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茶膏制作。
《普洱茶膏》第一章:古代普洱茶膏探秘之:一、发现茶膏:中国唐代初现的茶膏雏形中国的茶叶在汉代以前是作为药来使用的。因为中国的中医药在最初的发展中,就经常将一些植物泡水给人喝,以期达到治病的效果。这种做法其实一直保留到现在,如我们今天就经常将胶股蓝、枸杞子、人参片、金银花、甘草等泡水饮用,是古代最原始的治病方法的一种延续。
茶叶在汉代以后,出现了一次革命化的转机。它已不是古代郎中(中医师)手中的一味药材,专为病人使用的,而是成为人们日常的饮品。这次变革的意义在于,茶叶一旦离开了医药范畴,或者说离开古代郎中(中医师)开具药方的笔,而是进入普通大众日常消费的视野,其普及性与需求量大大提高,参与茶叶的种植与采摘和制作就不再成为古代郎中(中医师)的专属,而演变成群体的概念。
于是,中国的“茶人”概念出现了。它不是某个人的称谓,而是一个群体的专称。这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也是充满智慧的一个群体。
这个群体自汉代以后,将茶树上采摘下来的一片片嫩叶加工成形态各异、滋味不同的茶品,形成了一个巨大的产业,成为人们日常消费的必需品。所谓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就是最真实的写照。
这个群体延续到唐代,出现了一个“茶人群体”中最具杰出代表性的人物。
他就是陆羽——唐代以及唐代以后至今仍被中国人奉为“茶圣”的一个人。
这是一个怪异又令人敬畏的一个人。
我们说他怪异,是他一生中有很多无法解释的谜团。
他三岁成为弃婴,这就使遗弃他的家庭成了一个谜。我们至今也不知道他出生在一个什么样的家族,更不知道为什么他在襁褓之中被养育到三岁之大才被遗弃,是生活困苦,无法养活他?还是家庭遇到了无法想象的变故,只能通过遗弃将他变相送人?
被遗弃的陆羽是被龙盖寺住持智积禅师在西湖边拾到,将其抱回寺里养育。作为弃儿,陆羽又是幸运的。本来,智积禅师对他寄予厚望,不仅为他削发,收他为徒,期望他以后能继承佛家的衣钵。但随着他年龄的增长,却对整日的抄经念佛,暮鼓晨钟产生了强烈的抵触,终于在11岁时逃出寺院,跑到一个戏班里学演戏,作了优伶。其实,他的长相很丑,又有严重的口吃,可是他却能扬长避短,专演“假官”(即丑角),竟获得了成功,在当时已小有名气。
陆羽在他少年时拒绝智积禅师为其安排终生为僧的原因,很大程度是他认为进入佛门“生无兄弟,死无后嗣,儒家说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这场被后人评价为佛儒两道之争的大辩论,从另一个角度反映了陆羽对未来建立家室、有妻有子,得享天伦之乐的憧憬。但事实是,他一生都未结婚。虽然这其间,他与姿色秀丽的女道士李秀兰相恋了二十年,但谁也搞不清他们为什么没能终成眷属?
陆羽一生对儒学、佛学、诗赋韵律等有很深的造诣,特别是以其丰富的茶学知识和高超的烹茶技艺在社会各界乃至朝廷享有较高的声誉。正因为如此,当时的朝廷曾两次诏拜陆羽为“太子文学”和“太常寺太祝”,但都被陆羽婉拒。以至后来研究陆羽的专家始终也搞不明白,为什么陆羽要两次婉辞圣命,坚决不到长安做官呢?
凡此种种,陆羽留给后人太多的谜。
正是这个留给后人太多谜团的陆羽,却在33岁时,历经十年时间,完成了世界上第一部《茶经》初稿。此后,又经历了十年时间,特别是因编纂《韵海镜源》(唐代著名的文学著作)时掌握了大量资料,对《茶经》原稿进行了一次大的修改和增订。
至此,《茶经》遂成定稿。公元780年,48岁的陆羽在友人的帮助下,将呕心沥血数十载的《茶经》正式刻印。第二年,唐朝的德宗皇帝召见陆羽,要他烹茶,皇帝品饮后,大加赞赏,封他为“茶圣”。
《茶经》是世界上第一部全面论述茶叶和茶文化的专著。它主要论述了茶的本源、制茶器具、茶的采制、煮茶方法、历代茶事、茶叶产地等。其内容详实、丰富,语言流畅简洁,篇幅极短,总共7000余字。自此,茶学成为一门专门的学问历久不衰。
《茶经》全书分上、中、下三卷,约7000字。从各方面总结论述了唐以前及唐代中期的茶学。
“一之源”阐述了茶叶的产地、茶树生长特征和茶叶的功能。
“二之具”介绍采茶制茶的15种工具。
“三之造”叙述了采茶的时间和制茶工艺等。
“四之器”介绍了当时煮茶饮茶的26种器具和使用方法。
“五之煮”介绍了煮茶的方法。
“六之饮”说饮茶始于神农,闻于周公,盛于唐朝,并介绍了饮茶方法。
“七之事”介绍了一些与茶有关的人和事及文献。
“八之出”介绍了唐代产茶的八大地区。
“九之略”是说制茶煮茶的器具什么时候可以省略,什么时候不可以省略。
“十之图”是将以上九方面的内容以白绢绘成图,看起来一目了然。
《茶经》的内容丰实,是一部茶叶百科全书,它涉及生物学、栽培学、制茶学、分类学、生态学、药理学等等。《茶经》还记载了唐朝以前的神话、寓言、史籍、诗赋、传记、地理等书籍,是中国古文化的宝库。
《茶经》是中国也是世界第一部茶学经典著作。它早于日本的第一部茶书《吃茶养生记》(日本的荣西禅师于1191年出版)411年,早于《茶叶全书》(美国威廉.·乌克斯编写,1935年出版)1155年。这三部茶书被称作世界三大茶叶专著,是茶书中的经典。
我们在这里之所以提到陆羽,还有一个原因:就是陆羽所处的时代——唐代。唐代,是中国人最引以为豪的一段历史时期,也是中国漫长的历史发展中少有的几个鼎盛与繁荣时期之一。我们说一个时期的鼎盛与繁荣不是单指某一项或某几项的强盛,而是百业的兴盛。在这百业中,就包括茶业的兴盛。现在的茶叶史学家们在追溯中国茶叶历史的发展中,普遍有一个共识:茶业在唐代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即史称——茶业兴于唐,盛于宋。
“茶,兴于唐”不是史学家们的猜想,它是由几个标志性事件构成:
一是唐代开始正式开征茶税(也称“茶政收税”),说明茶叶生产与交易已进入相当的规模;
二是边疆的茶马贸易,使茶叶成为对外贸易的主要产品之一;
三是茶叶作为贡品出现,反映它的社会地位与皇家的重视程度;
四是茶学专著《茶经》的出现。它的意义在于:《茶经》不仅是一部专门论述茶事方面的专著,更重要的是向我们昭示另一种真理:任何一个重大历史时期,往往都和一些重要的历史人物与重要著作相联系的。《茶经》——当然也包括陆羽本人,既是这个时代的产物和标志,又是这个时代的高度与深度。
有一点,或许是茶叶史学家所忽略的,那就是陆羽也是中国第一个茶膏发现者,或者称为启蒙人。这或许是一个新的提法。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陆羽是中国茶叶史上第一个将茶叶中出现的“膏”(茶叶加工后出现的膏化物质)记录在《茶经》里的人。
让我们先仔细品味这个“膏”字。最早,在中国的《说文解字》中,对“膏”字是这样解释的:“按,膏者,脂也。凝者曰脂,释者曰膏。”古代医学称心尖脂肪为“膏”(fatintheheart),后又专指物之精华(essence)。如:膏髓(比喻事物的精华)。
再后来,古代的中医师们通过熬制的方法将动物或植物提炼出他们认为精华的东西,引申为药膏。
药膏的出现,是中国传统医药中的一大发明,它不仅成功地将动物与植物原始的固态形状与内含的物质分离,更重要的是它具有一定的浓缩性,不管是内服或是外用更方便,药性更高。
陆羽恰恰是从唐代的制茶工艺中,发现了茶叶经加工之后自然出现的部分“膏化现象”。同时敏锐地感觉到这个“膏化现象”与中国传统的中医药的药膏有相似之处。于是,破天荒地第一次将这种物质冠以“膏”的名称记录在《茶经》里。
陆羽发现的这个“膏”与当时唐代制茶工艺有直接的联系。
因为唐代制茶与我们今天的制茶方法有很大的差别。那时的制茶工艺几乎是以蒸青饼茶为主。陆羽的《茶经》主要描述的也是唐代饼茶的制作方式。我们说“茶,兴于唐”,也是以蒸青饼茶制作工艺的成熟为代表的。
陆羽在《茶经》中,对这种饼茶制作工艺高度概括为十四个字,即“采之、蒸之、捣之、拍之、焙之、穿之、封之”。
“采之”就是采茶;
“蒸之”是将采回的鲜叶用釜蒸熟;
“捣之”是将蒸熟的茶叶未凉前放入杵臼中捣烂,成为茶泥;
“拍之”是将茶泥倒入模具中加以拍击,使其紧密坚实,不留缝隙;
“焙之”是将入模的饼茶解出,用烘焙的方法将饼茶烘干,防止发霉;
“穿之”是将烘干的茶穿成一串,便于运输和计数;
“封之”则是将茶叶成品用特有的贮藏工具进行贮藏。
当然,陆羽虽然只用寥寥的十四个字就将唐代的饼茶制作工艺给予高度概括,但内中包含更深层次的工艺环节及要求却不是我们今人简单的几句话就能诠释的。
我们只知道陆羽倡导的制茶方法,对后来的两种茶产生很大影响。
一是云南的普洱茶。无论是传统的饼茶制作工艺还是今天的渥堆发酵的熟茶,我们都可寻到陆羽制茶的思路与踪影。
二是日本的蒸青酶茶。它是唐代由中国传入日本的制茶方法,也是日本至今仍然保留着最贴近唐代的制茶方法之一。
让我们再回到陆羽制茶的这十四个字。
这里有与茶膏相关联的几个工序。这其中——“蒸之、捣之、拍之”三个工序是与“膏”的出现有直接的关系,因为这三个工序极易将茶叶中的部分茶汁与纤维物质分离,在空气氧化作用下,使溢出的茶汁出现膏化现象。
陆羽在他所处的年代已经发现这一现象,并在《茶经》中多次提到“膏”字,他认为在饼茶的加工过程中应“畏流其膏”,意思是如果把“膏”挤压出去,会使制成的茶饼表面像箩筛,形状枯干。他认为最好的饼茶应是“含膏者皱”,即是将茶叶中的茶汁与茶叶挤压出来,又不遗失,仍然附着茶叶表面,经过空气氧化后,使茶汁形成的膏状物质存留在茶叶之间。这就使饼茶的表面由于“膏”的生成,形成皱纹状。因此,在唐代,陆羽认为的好茶表面上一定是“含膏者皱”,这是唐代鉴别好茶的一条标准。
陆羽在《茶经》中最推崇的好茶是“胡靴”。其外观如胡人的皮靴,有细腻的皱纹状,就是“含膏者皱”的典型代表。
