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cy316.com - 普洱茶的山头】
曼迁山头茶
从易武镇往象明乡走,进入蛮砖茶山的第一个茶园曼迁古茶园,曼迁古茶园在象仑公路左侧的山坡下,茶树与杂木林伴生,有部分被矮化过。茶树有部分为中叶种,茶的苦涩味略重,但转化比较快,冷杯香较强、回甘较为强劲、汤色偏青黄、较耐冲泡。为了保护古茶园,曼迁村已迁至茶园前方约3千米右侧的山坡上,古茶园周边已无人居住。
曼庄山头茶
从曼迁古茶园沿象仑公路继续前行约10千米;左侧便可见曼庄小组。小组有农户32户。该寨的山洼里有一茶园,当地人称为荔枝园,分属于4户人家,面积约100亩,年产毛茶约2吨。茶园伴生林木茂盛,茶树粗壮,茶地里长满不知名的野花和青草。茶园里有一株巨大的荔枝树,树围4.8米,高约20米,据丰林伟说此树属于丰家,过去每年收成的时候整个寨子都会来帮忙采摘,然后各户平均分享。该茶园的茶条索比较肥壮,茶气较强,苦涩味重于曼迁山头茶,但转化后口腔的甜度及喉韵更深,比较适合喜欢茶汤“有力”的茶客。其他农户的茶园分散在周边的山坡上。
曼林山头茶
曼林村有10个小组,分别是高山、曼赛1组、曼赛2组、曼底、保甸、曼配、臭水河、小曼乃、长林冈、曼林。10个小组中只有曼林小组有成片的古茶园,茶园位于村小组篮球场后垭口两边的山坡上,茶园海拔1300~1400米。曼林高山小组三叉箐的国有林中有很多自然生长的野放型古茶树,生态环境非常好。曼林古茶园的茶树是目前为止我考察过的古六大茶山中保存得最好的,大约有上千亩,茶树密度较高,株距1~4米,树龄多数在300年左右,树围大多在100厘米以上,高3~4米。伴生林非常茂盛,而且大部分未被矮化,自然生长着。
cy316.cOm扩展阅读
田坝山头茶,老海塘山头茶,茶山箐山头茶特点介绍如何位置
田坝山头茶
田坝乡位于镇沅县城西南部,横跨无量山东南支脉的东西坡,西与景谷凤山乡毗邻,山高谷深,立体气候明显,年平均气温16℃。海拔在1260-2260米之间,最高点为三合村大营盘主峰,海拔2260米;最低点在联合村小盐井高帕河,海拔1260米。土壤为红壤及黄棕壤,极负盛誉的老海塘茶就产自于此。
老海塘山头茶
从田坝乡向北沿J37县道行驶5千米即可到达海塘小组,道路全为铺装路面。海塘小组归瓦桥村村委会管辖,是瓦桥村唯一有古茶树的小组,属于无量山东南支脉西坡茶。有农户32户,村民全为彝族。古茶园约1400亩(树龄75~800年不等),当地人称这里的茶为“大山茶”或“大树茶”,这些茶树植株的特点是高大,树幅半张开,主干明显,分枝较密,叶片稍斜向上生长,呈椭圆形,色深绿。茶园海拔在1680~1850米之间,土壤为红棕壤和红砖壤。老海塘茶历史悠久,最早可追溯到明朝洪武十「四年(1381年)。清朝雍正二年(1724年),清政府设立官员管理恩耕井盐,盐茶贸易开始兴盛,海塘茶也从此名扬四方,后来人将瓦桥村所产的茶一并冠名为“老海塘”茶。老海塘茶条索肥硕略长,汤色金黄,汤质饱满浓邰,回甘持久,韵味悠长,杯底留香,饮之有荡气回肠之感。
茶山箐山头茶
