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熟茶的新理念

发布时间 : 2019-12-04
熟茶的红茶 普洱茶的熟茶 红茶熟茶

熟茶的红茶。

1、熟茶的起源

云南独特的气候、水土,造就了内质丰厚、生涩、刺激性大的独特普洱茶。而普洱茶经过漫长岁月的陈化后,又变得香醇迷人。有心人为了不用漫长的等待,就发明了渥堆发酵技术,加速了普洱茶的陈化。

2、熟茶的发展

熟茶发酵的成功,真的解决了生涩及时间问题,所以得以迅速的推广和发展。熟茶经过渥堆发酵后,它的外观、颜色、口感与原来的生茶相比,已是截然两样。

3、熟茶的现状

由于熟茶经过了渥堆发酵,是很难辨别其原来原料的好坏。由于生意成本问题,通常不会用上好的原料来发酵熟茶。生茶更直观,更易辨别茶底,上好的原料通常都用作生茶。加之市场的作用,渐渐地把不能制作生茶,价格低廉的毛茶,用来发酵熟茶。熟茶成了消化剩余毛茶的最好途径。通常市场熟茶的口感都是甜甜的,茶底炭黑、生硬、死实,放久之后会滑滑的,有阵香。

4、熟茶的回归

现在熟茶更大的作用是消化剩余的毛茶,当然这是市场的作用,成本的作用,那是无可厚非的。但如果熟茶回归到它原本的初衷,用较快的时间解决生涩的问题,用正常的毛茶或上好的毛茶进行渥堆、发酵,那熟茶就不单只是甜甜的,可能还会有回甘、生津,好茶有的滋味都会有。希望熟茶也能走上一条高品质的道路。

小编推荐

什么样的熟茶才算适口好茶?我们的观点你能接受吗?


如今的普洱茶市场并不缺少熟茶,但是好的熟茶稀缺

什么样的熟茶才算好,虽然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但一般归结而言就是干净、纯正、顺口,简而言之:一、健康;二、饮用体感舒适。

普洱茶熟茶,是通过人工渥堆发酵工艺制成的茶。人工渥堆发酵,就是通过加温加湿的物理办法、渥堆酶催熟的生物法乃至化学方法(比如加氧化剂和酶促剂),加速茶叶氧化。普洱熟茶,一般采用人工催熟(潮水发酵)即通过洒水增温增湿,让毛茶里边的微生物以天文数字繁殖生长,加速茶叶陈化。

比如,茶叶发酵三十天左右,是黑曲霉产生柠檬酸的高峰期,也就是茶叶酸化期,这个时候要进行第三次、第四次翻堆降温增加茶叶的醇厚度,提升香气的纯净度。如果这时就起堆,收获的就是“酸茶”,没有什么存放价值。

因此发酵过程中,必须严格控制温湿度。发酵太深,茶多酚损失过多,茶汤不够亮,也不利于熟茶的后期陈化。发酵不足,茶黄素转化成茶红素、茶褐素的氧化程度不够,茶汤欠缺醇厚度、纯正度,也不佳。适度发酵就变得尤为重要。适度发酵可以最大限度保留茶叶本身的活性,不但可以给予茶一个极佳的品饮风味,也可以为茶的后期转化保留更大的空间,提升其本身留存历史的价值。

观点|普洱茶如何选购?


导读:选购普洱茶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标准与方法,老茶客会告诉你“适口为珍”,但是新手朋友刚开始就没喝过几款茶,根本就没有判断标准。茶商会告诉你古树纯料好喝、口感丰富,但是没有对比,口感丰富又怎么判断呢?所以建议新手朋友,每个人提供的方法与推荐都只是作为参考。要想选购到好的普洱茶,一定要提高自己判断好坏的能力。

【正文】这个说来话长(暂且不谈投资保值的方面)仅仅从品茗的角度可以从这么几个方面来考虑如何选购:

1.根据体质和天气选购不同发酵程度的普洱;

普洱按工艺主要分为普洱熟茶、普洱生茶。熟茶发酵程度高,性温。生茶发酵程度低,新茶性寒,随着存放时间的增加,生茶自然发酵,发酵程度越来越高,也越来越温和。这个相信大家都明白,那么根据这个道理,总结一下就是:夏天天气热喝生普洱,可降火。不过寒性体质的人要慎重;冬天比较冷,喝熟普可以暖胃,如果已经上火,就不要喝了。