需要指出的一点是,虽然陆羽从制作饼茶中发现了茶汁溢出后出现“膏化”现象,并认为这个“膏”是茶叶中的好东西,但他没有将茶汁与茶叶中的纤维物质彻底分离,而只是让“膏”仍然保持在茶饼的表面,与后来真正意义上的“茶膏”还有一定的距离。
但不能否认的是,陆羽的发现对后人起到了极大的启示,在他去世的一百多年之后,“茶膏”一词竟悄然出现了。
据吴任臣《十国春秋》记载,早在南唐闽康宗通文二年(公元937年),就有贡品茶膏进献,即“贡建州茶膏,制以异味,胶以金缕,名曰耐重儿,凡八枚”。从这段文字中,我们不难发现:
第一,“茶膏”名称正式出现;
第二,外部用金丝芽装扮,显示贵重;
第三,数量极少,只有八枚,而不像其他茶叶以多少担计算,凸显稀少与珍贵;
第四,茶膏一亮相,就作为贡品出现——具备一种显赫的身份。正是由于这种特殊的尊贵,使它在当时的贡茶中处于上品,被纳入史书的记载之中。
需要补充的是,中国的贡茶始于唐代。唐代的贡茶分为民贡与官贡两种。
所谓民贡是由地方官吏将上等的好茶主动向朝廷进献,属于土贡性质,据《新唐书·地理志》记载,庐江郡(今安徽合肥、六安一带)在武德三年(公元620年),也是唐王朝建立后的第三年,向朝廷进贡茶叶,这在唐代尚属首次;而官贡是朝廷直接设立贡茶院,官营督造,专业制作贡茶。大历五年(公元770年),唐朝在湖州长兴与常州宜兴交界的顾渚山建立顾渚贡茶院。
“茶膏”第一次亮相是沿着民贡这条线浮出水面的。
应当指出的是,虽然陆羽之后的唐代出现了“茶膏”,仍然没有脱离茶叶的原始形态,都属于“含膏”的性质。唐代《国史补》记载唐代官贡茶品有十几个品目,其中“岳州邕湖含膏”就列其中。
cy316.cOm扩展阅读
中国唐代初现的茶膏雏形
中国唐代初现的茶膏雏形!中国的茶叶在汉代以前是作为药来使用的。因为中国的中医药在最初的发展中,就经常将一些植物泡水给人喝,以期达到治病的效果。这种做法其实一直保留到现在,如我们今天就经常将胶股蓝、枸杞子、人参片、金银花、甘草等泡水饮用,是古代最原始的治病方法的一种延续。
茶叶在汉代以后,出现了一次革命化的转机。它已不是古代郎中(中医师)手中的一味药材,专为病人使用的,而是成为人们日常的饮品。这次变革的意义在于,茶叶一旦离开了医药范畴,或者说离开古代郎中(中医师)开具药方的笔,而是进入普通大众日常消费的视野,其普及性与需求量大大提高,参与茶叶的种植与采摘和制作就不再成为古代郎中(中医师)的专属,而演变成群体的概念。
于是,中国的“茶人”概念出现了。它不是某个人的称谓,而是一个群体的专称。这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也是充满智慧的一个群体。
这个群体自汉代以后,将茶树上采摘下来的一片片嫩叶加工成形态各异、滋味不同的茶品,形成了一个巨大的产业,成为人们日常消费的必需品。所谓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就是最真实的写照。
这个群体延续到唐代,出现了一个“茶人群体”中最具杰出代表性的人物。
他就是陆羽——唐代以及唐代以后至今仍被中国人奉为“茶圣”的一个人。
这是一个怪异又令人敬畏的一个人。
我们说他怪异,是他一生中有很多无法解释的谜团。
他三岁成为弃婴,这就使遗弃他的家庭成了一个谜。我们至今也不知道他出生在一个什么样的家族,更不知道为什么他在襁褓之中被养育到三岁之大才被遗弃,是生活困苦,无法养活他?还是家庭遇到了无法想象的变故,只能通过遗弃将他变相送人?
被遗弃的陆羽是被龙盖寺住持智积禅师在西湖边拾到,将其抱回寺里养育。作为弃儿,陆羽又是幸运的。本来,智积禅师对他寄予厚望,不仅为他削发,收他为徒,期望他以后能继承佛家的衣钵。但随着他年龄的增长,却对整日的抄经念佛,暮鼓晨钟产生了强烈的抵触,终于在11岁时逃出寺院,跑到一个戏班里学演戏,作了优伶。其实,他的长相很丑,又有严重的口吃,可是他却能扬长避短,专演“假官”(即丑角),竟获得了成功,在当时已小有名气。
陆羽在他少年时拒绝智积禅师为其安排终生为僧的原因,很大程度是他认为进入佛门“生无兄弟,死无后嗣,儒家说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这场被后人评价为佛儒两道之争的大辩论,从另一个角度反映了陆羽对未来建立家室、有妻有子,得享天伦之乐的憧憬。但事实是,他一生都未结婚。虽然这其间,他与姿色秀丽的女道士李秀兰相恋了二十年,但谁也搞不清他们为什么没能终成眷属?
陆羽一生对儒学、佛学、诗赋韵律等有很深的造诣,特别是以其丰富的茶学知识和高超的烹茶技艺在社会各界乃至朝廷享有较高的声誉。正因为如此,当时的朝廷曾两次诏拜陆羽为“太子文学”和“太常寺太祝”,但都被陆羽婉拒。以至后来研究陆羽的专家始终也搞不明白,为什么陆羽要两次婉辞圣命,坚决不到长安做官呢?
凡此种种,陆羽留给后人太多的谜。
正是这个留给后人太多谜团的陆羽,却在33岁时,历经十年时间,完成了世界上第一部《茶经》初稿。此后,又经历了十年时间,特别是因编纂《韵海镜源》(唐代著名的文学著作)时掌握了大量资料,对《茶经》原稿进行了一次大的修改和增订。
至此,《茶经》遂成定稿。公元780年,48岁的陆羽在友人的帮助下,将呕心沥血数十载的《茶经》正式刻印。第二年,唐朝的德宗皇帝召见陆羽,要他烹茶,皇帝品饮后,大加赞赏,封他为“茶圣”。
《茶经》是世界上第一部全面论述茶叶和茶文化的专著。它主要论述了茶的本源、制茶器具、茶的采制、煮茶方法、历代茶事、茶叶产地等。其内容详实、丰富,语言流畅简洁,篇幅极短,总共7000余字。自此,茶学成为一门专门的学问历久不衰。
《茶经》全书分上、中、下三卷,约7000字。从各方面总结论述了唐以前及唐代中期的茶学。
“一之源”阐述了茶叶的产地、茶树生长特征和茶叶的功能。
“二之具”介绍采茶制茶的15种工具。
“三之造”叙述了采茶的时间和制茶工艺等。
“四之器”介绍了当时煮茶饮茶的26种器具和使用方法。
“五之煮”介绍了煮茶的方法。
“六之饮”说饮茶始于神农,闻于周公,盛于唐朝,并介绍了饮茶方法。
“七之事”介绍了一些与茶有关的人和事及文献。
“八之出”介绍了唐代产茶的八大地区。
“九之略”是说制茶煮茶的器具什么时候可以省略,什么时候不可以省略。
“十之图”是将以上九方面的内容以白绢绘成图,看起来一目了然。
《茶经》的内容丰实,是一部茶叶百科全书,它涉及生物学、栽培学、制茶学、分类学、生态学、药理学等等。《茶经》还记载了唐朝以前的神话、寓言、史籍、诗赋、传记、地理等书籍,是中国古文化的宝库。
《茶经》是中国也是世界第一部茶学经典著作。它早于日本的第一部茶书《吃茶养生记》(日本的荣西禅师于1191年出版)411年,早于《茶叶全书》(美国威廉.·乌克斯编写,1935年出版)1155年。这三部茶书被称作世界三大茶叶专著,是茶书中的经典。
我们在这里之所以提到陆羽,还有一个原因:就是陆羽所处的时代——唐代。唐代,是中国人最引以为豪的一段历史时期,也是中国漫长的历史发展中少有的几个鼎盛与繁荣时期之一。我们说一个时期的鼎盛与繁荣不是单指某一项或某几项的强盛,而是百业的兴盛。在这百业中,就包括茶业的兴盛。现在的茶叶史学家们在追溯中国茶叶历史的发展中,普遍有一个共识:茶业在唐代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即史称——茶业兴于唐,盛于宋。
“茶,兴于唐”不是史学家们的猜想,它是由几个标志性事件构成:
一是唐代开始正式开征茶税(也称“茶政收税”),说明茶叶生产与交易已进入相当的规模;
二是边疆的茶马贸易,使茶叶成为对外贸易的主要产品之一;
三是茶叶作为贡品出现,反映它的社会地位与皇家的重视程度;
四是茶学专著《茶经》的出现。它的意义在于:《茶经》不仅是一部专门论述茶事方面的专著,更重要的是向我们昭示另一种真理:任何一个重大历史时期,往往都和一些重要的历史人物与重要著作相联系的。《茶经》——当然也包括陆羽本人,既是这个时代的产物和标志,又是这个时代的高度与深度。
有一点,或许是茶叶史学家所忽略的,那就是陆羽也是中国第一个茶膏发现者,或者称为启蒙人。这或许是一个新的提法。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陆羽是中国茶叶史上第一个将茶叶中出现的“膏”(茶叶加工后出现的膏化物质)记录在《茶经》里的人。
让我们先仔细品味这个“膏”字。最早,在中国的《说文解字》中,对“膏”字是这样解释的:“按,膏者,脂也。凝者曰脂,释者曰膏。”古代医学称心尖脂肪为“膏”(fatintheheart),后又专指物之精华(essence)。如:膏髓(比喻事物的精华)。
再后来,古代的中医师们通过熬制的方法将动物或植物提炼出他们认为精华的东西,引申为药膏。
药膏的出现,是中国传统医药中的一大发明,它不仅成功地将动物与植物原始的固态形状与内含的物质分离,更重要的是它具有一定的浓缩性,不管是内服或是外用更方便,药性更高。
陆羽恰恰是从唐代的制茶工艺中,发现了茶叶经加工之后自然出现的部分“膏化现象”。同时敏锐地感觉到这个“膏化现象”与中国传统的中医药的药膏有相似之处。于是,破天荒地第一次将这种物质冠以“膏”的名称记录在《茶经》里。
陆羽发现的这个“膏”与当时唐代制茶工艺有直接的联系。
因为唐代制茶与我们今天的制茶方法有很大的差别。那时的制茶工艺几乎是以蒸青饼茶为主。陆羽的《茶经》主要描述的也是唐代饼茶的制作方式。我们说“茶,兴于唐”,也是以蒸青饼茶制作工艺的成熟为代表的。
陆羽在《茶经》中,对这种饼茶制作工艺高度概括为十四个字,即“采之、蒸之、捣之、拍之、焙之、穿之、封之”。
“采之”就是采茶;
“蒸之”是将采回的鲜叶用釜蒸熟;
“捣之”是将蒸熟的茶叶未凉前放入杵臼中捣烂,成为茶泥;
“拍之”是将茶泥倒入模具中加以拍击,使其紧密坚实,不留缝隙;
“焙之”是将入模的饼茶解出,用烘焙的方法将饼茶烘干,防止发霉;
