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茶古树茶。
影响古树茶品质的因素有很多,除了自然环境、树龄等自然因素之外,原料、工艺因素。可以概括为一料二工。
一即原料
因为稀缺内质更丰富,古树茶价格比一般的台地茶要高。又因知名度等因素,名山名寨的古树茶价格会更高些。
高利润的驱使下,古树茶的“纯度”全凭良心了。一个古茶饼357克,如果掺入几十克台地茶,利润也是相当可观的。而一般人根本品评不出来。并且因为云南地质地貌的特殊性,一个片区的古树茶有可能呈现出不一样的口感,所谓纯料是一个比较有风险和有待商榷的事情。云南那么多山头,又细分了如此多的村寨,每一处的原料如此稀少,每一个商家分一杯羹,每一家又可以制作多少纯料的古茶饼呢?去茶山的时候,实地看一下,算一算茶山的实际产量和市场上流通的纯料,心里就有一些谱气了吧。
一般意义上而言,古树纯料还是基于能够提供给小众品饮的商品。所以说比起挂羊头卖狗肉,只要是真古树,“古树拼配”还更靠谱一些。
那么怎样保证你所选择的古树茶,每一片叶子都是真的?鉴于茶农大小树混采现象已经泛滥,选择不收毛料、深扎源头、有采摘标准、纯手工一锅一锅炒茶的茶企业,总是不会错的。
二即工艺
如果说古树茶是一道大餐,那么有了好的食材——古树鲜叶,必须要有好的工艺才能造就其独特的魅力。
传统普洱茶加工工艺包括:采摘、萎凋、杀青、揉捻、太阳晒青、剔捡、蒸茶、压茶、定型脱模、干燥、检验、包装等数十道工序。每一道工序的细微差别都会造成品质的千差万别。可以说工艺决定了古树茶品质和后期转化的空间。
而古树茶稀少娇贵,要得到高品质古茶,必须全程采用传统手工耐心制作。传统的手工饱含中国人情的温度,与机械化制程的茶根本不可同日而语。这是无法解释的奥妙。对比一下你便懂得了:
杀青是制作晒青毛茶最重要的一环。其目的有三:快速破坏鲜叶中酶的活性,制止多酚类化合物的酶促氧化;挥发青草气,促使茶叶芳香物质生成;蒸发水分,使芽叶柔软利于后序揉捻。
杀青时间视芽叶老嫩,从易武鲜叶的十七八分钟至老班章鲜叶的四十余分钟。杀青时手法的轻重、翻炒的频率都会影响杀青效果。云南大叶种,芽叶肥大,含水率高,在杀青时更要注意闷抖结合,杀透杀匀,尤其要把握火候。若锅温过低,叶温升高时间过长,会使茶多酚发生酶促反应,产生“红梗红叶”,茶汤味苦涩明显,会有闷馊味。相反,如果温度过高,叶绿素破坏较多,会导制叶色泛黄,甚至产生糊焦边、斑点,影响茶汤的清透度,甚至使茶汤出现烟味。
传统手工的杀青用的是铁锅,条件好的一般用铜锅,铜锅升温快,温度稳定,杀青品质的稳定性也更容易保持。同时为了避免茶汤出现烟味,杀青的锅台最好是炉灶分离。尽管云南少数民族兄弟是最懂得制茶的人们,他们的技艺无需担忧,但铜锅是一般老百姓用不起的,受制于条件,他们也不会炉灶分离做茶。再别听人忽悠你烟味是判断老茶的标准或者是地道手工的标准了,高品质普洱茶从来不会有这种瑕疵。
传统手工杀青,是一锅一锅炒出来的,工作效率低、木柴耗费大、人工成本高,为了产量和更高的利润一般茶企根本不会这样做。机械杀青速度快,但是温度高杀死氧化酶的同时也将利于茶叶后期转化的多重微生物杀死,新茶很高香、鲜爽,却已经丧失了普洱茶越陈越香的特性。泡开了来看,茶汤一般浑浊多黑点,叶底带斑或有糊边,汤味闷苦涩感明显。真正古树茶,怎么舍得这么糟蹋呢。
同样,如果茶叶不是晒干,而是机械烘干,品质也会大打折扣。烘干机内温度高达130℃以上,只需要六七分钟时间,便可结束茶叶的干燥过程。高温杀死了茶叶内残余的多酚氧化酶、过氧化物酶和过氧化氢酶,凝固了茶叶内的多酚类化合物,中断其进一步发展变化的条件,或改变了发展变化的方向。科学家就多酚氧化酶的动力学性质作过实验,最适宜的温度为37℃,极端温度60℃,超过60℃以上使酶迅速失活。烘干机让普洱茶失去生命,这种茶基本已经没有存放的价值。
选茶的时候,要记住不是石磨压制就是“传统手工茶”,真正的手工是要深入古树茶制作的每一个环节。也并不是所有的手工制作都代表高品质,什么人做茶是非常重要的。世居古茶山的少数民族制茶师傅们,传承了最古老、最地道的手工制茶传统,他们最了解自己的茶叶子,因而能做出最完美的古茶滋味,任何人或者现代所谓的制茶文明无法超越。
cY316.com延伸阅读
解码云南古树普洱茶高品质古树茶的标准是什么?
古树茶是什么?
古树茶,一般指古树普洱茶,是普洱茶的一个细分市场,它代表云南普洱茶的最高品质。那么问题来了。多大树龄的茶树才算古树?云南普洱茶的古茶树比其他茶类优胜在哪里呢?
一般而言,100年以上的就算是古茶树了。(骨灰级茶友一般认为一百年到三百年只能算“大树”,三百年以上才能称之为“古树”。但古茶树的树龄判断是一个非常复杂的事情,跟植物学、地理地貌、自然气候、历史都密切相关。茶树树龄根本无法明确区分,这样的细分也不太具有实际意义。)
可能,你会有疑问,100年和99年的古茶树品质差异很大吗?其实古树茶树龄的时间界定,是有特殊的历史原由的。
近代云南大量种植茶树,是在清道光之前(1820-1850),从清末开始云南茶区多有战乱、瘟疫等发生,茶树的种植栽培自然陷入停顿;直至民国初期(1912),方开始在凤庆地区种植生产红茶;西双版纳地区大量种植茶树已然是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事情了,1983年前后种植群体种,到了1986、1987年开始种植良种茶扦插苗。由上可看出,云南两次大规模种植茶树的历史,中间有大概近百年时间的空档。以100年为基准进行计算是合理的。
古树茶好在哪里?