老生普的话,就适应范围较广了。接下来是一点个人品饮的感受:雨天感觉很压抑的时候喝浓酽的熟普,感觉会豁然开朗。吃了大昏的食物,喝熟普会觉得肠胃非常舒畅。在晴天喝上好的生普,会让茶的香味韵更加。

2.根据品饮习惯选购不同口味的普洱;

曾经听到一句很有说服力的话,是在一家差劲的餐厅“可能是我们这里的菜比较辣,不合你们口味”。一直觉得这句话很经典。很多时候就是这样,不是不好,只是不合口味,不是很好,不过很对口味。

这里我猜测一下口味的形成。很多东西都是先入为主,好像小时候第一次觉得苦瓜难吃,后面就一直排斥,很难改变这个口味。大概喝茶也是类似的道理(我总爱把一些中餐的道理到处打比方),第一次认可的茶,成了心目中好茶口味的代表。

根据我卖茶的经验,平常喝茶较少的年轻人(20-40),适应苦味较少的茶,如白茶红茶绿茶(仅指品质较好的);平常喝茶较少的中年人、老年人(40以上),接受的口味比较广,只要是品质不错,一般都能接受;常喝茶的人,就不分年龄了,如果喝铁观音、岩茶入手的,便对茶叶的入口的香、味要求较高。如果喝普洱入手的,便对“韵”要求较高。如果喝绿茶入口的,便对茶叶外型要求较高。

接下来又是个人建议:普洱茶山很多,每个山头都有自己独特的风味。每个茶厂的发酵和拼配又都有自己的功力。这个真的要喝过很多,才能将他们在心中有一个分类,或是一个定位(当然这是晋级之后的话了)。前期选购简单的说,还是找到自己喜欢的,适应的,货比三家不吃亏。

3.普洱品牌和厂家的选择;

关于普洱茶品牌可以参考《中国普洱茶知名品牌排名》,当然这些品牌也不全面,也不一定准确,不过也能说明一些问题。还有一些新兴的品牌,比链接中的品牌品质更好,那就看自己去发掘了。我说几个比较印象深刻有代表性的(差评的内容也不能发表)。

大益:产量大,知名度广,产品多风格全,熟茶发酵之茶界正宗;代表:7542生、7572熟。

福今:把布朗的霸,做出很好的厚度、汤质感和韵味。大白菜系列。

下关:老品牌,常有一些不错的单品;代表:特级沱、甲级沱。

陈升号:普洱茶品牌中的后起之秀;代表:老班章、霸王青饼。

巅茶:普洱茶行业定位做高端市场的品牌;价格随便都是上千一饼。

:知名茶艺师“董玥”创办的普洱茶品牌,产品不多,但是每款产品都是精挑细选。

还有广大的:合和昌、润元昌、国皓等等。。

4.普洱的拼配和纯料;

这个刚开始没什么好说的。其实比较靠谱的办法还是找个懂行的人一起喝,不过一定要坚定自己的口感判断,自己感受茶,有不太懂的再问,不然很容易被人引导买错茶。另外在价格上面,只要觉得值得就好。有的茶便宜可以送一点没关系,有的茶刚出来就已经几千了。正规的茶行,不会宰客瞎卖的。更不要买普洱茶还价,有很多茶行,1件以下是不屑于跑仓库的。

观点|普洱茶与黑茶的区别


听过不少朋友在喝普洱茶(熟)时会说一句“来,喝点黑茶吧”。普洱茶泡开后汤色呈深红色,香气四溢,乍一看的确如黑茶一般,于是便有不少茶友直接将其称之为“黑茶”。然而,以色辩物的原则并不适用于熟普洱茶,熟普洱茶制作过程中有经过渥堆发酵,其内含物质的氧化反应主要是真发酵——也就是微生物氧化,因而茶色呈红褐色,泡出茶汤颜色为深红色,较容易被误会为“黑茶”。

