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茶膏制作。
普洱茶膏获业界一致好评!2013年10月8号,作为全国食品行业风向标的全国糖酒会在武汉举行。展会上一大批知名品牌同台亮相,还有很多上下游企业积极参展,参观者络绎不绝。在红酒区,记者看到普洱茶膏领军品牌——贡润祥普洱茶膏的展位,这是该区唯一的参展茶类,在众多红酒中,颇为引人注目。在贡润祥普洱茶膏40平米的展示空间中,有序的陈列着贡润祥君道、君道铂睿等系列产品,吸引了很多参观者的驻足。其中,参观者中有很大一部分是首次接触茶膏,在听取了介绍之后已觉得不凡;当在现场品尝过茶膏后,更是赞不绝口。据贡润祥负责人介绍,贡润祥普洱茶膏在本届糖酒会上深得好评,引来很多客商洽谈合作事宜,“茶膏是普洱茶深加工、精加工产品。尽管茶膏始于南唐、兴于清代,但一直作为贡品为皇室所独享,对于普通大众而言,还是一个比较陌生的品类。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一方面,我们通过市场培育,专卖店会所等渠道建设,已经得到了一批高质量消费者的认同;另一方面,我们也积极参加全国的展会,通过现场的观看演示和视频、倾听讲解和互动咨询、触碰现场展品和实物茶膏、闻嗅茶香茶气、品尝甘醇茶味,为现场参观者提供更为生动的体验”。
据了解,作为中国茶膏生产标准的制定者,云南贡润祥茶产业开发有限公司采用集种植、研发、生产、销售为一体的全产业链操作模式,从茶膏制作的源头——普洱原茶着手,从原料就缔造高品质茶膏。贡润祥茶产业在普洱茶黄金产区澜沧江中下游地区拥有四万亩茶园基地和4800亩有机乔木茶园。有机乔木茶园具有悠久的种茶历史,资源丰富,分布着世界上面积最大、树龄最长的千年古茶园,保存着大量古茶树和野生茶树。同时,贡润祥茶园以生态的方式对茶树进行养护,保证了茶叶的绿色天然。在原产地和优质种植的双重作用下,贡润祥茶园所产普洱茶醇厚度好,茶多酚、儿茶素、茶多糖、氨基酸和咖啡碱等有益物质明显高于其他区域大叶种和台地茶。优异的原料,也成就了贡润祥茶膏的超高品质。
除开自有茶园,精选优质原茶,贡润祥还与知名科研机构合作,建立了普洱茶膏专业研发平台。2012年,公司在玉溪高新区投资5亿元人民币兴建年产值10亿、中期年产值30亿的现代化高新技术新工厂和近万平方米的研发中心。建成后,研发课题也将以填补国家普洱茶膏领域空白为目标,奠定国家级行业研发平台。目前,贡润祥茶产业拥有一整套完整的先进体系,独创的“常温仿生浸提工艺”、“茶膏留香工艺”已获得了国家专利。
贡润祥茶产业的“常温仿生浸提工艺”,通过全面破译清朝皇家茶膏的工艺精髓而独创,能对茶膏生产过程中的光照、温度、湿度、大气压等全面把控,既保存茶叶有益物质,又能充分激发其升华转化,让儿茶素、茶红素、有益酶等有益成分达到普洱原茶的数倍至数十倍,茶多酚含量高达60%以上,新生产的茶膏已有10年老普洱茶之口感。在深加工过程中,通过“小分子纳米筛选”技术,可剔除原茶中可能存在的有害物质,特别降低了普洱茶中的氟含量,使其达到人体的正常需求,长期品饮不会造成钙流失。贡润祥普洱茶膏可以达到无农残、无公害、无防腐剂、无添加剂的标准,在此基础上,通过独创的“茶膏留香工艺”,保留茶膏原香并有所升华,为消费者带来更好的品饮感受。
cy316.cOm扩展阅读
一、普洱茶膏陈化的“路径”《普洱茶膏》第七章
《普洱茶膏》第七章:普洱茶膏的陈化机理,一、普洱茶膏陈化的“路径”。二、普洱茶膏香气的生成“路径”。三、普洱茶膏陈化的环境要求。
我们知道,普洱茶是需要一段时间的陈化周期,才能使品质趋向“成熟”。这是一个丑小鸭向白天鹅转变的过程。
普洱茶膏也需要陈化的过程,与普洱茶不同的是,它不是“巨变”的过程,而是内部的成分组合产生“细化”的过程。
我们也可这样认为,普洱茶膏的陈化也属于“变的艺术”,只是这个“变”不似普洱茶那么“剧烈”,犹如“脱胎换骨”。一饼生茶在自然存放50年之后,其外观颜色与冲泡后的汤色口感都与50年前截然不同。普洱茶膏的“变”,则是在原有物料基础上逐渐拔高的过程。它最初的汤色也是红色,但是呈褐色。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其汤色越来越红亮、通透,口感更加醇厚,香气更丰富。