古树普洱茶优于一般的普洱茶,源于它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和时光馈赠与它的丰厚内质。
首先,古茶树生长环境远离人类居住的地方,清幽纯净,没有任何现代文明的污染。古茶树周边地区植物的多样性、原始性保存较好,古茶树千百年与自然和谐共生,自身已经具备了抵抗各类病虫害的能力,无需使用农药,没有农残的担忧,更天然健康。
其次,为了适应自然环境,古茶树身长多高根扎多深,所需水分及营养都是靠树根的自身去完成。它们生长的地方植被繁茂,枯枝落叶多,地面常年有一层厚厚的覆盖物,土壤质地疏松、结构良好且有机质含量丰富,古茶树的根部将这些自然腐殖质和地下深层土壤的养分都转化为了自身的营养物质,因此古茶内含物质丰富,矿物质也相对较高,香高味浓。
再者,古树茶的品饮价值更高。古茶树生长之处,莫不山高谷深,云雾萦绕。山高,则昼夜温差大,白天气温较高,光合作用强,芽叶在单位时间内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糖的数量多;夜晚气温低,呼吸作用弱,消耗少,保存较多的有机物的同时,茶树体中的果胶物质充分发育,芽叶中果胶含量会增加;云雾多,则增强了漫射光,茶树为喜阴植物,如此叶片无折卷或折卷少,叶色深且更具光泽,叶绿素含量更高,光合作用更强,生成的有机物(糖)更多。芽叶中芳香物质及含氮类鲜爽物质如氨基酸增加,粗纤维含量减少,涩类物质的茶多酚相对平衡,因而古树茶茶汤饱满度好,苦涩味均衡,芳香度和鲜爽度高,口感更醇厚,汤质层次丰富,耐泡度好,韵味更加悠长。有人说要少喝新茶,刺激性大。古树普洱茶却是一个例外,新茶品饮价值同样很高,它茶质柔和温润,碱性物质比例适中茶汤细腻,并不会对人有什么不好的刺激,脾胃比较弱的老人和小孩都可以放心喝。
最为重要的是,古茶树是稀缺性资源。它仅分布于云南的古六大茶山和新六大茶山,散落而居,片状分布,山险路远采摘难度大,又之采摘春秋两季,产量十分稀少。它内质丰厚,天然健康,追求者又不计其数,更增加了它不可多得的宝贵属性。
另外,从树种而言,茶树分为乔木和灌木两类,种子生和扦插生两种,种子生的乔木茶树每一株都有不同的味道,耐病性、抗虫、抗传染性比较强;而扦插或压条种植的灌木茶,不光是口味的丰富性比不上乔木种子生普洱茶,更有物种易退化的缺点。古茶树一般是不经过人工干预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乔木,本身品质就比较高。
高品质古树茶的标准是什么?
影响古树茶品质的因素有很多,除了自然环境、树龄等自然因素之外,原料、工艺、仓储是主要因素。
首先,看原料的真诚度。
因为稀缺内质更丰富,古树茶价格比一般的台地茶要高。又因知名度等因素,名山名寨的古树茶价格会更高些。
高利润的驱使下,古树茶的“纯度”全凭良心了。一个古茶饼357克,如果掺入几十克台地茶,利润也是相当可观的。而一般人根本品评不出来。并且因为云南地质地貌的特殊性,一个片区的古树茶有可能呈现出不一样的口感,所谓纯料是一个比较有风险和有待商榷的事情。云南那么多山头,又细分了如此多的村寨,每一处的原料如此稀少,每一个商家分一杯羹,每一家又可以制作多少纯料的古茶饼呢?去茶山的时候,实地看一下,算一算茶山的实际产量和市场上流通的纯料,心里就有一些谱气了吧。
一般意义上而言,古树纯料还是基于能够提供给小众品饮的商品。所以说比起挂羊头卖狗肉,只要是真古树,“古树拼配”还更靠谱一些。
那么怎样保证你所选择的古树茶,每一片叶子都是真的?鉴于茶农大小树混采现象已经泛滥,选择不收毛料、深扎源头、有采摘标准、纯手工一锅一锅炒茶的茶企业,总是不会错的。
其次,对比制作工艺。
如果说古树茶是一道大餐,那么有了好的食材——古树鲜叶,必须要有好的工艺才能就它的美味。
传统普洱茶加工工艺包括:采摘、委凋、杀青、摊凉、揉捻、太阳晒青、剔捡、称茶、蒸茶、压茶、定型脱模、干燥、检验、包装等数十道工序。每一道工序的细微差别都会造成品质的千差万别。可以说工艺决定了古树茶品质和后期转化的空间。
而古树茶稀少娇贵,要得到高品质古茶,必须全程采用传统手工耐心制作。手工饱含中国人情的温度,与机械化制程的茶根本不可同日而语。这是无法解释的奥妙。对比一下你便懂得了:
杀青是制作晒青毛茶最重要的一环。其目的有三:快速破坏鲜叶中酶的活性,制止多酚类化合物的酶促氧化;挥发青草气,促使茶叶芳香物质生成;蒸发水分,使芽叶柔软利于后序揉捻。
杀青时间视芽叶老嫩,一般在四十分钟到一个小时之间。杀青时手法的轻重、翻炒的频率都会影响杀青效果。云南大叶种,芽叶肥大,含水率高,在杀青时更要注意闷抖结合,杀透杀匀。若锅温过低,叶温升高时间过长,会使茶多酚发生酶促反应,产生“红梗红叶”,茶汤味苦涩明显,会有闷馊味。相反,如果温度过高,叶绿素破坏较多,会导制叶色泛黄,甚至产生糊焦边、斑点,影响茶汤的清透度,甚至使茶汤出现烟味。
传统手工的杀青用的是铁锅,条件好的一般用铜锅,铜锅升温快,温度稳定,杀青品质的稳定性也更容易保持。同时为了避免茶汤出现烟味,杀青的锅台最好是炉灶分离。尽管云南少数民族兄弟是最懂得制茶的人们,他们的技艺无需担忧,但铜锅是一般老百姓用不起的,受制于条件,他们也不会炉灶分离做茶。再别听人忽悠你烟味是判断老茶的标准或者是地道手工的标准了,高品质普洱茶从来不会有这种瑕疵。
传统手工杀青,是一锅一锅炒出来的,工作效率低、木柴耗费大、人工成本高,为了产量和更高的利润一般茶企根本不会这样做。机械杀青速度快,但是温度高杀死氧化酶的同时也将利于茶叶后期转化的多重微生物杀死,新茶很高香、鲜爽,却已经丧失了普洱茶越陈越香的特性。泡开了来看,茶汤一般浑浊多黑点,叶底带斑或有糊边,汤味闷苦涩感明显。真正古树茶,怎么舍得这么糟蹋呢。
同样,如果茶叶不是晒干,而是机械烘干,品质也会大打折扣。烘干机内温度高达130℃以上,只需要六七分钟时间,便可结束茶叶的干燥过程。高温杀死了茶叶内残余的多酚氧化酶、过氧化物酶和过氧化氢酶,凝固了茶叶内的多酚类化合物,中断其进一步发展变化的条件,或改变了发展变化的方向。科学家就多酚氧化酶的动力学性质作过实验,最适宜的温度为37℃,极端温度60℃,超过60℃以上使酶迅速失活。烘干机让普洱茶失去生命,这种茶基本已经没有存放的价值。