其实,无论从原料还是外观或是制作方式,都有着本质的不同。

原料区别:黑茶是以小叶种茶树粗老鲜叶为原料,制成的初制毛茶;普洱茶是以大叶种晒青毛茶为原料,经自然发酵陈化,或人工渥堆后发酵而制成的再加工茶类。

制造方式:黑茶主要做成紧压茶供边销,属于边销茶;普洱茶有各种规格的散茶和各种形状的紧压茶,可供边销、内销和外销。

发酵工艺:普洱茶是属于半发酵和后发酵茶叶。黑茶则是全发酵茶叶。

色泽呈现:普洱茶生茶可以明显可见茶叶鲜活性,熟茶则是显示出褐红色。黑茶经全发酵后呈现乌黑色泽。

同时,根据《中国茶叶大词典》对基本茶类和再加工茶类的定义,基本茶类是茶鲜叶经过不同制造过程形成的不同品质成品茶的类别。再加工茶类是以基本茶类的茶叶原料经再加工而形成的茶叶产品。普洱茶是以基本茶类中的晒青绿茶为原料,经过渥堆后发酵而形成的再加工产品,因此,不能归于黑茶类。

从茶类发展的先后看,普洱茶早见于文献记载的是唐朝樊绰撰的《蛮书》,距今一千多年,起始年代更早。而黑茶起源于11世纪前后的宋代,普洱茶在前,黑茶在后,按照茶类发展的先后来看,普洱茶也不能列入黑茶类。

由此可见,普洱茶与黑茶之间从本质到类别都有不小的区别,各位茶友以后可别再喝错啦!

喝普洱茶一些观点


普洱茶由于是后发酵的茶叶,后期存放的环境,对其品质造成的影响非常之大。至于为什么,怎么去影响的,推荐阅读发布的《普洱茶仓储需要考量的要素》。

这里就分享几点我喝普洱茶一些观点。

首先,一定不能有异味。有异味的茶其仓储环境可想而知。正常存放的普洱茶,散发的始终是一股沁人心脾的茶香。至少是不会让人觉得不舒服的味道;

第二,发霉的,长斑的,茶饼上面有异物的不喝。还是一个安全的问题。不管这种脏会不会对人体的安全构成影响。我喝茶,希望得到一种好的享受。不管是视觉上还是口感上,都希望能够满足一种放松的享受。毕竟是入口的东西,我选择对自己良好地负责。茶说到底是一种饮品,喝水也是喝,如果这东西没有带给我更多,那倒不如选择喝水,来得简单。

关于普洱茶安全、减肥、养胃、降三高等等之类的说法很多,对于我个人来说,喝茶倒不是为了这其中的哪种目的。喝茶是我的一种休闲活动,我崇尚简单地喝茶,有品质地喝茶,喝有品质的茶。有减肥、养胃、降三高这类功效的产品很多,决不局限单单一个普洱茶。个人观点,既然选择喝茶,就把那些所谓的功效抛开。相信如果仅仅是为了功效的话,有很多更好的产品可以来替代普洱茶,而且效果还会更加显著。喝普洱茶的这些年,网上宣扬的那些很明显的功效真的没有见着。倒是真的在普洱茶得到了很多。结识了很多很有趣的茶人,开阔了眼界;泡茶品茶也让我学会了很多处事方式。

观点|普洱茶到底需不需“醒”?


喝普洱茶的人大部分人都认为需要醒茶,有些东西,并不是大部分人这样认为就能说明它是对的,更何况需要醒茶的目的是由于冲泡出来滋味不好。说白了就是不醒茶的话,冲泡出来的普洱茶滋味没有醒过的好,这逻辑其实不是很对应,普洱茶的滋味跟醒不醒茶没有多大的关系。

吃过咸菜的人都知道,咸菜好不好吃是用料好不好,腌制的方法对不对。再说了,我没见过谁把咸菜捞出来醒醒再吃。而咸菜能保证捞出来吃滋味好并且不变质,是因为它储存的环境是特定的——土罐密封装(云南是这种)。那么按此逻辑,也就是说普洱茶想要有一个好滋味,那么就有必要在特定环境里存放。而这种环境目前来说很难控制,而密封保存的话,虽然很容易控制,但有些人又嫌这种保存方式下的普洱茶滋味转化慢。那么问题就来了,既然等不了,那么又控制不了,结果只能是存放出问题的普洱茶。

这些出问题的普洱茶,有的霉变过,霉变过的普洱茶,并不是正常的普洱茶转化出现正常的霉变,而是劣质化的霉变。这种普洱茶,拿来喝如果不能把霉变的一些味道通过醒茶的方式来清除消退,那么在品饮的时候,滋味如何可想而知。