当然,我们在讨论这个问题之前,必须作一个说明:我们这里探讨的普洱茶膏陈化机理只涉及现代普洱茶膏,即靠低温过程生产出的普洱茶膏。而“大锅熬制”与“速溶茶粉”之类凡是高温过程生产的普洱茶膏,由于“酶”及茶叶中的一些营养物质被破坏,缺乏陈化的基础,更没有陈化的“动能”。它们只有保质期的概念,不具备陈化的物质条件。虽然陈化与保质期同属于时间概念,但陈化是缓慢发酵所需时间的特殊表达,它不仅包含时间概念,还有陈化方法与品质提高的综合内容。而保质期表达的时间概念相对单纯,是纯粹的时间界限,过了规定的时间,就意味着保质概念的失效。
普洱茶膏陈化的“路径”
普洱茶膏的陈化,就其内部的化学变化而言十分复杂。它是分子的一次次分解、聚合、再分解、再聚合的过程。说得通俗点,是大分子物质向小分子转化的过程。普洱茶膏中的多种生物酶参与了这个过程,并成为这个过程的“主力军”。
以茶多糖为例。
所有茶叶及茶叶深加工的产品,包括各种方法制成的普洱茶膏。其最初的多糖成分一般都是粗多糖。粗多糖是一类与蛋白质结合在一起的酸性多糖或酸性糖蛋白。绝大部分是由多糖、蛋白质、果胶、灰分和其他成分组成的混合物。粗多糖具备人体需求的部分营养源,但对儿童、老人而言,尤其是糖尿病患者,粗多糖是禁忌的。
茶多糖是由粗多糖纯化的精细多糖,优于粗多糖。其蛋白部分主要由约20种常见的氨基酸组成,糖的部分主要由阿拉伯糖、木糖、岩藻糖、葡萄糖、半乳糖、甘露糖、木糖及果糖等,矿质元素主要由钙、镁、铁、锰等及少量的微量元素,如稀土元素等组成。它的营养成分较高,可谓老少皆宜,对糖尿病也有辅助治疗功能。
普洱茶膏,无论是低温还是高温,其加工制成的最初,都具有粗多糖的组分。但不同的是:前者为具有生物活性的复合多糖,后者则是没有生物活性的粗多糖。
普洱茶膏的粗多糖向茶多糖(也称精茶多糖)转化,必须达到两个条件:
一是制备过程必须是低温或常温的条件,保证粗多糖这种复合多糖的生物活性,这是粗多糖向茶多糖的转化基础。反之,如是高温的过程,像“大锅熬制”,会使茶膏内含的复合多糖失去生物活性。同时也失去转化的“动能”。我们常见“大锅熬制”的普洱茶膏黏性很大,含糖量较高。只要是在多雨季节,空气中湿度加大,茶膏的黏性也会加大。如果裸露在空气中,就会滋生细菌而生成绿毛菌与黄褐色霉斑。其原因是粗多糖在高温中已被“恒定”,没有转化基础。容易变质。
二是陈化。低温过程制作的普洱茶膏在经过一段时间陈化后,一般最短为三个月(必须是厌氧环境),利用粗多糖的生物活性,加上生物酶一次次将其降解,自然纯化,才能纯化出茶多糖。没有陈化的过程或是陈化的基础,茶多糖是很难出现的。这与普洱茶的陈化如出一辙。因此,无论是一款陈化时间较长的普洱茶,还是陈化一段时间的普洱茶膏,我们都会在品饮中发现其特有的润滑,好的产品有入口即化的感觉,这个“滑”是果胶类物质“放大”的结果。
同样,我们在品饮这类产品时,会感到一种醇厚,杂气味不重或者说没有杂气,是因为茶多糖本身就是影响茶品的滋味与香气物质之一。
再以茶红素为例。
茶红素是一类复杂的红褐色酚性化合物,包括多种相对分子质量差异极大的异源物质,其相对分子质量为700~40000,至今还未能分离纯化出单体。我们现在说的茶红素实质是茶红素的分子团,是茶色素中的某种混合物。
茶红素在红茶、黑茶及普洱茶中普遍存在。是国际社会公认的茶叶中最宝贵的营养物质之一,未来可能对治疗癌症都会有突破性的医学发现。
一段时间以来,科学家依照红茶的发酵模型研究茶红素形成的“路径”:
茶黄素—→茶红素—→茶褐素
这个演化过程告诉我们,红茶的发酵是先产生茶黄素,然后是茶红素。但茶红素极不稳定,随即向茶褐素转化。因此,目前对红茶的检测中,只能检测到茶褐素。不能检测茶红素。因为目前还没有建立检测茶红素的方法,更没有这方面的标准。红茶中的色素演化到茶褐素时就完结了,再往后的演化就是霉变的过程。因此,很多茶叶专家都以红茶的色素演化为标准,进而提出普洱茶不存在越陈越香的概念。更不赞同普洱茶存在陈化一说。
但普洱茶(包含普洱茶膏)的茶红素生成机理与红茶不同,它的前半段色素的演变与红茶相似,可后半段却与红茶的色素演化不同,是经过了一个“回车键”再析出的过程,即:
茶黄素—→茶红素—→茶褐素—→茶红素