选茶的时候,要记住不是石磨压制就是“传统手工茶”,真正的手工是要沁入古树茶制作的每一个环节。也并不是所有的手工制作都代表高品质,什么人做茶是非常重要的。世居古茶山的少数民族制茶师傅们,传承了最古老、最地道的手工制茶传统,他们最了解自己的茶叶子,因而能做出最完美的古茶滋味,任何人或者现代所谓的制茶文明无法超越。在西双版纳勐海县,已经有这么一家茶企业,亲自请来少数民族制茶师傅来全程做茶,回归最传统的方式,用最笨的方式,获取最高品质的古树茶,真可谓最“笨”的做茶人了。
当然之前说的是建立在茶企是“做茶”的前提下,现实是很多茶企是在“收茶”,根本就没有在做茶。
做茶需要的东西很多,就比如上述的“杀青”这一个环节,所需要的东西就很多:杀青锅、制茶师傅、竹篾、硕大的柴火房等等,更不用说,茶叶采摘季,批量做茶时所需要的阳光大晒场,没有自己够大的古茶坊,是无法执行的。山高路险,材料运输不便且昂贵,人工价格也高,建设一个古茶坊需要几十万乃至上百万的投入。为了降低成本,很多茶企便省去了这些,直接从茶农家收来晒青毛茶,蒸压后贴上自己的品牌便是了。这便是市场上所说的“百家茶”。
每一个茶农家的条件是不一样的,制作晒青毛茶的水平不一,也不好衡量判断。先不说加工环境是否清爽干净,只说这制作过程吧,杀青时,有没有杀均匀呢?一锅炒完有没有洗锅?揉捻的时候,是否揉到位了?晒青的时候,是不是让每一片叶子都充分沐浴阳光了?实地去看过你就知道,茶农家并不是很宽敞,天气好的时候,竹篾端出去晒,但为了省事基本是在搭建的塑料棚里面,一层一层码在架子上阴干的。这样的茶会有一种青涩味,香气很闷,茶汤也比较浑浊,品质参差不齐,后期口感转化不一,品质自然不敢说高。
而晒青毛茶品质成败就看此“晒青”一举了。若是场地够大,竹篾一排平面绵延出去,离地充分晾晒,每一片叶子都饱蘸阳光,每一片叶子便都会散发最纯正的茶香和滋味。这也就是为什么要依山而建设古茶坊的一个比较重要的原由了。
或许你会说,晒青的时间要七八个小时充足日晒,人不可能一直盯着吧,外一下雨了呢。其实我们制茶的祖先是何等聪慧,每年的采茶做茶的季节,就比如三四五月份,是西双版纳古茶山气候最好的时节,雨水少,白昼时间变长,都是晒青的最佳时节。
另外,依山建坊,最重要的原因其实是为了能保证古树茶的高品质,让古茶树鲜叶得到及时加工制作。众所周知,古茶树一般生长奇峰峻岭的深山,山路崎岖而难行,鲜叶采摘后,要走几十里路运到山下的茶农家里面加工。不能及时一定厚度摊开萎凋的鲜叶,长时间捂着往往会氧化变红,严重影响品质。
选择好的古树茶,要选择认真“做茶”的有态度的茶企。而如何选择,其实最好的办法就是实地考察。某个诚信古茶企业组织的大规模茶山行活动,可以去参加一下。他们的茶山行是全程公开透明的,你可以深入到他们的核心腹地,走进源头,研发中心,古茶坊乃至占地400亩投资3亿集仓储、接待等多功能为一体的古茶庄园。他们欢迎全民监督,若非有非凡的魄力、担当、实力,谁敢呢?去过,你就知道了什么是真正的高品质古茶了。
我始终相信,没有标准不成好茶。在山头主义盛行,全世界都是纯料的当下,有好的标准才能成就好的古树茶。
这个标准应该是贯穿古树茶制作全程的,从采摘古茶树鲜叶到一片古茶饼的诞生。关于鲜叶采摘,这可能是很多人忽略的一个问题,我们只关心树龄大小,常常忽略了采摘时节和老嫩。
其实古茶树采摘一芽几叶,如何采摘,是非常有讲究的。单芽、一芽一叶、一芽两叶和一芽几叶品质肯定是不同的。通常一芽一叶是上品,一芽二叶是最佳选择,单芽便是可遇不可求了。一芽二叶,品质最高,老嫩度恰好,芽头富含氨基酸及多种维生素,两片叶子富含茶多酚和碱性物质,茶汤醇厚浓郁,滋味鲜爽而香气高扬。统一“一芽二叶”为标准的鲜叶做出来的古茶,整齐匀整,滋味协调,历久弥香,更利于古茶后期的转化。
单芽采摘更加辛苦、费时,茶农一般不愿意采,发烧友还曾亲自数过,制作一公斤的晒青毛茶需要25000颗茶芽头。这是多大的工程量。并且因为更加娇嫩,加工制作更要加小心,耗费心力,火大很容易炒糊,火小杀青不够。揉捻力度也要适中,很容易把茶芽弄断。但单芽古茶水细如丝,润滑无微粒,香气高扬,渗人心肺,苦甜平衡,口齿留香,最高品质的古树茶代表,是无数茶人心目中的梦幻之品。现在能做的貌似只有一家勐海的古茶企业。
若是采摘标准统一,并且里外一口料,则更是难得了。普洱茶以饼茶为主,很多古树茶表面很好看,拆解开来的时候里面往往是断头茶,没有芽头,或者是花杂的,叶片大小不一,一芽几叶的都有。
一芽二叶采摘比较费时,这些年古树茶价格水涨船高,为了产量和增收茶农一般不会采摘一芽二叶,一芽三四叶的情况比较多。古树茶比较金贵,茶企也就不挑剔了。但对于挑剔的立志做高品质古树茶的某些茶企而言,他们还是会严格按照古树茶采摘标准来制作,鲜叶剔除第三叶,并且在晒青毛茶制作完成进行蒸压的时候还会进行剔捡,去除黄片、芽叶不全的茶叶,这样的损耗比较大,一般是百分之五,如果苛刻的甚至达到百分十五。
此外无论是鲜叶采摘还是毛茶输送,运输和流通环节其实也会造成古茶品质的损耗。鲜叶运输有些茶企采用专用纸箱,避免了摩擦损耗;毛茶运输摒弃了一般的蛇皮塑料袋,选用透气防潮防异味的纸箱内套棉纸保护晒青古树毛茶,避免碎、断、变质、异味,也是精益求精的。
说了这么多,概而言之,“只有今天的好茶,才能成就明天的高品质老茶。”只有高品质古茶——好原料、好工艺、标准、仓储、品牌价值高等综合因素缺一不可的古树茶,才有高品饮价值和后续增值的能力!
古树茶的品质与耐泡度有关联吗?如何判断古树茶的品质?
古树茶的耐泡度一直是茶友圈里津津乐道的话题,在普洱茶的江湖里,经常有人拿耐泡度来体现古树茶的品质,虽然大家都知道决定普洱茶品质的因素有很多,判定品质好不好,还有香气和汤感等等,但仍然会有一个心理暗示,便是耐泡的普洱茶品质不会差,也许做茶的时间越久,对茶叶的一些话题就会变的越来越谨慎,总会以一种“不一定”的态度对待,古树茶品质的好与不好,跟耐泡度真的有关联吗?
要搞明白这个问题,我们可以试着刨根问底式的进行推演一番,实际上,我们都知道耐泡的原理是在每次冲泡后,茶叶水浸出物的比例,每一泡的水溶性物质丰富,使得汤感,汤质都能很稳定,保持不变。按正常的冲泡手法,以盖碗冲泡为例,投放8克的干茶,10-30秒内出汤的节奏来计算,15-20泡以上的汤感不掉(掉水:资深茶友的术语,指的是茶汤的质感突然变淡,滋味减弱),这就体现了耐泡的程度。
什么是水浸出物,茶叶可溶于水的各种物质的总称,包括了多酚类化合物、水溶性糖类、果胶、游离氨基酸、水溶性蛋白、咖啡碱等。那么,普洱茶的水浸出物跟品质有没有关系呢?