而在冲泡陈年普洱茶的时候,很多冲泡者都会洗茶几遍,有人又把这个过程叫做醒茶/润茶。在这里就不得不说一下中国词典的匮乏,尤其是行业性的词汇,很多时候没有一个精准的词汇表达一件事。由于词汇的不严谨,会出现多个近义词。虽然大家都在做同一个事,但是描述的时候总是会有多个词汇。个人在这一过程比较认同的是润茶这个词。从物理角度来说,这个词表达的是通过茶与水的接触,紧压的普洱陈茶会慢慢地溢出滋味。这个词就代表这个过程,并没有好坏之分。

那么,看到这里,你肯定认为普洱茶是不需要“醒”的了,其实,这个世界的事很多都是么有绝对的。下面就来说说需要醒的普洱茶。

前面我们知道,需要醒的普洱茶一类是质变的普洱茶,需要通过所谓的“醒”茶来提升茶品的滋味。当然我并不建议饮用质变的普洱茶,因为这类普洱茶对身体是有害的。真正需要醒的普洱茶是储存地跟品饮地不同的普洱茶。现在快递物流发达,一个地区储存的普洱茶去到另一个地区冲泡,如果没有一段时间的“醒茶”,那么当地饮用的人是很难接受得了那种滋味的,这跟品饮人的地域生活习惯有关系,因为好不好喝是喝茶人说的算。

在以往的

观点|在湿热的南方,我是这样存茶的


生普,全都套套大法,然后放纸箱里,纸箱距离屋顶、墙面都在30公分以上。湿度在70%以上时,关闭窗户。平时打开窗户,空气流通。出大太阳,关闭窗帘。

熟普,全部套套,部分再外加纸箱,放入储物柜,平时储物柜全部关闭。柜子里湿度在70%以上时开门通风或者使用干燥剂,待湿度降低后继续关门密闭。茶或者纸箱距离顶部、靠墙方向至少30公分。

生、熟分开,在不同房间存放。

正在喝的熟茶,套套大法,放书架上,湿度大时双层套。

正在喝的生茶,套套大法,放茶几下,湿度大时双层套。

正在喝的生、熟茶分开放。

采用这样滴方法存储滴茶,即使是在湿热滴南方,几年下来,也未曾被美军(霉)入侵过!

理由:微氧环境,微生物一样能繁殖、代谢,不影响转化;过度通风、氧气摄入量过大,茶叶中的物质被氧化而非转化;阳光强度大,影响微生物繁殖;湿度过大、温润环境,适合美军繁殖;干燥、寒冷环境,微生物生长会被抑制。

北方存茶:也同样要套套,防止茶叶过度通风;茶喜阴、避免阳光照射,装纸箱子里比较好;不可以直接将茶或者纸箱放地上,接触地气会受潮、也容易染菌;可以在室内种种花、养养鱼什么滴,保持室内湿度在50%左右就好;北方冷天都有暖气,温度肯定能保证!

希望大家根据不同环境,科学存茶!

观点|怎样品饮定位优质普洱茶




导读:关于品饮普洱茶,每个的观点与标准都不同,对于老茶友来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一套标准。但是新茶友,就比较难了,最开始古树、拼配、台地都还不是很清楚,更别说各种山头的口感差异了。以下是一位茶友自己定位、品饮普洱茶的方法,供茶友参考。

【正文】人的味觉是分生理味觉和心理味觉。生理味觉会受到心理味觉的影响,而且这个影响还很大。

影响生理味觉在普洱茶里面,表现的最明显,那些名山比如老班章,冰岛,曼松等古树,名茶如:88青饼,7542等,你的茶再好,当和这些名茶、名山【价高】的茶遭遇时,就是再懂茶,也会有不低于50%的心理味觉影响,如果你不太懂茶心理味觉的影响甚至会达到80%以上;

再者就是专家茶,很多专家和大师往往在你没喝之前就做了一大堆的铺垫,编了一个个故事,让你没喝之前就觉得此茶特珍贵特好喝,如果你喝不出专家引导你的那种味,那你就是不懂茶的憨包,这应该是专家和大师屡试不爽的手法。

所谓的生理味觉就是感官感受,每个人的感官反应不一定相同,灵敏度更是有差别,更关键的是,这个感受还需要用语言去描述出来,嘿嘿,有几个人能如此详细的把自己的感受描述出来呢?很多专家教授无非是事先备课,不管有没有喝出感觉来,把事先准备的话一段段背出来而已,玩玩文字游戏,连很多特内行的,都会着了【心理味觉】的道,更不用说那些普通的普洱茶爱好者了。

