响更为她增添了信心。
讲座内容最终被确定为茶之源、茶之饮、茶之旅、茶之悟、茶之韵等5个部分。
刚一说起茶,台下一位观众就提到了日本。瞿旭平立刻为茶正本清源,“茶源于中国,日本茶道最早就是源自杭州的径山。”一打开话匣,悠久绵延的中日历史茶故事娓娓道来。台下观众边听边点头,似恍然大悟般解开了心中的谜团。
“凉水也可以泡茶吗?”看着瞿旭平用沸水冲泡茶,茶香四溢,不禁又抛出疑问。“在国外,他们几乎都是喝冷水的,我笑着打消他的顾虑,现在,冷泡茶也非常流行,同样能喝出茶丰富的滋味与口感,甚至中国的不少茶友,都专门就喜欢冷泡茶这一口。”瞿旭平还现场教授了听众正确的冷泡茶方法。
中国茶课
讲历史,讲品饮,讲杭州。瞿旭平从现代又说到古代,讲完G20峰会上中美领导人的茶故事,也说起了南宋的分茶、点茶、斗茶。“现场有一对年轻的夫妻,对宋式点茶非常感兴趣,他们问有没有点茶、分茶的培训班,决定要到杭州来学习!”
“现场的氛围让我好享受啊。”瞿旭平笑着说,他们专注地听讲,不时点头、互动、微笑,这让曾经执教过的她,感受到了当老师最幸福的事———遇到了一拨好“学生”。
最好的“报酬”
老师讲得好不好,看看听课的“学生”反应便可知晓。
当天只是送她来会场的几位朋友,原本还有事情要处理,结果听着听着都不走了。
“有一位老华侨,是个医学博士,对茶很感兴趣。才跟我交流3分钟,就要请我吃饭。我笑着拒绝,说已有朋友安排,他还坚持说,你的朋友来了多少人,我就请你多少人。”
“还有位华侨爷爷,带了一款紫砂壶到现场,听完课非要送给我做纪念。我说旅途不便婉言谢绝,他还转托我的同学要寄来。”
“我觉得最有收获的可能是那位福建茶商。”瞿旭平开玩笑说,一位在当地工作的福建茶商也前来当“志愿者”,为现场提供茶具和茶品,但只做展示用,并未考虑做商业行为。没想到,讲座结束后,大家把他团团围住,非要买茶不可。
“当时给我的感觉是,华侨华人非常需要且喜欢以茶文化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瞿旭平说,一杯清茶,仿佛甘露般,滋养着他们的生活。
“我的同学告诉我,硅谷虽然科技发达,但文化的熏陶十分匮乏,且普遍工作压力较大。这里面,既有功成名就的老华侨,也有全职太太,尤其是‘50后’、‘60后’的人,他们对中国传统文化有很深的认同感和归属感。”瞿旭平说。
由于资金紧张,老同学歉意地说并没有讲课费给她。“给我钱,我还要退回去呢。”瞿旭平笑着说,她就是要做公益,当天大家听课后的反应,就是给她的最好的礼物和报酬。
“我的同学还想请我办个茶文化系列讲座,虽远隔重洋,但可以录成视频或直播,定期向感兴趣的华侨华人进行传播。”瞿旭平笑着说,未来的茶文化“走出去”,任重道远。
希望中国茶文化可以和茶一样走向世界。
精选阅读
欧美国家为什么不喝中国茶?
茶叶在中国已有1200多年的历史,在国内发展的如火如荼,但在走出国门这一步上,却一直举步维艰。
我国拥有世界上最大的茶叶种植面积和位居第二的产量,却没有在国际上叫得响的茶品牌,甚至一提到茶,很多外国人最先想到的是日本。外国人为什么不喝中国茶?面对如此困境,中国茶又该如何走出国门、健康发展?