我们知道,在大部分的学术研究中,对普洱茶主要化学成分的检测,提供了水浸出物的科学证明,当水浸出物的含量达到38%以上时,是普洱茶所在地理位置云南的依据。而在茶叶审评里,大部分的机构采用的感官审评法,是以每一泡沸水完全浸泡3-5分钟的方式,以感官来审评茶叶的香气,苦涩度,汤质的饱满等等,从而判断茶叶品质的优劣。实际上,我们发现,学术界和茶叶界对水浸出物的用法和目地并不相同,学术界以水浸出物判断普洱茶内含物的比例成份,茶叶界以水浸出物判断普洱茶的品质。久而久之,也就有了茶友对水浸出物认知混淆的情况出现。
而关于品质,大拙认为,越是高品质的的普洱茶,特别是高品质古树茶,至少具备这样的特征:汤感醇厚且丰富,香气独特,整体个性鲜明(大拙产品理念)。其中的关键词是,“丰富”和“个性”,个性体现的是不同产区的风格特征,比如老班章,冰岛等名寨的风格极具个性,而丰富,是茶叶的冲泡过程中体现的汤感滋味,如何体现丰富的滋味,实际上,就是茶叶中苦涩甘甜的融合,而这种融合度体现于每一次冲泡后的水浸出物。
不管是大树、小树还是台地茶,水浸出物经过检测后的咖啡碱、茶多酚、氨基酸等内含物的成分都具备,但当我们喝进去之后的感受却截然不同,这也是为什么古树茶丰富的汤感,更让人喜欢的原因。所以,大拙认为,品质与水浸出物的关系是体现在融合度上的,而非水浸出物的单一内含物。
那么,问题又来了,汤感越丰富是否越耐泡呢?
多年的制茶经验告诉我们,百年以上的高品质古树茶和经过专业窖藏陈化后的老茶,越能体现汤感的丰富程度,同时,也能体现足够的耐泡程度,这两类茶在品质稳定的情况下,都能达到15泡以上,甚至更多。但耐泡的普洱茶,不见得是古树茶或老茶,为什么?因为从茶人的角度,茶叶是否耐泡是可以控制的。以冲泡来说,茶艺师要体现茶叶的耐泡度或者说让茶叶耐泡,是存在技巧的,比如冲泡的手法,看似正常且标准的冲泡手法,只要控制茶水的比重,减短浸泡的时间,加快出汤的速度都能影响着茶叶的耐泡度。
以制茶来说,在没有古树茶概念的时期里制作的茶,不管是大树,小树经过30年以上的陈化,都能达到20泡以上的耐泡程度,而将存放了一段时间的毛茶与新采摘制作完成的毛茶进行适当的拼配,不仅能影响新茶的汤感,同时,也能提高成品茶的耐泡度。而在毛茶的初制到成品制作过程中,从萎凋,揉捻,干燥到压饼成型的松紧度的方方面面都会影响着茶的耐泡度。
也就是说,决定茶叶的耐泡度可以人为的控制,当有了人为的因素,耐泡度的影响就不是那么严谨了。
所以,我们认为好喝的普洱茶一定具备耐泡的特点,而耐泡的茶不一定是好茶。
结合以上的逻辑分析,高品质的普洱茶体现在水浸出物的融合度,而融合度高的茶,汤感足够的丰富,汤感丰富的茶具有耐泡的特征,也就说,耐泡度是普洱茶高品质的一个特征,并不能成为一个判断茶叶品质的依据。
而当我们对岩茶,老白茶有了一些粗浅的学习后发现,普洱茶的耐泡度在六大茶类里并不是唯一的存在。
古树茶的标准是什么?别在被古树茶欺骗了
普洱茶的十年,风云迭起,“普洱”其名也早已在折腾中家喻户晓。人们对普洱茶愈发了解,便愈发理性,选择也是愈发慎重:品饮注重天然健康高品质,收藏注重高性价比与增值空间。
古树茶,一般指古树普洱茶,是普洱茶的一个细分市场,它代表云南普洱茶的最高品质。那么问题来了。多大树龄的茶树才算古树?云南普洱茶的古茶树比其他茶类优胜在哪里呢?
一般而言,100年以上的就算是古茶树了。(骨灰级茶友一般认为一百年到三百年只能算“大树”,三百年以上才能称之为“古树”。但古茶树的树龄判断是一个非常复杂的事情,跟植物学、地理地貌、自然气候、历史都密切相关。茶树树龄根本无法明确区分,这样的细分也不太具有实际意义。)
可能,你会有疑问,100年和99年的古茶树品质差异很大吗?其实古树茶树龄的时间界定,是有特殊的历史原由的。
近代云南大量种植茶树,是在清道光之前(1820-1850),从清末开始云南茶区多有战乱、瘟疫等发生,茶树的种植栽培自然陷入停顿;直至民国初期(1912),方开始在凤庆地区种植生产红茶;西双版纳地区大量种植茶树已然是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事情了,1983年前后种植群体种,到了1986、1987年开始种植良种茶扦插苗。由上可看出,云南两次大规模种植茶树的历史,中间有大概近百年时间的空档。以100年为基准进行计算是合理的。
古树茶好在哪里?
古树普洱茶优于一般的普洱茶,源于它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和时光馈赠与它的丰厚内质。
首先,古茶树生长环境远离人类居住的地方,清幽纯净,没有任何现代文明的污染。古茶树周边地区植物的多样性、原始性保存较好,古茶树千百年与自然和谐共生,自身已经具备了抵抗各类病虫害的能力,无需使用农药,没有农残的担忧,更天然健康。
其次,为了适应自然环境,古茶树身长多高根扎多深,所需水分及营养都是靠树根的自身去完成。它们生长的地方植被繁茂,枯枝落叶多,地面常年有一层厚厚的覆盖物,土壤质地疏松、结构良好且有机质含量丰富,古茶树的根部将这些自然腐殖质和地下深层土壤的养分都转化为了自身的营养物质,因此古茶内含物质丰富,矿物质也相对较高,香高味浓。
再者,古树茶的品饮价值更高。古茶树生长之处,莫不山高谷深,云雾萦绕。山高,则昼夜温差大,白天气温较高,光合作用强,芽叶在单位时间内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糖的数量多;夜晚气温低,呼吸作用弱,消耗少,保存较多的有机物的同时,茶树体中的果胶物质充分发育,芽叶中果胶含量会增加;云雾多,则增强了漫射光,茶树为喜阴植物,如此叶片无折卷或折卷少,叶色深且更具光泽,叶绿素含量更高,光合作用更强,生成的有机物(糖)更多。芽叶中芳香物质及含氮类鲜爽物质如氨基酸增加,粗纤维含量减少,涩类物质的茶多酚相对平衡,因而古树茶茶汤饱满度好,苦涩味均衡,芳香度和鲜爽度高,口感更醇厚,汤质层次丰富,耐泡度好,韵味更加悠长。有人说要少喝新茶,刺激性大。古树普洱茶却是一个例外,新茶品饮价值同样很高,它茶质柔和温润,碱性物质比例适中茶汤细腻,并不会对人有什么不好的刺激,脾胃比较弱的老人和小孩都可以放心喝。
最为重要的是,古茶树是稀缺性资源。它仅分布于云南的古六大茶山和新六大茶山,散落而居,片状分布,山险路远采摘难度大,又之采摘春秋两季,产量十分稀少。它内质丰厚,天然健康,追求者又不计其数,更增加了它不可多得的宝贵属性。
另外,从树种
而言,茶树分为乔木和灌木两类,种子生和扦插生两种,种子生的乔木茶树每一株都有不同的味道,耐病性、抗虫、抗传染性比较强;而扦插或压条种植的灌木茶,不光是口味的丰富性比不上乔木种子生普洱茶,更有物种易退化的缺点。古茶树一般是不经过人工干预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乔木,本身品质就比较高。
高品质古树茶的标准是什么?
