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古树茶的全面上市,有关普洱茶制作、转化的问题也越来越多,我就选取其中关注度比较高的问题做一个集中的回答。
普洱茶的杀青工艺
所谓杀青就是将从茶树上采摘下来的鲜叶加温炒制,目的是将茶叶中的酶进行适度的分解,作用就是抑制茶叶的发酵速度,一定程度上提高茶叶的香气。这是一个技术活,关键点在于将茶叶炒制到什么熟度才能既保证茶叶后期转化的质量又最大可能的提升茶叶的香味。炒制过头了,茶叶的香气倒是不错,但它后期的转化品质就会受到影响,自然发酵的速度会变慢或停止。炒制熟度不够,那茶叶的香气会降低,并且茶叶在摊凉,晒干的过程中它依旧会继续以较快的速度发酵,造成红梗、红叶的现象,并且冲泡出的茶汤浑浊,茶味有捂过的异味,同样会对茶叶的品质有大的影响,因此杀青就成了制作普洱茶的关键工序。
过去老的传统工艺杀青都偏生一些,给茶叶留出后期转化的空间比较大,转化出来的品质很好,比如说90年代张毅先生给台湾茶商制作的真淳雅号,以及他自己的顺时兴号,就是用的这种杀青方式。当时制作出来时新茶并不好喝,青味重,香气弱,涩底也比较明显,但经过十多二十年的转化,今天品饮起来,真的可以奉为易武茶的经典之作。反观近些年来普遍采用的重杀青生产出来的普洱生茶,后期转化出来的品质就相对差一些,它的香气不是那么的纯,始终会有一点异味,长时间的存放后它的香气相反还会有所下降,茶汤的润滑度也不如前者,当然它在新茶时的表现就要强于传统工艺制作的,更加吸引买家一些,资金周转也快,效率高,不用说利润也来的快,符合当前赚快钱的潮流。
轻杀青与重杀青出现明显差距的时间点大约在什么时候呢?以我的经验来看,易武茶为例,大约在制作好后5-7年的时间它的差距就开始较为明显。补充一下:这是在昆明存储的,如果在类似于广东,浙江存储,估计3年左右就会有明显的感受。
普洱茶揉捻的工艺
普洱茶的条形通常有紧条和泡条之说,紧条就是揉捻的时间较长,加力较大,它的条型看上去就比较紧结。泡条就是在揉捻时用力较少,时间较短,晒干后条形显得比较的松散。就春茶而言,味重的茶通常都会选择揉的比较轻,成泡条型,比如老班章,老曼峨之类,这是因为它们的苦味重,如果再采用紧条型的揉捻方式,那它的水浸出物释放的速度较快,冲泡时的前几泡苦味会更加的重,茶味衰减的速度也会比较快,影响它的口感、滋味。而茶味偏淡,刺激性不强的茶通常采用紧条型揉捻,它在冲泡时会加快茶中水浸出物释放的速度,弥补它本身具有的缺陷,这就是条型与茶味的关系。
就夏茶而言,多半都揉捻的比较重,但它的条形依然较为松散,这是因为夏茶的内含物质少,不易成条的原因。
cy316.Com精选阅读
临沧茶涩重,后期转化不好?
秘境临沧,被称为“天下茶仓”。但是说到普洱茶,很多人都只知道普洱、版纳,近年来,冰岛和昔归名声大噪,才让一些人把目光投向了临沧。有人说临沧的茶是近年才被炒起来的,那我只能说你对茶的了解太少了。
事实上临沧不仅是普洱茶的原生地之一,也是云南省最重要的普洱茶生产与加工主要基地。临沧普洱茶大多以古树茶为主,临沧市现有古茶树、古茶园40万亩以上,其中古代濮人聚居区凤庆县小湾香竹箐古茶树,是人类最早种植且利用训化历史最久远的,也是地球上不论是野生、过渡或栽培型,都是最粗大的古茶树。临沧普洱茶勐库野生茶树群落,位于邦马大雪山中上部,分布面积约12000亩,海拨高度为2200米—2750米,均是典型的乔木型茶树。永德大雪山野生茶树群落,分布在永德大雪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的原始森林中,总面积10.5万亩,海拨高度1900米—2600米之间,茶树为大理茶种。
临沧不仅茶资源丰富,生态良好,临沧种植出来的茶品质也是非常好的。但是在普洱茶界,却流传着这样的言论:“勐海苦,临沧涩,思茅淡”。一些人士认为临沧的茶涩重,后期转化不好,所以不值得存储。普洱茶各山有各味,我认为这是一种以偏概全的偏见。任何茶叶都含有苦涩味,多与少的问题,正常的苦涩,苦能化甘,涩能生津,对于普洱茶而言,并非缺陷,而且往往是好茶应有的表现,工艺制作正确,后期转化后,一样令人惊喜。
都说高山云雾出好茶,如果你去过临沧,你就会发现,临沧植被覆盖完好,空气中的负氧离子含量丰富,这里的茶园大多在温暖湿润、云雾缭绕的茶树原产地澜沧江两岸的深山密林中,远离污染源,是天然优质无公害茶,土层深,落叶层厚,土壤有机成分含量高,土壤肥沃,透气性好,空气湿热,十分有利于茶树的生长。生产出来的茶叶品质十分卓越。
冰岛香甜稠润、昔归清透细腻、云南岩茶香柔甘活,都代表着临沧茶叶的高品质,其口感、滋味、品质并不亚于普洱、版纳的一线顶级茶!而且制作优良的临沧茶,后期醇化一样令人惊喜。
普洱茶的“苦”“涩”与后期转化有何关联?