“穿之”是将烘干的茶穿成一串,便于运输和计数;
“封之”则是将茶叶成品用特有的贮藏工具进行贮藏。
凡此种种,陆羽留给后人太多的谜。
《茶经》的内容丰实,是一部茶叶百科全书,它涉及生物学、栽培学、制茶学、分类学、生态学、药理学等等。《茶经》还记载了唐朝以前的神话、寓言、史籍、诗赋、传记、地理等书籍,是中国古文化的宝库。
《茶经》是中国也是世界第一部茶学经典著作。它早于日本的第一部茶书《吃茶养生记》(日本的荣西禅师于1191年出版)411年,早于《茶叶全书》(美国威廉.·乌克斯编写,1935年出版)1155年。这三部茶书被称作世界三大茶叶专著,是茶书中的经典。
当然,陆羽虽然只用寥寥的十四个字就将唐代的饼茶制作工艺给予高度概括,但内中包含更深层次的工艺环节及要求却不是我们今人简单的几句话就能诠释的。
我们只知道陆羽倡导的制茶方法,对后来的两种茶产生很大影响。
一是云南的普洱茶。无论是传统的饼茶制作工艺还是今天的渥堆发酵的熟茶,我们都可寻到陆羽制茶的思路与踪影。
二是日本的蒸青酶茶。它是唐代由中国传入日本的制茶方法,也是日本至今仍然保留着最贴近唐代的制茶方法之一。
让我们再回到陆羽制茶的这十四个字。
这里有与茶膏相关联的几个工序。这其中——“蒸之、捣之、拍之”三个工序是与“膏”的出现有直接的关系,因为这三个工序极易将茶叶中的部分茶汁与纤维物质分离,在空气氧化作用下,使溢出的茶汁出现膏化现象。
陆羽在他所处的年代已经发现这一现象,并在《茶经》中多次提到“膏”字,他认为在饼茶的加工过程中应“畏流其膏”,意思是如果把“膏”挤压出去,会使制成的茶饼表面像箩筛,形状枯干。他认为最好的饼茶应是“含膏者皱”,即是将茶叶中的茶汁与茶叶挤压出来,又不遗失,仍然附着茶叶表面,经过空气氧化后,使茶汁形成的膏状物质存留在茶叶之间。这就使饼茶的表面由于“膏”的生成,形成皱纹状。因此,在唐代,陆羽认为的好茶表面上一定是“含膏者皱”,这是唐代鉴别好茶的一条标准。
陆羽在《茶经》中最推崇的好茶是“胡靴”。其外观如胡人的皮靴,有细腻的皱纹状,就是“含膏者皱”的典型代表。
需要指出的一点是,虽然陆羽从制作饼茶中发现了茶汁溢出后出现“膏化”现象,并认为这个“膏”是茶叶中的好东西,但他没有将茶汁与茶叶中的纤维物质彻底分离,而只是让“膏”仍然保持在茶饼的表面,与后来真正意义上的“茶膏”还有一定的距离。
但不能否认的是,陆羽的发现对后人起到了极大的启示,在他去世的一百多年之后,“茶膏”一词竟悄然出现了。
据吴任臣《十国春秋》记载,早在南唐闽康宗通文二年(公元937年),就有贡品茶膏进献,即“贡建州茶膏,制以异味,胶以金缕,名曰耐重儿,凡八枚”。从这段文字中,我们不难发现:
第一,“茶膏”名称正式出现;
第二,外部用金丝芽装扮,显示贵重;
第三,数量极少,只有八枚,而不像其他茶叶以多少担计算,凸显稀少与珍贵;
第四,茶膏一亮相,就作为贡品出现——具备一种显赫的身份。正是由于这种特殊的尊贵,使它在当时的贡茶中处于上品,被纳入史书的记载之中。
需要补充的是,中国的贡茶始于唐代。唐代的贡茶分为民贡与官贡两种。
所谓民贡是由地方官吏将上等的好茶主动向朝廷进献,属于土贡性质,据《新唐书·地理志》记载,庐江郡(今安徽合肥、六安一带)在武德三年(公元620年),也是唐王朝建立后的第三年,向朝廷进贡茶叶,这在唐代尚属首次;而官贡是朝廷直接设立贡茶院,官营督造,专业制作贡茶。大历五年(公元770年),唐朝在湖州长兴与常州宜兴交界的顾渚山建立顾渚贡茶院。
“茶膏”第一次亮相是沿着民贡这条线浮出水面的。
应当指出的是,虽然陆羽之后的唐代出现了“茶膏”,仍然没有脱离茶叶的原始形态,都属于“含膏”的性质。唐代《国史补》记载唐代官贡茶品有十几个品目,其中“岳州邕湖含膏”就列其中。
唐代初现的茶膏雏形
中国唐代初现的茶膏雏形!纵观茶膏的形成历程,可以了解茶膏是受唐宋时期茶膏的启发并在借鉴唐宋茶膏制作的基础上逐渐形成的结果。并不是某个时期、某一个人的偶然发现,而是有一个长期的演变过程。
茶膏没有形成之前,中国的唐朝与宋朝时期已经积累了大量的茶膏生产经验,由于相关历史原因,或者说因工艺及品质的不成熟的原因而“半路夭折”,很多茶膏品种没有延续下来,却也为后来的普洱茶膏生产者提供了借鉴作用。
古时候,中国的茶叶在汉代是作为药来使用。因为中国的中医药在最初的发展中,就经常将一些植物泡水给人喝,以期达到治病的效果。这种做法一直保留到现在,如我们今天就经常将胶股蓝、枸杞子、人参片、金银花、甘草等泡水饮用,是古代最原始的治病方法的一种延续。
汉代以后,出现了一次革命化的转机。它已不是古代郎中(中医师)手中的一味药材,专为病人使用的,成为了人们日常的饮品。中国的“茶人”概念也开始出现,它不是某个人的称谓,而是一个群体的专称。这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也是充满智慧的一个群体。所谓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自汉代以后,将茶树上采摘下来的一片片嫩叶加工成形态各异、滋味不同的茶品,形成了一个巨大的产业,成为人们日常消费的必需品。
“茶人”中最为出名不为陆羽,也是中国第一个茶膏发现者,或者称为启蒙人。因为陆羽是中国茶叶史上第一个将茶叶中出现的“膏”(茶叶加工后出现的膏化物质)记录在《茶经》里的人。
公元780年,48岁的陆羽在友人的帮助下,将呕心沥血数十载的《茶经》正式刻印。第二年,唐朝的德宗皇帝召见陆羽,要他烹茶,皇帝品饮后,大加赞赏,封他为“茶圣”。《茶经》是世界上第一部全面论述茶叶和茶文化的专著。
陆羽在《茶经》中多次提到“膏”字,认为在饼茶的加工过程中应“畏流其膏”,意思是如果把“膏”挤压出去,会使制成的茶饼表面像箩筛,形状枯干。最好的饼茶应是“含膏者皱”,即是将茶叶中的茶汁与茶叶挤压出来,又不遗失,仍然附着茶叶表面,经过空气氧化后,使茶汁形成的膏状物质存留在茶叶之间。这就使饼茶的表面由于“膏”的生成,形成皱纹状。因此,在唐代,好茶表面上一定是“含膏者皱”,这是唐代鉴别好茶的一条标准。
陆羽的发现对后人起到了极大的启示,在他去世的一百多年之后,“茶膏”一词竟悄然出现。
据吴任臣《十国春秋》记载,早在南唐闽康宗通文二年(公元937年),就有贡品茶膏进献,即“贡建州茶膏,制以异味,胶以金缕,名曰耐重儿,凡八枚”。从这段文字中,我们不难发现:
第一,“茶膏”名称正式出现;
第二,外部用金丝芽装扮,显示贵重;
第三,数量极少,只有八枚,而不像其他茶叶以多少担计算,凸显稀少与珍贵;
第四,茶膏一亮相,就作为贡品出现——具备一种显赫的身份。正是由于这种特殊的尊贵,使它在当时的贡茶中处于上品,被纳入史书的记载之中。
虽然陆羽之后的唐代出现了“茶膏”,仍然没有脱离茶叶的原始形态,都属于“含膏”的性质。
茶膏演变史(一)——唐代已初现茶膏雏形
在中国的茶叶发展史上,有一个奇特的现象往往被普洱茶学专家们所忽视。那就是古代的茶人,或者是极少数的“能工巧匠”一直在不间断地做着一种尝试——将茶叶的纤维物质与茶汁分离,并将获得的茶汁进行风还原成更高一级可饮用的茶,从而创造了中国茶叶第二种表达方式,即历史上俗称:“茶膏”,现代茶叶归类为固态速溶茶或固体饮料。
如果说将干茶的芽与叶为冲泡对象,重拍结束后仍保留茶叶的原形态(俗称茶渣或叶底)为茶叶第一种表达方式的话,第二种表达方式则是将茶叶水溶物质提出,加工成类似药的干膏,冲泡结束后没有茶渣,被全部水溶。
茶膏是中国乃至世界茶叶发展史上第一个深加工的产品。
茶膏的制作始于唐代,发展在宋代,成熟在清代,从雏形到成熟经历上千年。由于它涉及的工艺复杂,出品量极低,成本奇高,始终隐藏于茶叶主流之外,很少为普通大众所了解,但它作为高端茶又经常出现,或者说它本来就是高端茶的一条分支。
这是一条非常了不起的分支,也可以说是一条“高贵”的分支。因为沿着这条线走出来的茶品,都被冠于“贡品”的头衔,游荡于皇宫之内,成为历代皇室的“奢侈品”,历经千年而不衰。
普洱茶膏就是沿着这条分支逐渐浮上水面的。到了清朝,它又成了这条分支的主流,独自开辟二百年的风光历史。
中国的茶叶在汉代以前是作为药来使用的。因为中国的中医药在最初的发展中。就经常讲一些植物泡水给人喝,以达到治病的效果。这种做法其实一直保留到现在,如我们进就经常将绞股蓝、枸杞子、人参片、金银花、甘草等泡水饮用,是古代嘴原始的治病方法的一种延续。
茶叶在汉代以后,出现了一次革命化的转机。它已不是古代郎中(中医师)手中的一味药材,专为病人使用的,而是成为人们日常的饮品。这次变革的意义在于,茶叶一旦离开了医药范畴,或者说离开古代郎中(中医师)开具药方的笔,开始进入普通大众日常消费的视野,其普及性与需求量大大提高,参与茶叶的种植与采摘和制作就不再成为古代郎中(中医师)的专属,而演变成群体的意识。
于是,中国的“茶人”概念出现了。它不是某个人的称谓,而是一个群体的专称。这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也是充满智慧的一个群体。
这个群体自汉代以后,将茶树上采摘下来的一片片嫩叶加工成形态各异、滋味不同的茶品,形成了一个巨大的产业,成为人们日常消费的必需品。所谓来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就是最真实的写照。
这个群体延续到唐代,出现了一个“茶人群体”中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他就是陆羽——唐代以及唐代以后至今仍被中国人奉为“茶圣”的一个人。
普洱茶与健康:第一章,普洱茶的功效(一)
茶、咖啡和可可作为现今世界三大无酒精饮料,广受欢迎。茶的历史悠久,在漫长的人类饮茶史中,茶由祭祀品→解毒→治病→,逐渐成为人们生活中的必需品,饮茶也由起初的解渴功能而逐渐提升成了一种文化和艺术。如今茶不仅是人们追求身心健康的日常饮品,而且成了中国传统文化中陶冶情操、修身养性文化的一部分,成了人们用于茶道、茶艺的必需品。