影响古树茶品质的因素有很多,除了自然环境、树龄等自然因素之外,原料、工艺、仓储是主要因素。
首先,看原料的真诚度,因为稀缺内质更丰富,古树茶价格比一般的台地茶要高。又因知名度等因素,名山名寨的古树茶价格会更高些。
高利润的驱使下,古树茶的“纯度”全凭良心了。一个古茶饼357克,如果掺入几十克台地茶,利润也是相当可观的。而一般人根本品评不出来。并且因为云南地质地貌的特殊性,一个片区的古树茶有可能呈现出不一样的口感,所谓纯料是一个比较有风险和有待商榷的事情。云南那么多山头,又细分了如此多的村寨,每一处的原料如此稀少,每一个商家分一杯羹,每一家又可以制作多少纯料的古茶饼呢?去茶山的时候,实地看一下,算一算茶山的实际产量和市场上流通的纯料,心里就有一些谱气了吧。
一般意义上而言,古树纯料还是基于能够提供给小众品饮的商品。所以说比起挂羊头卖狗肉,只要是真古树,“古树拼配”还更靠谱一些。
那么怎样保证你所选择的古树茶,每一片叶子都是真的?鉴于茶农大小树混采现象已经泛滥,选择不收毛料、深扎源头、有采摘标准、纯手工一锅一锅炒茶的茶企业,总是不会错的。
如果说古树茶是一道大餐,那么有了好的食材——古树鲜叶,必须要有好的工艺才能就它的美味。
传统普洱茶加工工艺包括:采摘、委凋、杀青、摊凉、揉捻、太阳晒青、剔捡、称茶、蒸茶、压茶、定型脱模、干燥、检验、包装等数十道工序。每一道工序的细微差别都会造成品质的千差万别。可以说工艺决定了古树茶品质和后期转化的空间。
而且,茶农产的茶不一定就是好品质茶!
每一个茶农家的条件是不一样的,制作晒青毛茶的水平不一,也不好衡量判断。先不说加工环境是否清爽干净,只说这制作过程吧,杀青时,有没有杀均匀呢?一锅炒完有没有洗锅?揉捻的时候,是否揉到位了?晒青的时候,是不是让每一片叶子都充分沐浴阳光了?实地去看过你就知道,茶农家并不是很宽敞,天气好的时候,竹篾端出去晒,但为了省事基本是在搭建的塑料棚里面,一层一层码在架子上阴干的。这样的茶会有一种青涩味,香气很闷,茶汤也比较浑浊,品质参差不齐,后期口感转化不一,品质自然不敢说高。
而晒青毛茶品质成败就看此“晒青”一举了。若是场地够大,竹篾一排平面绵延出去,离地充分晾晒,每一片叶子都饱蘸阳光,每一片叶子便都会散发最纯正的茶香和滋味。这也就是为什么要依山而建设古茶坊的一个比较重要的原由了。
或许你会说,晒青的时间要七八个小时充足日晒,人不可能一直盯着吧,外一下雨了呢。其实我们制茶的祖先是何等聪慧,每年的采茶做茶的季节,就比如三四五月份,是西双版纳古茶山气候最好的时节,雨水少,白昼时间变长,都是晒青的最佳时节。
标准VS没有标准。我始终相信,没有标准不成好茶。在山头主义盛行,全世界都是纯料的当下,有好的标准才能成就好的古树茶。
这个标准应该是贯穿古树茶制作全程的,从采摘古茶树鲜叶到一片古茶饼的诞生。关于鲜叶采摘,这可能是很多人忽略的一个问题,我们只关心树龄大小,常常忽略了采摘时节和老嫩。
其实古茶树采摘一芽几叶,如何采摘,是非常有讲究的。单芽、一芽一叶、一芽两叶和一芽几叶品质肯定是不同的。通常一芽一叶是上品,一芽二叶是最佳选择,单芽便是可遇不可求了。一芽二叶,品质最高,老嫩度恰好,芽头富含氨基酸及多种维生素,两片叶子富含茶多酚和碱性物质,茶汤醇厚浓郁,滋味鲜爽而香气高扬。统一“一芽二叶”为标准的鲜叶做出来的古茶,整齐匀整,滋味协调,历久弥香,更利于古茶后期的转化。
单芽采摘更加辛苦、费时,茶农一般不愿意采,发烧友还曾亲自数过,制作一公斤的晒青毛茶需要25000颗茶芽头。这是多大的工程量。并且因为更加娇嫩,加工制作更要加小心,耗费心力,火大很容易炒糊,火小杀青不够。揉捻力度也要适中,很容易把茶芽弄断。但单芽古茶水细如丝,润滑无微粒,香气高扬,渗人心肺,苦甜平衡,口齿留香,最高品质的古树茶代表,是无数茶人心目中的梦幻之品。
若是采摘标准统一,并且里外一口料,则更是难得了。普洱茶以饼茶为主,很多古树茶表面很好看,拆解开来的时候里面往往是断头茶,没有芽头,或者是花杂的,叶片大小不一,一芽几叶的都有。
此外无论是鲜叶采摘还是毛茶输送,运输和流通环节其实也会造成古茶品质的损耗。鲜叶运输有些茶企采用专用纸箱,避免了摩擦损耗;毛茶运输摒弃了一般的蛇皮塑料袋,选用透气防潮防异味的纸箱内套棉纸保护晒青古树毛茶,避免碎、断、变质、异味,也是精益求精的。
说了这么多,概而言之,“只有今天的好茶,才能成就明天的高品质老茶。”只有高品质古茶——好原料、好工艺、标准、仓储、品牌价值高等综合因素缺一不可的古树茶,才有高品饮价值和后续增值的能力!
普洱茶古树茶的五个指标
云南其实有无数山头,这无数山头里,有知名度高的,有默默无闻的。有茶友说有幸喝过几个山头,冰岛的甜,甜的几乎都不像普洱茶。而老班章的霸气,喝完一杯茶,真的浑身汗淋淋。绝无夸张,而且还不是天气热的缘故。还有景迈的柔,轻轻的,顺顺的。无量山的,重苦,投茶多,泡杯子里,然后过了大概十几分钟后喝,苦中微涩,然后顺着喉咙下去,在喉咙深处回甘,那种散发出来的感觉,是只能意会不可言传的。
古树茶也叫大树茶,产量十分稀少。古树茶必须是纯料茶,如若在压制茶饼过程中在古树茶叶内掺入台地茶或其它非古树茶叶拼配的,就不再是古树茶,此类茶叶统称为拼配茶。加工技艺精悍的纯料古树茶口感顺滑、浓醇,汤色如红酒一般栗红透亮,将随着年份而与日俱增。
真正的古树茶,有5个关键指标:
1、生津的速度。生津是很容易的,很多原因可以令人生津。所以,过份注意生津的感觉反而会混淆。从茶汤入口到舌面散发感出现的时间,为生津的速度。同样品种者,速度越快,则越优。
2、回甘的彻底程度。真正优质的茶,从回甘一开始,苦涩就彻底结束,没有舌面附着感,整个口腔有种很甜润的感觉。
3、香气的融合度。闻起来和喝下去后的香气程度比例,优质新普洱的香气是喝下去后再从喉咙里面出来,持续很长时间,很清悠。不能喝完茶后有「不适」、「不悦」之感。
4、喉感的深度和持久度。喉感很深的茶,喝起来会有口腔感觉没有喉部感觉强烈的体验,且喉咙深处的触感会有一段时间的持续。
5、喉韵清雅悠长。喉韵是指:在喉部的甘化开之后,形成的甘甜生津及香韵四溢的舒爽感受,也是品茗的一大关键。无底韵者则失于粗鄙。韵者,以舒爽高洁、持久稳定为上。喉韵愈是悠长,则茶性愈是稳定。茶性愈稳定者,其收藏价值亦愈高。
此外,须留意两个误区:
误区1:把「回甘」当「甜」。「甜」是「入口即甜」的感觉,也只有内质丰富的好茶,才能入口就能感受得到。能够回甘者,则多矣!丝毫不足为贵。
误区2:以「苦涩」为「霸气」。时常听闻奸商以「不苦不涩的茶,便没有霸气、没有转化提升的空间」来欺骗茶客。事实上,好的生普洱苦、涩味迅速被口腔感受到,又迅速地消退,转成甜味。反观劣茶,则苦、涩味则消退很慢,乃至历久不退,令人极其难受。
而对于平常购买茶的朋友,有如下几个建议:
1、9块9包邮的茶不要喝,送你都别喝。
2、贴吧各种活动免费派的茶,如果是抱着不要白不要的心态,还是不要的好。
3、古树茶357g单价低于100元的,别喝。更不用说纯料的了。
4、入口涩,隔了几泡还是涩的,别喝。
5、入口太甜的,除了真冰岛,我也不建议你喝。
6、淘宝上的冰岛+老班章,没事不要买。真货,我仅说真货。纯正的冰岛只有几十颗树,身份显赫的人都不一定喝得到,老班章同理。
7、买茶之前,问问老板,看看老板懂茶不,不懂茶的老板,别在那边买。
不同的茶,就像不同的姑娘一样,有人生性多情,喜欢花中穿梭,吸取各种味道。有人专一,只取自己喜欢的。所以啊,其实只要顺了自己的嘴,也没有那么多区别。
什么是古树茶?古树茶的树龄是多大?