茶山箐小组归民强村村委会管辖,为本村古茶树最多的一个小组,三合、杨家寨、高坎子3个小组也有分散生长的古茶树,属于无量山东南支脉东坡茶。茶山箐小组只有6户彝族人家,连片的古茶园约500亩(树龄在75~200年之间)。其中草籽地有大小不一的十几片古茶园,分布于村子周边的山坡上,茶树树龄在100~400年,其中已知最大的一株树围约14米,树高约9米。茶园海拔在1600~1900米之间,土壤为黄棕壤和红砖壤。茶山箐山头茶的特点:香气清雅,汤色透亮,口感较为醇厚着味显而涩弱,回甘较持久。驾车可进入茶山箐,从田坝乡出发向东南行驶,翻过无量山大营盘主峰,即到达三合村。从三合村过文帕河到草籽地的路况不佳,只有越野车才可到达。
走进【莽枝山头茶、秧林山头茶、红土坡山头茶】了解村寨情况和茶树特点如何位置
莽枝山头茶
莽枝茶山东接蛮砖茶山,西南与攸乐茶山相连,东北邻革登茶山,古茶园主要分布于秧林、红土坡、曼丫、安乐、江西湾几处。莽枝茶山在元朝时已有成片的茶园,莽枝山脚的曼赛、速底等村寨已有上千年的历史。明朝末年有内地商人进入莽枝茶山贩茶。清康熙年间,莽枝茶山的牛滚塘已成为六大茶山的茶叶集散地之一,传说诸葛孔明南征至此地,埋铜(莽)于此,因而取名为“莽枝”。莽枝茶山虽然面积不大,但茶叶质量较好,清代倪蜕的《滇云历年传》(云南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中记载“雍正六年(1728年),莽枝产茶,商败践更收发,往往舍于茶户,坐地收购茶叶,轮班输入内地。”可见当年入莽枝茶山收购茶叶者与今人到此收茶叶者相仿,都寄宿于茶农家中,等行待收齐所需茶叶后,运往加工地加工成成品后,再运至市场贩卖。清朝时期外来的生意人和茶商主要集中居住于牛滚塘街,当时牛滚塘街是象明“四街”之中最繁华的一条,今天的秧林村就是当年莽枝茶山培育茶苗的地方,而大寨是种植茶叶的地方。今大寨已无人居住全部搬迁到秧林村与曼丫去了。
秧林山头茶
秧林村隶属于安乐村村委会,有农户26户,人口180人。从象明乡出发沿象仑公路西行约12.7千米,至曼赛村转入安乐通村公路行驶约16千米即到达秧林村。途中要穿越一片茂密的原始森林,路面为弹石路,比较湿滑。沿路各种奇花异木映入眼帘,不时有各种珍禽从车前、车侧掠过,走出森林后便可见路两侧全是古茶园。在进入秧林村之前的公路两旁的山坡上有一片古茶园,当地人称为“大荒地茶园”。这里的茶树粗大苍老,大部分树龄在400年左右茶园里伴生杂木繁茂,生态环境优良。茶园里有多株乔木型的紫芽古茶树,专家说是古茶树的自然变异,紫芽古茶树叶片所含的花青素比一般茶叶要高。茶园大、中叶种混生,茶树受人工干预少,基本上呈自然生长状态。此茶园与革登茶山隔箐相望。村东还有一块当地人称为“大茶园”的古茶园,全村年产毛茶约2吨。秧林山头茶汤色橙黄透亮,香气柔和饱满,苦涩味微弱,回甘强劲,喉韵深厚。
红土坡山头茶
红土坡小组归安乐村村委会管辖,从秧林村向西行2千米至牛滚塘左转,向南行走3千米后即可到达红土坡小组。农舍建于两山之间的垭口上,林木葱茏,常年云雾缭绕,土质大部分为赤红壤,因而得名红土坡。村中有农户33户,人口120人,基诺族有10户,其余为彝族。茶园就在垭口坡下两侧,右边为茶园梁子,左边是阿他家鹅梁子,一直延伸到莽枝大寨。生态较好的茶园包括阿他鹅冬叶箐、芒果树梁子、强特茶园、甲鹅茶园、对门山茶园等,总面积约700亩,茶树干径不算大,大、中、小叶种混生,生态环境非常好,伴生林木郁郁葱葱。由于近年来茶价不断攀升,茶农做茶愈发认真,不少农户都自建初制所,进入此地收购茶叶的商贩也越来越多。红土坡山头茶汤色橙黄透亮,茶汤黏稠润滑,入口甘中带涩,舌面刺激感较强,茶气足,香气饱满,回甘强,生津快。曼丫小组、江西湾、竜夺也有不少古茶树,约250亩,生态环境茶品与红土坡茶相近。
