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cy316.com - 普洱茶古树】
人的年龄长,阅历会丰富;树的年龄长,根会深、粗、纵,所谓根深蒂固。人百年之后,称之为作古。树上百年,如果还活着,大概可称古树了。或者活着的人,只见其树长,而不见其树生,也可称其为古树了。古树茶说的人多,但很少人定义它的年龄,依我们之见应该上百年才可以称之为古树,树的正常寿命应该比人长很多,我们说古树,是以人百年之后作古的“古”,来说古树的“古”,所以古树应该是上百年的。
上百年是时间,是历史,是任何人为和科学不能造出来的。生长百年的树,根会很深,很纵。我们都知道,植物是靠根吸收养份和水份,根深,纵的植物从地下吸收养份和水份当然是得天独厚,生命力强。吸收养份丰富充足,反映在叶面上是肥厚有光泽。说古树茶,并不单代表其树龄长,而是其树龄长代表其根深蒂固,生命力强劲,吸收的养份充足。反映到茶叶上,是其内含物质丰富。
在同一生态上,古树茶要优于小树茶。我们这里强调的是同一生态,我们所指的同一生态,是大家都不施化肥、农药,或大家都使用相同的化肥、农药。如果,不施化肥、农药,小树茶会显得淡而涩;如果,使用化肥、农药,小树茶会又苦又涩。
1、千年野生古茶树(唐代或唐代之前树龄1000年以上)
原始雨林中野生的古茶树,一般胸径50cm、胸围160cm、树高15m以上、树龄千年以上,极其稀有。叶大、粗壮、叶脉鼓出,叶缘锯齿深,叶脉9~16对之间,与现代茶园栽种的大叶种叶脉(6-9对之间)完全不同。持嫩度高,一芽两叶,一般重0.5~1g,是一般古树茶的三倍重。所制晒青绿茶,汤色绿黄,香气清爽,略带野生茶特有的腥味,与栽培型茶树香气截然不同,水溶性果胶丰富,几乎无苦涩味,满口润甜,回甘极其绵长持久。
2、大茶树(宋代树龄500~1000年)
滇南茶区的少数民族茶农,把树高5m以上,难以采摘的栽培型古茶树叫做大茶树,大茶树一般都是该茶园树龄最老的几棵或是最大的茶树王。一般情况下,大茶树胸径30~50cm,胸围100~160cm,树高5~15m左右,树龄多在500~1000年之间。用大茶树嫩芽做的晒青绿茶叫做大树茶。就品饮经验而言,茶树树龄越大,生态环境越好,口感就越协调,水溶性果胶、树脂含量就越高,口感就越温润。
3、原生态古茶树(明代树龄300~500)
大多胸径在10~35cm,胸围35~110cm,树高3~6m,树龄多在三四百年。由于地表植物未被除去,所以茶园生态良好,尽管树龄很大,但茶树未见衰老迹象。所制晒青绿茶,芽叶粗壮,多数叶脉9~16对之间,果胶质丰富,口感甜润,微苦微涩,苦涩感在口腔内停留时间很短,大约几秒钟。
4、生态古茶树(清代树龄100~200)
大多胸径在10~25cm,胸围35~80cm,树高2.5~4.5m,树龄多在一二百年。由于大量地表植物被除去,采摘频繁,很多生态古茶树有衰老迹象。所制晒青绿茶,芽叶粗壮,多数叶脉在9~16对之间,果胶质丰富,口感甜润,弱苦弱涩,苦涩在口腔内停留的时间短,大约十几秒钟,与树龄更大一些的原生态古树茶较难区分。
5、老茶树(民国树龄60~100年)
种植于1912-1949民国年间,多数茶树胸径在5~15cm,胸围15~50cm,树高1.5~3m,树龄60~100年,不够100年。所制晒青绿茶,芽叶较为粗壮,多数叶脉9~16对之间,果胶质丰富,口感甜润,有点苦涩,苦涩在口腔内停留的时间不长,大约几十秒钟,与古树茶有些难于区分。
6、小茶树(1949-1976年树龄35~60年)
1949-1976年间种植的茶树,树龄35~60年之间,多数植株树高80~120cm,每亩约1500~2000株。所制晒青绿茶,芽叶不甚粗壮,苦涩在口腔内停留时间长,口感的协调性比台地茶好,比古树茶差。
7、台地茶树(1976-至今树龄0~35年)
1976年以后,条列式密植的扦插苗无性系茶树,多数植株树高60~90cm,每亩约2000~3000株。所制晒青绿茶,由于施用化肥和密植,产量大,生长周期快,强苦强涩,并且苦涩味在口腔中久久不褪,与古树茶口感差别巨大。
