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老师说茶:观色辨茶?坊间传说的“诀窍”不靠谱

发布时间 : 2019-12-04
黑茶的传说 黑茶老茶 普洱茶的传说

【www.cy316.com - 黑茶的传说】

事情要从今天课上一位同学的发问说起。同学说,日前试茶,普洱生茶,标准茶水比,5水后闷泡20多分钟,出汤后汤色橙红。于是有人说,这肯定不是古树茶,古树茶怎样泡汤色都不会发红。

这位学生将信将疑,就来问我。且不说这位“有人”从哪里道听途说的古树茶的鉴别方法,我们先来讨论下:同一款茶,在什么情况下汤色会发红。

观色辨茶?坊间传说的“诀窍”不靠谱茶汤的颜色主要由溶解在水里的茶多酚类、茶黄素、茶红素和茶褐素的浓度和比例决定。

首先,汤色和置茶量有关。在同样的主泡器、水温和浸泡时间下,放的茶叶越多,溶解在水里的物质越多,汤色就越深。如果是绿茶、轻发酵的乌龙茶、新白茶或年轻的普洱生茶,汤色会由浅黄色变成深黄色。而发酵度较重的乌龙茶、老白茶或有一些年龄的普洱生茶,汤色则会由橙黄色变成橙红色。

第二,汤色和浸泡时间有关。在同样的主泡器、水温和置茶量下,浸泡时间越久,溶解在水里的物质越多,汤色越深。变化趋势大体同上。

第三,汤色和泡茶用水的PH值有关,当PH值大于7时,也就是泡茶用水呈现弱碱性时,茶汤颜色容易变深发红。因为无色的茶多酚在弱碱性的水中较易转化成茶黄素或茶红素,这个现象在汤色原本较浅的茶中比较明显。

第四,汤色和放置在空气中的时间长短有关。空气中的氧气会促进茶多酚氧化变色,导致茶汤色变深变红,这个现象也是在本色较浅的茶汤中比较明显。还有,干茶因长时间保存超过适口期,汤色也会变深。

当然,不同种类的茶叶,制作时茶多酚转化成茶黄素、茶红素的量不同,呈现出的汤色就不同。即便同一种茶叶,不同批次、不同师傅制作,原料有差异,工艺流程也有差异(特别是在氧化变色和干燥烘焙两个阶段),泡出的茶汤也是会有色差的。可见,茶汤色的形成是个比较复杂的问题,很难由其结果来论断茶质的好坏。倒是论证的过程,很锻炼我们的罗辑思维能力啊。

cy316.cOm扩展阅读

于老师说茶:从一饼难喝的陈年普洱茶说起


今日,学生拿来一饼据说有些年份的普洱生茶请我品鉴。外包纸白而新,图案古色古香,背面封签处赫然印着“2000年某年某月”的生产日期。

打开外包纸,细观饼面,绿褐色茶条略显参差,部分区域的茶条有粘连现象。

开茶,标准置茶量,盖碗冲泡。温润泡后一闻高温香,一股仄仄的霉味扑鼻而来,即便在干燥的冬日也立刻觉得浑身湿哒哒的。

正泡第一泡,茶汤颜色已经接近红棕,有些浑浊。入口一吸啜,汤感薄而利,除了涩口以外,还有着与这年份不相称的苦感,极强,且聚集在舌根部久久不退。适当的醒茶间隔后,又冲泡了几水,霉味转化成了一种奇怪的令人不悦的气息。茶汤苦涩依旧,寡淡依旧,黯哑依旧。部分茶体在经过热水充分浸泡后依旧粘连不开散,叶底花杂,一揉即烂成泥。

我只好不无遗憾地对学生说:看来这是一款人为做过湿仓又退仓的陈期造假茶。

普洱茶,从日常食品的角度说,应该属于众多发酵食品的一种,只不过它的发酵底物是茶叶。发酵的机理是环境中的微生物(俗称野生菌种)着生在茶叶上,在一定的温度、湿度条件下,这些微生物新陈代谢产生各种酶,这些酶会促进普洱茶里各种化学反应,从而促进各种物质的产生、消失或转化。生茶的仓储陈化、熟茶的渥堆及后期仓储陈化,都是这个一过程的不同进行方式。

环境中的微生物种类很多,各自有着适合的温度和湿度,有的会让茶越放越好喝,有的则会使普洱茶劣变难喝,甚至产生有害健康的物质。所以,发酵环节中的条件控制对成茶品质至关重要。2010年媒体上出现过一份《广州某茶叶市场普洱茶中多种生物毒素污染现状调查》,作者们在广州某茶叶市场,随机抽取共70份湿仓(人为超高温度湿度)储藏普洱茶样品(取样程序和样品数量是合理的),采用国家标准方法检测。其中调查所抽取的普洱茶样品中,全部被检出伏马毒素和T-2毒素,90%呕吐毒素污染水平超标,11.43%黄曲霉毒素污染超出标准限。这说明,这些有问题的样品肯定是发酵进程中条件控制出了问题,且不排除人为造假的可能。即便没有检出这些毒素,做过湿仓的普洱茶也仅有“老茶”其表,而失却了自然陈化的老茶应有的醇香厚味。这位学生拿来的茶样即属此类。

所以,建议各位普洱茶爱好者,不要盲目追捧老茶,在科学的理论体系的支撑下,建立正确的评价标准,把普洱茶学透喝明白尤为重要。

请拒绝不靠谱的廉价茶


曾经有一句话“有好茶喝,会喝好茶是一种清福。”可现在,人们追求好茶的比较少,却是在追求价格低,淘宝横行。喝茶人常说适合自己的就是好茶,茶好茶差都一样。9.9包邮的茶,你信吗?