古树茶一般是指,古茶树上采摘的鲜叶,经过初制成毛茶。毛茶再经精制成型,或饼、或沱、或砖等形态不一的茶品。
但对古茶树的界定范围,很多茶友都有着自己的见解。比如对树龄的界定,有的认为古茶树的树龄应达到100年以上,有的认为古茶树的树龄应达到300年以上;比如对原料的界定,有的认为古树茶必须为纯料,一旦拼配则不可称之为古树茶。众说纷纭的情景下,既是茶友们对古树茶的认可,同时也是一种期望。
对于有着多年制茶经验的大拙茶人来说,亲眼见证了古树茶品质的发展历程。在这个过程中,市场的刺激和舆论的导向把古树茶的价格越炒越高,从原来山头茶细分到了各个寨子,再到现在的古树单株,古树茶从原来的小众茶品逐渐走向了大众,许多原本对古树茶不屑一顾的大厂也开始重视起古树茶“越陈越香”的品质。
“越陈越香”是普洱茶价值的理论基础。虽然目前还无法用严谨科学的方法来对其进行论证,但古树茶的在贮藏的过程中,所展现出来的陈化品质,能通过茶友的感官最直接的体现出来。
茶汤入口后汤感的丰富程度,香气与茶汤融为一体后,留在口腔里的韵味,甚至是品茶后的体感,相较于浅薄且单一汤感的生态茶树有着明显的区别。在近十年的时间里,古树茶的品质得到了最有力的论证,这便是时间的检验。
当好的品质被过度追求的时候,市场往往变得有些急功近利。知名山头寨子的古树茶被炒作成了天价,而便宜到几块钱的古树茶品又跟风似的出现在茶友们周围,古树茶市场看起来已经鱼龙混杂了。而当不明真相的茶友们,一味追求纯正的冰岛,纯正的老班章的时候,无形中也让自己陷入到了迷失的境地。
怎么辨别古树普洱茶品质优劣?古树普洱茶有哪些特征?
在辨别古树茶方面,很多人都存在着误区,往往根据叶底的大小厚薄来判断,以为叶大叶厚就是古树茶。其实,叶大叶厚跟古树与否是没有必然联系的,而是跟茶种有关。茶树有大叶种和小叶种,有厚叶型和薄叶型。市场常有人用大叶厚叶的台地茶,轻度揉捻,制成松抛条,充当古树茶。说到底,辨别古树茶,还是要通过口腔品饮、身体感受来辨别。
①香韵
此为鉴别古树茶的重要关键之一,香韵沉稳就是在泡茶时,第一泡茶汤倒出后可闻其公道杯香韵,是否浓郁而下沉,台地茶是很难将此种香韵在公道杯中完美呈现的,香韵越沉稳就代表内质就越足。
②甜度
这里的“甜”说的是入口后在舌面上的直接表现,千万不能与回甘混为一谈,古树茶的甜味一般为高雅清甜,往往被回甘所掩盖,当您喝茶有一定年限之后,慢慢就能够将各项滋味分离品味,即可领略。新茶客会很难品出。
③汤质感
茶汤粘稠感强,厚实度显著,回甘生津既快又足,苦涩平和,化开速度快,活性足,8-12泡后茶性依然稳定,后期陈香转化速度快,收藏价值较高。
④回甘生津
回甘和生津为茶的基本滋味,台地茶回甘和生津体现都比较快,但持久度较差,一般6泡之后就开始减弱,古树茶此项滋味体现比较稳定,快而持久。
⑤苦涩
苦涩也是鉴别茶好坏的关键,苦涩是茶的本性,任何茶都有,苦涩较重的茶只有两种原因:一种是茶树龄较小,吸收土壤的养分较少,其他滋味表现较弱,苦涩就体现得尤为突出,喝茶时留出一杯茶汤,冷却之后再来喝,苦涩会加重,但茶香、回甘、生津,甜等都还在,这就是古树茶内质丰富、茶性稳定的表现。
⑥喉韵
喉韵就是在喉部形成的清凉舒适感,此感会使您呼吸都尤为顺畅,舒爽度较高,还有会形成喉部回甘生津,香韵久留的感受,而且在呼吸时这种韵味会随呼吸带入口中,此时您会产生错觉“怎么我的喉部也能尝到甘甜”。
⑦持续性
简单来说就是茶的耐泡度,在品饮时,如果发现上述滋味在任意一泡发生减弱时,证明此茶的持续度到达于此。古树茶一般能持续至6-10泡以上,较好者能持续至12泡以上。持续性决定了茶的稳定性,持续性越久,稳定性越高。通过持续性的鉴别就能得出茶性的稳定度,稳定度越高,就证明此茶的内质丰富,才有存放价值。
真正古树茶的五个关键指标
古树茶也叫大树茶,产量十分稀少。古树茶必须是纯料茶,如若在压制茶饼过程导读:中在古树茶叶内掺入台地茶或其它非古树茶叶拼配的,就不再是古树茶,此类茶叶统称为拼配茶。加工技艺精悍的纯料古树茶口感汤色和营养成分如红酒一般,将随着年份而与日俱增。
真正的古树茶,有5个关键指标:
1.生津的速度。生津是很容易的,很多原因可以令人生津。所以,过份注意生津的感觉反而会混淆。从茶汤入口到舌面散发感出现的时间,为生津的速度。同样品种者,速度越快,则越优。
2.回甘的彻底程度。真正优质的茶,从回甘一开始,苦涩就彻底结束,没有舌面附着感,整个口腔有种很甜润的感觉。
3.香气的融合度。闻起来和喝下去后的香气程度比例,优质新普洱的香气是喝下去后再从喉咙里面出来,持续很长时间,很清悠。不能喝完茶后有「不适」、「不悦」之感。
4.喉感的深度和持久度。喉感很深的茶,喝起来会有口腔感觉没有喉部感觉强烈的体验,且喉咙深处的触感会有一段时间的持续。
5.喉韵清雅悠长。喉韵是指:在喉部的甘化开之后,形成的甘甜生津及香韵四溢的舒爽感受,也是品茗的一大关键。无底韵者则失于粗鄙。韵者,以舒爽高洁、持久稳定为上。喉韵愈是悠长,则茶性愈是稳定。茶性愈稳定者,其收藏价值亦愈高。
此外,须留意2个误区:
误区1:把「回甘」当「甜」。「甜」是「入口即甜」的感觉,也只有内质丰富的好茶,才能入口就能感受得到。能够回甘者,则多矣!丝毫不足为贵。