小编推荐
普洱茶古树、大树以及小树的区分概述
学过茶树栽培学的人都应该知道,抛开光照、温度、水、肥、土壤、维度、海拔等因素,茶叶内含物质的主要区别在于茶树的新陈代谢不同。茶树处于不同的树龄,吸收和代谢也不一样。
1-30年的茶树,氮的代谢比较旺盛,生成大量的氨基酸、蛋白质、茶多酚等与氮元素相关的产物,所以树龄小的茶树比较鲜爽但甘甜度稍差。30年树龄以上的树,碳的代谢明显,生产大量的单糖(如葡萄糖、果糖、核糖等)、寡糖(如麦芽糖、蔗糖、棉子糖等)、多糖(糖原、淀粉、壳多糖、透明质酸、半纤维素等)、糖蛋白、蛋白聚糖和糖脂等。所以苦涩度低,甘甜度好,醇厚度好。
一般而言,树龄越大,碳的代谢越明显,甜醇度就越好。由于普洱生茶的后发酵与茶叶含糖量密切相关,所以,成熟一些的芽叶和树龄大一些的茶树芽叶陈化更好,因此有人较喜欢古树茶、大树茶。
其实,树龄30年以上的茶树,如果生态环境不差,采摘次数又较少,那么是三十年、五十年还是七八十年的树是比较难区分的。台地、小树、老树、古树、大树、千年野生大茶树的生化区别在于新陈代谢不同,小的时候氮代谢明显,老了的时候碳代谢明显。
结语:就品味而言,较多人喜欢有岁月甘醇之感的生茶,首先是树龄带来的甘醇,其次是岁月陈化的甘醇。对一般茶友,三十年的生态茶树口感已经很不错了。
普洱品鉴:外形(三)区分古树、大树、小树、台地
千年野生古茶树
原始雨林中野生的古茶树,一般胸径50cm、胸围160cm、树高15m以上、树龄千年以上,极其稀有。叶大、粗壮、叶脉鼓出,叶缘锯齿深,叶脉9~16对之间,与现代茶园栽种的大叶种叶脉(6-9对之间)完全不同。持嫩度高,一芽两叶,一般重0.5~1g,是一般古树茶的三倍重。所制晒青绿茶,汤色绿黄,香气清爽,略带野生茶特有的腥味,与栽培型茶树香气截然不同,水溶性果胶丰富,几乎无苦涩味,满口润甜,回甘极其绵长持久。
大茶树
滇南茶区的少数民族茶农,把树高5m以上,难以采摘的栽培型古茶树叫做大茶树,大茶树一般都是该茶园树龄最老的几棵或是最大的茶树王。一般情况下,大茶树胸径30~50cm,胸围100~160cm,树高5~15m左右,树龄多在500~1000年之间。用大茶树嫩芽做的晒青绿茶叫做大树茶。就品饮经验而言,茶树树龄越大,生态环境越好,口感就越协调,水溶性果胶、树脂含量就越高,口感就越温润。
原生态古茶树
大多胸径在10~35cm,胸围35~110cm,树高3~6m,树龄多在三四百年。由于地表植物未被除去,所以茶园生态良好,尽管树龄很大,但茶树未见衰老迹象。所制晒青绿茶,芽叶粗壮,多数叶脉9~16对之间,果胶质丰富,口感甜润,微苦微涩,苦涩感在口腔内停留时间很短,大约几秒钟。
生态古茶树
大多胸径在10~25cm,胸围35~80cm,树高2.5~4.5m,树龄多在一二百年。由于大量地表植物被除去,采摘频繁,很多生态古茶树有衰老迹象。所制晒青绿茶,芽叶粗壮,多数叶脉在9~16对之间,果胶质丰富,口感甜润,弱苦弱涩,苦涩在口腔内停留的时间短,大约十几秒钟,与树龄更大一些的原生态古树茶较难区分。
老茶树
种植于1912-1949民国年间,多数茶树胸径在5~15cm,胸围15~50cm,树高1.5~3m,树龄60~100年,不够100年。所制晒青绿茶,芽叶较为粗壮,多数叶脉9~16对之间,果胶质丰富,口感甜润,有点苦涩,苦涩在口腔内停留的时间不长,大约几十秒钟,与古树茶有些难于区分。
小茶树
1949-1976年间种植的茶树,树龄35~60年之间,多数植株树高80~120cm,每亩约1500~2000株。所制晒青绿茶,芽叶不甚粗壮,苦涩在口腔内停留时间长,口感的协调性比台地茶好,比古树茶差。
台地茶树
1976年以后,条列式密植的扦插苗无性系茶树,多数植株树高60~90cm,每亩约2000~3000株。所制晒青绿茶,由于施用化肥和密植,产量大,生长周期快,强苦强涩,并且苦涩味在口腔中久久不褪,与古树茶口感差别巨大。
普洱茶的烟味到底是怎么来的?普洱茶的烟味到底是怎么来的?