云南普洱茶源于高山,以丰富的韵味让人迷恋。普洱千百味,品普洱茶,“苦涩味”是绕不开的,有人说“苦涩重不好喝”,又有人说“不苦不涩不为茶”。
那“苦涩”在普洱茶中到底是怎样的存在?在后期转化中,又是如何影响茶叶品质的呢?
苦:茶之味
苦是茶的一种味道呈现,一般来说茶“苦”是因茶叶中:咖啡碱、茶叶碱、可可碱、茶叶皂素、苦味氨基酸等物质含量较高,这些质又易溶于热水,使茶汤呈现出苦味。
优质的苦:在儿茶素类和咖啡碱相对含量都较高的茶叶中,茶汤的苦伴随着“浓醇鲜爽”,且这时的苦味不会长久不化,这是优质的表现。
劣质的苦:茶的苦感突出还有可能是由于病虫害,或者施肥造成的,这时的茶叶叶底薄而无光,茶味寡淡、苦味突显,甚至有“恶苦”的感觉,这是劣质的苦。
茶汤的苦常常与涩相伴而生,比起涩,更容易化开,在茶汤的滋味结构上占一定的主导地位。
工艺和茶原料原因,在高品质普洱生茶中也会伴随有一种“自然的苦涩感”
涩:涩为收敛感
茶叶的涩味物质,主要有茶多酚类、醛、铁等物质,其中儿茶素类尤为重要。酯型儿茶素苦涩味较强,它在芽叶里的含量远远高于粗老叶片。因此有“涩”感一般也是嫩度高,内涵物质高的表现。
优质的涩感:一般来说,古树茶或多或少都会有涩,但一般不会良久不化。虽然涩感刻意因工艺而得到掩盖,好茶的涩在茶味中并不占主导,一般工艺师不会刻意去掩盖它。因此对于生茶“可以化开、切不占主导”的涩我们不用太在意,这是好茶的一部分。
劣质的涩感:反倒是低品质的茶因为滋味淡薄,涩感尤为突出,品来让人满口是涩,没有愉悦感。
虽然我们常以苦涩并称,但准确来说,涩并不是一种味道,而是人口腔“收敛性”之表现,因此涩感也会比苦表现得长一些。
总之苦为味道,涩为感受。茶叶出现苦涩味的原因,可能是茶叶本身内含物质,也可能是制茶工艺造成的。
同为古树茶,云南白茶不杀不揉,“苦涩感”不明显。
普洱茶的陈化与转化关系
说到普洱茶,很多人耳熟能详的是越陈越香。殊不知,其中的“越陈”是一个时间的概念。而在这个时间的概念里,自然离不开空间。普洱茶中的空间也就是仓储存放的环境。
今天小编就给大家讲讲普洱茶的陈化与转化时间的一个变化。
那么普洱茶在时间空间的情况下会产生什么变化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了解的两个词语,一个是“陈化”、一个是“转化”。这两个词有什么不同点呢?