1、农残超标

2、重金属含量超标

3、有害菌超标

这三个问题的普遍存在,在茶界是人人皆知的秘密,保守估计不达标的在60%以上。只是种种利益纠葛,一直被捂着,媒体一有报道,便会有人以保护农民利益的幌子,被压制下来。

【有关农残】

一、农残的危害

仅举几种农药危害:在茶叶中检测出的农药中,多菌灵和苯菌灵、腈菌唑和氟硅唑等农药残留,被欧盟定义为有可能影响生育能力、胎儿发育和遗传基因损害。

据了解,灭多威被世界卫生组织(WHO)定义为剧毒农药,中毒症状有头晕头痛。而硫丹对人类和大多数动物都有剧毒,且能在人体内累积,低量接触就能产生急慢性的影响。氰戊菊酯则会使接触部位皮肤感到刺痛,接触量大时也会引起头痛、恶心,重者会抽搐或休克。

二、欧盟提高农残标准事件

当欧盟提高农残标准,多位茶行业人士认为“欧盟本身不生产茶叶,制定标准是用来‘打’别人。报告就是采用欧盟标准来评判中国茶叶。”(引自2012年04月25日北京晚报)抵制欧盟提高农残标准,竟被当作爱国行为!我认为,多年后,回过头来,我们要感谢欧盟。而那些为降低农残标准而摇旗呐喊的人,必然会有历史公正的评判。

三、农药残留不超标就没有问题吗?

有一种观点:当前茶友饮用的茶叶中绝大部分都有农药残留。不过,农药残留只要不超标基本没有问题。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研究员刘新表示:“我国人均饮茶量每天不足10克,加之大部分农药不溶于水(脂溶性农药),即使茶叶中有少量的农药残留,泡出的茶汤中农药含量极低,通过饮茶摄入的农药也在安全范围内,不会对人产生健康风险。”而且,很多农药残留,人体自身就会慢慢将其排解掉。

我承认是有一个量的标准,但量是会积累的!问一个问题,如果你能选择,你会选择有农药残留但不超标的茶叶,还是有机茶?我想傻瓜也会选后者,包括说农药残留不超标就没有问题所谓专家。

聪明的消费者,你如果也在担心农残,请问,你愿意为没有农残的茶叶多付出的价值买单吗?

【有关重金属】

一、重金属危害

以铅为主的重金属则会在人体内慢慢累积,其长期伤害要大于农药残留。长期饮用含铅超标饮料,可能引起消化系统、血液系统慢性中毒,造成恶心、头昏、多梦,甚至贫血、肾脏损伤、心脏病变等。

女性对铅较敏感,特别是孕期和哺乳期,可引起不育、流产、早产、死胎及婴儿铅中毒。男性可引起精子数目减少、活动减弱及形态改变。此外尚可引起甲状腺功能减退。

二、重金属超标茶叶危害不大?

长期饮用重金属超标的茶叶,对人体健康无疑是有危害的。但是,也有专家认为,茶叶中铅含量只要不是过分的超标,基本上都还是安全的。华南农业大学茶叶生物化学教授王汉生认为,铅在自然界分布很广,各种食品、水、空气中均含有微量的铅,而茶树和其他植物一样也含有铅。而研究说明,溶入茶汤中的铅是极少的。

广东省茶叶学会副理事长高级农艺师吴子先也认为介绍,按国内的泡茶方法,茶叶的铅很少被溶入茶汤。但是,重金属是会在人体内慢慢累积,所以,你选择重金属超标的茶叶吗?除非你真的不把生命当回事。

三、茶友在日常喝茶时如何减少铅的危害

事实上,茶友在日常泡茶时也可以“化解”铅的危害。专家通过试验证实,铅在中性水中的溶解度是很低的,但在酸性或碱性液体中的溶解量有所增加,故泡茶应选合格的自来水,选合格的天然水或纯水更佳。

另外,泡茶时不要长时间煮茶或沸水浸茶。此外,要尽量避免用含铅量高的金属壶泡茶,可选用含铅量少的铁壶或陶瓷或紫砂壶泡茶。

总之,聪明的消费者,你自己心中应该有一把衡量的尺。即使你现在没有办法解决,心中应该有数才是。

观色辨茶质之生茶篇


每次出去喝茶,总会遇见或熟或生的一些老茶人或茶客。大家伙儿最喜欢扎这种堆,选一把大号的紫砂壶,将各自心仪的茶品排好队,然后一样一样的来泡。在等待泡茶的过程中,话题是很多的,除了天涯海角的足迹见闻,更壮观的就是一开汤后的众生相,看着他们嘁嘁喳喳对口感,议论纷纷对汤色的内行样子,俺不禁掩口而笑。喝茶这件小事,有时候真的不是简单事,这些人中总是会有那么几个资深茶家,直接就能从汤色中判断出茶品的好坏。这得喝多少茶才能做到啊。久而久之,各种偷师的我也终于收集出一套经验,从观普洱茶汤色,就能看出茶品质的,借此机会与各位略作分享。

何为汤色

汤色,又称水色、汤门或水碗。易受光线强弱、茶碗规格、容量多少、排列位置、沉淀物多少、冲泡时间长短等因素影响。主要审评茶汤的色泽、亮度。茶汤的色泽变化很快,特别是在冬天,随着汤温的下降,汤色会明显变深,因此,在10分钟内观察汤色,较能代表茶的原有汤色。看汤色还考虑不同季节的气温、光线等因子。此外,应说明,叶绿素与茶汤色泽无关,它是脂溶性的。决定茶汤色泽的主体是茶多酚。