有些普洱茶闻起来或喝起来带有“烟味”,有人喜欢,有人讨厌,喜欢的人说这叫烟香,还专门寻找这种带着烟香的普洱茶收藏;讨厌的人说这是烟熏味,是一种工艺上的缺陷,带这种味的普洱茶会贬值。
普洱茶的烟香从何而来?烟香到底好不好?茶圈里一直议论纷纷,十个茶人就有十种看法。
有人认为,因为选取的原料中大多是雨季茶,故导致烟味明显;有人说是在杀青时使用的是柴火,而茶叶本身很容易吸收味道,所以烟味自然而然地渗入到茶饼里;还有一种被称为”烘青说”,即是为了提升茶的香气,在配方中加入烘青,也就有了烟。
关于普洱茶“烟味”的真正成因,大概已经堪称中国普洱茶圈悬而未决的“未解之谜”了。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有人迷恋这普洱茶的“烟香”,视之为普洱茶最具魅力的气息之一,尤其是珠三角地区的很多茶虫都对烟香情有独钟,有人却避之不及,孰好孰坏,且听昆仑细细道来。
说起烟味,目前没有比较官方认证过的科学说法,但昆仑根据自己多年的做茶经验,把其大致分为四种类型:1、烟熏味;2、烟焦味;3、茶叶本身的香气;4、陈化而来的味道。
先说第一种:烟熏味
这种味道在中期茶里比较容易出现,这是因为茶叶在杀青完,揉捻,晾晒,储存过程中,附近有人生火做饭,或者用柴火烤一些东西。这股烟熏到茶叶了,特别是雨水天,在以前茶农家做的茶如果晒不干,又没有烘干设备,就只能下面生堆火烤干。
现在这种烟熏味已经很少见了,一个原因是普洱茶现在的加工条件比以前好很多,茶农加工的时候会很注意环境无异味,基本不会让茶叶吸到烟味,雨水天的时候茶农家也已经基本都有晒棚或者烘干机了,即便没有的现在也会把鲜叶卖去初制所,不会再自己用柴火烤干了,因此烟熏味基本快成为历史。而且如果烟熏味不是很重,散茶时候2-3年会自然褪去,饼茶可能要十来年,对茶叶本身品质不会有太大影响,90年代时勐海茶厂,一批有烟味的7542,歪打正着,成为了日后红遍业界的88青。
再来说第二种,烟焦味
也有人称为糊味,形成原因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炒完这一锅茶,下一锅没有洗锅或者没有洗干净就接着炒,上一锅的茶叶碎片在锅里变成了焦片(糊片)混入了下一锅里,这样的烟味不是很重,比较常见,对茶叶本身品质影响不大,甚至可以忽略不计。
另一种就是茶叶炒制时候没有掌握好温度,比如入锅的时候锅温太高,达到330度以上,炒茶的人不熟练,翻得慢了,茶叶糊了就会出现;要么就是萎凋的时候没有掌握好,茶青失水过度,炒制的时候还没炒熟茶叶就干糊了,要么是失水不够,炒的时候外面熟了里面没熟,为了不出现红梗红叶又只能继续炒,里面熟了外面又糊了。
如果是做工引起的糊味,那么已经损坏了茶质,损坏了多酚氧化酶,酶是支撑茶叶后期陈化的重要物质,过度破坏会非常影响茶叶后期的陈化,严重的可以说茶叶就废了,新茶时好喝,过几年就苦涩不化,香气滞炖,只能当学费茶了。所以炒茶是个很强的技术活,炒糊了对本身品质的危害非常大。
第三种就是茶叶本身的香气了
也有人叫烟香味,常见于勐海布朗山系的大树茶,临沧一部分地区,缅甸果敢一部分地区,茶叶本身的香气就是带有点糊味,这和做工无关,对新手有点难辨识,老手还是很容易分辨的。原因是这几个地区的茶叶花蔗香浓郁,经炒青、晒青后,其花蜜蔗糖的浓度极高,像蜂蜜一样浓淳。而花蜜蔗香在炒青时受热,经过柴火烟熏,便转成了茶体自带烟味了。而易武茶的烟味很少,其源由应是易武的果香成分高但花蔗香成分少,所以烟熏口感并不明显。这种说法还有待科学验证。
第四种原因,陈化产生说
也有人认为,普洱茶的烟香来自于陈化过程中,茶叶中的多种内含物质与空气接触发生转化后,生成的独特香气,尤其是在干仓存储的环境中。
一些茶人发现,有些生茶在新茶阶段晒青气足,太阳味浓郁,并无烟味,但陈化3-4年后,会产生烟香,而且这种烟香有别于柴火的烟味,是一种很自然的香气。同时会带有阶段性的出现和消失的特点,比如这几个月茶品出现烟香,但半年后再喝又没有了,到明年烟香又会出现。这样的烟香是干净纯粹的、能够溶于茶汤的,闻起来令人产生愉悦感的。