其实优质普洱茶的定位很简单,大叶种晒青是普洱茶三个字的必须条件,是不是原始生态零农残,是普洱茶原料品质的分水岭。但也不是说上肥料打农药的茶就没有好口感,酒靠勾兑茶靠拼配,有些专家学者可以把不同地域,不同口感风格的台地茶【乔木】茶,通过拼配技术让茶品口感达到极致。如果这些茶品还能是零农残,那就更完美了,应该可以定位是世界上最奢侈的饮品了!

那怎样品鉴普洱优劣那?简单点说有如下几个方面:

第一、可以通过仪器做农残检测界定原料品质。

第二、优质茶品必须可追根溯源,也就是每片茶饼甚至每片芽叶都可以追溯到源头。

第三、好不好喝,因为不管是拼配也罢,纯料也罢,单株古树也罢,最终都是要入口来喝的,所以茶品好不好,喝是终极检验的主要一环,我前面说了,人都有生理味觉和心理味觉,在一款茶面前怎么突破心理味觉呢?最简单的方法就是不看不问只喝【盲品】来解决。

好茶自己会说话能通过【盲品】来完美体现,盲品【拼】也可以理解成斗茶,用同年份同季节的茶品,不管是那个名山,不管是多高价位,两款或三款不要超过四款茶,提前编号,只有泡茶的知道每个编号对应的茶品,品茶的都不能知道,如果三款茶编号分别是1-2-3的话,可以先从1喝到3。三五个茶友聚在一起,把每一泡的入口滋味记录下来,每次出汤以5-9泡为标准,然后还可以再重新投茶,从3再喝到1记录口感滋味。。。最后把每个人对每款茶的口感记录总结整理后,公布1-2-3茶品的产地品名等实际信息,公认的优评最多的即是好茶,茶可以不变,可以更换品鉴的人来继续定位好茶的优劣!

品鉴时必须记录的类别:

1、看汤,要透要亮,泡得再浓还是要透亮;

2,看浓强度,普洱为什么称其为普洱,无非是有效成份含量高耐泡,不但耐泡而且泡得出浓度;

3、泡之下还是不能喝出让人不爽或不舒服的味,更不能有不适反应,特别是口腔跟喉部;

4、喝茶肯定是要图舒服,咱喝普洱,这种舒服感还要持续的久一点,品饮后的舒服感持续时间越长越好;

5,新出堆或时间还不够的茶亦或是刚压制好的茶在汤色和舒服感上都会打折扣,品鉴时不要急于下结论,但如果所品鉴茶品都是一样条件下的可以不用考虑最后一条!

关于器与茶的关系:

也适用以上盲品【拼】观点,泡茶:到底是盖碗好?还是龙泉好?还是紫砂壶?还是建水紫陶?还是。。。

你可以在幕后用一款茶不同器,让台前的参与者盲拼【品】,最后结果就不用多说了。

关于化肥农残问题补充说明:

都说,喝茶,茶道,对茶要没有分别心,但有上化肥激素打农药,已不是自然生态里的茶,也不是茶自己想要的,是我们只想要数量,丢掉质量的欲望强加给茶的行为。

有没有分别心,首先茶要源自一个好的生态中,自然的生长,采撷来成为茶,这才是好茶的基础。”对这样的茶,才适用有没有分别心,才值得去细品其滋味。

原来在很多场合和人沟通,关于零农残问题时,一直困扰醉南边的就是,追求没有农残化肥的茶,那些靠这些茶生活的茶农怎么办?

假如如果都能是零农残,数量是少了,但原生的茶品质提高了,茶农的收入并不会少反而会收入更高。。。

关于怎么品饮、定位普洱茶的品质口感,茶与器的言论,纯个人拙见,还望懂行的多多指点为盼!