这是笔者的一个观点。也是笔者和几个研究人员正在做的课题。这种观点的依据有两个:
①普洱茶在陈化过程中,其色素的演化过程与红茶不同。红茶的发酵在进入到茶褐素后就终止了,再往后就是霉变的过程。因此,红茶的保质期相对很短。但普洱茶却不同,普洱茶由最初的茶黄素(汤色为橘黄)到发酵一定程度演变为橘红色、玫瑰红色,然后进入褐色阶段,汤色呈暗红色。随后,伴随陈化时间的延长,其汤色竟一点点红亮起来,通透度及红亮度都明显提高。实际上是茶褐素经氧化析出的茶红素所致。因此,普洱老茶,汤色的红亮度一定高于年份低的普洱茶。这一现象为我们提出普洱茶独有的色素演化机理提供了实物基础;也是普洱茶越陈越香的化学证据。
②普洱茶膏的色素变化也证明这点。普洱茶膏最初的制成,其汤色也是偏暗,茶褐素的含量在色素检测中高达66.6%(蒙顿茶膏2006年委托“农业部茶叶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检验报告数据)。但随着陈化时间延长,短的在半年左右,其汤色的红亮度明显好于最初。同普洱茶一样,也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其汤色的红亮度愈来愈高。也与普洱茶的陈化机理趋同,呈现品质整体向上的趋势。
实际上,这一切都与陈化——这一特有的后发酵有关。
这个陈化机理再一次证明,低温萃取的方法是构建现代普洱茶膏品质的基础,而陈化的过程则是提升品质的关键。
为什么当地的环境条件要与良种的需求相一致怎么挑选因素为什么
茶树良种的选用与搭配
任何良种都不是万能的,有它的时效性和局限性(区域性、适制性)。时效性是由育种研究和茶叶生产发展的水平所决定的,一方面,随着科研水平的提高,新的更好的品种选育出米,原来的良种也就失去其优势;另一方面,随着茶叶生产的发展,对品种提出新的更高要求,原有的良种不能满足这种要求,也就不成其为良种。局限性则是品种自身特性所决定,这就需要根据当地的环境条件和主产茶类选择适当的良种。
当地的环境条件与良种的需求相一致
所谓环境条件主要是上壤和气候条件,而一般茶树品种对上壤的要求差异不大,主要是对气候条件特别是对温度的要求有较大的差异。良种推广“一般要求在与育成地纬度相近、气候相似的地区进行,高纬度地区的品种向低纬度地区推广,或高海拔地区的品种向低海拔地区推广,在温度上一般都能适应,但从尚纬度向低纬度引种,也有造成种性退化的实例,如20世纪60年代,浙江的鸠坑种引种非洲有儿内亚,造成大量开花结果,营养生长大受抑制的状况;国内引种到广东也出现类似的情况。反之,由南向北引种,则更要慎重,否则会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如20世纪60年代,江浙一带茶区从云南大量引进云南大叶种,由于引种地气温明显低于原产地,超出品种所能适应的范围,造成难以越冬而大量死亡。
因此,良种推广中一定要注意品种所能适应的温度范围。各地选择引进品种时,首先要看品种的适宜推广范围,其次还要考虑本地小环境条件是否符合品种的要求。在没有把握的情况下,可先少量引种试种,试种成功后再大量引种。
关于《普洱茶膏》一书
关于《普洱茶膏》一书!普洱茶膏是中国独有的养生文化,有上千年的制作历史。从茶膏的诞生伊始,它就成为皇家独享的养生御品,是中国古人发明的世界第一款“速溶茶”,也是中国古老而庞大的茶产业中的一朵奇葩。
本书是史上第一本关于普洱茶膏的专著。作者从唐宋茶膏的产生到清朝普洱茶膏的确立,依据掌握的史料和生物学的常识为我们梳理了一条清晰的普洱茶膏发展的历史过程。尤其难能可贵的是,作者站在生物学的角度为我们揭示了历史上的一个谜团:为什么历史上虽然有多种茶膏出现,却唯独只留下了普洱茶膏的原因。
在中国的茶叶发展史上,有一个奇特的现象往往被茶学专家们所忽视。那就是古代的茶人,或者说极少数的“能工巧匠”一直在不间断地做着一种尝试——将茶叶的纤维物质与茶汁分离,并将获得的茶汁进行再加工,还原成更高一级可饮用的超级茶产品。也许,这种实践由于涉及面极少,不是茶叶发展的主流,没有纳入茶学专家的视野。但它后来却逐渐演变成高端茶叶的一条分支。