著名的“下关茶烟香”就有一部分这样的原因,云南属于高原地区,日晒时间都很长,紫外线也普遍强烈,但是温度和湿度都不同。下关独特的地理位置造就的下关风常年呼啸,带走了空气中很多的水分,所以,下关气候相对而言更为干燥,加之长期的毛茶存储必然形成独特的菌群环境,这里的烟香跟勐海、跟版纳和其他地方也都不完全一样。
随着时间的转化,普洱茶中的烟味有可能会变成一种独特的口感,或有跳跃感,或有层次感等。就像是有生命一样,这也是普洱茶好玩有趣的地方。你根本不知道你存下来的茶叶会变成什么样子,也许这个时候你不喜欢,当有一天你重新打开的时候,会有不一样的惊喜呈现。
古树普洱茶到底是什么茶?有哪些如何怎么
一般品质较好的普洱茶都采自古树茶,古茶树就是树龄较大的野生型乔木科古树茶,古树茶一般均生长在海拔较高的古茶山之上,海拔较高,无人为因素,环境可称得上原生原态的自然环境;就像易武刮风寨是易武七寨中海拔最高的,深处原始森林中,而且此地自然风光极其优美,清晨云雾缭绕,日出时,犹如梦境般色彩斑斓,奇幻悠悠。
古树茶:均无人为管理,纯属天生天养之物,比如:西双版纳勐腊县的那卡古茶区的800年古茶树,由勐海县茶科所06年鉴定,树高11米左右,根系深入土壤的深度即为11米,此时它能吸收得到的矿物质养分是非常丰富饱满的,所以此种茶树不但喝起来口感饱满,变化丰富,具备较高的养生功效及作用,还能具有独特的地域性风貌特征,也就是常说的山头特点,如:易武密香,细腻,犹如少女般的阴柔之美;景迈山独特的王者之香:密兰香韵,老班章的茶性刚劲有力,独具英雄之气概等等,每个茶山均有各自独特特点,不但带给您极大的养生功效及作用,还具备较高的品饮价值和收藏价值。
古树茶会带来感觉丰富的口感,且感受到一股来自高山阔野般的气息,茶汤的细密度和醇厚度较高、渗透力顺畅。
原始型古茶树特点:野生、数百年树龄、树高可达10米;
栽培型古茶树特点:人工栽培、数百年树龄、树高3~5米;
生态型茶树特点:在自然原生态环境生长,未经人工干扰和处理。
原始型古茶树与栽培型古茶树,因为这些乔木型茶树属于深根性植物,有一主根,一直向红土壤深处生长(云南当地人认为树有多高,根就有多深),吸取到的养分较灌木茶树充足,茶叶品质佳,但因产量不高,所以比较珍贵。同样是刚刚采摘下来的茶菁,前两者的价格可能是灌木茶的十几倍。所以,收藏首选由原始型古茶树与栽培型古茶树采摘茶菁制作的普洱茶。
普洱茶的生津到底是怎么产生的?
从生理学角度来说,生津是指口腔中分泌出唾液;
普洱茶丰富的内含物质,所体现出来的汤感滋味和口腔感受是品饮过程中最享受的事情,而这当中,普洱茶的生津相较于其他茶类来说,最为让人舒服,心情愉悦。
那么,普洱茶里生津到底是怎么产生的呢?
从生理学角度来说,生津是指口腔中分泌出唾液。
就喝茶来说,是指口腔因受到茶汤内含物质,如茶多酚等的刺激,而分泌唾液。
普洱茶是中国众多茶类中内含物质最为丰富的一个品种。所以,普洱茶的生津效果也常为人所乐道,普洱茶的生津程度往往与其水溶性内含物质丰富与否高度相关。
优质的生茶,特别是古树茶,能快速地感受到生津感。也就是说,茶汤入口时,便能马上感受到口腔里的生津。
一般在新茶中,生津一般与涩感并存,也就是茶友们常说的“涩能生津”。但并不是所有涩感都会生津,品质较差的茶,虽茶汤很涩,但并不会生津,口腔内部始终卷缩而不化,从而引起口干如燥,喉头也因此紧锁不顺。
而优质的新茶,涩感的转化十分快速,在口腔与舌尖感受到涩的同时,生津就不期而至,而后在舌底可以明显感受到津液的分泌,使得“涩”的存在感被快速减弱。
所以,优质的新茶,允许涩感的存在,且生津快速而有力度。
对于熟茶,涩感通常不太明显,这也是因为毛茶经过渥堆发酵后,因为果胶、脂类等物质的存在,让汤感变得更为温和,生津感也伴随着汤感的醇厚,绵滑在口腔里律动。
但这不代表熟茶不存在涩感,特别是刚刚发酵好的新熟茶,涩感会让口腔的不适感增加,这也让熟茶的涩感成了不合适的存在。
新熟茶生津感的表现,不如新生茶那样明显,却考验着熟茶的原料及发酵工艺的水平高低。
对于中老期普洱茶,经过长时间的陈化,普洱茶茶汤已经转为极柔性,已达到入口即化的境界。
因为茶单宁在陈化过程中,经氧化消失了,已经不能刺激两颊或舌面生津。生津过程更加缓和持续,生津现象更加细致轻滑,生津感受更加柔顺。
总得来说,普洱茶的生津感越好,口腔的体验伴随生津也就越舒适。
古树是大树?树大茶就好吗?