普洱茶用于饮、药、食兴于东汉,繁荣于清朝。云南普洱茶进入清宫,茶味与茶性都不同于小叶种茶,被视为罕见的名茶,3y其原因在于普洱茶的制作原料和独特的生产工艺。普洱茶原料为生长在深山老林中的大叶种茶,具有特殊的品质,帮助消化的功力最强,保健功效显著。这种茶性非常适合清宫贵族们的需要。由于满族是个骑射民族,地处关外,天气寒冷,需要消耗大量的热量,因此饮食习惯以肉类为主。普洱茶能化食,又能解油腻,香气沉稳,口味醇厚,汤色入眼,因而深受清代皇室喜爱。受皇室尊崇的影响,明、清时期许多人对普洱茶的特性有深刻的体验,现存有多种文字记载。明末学者方以智认为普洱茶蒸之成团,“最能化物”;清人赵学敏〈本草纲目拾遗》中以药性观点记载说,普洱茶“味苦性刻,解油腻牛羊毒”;“苦涩,逐痰下气,刮肠通泄”;“消食化痰,清胃生津,功力尤大”。柴萼〈梵天庐丛录)云:“普洱茶,性温味香,治百病,蒸制以竹苈成团裹,价等兼金。”经现代科学研究证实,茶叶的成分含有机化合物450多种,无机矿物质15种以上,这些成分大部分都具有保健、防病的功效。经潜心研究20多年后,美国医生推出的14种大众食品中具有保健功效的神奇食谱里,茶为首选。
千百年来,普洱茶深受广大消费者的青睐,皆因其茶质优良。普洱茶的独特风味,还与其自然转化的过程有关。普洱茶经过特殊的加工程序,压制成大小不同、形状各异的茶团,置于干燥处自然阴干,再按运输要求,包装入篓,运往外地。云南普洱、西双版纳等地地处祖国西南边陲,山高水险,古代交通极为不便,茶叶的外运全靠马帮、牛帮驮运,在山路上耽搁的时间很长,有的路段马帮一年只能走两趟,牛帮则一年只能走一转,茶在马背、牛背上长时间颠簸日晒风吹雨淋,使其内含物质徐徐转化,形成了普洱茶的独特品质。
一、古籍中记载的普洱茶功效
《本经逢原》载:“产滇南者曰普洱茶,则兼消食止痢之功”陈藏器《本草拾遗》载:“治疮痛化脓,年久不愈,用普洱茶隔夜腐后敷洗患处,神效”;“治形体肥胖,油蒙心包络而至怔忡普茶去油腻,久服轻身延年。”
宋《圣济总录》中载:“须霍乱烦闷,用普茶一钱煎水,调干姜末一钱,服之即愈明·朱棣主纂《普济方》中载:“治大便下血,脐腹作痛,里急重症及酒毒,用普茶半斤碾末,百药煎五个,共碾细末。每服二钱匙,米汤引下。日二服。”
《验方新篇》中载:“治伤风,头痛、鼻塞:普茶三钱,葱白三茎,煎汤热服,盖被卧。出热汗愈。”
明代王廷相《严茶议》载:“士庶所用,皆普茶也,蒸而成团瀹作草气,差胜饮水耳。”
明·方以智《物理小识》:“普洱茶蒸之成团,西番市之,最能化物。”
明·兰茂《滇南本草》“滇中茶叶,主治下气消食,去痰除热,解烦渴,并解大头瘟。”
明·谢肇淛《滇略》:“味重力峻,善吐风痰,消肉食。凡暑痧气、腹痛、干霍乱、痢疾等症初起,饮之辄愈。”
清·赵学敏《本草纲目拾遗》云:“普洱茶膏,黑如漆,醒酒第一、绿色更佳;消食化痰,清胃生津。普洱茶,蒸之成团,西番市之,最能化物。普洱茶味苦性刻,解油腻牛羊毒,苦涩,逐痰下气,利肠通泻。”“普洱茶膏能治百病。如肚胀,受寒,用姜汤发散,出汗即可愈。”
清·吴大勋《滇南闻见录》下卷“团茶产于普洱府属之思茅地方,茶山极广,夷人管业……其茶能消食理气,去积滞,散风寒……最为有益之物。”
清·王士雄《随息居饮食谱》“普洱产者,‘青稞之热,非茶不解。故不能不赖于此。”
清《普洱府志》卷之十九载:“茶产六山,气味随土性而温,生于赤土或土中杂石者最佳,消食、散寒、解毒。”
清·阮福《普洱茶记》:“普洱茶名扬天下,味最酽,京师尤重。”清·张泓《滇南新语》云:“滇茶,味近苦,性又极寒,可祛热疾。”清·吴大勋《滇南闻见录》云:“团茶,能消食理气,去积滞,散风寒,最为有益之物。清·宋士雄《随息居饮食谱》云:“茶微苦微甘而凉,清心神醒睡,除烦,凉肝胆,肃肺胃,明目解渴。”《思茅厅采访》云:“帮助消化,驱散寒冷,有解毒作用。”《百草镜〉云:“闷者有三:一风闭;二食闭;三火闭。唯风闭最险。凡不拘何闭,用茄梗伏月采,风干,房中焚之,内用普洱茶三钱煎服,少倾尽出。费容斋子患此,以黑暗不治,得此方试效。”民国柴萼《梵天庐丛录·普洱茶》曰:“普洱茶……性温味厚……”
普洱茶与健康:第一章,普洱茶的功效(六)
发表在新一期《美国科学院学报》上的报告称,人体内的伽马-德尔塔T细胞”是抵御病菌、病毒、真菌和寄生虫感染的第一道屏障。哈佛大学医学院的杰克·布科夫斯基博士等科学家在实验中发现,从普洱茶、绿茶、乌龙茶等茶叶制品中提取出的L-茶氨酸,能非常有效地提高这种免疫细胞的工作能力。这结论是科学家最初在实验室的细胞实验中发现的,其后通过人体实验又验证了这一结论。日本和美国科学家证明茶叶中的EGCG对流感病毒有较强的抑制作用,能阻止病毒黏附在细胞上。即便是在“非典”流行期间,WHO和我国台湾的专家也建议以喝茶来阻止冠状病毒的入侵。美国科学院研究人员还发现茶叶里的一种成分能加强免疫系统,抵抗入侵的病菌、病毒,提高抗感染能力。
5、普洱茶抗氧化作用
普洱茶的膳食纤维含量较其他茶叶高,普洱茶中含有大量维生素,其中胡萝卜素含量较高,而且普洱茶中氨基酸种类较齐全,其中健谷氨酸的含量高达23.96%,经常饮用不仅可补充人体所需维生素、康矿物质、微量元素等,还可以起到抗氧化防衰老的功效。洛扎努大学的研究人员从普洱茶中提取得到的一种成分,被研究发现具有抗氧化作用,可延缓肌肉消耗和衰退。日本野节夫和增山一郎合著的《功效奇异的普洱茶》一书,更是在日本掀起了普洱茶热。1991年8月26-29日在日本静冈举行的“茶与健康国际学术讨论会”中,与会者对中日学者合作所著的论文《黑茶》中四甲氧基苯及其诱导体的抗氧化活性表现了极大兴趣,引起了强烈反响。
6、普洱茶抗癌、抗辐射作用
昆明天然药物研究所梁明达、胡美英教授发现普洱茶杀灭癌细胞的作用最为强烈,甚至常人喝茶的1%的浓度亦有明显的作用。从20世纪末起已有更多的研究集中在探索这种功效的机理,而且研究的水平从细胞学、生物化学水平逐渐发展到分子生物学水平。这种研究已逐渐和对饮茶后人体血液和器官中的存在浓度的研究相结合进行,因而具有更强的可信性。广东中山大学国藩等用普洱茶进行的研究结果表明,饮用浓度为2%普洱茶汤可以解除用钴60辐射引起的伤害。茶叶还可明显抑制黄曲霉素苯并芘等诱导的细胞突变、基因与染色体突变,以及放射线诱导的细胞癌变。它对香烟诱导的突变的抑制作用比维生素C、E、β胡萝卜素更强。
7、普洱茶养胃、护胃作用
普洱茶是大叶茶种,茶叶内含成分较浓,生津功能较强。生津是指口腔中分泌出唾液。在中国传统的养生中,唾液非常宝贵,有“延寿浆”之美誉。现在医学认为,唾液中含有多种有益成分,尤其是对促进消化、增强养分吸收功能,有着很大的作用。在适宜的浓度下,饮用平和的普洱茶对肠胃不产生刺激作用,黏稠、甘滑醇厚的普洱茶进入人体肠胃形成的膜附着于胃的表层,对胃产生有益的保护层,长期饮用普洱茶可起到养胃、护胃作用。用于胃脘隐隐作痛或痛经时,用法为普洱茶5克生姜3片红糖5~10克。
8、普洱茶的健牙护齿作用
普洱茶中含有许多生理活性成分,具有杀菌消毒的作用。湖南医科大学口腔系茶与健康实验室主任曹进用普洱茶进行健齿第一幸普洱茶的力效一抑制变形球菌附着能力实验,发现普洱茶具有健齿、抗菌斑形成的作用,其有效浓度在0.125%~1%之间,以1%浓度效果最佳在用于口腔疾病的治疗中,尤其是用于牙齿病菌的消除,需要定的茶汤浓度。普洱茶健齿、抗菌斑形成作用,主要通过抑制GTF活性,抑制胞外葡聚糖的产生。茶叶的坚齿功效,其主要作用成分是氟元素和茶多酚物质。在古代文献中,对茶的健牙护齿作用的描述主要有:《茶谱》记载“坚齿已”;《敬斋古今注》记载“漱茶则牙齿固利”;《饭有十二合说》记载茶能“涤齿颊”。饮茶可以抑制口腔中龋齿菌分泌的一种酶,使得龋齿菌不能黏附在牙齿表面,同时,茶叶中的茶多酚还可杀死龋齿菌;茶叶中的氟元素可以起到使牙齿的珐琅质更加坚固的作用,因而起到防龋的效果。
五、普洱茶的时间效应
英国联合利华茶叶研发中心菲尔·埃文斯博士将茶的作用从时间上划分为四阶段,即一分钟功效、一小时功效、几星期功效、一生功效。一分钟功效:即瞬间功效:注水泡茶,即有香气袭人鼻翼。约一分钟后,茶水幽雅纯正,不温不燥,不缓不急;另外,茶叶中的氟含量非常丰富,喝茶后氟可以被留在口腔中,起到保护牙齿的作用,帮助建立和维护一个健康的口腔内环境。小时功效:茶叶中富含蛋白质、氨基酸、茶多酚、碳水化合物等。茶叶中含有的茶氨酸能使人在保持清醒的状态下放松。茶叶与咖啡一样有提神醒脑的作用,而茶叶中的咖啡因含量仅相当于咖啡的一半,不会使人过于亢奋几星期功效:茶叶特有的茶黄素能够降低胆固醇,茶叶中的儿茶素能够瘦身减肥,控制体重;茶多酚在抗氧化、抗菌、抗辐射、抗肿瘤等方面效果显著,这些功能对皮肤有独特的保护和疗作用,如防衰去皱、消除褐斑、防止水肿、抗癌等。生功效,即长久功效:茶叶中的茶多酚具有很强的降脂功效,能有效保护毛细血管,有利于人体血管的舒张,增强微血管的弹性和韧性,起到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作用。茶叶中的茶氨酸能降血脂、降血压、降低血黏度、抗血小板凝集,因此,茶能防衰老,提高免疫力,使人长寿。
普洱茶与健康:第一章,普洱茶的功效(四)
陆羽所列举的上述症状与典型肺炎或疑似病例就很接近。唐代医学家陈藏器在《本草拾遗》中记载:“止渴除疫。贵哉茶也。”刘贞亮在《茶十德》中也把“以茶除疠气”列为茶德之一。茶叶对各种疮、瘘具有良好疗效,内服、外用均可。可配伍银花、甘草等。
7、消食、去油腻茶中的咖啡碱能提高胃中的消化液的分泌量,促进食物的消化与吸收。这种功能是建立在其具有“解肥腻”、“下气”等药效基础上的。中医文献中,称其能主治“食积不化”的见于〈本草求真》。记载“去肥腻”功效的有〈檐瀑日记》;记载“饭后饮之可解肥浓”的有《老老恒言》;记载“去腻”的有《东坡杂记》、《茶谱》和〈茶经》;记载“解油腻、牛羊毒”的有〈本草纲目拾遗》;记载“去人脂”的有〈本草拾遗》和《食物本草会纂》;记载“解荤腥”的有《饭有十二台说》;记载“去腥腻”的有《瓯江逸志》。用于消食、去油腻时茶量在10克以上。