景福山头茶、公平山头茶、金鸡林山头茶基本情况介绍如何位置
景福山头茶
景福乡是景东与镇沅接壤的一个乡,位于景东西部,总面积309平方千米,年平均气温16℃,年降雨量1200~2000毫米。景福乡下辖12个村,全乡地处山地,山高林密,自然生态环境良好,其中公平金鸡林、岔河、回寺4个村有较多的古树茶。
公平山头茶
公平村位于无量山主峰西坡,下辖箐头、中村、杨家、平掌、水井、洼子、小芦山、大芦山3村山村公平河上、公平河下、三家村13个村民小组,全部为彝族。连片的古茶园有10片,树龄300年左右的古茶树约有3000株,部分古茶树单株生长在山坡梯田田坎边和房前屋后,全村年产古树毛茶2顿左右,茶园海拔在1800-2200米之间。这里的茶树生长较为特别,栽培型的古茶园中还间隙生长着巨大的野生古茶树,有小部分茶树被矮化过,大多没被矮化过的古茶树疏于天工管理,老化比较严重,因而产量偏低,茶园土壤为沙性黄壤,这里还生长着本地人称为“黑柳子树”的茶树,树径通常为一人抱粗,干毛茶外形条黑芽白,制茶揉捻时|感觉条索特别黏手,可能是茶叶果胶质含量丰富的原因,其茶汤口感偏甜。
金鸡林山头茶
金鸡林村下辖15个村民小组,全部为彝族。每个小组都有古茶树,茶园总面积2130亩,海拔1700~2100米,全部为乔木大叶种,年产古树春茶30吨,雨水茶不采摘,谷花茶少量采摘。除了连片的古茶园外,其余茶树零散生长于坡地的田坎边,最大的一株古茶树在河头村小组,最大的连片的古茶园在丫口村小、组,面积100多亩,土壤为黄棕壤和红棕壤。从景福乡出发,沿XJ29乡道向北行,过岔河后左拐,沿小河边行走约8千米即可到达金鸡林村村委会,全程为土路,弯多坡陡,较为艰险。
林街山头茶、清河山头茶村寨路线基本介绍如何位置
林街山头茶
林街乡东邻锦屏镇,南连曼等乡与景福乡,西靠云县,北接漫湾镇。距离景东县城120千米,全乡土地面积219平方千米,海拔850~3206米,年平均气温18℃,年平均降雨量1400毫米,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境内山高谷深,山脉水系相间。进入林街乡时,我发现这里的民居大部分为回族建筑风格。下午六点半进城,街上行人儿乎绝迹,店铺九成九关门了,还误以为进了空城,特别安静,只剩下住宿的小旅馆对面的一家回族小食馆还开着门,老板正在打盹。林街乡的古茶树主要集中在丁帕村、岩头村和清河村。
清青河山头茶
清河村下辖10个村民小组,有农户430户,人口1760人。古茶树主要分布在南骂一组、南骂二组、邦卡、中山、核桃、大村」等,其中较大的古茶树在南骂一组及南骂二组。由林街乡北行5.4千米至清河村村委会,全为柏油路。再从村委会右转沿清水河逆流而上12千米,即到南骂二组,这段路泥泞狭窄、崎岖曲折,谷深坡陡,行车难度较大南骂两个小组的古茶树散落生长在坎和房屋周围,几乎没有连片的古茶园,只有南骂二组(村尾巴)粮田里的占茶树较为集中,而且长得特别高大浓密,最大的一株古茶树有一人抱粗。其余四个小组的茶树比这两个小组要少,六个小组的茶树生长状态、环境相似。全村粗略估算有古茶树600株,品种为大、中叶种混生,土壤为黄棕壤夹带白沙砾土。