这是一条非常了不起的分支,也可说是一条“高贵”的分支。因为沿着这条线走出来的茶品,都被冠以“贡品”的头衔,游荡于皇宫之内,成为历代皇室的“奢侈品”,历经千年而不衰。
普洱茶膏就是沿着这条分支逐渐浮上水面的。到了清朝,它又成了这条分支的主流,或者说唯一的茶品,独自开辟二百年的风光历史。
当然,让我们回到理性的观察中,站在历史的角度,你会发现,普洱茶膏不是某个时期、某一个人的偶然发现,而是有一个长期的演变过程。在普洱茶膏没有形成之前,中国的唐朝与宋朝时期已经积累了大量的茶膏生产经验,虽然那时的很多茶膏品种没有延续下来,或者说因工艺及品质的不成熟的原因而“半路夭折”,但却为后来的普洱茶膏生产者提供了借鉴作用。
因此,我们有理由这样推定:普洱茶膏是受唐宋时期茶膏的启发并在借鉴唐宋茶膏制作的基础上逐渐形成的。
普洱茶膏探秘四:普洱茶膏的鉴别(黑体普洱茶膏)
四、普洱茶膏的鉴别(黑体普洱茶膏)
1、普洱茶膏有其独特的陈化周期。从理论上推算,其时间大约为60年。超过陈化期的茶膏,在其内在物质转化完毕后,伴随所含结晶水的变质,茶膏的品质呈下降的趋势。膏体也产生风化戓霉变。因此,对市场上出现所谓高年份的“老茶膏”,一方面不要轻信;另一方面,即使有,内含的营养物质也丧失殆尽,没有品饮价值。这里需要指出的是,近几年,民间也间断出现过一些普洱茶膏制品,甚至也冒出过一些所谓老茶膏,基本上也都是沿用大锅熬制方法制成的现代“仿品”,与清宫御茶房的制作工艺有非常大的区别。笔者曾对近几年市面上流传的几款所谓的老茶膏进行了化验,几乎全被检测出现代农药的残留物,证明这些茶膏均采用现在的茶菁制作,而且制作工艺也与清宫御茶房制作的普洱茶膏相去甚运。
2、观察膏体外观。一是如果是黑色,表示生产时间不长;二是膏体表面泛出一层白霜,表示已有一段出产时间,而且白霜愈重,证明陈化时间愈长。至于能否依据挂霜的多少来明确年份,这是一个非常难的课题,因为挂霜的多少除了有时间因素外,也与存放方式有关,裸露在自然条件下,掛霜既少且慢;反之,在密闭的条件下则掛霜很快;三是当膏体的外观呈现灰色,则是变质的表现,这样的茶膏冲泡后,汤色一定混浊、呈暗红色,并带有大量沉淀物和悬浮物。不适合饮用。
3、观汤色,注重通透性与亮度。这是鉴赏茶膏很重要的环节。汤色通透,呈宝石红,证明茶膏内含杂质极少,萃取的环节比较严谨,品质较好;反之,汤色发暗,且有悬浮物,无通透性,证明杂质较多,提取的手段相对落后(大锅熬制的茶膏绝大部分属于这种)。
4、注重口感的醇厚度与滑感及特有的沉香味。这是鉴赏茶膏最重要的环节。很多茶膏的汤色呈红色,也通透,但是一品,缺少一种厚重感,更缺少滑润度。这是茶膏内含物质太少,是高温状态下茶膏内的大量生物酶被破坏,至使茶膏缺乏后陈化的“动能”所致。因此好的茶膏一定是醇厚度极强(内含物质多)、且滑感甚佳(果胶含量高)、有淡淡的一股中药香(沉香)。只有这样品质的茶膏才能达到入口既化、生津极快和回甘持久的特点。
普洱茶膏的鉴别(黑体普洱茶膏)
1、普洱茶膏有其独特的陈化周期。从理论上推算,其时间大约为60年。超过陈化期的茶膏,在其内在物质转化完毕后,伴随所含结晶水的变质,茶膏的品质呈下降的趋势。膏体也产生风化戓霉变。因此,对市场上出现所谓高年份的“老茶膏”,一方面不要轻信;另一方面,即使有,内含的营养物质也丧失殆尽,没有品饮价值。这里需要指出的是,近几年,民间也间断出现过一些普洱茶膏制品,甚至也冒出过一些所谓老茶膏,基本上也都是沿用大锅熬制方法制成的现代“仿品”,与清宫御茶房的制作工艺有非常大的区别。笔者曾对近几年市面上流传的几款所谓的老茶膏进行了化验,几乎全被检测出现代农药的残留物,证明这些茶膏均采用现在的茶菁制作,而且制作工艺也与清宫御茶房制作的普洱茶膏相去甚远。
2、观察膏体外观。一是如果是黑色,表示生产时间不长;二是膏体表面泛出一层白霜,表示已有一段出产时间,而且白霜愈重,证明陈化时间愈长。至于能否依据挂霜的多少来明确年份,这是一个非常难的课题,因为挂霜的多少除了有时间因素外,也与存放方式有关,裸露在自然条件下,挂霜既少且慢;反之,在密闭的条件下则挂霜很快;三是当膏体的外观呈现灰色,则是变质的表现,这样的茶膏冲泡后,汤色一定混浊、呈暗红色,并带有大量沉淀物和悬浮物。不适合饮用。