常见的普洱生茶汤色

普洱生茶汤色通常与加工过程中杀青、晒青、揉捻和干燥等因素结合而成。

绿艳:清澈鲜艳,浅绿鲜亮。

属于优质晒青毛茶的汤色。早春茶常见此汤色。随着不断的陈化,绿艳色会慢慢消失,演变为杏黄明亮的汤色。

黄绿:绿中微黄,似半成熟的橙子色泽,故又称橙绿。是中高档晒青毛茶的汤色。也是早春常见的的颜色,必须经过及时的揉捻与干燥方可有此汤色出现。

绿黄:绿中黄多的汤色。

清明至谷雨期间的晒青毛茶,是加工时杀青温度偏低,揉捻与干燥不及时的表现。

浅黄:汤色黄而浅,亦称淡黄色。

是物质欠丰富的低档晒青毛茶的汤色。如果原料细嫩的茶品也表现出这类汤色,多半因为鲜茶叶受沤或摊晾干燥不及时造成的。

橙黄:汤色黄中微带红,似橙色或桔黄色。

一般是藏期3—5年的老生茶才显此汤色,但是亮度很高。若新茶就多是茶叶裂变、杀青温度偏低的表现。

深黄:暗黄,汤黄而深无光泽。

新茶有此汤色多为几天的茶菁合并加工或揉捻茶叶长时间得不到干燥所致。老生茶也会有此汤色,但亮度很好。

青暗:汤色泛青,无光泽。

多为花青素较高的“紫芽茶”或“高锰”土壤环境下生产的晒青茶,也可能是受“新铁”污染的茶叶,此类茶叶汤面常有类似“油膜”的漂浮层。

混暗:汤色混而暗,与“混浊”同义,汤中沉淀物多,混而不清,难见碗底。

这是加工中晒青毛茶没有完全晒干,还有湿度的茶就袋装或者“闷干”的表现。这类茶品的档次就无形中被降低了。

红汤:汤褐色变红。

这是茶叶严重变质的表现。常伴有馊味,是不良晒青茶的表现。如果老茶显现红汤,必须是晶莹剔透方算不可多得的好茶。

观色辨茶质之熟茶篇


汤色,又称水色、汤门或水碗。易受光线强弱、茶碗规格、容量多少、排列位置、沉淀物多少、冲泡时间长短等因素影响。主要审评茶汤的色泽、亮度。茶汤的色泽变化很快,特别是在冬天,随着汤温的下降,汤色会明显变深,因此,在10分钟内观察汤色,较能代表茶的原有汤色。看汤色还考虑不同季节的气温、光线等因子。此外,应说明,叶绿素与茶汤色泽无关,它是脂溶性的。决定茶汤色泽的主体是茶多酚。

常见的普洱熟茶汤色

根据普洱熟茶的制作工艺,一般要结合叶底来观察汤色,从而判断茶品质好坏与否。

红艳:汤红艳、欠亮。

是熟茶发酵程度较轻的表现。观察叶底,多呈暗红透青绿,滋味往往较苦涩。

红亮:茶叶汤色不甚浓,红而透明有光泽。称“红亮”,光泽微弱的称红明。

观察叶底多呈暗红微黄,滋味较“酽”。六成熟的普洱茶常见此汤色。

红浓:汤色红而暗,略呈黑色,欠亮。观察叶底,多呈红褐柔软,滋味较醇和。七成熟的普洱茶常见此汤色。

红褐:汤色红浓,红中透紫黑。

匀而亮,有鲜活感。观察叶底,多呈褐色欠柔软,滋味较醇和。八成熟的普洱茶常见此汤色。

褐色:茶汤黑中透紫,红而亮,有鲜活感。

观察叶底,色多呈暗褐而硬,滋味较醇和。九成熟的普洱茶常见此汤色。

黑褐:茶汤呈暗黑色,有鲜活感。

观察叶底,色多呈黑褐质硬,滋味较醇和。九成熟以上及完全成熟的普洱茶常见此汤色。

黄白:茶汤微黄几乎接近无色。

观察叶底,色黑而硬脆似“碳条”,滋味平淡,是发酵过度,已经“烧心”的普洱茶。以上所指茶的汤色,色,是视觉茶,给我们第一感观应该是视觉。茶汤好不好看,对茶品是有影响的;跟茶质也是有内在联系的。茶汤的颜色有很多,深浅不一。那么,什么颜色才是好的呢?有些人大概有这样的误解,以为普洱茶红色要比黄色好,黄色要比绿色好。这样的误解大概来源于,觉得印象中普洱茶的颜色应该是红色的,红色才正道,以至看到黄色,绿色茶汤的普洱茶会大打折扣。

我们形容颜色好看,通常用鲜艳,红彤彤、黄灿灿、绿油油,这些都是抽象出来,形容颜色好看的形容词,证明好看的颜色是有共性的。好的茶汤也是有共性的,具体什么颜色我们不论,好的茶汤应该是,通透油亮,清澈而厚重,令人赏心悦目的;所对应不好的茶汤就是,模糊暗哑,混浊而稀薄,令人恶心。这些都是跟它的茶质相对应的,茶叶胶质重,内质丰富,干净纯正,茶汤会表现出油亮厚重,通透清澈。茶叶胶质轻内质小,不干净杂质多,茶汤会表现出模糊暗哑,混浊稀薄。这些都跟茶汤颜色和深浅没有关系,只跟茶叶的优劣有关。