出口茶每公斤仅14元
虽说美国是个“咖啡王国”,但仍有大约一半的人喝茶。美国几乎不产茶叶,平均每年进口茶叶9万多吨,销售额超过10亿美元,成为继咖啡后,消耗量排第二位的饮料。美国人喝茶讲究方便和效率,在超市里,几乎看不到散装的茶叶,都是一包包的袋装速泡茶。许多爱喝茶的美国人分得出绿茶、红茶甚至乌龙茶,但都没见过茶叶的完整模样。
除了速泡茶包,美国人还非常喜欢喝冰茶。美国市场上的中国乌龙茶、绿茶等有上百种,但都是罐装冷饮茶。在纽约等华人较多的地区,有不少中国人开的茶店和茶馆。不少美国人会因好奇来尝试新的饮茶方式,但更多人把这看作一种体验中国文化的途径。
在英国,喝茶的人数要远远高于中国。英国人几乎将一生1/3的时间花在饮茶上。2006年,英国BBC网站的网友对12项所谓“英国的国家象征”进行投票。其中,“一杯茶”以35.03%的得票率高居榜首。英国茶理事会顾问简·帕蒂格鲁告诉《生命时报》记者,英国人每天总共喝掉1.65亿杯茶,平均每人1天3杯。
红茶仍是英国人最爱享用的热饮之一。近年来,由于健康意识抬头,改喝绿茶的人日渐增多。2002年到2006年,绿茶销售额从490万英镑增加到1.55亿英镑,增幅高达222.9%。克利普尔茶公司调查显示,仅绿茶在英国就被分为16种,大部分由25岁至34岁年龄段的女性购买。然而,即使喝绿茶,很多英国人也只喝日本的,大部分人不知道中国绿茶。
“茶和茶文化都源于中国,中国是名副其实的‘茶祖宗’,但中国茶在世界上缺乏影响力和美誉度,导致价格低廉,产、收比例颠倒。”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副会长沈才土告诉《生命时报》记者,中国每年出口茶叶28万—30万吨,占年总产量1/3,在全球排第三。但出口的平均价格却只有每公斤1.9美元,折合人民币才不到14块钱,平均茶价比印度低四成,比斯里兰卡低六成,并以销往非洲等世界国家为主。而这里面,要包含采茶、包装、运输等很多劳动力,所以基本挣不到钱。茶叶界有句无可奈何的话,“好茶留给自己喝”,完全是因为在国际上卖不到好价钱。
国外缘何不认中国茶
中国是茶叶大国,但为何在国外占不了一席之地呢?
消费习惯。在发达国家,基本上以红茶消费为主,而中国的红茶品质低,竞争力较差。就像欧美人喜欢口味较浓的咖啡一样,他们不太接受绿茶清淡、干涩的口味,因此更偏爱喝咖啡因含量较高的印度阿萨姆红茶。“大头被红茶背去了,小头被日本占了,只能把剩下的边角料分给中国。”沈才土遗憾地说。
宣传不足。由于缺乏绿茶消费的文化背景,高端绿茶在国外很难销售。中国农科院茶叶研究所副所长江用文指出,像印度、斯里兰卡、肯尼亚等国家,都设有“茶叶理事会”,这种半官方的茶叶管理机构每年都会到国外进行宣传。而中国则缺少这种组织。
品牌缺失。多年来,我国的茶叶市场被形象地比喻为“有姓无名”。有姓,是指有品种,如龙井、乌龙、毛峰等;无名,是指茶叶没有自己的品牌。目前,我国现有茶厂6.7万家,平均每个茶厂年生产茶叶20吨,但总的经营额却不如英国“立顿”一家。与英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相比,中国茶企业生产规模小,茶叶加工简单,品种单一,缺乏科技含量,叫得响的品牌凤毛麟角。
出口茶叶质量不过关。国外在食品安全方面控制得很严。沈才土称,近年来,中国茶叶出现一些农药残留问题,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其在国际上的声誉。
政府重视不够。印度、越南等国家都设有茶叶局,负责研究、协调茶叶的整个生产过程和政策。“而茶叶在我国归农业部管,下设一个种植业司,底下还有一个种植业处,里面只有一个干部管茶叶,重视程度远远不及大米等作物。”沈才土称,可以说,我们从国家层面来研究茶叶的力量很弱,只能依靠产茶地方政府和一些民间组织的积极性,对外推广力度大大降低。
中国茶怎样走出国门
在很多人眼中,中国茶是很好的健康产品,却面临走不出国门的尴尬。那么,该如何摆脱“一流品质,二流包装,三流价格”的怪圈,让中国茶也能有叫得响当当的品牌?几位专家给出如下建议。