陈化,描述的是普洱茶的外在表现,也可以理解为表象的普洱茶特征。比如看到的普洱茶条索的颜色,汤色,滋味,叶底和香气。而这种普洱茶的外在表现,只要一直观察,是用人体感官器官能感受到的。陈化,更准确的说是描述普洱茶某一时间段的外在表现结果。
转化,描述的是普洱茶的内在表现,普洱茶的变化是因为普洱茶里的微生物作用产生了变化,而微生物我们用感官器官是看不见的。比如一定年份的普洱茶颜色从黄色变为了棕褐色,这是由茶黄素变为茶褐素。这是微生物的变化。
了解了普洱茶中的陈化和转化的不同点,我们就会发现在现实中,我们往往都会说的“普洱茶转化得怎么样了?”、“这茶转化得不错。”是多么的不靠谱,普洱茶的转化肉眼是看不到的,转化的是微生物。
那我们换成“普洱茶陈化得怎么样了?”、“这茶陈化得不错”这样的说法,展开对话下去就是:
普洱茶的香型,我们大多数人现在是按拟物的方式来描述,有接近30种(蜜香、青香、甜香、梅子香、陈香、橄榄香、花蜜香、糯香、花香、果香、茶香、木质陈香、复合香、板栗香、豆香、药香、果蜜香、兰香、枣香、木香、山场香、梅香、樟香、蜜兰香、麦香及菌香。)。
如果按品饮上来描述:(水飘香、香入水、水含香、水生香、水即香。
按工艺来描述:“原香”和“工艺香”。
说这些描述不对吧,它也是对的。
普洱茶后期能否完美转化“看”哪一步骤?杀青
杀青,是普洱茶的初制程序之一。而就这个看似简单的程序恰恰在普洱的后期转化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咱们先来看看什么是普洱茶的杀青?它为什么要杀青?在普洱茶尚是鲜叶的时候,需要用高温将这些鲜叶的水份去除,这样才能破坏鲜叶中茶多酚的酶活性,进一步阻止茶叶中的酶促氧化反应。
恰恰就是这一步影响了普洱茶的后期转化和普洱茶香气的形成。
后期转化:普洱茶作为后发酵茶,会有一个漫长的后期转化过程。如果在杀青的过程中,工艺不足,也就是说茶叶中的酶活性没有被彻底“杀”死,茶叶中的微生物继续活动,在后期存放的时候,就可能导致茶叶发生质变,原本甜醇的口感可能会发酸或者是其他怪味出现;
如果杀青锅中,茶叶会出现焦化(碳化)现象,即便是经过时间的存放,茶中仍旧会有苦涩味。也就是说,在后期的转化过程中,茶的味道会过于浓郁,从而显得苦味更重,影响茶汤原本的口感。
而杀青正好的普洱茶,抑制了茶叶的酶活性,减缓了发酵的速度,在后期转化的过程中,茶叶的陈化效果会出现一种质的变化。
香气:杀青对于茶香气的影响主要是散发青气,发展茶香。
鲜叶杀青不足,不仅新茶中会有青味,即便是存放到一定时间的老茶中,也会有一股青味出现,有些还会发展成青臭味。
如果杀青过重,茶香中会有一种较浓的焦香味,不同于一般普洱茶的清香或者醇香,这种茶香中会有焦糊味。
普洱茶杀青一般以嫩叶老杀、老叶嫩杀、抖闷结合的方式进行,如果杀青的程度适宜,茶青味消失,并在后期转化的过程中使得茶汤香气饱满而纯正。
普洱茶的优劣不仅表现在原料上,很大一部分在于其工艺上,杀青作为其必不可少的工序之一,可以说很大一部分影响着普洱茶品质的好坏。
当然原料、工艺以及后期仓储等的共同作用才能成就一款好的普洱茶。
苦涩对普洱茶后期转化的影响
茶人们常说苦能生津,涩能转甜,这是普洱茶苦涩的良好体现。
普洱茶作为后发酵茶,会有一个漫长的后期转化过程。由于普洱茶经过“低温杀青”和“阳光晒干”,茶叶还保留着活性,在一定温度、湿度、空气条件下,茶叶中以茶多酚为主的物体进行转化递减,转化为茶黄素、茶红素、茶褐素等新成分。于是年份越久,茶叶色泽越深,香气口感越醇厚,苦涩感越弱,茶性越趋于温和。
滋味饱满的茶一般都附带有良性的苦涩感,这样的茶在后陈化更容易变得醇厚,茶的苦涩会逐渐减轻,甜度加强,回甘越来越好,这在中老期茶体现得淋漓尽致。
此外,比起苦,涩感转化周期略长,就算在20-30年的老生茶里仍然可以感受到,这并不影响茶品整体的转化趋势。
因此,苦涩并不是决定茶品转化的必须因素,但是一款“滋味饱满丰富的好茶”经常附带的特征。
对于茶品的审评我们要客观看待苦涩,苦和涩是茶叶品质的“试金石”,优质的苦涩会为茶加分,而劣质的苦涩,则让我们更容易去淘汰一款茶。
有说苦涩是喝普洱的一道坎,喝懂了“苦涩”,就喝懂了茶。品味苦涩就像一种历练,看淡了脚下的坎坷,才能看到沿途美景,品到壮美人生。
苦涩,就是茶。
存放环境对普洱茶后期的转化有多重要?