每年普洱春茶上市,总能看到很多标榜普洱古树茶的茶叶毛料,甚至一些包装上公然贴上古树茶的标签,价格可以低到几十块甚至九块九。让人不禁发问:古树茶有那么多吗?多到可以如此贱卖。
普洱茶确实有不少的古树茶,但普洱古树茶产茶量并不大,有的甚至还需要保护。所以古树茶并不是漫天盖地、堆积如山,卖出白菜价,地摊价的。
一些人对于古树茶的“古树”概念很模糊,会出现以茶树的大小来鉴别茶树年龄的问题,在茶山里看到树冠高树干粗的茶树,意识里就会觉得是古茶树。
那么事实真的是这样的吗?
其实“古树茶”和“大树茶”的说法出现也不过15年的时间。首先我们要知道,大树茶和古树茶是怎么定义的。
大树茶
大茶树一般指没有矮化的栽培型的茶树。一些高5m以上,直径达到30—50cm的茶树,茶农把它们叫做“大树”。大树主要强调的是树的形状,属于乔木茶,叶片较大,和人工矮化的台地乔木茶一样,是栽培型的茶树。
一般来说,茶树生长受土壤、光照、海拔,气温,湿度,降水等多方面因素的综合影响。茶树长期处在一个利于其生长的环境,并且后期没有经过人工矮化,其树干和树冠发育就相对好。
古树茶
严格意义上的古茶树应该是300年以上的乔木型大叶茶树,但普遍认为树龄在百年以上的茶树的茶叶都可称作“古树茶”,八九十年左右的称这样的茶树为“老树茶”。
当然,这不是绝对的,比方说,一棵树99年,算不算古茶树?这个问题,别说看几片茶叶,就是做了研究也很难准确判断,一些去过茶树看古茶树的茶友表示对古树茶有些失望,没有自己想象那般高大。
所以说,茶树的大小与树龄并没有必然联系,那么茶树的大小与茶的质量是否存在联系呢?树越大茶叶越好吗?
事实上茶农采摘鲜叶的时候,会根据经验采摘品质较佳的植株。这样一来,经常被采摘的植株发育难免受到影响,而弃采植株得以吸收足够养分,长期积累下来,树干直径、树冠宽幅、茶树高度都会产生显著差异。
和树的长势一样,茶树鲜叶品质,也是受到多方面因素的综合影响,包括茶树环境、品种、树龄等。很显然,在鲜叶品质影响的诸多因素之中,茶树生长的生态环境,要比茶树树龄更为重要。
普洱茶古树、大树、台地茶的分类与区别
当你喝明白生熟、各大品牌的拼配茶后,你可能就会慢慢去常识古树茶。但古树茶、大树茶又是怎么分类的呢?今天特意为你介绍:大树茶、台地茶、古树茶的区别。
一、古树茶:关于古树茶的认定,在普洱茶圈仍有一定的争议。有人认为,严格意义上的古茶树应该是300年以上的乔木型大叶茶树,但普遍认为树龄在百年以上的茶树的茶叶都可称作“古树茶”,八九十年左右的称为“老树茶”。这些古茶树多生长在人迹罕至的深山老林中,不一定都是野生,也可能是古时人工栽培的茶树。这些古茶树病虫害少,不需喷药防治,也不进行修剪、施肥等管理措施,因此产量低,不易采摘,但茶叶内含物丰富,所以当下很受茶友们喜爱。
二、大树茶:也就是我们说的乔木茶,叶片较大;目前为止存活百年以上的乔木茶,分布在云南版纳茶区、临沧茶区、普洱市茶区等地。
三、台地茶:也有人称为“灌木”,也就是我们一般常看到的矮茶树种,叶片较小,由于此种茶树是种植在茶农门开垦的台阶似的土地上。台地茶因为集中种植,可节省人工,相对较好管理,如修剪、施肥、喷药等在台地茶管理过程中很常见。
茶农眼中的大树茶和小树茶
在普洱茶知名的山头或村寨中,当地茶农一般根据茶树的大小,也就是树的高低和主干的粗细来分为大树和小树。通常大树树龄长,鲜叶价格高;小树低矮,树龄较短,鲜叶价格自然相对便宜。当地茶农没有人说什么古树茶,古树茶是茶友自己的说法。大树茶和小树茶都属于山头茶,但不属于台地茶。
普洱茶古树与小树内含物之间的比较?什么是
学过茶树栽培学的人都应该知道,抛开光照、温度、水、肥、土壤、维度、海拔等因素,茶叶内含物质的主要区别在于茶树的新陈代谢不同。茶树处于不同的树龄,吸收和代谢也不一样。
0-30年的茶树,氮的代谢比较旺盛,生成大量的氨基酸、蛋白质、茶多酚等与氮元素相关的产物,所以树龄小的茶树比较鲜爽但甘甜度稍差。