3、观汤色,注重通透性与亮度。这是鉴赏茶膏很重要的环节。汤色通透,呈宝石红,证明茶膏内含杂质极少,萃取的环节比较严谨,品质较好;反之,汤色发暗,且有悬浮物,无通透性,证明杂质较多,提取的手段相对落后(大锅熬制的茶膏绝大部分属于这种)。
4、注重口感的醇厚度与滑感及特有的沉香味。这是鉴赏茶膏最重要的环节。很多茶膏的汤色呈红色,也通透,但是一品,缺少一种厚重感,更缺少滑润度。这是茶膏内含物质太少,是高温状态下茶膏内的大量生物酶被破坏,至使茶膏缺乏后陈化的“动能”所致。因此好的茶膏一定是醇厚度极强(内含物质多)、且滑感甚佳(果胶含量高)、有淡淡的一股中药香(沉香)。只有这样品质的茶膏才能达到入口即化、生津极快和回甘持久的特点。
普洱茶膏的“这一路”
普洱茶膏的“这一路”!茶膏溯源之《茶经》汉代时期,茶叶是居民的日常饮品,“茶人”群体也由此出现。到了唐代,茶圣陆羽其著作《茶经》中以及多次提到“膏”字,指出真正的好茶是“含膏者皱”,这里指的“皱”,是说含膏的茶外形褶皱,茶汁流失少、茶味浓。
宋徽宗——以“膏”鉴茶
宋代朝野“茶会”、“茶宴”、“斗茶”之风盛行,喝茶成为当时的潮流。制茶者们认为茶叶中出现的“膏”,是茶中珍品,对茶叶的膏化现象更为重视。当时采用榨取的工艺,先将茶蒸熟,再“须淋洗数过。方入小榨,以去其水,又入大榨出其膏”,成功地将茶膏从茶叶中分离,。
宋代第八位皇帝——宋徽宗是爱茶之人,其对“珍膏油其面”则显得更为重视,甚至把“膏”的质量好坏做为鉴茶标准,他在其撰写的著名的《大观茶论》一书中,就如何从外观鉴别饼茶时指出:“茶之范度不同,如人之有面首也。膏稀者,其肤蹙以文;膏稠者,其理敛以实”。意思是说:看茶的表面,就如看人的脸面,膏稀者,饼茶表面多皱纹;膏稠者,饼茶表面纹理不明显,光亮凝聚,质地坚实。显然,膏稠者,是宋代好茶的代表。
清宫普洱茶膏
清代,伴随着云南普洱茶的繁荣,茶膏的制作再次悄然出现。它最初是由云南土司采取大锅熬制方法,初创另一种制膏工艺。这种方法显然是借鉴唐宋制作饼茶工艺,只是将“蒸”干脆改成了“煮”。而且这种用大锅熬膏的方法很快通过茶马古道传播到西藏,并迅速被西藏上层人物所接受。
云南将茶膏进贡给大清皇帝,皇帝喜爱无比却害怕被投毒,于是下令清宫御茶房的制茶工匠们独自制作茶膏,创造了“压榨制膏”工艺,茶膏品质得到极大提升,普洱茶膏一跃成为宫廷御品,茶膏由此到达了全盛时期,但随着清朝的灭亡,茶膏进入了长达70余年的隐退期。
近代茶膏随着拍卖重现市面
2004年2月8日,鲁迅的儿子周海婴将家中收藏的普洱茶膏拍卖,让茶膏重现。此茶膏来源无从考证,只知为清宫贡品。此次拍卖,将被遗忘在历史洪流的普洱茶膏再次曝光于聚光灯前。普洱茶膏的身价再次飞跃。
现代茶膏
由帝茗堂研发现代制膏工艺制作的御茗堂普洱茶膏,不仅地传承了清代普洱茶膏压榨工艺的精髓,而且还独创了低温多级萃取技术,并成为专利,其保证了原茶生物酶的活性,并且采用创新超滤技术,令成品茶膏内不存在农药残留和重金属超标。真正做到精华纯饮,并且口感保留了原茶本味,真正做到茶中精华。
普洱茶膏的这一路
普洱茶膏的这一路!普洱茶膏始于唐,成于宋,盛于清。
唐朝的制茶者首先在蒸青工艺中发现茶汁的膏化现象,“茶膏”一词正式得名并出现在古代文献当中。
到了宋朝,随着茶业的兴旺和技术的进步,制茶者采用压榨的工艺,成功地将茶膏从茶叶中分离,茶膏第一次作为独立产品出现。
茶膏在清朝发展到鼎盛。云南土司采用大锅熬制办法生产的产品随茶马古道传入西藏,得到西藏上层人物的青睐;而清宫御茶房精制的茶膏,据说有186道工序,历时72天,珍贵异常,是皇室贵族的专属饮品,还作为国礼赠送外国使团。
遗憾的是,随着清王朝的解体,御制茶膏的工艺不幸失传,普洱茶膏从此淡出人们的视野。
新中国建立后的五十年代,中茶公司曾接受国家任务,采用大锅熬制的方式为援藏干部制作过一批茶膏,终因工艺陈旧落后,品质较差而不为援藏干部们接受,普洱茶膏再次销声匿迹。
直到上世纪九十年代,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显著提高,在台湾和香港的带动下,普洱茶逐渐在中国大陆再度兴起,2007年达到高潮,而在当年普洱市政府主办的“百年贡茶回归故里”活动中,伴随龙团回归的几颗清宫御制茶膏,再次掀起了普洱茶膏热,民间、企业纷纷开始研究茶膏生产,不时有些小批量的产品面市,使得普洱茶膏这一神奇古老的产品重新得到人们的关注。