导读:“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好仓储塑造好普洱。”普洱茶因其富含活性物质,在后期的存储中发生变化,成为“可以品饮的古董”。而要使它后期的转化能够良好进行,存放环境的优质就至关重要。
存放环境包括:温度、湿度、空气对流、干净无异味。其中的任意环节出了问题,都会影响普洱茶后期的转化。
经常有茶友在微号:(长按复制)询问:
1、老师,麻烦您帮我看看,这饼茶是不是起霉了?若是起霉了要怎么办呢,还能不能喝?
2、老师,我这饼茶怎么感觉味道有点怪,不像茶味啊?
3、老师,我的普洱古树生茶已经存放了四五年,怎么还是如新茶般,没有发生所谓的转化呢?
等等,诸如此类的问题。通常遇到这样的茶友,我们第一个问题都会问:您的茶是怎么存放的?得到的回答大多是:就随便放着;或者也有茶友知道茶饼在高温高湿的环境下会发霉,所以会说茶饼受了潮没有及时发现;也有的说怕受潮用密封袋将茶饼一直装着。
听完茶友回答,觉得有必要和大家说一下,存放环境对普洱茶后期的转化是至关重要的。
先看茶友的第一个问题,茶饼起霉,说明在存放的过程中受潮了。受潮的茶饼在还没有发生霉变之前可将其置于阳光下晒2—3个小时,也可以将茶饼放于微波炉中小火加热1—3分钟,待茶饼干透,用干净的紫砂罐或者纸箱装起来。若是看到饼面有明显的霉变,就不建议再饮用,为了身体健康着想,可惜是可惜,还是弃之为佳。
再看茶友第二个问题。茶饼没有茶味并且味还很怪。一款好茶,从采摘到制成茶品,经过严格的技术把控,不论是新茶还是老茶都是有茶味的。出现这样的问题,再结合其存放的方法,很大原因是串味了。我们知道茶类是极其容易吸收其它味道的,要是将茶随便放在靠近厨房、卫生间等容易产生异味的地方,茶饼容易吸收这些味道。当然,你再品饮的时候也就会感到怪味和没有茶味了。
接着看茶友第三个问题。普洱茶古树生茶,茶质优良,富含丰富活性物质。存储得当的情况下,四五年不论口感还是香气亦或是喉韵都会发生很大的变化。可遗憾的是上文茶友的茶没有发生变化。为什么呢?因为茶友所在地潮湿,怕茶受潮就将茶密封存放了,这一做法是对的。但是普洱茶是会呼吸的茶,需要与空气接触然后发生酶化反应才能够转化。长期处于密封状态,没有与空气接触,发生转化的概率就几乎为零了。
讲了这么多,我们再来探讨一下到底该如何存放茶品?普通家庭中,干燥的季节将茶饼连着包装(生茶和熟茶分开)放在紫砂罐、书架上或者纸箱中,置于阴凉、通风、干净无异味的地方即可;潮湿季节先用干净的塑料袋将茶饼包好,然后置于紫砂罐、书架或者纸箱中。再放到阴凉、通风、干净无异味的地方。待天气晴朗之时,打开塑料袋,让茶饼呼吸。
有仓库的茶友,首先将仓库中有异味的东西清理干净,注意门窗的完好。存茶的时候生茶和熟茶分开,再放到紫砂罐或者纸箱中,也可以支一个书架,将茶饼放在上面。天气晴朗的时候,打开窗户让普洱茶透透气;阴雨绵绵的时候,紧闭门窗并随时检查仓库是否会渗水。
存放好了茶,还需要每隔一段时间去看看它们,在时光中,发现普洱茶的神奇变化。
综上所述,存放环境对普洱茶的后期转化是至关重要的。只有优质的茶品再结合良好的存放环境,方可领略普洱茶在后期转化中的神奇变化,品味普洱茶越陈越香的动人滋味。
浅谈普洱茶拼配之后期转化
普洱茶的拼配可形成普洱茶后续发酵的梯级转化。普洱茶的发酵是一个过程,由于它属于固态发酵,就必然要求它具有层次感。以饼茶后续发酵为例,它要求压制的饼茶松紧适度,即不能太密实(紧压过度),又不能太松弛(间隙太大)。
而要想达到这一工艺要求,仅靠物理的办法(石模与机器压制)是不能解决的,因为茶叶内含大量的纤维物质,而纤维物质是有弹性的,既使压制时采用重压力的方法,但在一段时间之后,又有一定的恢复。解决这一问题最好的方法是不同等级原料的合理拼配,以七级茶做“骨架”,以三级或五级茶“添实补缺”。这种网状骨架的搭建,可使普洱茶出现层次感,并使后续的发酵出现梯级转化。