普洱茶能减肥吗?不靠谱


普洱茶中都有些什么成分呢?普洱茶是一种将绿茶经过细菌发酵成的后发酵茶,属于黑茶类。所以,普洱茶和绿茶的成分其实很接近,都含有丰富的黄酮类抗氧化物质,如茶多酚、儿茶素等。不过,由于工艺的不同,普洱茶中抗氧化物质也略有差异,比如,绿茶中含有较多的EGCG(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儿茶素中含量最高的一种组分),而普洱茶中EGCG就会少一些。另外,茶叶中也都含有较多的咖啡因。

有人说,茶里的咖啡因能使人兴奋,兴奋了就可以帮助减肥。咖啡因使人兴奋,人体的基础代谢能量消耗增加,运动能力增强,能量消耗是会多一些,但是,它对基础代谢的影响很小。所以,茶里的咖啡因也不能帮助减肥。

还有人说,茶叶中的抗氧化物质,如茶多酚、儿茶素、EGCG等物质能帮助减肥。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日本学者最早发布了研究发现普洱茶可以帮助降低高脂老鼠腹部组织重量。后来也有很多动物实验发现,茶多酚、儿茶素、EGCG等抗氧化物质可能通过影响脂肪细胞和前脂肪细胞的生理功能,起到抑制肥胖的作用。但是,动物试验使用的茶叶提取茶多酚的量都很大,普通人每天很难喝那么多茶。

那么,在人体研究中的情况又是怎么样呢?2002年,在法国的一项有关中等肥胖个体的初步研究中,受试者服用特制的绿茶提取物(AR25)12周后,平均体重下降4.6%,腰围下降4.5%。该试验中每日绿茶提取物剂量可为人体提供270毫克EGCG和150毫克咖啡因,相当于每天6-7杯绿茶。而几个日本研究发现,即使每天喝10杯绿茶,实验对象的体重指数也没有变化。实际情况是,一般人并不会每天喝很多绿茶。2009年,国际肥胖杂志上一项研究对以前的试验进行荟萃分析,结果发现,绿茶中的抗氧化物质儿茶素、EGCG和咖啡因混合物并不能帮助减肥。

另外一种认为喝茶可以减肥的理由就是“喝茶可以帮助分解脂肪”,似乎喝杯茶就能使人体内的脂肪自己分解掉。其实,人体内的脂肪不会因为喝茶而减少,喝茶加速分解脂肪并没有临床依据,没有任何一种食物能够替你燃烧脂肪。2013年,英国伯明翰大学的研究人员对31名成年男性进行了研究,研究人员将这些人分成三组进行观察实验,其中第一组服用绿茶提取物(绿茶提取物的量相当于每天喝8杯绿茶),第二组服用安慰剂,第三组人员前6天服用安慰剂,最后一天服用绿茶提取物,然后让他们做运动,并测定其血液中脂肪氧化的数据,结果发现,他们的脂肪氧化并没有发现变化。

综合以前多项研究,2012年,加拿大科学家对多个数据库中关于喝茶与体重控制的研究进行了筛选和荟萃分析,结果发现,喝茶对于成年人的体重并没有显著影响,也没有减肥的效果。因此,期望每天下午喝杯茶、看看报纸就能减肥,这种想法还是趁早打住,还不如趁下班时间抓紧多运动运动啊。

不过,在某些特定的情况下,喝茶也可以算作是一种“减少能量摄入”的方法。比如,有很多人,特别是现在的一些年轻人,他们很喜欢喝含糖饮料,而且非此物不喝、还喝很多,殊不知这些饮料中都有很多糖,喝进去很多能量。如将甜饮料改成喝茶,茶里就没有那么多糖,实际上就减少了能量的摄入,没准还是可以帮助减肥的。

普洱知道·观色辨茶质——熟茶篇


之前介绍了(点击阅读→《普洱知道·观色辨茶质——生茶篇》),这期继续为大家介绍熟茶的汤色、茶质。

汤色,又称水色、汤门或水碗。易受光线强弱、茶碗规格、容量多少、排列位置、沉淀物多少、冲泡时间长短等因素影响。主要审评茶汤的色泽、亮度。茶汤的色泽变化很快,特别是在冬天,随着汤温的下降,汤色会明显变深,因此,在10分钟内观察汤色,较能代表茶的原有汤色。看汤色还考虑不同季节的气温、光线等因子。此外,应说明,叶绿素与茶汤色泽无关,它是脂溶性的。决定茶汤色泽的主体是茶多酚。