凤山乡、南板山头茶、文折山头茶茶树特点介绍如何位置
凤山无量山东支脉山头茶
凤山乡地处景谷北部,西邻景谷乡,东接镇沅的田坝乡,北靠镇沅按板镇,南连威远镇。全乡土地面积520.6平方千米,平均海拔1960米,年平均气温21℃,年降雨j量1530毫米。威远江将风山山头茶的古茶园分为两个体系:一为柏林山头茶,位于无量山西攴脉东坡、威远江西岸,属于老乌山茶系,由于与景谷乡苦竹山同在一个山系上,且距离相当近,因此茶气、茶韵与苦竹山头茶较为相似;另一个是文折村和南板村的山头茶,位于无量山东支脉西坡、威远江东岸,文折村山头茶与镇沅田坝乡的老海塘茶同属无量山东支脉西坡茶,且距离非常近,故两地茶气、茶韵略似风山山头茶主要分布于柏林、南板、文折等村。
南板山头茶
出凤山乡东行,过陆家山桥后沿文折河边的XJ36乡道行车46千米到达南板村。南板村下辖团山、郭家、箐中、曼鼋、岔河、石家、上陆、大山8个小组,有居民182户724人,以彝族为主。8个小组均有古茶园,其中以团山小组古茶园面积最大,约20亩,最大的一株茶王树位于该小组北坡,树围190厘米,一次最多可采鲜叶约60公斤;其次是郭家小组茶园,面积约180亩。另外,大山小组为风山乡最边缘的村庄,茶园海拔是全县最高的,有2300多米,茶性较烈。南板村全村古茶园面积约880亩,年产古树干毛茶约10吨。南板河是小黑江的源头,从北向南贯穿全村,最后从正兴汇入小、黑江,河东为曼鼋、箐中、大山,河西为郭家、岔河、石家、上陆、团山。
张家湾山头茶、高山山头茶口感特点介绍如何位置
张家湾山头茶
张家湾古茶园属曼腊茶山,“曼腊”是傣语,“曼”意为村,“腊”意为茶。从易武古镇开车前往,行程约50千米,全寸农户79户,人口327人,包括丁家寨、高家冲、徐家梁子、张家湾四个寨。四个寨子的古茶园几乎连片生长,清朝时期有五六千亩之多,现存约一千亩,现在这里的茶山名字渐渐被人淡忘,人们已将其列入易武正山茶。其实这里的茶品还是比较有自己的特性的,茶味醇厚甘甜、相对易武茶略涩、回味悠长、汤水细腻。以丁家寨古茶树为例,有大叶种、小叶种和紫芽茶,属于品种较多的古茶园之一。民国初年的陈云号,当年在张家湾是最大的茶号,在易武老茶号中也是大名鼎鼎的。
高山山头茶
高山村离易武古镇约8千米,驾车从古镇向西北行驶,经大丫口向象明方向沿218省道北行,到高山村路口左拐,行驶约2千米弹石路即可到达。村子背靠大坟山,坐西向东,地形似一把圆椅,左右两边的山如椅子扶手,大坟山如椅子的靠背。有的古茶树就散落生长在村庄周边的山坡上,全村木约有400亩连片的古茶园,大部分为放养乔木型,基本上没有被矮化。芭蕉林、水薄荷塘两个古茶园在高山村的西南山头上,骑摩托车30分钟,再步行20分钟方可到达。懒队坊古茶园在村后大坟山脊背后的坡地上,可徒步前往。这三个古茶园的茶树都比较大生长于国有林的森林中,伴生林木繁多,生态环境良好。村民对茶树疏于管理,全为自然放养型,茶园海拔1150~1680米。喜爱易武茶的茶人对高山茶情有独钟,追求者日盛。因居高山之巅,故名高山寨,有独特的小气候环境,四季云雾缭绕,植被丰富茂盛,生态环境优良,茶树与伴生树木、鲜花、野草共生,树形一般较高大,要爬树攀枝方可采摘。高山山头茶茶叶品质好,颇受茶客追捧,因而茶价居高不下。现今高山村的村民,基本家家建新房、买汽车。高山村属于易武镇易武村村委会管辖,村民为彝族的分支—香堂人,其服饰有别于常见的彝族服饰,妇女服饰之色调以大红、深蓝与黑色搭配,款式较为简洁。