8、醒酒
《广雅》、《采茶录》、《本草纲目拾遗》和《瓯江逸志》中称茶具有“醒酒”功能。记载茶能“解酒”的文献有〈仁斋直指方》;记载“解酲”的有〈续茶经》;记载茶能治“酒毒”的有《本草图解》和《药材学》;记载“醉饱后饮数杯最宜”的见于食物本草会纂》;记载“解酒食之毒”的见于《仁斋直指方和《本草纲目》。用于醒酒时茶量在10克以上。可配伍葛根花、麦冬等。
9、下气茶的“下气”功效
是指饮茶能够疏通肠胃郁结之气,使人体气机通畅,保持脏腑功能平衡。由于“下气”一词属于中医概念,其与胃之浊气上逆相关,临床功效表现多为消胀、降逆、止嗳呃。此外,文献中称“通利肠胃”、“消胀”、“开郁利气”等也是指“下气”的功效。记载“通利肠胃”者有《竺国纪游》的有新修本草)、《食疗本草三才图会》、《本草经疏〉、《饮膳正要》。记载“消胀”的有在中医文献中记载“下气《续茶经》;记载“消膨胀”的有《本草纲目拾遗》;记载“开郁利气”的有《本经逢原》。关于茶的下气功效,相关方剂如《串雅》:“治虫积、虫胀茶叶五钱,青盐一钱,洋糖、棱、雷丸各三钱,为末。将上盐、糖煎好后入三味调匀,每服三钱,白汤送下。不仅茶叶有下气的功效,茶籽也有同样的功效。《本草纲目》载:“上气喘急,时有咳嗽,茶籽、百合等分,为末,蜜丸梧子大,每服七丸。”
10、利水普洱利水,这里的“水”,是指体内水湿之邪
所谓“利水,是萘指用淡渗利湿的药物通利小便,使水湿之邪从小便排出。在中药5健文献中从功效角度记载茶能治小便不通”或“小便不利”的有康《圣济总录》与《药材学》;记载“利水”的有《本草拾遗》和《本草求真)记载“利水道”的有《茶谱》和《茶经》;记载利尿”的有《中药大辞典》和《中国药学大辞典》;记载“利小便的有《神农食经(新修本草)、《干金翼方》、《饮膳正要》和《三才图会》。用于利水时可配伍白花蛇舌草、竹叶等。
11、通便
通便就是通畅大、小便之意。中医文献中从治疗功效角度记载茶能治“二便不利的有本草求真《食疗本草》;记载“刮肠通泄”的有《本草纲目拾遗》;记载;记载“利大肠”的有利大小肠的有《本草拾遗》;记载“利二便,通大小肠”的有《中国医学大辞典》用于通便时可配伍少量生首乌、大黄等。
12、治痢
“痢”是中医学的一种病名,古称“滞下”。又因病情不同而有“赤痢”、“白痢”、“赤白痢”、“噤口痢”等名。医学研究及临床实验证明,云南普洱茶有消炎、杀菌、治痢作用,浓茶汁日服十次,可以洽疗细菌性痢疾,这与云南大叶种茶内含丰富的茶多酚直接相关。记载“止痢”的有〈本经逢原》;记载“合醋治泄痢甚效”的有〈本草别说》;记载茶能“治毒赤白痢”的有日用本草》;记载茶能治“血痢”的有〈本草求真》。治痢,绿茶优于普洱茶。单方即可取效,复方配伍较多的是与生姜同用。〈本草图解》与(《日用本草》均有茶“同姜治痢”的记载;《仁斋直指方》更是强调指出:“姜茶治痢……不问赤白、冷热,用之皆宜。”
普洱茶与健康:第一章,普洱茶的功效(五)
13、祛痰痰在中医学的概念中是一种病理产物,分有形之痰和无形之痰。有形之痰多指我们今天所见的呼吸系统排出的痰,无形之痰指的是痰浊,多为高血脂、脂肪栓等。茶的祛痰功效在中医文献中以不同表述方式出现,记载“去痰”的有(新修本草》、〈千金翼方〉和《三才图会》;记载“除痰”的有〈本草拾遗〉、《茶经〉、〈茶谱》;记载“解痰”的有《食疗本草》;记载“逐痰”的有〈本草纲目拾遗》和《中药大辞典》;记载“消痰”的有《本经逢原》;记载“去痰热”的有《神农食经》和《饮膳正要》;记载“凉肝胆涤热消痰”的有《随息居饮食谱》;记载“入肺清痰”的有〈本草求真》;记载治疗“痰热昏睡”的有《中国医学大辞典》。《瑞竹堂经验方)中载有“去痰”方剂:“痰咳,喉声如锯,不能睡卧,好茶末一两、白僵蚕一两为末,放碗内,倾沸汤一小盏,用盏盖定,临卧温服。”
14、祛风解表中医理论认为,风邪外袭于“肌表”,出现“表证”,治疗的方法是“解表”,即疏散外邪、解除表证之意。中医八法中的“汗法”即是解表的一种治法。描述茶“祛风解表”功效的中医文献如下:《本草纲目》中记载茶使人“发轻汗而肌骨清”;〈茶谱〉中记载茶能“疗风”;〈本草纲目拾遗》和《广东新语》中记载茶能“祛风湿”;《片刻余闲集》中记载有“小丿儿痉疹不出用之神效”;《茶经》则记载茶能治疗“四肢烦,百节不舒”。用于外感风寒时,用量为普洱茶5克、生姜3片、葱白2个。
四、普洱茶药理功能的现代研究
近年来,国内外对普洱茶的营养、药理、功能进行了更加深入的研究,普洱茶的药效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开发。从古老的关于普洱普茶药用功效的记述到现代物理、化学研究手段和方法的更新,不仅茶从经验偏方及其临床效果,而且从生物化学、生物物理,分子生物学、遗传学的方面对其机理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从实验动物活体康上取得了可靠的结果。普洱茶除了和其他茶类一样具有茶叶的一般功能外,现代研究证实在以下几个方面的疗效更为显著。
1、普洱茶降脂、降压、抗动脉硬化,具有一级预防冠心病的作用西南农业大学研究认为,茶叶在渥堆过程中,黄酮类物质中以黄酮苷形式存在者最多。而黄酮苷具有维生素P样的作用,可防止人体血管的硬化。何国藩、林月婵等在临床上的观察结果表明,饮用普洱茶后能引起人体血管舒张,血压暂时下降,心率减慢和脑部血流量减少等生理效应。饮茶可以降低人体血液中有害胆固醇的含量,而增加有益胆固醇含量,有降低血压的功效。同时可以降低血液的黏度,抗血小板凝集,对预防心血管疾病(如脑血栓、冠心病等)有效,所以,长期服用普洱茶可以减轻动脉粥样硬化和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发生。
2、普洱茶的减肥作用普洱茶在水中溶解后有促进新陈代谢、平衡和节制胆固醇的奇效。普洱茶中的麴菌,含有微量脂肪分解酵的脂肪酶,这对脂肪分解具有效用;另外,减肥的作用还与降血脂密切相关。普洱茶中的麴菌可口少血液中的胆固醇及甘油三脂,抑制体重增加。
3、普洱茶降血尿酸的作用由于体内嘌呤代谢障碍,血尿酸增高或尿酸排泄减少,导致尿酸盐结晶沉积在关节及皮下组织等引起一些异质性疾病。在血尿酸增高还没有发展成痛风时,坚持长期饮用普洱茶可以起到治未病”的作用。
4、普洱茶的抗病毒、杀菌抑菌作用饮茶对杀灭肠道疾病病菌有持久的效果。1956年,前苏联的位科学家将弗氏痢疾杆菌放入普洱浓茶汁中,20分钟内细菌全部被杀死。汪玲平(上海进出口检验检疫局)对茶的抑菌抗菌作用的实验表明,茶汤达到一定的浓度,对细菌的繁殖就有抑制作用。
普洱茶与健康:第一章,普洱茶的功效(三)
1、少睡
茶中的咖啡碱有兴奋中枢神经的功能,可以减轻疲劳。在古代和近现代文献中,具体描述“少睡”功能的措辞主要有:“令少眠”、“令人少寝“醒睡眠”、“令人少睡”、“破睡”、“不寝”等。从主治病症的角度描述茶叶的“少睡”功效有:《食疗本草》:“除好睡”;《汤液本草》:“治中风昏聩、多睡不醒”药材学》:“治神疲多梦”;《中国医学大辞典》:“治痰热昏睡”,等等中医理论认为:“心主神明”,“令人少睡”与现代的“提神”之称类似,都是中枢神经兴奋的结果。不过中医理论所总结的“少睡”功效,除了对生理性的睡眠产生清醒的作用外,还可用于治疗因疾病而引起的昏睡、困乏等病理现象。如宋代黄庭坚的《催公静碾茶》中有:“睡魔正仰茶料理,急遣溪童碾玉尘”,普洱又如陆游的《昼卧闻碾茶》中有:“玉川|七碗何须尔,铜碾声中睡已无茶5健用法:单方或者复方。对生理性的睡眠产生清醒的作用时用单方或者复方;用于治疗因疾病而引起的昏睡、困乏等病理现康象,用复方,可配伍健脾化痰等药物。健脾化痰药如川贝母、苍术等。
2、安神
中医理论认为“阳浮于外”,出现烦、闷等症状;严重者还可能发生惊、厥、痫主神明因于等情况。心火旺盛或气亏虚则中称茶能“清心神,《本草纲目拾遗》和《中国医药学大辞典》中称茶能志描述茶的“安神”功效的中医文献主要有:《随息居饮食谱》清神神农食经闷华佗食论能诵无忘中记载和有干金方与兄子南茺州刺史演书》及唐代温庭筠的《采茶录》中有茶能清神”久食益意思中则称为治体中烦闷等描述从主此外还有“悦而言破孤古代诗的记载中亦有不少论及茶的晋代刘琨安神功效的如宋代赵诘的《大观茶论》之“祛襟涤滞,致清导和”,明代许次辽的《茶疏》之“常饮则心肺清凉,烦郁顿释”。“sr茶的安神方剂则更是对“安神功效”的最直接的诠释,如圣济总录》的姜茶散方:“治霍乱后烦躁、卧不安,干姜(炮为末)二钱七,好茶末一钱七,上二味,以水一盏,先煎茶末令熟,即调干姜末服之。”又如《孺子方》之“疗小儿无故惊厥,以苦茶、葱须煮服之。”注意茶量宜少,冲泡时间稍长。
3、明目
茶中的维生素B2能参与体内氧化还原反应,维持视网膜正常机能,可防治眼病,维生素C可提高机体对病毒的抵抗力。古代文献中,称茶能“明目”的有《本草拾遗》、《茶经》、《茶谱》等;称“清于目”的有《食物本草会纂》;称茶能治“目涩”者第有《茶经》;能疗“火伤目疾”的有《本草求真》。可配伍菊花、章甘草等。
4、清头目
从功效角度看,记载“清头目”的文献有《汤液本草》的功《本草图解》、《本经逢原》、《中国医学大辞典》和《中药大辞效典》等。描述茶能治疗“头目不清”的,见于《本草求真》;记载“治头痛”者有《茶谱》;记载“理头痛”者有《古今合璧事类外集》;记载治“脑疼”者,有《茶经》;记载“愈头风”者有《岭外代答》;记载治“头痛目昏”者有《药材学》。可配伍荆芥、荷顶等。