误区2:以「苦涩」为「霸气」。时常听闻奸商以「不苦不涩的茶,便没有霸气、没有转化提升的空间」来欺骗茶客。事实上,好的生普洱苦、涩味迅速被口腔感受到,又迅速地消退,转成甜味。反观劣茶,则苦、涩味则消退很慢,乃至历久不退,令人极其难受。
普洱古树茶的5个关键指标
1、生津的速度。
生津是很容易的,很多原因可以令人生津。所以,过份注意生津的感觉反而会混淆。从茶汤入口到舌面散发感出现的时间为生津的速度。同样品种者,速度越快,则越优。
2、回甘的彻底程度。
真正优质的茶,从回甘一开始,苦涩就彻底结束,没有舌面附着感,整个口腔有种很甜润的感觉。
3、香气的融合度。
闻起来和喝下去后的香气程度比例,优质新普洱的香气是喝下去后再从喉咙里面出来,持续很长时间,很清悠。不能喝完茶后有「不适」、「不悦」之感。
4、喉感的深度和持久度。
喉感很深的茶,喝起来会有口腔感觉没有喉部感觉强烈的体验,且喉咙深处的触感会有一段时间的持续。
5、喉韵清雅悠长。
喉韵是指:在喉部的甘化开之后,形成的甘甜生津及香韵四溢的舒爽感受,也是品茗的一大关键。无底韵者则失于粗鄙。韵者,以舒爽高洁、持久稳定为上。喉韵愈是悠长,则茶性愈是稳定。茶性愈稳定者,其收藏价值亦愈高。
此外,须留意2个误区:
【把“回甘”当“甜”】
“甜”是“入口即甜”的感觉,也只有内质丰富的好茶,才能入口就能感受得到。能够回甘者,则多矣!丝毫不足为贵。
【古树茶误区:以“苦涩”为“霸气”】
时常听闻一些商家以“不苦不涩的茶,便没有霸气、没有转化提升的空间”来忽悠茶客。事实上,好的普洱生茶的苦、涩味会迅速被口腔感受到,又迅速地消退,转成甜味,老班章古树茶就是这样的表现。反观劣茶,则苦、涩味则消退很慢,乃至历久不退,令人极其难受。
普洱古树茶具备什么条件才算优质?古树普洱茶的品质一定好吗?
人们对普洱茶品质的认识,也逐步理性,也有许多茶友会问,好的普洱茶到底需要具备哪些条件?为此,笔者把古树普洱茶品质形成的因素,总结为以下“四项基本原则”,跟大家一起分享。
一、核心产地
不同产地,不同山头,代表了不同的茶树品种和生态环境,形成了茶叶中不同的化学成分,茶叶中的化学成分的细微差异,可能就改变了茶叶的香气及滋味,这种差异,用现代仪器都不一定检验得出来。很多茶人,都尝试过用非核心产地的茶叶来替代核心产地的茶叶,实践证明,这种努力,经不起细心和专业的审评,都成徒劳。核心产地的不可替代性,是普洱茶的独特魅力,也是古树普洱茶品质形成最重要的基础。
二、最佳采摘期
古树茶一般春秋采两季,不同山头,生态环境不一样,采摘时间不一。早春茶,在少量雨水之后,茶树养分运送充分,鲜叶生长茁壮,同时,雨水又不多,采摘之后,要有晴朗的日照晒干初制好的茶叶,这样季节做出的茶叶香气、滋味、外形就最佳了。秋天采茶,也要等雨水收尽,茶叶尚初茁壮,采下初制,日晒干燥为佳。最佳茶叶采摘期的把握,是茶叶品质形成的次重要因素。
三、传统晒青茶加工技术
普洱茶区别于绿茶的初制工艺,很多茶友不明白。主要体现在两点:低温杀青和日晒干燥,这是普洱茶后期转化的工艺核心。茶农的茶叶加工技术,普遍是有问题的,不经过专业的训练,很多茶农都是依葫芦画瓢,掌握不好工艺的要点,有的茶友自己上山做茶,也是旁观一下别人的工艺,就自称会做茶了,其实不然,天天看别人开车,自己就一定会开车吗?道理是一样的。从2012年开始,不少山头的茶农开始做轻发酵,这是极端错误的,对后期转化没有任何好处。
四、最佳存放
这是一个缓慢转化的过程,正常温度下,适当湿度下,经历时间的洗礼,普洱茶会变得酽醇厚实,韵味优雅。后期转化的理论目前尚未形成,但已有不少实践经验。普洱茶的转化,主要有两大类:一类是:有氧状况下的氧化作用,茶绿素向茶黄素、茶红素、茶褐素的转化就是在有氧情况下进行的,还有其他很多化学反应,就不一一细说了。另一类是厌氧状况下的微生物转化,主要发生在紧压茶内部,有少量的水分,适当的温度,就缓慢进行,日积月累,茶叶的茶多酚、纤维素、淀粉等物质就在生物活性酶的作用下缓缓进行。适当的湿度:空气相对湿度不超过70%。适当的温度:不超过45度。无异味,少通风,无直晒阳光。
南方仓储,注意防潮,北方存放,要适当加湿。掌握好这四项基本原则,好茶,就指日可待了。常言道:食不厌精,茶品,更不例外。
从汤色辨证普洱古树生茶的品质
“金黄透亮,通透明净,金黄明亮”等一些名词,近年来成了普洱茶电商平台描述普洱茶汤代名词!这毫无疑问,茶汤金黄,通透,明亮等名词的描述,是普洱茶正常或是比较好的汤色!然而事实并不如此,普洱茶的魅力点是后期陈化的转变,其茶汤色固然也随之而变,若每一款普洱茶都是金黄透亮的话,未免太过单调了!下面将为大家介绍普洱茶汤的颜色!
首先,也是最重要的,普洱茶汤可以出现任何颜色,不过要记住两点,第一茶汤不可浊,便是浑浊的茶汤,第二茶汤必须亮,无论茶汤呈现出任何颜色,茶汤的整体亮度值非常重要的,这也是衡量一款茶的重要因素!
第一类茶:汤泛“绿”色
1、绿艳:所谓绿艳,便是翠绿鲜艳,茶汤微黄,汤汁通透!这类茶汤通常伴有荷香,早春茶中大都有此汤色,此类茶鲜叶采制及时,杀青恰当,干燥迅速不受沤的优质晒青毛茶汤色。出现这种汤色时不必担心,只要储存得当,后期转化会变成“杏黄明亮”
2、黄绿:黄为主绿为辅,有些橙子的色泽,因此又有很多人称之为“橙绿”!此类汤色大都出现于早春茶中,工艺没问题,后期转化时刻把绿色褪去!