常见的普洱熟茶汤色

根据普洱熟茶的制作工艺,一般要结合叶底来观察汤色,从而判断茶品质好坏与否。

红艳:汤红艳、欠亮。

是熟茶发酵程度较轻的表现。观察叶底,多呈暗红透青绿,滋味往往较苦涩。

红亮:茶叶汤色不甚浓,红而透明有光泽。称“红亮”,光泽微弱的称红明。

观察叶底多呈暗红微黄,滋味较“酽”。六成熟的普洱茶常见此汤色。

红浓:汤色红而暗,略呈黑色,欠亮。

观察叶底,多呈红褐柔软,滋味较醇和。七成熟的普洱茶常见此汤色。

红褐:汤色红浓,红中透紫黑。

匀而亮,有鲜活感。观察叶底,多呈褐色欠柔软,滋味较醇和。八成熟的普洱茶常见此汤色。

褐色:茶汤黑中透紫,红而亮,有鲜活感。

观察叶底,色多呈暗褐而硬,滋味较醇和。九成熟的普洱茶常见此汤色。

黑褐:茶汤呈暗黑色,有鲜活感。

观察叶底,色多呈黑褐质硬,滋味较醇和。九成熟以上及完全成熟的普洱茶常见此汤色。

黄白:茶汤微黄几乎接近无色。

观察叶底,色黑而硬脆似“碳条”,滋味平淡,是发酵过度,已经“烧心”的普洱茶。

我们形容颜色好看,通常用鲜艳,红彤彤、黄灿灿、绿油油,这些都是抽象出来,形容颜色好看的形容词,证明好看的颜色是有共性的。好的茶汤也是有共性的,具体什么颜色我们不论,好的茶汤应该是,通透油亮,清澈而厚重,令人赏心悦目的;所对应不好的茶汤就是,模糊暗哑,混浊而稀薄,令人恶心。这些都是跟它的茶质相对应的,茶叶胶质重,内质丰富,干净纯正,茶汤会表现出油亮厚重,通透清澈。茶叶胶质轻内质小,不干净杂质多,茶汤会表现出模糊暗哑,混浊稀薄。这些都跟茶汤颜色和深浅没有关系,只跟茶叶的优劣有关。

普洱知道·观色辨茶质——生茶篇


推荐阅读→《普洱知道·观色辨茶质——熟茶篇》。

每次出去喝茶,总会遇见或熟或生的一些老茶人或茶客。大家伙儿最喜欢扎这种堆,选一把大号的紫砂壶,将各自心仪的茶品排好队,然后一样一样的来泡。在等待泡茶的过程中,话题是很多的,除了天涯海角的足迹见闻,更壮观的就是一开汤后的众生相,看着他们嘁嘁喳喳对口感,议论纷纷对汤色的内行样子,俺不禁掩口而笑。喝茶这件小事,有时候真的不是简单事,这些人中总是会有那么几个资深茶家,直接就能从汤色中判断出茶品的好坏。这得喝多少茶才能做到啊。久而久之,各种偷师的我也终于收集出一套经验,从观普洱茶汤色,就能看出茶品质的,借此机会与各位略作分享。

何为汤色

汤色,又称水色、汤门或水碗。易受光线强弱、茶碗规格、容量多少、排列位置、沉淀物多少、冲泡时间长短等因素影响。主要审评茶汤的色泽、亮度。茶汤的色泽变化很快,特别是在冬天,随着汤温的下降,汤色会明显变深,因此,在10分钟内观察汤色,较能代表茶的原有汤色。看汤色还考虑不同季节的气温、光线等因子。此外,应说明,叶绿素与茶汤色泽无关,它是脂溶性的。决定茶汤色泽的主体是茶多酚。

常见的普洱生茶汤色

普洱生茶汤色通常与加工过程中杀青、晒青、揉捻和干燥等因素结合而成。

绿艳:清澈鲜艳,浅绿鲜亮。

属于优质晒青毛茶的汤色。早春茶常见此汤色。随着不断的陈化,绿艳色会慢慢消失,演变为杏黄明亮的汤色。

黄绿:绿中微黄,似半成熟的橙子色泽,故又称橙绿。

是中高档晒青毛茶的汤色。也是早春常见的的颜色,必须经过及时的揉捻与干燥方可有此汤色出现。

绿黄:绿中黄多的汤色。

清明至谷雨期间的晒青毛茶,是加工时杀青温度偏低,揉捻与干燥不及时的表现。

浅黄:汤色黄而浅,亦称淡黄色。

是物质欠丰富的低档晒青毛茶的汤色。如果原料细嫩的茶品也表现出这类汤色,多半因为鲜茶叶受沤或摊晾干燥不及时造成的。

橙黄:汤色黄中微带红,似橙色或桔黄色。

一般是藏期3—5年的老生茶才显此汤色,但是亮度很高。若新茶就多是茶叶裂变、杀青温度偏低的表现。

深黄:暗黄,汤黄而深无光泽。

新茶有此汤色多为几天的茶菁合并加工或揉捻茶叶长时间得不到干燥所致。老生茶也会有此汤色,但亮度很好。

青暗:汤色泛青,无光泽。

多为花青素较高的“紫芽茶”或“高锰”土壤环境下生产的晒青茶,也可能是受“新铁”污染的茶叶,此类茶叶汤面常有类似“油膜”的漂浮层。

混暗:汤色混而暗,与“混浊”同义,汤中沉淀物多,混而不清,难见碗底。

这是加工中晒青毛茶没有完全晒干,还有湿度的茶就袋装或者“闷干”的表现。这类茶品的档次就无形中被降低了。

红汤:汤褐色变红。

这是茶叶严重变质的表现。常伴有馊味,是不良晒青茶的表现。如果老茶显现红汤,必须是晶莹剔透方算不可多得的好茶。

这样分析一款茶的收藏、增值价值,到底靠不靠谱?


众所周知,“越陈越香”的特性,决定了普洱茶具备极高的“收藏”价值。随着“陈化”时间的增加,优质普洱茶的口感会从青涩浓烈逐渐变得内敛醇厚,茶品本身的收藏价值根本是“品饮价值的升华”,这在某种意义上来说与红酒很接近。

那么什么样的普洱才值得收藏?或许是当下很多普洱茶爱好者、消费者都想探究的热点问题。现代普洱茶的价值衡量标准已不仅仅是喝,市场的认可度也是关键,所以我们必须从“品饮价值”和“市场价值”两方面来分析。

一、“品饮价值”的关键:原料、工艺

“品饮价值”的提升是茶品的根本,研究“品饮价值”还得从普洱茶的本质概念出发:选材云南优质大叶种、必须经过阳光晒青工艺,这样制成的具有后发酵作用(陈化)的茶才叫普洱茶。