【观点】普洱茶汤头度的评鉴标准


毫无疑问,品饮口感是衡量普洱茶品质的关键指标。品饮口感可以包括这几个方面:入口亲和力(苦、涩还是香纯)、口中感受(让茶汤在口腔流动、仔细感觉,是否会有什么放大的缺陷,所指主要为苦、涩、粗)与吞咽感受(滑口还是会有阻滞感)。

入口亲和力:

虽说好茶不怕苦,但要是太苦的话无疑让人难以接受,但微有苦感还是可以接受的;几乎无苦亲和力更佳;而涩感是最为忌讳的,好茶怕涩——如果又苦又涩,这种茶质量绝对劣等;优质产品应该无苦或微苦、无明显涩感。茶汤入口,感觉茶香四溢,给人甘醇之感,此为好茶第一要素也。

口中感受:

茶汤入口后,先不急于入腹,可在口中轻转,让茶水流遍整个口腔,让所有味觉神经仔细感受,这个时候,茶的优点和缺点都会被放大,如果品饮好茶,会让人觉得妙不可言、口中满扬茶香;倘若苦涩明显,则会进一步放大;另外,不少普洱茶会有一种粗感,就是感觉口中某处仿佛被蒙上粗粗的一层(一般为舌头、舌根部),如果粗感不明显且短时间消失,那么应该无妨;但如果粗感强且经久不退,便会令人感觉不适,这也难成好茶。

吞咽感受:

茶汤滑口还是有阻滞感往往可以在吞咽时感受,高档普洱茶茶汤要求滑口、吞咽时毫不拖泥带水,感觉瞬时入腹,干净利落;而阻滞感强的茶汤在入喉时就没有此等美妙体验了,一般会觉得微有粗糙感,此类茶也难有高等级。

关于回甘回韵的讨论

回甘回韵是普洱茶最迷人的特性之一,好茶回甘绵长、数小时内仍然齿颊生香,令人大呼美妙!然而,普洱茶的回甘回韵有多种风格:

回甘:

不管是生茶还是熟茶,优质产品在饮后都会立刻喉头泛甘、而后上升扩散到整个口腔,经久不退;但回甘有强有弱、有短有长,一般来说,回甘强则优,但只要可明显感觉出来即可,这种回甘给人感觉是非常自然的;关键在于持久度如何——有些普洱茶,茶香、口感等指标都表现不错,但是回甘时间短,基本上喝完就完了,此种茶的等级也不会高到哪去。

回甜:

优质的普洱茶会有非常明显的回甜味,然一些产品就不会有此项特色;回甜与回甘同时生成,给人以醇厚之感,这正是传统观音的迷人之处;但现在优质产品很少,大家不必苛求,知道即可。

生津:

好茶饮后会有明显的生津效果,即便饮完数个小时、口中之津仍是源源而出、令人感觉十分之美妙,但不是所有茶都这样,只有少数品质好的产品才会有此表现;品质越好,生津时间约为持久——倘若有幸品饮到货真价实普洱茶王,你便会发现在饮完数个小时之后,口中都是甘香存留、津液滋生,初接触此茶,多半是久久都难以忘怀。

观点|喝茶没有对错,自己喜欢就好。


假如一个茶客的消费能力是五百一片的茶,你想把五千一片的好茶卖给他,这在商业上无可厚非。

只要他愿意买就可以了。

按照正常的消费观念,可能八百一片的茶,他会更能接受。

假如一个茶客需要买好茶,你把只值五百一片的茶,忽悠他,卖给他的价格是五千元。

从商业上来说好像没有对错,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你情我愿,皆大欢喜就好。

如果这个茶品质上有问题,对身体有伤害,这个茶商在商业上唯利是图,不择手段,实在是让诚心的茶客唾弃。

偶尔听个别茶客说:我喝过某大厂的顶级系列产品,才喝几口就喝不动了,茶气太强了。

这些在茶圈子听来,会引来很多茶友的无限羡慕。

楼主近几年很少在外面吃饭,有在上海吃饭,是一家湖南餐厅,当时吃饭的朋友有七八个,吃完饭后半个小时,身体感觉很累,一个小时后,手无力,身体发虚汗。同行另外五个人都没事,只有两人出现相同的症状。楼主实在撑不住了,就打车回酒店睡觉了。