很多人对普洱茶的品级存在一个误区,认为所选用的毛料品级度,越高越好,甚至有人追捧纯芽头(一级料)制成的饼茶。但他们忽略了一点,纯芽头制成的饼茶,极容易造成紧压“过密过实”的现象,使普洱茶内含物质的转化受到一定的限制,恰恰不利于普洱茶后续的发酵。
同时,这里还有一个误解,认为普洱茶的原料品级越高,营养价值越高,反之,品级越低,营养物越少。这是因为普洱茶原料的鉴别套用了绿茶及其它茶类的感官审评方法,与传统普洱茶鉴别有很大区别。
以普洱茶原料中还原总糖含量为例,权威部门检测的结果是七级茶含量最高。这正是七级茶被大量过于饼茶的主要原因,而非“以次充好、降底成本”的欺骗行为,这种粗老茶叶不仅是饼茶形成“网状骨架”的主力,同时也因内含物质的特性,使它成为普洱茶后续发酵与转化的“骨干力量”。
实际上,在现代的普洱茶制作工艺上,对原料的鉴别也一直存在两套标准,一套是借用了绿茶感官审评方法的标准;另一套则是普洱茶制作者或企业“秘而不宣”并实际采用的标准。两套标准差异很大,其普洱茶的拼配就是参照“秘而不宣”的标准升华出的新境界。
普洱茶的拼配是一项极具个性化色彩的技术。凡是经典的普洱茶产品,无论是流传上百年的老茶,还是近几十年“新品”,都有各自独特的“茶性”,只要我们深入体会,都会找到它们的差别,哪怕是一些细微的差别。这种差异化具有浓重的个性色彩,会使我们的味觉产生深刻的记忆而久久不忘。
这种感觉,或者说品质,不是简单的“纯料”和“一口料”所能赋予的。更多的是普洱茶制作者长年经验总结和感悟中的智慧结晶,是高超的拼配技术的结出的“硕果”。更重要的是,这种拼配的技术自古至今没有被“格式化”和“模式化”,不是一成不变的,每个时代的制茶人都可依据自己对自然的了解,对茶性的领悟,通过种种实践,去塑造更高品质的产品。
这个空间既使在现代也仍然十分广阔。“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或许是普洱茶拼配工艺所遵循的永恒主题。
普洱茶的后期转化会带来怎样的惊喜?
普洱茶的价值有相当多的一部分存在于后期的存储醇化后,那么评定一款普洱茶的时候,后期走势如何对于这款茶的价值占有很大的比重。
普洱茶如果保存得当,是会越陈越香的,一款普洱茶究竟存放多长时间能够到达最佳的表现呢?
活性,对于普洱茶的转化来说是至关重要的。普洱茶从生产加工到品饮到存储都需要不间断的监控,其中活性的监控是非常重要的。普洱茶是一种越陈越浓越香的茶品,但这种越陈越浓越香不是无止境的。
实际应用当中普洱茶品质不断提升的极限时间也不过几十年,当超过了一定的时间,就是类型的转变了。
那么一款普洱茶究竟存放多长时间能够到达最佳的表现呢?活性的好坏也不能决定一个茶品的好坏。活性好不能证明茶好,但活性不好的普洱茶基本就没有提升空间了。
就普洱熟茶而言,它有三个品饮期:
第一个品饮期:
刚压制好两三个月以后,这个时候的熟茶堆味重,性燥热,高温蒸压之后的水味还在,但也有熟茶独特的醇香甘甜,这个时候喝它,主要是为了试茶,也是尝鲜,决定一款茶适不适合后期存储就在这次品饮中。
第二个品饮期:
三年之后,昆明干仓转化慢,两三年的熟茶堆味才会褪的差不多,内质趋于稳定沉淀,香甜醇滑逐渐显现,此时的熟茶,可细品其味,清甜甘香,醇滑细腻,缺陷慢慢隐去,茶性由燥热朝着温润转变,偏寒体质适宜常饮。
第三个品饮期:
十年之后,是熟茶最适合品饮的时期,茶进入稳定而缓慢的转化期,茶性温和,滋味醇厚,甘甜可口,香气纯粹,甜滑细腻,饱满丰润,养生功效强,药用价值高,老少皆宜。
普洱茶生茶好还是熟茶好?