1、原料

关键词:云南大叶种,春秋两季

具有“优质基因”的原料是普洱茶后期转化质量的最基础保障。普洱茶在陈化过程中内含物质必然会有一定的流失,内含物质丰富的云南大叶种茶,是普洱茶实现越陈越香的基础。云南大叶种是总称,主要包括勐库大叶种、凤庆大叶种和勐海大叶种等。原产云南省西南部和南部澜沧江流域,主要分布在该省双江、澜沧、勐海、凤庆、昌宁、云县、保山、元江等县(市)。

季节也很重要,春秋茶与夏茶的最大区分还是因为雨水,雨季茶叶水分过高,内含物远不如春秋季,而明前春季又因经过一个冬天的孕育而为上等原料。

2、工艺

关键词:晒青

如果说杀青工艺的火候还有后期转化可以弥补的话,“晒青”则是干燥工艺的唯一的选择。人为的“烘青”工艺会破坏茶叶中的“酶”,而“酶”恰恰是是后期转化的必要因子之一,“酶”被破坏,那么茶品也就没有任何的“陈化”价值可言。

反之,“晒青”工艺在最大程度保留茶叶的“多酚类”和“酶”的情况下,能同时降低“酶”活性,并保留一定的“水分”,让“酶”处于“半睡半醒”的状态。在随后的漫长时间里,普洱生茶中的“多酚类”和“酶”之间的氧化聚合作用(即酶促作用),以十分缓慢的方式产生,这才是普洱茶后续陈化的关键所在。

如果说您购买普洱茶的初衷只考虑茶品“品饮价值”有一个良好的提升空间,那么以上部分已经可以作为一款茶是否值得存放的基本标准,当然古树或是名山也许会有更好的表现,这些需要您具备更深层的鉴别能力。

但是大部分藏客还是会综合考虑茶品价值的提升,毕竟藏量不小,自己也无法喝完,待合适的时机还要考虑到出手。那除了“品饮价值”以外,茶品未来的“市场价值”也是需要考量的。

二、“市场价值”的核心:品牌

普洱茶归根结底是食品、是消耗品。唯有经过消费者检验,具备市场认可度的普洱茶才有可能变成有真正价值的“藏品”,才能流通、出手。而市场的流通,消费者的买单背后,是对品牌的认可和信赖。

1、品牌

关键词:定位、潜力、长远发展

目前来说,选品牌还是选品牌定位,选品牌成长潜力。目前茶叶品牌鱼目混杂,还没有真正的名牌,那在当下,我们至少可以看看一个品牌是否有过硬的标准和精确的定位,再加上有长远的发展思路,那么还是值得期待的。这样的品牌之下的茶品,“市场价值”会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2、负面品牌

关键词:无定位、炒作

一些没有品质定位、没有长远规划,甚至连最基本的品质标准、延续性都没有的品牌,很难想象若干年以后“市场价值”层面会有何提升,这些茶品或许只有“品饮价值”可以做适当评估,要出手、要市场去认可或许有些难度了。

更甚者,那些始终“躺在仓库”的普洱茶,已俨然成为了某些品牌“金融炒作”的载体。这完全脱离了普洱茶收藏的初衷:“品饮价值”。由于过度炒作,提前透支了“市场价值”,一旦运作崩盘,那连最基本的“品饮价值”都不敢保证,这伤害的不只是消费者,对整个普洱茶行业的健康发展来讲都是百害而无一利的。

总体来说,普洱茶收藏注重的是茶品在未来的“升值空间”。在挑选茶品时主要从两方面着眼:首先,“品饮价值”是前提,良好的产品品质才能保证一款茶的生命力,粗制滥造的产品是无法依靠时间或是品牌包装的力量脱胎换骨的;其次是品牌带来的“市场价值”。通常而言,品牌作用是更为广泛的认知,好的品牌之下的茶品增值潜力和空间也更值得期待,而对于成长型的精品品牌来说,早入手就意味着购买了“潜力股”。

除了品质、品牌,两大决定普洱茶收藏价值的关键“内因”之外,一些客观的外部因素对普洱茶收藏的后续价值也有非常大的影响。在此我们给出部分细节建议,以供茶友参考。

1、形态选择(紧压茶)

相比散茶,紧压茶更适合收藏:它与空气接触面小,有利于凝聚发酵的微生物群,利于普洱茶的后发酵。再者紧压茶体积小,有规则,一般有笋叶包裹,易于存放。

2、单品建议

精确到单品来说,每个品牌都会有基础款茶品、主打茶品、旗舰茶品和一些特别款产品。建议根据自己喜好做选择,高品质茶品、特别款茶品具有较高稀缺性,望值高但可能收藏成本大;而基础款、主打茶品则安全系数大、流通快,适合看重“产区”“品牌”等大概念的大宗收藏家。

3、普洱茶收藏展望

综合来说,收藏茶不拘一格,在以上分析的基础上,我们建议量体裁衣,理性购买。但可以肯定的是,普洱茶因其稀有、独特、健康、生态,在未来会有良好的可持续性发展,其必将成为时尚之饮。

从茶品唛号判别茶品配方产生年代,为什么不靠谱?


普洱茶标志性的属性就是“越陈越香”,那么究竟是从哪一年开始,普洱茶的包装上开始印生产年份?