楼主在上海一家东北菜馆吃饭也遇到这样的事情,同一个餐馆,吃一次饭,就腹泻一次,浑身无力。以为是身体抵抗力下降。对上海水土不服。

后来把这事和几个朋友说了。他们有两个人说也有相同的症状,他们平时也是经常在家里吃饭的朋友。当然其他人都没事。那家餐厅生意貌似还不错。

楼主上个月在四川某小区门口一茶室喝茶,当时是晚上,喝的时候喉咙有点痛,第二天像得了重感冒,浑身酸痛。那茶楼老板也喝了很多,他挺好。

楼主上次在上海试一大老板的茶,那老板兴奋得很,拿茶膏出来,喝茶的大概有五位,有三位刚入行的茶友没事,有三个审评喉咙痛,身体严重不舒服,楼主也开始怀疑自己的身体。

当然,你可以觉得楼主一个大男人,身体怎么那么弱?楼主虽然不去健身房,一个星期还是游泳两次,身体素质不是最好,也不至于病怏怏的。

不婆婆妈妈,也不过于武断。

如果你会评审茶后,你会发现,现在很多厂商和大师只是唯利是图的商人。

好茶的标准:香甘柔顺滑细甜厚,两颊生津,舌底鸣泉,唇齿留香。干净,喉韵好。

你喝古树纯料?你确定没有台地茶混在里面?

你喝名山头,你确定没有其他村子里的茶在里面?

你到茶山选毛茶,哪个山头茶叶贵,哪个山头的茶农就多。

你到村头买鲜叶,哪里土豪多,邻村的鲜叶都过来了,鲜叶也有混的。

你真要到树下盯着采?茶农也是商人。

你去茶山后你就知道什么叶子贵如黄金了。

你要真爱茶,建议你去茶山走走,

喝茶是为了健康,买茶建议先审评。好喝才是硬道理。

城市套路深,农村路也滑。你怎么看?

声明:

观点|普洱茶中的烟熏味、烟焦味和烟香味


烟味,我知道的有三种,一种是烟熏味,一种是烟焦味,一种是茶叶本身的香气。

第一种:烟熏味,07年以前比较容易出现,是茶叶在杀青完,揉捻,晾晒,储存时,附近有烟,熏到茶叶了,特别是雨水天,茶农家做的茶晒不干,又没有烘干设备,就只能生火烤干,于是,烟熏味顺时而生,那么有人要问了:茶农脑子进水了吗?当然没有,有烟味总比茶叶晒不干馊了扔掉强吧...那么茶叶初制时,会不会产生烟熏味呢?不会,因为茶叶杀青时,是极速失水的过程,茶青细胞壁在迅速收缩,往外释放水汽,整个过程是释放的过程,不是吸收的过程,所以是不会吸到烟味的。只有在茶叶出锅,冷却,茶青回水,往内吸收空气中的水分时,自然界的烟味,才会被吸收到。一般情况下,烟熏味如果不是很重的话,散茶2-3年便会自然褪去,饼茶则可能要十来年。

第二种:烟焦味。也有人称为糊味,形成原因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炒完上一锅茶后,没有洗锅或者没有洗干净就接着炒第二锅,而上一锅的茶叶碎片在锅里变成了焦片(糊片)混入了下一锅里,这样的烟味很常见。另一种就是茶叶炒制时候没有掌握好温度,比如入锅的时候锅温太高,达到330度以上,茶叶入锅未来得及翻炒就糊了;或锅温正常,但炒茶的人不熟练,翻得慢了,茶叶糊了;又或者萎凋时,茶青失水过度,炒制时还未炒熟茶叶就干糊了;还有茶叶失水不够,炒的时候外面熟了里面没熟,为了不出现红梗红叶只能继续炒,里面熟了外面又糊了.....

不得不说,做工引起的糊味是最可怕的,因为已经损坏了茶质,杀死了多酚氧化酶,而酶是支撑茶叶后期陈化的重要物质,过度破坏会非常影响茶叶后期的陈化,严重的可以说茶叶就糟蹋了,新茶时好喝(烘青料),过几年就苦涩不化,香气滞炖。所以炒茶是个很强的技术活。

第三种:是茶叶本身的香气,也有人叫烟香味,常见于临沧一部分地区,果敢一部分地区,茶叶本身的香气就是带有点糊味,和做工无关,对新手而言有点难辨识,老手还是很容易分辨的,以前这些地方的茶都是不入流的,现在商家们发现这样的茶发酵出来有股特别的香气,类似木香和陈香,商家看到了利,就主推这些地方的熟茶,号称陈年的老陈香熟茶,老木香熟茶,卖的贼贵贼贵的,其实只要是业内人一口就能喝出来,但对新手非常具有误导性。

观点| 家里有几万的普洱茶该如何存放?