30年树龄以上的树,碳的代谢明显,生产大量的单糖(如葡萄糖、果糖、核糖等)、寡糖(如麦芽糖、蔗糖、棉子糖等)、多糖(糖原、淀粉、壳多糖、透明质酸、半纤维素等)、糖蛋白、蛋白聚糖和糖脂等。所以苦涩度低,甘甜度好,醇厚度好。
一般而言,树龄越大,碳的代谢越明显,甜醇度就越好。由于普洱生茶的后发酵与茶叶含糖量密切相关,所以,成熟一些的芽叶和树龄大一些的茶树芽叶陈化更好,因此有人较喜欢古树茶、大树茶。其实,树龄30年以上的茶树,如果生态环境不差,采摘次数又较少,那么是三十年、五十年还是七八十年的树是比较难区分的。
台地、小树、老树、古树、大树、千年野生大茶树的生化区别在于新陈代谢不同,小的时候氮代谢明显,老了的时候碳代谢明显。
就品味而言,较多人喜欢有岁月甘醇之感的生茶,首先是树龄带来的甘醇,其次是岁月陈化的甘醇。对一般消费者,三十年的生态茶树口感已经很不错了。
普洱茶的生津到底是怎么回事
普洱茶的生津
津,唾液。生津是口腔中分泌出唾液。在中国传统的养生中,唾液是无上至宝,有“延寿浆”之美誉。就以现在医学知识,唾液中含有多种有助益身体成分,尤其在促进消化,增强养分吸收功能方面,有着很大的作用。口中生津一方面可以解渴舒顺,另方面可以滋润自己的生命。健康者和生命力旺盛的人,口腔唾液都很充足。时时感到口干舌燥,喉头紧锁,身体必定是出了问题有了毛病。品饮茶汤后生津,不但能舒顺喉韵,滋润口腔,营养生命,更能提供品茗的精神艺境。普洱茶是大叶茶种,茶叶内涵成分特浓,生津功能特强,普洱茶是以生津为主要特色之一。
两颊生津
茶叶内涵成分中,有茶单宁和某些其它成分,能刺激口腔内壁紧束收敛,形成涩感以及生津。但是并非凡是涩感都会生津,部分较劣等茶品,虽然茶汤很涩,但并不会生津,始终觉得口腔内部卷缩起来,两颊肌肉有痉挛般难受。这种涩而不能生津,称之为“涩而不开”。口腔涩而不开,引起口干舌燥,喉头也因此紧锁不顺,即使有强烈的渴感,但喉头却不想饮喝。如此不但不能解除缺水干渴之苦,同时更堵断了急需补充水分的自然饮食讯号。
口腔内膜受到茶汤后,自然分泌出唾液。依据一般品茗普洱茶的经验那些新鲜茶叶,或者只陈放不超过三十年短期陈化的茶叶,所造成生津是属于“两颊生津”。两颊指的是口腔内两侧,也是左右脸颊的内面。两颊生津所分泌的唾液,通常是比较多而强。这种生津在口感上,会觉得比较粗野且急促,有时生津太多则有口中淡淡,口水积得太多现象。
边境茶青制成或陈期不长的新鲜普洱茶品,所引起的生津作用,大都是两颊生津。如越南北部的廖福散茶、泰国鸿泰昌普洱圆茶、部分普洱圆茶,以及7652砖茶、银毫沱茶、广云贡茶和一些现在的青生普洱茶品。如果是流汗太多,体内失水过多,渴感很强烈时,最好品饮两颊生津的普洱茶,解渴化孤闷效果特好。
舌面生津
从学理的角度认知,唾液是由口腔内壁和舌头底部分泌出来的。舌面负责味觉的功能,应该是和生津无关。事实上,舌面生津的现象,对一般普洱茶品茗者来说,都是经验的事实而肯定的。如何造成舌面生津的感受,真是一个极有趣的问题。
一般四五六十年,早期及后期的好普洱茶,都能达到舌面生津的功效。茶汤经过口腔吞咽后,口内唾液徐徐分泌出来,但不像两颊生津那样急促强烈,感觉柔和舒顺好了!接着会觉得舌头的上面,非常的湿润柔软,好像在不断地分泌出唾液,然后流到舌头两边口腔。像是舞台上的一块干冰,乳白柔和的浓烟,缓缓冒起而散落充满了这座舞台中。舌面生津除了生津解渴、舒畅的生理感受之外,那种品茗艺境,要比两颊生津高上一筹。由两颊生津的野性霸气、急促粗糙,转入到舌面生津那种温驯娇柔、缓和细致,完全表现出普洱茶走过时间历史的最具体的美。
能够达到舌面生津的普洱茶品,还是相当多的。像同庆号圆茶、敬昌、江城、鼎兴等圆茶,福禄贡茶,以及红印、绿印等中茶公司的较早的普洱茶品,在舌面生津的效果,都表现良好。喜爱普洱茶品茗者,都可有机会品尝得到这些舌面生津的好茶。
舌底鸣泉