普洱茶生茶好还是熟茶好
有人认为普洱生茶茶气强,耐久放,保有普洱茶最原始的韵味在里面,所以要比普洱熟茶好。可事实并不是这样,因为普洱茶的“越陈越香”的品质特点是否达到的关键是在其初制的过程中的,晒青或者烘青对这一品质的形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也决定着它是否能够越放越值钱。而这个初制过程是生熟普洱都要经过的,它们所不同的就在于是否经过“渥堆”:所以我们不能以这样的说辞来定论哪一个更好。而关于是自然陈放还是经过握堆工艺发酵哪个好也是不能一概而论的,这还涉及到存放条件、时间、渥堆的好坏等等,是不能不具体对待就断定生普好或者熟普好的。
其实它们之间没有一个谁好谁坏的问题,只是一个适合不适合,或者个人喜不喜欢的问题。就像人们对于普洱生茶和普洱熟茶哪个养生价值高的争论一样;一直以来,很多人都有普洱生茶要比熟茶史养生的误解。关于这个问题也要具体到个人不同看待,因为它们各有自己不同的特点。对于把喝普洱茶作为养生之道的人来说,很多专家也提出了“选择生茶或熟茶,应根据自己的体质而定”的看法。因为普洱生茶在品质上和绿茶更接近一些,比较适合体质较好的人,熟茶的茶性较为温和,基本上各种体质的人都可适合;所以,对于一些比如患有胃病的,最好就不要常喝生茶了,熟茶更好一些。
所以单独来说“生茶、熟茶谁更好”是一个没有多大意义的争论,重点还是要看个人喜欢什么样的茶之味,个人体质的情况,或者是各自不同的饮茶目的。
普洱茶拼茶好还是纯料好?
什么是纯料茶?
从理论上来说,纯料茶是指同一时间从同一棵树上采下来的同一等级的茶箐制出来的茶。但如果严格按照这个理论,一棵树实在做不了几饼茶,所以实际上我们说的纯料茶是指同一时间在同一片茶园采摘下来的茶箐。而拼配茶是指不同产地、同一品质或同一产地、不同级别的茶青按照配方进行混合加工的茶叶。
拼配茶市场目前由大厂把控,拼配是个技术活,对拼配师的技术要求非常高,大厂手中掌握的拼配配方和经验更加丰富。目前的拼配概念有五种:茶区拼配、级数拼配、树龄拼配、季节拼配、不同年份拼配。比较常见的是茶区拼配和季节、年份拼配,比如业界某品牌就经常在新茶里拼部分老茶料,增加口感醇滑度和陈味。
拼配茶和纯料茶到底哪个好?这是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根据个人喜好而定,不能单一的评判纯料好还是拼配好,各自有优缺点。
纯料茶即是如此,尤其锋芒毕露,滋味里优缺点一目了然,所以纯料茶比起拼配茶更容易区别出其产地,驰骋普洱江湖数十年的老江湖,可以从茶品滋味中分辨出此茶产自哪个山头区域,但如果要从拼配茶中分辨出拼了哪几个山头的茶,简直难如登天。
我们能够清楚的说出山头纯料茶的特色,比如老班章刚猛霸气,易武柔和细腻,特色一目了然,纯料茶的优点就是鲜明强烈如旗帜。
纯料茶的另一个特点是茶质本身不容易出现杂味。普洱茶的地域性非常明显并且复杂,即便是相邻的两个茶园所产的茶滋味口感都可能不一样,纯料茶只以同一片茶园的原料制作,香气和滋味无论在新茶时还是后期转化中,只要不受到异味侵袭,都可以保持的非常纯正,不容易出现杂质。
纯料茶采摘自同一茶园,原料的外形条索基本一致压制之后的茶饼工整均匀,外形漂亮,拼配茶就五花八门了,尤其新老料拼配的茶饼,外形不太养眼,所以拼配茶中撒面的现象很常见,让饼面更漂亮一些。
纯料茶还有个特点是容易从现在的茶质中窥测出后期转化效果。比如说纯正的易武茶,在恰当的存储条件下,后期往往转化的汤质醇滑柔和细腻,饱满滋润,蜜香浓郁(此例仅代表大部分,不代表所有易武茶,请不要钻牛角尖),相比之下纯料茶就变化万千难以窥测,最简单的例子就是八八青,当年身价极低的八八青,无人可预见它后来犹如神来一笔般的转化结果,突然身价倍增,麻雀变凤凰,这就是普洱茶转化的魅力。
纯料茶的缺点很明显,首先是变化层次不是很丰富,口感比较单一,其次是量少,大厂不做纯料一个原因也在这里,量太小,耗时耗力还不能满足茶友,出力不讨好。