5、止渴生津、清热、消暑茶中的咖啡碱、多酚类物质和多种芳香物质具有清热、止渴、生津、消暑功能。记载“止渴”的有《茶经》、《神农食经》、《本草拾遗》等;记载“疗渴”的有《唐国史补》;记载“解渴”的有《随息居饮食谱》;记载“止渴生津液”的有《食物本草会纂》;记载“清胃生津”的有《本草纲目拾遗》;记载润喉”的有卢仝诗。从治疗功效而言,记载茶能治“热渴”的有《千金翼方》《新修本草》、《茶经》、《三才图会》;记载能除“烦渴”的有《药材学》、《中药大辞典》;记载能“消渴不止”的有《本草求真》;记载“渴喜一碗绿昌明”的有白居易的诗。“消暑”功效的记载见于《仁斋直指方》和《本草图解有关治疗中暑的条文有:《本草别说》中的“治伤暑”、《台游日记》中的“可疗暑疾”。可配伍葛根、麦冬等。
6、解毒解毒包含两方面的含义:一方面是指有毒的物质,另一方面普洱指的是中医概念中的“热毒”。茶中所含的酚类衍生物,能沉淀生物碱和重金属。因此,茶可作为重金属盐和生物碱的抗拮剂,茶另外茶中的含硫化合物,对于一些作用于硫基的毒物如砷、汞等健具有解毒作用。中医书籍中所指的“毒”,从病症方面而言以康“热毒”占最重要地位。所以,茶的解毒功能又多称“清热解毒”。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咽喉肿痛、皮肤病症及瘴、瘟等,其致病因素也多为热毒。有关茶的解毒功效,在中医文献中描述为“清热解毒”的有《本草求真》;记载“解毒”的有《中药大辞典》;在《本经逢原》中描述其为“避瘴”;《本草拾遗》中记载“除瘴气”。从治疗功效角度而言,《简便方》中记载茶能“解诸中毒”;《茶中杂咏序》中记载茶能“除浠而去疠”;《岭南杂记》中记载茶能“利咽喉之疾”。茶圣陆羽在他的《茶经》这部1200多年前(公元780年)世界上第一部权威性茶学专著中有关于茶的效用的描述,古文译意是因茶性至寒,最宜用做饮料如感到体热、口渴、凝闷、脑疼、眼倦、四肢疲劳、关节不舒服的时候,喝上四五口茶就有显效。
一、普洱茶膏陈化的“路径”《普洱茶膏》第七章
《普洱茶膏》第七章:普洱茶膏的陈化机理,一、普洱茶膏陈化的“路径”。二、普洱茶膏香气的生成“路径”。三、普洱茶膏陈化的环境要求。
我们知道,普洱茶是需要一段时间的陈化周期,才能使品质趋向“成熟”。这是一个丑小鸭向白天鹅转变的过程。
普洱茶膏也需要陈化的过程,与普洱茶不同的是,它不是“巨变”的过程,而是内部的成分组合产生“细化”的过程。
我们也可这样认为,普洱茶膏的陈化也属于“变的艺术”,只是这个“变”不似普洱茶那么“剧烈”,犹如“脱胎换骨”。一饼生茶在自然存放50年之后,其外观颜色与冲泡后的汤色口感都与50年前截然不同。普洱茶膏的“变”,则是在原有物料基础上逐渐拔高的过程。它最初的汤色也是红色,但是呈褐色。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其汤色越来越红亮、通透,口感更加醇厚,香气更丰富。
当然,我们在讨论这个问题之前,必须作一个说明:我们这里探讨的普洱茶膏陈化机理只涉及现代普洱茶膏,即靠低温过程生产出的普洱茶膏。而“大锅熬制”与“速溶茶粉”之类凡是高温过程生产的普洱茶膏,由于“酶”及茶叶中的一些营养物质被破坏,缺乏陈化的基础,更没有陈化的“动能”。它们只有保质期的概念,不具备陈化的物质条件。虽然陈化与保质期同属于时间概念,但陈化是缓慢发酵所需时间的特殊表达,它不仅包含时间概念,还有陈化方法与品质提高的综合内容。而保质期表达的时间概念相对单纯,是纯粹的时间界限,过了规定的时间,就意味着保质概念的失效。
普洱茶膏陈化的“路径”
普洱茶膏的陈化,就其内部的化学变化而言十分复杂。它是分子的一次次分解、聚合、再分解、再聚合的过程。说得通俗点,是大分子物质向小分子转化的过程。普洱茶膏中的多种生物酶参与了这个过程,并成为这个过程的“主力军”。
以茶多糖为例。
所有茶叶及茶叶深加工的产品,包括各种方法制成的普洱茶膏。其最初的多糖成分一般都是粗多糖。粗多糖是一类与蛋白质结合在一起的酸性多糖或酸性糖蛋白。绝大部分是由多糖、蛋白质、果胶、灰分和其他成分组成的混合物。粗多糖具备人体需求的部分营养源,但对儿童、老人而言,尤其是糖尿病患者,粗多糖是禁忌的。
茶多糖是由粗多糖纯化的精细多糖,优于粗多糖。其蛋白部分主要由约20种常见的氨基酸组成,糖的部分主要由阿拉伯糖、木糖、岩藻糖、葡萄糖、半乳糖、甘露糖、木糖及果糖等,矿质元素主要由钙、镁、铁、锰等及少量的微量元素,如稀土元素等组成。它的营养成分较高,可谓老少皆宜,对糖尿病也有辅助治疗功能。
普洱茶膏,无论是低温还是高温,其加工制成的最初,都具有粗多糖的组分。但不同的是:前者为具有生物活性的复合多糖,后者则是没有生物活性的粗多糖。
普洱茶膏的粗多糖向茶多糖(也称精茶多糖)转化,必须达到两个条件:
一是制备过程必须是低温或常温的条件,保证粗多糖这种复合多糖的生物活性,这是粗多糖向茶多糖的转化基础。反之,如是高温的过程,像“大锅熬制”,会使茶膏内含的复合多糖失去生物活性。同时也失去转化的“动能”。我们常见“大锅熬制”的普洱茶膏黏性很大,含糖量较高。只要是在多雨季节,空气中湿度加大,茶膏的黏性也会加大。如果裸露在空气中,就会滋生细菌而生成绿毛菌与黄褐色霉斑。其原因是粗多糖在高温中已被“恒定”,没有转化基础。容易变质。
二是陈化。低温过程制作的普洱茶膏在经过一段时间陈化后,一般最短为三个月(必须是厌氧环境),利用粗多糖的生物活性,加上生物酶一次次将其降解,自然纯化,才能纯化出茶多糖。没有陈化的过程或是陈化的基础,茶多糖是很难出现的。这与普洱茶的陈化如出一辙。因此,无论是一款陈化时间较长的普洱茶,还是陈化一段时间的普洱茶膏,我们都会在品饮中发现其特有的润滑,好的产品有入口即化的感觉,这个“滑”是果胶类物质“放大”的结果。
同样,我们在品饮这类产品时,会感到一种醇厚,杂气味不重或者说没有杂气,是因为茶多糖本身就是影响茶品的滋味与香气物质之一。
再以茶红素为例。
茶红素是一类复杂的红褐色酚性化合物,包括多种相对分子质量差异极大的异源物质,其相对分子质量为700~40000,至今还未能分离纯化出单体。我们现在说的茶红素实质是茶红素的分子团,是茶色素中的某种混合物。
茶红素在红茶、黑茶及普洱茶中普遍存在。是国际社会公认的茶叶中最宝贵的营养物质之一,未来可能对治疗癌症都会有突破性的医学发现。
一段时间以来,科学家依照红茶的发酵模型研究茶红素形成的“路径”:
茶黄素—→茶红素—→茶褐素
这个演化过程告诉我们,红茶的发酵是先产生茶黄素,然后是茶红素。但茶红素极不稳定,随即向茶褐素转化。因此,目前对红茶的检测中,只能检测到茶褐素。不能检测茶红素。因为目前还没有建立检测茶红素的方法,更没有这方面的标准。红茶中的色素演化到茶褐素时就完结了,再往后的演化就是霉变的过程。因此,很多茶叶专家都以红茶的色素演化为标准,进而提出普洱茶不存在越陈越香的概念。更不赞同普洱茶存在陈化一说。
但普洱茶(包含普洱茶膏)的茶红素生成机理与红茶不同,它的前半段色素的演变与红茶相似,可后半段却与红茶的色素演化不同,是经过了一个“回车键”再析出的过程,即:
茶黄素—→茶红素—→茶褐素—→茶红素
这是笔者的一个观点。也是笔者和几个研究人员正在做的课题。这种观点的依据有两个:
①普洱茶在陈化过程中,其色素的演化过程与红茶不同。红茶的发酵在进入到茶褐素后就终止了,再往后就是霉变的过程。因此,红茶的保质期相对很短。但普洱茶却不同,普洱茶由最初的茶黄素(汤色为橘黄)到发酵一定程度演变为橘红色、玫瑰红色,然后进入褐色阶段,汤色呈暗红色。随后,伴随陈化时间的延长,其汤色竟一点点红亮起来,通透度及红亮度都明显提高。实际上是茶褐素经氧化析出的茶红素所致。因此,普洱老茶,汤色的红亮度一定高于年份低的普洱茶。这一现象为我们提出普洱茶独有的色素演化机理提供了实物基础;也是普洱茶越陈越香的化学证据。
②普洱茶膏的色素变化也证明这点。普洱茶膏最初的制成,其汤色也是偏暗,茶褐素的含量在色素检测中高达66.6%(蒙顿茶膏2006年委托“农业部茶叶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检验报告数据)。但随着陈化时间延长,短的在半年左右,其汤色的红亮度明显好于最初。同普洱茶一样,也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其汤色的红亮度愈来愈高。也与普洱茶的陈化机理趋同,呈现品质整体向上的趋势。
实际上,这一切都与陈化——这一特有的后发酵有关。
这个陈化机理再一次证明,低温萃取的方法是构建现代普洱茶膏品质的基础,而陈化的过程则是提升品质的关键。
普洱茶膏的欣赏《普洱茶膏》第十一章
普洱茶膏的欣赏《普洱茶膏》第十一章
目前市场上虽然普洱茶膏的产品很多,但能够做到具有欣赏价值的产品还很少。蒙顿茶企业是业界的先行者,也尝试制作了一些较为精美的产品。本章就以蒙顿茶膏为例,将部分产品展示给读者,但愿能给您带来愉悦的享受和美的启迪。更希望通过这种欣赏,引起更多人对普洱茶膏的关注,以期创造未来更有价值的产品。
一、普洱茶膏的“三绝”
蒙顿茶膏的三款特殊产品:玉龙胜雪、红运当头、普洱黑金,被业界奉为普洱茶膏“三绝”。它们的制作工艺、外观形态、汤色、口感各有特色,为蒙顿茶膏的经典作品。而且,这些制作工艺内含的生物技术水平较高,目前仅为蒙顿企业一家掌握与生产。因此,这三款产品也被业内称为“茶膏三绝”。
玉龙胜雪(珍品级)
“玉龙胜雪”的名称是沿袭古代宋朝著名的一款名茶“龙园胜雪”的称谓。“龙园胜雪”,产自福建,为宋朝时期三十八款名茶之一。这两款名茶其外观具有颜色上的相似性,为加以区别,依据云南著名的玉龙雪山这一“圣景”,故将这种特殊的普洱茶膏取名为“玉龙胜雪”。虽然“龙园胜雪”早已失传,但“玉龙胜雪”却延续至今。是“茶膏三绝”之一。
“玉龙胜雪”又称茶石(也有称石乳),其外观显出重度白霜,为茶膏长时间后陈化所致。这种白霜,是茶膏自身的儿茶素与咖啡碱天然络合物,有极高的营养与品饮价值。如能发现其白霜向茶膏内部浸透,更是稀有。由于它陈化条件要求极高。古时候生产全凭偶然性,出品率极低。十分难得,基本上只用于观赏。即使在现代,高品质茶膏能转化为“玉龙胜雪”品级的也只有15%,出产量极低,属于十分难得的产品。