一般正常喝饮料时,液体吸进口中,从舌尖沿着舌面滑入口腔,少部分由舌面向两侧滑落,和牙床接触,大部分侧由舌面向后方滑进喉咙去了。液体在口腔内停留的时间很短,所接触口腔的面积也不大。这种急速匆忙的喝法,在喝茶时叫“牛饮”,在饮酒时叫“干杯”,所以常常认为“牛饮”和“干杯”糟蹋了好茶,浪费了美酒的行为,他们的香醇甘美,像浮云过太虚,无法享受到。
在普洱茶的品茗技巧上,为了避开“牛饮”、“干杯”的缺失,除了小口慢饮,迥转缓咽外,当茶汤喝入口中,必须将口腔上下尽量空开,也就是上下牙床张开。闭着双唇,牙齿上下分离,增大口中空间。同时口腔内部得以松弛,舌头与上颚接触部位形成更大的空隙,茶汤得以有机会浸淫到下牙床和舌头底面部分。当要吞咽时,口腔必须缩小范围,将茶汤压迫经过喉咙,吞下了肚子。在口腔缩小过程时,舌头底下的茶汤被压迫出来,并会产生泡泡的感觉,这样的想想就叫“鸣泉”。但只是技术性鸣泉,不一定饮茶如此,喝任何饮料亦可如此。
品饮到五六十年以上陈期,先期以前的好普洱茶,如不知年代的红芝普洱茶。同庆老号圆茶、末代生紧茶等,茶汤已经极为柔和,达到有香无味的境界。其茶汤经过口腔接触到舌头底部,舌头底面会缓缓生津,不断有涌出细小泡泡的感觉。这种舌下生津现象,才是真正的舌底鸣泉。
经过长久陈化普洱茶,茶汤已经转为极柔性,尤其已达到入口即化的境界。也因为茶单宁在陈化过程中,经氧化消失了,已经不能刺激两颊或舌面生津,但是却有某些成分,激起舌面鸣泉的功效。舌底鸣泉之美,的确远过了两颊生津或舌面生津。生津过程更加缓和持续,生津现象更加细致轻滑,生津感受更加柔顺安详,生津艺境则仙扬道化,阶及无为了!
古树茶的树龄是怎么划分的,你知道多少?
首先来说,古树茶为什么是以百年树龄作为区分界线的呢?
因为以任何一个时间“点”作为区分古树与小树的界线都会有一个难以绕开的问题:在跨过那个时间点的一刹那,茶树鲜叶的品质并不会发生质的变化。
而清末民初云南因战乱、瘟疫等故,茶叶生产受到很大影响,茶树种植基本停顿。
这里就有一段有数十年跨度的时间。
所以,以百年为古树茶分界线,实际上的区隔空间足有数十年。
树龄差距有数十年的茶树,其品质才有了可辨识的差别。
因此才将古树茶的界定标准定为百年,是具有可执行性的。
那么,古树茶在树龄上具体是如何划分的呢?
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吧。
1.千年野生古茶树(唐代或唐代之前树龄1000年以上)
原始雨林中野生的古茶树,一般胸径50cm、胸围160cm、树高15m以上、树龄千年以上,极其稀有。
叶大、粗壮、叶脉鼓出,叶缘锯齿深,叶脉9~16对之间,与现代茶园栽种的大叶种叶脉(6-9对之间)完全不同。
持嫩度高,一芽两叶,一般重0.5~1g,是一般古树茶的三倍重。
所制晒青绿茶,汤色绿黄,香气清爽,略带野生茶特有的腥味,与栽培型茶树香气截然不同,水溶性果胶丰富,几乎无苦涩味,满口润甜,回甘极其绵长持久。
2.大茶树(宋代树龄500~1000年)
滇南茶区的少数民族茶农,把树高5m以上,难以采摘的栽培型古茶树叫做大茶树,大茶树一般都是该茶园树龄最老的几棵或是最大的茶树王。
一般情况下,大茶树胸径30~50cm,胸围100~160cm,树高5~15m左右,树龄多在500~1000年之间。
用大茶树嫩芽做的晒青绿茶叫做大树茶。
就品饮经验而言,茶树树龄越大,生态环境越好,口感就越协调,水溶性果胶、树脂含量就越高,口感就越温润。
3.原生态古茶树(明代树龄300~500)
大多胸径在10~35cm,胸围35~110cm,树高3~6m,树龄多在三四百年。
由于地表植物未被除去,所以茶园生态良好,尽管树龄很大,但茶树未见衰老迹象。
所制晒青绿茶,芽叶粗壮,多数叶脉9~16对之间,果胶质丰富,口感甜润,微苦微涩,苦涩感在口腔内停留时间很短,大约几秒钟。
4.生态古茶树(清代树龄100~200)
大多胸径在10~25cm,胸围35~80cm,树高2.5~4.5m,树龄多在一二百年。
由于大量地表植物被除去,采摘频繁,很多生态古茶树有衰老迹象。