然而,普洱茶膏复出之路并不是一帆风顺,由于清宫御制茶膏的技术已经失传,目前制作的茶膏主要来源于以下几种方式:
一是沿用传统大锅熬制的办法,采用这种方式生产的主要是一些技术陈旧的企业和个体茶农,由于技术落后和长期高温熬制,使得产品汤色昏暗浑浊、茶气淡薄,同时有一股焦香味甚至焦糊味,饮用后很容易上火。
二是采用类似速溶咖啡的生产工艺,多为一些新企业采用,产品多为粉末状或粉末压制的药片状,由于工艺原因,此类产品汤色发暗,有焦香味,饮用后也比较容易上火,有些产品中甚至添加了麦芽糊精等配料,严格的说,这类产品不能称作茶膏。
三是采用类似中药的生产工艺,这类工艺优先于前两种,产品纯度较好,但由于倾向于药品技术而难以兼顾茶膏特有的色、香、味、型,使得茶膏的品饮和鉴赏乐趣大打折扣,难以满足普洱茶膏爱好者的需求。
事实上,普洱茶膏产品虽小,其生产过程却包含了大量的理论、工艺和技术难题,绝非一番头脑发热即可解决。
一、发现茶膏:中国唐代初现的茶膏雏形《普洱茶膏》第一章
《普洱茶膏》第一章:古代普洱茶膏探秘之:一、发现茶膏:中国唐代初现的茶膏雏形中国的茶叶在汉代以前是作为药来使用的。因为中国的中医药在最初的发展中,就经常将一些植物泡水给人喝,以期达到治病的效果。这种做法其实一直保留到现在,如我们今天就经常将胶股蓝、枸杞子、人参片、金银花、甘草等泡水饮用,是古代最原始的治病方法的一种延续。
茶叶在汉代以后,出现了一次革命化的转机。它已不是古代郎中(中医师)手中的一味药材,专为病人使用的,而是成为人们日常的饮品。这次变革的意义在于,茶叶一旦离开了医药范畴,或者说离开古代郎中(中医师)开具药方的笔,而是进入普通大众日常消费的视野,其普及性与需求量大大提高,参与茶叶的种植与采摘和制作就不再成为古代郎中(中医师)的专属,而演变成群体的概念。
于是,中国的“茶人”概念出现了。它不是某个人的称谓,而是一个群体的专称。这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也是充满智慧的一个群体。
这个群体自汉代以后,将茶树上采摘下来的一片片嫩叶加工成形态各异、滋味不同的茶品,形成了一个巨大的产业,成为人们日常消费的必需品。所谓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就是最真实的写照。
这个群体延续到唐代,出现了一个“茶人群体”中最具杰出代表性的人物。
他就是陆羽——唐代以及唐代以后至今仍被中国人奉为“茶圣”的一个人。
这是一个怪异又令人敬畏的一个人。
我们说他怪异,是他一生中有很多无法解释的谜团。
他三岁成为弃婴,这就使遗弃他的家庭成了一个谜。我们至今也不知道他出生在一个什么样的家族,更不知道为什么他在襁褓之中被养育到三岁之大才被遗弃,是生活困苦,无法养活他?还是家庭遇到了无法想象的变故,只能通过遗弃将他变相送人?
被遗弃的陆羽是被龙盖寺住持智积禅师在西湖边拾到,将其抱回寺里养育。作为弃儿,陆羽又是幸运的。本来,智积禅师对他寄予厚望,不仅为他削发,收他为徒,期望他以后能继承佛家的衣钵。但随着他年龄的增长,却对整日的抄经念佛,暮鼓晨钟产生了强烈的抵触,终于在11岁时逃出寺院,跑到一个戏班里学演戏,作了优伶。其实,他的长相很丑,又有严重的口吃,可是他却能扬长避短,专演“假官”(即丑角),竟获得了成功,在当时已小有名气。
陆羽在他少年时拒绝智积禅师为其安排终生为僧的原因,很大程度是他认为进入佛门“生无兄弟,死无后嗣,儒家说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这场被后人评价为佛儒两道之争的大辩论,从另一个角度反映了陆羽对未来建立家室、有妻有子,得享天伦之乐的憧憬。但事实是,他一生都未结婚。虽然这其间,他与姿色秀丽的女道士李秀兰相恋了二十年,但谁也搞不清他们为什么没能终成眷属?
陆羽一生对儒学、佛学、诗赋韵律等有很深的造诣,特别是以其丰富的茶学知识和高超的烹茶技艺在社会各界乃至朝廷享有较高的声誉。正因为如此,当时的朝廷曾两次诏拜陆羽为“太子文学”和“太常寺太祝”,但都被陆羽婉拒。以至后来研究陆羽的专家始终也搞不明白,为什么陆羽要两次婉辞圣命,坚决不到长安做官呢?