1、国营厂饼茶时代没有。

2、其它形制的茶品,如方砖、沱茶等高级茶品(在当时,相对于饼茶而言),在外包装盒背面(下面)会印有生产日期,比如92方砖。

3、相信应为计划经济结束后,允许民间兴办茶厂(云南建国后1954年私人茶庄所经营茶叶均由国家收购销售,57年开始所有私人茶厂被并入国营茶厂)时,生产普洱茶厂商增加,茶品包装多样化,一些商家在茶品饼面标识茶品生产年份,因为当时大小茶厂开设甚多,具体到哪个商家不知从何说起,不过最早应为九十年代以后,两千年后可能性更高。

4、许多在命名中有年份出现的知名茶品,如73厚砖,88青(实际为89~91年7542)都是后人给这些茶品起的绰号,决计不可能出现在茶品的原始包装上,因此下方所附两图,就是在淘宝上忽悠超级初哥的无耻范例。

关于唛号

1、唛号时代,亦即普洱茶的七子饼时代(暨号级茶、印级茶之后),亦即自中国土产畜产进出口公司云南省分公司成立(1972)开始。

2、区别于红印、蓝印等印级茶,所有唛号茶的生产日期都晚于1972。

3、讨论唛号茶,自然排除了民营厂,仅仅讨论勐海、昆明、下关三个国营厂。

4、在国营厂时代,唛号都标注于茶品整件包装(竹条装、纸箱装)的外面的大票上(见下图),茶品本身(包含饼茶的饼面)是没有标注唛号的。当时的普洱茶系低端茶,标注本身无意义。

5、多有传说唛号前两位为厂房最早使用此配方的时间,但许多存世的茶品证明此系伪命题。比如7532、7542(最早的7542茶品是所谓“73青饼”,不过这个”73“不是1973年,而死民国73年,即1984)的生产开始时间都在80年代;7502是1999以后生产的生饼茶;7262是2000年以后所生产的熟饼茶。

后来厂房经常吧知名茶品的唛号用年代提前的变化起个新唛号,以伪称唛号年代更早的办法贩售新唛号茶品,比如晚于8592诞生的7592,当年的国营厂同样很木有节操。

6、从茶品唛号判别茶品配方产生年代并不靠谱,还是以整个唛号作为区隔茶品配方之用比较稳妥。

7、2000年后随着定制茶品的增加,有无唛号标注于饼面上就或未可知了,倒是民营大益的茶品经常有唛号标于茶品表面的,不过此大益非彼大益(国营勐海厂),仅仅是继承了国营大益厂房与商标使用权的新厂商,国营厂传承至此绝嗣。

普洱茶的 “察言观色”


品茶的品字三个口、包含了品评、鉴赏、体验茶带给人们物质和精神上享受的意思、品茶与喝茶不同、喝茶主要是为了解渴、满足生理需要、往往几口就将一碗茶一饮而尽、没什么讲究、而品茶则是为了追求精神上的满足、重在意境、将饮茶视为一种艺术欣赏、要细细品啜、用心体察品味、从茶汤美妙的色、香、味、形得到审美的愉悦、引发联想从不同角度抒发自己的情感!

普洱茶好不好喝、茶客们都会进行对其察言观色、普洱茶本身会说话!

茶汤的颜色

主要是观察茶汤的颜色和茶叶的形态、茶叶冲泡后、形状发生变化、几乎恢复到自然状态、汤色也由浅转深、晶莹清澈、即使同类茶叶因年份的不同、其颜色也各具特色、观赏普洱茶汤色变化是种享受、饮用之前先将茶汤审视一番、好好欣赏一下!

茶汤的香气

观色之后、就要在公道杯嗅闻茶汤散发出来的香气、好茶的香气是自然、纯正的、闻之沁人心脾、且令人陶醉、低劣的茶叶一般香气不高、不够纯正、有的还有股烟焦味和青草味、甚至夹杂异味、茶叶的香气是由多种芳香物质综合组成的、嗅闻茶香须细心品尝、认真辨认、方能领略其中的韵味!

叶底的状态

观察茶叶在冲泡后的形状变化、茶经水浸泡后逐渐恢复了鲜叶的原始形状、普洱因茶种、茶区、树龄不同、所展露出的叶片形状也不一样、从叶片辨别中找寻茶源地、从仓储转化了解茶叶变化、从叶片变化过程观赏中享受无穷乐趣!

品茶的感受

嗅闻茶汤的香气之后、就可品尝茶汤的滋味、与茶的香气一样、茶的滋味也是非常复杂多样!初入口后、很快就舌底生津、韵味无穷!这是茶叶的化学元素刺激口腔各部位感觉器官的作用!

舌头各部位的味蕾的感受不一样、如舌尖最易为甜味所兴奋、舌的两侧前部最易感觉咸味、两侧后部易感受酸味、舌心对鲜味最敏感、舌头近根部位易辨别苦味、所以、茶汤入口后、不要立即下咽、而要在口腔中停留、使各部位充分感受到茶中的甜、酸、鲜、苦、涩五味、才能充分欣赏茶汤的美妙滋味、不同的茶类有不同的滋味、如有的浓烈、有的清和、有的鲜爽、有的醇厚、都会给人带来不同的感受!