所制晒青绿茶,芽叶粗壮,多数叶脉在9~16对之间,果胶质丰富,口感甜润,弱苦弱涩,苦涩在口腔内停留的时间短,大约十几秒钟,与树龄更大一些的原生态古树茶较难区分。
当然,除了古树茶,还有台地茶、小树茶、老树茶的树龄划分。
5.老茶树(民国树龄60~100年)
种植于民国年间,多数茶树胸径在5~15cm,胸围15~50cm,树高1.5~3m,树龄60~100年,不够100年。
所制晒青绿茶,芽叶较为粗壮,多数叶脉9~16对之间,果胶质丰富,口感甜润,有点苦涩,苦涩在口腔内停留的时间不长,大约几十秒钟,与古树茶有些难于区分。
6.小茶树(1949-1976年树龄35~60年)
1949-1976年间种植的茶树,树龄35~60年之间,多数植株树高80~120cm,每亩约1500~2000株。
所制晒青绿茶,芽叶不甚粗壮,苦涩在口腔内停留时间长,口感的协调性比台地茶好,比古树茶差。
7.台地茶树(1976-至今树龄0~35年)
1976年以后,条列式密植的扦插苗无性系茶树,多数植株树高60~90cm,每亩约2000~3000株。
所制晒青绿茶,由于施用化肥和密植,产量大,生长周期快,强苦强涩,并且苦涩味在口腔中久久不褪,与古树茶口感差别巨大。
普洱古树茶和大树茶区分
普洱茶的古树茶、大树茶,生长条件不一致,导致外形差异较大以及品质不一样,那么普洱茶古树茶以及大树茶有哪些独特的迷人之处呢?下面就去具体的了解一下。
滋味独特性
茶树的寿命很长,上千年茶树依然有旺盛的生命力,古树茶、大树茶的树龄较高,目前云南还可以采茶的古树茶,基本都在200年到700年的树龄,大树茶,在80到200年之间,均处于茶树发芽的旺盛时期,茶树树龄长,茶叶的香气较好,滋味的协调性越好,这是古树茶、大树茶品质优越于新植茶园茶的关键所在。
天然的安全性
无论是古树茶,还是大树茶,都是指栽培过渡型茶树,这些茶树基本都长在山林里,与其他植物共生,长期以来形成的生物多样性,使茶树具备了较好的抗逆性,较少病虫害,山林的自然肥力,也无需人为追肥,极少农药、化学肥料之忧虑,是较好的安全食品,完全达到有机食品的要求。
不同山头的古树茶、大树茶,形成丰富多彩的独特风格,或刚烈霸气、或香扬水柔,或蜜香醉人、或兰香袭人,或甘怡婉约、或雅韵迷人,具有强烈的迷人之独特性。
普洱茶古树与小树内含物之间的比较
学过茶树栽培学的人都应该知道,抛开光照、温度、水、肥、土壤、维度、海拔等因素,茶叶内含物质的主要区别在于茶树的新陈代谢不同。茶树处于不同的树龄,吸收和代谢也不一样。
0-30年的茶树,氮的代谢比较旺盛,生成大量的氨基酸、蛋白质、茶多酚等与氮元素相关的产物,所以树龄小的茶树比较鲜爽但甘甜度稍差。
30年树龄以上的树,碳的代谢明显,生产大量的单糖(如葡萄糖、果糖、核糖等)、寡糖(如麦芽糖、蔗糖、棉子糖等)、多糖(糖原、淀粉、壳多糖、透明质酸、半纤维素等)、糖蛋白、蛋白聚糖和糖脂等。所以苦涩度低,甘甜度好,醇厚度好。
一般而言,树龄越大,碳的代谢越明显,甜醇度就越好。由于普洱生茶的后发酵与茶叶含糖量密切相关,所以,成熟一些的芽叶和树龄大一些的茶树芽叶陈化更好,因此有人较喜欢古树茶、大树茶。其实,树龄30年以上的茶树,如果生态环境不差,采摘次数又较少,那么是三十年、五十年还是七八十年的树是比较难区分的。
台地、小树、老树、古树、大树、千年野生大茶树的生化区别在于新陈代谢不同,小的时候氮代谢明显,老了的时候碳代谢明显。
就品味而言,较多人喜欢有岁月甘醇之感的生茶,首先是树龄带来的甘醇,其次是岁月陈化的甘醇。对一般消费者,三十年的生态茶树口感已经很不错了。
《普洱茶的古树、大树、老树、小树到底是怎么划分的?》一文由茶经网CY316.com普洱茶栏目提供,我们力求提供优质的2022普洱茶相关知识点,以及准备大量关于普洱茶相关的专题,如:普洱茶古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