茶友@爱酒的人说:家里有几万元的普洱茶,生、熟各占一半,现在还年年买入,可是存放确实是一个难题!

不知道我的存放和保养对不对?请各位指导!

我现在是将普洱一提一提用布袋、袋好,然后放进纸箱,每个季度找一个好的天气,放在太阳底下暴晒防霉,已经这样做了好几年了,的确没有起霉,只是不知道味道有没有变化啊??

以下是整理的其他茶友的观点:

@竹影乱清风:普洱茶不能在太阳底下晒,只能稍微通下风即可,保持相对温度和相对湿度避太阳光就可以了。

@单枞客:各地风情不同,每人的家境不同,可能永远没有统一的标准。

@兰摄:茶是不能爆嗮的,在家存放,不能贴地挨墙,避免受潮,要有适度通风,避免与其他有异味的东西一起存放,最好放在书房,不能存放于厨房,餐厅,也避免放在卧室,客厅,每年最好找个天气好的日子,打开布袋,适度通风。

@龙运边缘:连茶一起曝晒就不对,空箱子可以晒,茶要避免光直接接触,保持一定温度和湿度。

@败客:

1.防霉防潮:离地不靠墙放置+纸箱+牛皮纸,本地南方,虽没广东那么潮,每年梅雨季节也是要爆表的。这样子目前美军没能攻破防线。

2.防异味:独立小房间,里面禁止会挥发气味的东西进入,什么香水,灭蚊水,肥皂洗衣粉统统远离。

做到以上,基本无大碍。如果是北方,那就不用担心美军了,估计还得人为加湿。

@董玥说茶:首先味道肯定是有变化,如果您是每年都对茶品进行暴晒的话,出现日光臭和油耗味的可能性很大,因为光线也是对普洱茶后期转化影响很大的一个因素,但常常被忽略,暴晒时太阳光中的紫外线会对茶叶中的氧化酶活性造成较大的损伤,并且在光和热的双重作用下,茶叶内的一部分活性物质,极有可能发生光化反应,对茶质的损耗较大。

用纸箱存放普洱茶是较为简单、方便的方法,但也要注意定期的更换纸箱,因为纸箱也会被氧化损坏,损坏后会有相应的杂味易被茶品吸收。并且最好定期挪动纸箱进行相应的灭虫处理,因为纸箱很容易出现衣鱼(一种专门吃纸的虫,容易寄生在纸制品上。)

关于更多暴晒的问题,明天董玥说茶会详细介绍“光线对普洱茶的影响”,

百家观点|普洱散茶好还是饼茶好?


普洱散茶的好还是饼茶好?以下是其他茶友提供的观点:

@小玲:现喝,散茶方便,陈化速度较快,滋味会比饼茶略为单保同样的晒青散毛茶原料,以散茶陈放,和压饼之后再陈放,我们做过小范围的试验,压制之后的茶饼口感、香气的层次感明显优于散料。

@带三个表:你觉得好喝的那个好。如果你都喝不出是不是好喝,饼装的还是散装对你还有什么意义呢。

@余虹建:我喜欢散的,不麻烦。饼的需要洗茶,比较麻烦。

@Dylan:基本上茶饼还是价值比较高,关键是看茶叶自身吧。茶叶如果本来不好,然后又潮湿发霉,那茶饼怎么好,也不好喝啊!

@老杜还在:散茶的味道都比较淡,而且不好长期保存。好不好还是茶本身决定的,好的散茶毛料也很香,只是没有老茶的浓厚味道。

@叶扬:个人觉得饼茶好保存,但是散茶的条索容易完整,且洗茶过后更干净,没有压制过程中可能的卫生问题。二者的年份不同,转化程度也有差异,所以因茶而异吧。

@矞之:压成饼的好,易于存放,益于后期转化。毛茶不好存放,转化空间小,占地方。三年之后喝绝对没茶味,还是存放得当的前提下。

延伸阅读问答:普洱茶是散的好还是饼的好?(二)问答:普洱茶是散的好还是饼的好?(一)

普洱茶友,感谢您花费宝贵的时间阅读《观点|熟茶的新理念》一文,我们精心撰写的《观点|熟茶的新理念》内容希望能帮助您增长普洱茶的知识,如想了解更多cy316.com的普洱茶内容,请访问我们为您准备的专题:熟茶的红茶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