蒙顿企业生产的“玉龙胜雪”,选用云南省普洱市(原思茅地区)乔木大叶种茶叶,在遵循清朝宫廷传统工艺的基础上,又结合现代生物技术,经过筛选与特殊的后陈化工艺所得。在品质上,它注重内质丰富厚重,汤色呈宝石红色,回甘持久,没有任何杂气,有百年茶膏的灵秀与韵味。好似一部历史沉积的书,有沧桑巨变,也有曲径通幽,让人回味无穷。
红运当头(珍品级)
“红运当头”是选自云南省临沧市、普洱市(原思茅地区)乔木大叶种茶叶,采用最先进生物技术精制而成,为目前国内外唯一“上投茶”产品。
“红运当头”的特点是,在冲泡时,先放水,后放入茶膏,且茶膏始终漂浮于水上,让茶膏红色的颜色呈云雾状向下飘散,极具动感,似天赐福运,又似独中头彩,是祝福,也是期盼。
品饮时,更是沉香浓郁,口感醇厚,为茶中难得的珍品。被尊称为“茶膏三绝”之一。
普洱黑金(珍品级)
“普洱黑金”外观呈“煤精”般的乌黑油亮,其断面的“亮”度更为明显,可谓普洱茶中的“黑金子”;在品饮中,它打破以往茶膏“淡薄”的口感,在普洱茶特有的“厚、滑”基础上,具有普洱老茶特有的“药香”,基本上可与陈化七十年以上的普洱老茶相媲美,可视为普洱茶中的“金子”,被称为“茶膏三绝”之一。
本品选用云南勐海地区乔木大叶种茶叶,在遵循清朝宫廷传统工艺的基础上,结合现代生物技术,经过特殊的后陈化工艺所制成。在品质上,它注重内质丰富厚重,汤色呈宝石红色,回甘持久,茶味具有独特的普洱老茶特有的“药香”。
二、普洱茶膏的“三杰”
蒙顿企业自2005~2009年先后制作了上百种块状压模茶膏,其中三款产品最受消费者喜爱,即:二龙戏珠、吉祥凤凰、吉祥孔雀。它们最突出的特点是版形漂亮,图案精美,线条流畅,其外观堪比艺术品。被业界及收藏者奉为“茶膏三杰”。
二龙戏珠(珍藏级)
原料:临沧市、普洱市(原思茅地区)乔木大叶种茶叶,品级一级。
外观:选取中国古代图腾“二龙戏珠”,线条优美,有立体雕刻之美,细节逼真,色泽光润。
汤色:呈葡萄酒色,通透明亮。
口感:厚重滑润,茶味纯正,有淡淡的沉香,回甘悠长。
特点:寓意喜庆,龙运持久。观之赏心悦目。
同时,本品另装有20克散块茶膏,选用精美象牙白开片瓷瓶包装,与二龙戏珠的品质一致,供鉴赏者品尝。
吉祥凤凰(珍藏级)
原料:易武正山乔木大叶种茶叶,品级特级。
外观:选取中国古代凤凰图案,线条极其流畅,形象逼真,立体感极强,色泽光润。
汤色:宝石红,通透红亮。
口感:厚、滑、浓、润,有淡淡的药香。
特点:为大块膏体,净重700克。同时又是寓意吉祥,观之赏心悦目。
本品由于制作复杂,成品率极低,至今不公开销售,只向超级普洱茶膏发烧友提供,每年生产不超过50块。
吉祥孔雀(珍藏级)
原料:勐海布郎山乔木大叶种茶叶,品级特级。
外观:选取云南西双版纳特有的孔雀图案,羽毛丰满,形象逼真,立体感极强,色泽光润。
汤色:宝石红,通透明亮。
口感:厚重,滑感极强,回甘持久,具有特有的韵味。
特点:为大块膏体,净重700克。寓意吉祥圣洁,赏心悦目。
本品由于制作复杂,成品率极低,至今不公开销售,只向普洱茶膏超级发烧友提供,每年生产不超过50块。
三、“七十二先生”普洱茶膏
蒙顿企业自2006年就开始了普洱茶膏一款特殊产品“金瓜”的试制。由于这款茶膏近似半球形状,其茶膏的堆积与成型十分困难。到2009年,该工艺经历上千次试验终于成功。但美中不足的是,仍然存在成品率极低的问题。
“七十二先生”普洱茶膏只向普洱茶膏超级发烧友提供。
这款茶膏有两大特点:
①原料是选用云南特有的18个茶区的原料拼配而成。
②每年仅生产72个。
普洱茶与健康:第一章,普洱茶的性味归经(二)
二、普洱茶的性味归经
普洱茶是以晒青绿毛茶为原料,经泼水、渥堆、陈化和干燥等工序加工而成,具有滋味醇厚、陈香显著的特点。普洱茶的原料是茶树(CamelliasinensisL)的叶片,虽然其所含成分与绿茶、红茶有所不同,但主要是成分含量上的差异,所以普洱茶也同样具有一般绿茶和红茶对人体的保健功效。由于其所含成分和比例有所不同,因此会有其特殊的效应。
从中医理论看来,茶也是药,是著名的“万能之药”。它和其他中药一样必须在中医理论的正确指导下使用。明李中梓〈雷公炮制药性解〉记载,茶入心、肝、脾、肺、肾。甘、苦,微寒。甘味多补,苦味多泻,所以茶是攻补兼备的良药。
相对而言,不发酵的绿茶性偏寒,完全发酵的红茶性偏温,普洱茶经过渥堆发酵后,性较中和,不寒不热。普洱茶对热性和寒性体质均可适用,热证和寒证患者鄱可饮用,关键在于配伍和用量,适应的人群和病症极为广泛,药用有单方、复方,对人们的健康裨益很大。所以说,集药用、食用于一身的普洱茶是“二十一世纪的和平饮料”。
三、普洱茶的功效
茶叶自从被人类发现和利用以来,并且能够延续至今,最关键的不是它能使寡淡无味的白开水具有乃独特的味道,而是其具有诸多保健功效。《新修本草》记载其:“甘、苦,微寒,无毒”。本草纲目》中记载其具有清热、消暑、解毒、消食、去肥腻、利水、通便、祛痰、祛风解表、止咳生津、益力气、延年益寿等8功效。由于普洱茶经历了从生茶到熟茶的转变过程,其原料优良,工艺独特,功效也更为奇特。不仅具有茶的功效,还能温里散寒,祛瘀行气,健脾祛湿。现代医学对普洱茶功效的研究认为其有近20项功效:即暖胃、减肥、降脂、防止动脉硬化、防止冠心病、降血压、抗衰老、抗癌、降血糖、抑菌消炎、减轻烟z毒、减轻重金属毒、抗辐射、防龋齿、明目、助消化、抗毒、预防便秘、解酒等。其中層洱茶的暖胃(减肥、降脂、防止动脉硬化、防止冠心病、降血压、抗衰老、抗癌、降血糖作用尤为突出。林乾良教授将茶的疗效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即:少睡,安神,明目,清头目,止渴生津、清热、消暑,解毒,消食、去腻,下气,利水,通便,祛痰,祛风解表,坚齿,治心痛,疗疮治痿,疗饥,益气力,延年益寿,等等。
普洱茶膏探秘一:普洱茶膏的产生
编者按:陈杰老师的《拾起悠远的记忆----普洱茶膏探秘》一文在文献梳理考证和实物研究的基础上写成,展示了茶膏由唐至清起落浮沉的历史,尤其从实验和工艺制作的角度考辨了清代“宫廷普洱茶膏”的来龙去脉,并在厘清茶膏发展史的基础上,论及现代茶膏的特点及鉴别,实为现代茶膏行业的奠基之作,对现代茶膏行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更多精彩内容,请参阅陈杰《普洱茶膏——一种被遗忘的养生文化》一书。
普洱茶膏作为云南普洱茶五大系列品种(即普洱团茶、普洱饼茶、普洱沱茶、普洱砖茶、普洱茶膏)之一,有着上千年的生产历史。
与普洱茶前四个系列品种(团、饼、沱、砖)不同,普洱茶膏从诞生之始,就始终深居一隅,笼罩着一种神秘光环,极少被外界所知。即使在当今,云南普洱茶大红大紫之时,各种关于普洱茶的专著与文章层出不穷,可谓“泛滥成灾”。但仔细研读发现,关于普洱茶膏的介绍极为罕见,即使有,也只局限陈述古人的话语,对其产生、演变、特性、工艺及生产等缺乏必要的了解与剖析,形成某种意义上的学术空白。
这里需要指出的是,普洱茶中的团、饼、沱、砖四种茶品,从一出现到现在,同属于“雅俗共赏”的茶品,即从皇帝到王公大臣,乃至普通百姓,都可品尝品质不同的茶品,而唯有普洱茶膏不同,则是“非雅不能赏”,是皇家的专属贡品,非平民百姓所能得到。它不仅具有特殊的营养功能,同时也是权力与地位的象征。所以,很多学者认为,没有普洱茶膏的普洱茶家族,是不完整的。而且,普洱茶膏也是普洱茶家族中最高贵的成员。
我们从现今能够查阅的历史资料证明,普洱茶膏的名称是与普洱茶同时定名的。即1729年(雍正七年)。当时,清朝皇室在云南普洱地方设立普洱府,为流官制,管辖六大茶山等地,统管茶叶交易,不准私商贩茶。这样就使在普洱府地区交易的大叶种茶,统称为普洱茶,因此茶叶史专家们认为,普洱茶名称是以地方名称定名的。也就在这一年,雍正皇帝给云南总督鄂尔泰发圣旨,责成他亲自监督,选取最好的茶菁,制成普洱茶团、普洱女儿茶及茶膏,进贡朝廷做为贡品。这里指的茶膏就是普洱茶膏。由此可见,在1729年之前,即普洱茶及普洱茶膏正式确定名称之前,普洱茶及普洱茶膏就已经存在,否则,清朝皇帝不会在圣旨中明确点明。
一、普洱茶膏的产生
其实,只要注意中国茶叶发展历史,尤其是制茶工艺演化历史,就可以看出,普洱茶膏是在借鉴唐朝与宋朝制作茶膏的工艺的基础上演化而来,也是唐宋茶膏的延续。
1、茶膏的雏形始于唐朝
在中国的历史发展中,唐代是我国茶业和茶叶文化发展史上一个重要时代,史称“茶兴于唐”。陆羽作《茶经》、建立茶政收税、茶马贸易、民贡与官贡茶品的出现,都标志着茶业在唐代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
这期间,茶膏也做为贡品悄然出现,所不同的只是以民贡方式出现。
唐代的贡茶分为民贡与官焙两种;所谓民贡是由地方官吏将上等的好茶主动向朝廷进献,属于土贡性质,据《新唐书.地理志》记载,庐江郡(今安徽合肥、六安一带)在武德三年(公元620年),也是唐王朝建立后的第三年,向朝廷进贡茶叶,这在唐代尚属首次;而官焙是朝廷直接设立贡茶院,官营督造,专业制作贡茶。大历五年(公元770年),唐朝在湖州长兴与常洲宜兴交界的顾渚山建立顾渚贡茶院。
茶膏则是沿着民贡这条线浮上水面的。据吴任臣《十国春秋》记载,早在南唐闽康宗通文二年(公元937年),就有贡品茶膏进献,即“贡建洲茶膏,制以异味,胶以金缕,名曰耐重儿,凡八枚”。从这段文字中,我们不难发现:第一,“茶膏”字样正式出现;第二,外部用金丝芽装扮,显示贵重;第三,数量极少,只有八枚,而不象其它贡茶以多少担计算。凸显珍贵。
因此,茶膏一亮相,就具备一种显赫的身份,是其它贡茶所不能比拟的。我们也可以这样认为,正是由于这种特殊的尊贵,使它在贡茶中处于上品,被纳入史书的记载之中。
那么,唐代的茶膏是怎么制作出来的呢?