解读【象明山头茶、蛮砖山头茶】村寨及茶树特点介绍如何位置
象明山头茶
一进象明茶花香,四大茶山在彝乡;要看颜色嫩的好,要喝味道老的香。一曲象明茶歌道出茶山人对占树茶的认知。由于历史上的古六大茶山中,有四座茶山在象明乡的管辖范围之内,而且这四座茶山相对易武茶山来说小得多,因此本书在描述倚邦、蛮砖、莽枝、革登四座茶山时,将其归纳为象明山头茶。象明乡位于勐腊县西北部山区,是西双版纳和勐腊县唯一的彝族乡,也是全县最大、最远的山区乡,距离县城160千米,全乡土地面积1066平方千米。地势东部高、南部低海拔565~1950米,年平均气温在17℃-19℃之间,年降雨量1500~1900毫米。“象明”为汉语地名,“象”是野象山,“明”是孔明山。此两山为境内有名的山峰,故名“象明”。象明乡下转的五个村分别为曼庄、倚邦、安乐、曼林、龙谷。古六大茶山中的莽枝茶山和革登茶山归安乐村村委会管辖。
蛮砖山头茶
蛮砖——是否因为诸葛亮当年在此理下铁砖而得名已无从考究我们只当它是一个美丽的传说吧。“蛮砖”是“曼庄”的古称,是泰语“大寨子中心之村”的意思。曼庄村的村支书丰林伟告诉我,这里过去是土司头人们经常聚集开会,商议解决各种事务的地方,而曼庄村的确是当时最大的两个村子之一(另一个大村子是曼林寨)。蛮砖茶山位于古六大茶山中南部,面积约300平方千米,北邻倚邦茶山,东接易武茶山,西与革登和莽枝茶山相邻。驱车从易武向西北行,经大丫口易武牌坊,沿218省道向江城方向行至象仑公路口左转,沿象仑公路过承天桥,先后经过曼迁、落水洞、么连、曼庄、瓦毫、新曼拱、八总寨、小曼帝才到达象明乡蛮砖茶山是古六大茶山中全今保存较好的一座古茶山,有不少的古茶园。蛮砖茶山历史悠久,清朝阮福《普洱茶记》中记载:“普洱茶名遍天下,味最酽,京师尤亚之。福来滇,稽之《云南通志》亦未得其详,但云产攸乐、革登、倚邦、莽枝、蛮砖、慢撒六茶山,而倚邦、蛮砖者味最胜:”巾此可见,阮福认为倚邦、蛮砖出产的茶叶味道最好。蛮砖山头茶的特点在于茶芽白而亮、叶片色泽较深,汤色橙黄,香气沉郁,入口可即化但略慢,醇厚香滑、苦涩味显,回H强、山野气韵较强,杯底留香持久蛮砖茶山包括曼庄、曼迁、八总寨、瓦毫、么连、曼林、小曼毫新曼拱、落水洞、丫口寨、大谷仓、高山、老孟寨、小曼乃、纳龙坝大歇场等地。曼松王子村今已划归曼庄村村委会管辖,曼松贡茶已落户蛮砖了。清末民初,易武的茶号都至到蛮砖茶山买原料,易武七子饼中一半是蛮砖茶。足见蛮砖茶的产量之多,地位之盛蛮砖茶区几乎都是丰家、卫家、权家的后人,他们的心中有一种与茶树割舍不掉的情感,他们一直守护着祖宗留下的这片古茶园,这些茶树也养育着他们。
解读威远山头茶、联合龙塘山头茶、云海山头茶生长特点以及茶树口感特点如何位置
威远山头茶
威远镇为景谷县政府所在地,位于景谷中部,土地面积42平方千米,年平均气温20.8℃,年均降雨量1554.9毫米,平均海拔1320米。威远江由北向南从县城东边流过。1978年,中科院北京植物研究所和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发现的距今约3540万年的宽叶木兰化石的地址就在县城东南方向芒线傣族村后的山坡上。