首先,保证出口茶叶的品质,政府给予补助,进行品种改良,多用有机肥,从生产、加工到包装,都符合国际标准,努力让世界喝上健康安全的中国茶。
其次,中国在海外市场营销过程中只顾推销茶叶,在茶文化推广方面却做得很不够,这无疑限制了中国绿茶品牌的推广。今后,应通过宣传推介中国茶的品质,让西方国家对中国茶,特别是中国绿茶有更多的了解。
再次,加快资源整合力度,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茶叶企业和企业群体。广东省茶业行业协会秘书长张黎明建议,如西湖龙井现有300多个品牌,严重分散了资源,如果专注打造三五个品牌,并利用品牌美誉度,跨出茶叶市场,走向茶饮料、深加工等。
最后,沈才土呼吁,政府应发挥作用,提倡“茶为国饮”,假如全中国的人都喝茶,就有13亿人在宣传茶。假如每人每年多喝200克茶,全国算下来就是26万吨。所以,扩大内需,具有实实在在的意义,甚至会因此影响国际茶叶市场上的价格。
中国茶走进德国家庭 增进中德友谊
近期一档名为《中国茶时间》的电视节目,让中国老百姓的传统饮品走进德国普通百姓家中,增进了中德两国人民友谊。《中国茶时间》源于一堂亲子文化课所带来的灵感;在节目播出后,其中的参与和对比,给人们带去更多的代入感;最后节目组表示为了使内容与意义俱佳,我们会用心去做好。
《中国茶时间》的电视节目
参与和对比,给人更多代入感
《中国茶时间》,通过柏林亚历克斯电视频道播出,每期节目都会围绕一个特定的中国主题展开。节目不是单纯地就中国讲中国,而是从德国观众身边的中国元素开始,用参与和对比的方式叙事,给人以更多的代入感。
三名中德小朋友,手舞足蹈地告诉你因驱除恶兽“夕”得名的除夕夜传说;素食中餐的味道如何,直接请来4名德国民众一一品评;中国现代艺术市场繁荣景象如何,仅宋庄艺术村的占地面积,就和德国勃兰登堡州首府波茨坦的全市面积差不多……
中国茶
源于一堂亲子文化课带来的灵感
2008年中国北京奥运会期间,德国媒体上密集出现了一系列负面涉华报道,其片面观点令包括曾莉在内的很多在德华人感到痛心。新闻专业出身的曾莉想起大学老师说过的一句话,“与其批评别人没做好,不如自己动手好好做”。与其批评德媒戴着“有色眼镜”,不如自己做一档节目多维展现当代中国。
2012年的一次偶然经历,让曾莉找到了信心和方向。“那时儿子刚上小学一年级,一次与他班主任闲谈时,对方突然表示,‘要不你来给我们上一堂课,介绍中国文化吧’。”曾莉告诉记者,因为儿子是班上唯一的中国孩子,所以她精心制作了幻灯片,希望让德国小学生感受到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从中国的南北饮食差异,到象形表意文字的由来,德国小朋友们兴奋地全程互动。不久后,曾莉收到了孩子们各式的感谢信,有些还不会写字的,干脆画了上课的情形和爱心表示感谢。一些家长也会“拦住”曾莉,和她分享孩子们回家后对那堂“中国文化课”滔滔不绝的转述。
内容与意义俱佳,“我们会用心去做好”
由中德媒体人共同打造的《中国茶时间》,是一档少见的专门介绍某一国家流行文化的电视节目,得到了柏林、汉堡多家电视台的肯定,纷纷表示愿意提供播出时段。最终,柏林亚历克斯电视频道负责人很快敲板,决定“一刀不剪”地在黄金时段引进这档节目,亚历克斯电视频道在德国首都柏林和勃兰登堡州地区拥有超过400万名观众。2015年试播了第一期样片后,参与节目的茶道专家很快就成了当地“明星”,收到了很多亲朋好友观看节目后的来电祝贺。
下一步,团队计划将节目打造成帮助中德双方了解彼此的桥梁,添加向中国观众介绍德国流行文化的内容,战线也将从电视延展到互联网。栏目经常需要分两个摄制组在中德两地完成,对此,尤蒂特坦言:“我们固然想继续获得投资以保证节目品质,但首先这是一项从内容到意义都令我喜欢的工作,我们会用心去做好。”
《中国茶时间》,崭新的中国文化形象从这里走进德国百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