3、绿黄:绿为主,黄为辅,或者说绿多黄少,从专业的角度讲,此类茶应是春尾茶,杀青温度过低,揉捻干燥不及时造成的,这样的茶汤常常伴有“青草气”
第二类茶:汤泛“黄”色
1、浅黄:汤色泛出浅浅的黄色,这在业内是被称为内含物质稀缺造成的汤色,若是工艺端出问题,便是揉捻力度不够,晾晒不及时造成的!
2、橙黄:茶汤黄中微带红色,似橙色或拮黄色。新茶有此汤色多为茶青鲜叶裂变,杀青温度偏低的表现,常伴有“红茶香”或“生涩气”。藏期在3-5年的老生茶显此糖色,但亮度高。
3、深黄:汤色暗黄,深而无光,新茶有此汤色多为几天的茶青合并加工或揉捻叶长时间得不到干燥所致,老生茶亦有此汤色,但老茶黄汤者,亮度一定很好。
4、暗黄:晒青毛茶汤色黄而无绿色。是晒青茶在加工时,杀青叶湿热“闷黄”或揉捻叶受沤变黄的表现。属不良茶品。
第三类茶:汤泛“红”色
汤褐色变红,这是鲜叶严重变质的表现,常伴有“馊”味,是不良晒青毛茶的表现。如是老茶显此红汤,必是晶莹剔透的,属不可多得好茶。
第四类茶:茶汤青暗
汤色泛青,无光泽。多为花青素含量较高的“紫芽茶”或“高猛”土壤环境下生产的晒青茶,或受“新铁”污染的茶叶。滋味往往较苦涩,受“新铁”污染的茶叶汤面常有类似“油膜”的漂浮层。
怎样才能喝到高品质的普洱古树茶?
云南其实有无数山头,这无数山头里,有知名度高的,有默默无闻的。有茶友说有幸喝过几个山头,冰岛的甜,甜的几乎都不像普洱茶。而老班章的霸气,喝完一杯茶,真的浑身汗淋淋。绝无夸张,而且还不是天气热的缘故。还有景迈的柔,轻轻的,顺顺的。无量山的,重苦,投茶多,泡杯子里,然后过了大概十几分钟后喝,苦中微涩,然后顺着喉咙下去,在喉咙深处回甘,那种散发出来的感觉,是只能意会不可言传的。
古树茶也叫大树茶,产量十分稀少。古树茶必须是纯料茶,如若在压制茶饼过程中在古树茶叶内掺入台地茶或其它非古树茶叶拼配的,就不再是古树茶,此类茶叶统称为拼配茶。加工技艺精悍的纯料古树茶口感汤色和营养成分如红酒一般,将随着年份而与日俱增。
真正的古树茶,有5个关键指标:
1、生津的速度。生津是很容易的,很多原因可以令人生津。所以,过份注意生津的感觉反而会混淆。从茶汤入口到舌面散发感出现的时间,为生津的速度。同样品种者,速度越快,则越优。
2、回甘的彻底程度。真正优质的茶,从回甘一开始,苦涩就彻底结束,没有舌面附着感,整个口腔有种很甜润的感觉。
3、香气的融合度。闻起来和喝下去后的香气程度比例,优质新普洱的香气是喝下去后再从喉咙里面出来,持续很长时间,很清悠。不能喝完茶后有「不适」、「不悦」之感。
4、喉感的深度和持久度。喉感很深的茶,喝起来会有口腔感觉没有喉部感觉强烈的体验,且喉咙深处的触感会有一段时间的持续。
5、喉韵清雅悠长。喉韵是指:在喉部的甘化开之后,形成的甘甜生津及香韵四溢的舒爽感受,也是品茗的一大关键。无底韵者则失于粗鄙。韵者,以舒爽高洁、持久稳定为上。喉韵愈是悠长,则茶性愈是稳定。茶性愈稳定者,其收藏价值亦愈高。
此外,需留意2个误区:
误区1:把「回甘」当「甜」。「甜」是「入口即甜」的感觉,也只有内质丰富的好茶,才能入口就能感受得到。能够回甘者,则多矣!丝毫不足为贵。
误区2:以「苦涩」为「霸气」。时常听闻奸商以「不苦不涩的茶,便没有霸气、没有转化提升的空间」来欺骗茶客。事实上,好的生普洱苦、涩味迅速被口腔感受到,又迅速地消退,转成甜味。反观劣茶,则苦、涩味则消退很慢,乃至历久不退,令人极其难受。
对于平时购茶的朋友,有几个建议:
1、9块9包邮的茶不要喝,送你都别喝。
2、贴吧各种活动免费派的茶,如果是抱着不要白不要的心态,还是不要的好。
3、古树茶357g单价低于100元的,别喝。更不用说纯料的了。
4、入口涩,隔了几泡还是涩的,别喝。
5、入口太甜的,除了真冰岛,我也不建议你喝。
6、淘宝上的冰岛+老班章,没事不要买。真货,我仅说真货。纯正的冰岛只有几十颗树,身份显赫的人都不一定喝得到,老班章同理。
7、买茶之前,问问老板,看看老板懂茶不,不懂茶的老板,别在那边买。
不同的茶,就像不同的姑娘一样,有人生性多情,喜欢花中穿梭,吸取各种味道。有人专一,只取自己喜欢的。所以啊,其实只要顺了自己的嘴,也没有那么多区别。
古树茶的品质是否一定优于小树茶?
茶树作为生命体,与人类一样会经历生老病死的过程:正如老年人不再具备年轻人的活力、生命力,进入衰老期的茶树吸收土壤营养、进行光合作用的能力也大打折扣,这个阶段产出的茶叶品质可想而知。
古树茶是否一定优于小树茶,不可一概而论。
现代茶学理论认为,茶树的生物学年龄可分为幼苗期、幼年期、成年期、衰老期四个阶段。而茶树具备采摘价值的时段,称为茶树的经济学年龄,“在高水平栽培管理条件下,一般可达40-50年,如果管理水平低下,则只有20年左右,甚至更短。(《茶学概论》)”
茶树的成年期是从茶树第一次开花结果到第一次树冠台刈更新(俗称“砍头”)之间,这个阶段一般可维持30-40年,是茶树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最旺盛的时期,也是茶树最高产、茶叶品质最高的阶段。
越过成年期之后,茶树开始进入衰老期,茶叶产量、品质均明显下降,经济利用价值逐步丧失。这个阶段,就要通过台刈来“重启”茶树活性。在云南普洱茶产区,一些老茶园常见的“砍头”茶树,就是台刈的结果。从第一次“砍头”至茶树死亡,这个阶段是茶树的衰老期。衰老期可持续百年以上,“砍头”复壮也可进行多次,但茶叶品质已不可与成年期同日而语。
可见,茶树的经济学树龄只占其生物学树龄的一小段,成年期是黄金时段,之后就不可避免走向衰老。茶树作为生命体,与人类一样会经历生老病死的过程:正如老年人不再具备年轻人的活力、生命力,进入衰老期的茶树吸收土壤营养、进行光合作用的能力也大打折扣,这个阶段产出的茶叶品质可想而知。
片面以茶树的生物学年龄来衡量茶叶的经济价值,显然是站不住脚的。就普洱茶而言,茶树的生物学年龄可以很长,经济学年龄也可以人为拉得很长,但并不必然决定茶叶的品质高低,“唯古树论”可以休矣。
普洱茶友,感谢您花费宝贵的时间阅读《影响古树茶品质的因素:古树茶品质指标是什么?》一文,我们精心撰写的《影响古树茶品质的因素:古树茶品质指标是什么?》内容希望能帮助您增长普洱茶的知识,如想了解更多cy316.com的普洱茶内容,请访问我们为您准备的专题:普洱茶古树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