凡此种种,陆羽留给后人太多的谜。
正是这个留给后人太多谜团的陆羽,却在33岁时,历经十年时间,完成了世界上第一部《茶经》初稿。此后,又经历了十年时间,特别是因编纂《韵海镜源》(唐代著名的文学著作)时掌握了大量资料,对《茶经》原稿进行了一次大的修改和增订。
至此,《茶经》遂成定稿。公元780年,48岁的陆羽在友人的帮助下,将呕心沥血数十载的《茶经》正式刻印。第二年,唐朝的德宗皇帝召见陆羽,要他烹茶,皇帝品饮后,大加赞赏,封他为“茶圣”。
《茶经》是世界上第一部全面论述茶叶和茶文化的专著。它主要论述了茶的本源、制茶器具、茶的采制、煮茶方法、历代茶事、茶叶产地等。其内容详实、丰富,语言流畅简洁,篇幅极短,总共7000余字。自此,茶学成为一门专门的学问历久不衰。
《茶经》全书分上、中、下三卷,约7000字。从各方面总结论述了唐以前及唐代中期的茶学。
“一之源”阐述了茶叶的产地、茶树生长特征和茶叶的功能。
“二之具”介绍采茶制茶的15种工具。
“三之造”叙述了采茶的时间和制茶工艺等。
“四之器”介绍了当时煮茶饮茶的26种器具和使用方法。
“五之煮”介绍了煮茶的方法。
“六之饮”说饮茶始于神农,闻于周公,盛于唐朝,并介绍了饮茶方法。
“七之事”介绍了一些与茶有关的人和事及文献。
“八之出”介绍了唐代产茶的八大地区。
“九之略”是说制茶煮茶的器具什么时候可以省略,什么时候不可以省略。
“十之图”是将以上九方面的内容以白绢绘成图,看起来一目了然。
《茶经》的内容丰实,是一部茶叶百科全书,它涉及生物学、栽培学、制茶学、分类学、生态学、药理学等等。《茶经》还记载了唐朝以前的神话、寓言、史籍、诗赋、传记、地理等书籍,是中国古文化的宝库。
《茶经》是中国也是世界第一部茶学经典著作。它早于日本的第一部茶书《吃茶养生记》(日本的荣西禅师于1191年出版)411年,早于《茶叶全书》(美国威廉.·乌克斯编写,1935年出版)1155年。这三部茶书被称作世界三大茶叶专著,是茶书中的经典。
我们在这里之所以提到陆羽,还有一个原因:就是陆羽所处的时代——唐代。唐代,是中国人最引以为豪的一段历史时期,也是中国漫长的历史发展中少有的几个鼎盛与繁荣时期之一。我们说一个时期的鼎盛与繁荣不是单指某一项或某几项的强盛,而是百业的兴盛。在这百业中,就包括茶业的兴盛。现在的茶叶史学家们在追溯中国茶叶历史的发展中,普遍有一个共识:茶业在唐代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即史称——茶业兴于唐,盛于宋。
“茶,兴于唐”不是史学家们的猜想,它是由几个标志性事件构成:
一是唐代开始正式开征茶税(也称“茶政收税”),说明茶叶生产与交易已进入相当的规模;
二是边疆的茶马贸易,使茶叶成为对外贸易的主要产品之一;
三是茶叶作为贡品出现,反映它的社会地位与皇家的重视程度;
四是茶学专著《茶经》的出现。它的意义在于:《茶经》不仅是一部专门论述茶事方面的专著,更重要的是向我们昭示另一种真理:任何一个重大历史时期,往往都和一些重要的历史人物与重要著作相联系的。《茶经》——当然也包括陆羽本人,既是这个时代的产物和标志,又是这个时代的高度与深度。
有一点,或许是茶叶史学家所忽略的,那就是陆羽也是中国第一个茶膏发现者,或者称为启蒙人。这或许是一个新的提法。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陆羽是中国茶叶史上第一个将茶叶中出现的“膏”(茶叶加工后出现的膏化物质)记录在《茶经》里的人。
让我们先仔细品味这个“膏”字。最早,在中国的《说文解字》中,对“膏”字是这样解释的:“按,膏者,脂也。凝者曰脂,释者曰膏。”古代医学称心尖脂肪为“膏”(fatintheheart),后又专指物之精华(essence)。如:膏髓(比喻事物的精华)。
再后来,古代的中医师们通过熬制的方法将动物或植物提炼出他们认为精华的东西,引申为药膏。
药膏的出现,是中国传统医药中的一大发明,它不仅成功地将动物与植物原始的固态形状与内含的物质分离,更重要的是它具有一定的浓缩性,不管是内服或是外用更方便,药性更高。
陆羽恰恰是从唐代的制茶工艺中,发现了茶叶经加工之后自然出现的部分“膏化现象”。同时敏锐地感觉到这个“膏化现象”与中国传统的中医药的药膏有相似之处。于是,破天荒地第一次将这种物质冠以“膏”的名称记录在《茶经》里。
陆羽发现的这个“膏”与当时唐代制茶工艺有直接的联系。
因为唐代制茶与我们今天的制茶方法有很大的差别。那时的制茶工艺几乎是以蒸青饼茶为主。陆羽的《茶经》主要描述的也是唐代饼茶的制作方式。我们说“茶,兴于唐”,也是以蒸青饼茶制作工艺的成熟为代表的。
陆羽在《茶经》中,对这种饼茶制作工艺高度概括为十四个字,即“采之、蒸之、捣之、拍之、焙之、穿之、封之”。
“采之”就是采茶;
“蒸之”是将采回的鲜叶用釜蒸熟;
“捣之”是将蒸熟的茶叶未凉前放入杵臼中捣烂,成为茶泥;
“拍之”是将茶泥倒入模具中加以拍击,使其紧密坚实,不留缝隙;
“焙之”是将入模的饼茶解出,用烘焙的方法将饼茶烘干,防止发霉;