联合龙塘山头茶
历经风雨见彩虹。联合龙塘酸枣村,苦竹民乐大白茶。纪老天庭问茶事,景谷茶农笑逐颜。威远镇联合村与龙塘村茶地部分相连,酸枣树茶地是联合村最有特色的茶品,龙塘村茶和酸枣树茶的茶气相似度颇高。与苦竹山茶不同的是,这两个村的茶树大都生长在森林中,有多种不同的伴生林,茶气山野韵更强,苦轻涩弱,喉韵幽长,其蜜香略似易武茶。此外,邦良河小组的古茶树也比较大,生态环境较好。从县城沿222省道北行8千米,过芒冷大桥后左转直行进入J31县道再行驶8.7千米过芒玉大峡谷后,左转进入通村公路,即可到达联合村。
云海山头茶
云海山头茶可以说是城边上的山头茶,从景谷县城沿323国道西行约13千米即可到达云海古茶园。茶园在公路右边的山坡上,茶树以藤条茶为主,乔木型的比较少,部分被矮化过,大的茶树树围约80厘米,茶园海拔1680~1800米,茶园面积不大,茶树植株较密。周边伴生林木繁多,茶园生态环境良好。
岔河山头茶、回寺山头茶村寨及特点介绍如何位置
岔河山头茶
从景福乡沿XJ29南行至小门坎左拐,向东北方向行驶约2千米即可到达岔河村村委会,岔河村村委会周围只有少量的古茶树,大部分茶树都生长在凤冠山、王家村、叶家坝、乌龟坝、羊山等寨子里。从村委会到这些小组的路全为土石路,且极其崎岖曲折。
从景福乡岔河村去风冠山村民小组时途径乌龟坝,乌龟坝位于大囤子山脚下,原先也有成片的古茶园,但在20世纪80年代为种粮食而砍光,只剩下几十株3000年左右的古茶树生长在田坎边及村民房前屋后,年产古树干毛茶150公斤。此处只有两户农户。生态环境极好,后山是无量山自然保护区,常有猴子和黑冠长臂猿出没,高高的崖壁上有瀑布倾泻而下,清澈的小溪从两家农舍之间流过,宁静的环境令人陶进入风冠山小组,我眼前一亮,只见房子都用当地的山石垒成村民就地取材,将不规则的页岩石块稍加敲打,便可作为建房的材料村里干净整洁,环境宜人。这个海拔1900米的小村子,有农户39户人口167人。占茶树1500株左有、树龄大多在300年左右,大部分为中、小叶种,全部生长在村子周田的坡地粮出边,年产干毛茶约5000公斤。
在攻府的策划和推动下、风冠山以石头民居建筑、大面积种撞的核桃园以及黑冠长臂装观测点为特色,大力发限旅游业。村民用山石建成了系列观光景点,小桥流水、清泉泻潺、屋舍俨然,站在忌边上的石房子顶1,真有“览众山小““风景这边独好”的感觉。从岔河往东南方向走,经过对门村便到达风景秀丽的羊山。
羊山因有成群的岩羊出没而得名,这里山清水秀,风光箭,古茶树生长在如此清新灵秀的环境中,吸纳阳光雨露与数自年的大地灵气,所以茶品比较优秀。向村子东北的无量山主峰攀登,山腰有个羊山瀑布,瀑布高七八十米,水流如缎幕珠帘,喷涌而下,气势磅礴,在巨大水帘的撞击下,形成一个石窝深潭,有数|米宽阔,水色深蓝,清澈见底,可能这就是《天龙八部》所捕与的“无量山剑湖”;潭四周树木繁茂,苍翠葱郁,潭前的中部有一块完整光滑的巨石,可立一十余人在其上观瀑听流,也可在石闻风舞,兴许这就是“无量玉壁”。我想,金庸老先生未曾沙足此地,其笔下描绘的无量山景色却惟妙惟肖,如身临其境。神了!