辨别普洱茶优劣的诀窍


不少茶友喜欢喝普洱茶和收藏普洱茶,普洱茶不仅好喝而且还具有很强的保健功能。但普洱茶的市场却鱼龙混珠、优劣掺杂,要买到真正优质的普洱茶并非易事,尤其是初涉茶圈的朋友们更加需要具备一定的辩茶常识。

普洱茶因加工方法不同分为生普和熟普。普洱生茶是鲜叶采摘后,经杀青、揉捻、毛茶干燥而成,普洱生茶的散茶再经紧压成型,便成为紧压生茶饼或茶砖。普洱熟茶是经过渥堆发酵的茶,也就是在制茶过程中,直接完成发酵的全过程。

普洱熟茶的制作工艺是在上个世纪80年代才逐步固化下来,在此之前除了自然转化的生普洱之外,没有严格意义的普洱熟茶,如果有人兜售超过上述年份的普洱熟茶,还是谨慎对待为好。

辨别普洱茶的优劣,除了产地因素外,重点应把握以下七个方面:

1.看茶

由成熟的工艺制作的普洱茶,饼形圆润,饼窝自然;边沿整齐、松紧适度、油润光洁、条索清晰。熟茶茶饼色泽以黑褐,棕褐、褐红色为正常;生茶茶饼根据年份应为墨绿色(年份短)或棕褐色(年份长)为正常。

2.摸茶

摸摸紧实度,茶体疏松,根据同等储藏条件则陈化速度较快,茶体紧实,则陈化速度稍慢。撬茶看内外,有“洒面”和“一口料”的区别。“洒面”是指茶体表面撒上一些等级较高的茶叶,为了卖相更好,“一口料”是指整个紧压茶都是一种等级的茶叶。

3.闻茶

用鼻子细细闻干茶。普洱茶越陈越香,但如果存储不当,就会串味,吸附有其它异杂味,如水闷味、草席味,烟熏味、霉味等等。有异味的普洱茶绝不会是味道好的茶。

4.辨茶香

取茶6-8克,洗茶1-2泡,公道杯倒出茶汤后,闻杯底香。有的杯底无香味,有的若有若无,有的香气飘散,有的高锐直澈肺腑。不同的品种有不同的香气,比如景迈的古树茶香气彰显,持久飘逸;冰岛的古树茶淡雅清香悠远如丝;需靠个人经验来辨别真伪。有的气味则是制作中出现失误导致的,比如青草味、生青味是因为采摘的鲜叶炒得不熟或者欠火候导致的。

5.观汤色

根据汤色可大致辨别年份。1至2年,汤色黄绿,如儿童稚气未消;3年左右汤色金黄;3至5年,汤色橙黄;5至8年汤色橙红;8至15年汤色石榴红;15至30年汤色宝石红;30年

古树茶之辨(二)古树小树之辨


古树茶缘何广受市场与茶友的追捧?

除去稀缺性、炒作这些与茶之本质无关的因素,普洱古树茶确有其过人之处。

首先,古树茶的生长环境与管理方式无疑是优于茶园茶的。因生态原因和历史原因,古茶树必然是种生苗种植,非密植管理,不使用农药、化肥,同时古茶树与茶园中的其它动植物构成了完整的生态体系。如此生长环境之下可以确保对于食品而言最为基本也最为关键的安全问题。

近年来由于古树茶价格的非理性涨幅,云南某些茶区的茶农为了降低管理成本和增加产量,在古茶园中使用草甘膦等除草剂,并认为除草剂不是“农药”故而安全。甚至一些宣称从事古树茶经营的业者亦宣称支持此种做法,实在令人扼腕。)

古茶树的先天优势是可以通过品饮很直观的被我们认识的。基本上,同一产区、同一树种,树龄越低口感越涩,舌尖刺激感越重,喉韵越短甚至没有,而古树茶则会有更加协调的口感、更为丰富的内质与更低的口腔刺激性,古树茶的喉韵随其树龄可下探甚至直至喉底。古树茶体感和气感上的愉悦感更是小树茶所不可比拟的。需要特别强调的是,这一切对比的前提是同一产区、同一树种,同种工艺制作的茶品,以相同的冲泡手法冲泡的茶汤对比得出。从鲜叶到茶汤中间有许多变量可以影响茶品最终呈现的结果,只有尽量排除其它变量方可讨论单一变量对品质的影响。在实际的品饮中,确实可以发现一些优质的生态小树茶更胜劣质的古树茶这类“田忌赛马”式的结果。

而当我们考量如何提升小树茶品质之时,则要进行逆向思考。在茶区、茶种不变,茶树的生长环境不受破坏的前提下,唯一可以改善茶品品质的,就只有从工艺制程上着手了。

由于古树茶茶菁叶片较小树茶肥厚,当使用相同的工艺(杀青温度、揉捻力度)加诸于不同原料(古树茶、小树茶)时,就会产生差异。古树茶肥厚的叶片使得其在同样的杀青温度和揉捻力度下可以保留更多的活性物质,造成其后续仓储转化的速度较小树茶更快。同理,如果根据不同树龄茶菁的情况调整工艺细节,比如适当降低小树茶杀青温度和揉捻力度,那么两者之间的差异会有所缩小。现在的问题是相同的工艺,不同的茶菁内质,导致茶品的口感以及陈化速度上的差异。一般我们会通过喉韵深浅作为判断茶树树龄的依据之一,但前提依旧是“相同的制程工艺”。若小树茶经过一定的发酵,喉韵依旧可以下探,喉韵的深浅应是结合树龄和工艺综合加成的结果。当以其作为树龄判断依据时,前提是加工工艺的相对趋同。

由此可见,云南普洱茶制茶工艺仍旧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尚且未产生根据茶菁的差异对制茶工艺进行调节的精细加工工艺。相信这也是普洱茶发展的必由之路。

普洱茶友,感谢您花费宝贵的时间阅读《于老师说茶:观色辨茶?坊间传说的“诀窍”不靠谱》一文,我们精心撰写的《于老师说茶:观色辨茶?坊间传说的“诀窍”不靠谱》内容希望能帮助您增长普洱茶的知识,如想了解更多cy316.com的普洱茶内容,请访问我们为您准备的专题:黑茶的传说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