相对纯料,拼配的技术含量更大,没有几十年接触普洱茶的经验,都不敢说自己会拼配,拼配是很多大厂的秘密武器,配方从来不会告诉别人,国营茶厂时代的所有常规茶,都是拼配而成,对于大厂来说,拼配可以大幅度提升产品数量,也能消耗掉不同级数不同时期(春茶、夏茶、秋茶)的原料。
大厂收原料是综合并收的,春茶、夏茶、秋茶、古树茶、乔木茶、台地茶一起收,这样可以节省成本,如果单卖夏茶秋茶谁来买?所以拼配在一起是最好的办法,提升滋味口感的同时也可以掩盖缺点,没错,这就是拼配茶最大的优点——扬长避短,优势互补。
拼配茶的优点在于滋味丰富,层次感明显,稳扎稳打,厚实稳重,恰如郭靖,降龙十八掌反正每一招都是迅猛沉稳,郭靖此人又老实稳重,真是绝配。
拼配茶也是如此,经过大师拼配出的茶,恰如名家勾兑出的好酒,稳定性极高,稳扎稳打基础好,几种茶的优点结合,香气更加馥郁持久,可能其中某种原料耐泡度不足但香气高扬,另一款耐泡度高但香气弱,两相结合即可互补,出来的茶香气好还耐泡,这就是拼配的魅力。
所以拼配茶的稳定性更高,而且一番互补之后,是很难找到大的缺陷的,某个山头的纯料茶可能在香气方面非常弱,几乎没有,这就是个很大的缺点,但拼配茶就不会出现这种情况,拼配茶是比较均衡的,只会在某一项滋味上特别突出,却很少会在某一项滋味上非常缺失。
拼配茶考验技术的一个地方还在于对香气的把握,我们说过,普洱茶是很容易香味混杂的,几种茶拼在一起,如果香味不能协调,就会适得其反,所以如果是拼配经验不丰富的拼配师,很可能出现的情况就是香气不纯。
拼配茶选用不同茶区、不同级数的原料,茶饼外观原料良莠不齐肯定会影响观赏性,所以大厂经常干的事情——撒面,这种撒面并不是欺骗消费者,举个例子,里料八级料,撒面六级,这款茶选料就是七级,但原料的比例和口感是不受影响的,仅只是为了外形美观。
拼配茶的缺点很难找,比较明显的是很难预见它的后期转化效果,拼配茶现喝往往是非常好喝的,但存上三五年之后就很难说,毕竟是经过打散重组,拼配师也把握不了它后期会有怎样的表现,所以在存储方面会让人比较伤神。
有人希望成为“仰天大笑出门去”的侠士,自然也有人愿意成为“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的谋士,所以纯料茶好还是拼配茶好?这是个纯主观的问题,答案在于你喜欢喝哪种茶。
普洱茶新的好还是老的好?
普洱茶的越陈越香好比红酒一般需要时间的洗礼与沉淀,并与其中的微生物发生氧化聚合,达到苦尽甘来的功效。普洱茶被称之为可以喝的古董,可谓是越陈越香,所以普洱茶还是陈茶好。
第一个品饮期是刚做出来三个月时间,比如当年刚压制好放置两三个月的春茶,这个时候的新茶,水汽初褪,茶性重茶气强,锋利似棱角分明的少年,有种勇往直前的冲劲和犀利,滋味有青涩也有饱满,优缺点一目了然,香气高亢四溢,这个时候的茶,适合于浅尝辄止,品新茶更像“尝鲜”,更适合于收藏一些,待岁月打磨几年后再品。
第二个品饮期在一年以后,此时茶中水味褪尽,经过高温蒸压打乱的内质逐渐沉淀,口感趋于稳定,厚重感增强,缺陷慢慢隐去,寒性稍褪,此时品,可品出一款茶的真性情,饭后半小时饮,有降火助消化的功效。
第三个品饮期在七年后,经过七年陈期的生茶,陈味会慢慢出现,香气在岁月中转化出无限种可能,原本的花香转化为果蜜香,或者原本香气较弱,现在有了馥郁花香,都有可能,存茶的乐趣就在于它会不定时给你惊喜,七年以上的茶,茶性转温,养胃健胃功效明显。
第四个品饮期在二十年,这个阶段的茶,是真正的“可遇不可求”,二十年干仓的老茶,香气淳厚,可能有珍贵的药香、樟香、参香等等,滋味醇浓顺滑,尤其保健功效无可比拟,具有一定药用价值,对于降三高和养胃健胃等有较好功效,这样的老茶,能喝到就赶紧多喝点,这喝的都是岁月和时光啊,且喝且珍惜。
我所说的年份,是以昆明的纯干仓自然转化来衡量,不同的地区由于气候温湿度的不同,转化速度不一致,会有一定出入,但对于茶友来说,我个人还是建议保持纯干仓自然转化,这是最保险也是最好的存储方式。