回寺山头茶
回寺村下辖14个村民小组,古茶树主要以零散状分布于各小组的农田田坎边和村民房屋周边。回寺村最大的一片古茶园位于大平掌小组背后的山坡上,茶树成排地生长在粮田田坎边,粮茶间作,有植株约600株,这片大茶园附近还有几片较小的古茶树茶园。该地茶树多为大叶种,树龄在100~200年之间,树径多在10~30厘米,土壤为黄棕壤和红壤。该村的茶叶初制较为粗糙随性,采摘方式为一次性“剃光头”,条索参差不齐,色泽偏黑。由于茶树都分配到各家农户,有的农户采了鲜叶就卖,有的制成毛茶出售,因此产量无法统计。
正兴山头茶、黄草坝山头茶、通达山头茶其生长环境与口感特点介绍如何位置
正兴山头茶
正兴镇位于景谷最东边,东邻宁洱德安乡,南接宁洱,西连景谷的威远镇、益智乡,北靠风山乡,无量山东支脉贯穿全境。镇政府所在地距县城62千米,土地面积883平方千米,平均海拔1905米,年平均气温20.1℃,年平均降雨量1251毫米。
黄草坝山头茶
从景谷县城向东沿323国道行驶40千米,在暖里河二道桥左转进入J85县道,行驶46千米后左转,向北沿黄草坝公路行驶40千米即达黄草坝村村委会,黄草坝公路全强为水泥路面。由于黄草坝的茶地名气已较大,价格也在不断紫升,原来从村子迁的农户已陆陆续续迁回村里,黄草坝较大的乔不型茶树都生长在村民房屋周围和坡地的田砍边上,这些树一般都未修剪过,比较高大粗壮,都是自然状态生长不,而生长在山坡上连片的老茶树干径略小,生长的不太高大,却是村里数量最多的古茶树类型,另外,有一片生长在干凅的水库堤围边上的古茶树,茶地名为“小沙滩”这里的茶树两三人高,千径约10厘米,生长茂盛。村里最大的古茶树在困中小组二台坡的茶地上,这片古茶园是黄草坝中生态最好,海拔最高的。
通达山头茶
进入通达村的道路全为水泥路,除了弯多,还算平坦。村委会位于海拔约1245米处。该村共有12个小组,民族有彝族和汉族,其中8个小组有古茶园,分别是回萨、新寨、团山、七丘田、田坝、毛家箐吕家寨、回板箐。从村委会到这些小组,道路泥泞崎岖,山高路容,行车必须十分小心。通达村茶园生态环境优良,茶树多为野放型,甚少人工管理。茶汤口感细腻平和,入口甜滑不苦略涩,山野韵较强,回甘绵长。回板箐小组的古茶树主要生长在村后名为“金铺厂”的山坡上、与杂木林伴生,生态环境较好;团山小组的茶树较大;新寨小组牛山箐的茶园生态环境最优。茶园海拔在1500-1800米之间,全年茶时产量约3吨。
中山山头茶,保甸山头茶,文冒山头茶,昔掌山头茶村寨基本介绍如何位置
中山山头茶
中山山头茶主要集中在漫湾村,漫湾村下辖14个村民小组,靠近无量山主峰西坡的中山、岔河、棉花林、丫口4个小组有古茶树。中山小组有农户53户,人口226人;岔河小组有农户47户,人口183人;棉花林小组有农户31户,人口109人;丫口小组有农户27户,人口114人。村民有汉族、彝族、布朗族、白族等。中山小组及岔河小组位于无量山自然保护区边缘,茶树多生长在坡地的田坎边和村民房屋周围。最大一株茶树树围187厘米,树高约10米,位于中山小组。岔河小组背靠北左山,坐东北向西南,村民李树平家屋后坡地上生长着三株特大的古茶树,最大的一株树围156厘米,树高约8米,树冠覆盖面的直径约6米,这里的村民一般只采收春茶4个村小组茶树树龄在100~1200年之间,品种均为小叶种,土壤为黄棕壤夹带白沙砾土。无量山国家森林保护区国有的树林里常可以听到黑冠长臂猿的啼叫声,黑冠长臂猿是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此外,还有马鹿、黑熊、岩羊、獐子、金丝猴、金钱豹等国家一、二级保护动物。