我们在仔细研究陆羽的《茶经》及唐代的制茶工艺后,可以做一个初步判断:茶膏的出现与唐代作饼制茶工艺有直接的关系。
蒸青作饼的制茶工艺在唐代已经逐渐完善,这种陈茶制作方法是唐代乃至以后的宋代茶叶加工的主流。陆羽在《茶经》中对这种制茶工艺归纳为十四个字,即“采之、蒸之、捣之、拍之、焙之、穿之、封之”;这里的“蒸、捣、拍”三个工序极易将茶叶中的部分茶汁与纤维物质分离,在空气氧化作用下,出现膏化现象。陆羽老先先在他所处的年代已经发现这一现象,并在《茶经》中多次提到“膏”字,如“畏流其膏”、“出膏者光”、“含膏者皱”等文字。
而且陆羽认为,真正的好茶一定是“含膏者皱”的外形,这里指的“皱”,是含膏的表现,即外形褶皱,茶汁流失少、茶味浓。《茶经》中列为第一位的好茶------“胡靴”,就是“含膏者皱”的代表。
但是,有一点需要指出的是,虽然陆羽从制作饼茶中发现了茶汁溢出后出现“膏化”现象,并认为这个“膏”是茶叶中的好东西,但他没有将茶汁与茶叶中的纤维物质彻底分离,而只是让“膏”仍然保持在茶饼的表面,与真正意义上的“茶膏”还有一定的距离。即使后来出现民贡的“茶膏”,都没有脱离茶叶的原始形态,都属于“含膏”的性质。唐代《国史补》记载唐代官贡茶品有十几亇品目,其中“岳洲邕湖含膏”就列其中。
2、茶膏真正形成是在宋代
宋代是中国茶业发展史上一亇有较大改革和建设的时代。很多学者认为,茶业兴于唐、盛于宋。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宋代饮茶风俗已相当普及,朝野“茶会”、“茶宴”、“斗茶”之风盛行。帝王嗜茶也数宋代最甚,宋徽宗赵佶更是爱茶痴迷,亲自撰写了《大观茶论》。或许正是因为这种举国上下对茶品的热衷,自然形成了制茶业在宋代的空前繁荣,从茶叶的采摘、焙制、造形、包装、递运、进贡等诸方面相比唐代制茶更上一层楼,且规定更加细致,命名也十分考究。
与唐代不同,宋代的制茶者对茶叶的膏化现象比较重视。他们认为茶叶中出现的“膏”,是茶中珍品。他们采用榨取的工艺,先将茶蒸熟,再“须淋洗数过。方入小榨,以去其水,又入大榨出其膏”,成功地将茶膏从茶叶中分离,使其成为独立的产品。
宋代将此方法获得的茶膏,用于两个方面:
一是做为独立的茶品纳入宋代的茶品名录。如北宋第一位茶著者陶谷(公元907---960年)在撰写《茗荈录》时,就将两款茶膏纳入其中:一种是“玉蝉膏”,另一种是“缕金耐重儿”。虽然《茗荈录》主要记述茶事的十八个趣闻,但我们从这些描述中看到这两款茶膏的名称,标志茶膏做为独立产品的存在。
二是在饼茶制作过程中,有意识将饼茶表面用茶膏涂层,以增加饼茶表面的光亮度及色泽。这与唐代制茶中“含膏”工艺有明显不同。或者说相比唐代而言向前迈进了一大步。宋朝的蔡襄(公元1012---1067年)曾做过宋仁宗的贡茶使(负责造茶进贡的官吏),在他著述的《茶录》中对此有专门的描述:“饼茶多以珍膏油其面,故有青黄紫黑之异”。这里的“珍膏”就是茶膏。
当到了北宋第八位皇帝宋徽宗赵佶(公元1082---1135年)时,对“珍膏油其面”则显得更为重视,甚至把“膏”的质量好坏做为鉴茶标准。他在其撰写的著名的《大观茶论》一书中,就如何从外观鉴别饼茶时指出:“茶之范度不同,如人之有面首也。膏稀者,其肤蹙以文;膏稠者,其理敛以实”。意思是说:看茶的表面,就如看人的脸面,膏稀者,饼茶表面多皱纹;膏稠者,饼茶表面绞理不明显,光亮凝聚,质地坚实。显然,膏稠者,是宋代好茶的代表。
但是,不幸的是,这种制茶工艺却在明代嗄然而止。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下诏罢造龙团风饼,全部改为“散形茶”。我们姑且不对这种变革妄加评论---无论是进步还是倒退。但有一点确是不争的事实,那就是这种变革使延续近千年的唐宋制茶工艺就此消失,包括茶膏在内,从此不见踪迹。
3、普洱茶膏形成在清代
虽然明朝废止龙团风饼,但处在边疆地带的云南,或许由于远离京城的原因,借助“茶马古道”的交易继续着团茶与饼茶的生产。云南的团茶与饼茶尽管没有宋代茶品精致,也可说是唐宋茶品的简单模仿,但这一保留却为后来清朝普洱茶的繁荣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到了清代,伴随着云南普洱茶的繁荣,茶膏的制作再次悄然出现。它最初是由云南土司采取大锅熬制方法,初创另一种制膏工艺。这种方法显然是借鉴唐宋制作饼茶工艺,只是将“蒸”干脆改成了“煮”。而且这种用大锅熬膏的方法很快通过茶马古道传播到西藏,并迅速被西藏上层人物所接受。
藏族地区的饮茶与汉族不同,他们更喜欢熬茶或煮茶的方法,因此对大锅熬膏独有情钟。很多大的寺院甚至自建熬茶间,其熬制出的茶膏专供活佛级以上的人饮用。这一方法,实际一直保留到现在。我们从现在西藏很多大的寺院中仍能看到这种熬茶间及自制的茶膏,证明大锅熬制茶膏的方法一直在延续。
这里,我们也有一个疑问,那就是云南茶人为什么不直接采用宋代的制膏工艺,而是采取并不科学的大锅熬制方法?-------是宋代制膏工艺保密性太强,不被云南茶人了解?还是大锅熬制工序简单,相比宋代制膏工艺来的更快、更直接?这已成为我们始终不解的迷。
因为,从科学的角度看,大锅熬制茶膏确实存在诸多问题:一是茶叶在反复高溫的熬制中,其诸多的生物酶消失,使茶膏后续的转化缺乏“动能”,只能向霉变转化。不可能长期存放;二是茶叶在高温的状态下,大量营养物质会随水蒸汽一并挥发。必然造成产品的某种缺失。
或许是当时科技的落后,人们并不了解这些,甚至误认为此种工艺简便可行,而忽视内在品质。因此,直到现在,很多人也误认为普洱茶膏就是大锅熬制而成,因为毕竟在清朝初年,雍正皇帝也将这种茶膏调入皇宫做为贡品。因此,我们也可以这样说,大锅熬膏属于普洱茶膏发展的第一阶段,只能定性为土制(土方法),与后来皇宫“御制”的茶膏有很大的差别。
清乾隆年间,由于大锅熬制茶膏存在的品质问题,加上皇室从饮用安全性的角度考虑(因那时云南一直不稳定,害怕投毒),因此把茶膏的制作,直接迁入到清朝皇宫内的御茶房(原址在乾清宫东庑)。并且在制作工艺上做了非常大的改进。
清宫御茶房的制茶工匠们在借鉴了宋代“小榨去水,大榨出膏”的工艺基础上,采取了一套近似我们现在低温提取、低温干燥的工艺,使其生产出的“普洱茶膏”跃上了新的台阶,进入第二个发展阶段。“普洱茶膏”也由此正式定名。
也许,正是因为这一点,才使得当时的药学家赵学敏(公元1719---1805年)在乾隆三十三年(公元1765年)所著的《本草纲目拾遗》中,将“普洱茶膏”纳入其中。这是从官方的文献中看到的第一个正式称谓:普洱茶膏。
这里指的“普洱茶膏”就是指清朝皇宫御茶房制作出的茶膏,而非民间大锅熬制茶膏。因为《本草纲目拾遗》是一部非常严谨的著作,它是继《本草纲目》之后另一部集大成之作。其作者赵学敏又是一位治学严谨的药物学家,从他对普洱茶膏的描述中,我们不难发现,他对普洱茶膏乃至普洱茶有着非常深刻的了解。他不可能将大锅熬制的茶膏---这么简单、且又丧失药效的物品纳入药学名单中。
1792年(乾隆57年),普洱茶膏首次做为国家礼品向到访的英国使团马嗄尔尼馈赠,并就此流入海外。
1925年,清朝皇室解体,普洱茶膏的制作也随之终止。
建国后五十年代,中茶公司接受国家任务,要求勐海、下官等几个企业赶制一批茶膏,供给援藏干部,大约三千斤左右,但这几亇企业仅生产了一千多公斤后,就停产了。原因是这种质量较差的茶膏不被援藏干部接受,自然也就没有了下文。初步分析,是因为仍然沿用大锅熬制方法所致。
茶膏自此又一次消声匿迹。
文章到这里就结束了,看了本文《一、发现茶膏:中国唐代初现的茶膏雏形《普洱茶膏》第一章》的内容不知道对你是否有所帮助,如果还想了解更多相关知识,可以点击茶经网cy316.com的“普洱茶膏制作”专题进行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