洱茶特有的品质和陈香是在存放过程中后发酵形成的,一定时间后普洱生产中的主要化学成分茶多酚,氨基酸,糖类等各种物质之间发生变化,使得汤色、香味趋向与理想化,但是如果储藏条件不当或不讲科学的无限期存放,这也必然降低其品质。
品质达到至优的普洱茶,仍一味的无限期地存放,必然使其茶叶中的有益陈分逐渐分解、氧化,进而失去普洱茶应有的特殊风味。
故在普洱茶的存放过程中应视情况而定,一般新的生茶可以存放10年左右,便可以得到较为满意的品质。而对于发酵过的“熟茶”不需要几十年,一般2~3年的存放就能升到较好的品质风味了。
关于普洱茶的“越陈越香”,这是普洱茶的核心问题之一,也是目前包括云南茶业界争论最多的一个问题。所言,“越陈”是时间概念,“越香”是物质概念。没有好的新茶就不会有好的陈茶。
普洱茶是新茶好还是老茶好?从理论上来看是老茶好。如果喝普洱茶是新茶好喝还是老茶好喝?这个问题就不能一贯而论了,喝茶因人而异,每个人的口感不同喜欢的茶也不同,适合自己的茶才是好茶。
普洱茶散存好,还是压饼好?
以前的以前,茶没有"存"的概念,喝茶讲究的是新鲜,是明前、头春…
自从有心人发现有些茶可以放得久一些,口感还会变好,于是有了陈茶,比如越陈越"那个"的老普,七年变宝的老白,碳香的老铁,金花掩盖的黑砖,标新立异的晒红…
既然有了这诸多老茶,自然便诞生了茶仓储的概念。
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每种可存之茶都有适合自己长久潜伏的套路,诸如地域、季节、气候、温湿度、包装等等,不在此篇讨论范畴,无需过多赘笔。
这里的话题是将普洱茶单独拿出来说说,如果存放,选用散料好还是压成饼或砖存好呢?(当然,前提条件是前面啰嗦过的越存越好)
历史上的普洱茶之所以压饼,是为了方便运输。
后来实践证明,压饼存放确有其优越性,从理论上说:
第一、普洱茶紧压成饼,水分的吸收与蒸发对于紧压的普洱茶影响度不大,因此,微生物跟香气都能更好的保存下来。
第二、普洱茶紧压成饼,那样空气中的温度对紧压茶的内部影响不大,茶叶中的微生物能更好的存活下来。
第三、氧气和光线与普洱紧压茶的接触面积相对缩小了很多,多酚类,酮类与叶绿素的氧化就缓慢了很多,茶质就能更好的保存。
实际上,喜欢普洱茶的朋友(以下简称普友)家里或多或少都会存些,不管普洱是暂时喝不完还是有意存放的,这些茶大多有紧有散的,不知道普友们有无做过对比,同年份的散茶和饼茶存放下来哪个会好喝些?哪种方式存方便些?哪种方式存转化更好?
我自己的存放经验有以下几点,供大家讨论:
1、放过两年以上的饼茶从香气口感和韵味上胜过散茶,生茶表现更加明显,熟茶散存香气更好但耐泡度下降。
2、新茶散的优势在于尝鲜,条索完整漂亮,更容易辩别其地域山头特点以及考量存放价值,如果量多(超过5公斤),最好压饼保存。新散茶(生)存放超过一年至5年左右,品饮价值会下降,鲜爽劲和清香感没有了,陈味又显不出来,似同鸡肋。如果只是茶样或量少,建议赶紧喝完或派掉,存下去两种结果:存坏或忘掉。
3、压饼的好处除了滋味口感得到保留甚至提升以外,还有:节约空间方便保存,取放自然,冲泡随意,且美观雅致,富于观赏性,有自己包装上的标记,既有纪念意义,又便于记忆和体验不同时期的转换。
4、散茶存放,要么需要一定的空间和合理的仓储,要么需要各种大小不同的容器,要么就各种塑料袋乱堆一起,有的忘了贴标笺时间长了想不起是什么茶,经常想不起喝或找不到或不想喝了。
总结:如果手上有一定量的且不错的散料,建议压饼存,压饼其实很简单,而且很有乐趣。
普友们,你们有啥经验呢,也分享下?
本文原创作者:刀哥
以上就是茶经网小编给大家带来有关《普洱茶杀青重好还是轻好?与后期转化有很大关系?》的全部内容了,如果觉得这篇文章对你有所帮助,可以分享给更多需要的朋友,感谢您的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