保甸山头茶
保甸村只有龙潭小组和王家箐小组有古茶树,两个小组位于无量山西坡保甸河边的坡地上,汉彝混居,彝族已被汉化,不穿民族服装,年轻人基本上不会讲彝族话,只有年长的老人会讲彝族语言。两个小组共有古茶树1000多株,主要散落在村民房屋周围坡地粮田的田坎上,品种多为大叶种。村子东南面的大陆山上有成片的古茶园,树龄约100年,全部被矮化改造过。茶园海拔1600~1800米,土壤为黄棕壤夹带白沙砾土。另外,村子东北方向的大湾箐有300年以「上的栽培型古茶树约4000株,处于无量山家自然保护区内,茶树与其他树木混合生长生态环境优良,海拔约2200米。
昔掌山头茶
昔掌村的古茶园主要在地隔界小、组,从村委会沿XJ29公路北行约4千米,向右转入地隔界路,行程12千米,全部为土石路,山道蜿蜒曲折,山高谷深,开车约需60分钟,沿途可观赏山川美景,感受其略带苍凉的壮美。进入村庄后,看到灰色石棉瓦和土砖建造的泥坯房子,感觉村里的经济境况较差,略显贫寒,后来了解到村民唯一的经济收入
解读【振太山头茶、芦山山头茶、打笋山山头茶】村寨情况及茶树特点如何位置
振太山头茶
振太乡位于镇沅县城西部,距县城90千米,全乡土地面积66平方千米,年平均气温19C.平均降雨量1560毫米,境内海拔774~2530米。振太乡有13300多亩古茶园,汉族和彝族杂居,茶叶以中、小叶种为主,产茶区主要集中在山街村。兴隆村,塘坊村、文帕村、沙河村,最大的、具有代表性的茶树在文帕村,占茶园比较集中的是文兴村和山街村。
芦山山头茶
振太山头茶中较有名的为打笋山茶、打笋山与卢山都隶属于山街村。从振太乡前往山街村芦山甲程为23千米、全为土路,雨后前往时道路相当泥泞湿滑,越野车挂上四驱小心翼翼地行驶需一个半小时。芦山村44户人家均为汉族,据村民李光红介绍,他们祖从湖南迁徙到此定居。全村有连片古茶园5个,位于村边的山坡上,与杂木林混生生态环境良好,其余都是散落于房前屋后及梯田田坎边,茶树多为中小叶种,茶树树龄多在100-800年之间。最大的一株茶王树在田坎边上,有一人抱粗,茶地海拔1800-2000米。该地古茶冲泡出的茶汤色泽透亮,呈现出香槟黄,香气较柔和清雅,回其一般,汤水甜润。
打笋山山头茶
从芦山小组前往打笋山小组需要翻越一座海拔2200米的石崖,山路崎岖艰险。从石石崖往下走,进入打笋山小组的大平掌,此处有少量的古茶树,继续下行至海拔1940米处,便是打笋山最大的连片的古茶园,当地称此处为“长孙地”,面积在30亩以上,与芦山小组不同的是此处的古茶树全是藤条茶。还有两块面积较小的茶园,房屋前后、田坎边也有一些茶树,茶树的生长状态比较分散。茶园周边的生态环境极好,茶地土壤为红壤。全村共有100~300年的古茶树约700亩。打笋山的茶气较霸道,显苦与涩,汤感较甜柔,回甘稍慢。
《【曼迁山头茶、曼庄山头茶、曼林山头茶】茶树特点知识介绍如何位置》一文由茶经网CY316.com普洱茶栏目提供,我们力求提供优质的2022普洱茶相关知识点,以及准备大量关于普洱茶相关的专题,如:普洱茶的山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