“穿之”是将烘干的茶穿成一串,便于运输和计数;
“封之”则是将茶叶成品用特有的贮藏工具进行贮藏。
当然,陆羽虽然只用寥寥的十四个字就将唐代的饼茶制作工艺给予高度概括,但内中包含更深层次的工艺环节及要求却不是我们今人简单的几句话就能诠释的。
我们只知道陆羽倡导的制茶方法,对后来的两种茶产生很大影响。
一是云南的普洱茶。无论是传统的饼茶制作工艺还是今天的渥堆发酵的熟茶,我们都可寻到陆羽制茶的思路与踪影。
二是日本的蒸青酶茶。它是唐代由中国传入日本的制茶方法,也是日本至今仍然保留着最贴近唐代的制茶方法之一。
让我们再回到陆羽制茶的这十四个字。
这里有与茶膏相关联的几个工序。这其中——“蒸之、捣之、拍之”三个工序是与“膏”的出现有直接的关系,因为这三个工序极易将茶叶中的部分茶汁与纤维物质分离,在空气氧化作用下,使溢出的茶汁出现膏化现象。
陆羽在他所处的年代已经发现这一现象,并在《茶经》中多次提到“膏”字,他认为在饼茶的加工过程中应“畏流其膏”,意思是如果把“膏”挤压出去,会使制成的茶饼表面像箩筛,形状枯干。他认为最好的饼茶应是“含膏者皱”,即是将茶叶中的茶汁与茶叶挤压出来,又不遗失,仍然附着茶叶表面,经过空气氧化后,使茶汁形成的膏状物质存留在茶叶之间。这就使饼茶的表面由于“膏”的生成,形成皱纹状。因此,在唐代,陆羽认为的好茶表面上一定是“含膏者皱”,这是唐代鉴别好茶的一条标准。
陆羽在《茶经》中最推崇的好茶是“胡靴”。其外观如胡人的皮靴,有细腻的皱纹状,就是“含膏者皱”的典型代表。
需要指出的一点是,虽然陆羽从制作饼茶中发现了茶汁溢出后出现“膏化”现象,并认为这个“膏”是茶叶中的好东西,但他没有将茶汁与茶叶中的纤维物质彻底分离,而只是让“膏”仍然保持在茶饼的表面,与后来真正意义上的“茶膏”还有一定的距离。
但不能否认的是,陆羽的发现对后人起到了极大的启示,在他去世的一百多年之后,“茶膏”一词竟悄然出现了。
据吴任臣《十国春秋》记载,早在南唐闽康宗通文二年(公元937年),就有贡品茶膏进献,即“贡建州茶膏,制以异味,胶以金缕,名曰耐重儿,凡八枚”。从这段文字中,我们不难发现:
第一,“茶膏”名称正式出现;
第二,外部用金丝芽装扮,显示贵重;
第三,数量极少,只有八枚,而不像其他茶叶以多少担计算,凸显稀少与珍贵;
第四,茶膏一亮相,就作为贡品出现——具备一种显赫的身份。正是由于这种特殊的尊贵,使它在当时的贡茶中处于上品,被纳入史书的记载之中。
需要补充的是,中国的贡茶始于唐代。唐代的贡茶分为民贡与官贡两种。
所谓民贡是由地方官吏将上等的好茶主动向朝廷进献,属于土贡性质,据《新唐书·地理志》记载,庐江郡(今安徽合肥、六安一带)在武德三年(公元620年),也是唐王朝建立后的第三年,向朝廷进贡茶叶,这在唐代尚属首次;而官贡是朝廷直接设立贡茶院,官营督造,专业制作贡茶。大历五年(公元770年),唐朝在湖州长兴与常州宜兴交界的顾渚山建立顾渚贡茶院。
“茶膏”第一次亮相是沿着民贡这条线浮出水面的。
应当指出的是,虽然陆羽之后的唐代出现了“茶膏”,仍然没有脱离茶叶的原始形态,都属于“含膏”的性质。唐代《国史补》记载唐代官贡茶品有十几个品目,其中“岳州邕湖含膏”就列其中。
普洱茶膏一次喝几克
普洱茶膏是普洱茶有益物质高度浓缩的精华,很多茶客生活中常喝的茶品。长期饮用普洱茶膏对身体好处很多,但喝茶是有讲究,过浓过量的饮茶易伤及脾胃,那么普洱茶膏一次喝几克合适?
普洱茶膏简介
普洱茶膏是中国独有的养生文化,有上千年的制作历史。从茶膏的诞生伊始,它就成为皇家独享的养生御品,是中国古人发明的世界第一款“速溶茶”,也是中国古老而庞大的茶产业中的一朵奇葩。
茶膏始于南唐,成于宋,兴于清,盛于当代,经过了漫长的演变过程,有着悠久的历史。在清朝的时候更是成为皇室养生的专享品进贡皇室。南唐时的《十国春秋》、宋徽宗《大观茶论》、清朝医学家赵学敏《本草纲目拾遗》等文献上均有茶膏的相关记载。
我们知道,天然药物是人类长期以来用于防病治病的有力武器,应用历史悠久,至今世界上很多国家和地区仍把天然药物作为防治疾病的重要手段。普洱茶就属于具备天然药物特性的一种饮品。具有近千年的饮用历史。
或许,正是因为这一点,才使得清代药学家赵学敏在《本草纲目拾遗》中,对普洱茶膏的药用价值几乎是“夸张”式的描述:“普洱茶膏能治百病,如肚胀受寒,用姜汤发散,出汗即愈;口破喉颡,受热疼痛,用五分噙口过夜即愈;受暑擦破皮血者,研敷立愈”。可见,他认为普洱茶膏既可内服,又可外用。
普洱茶膏的功效与作用显著,是很多人都追求的,但喝茶也是有度的,不可过浓过量饮用,那么普洱茶膏一次喝几克合适呢?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下吧:
普洱茶膏喝多少克适宜
一般情况下,一个有饮普洱茶习惯的健康成年人,每天饮普洱茶8-12克左右为宜。一般来说,每天1-2次,每次5-8克的饮量是比较适当的;而普洱茶膏则与普洱茶不同,普洱茶膏是普洱茶浓缩后的精华,因此再喝普洱茶膏时,每次喝1-2克就可以了。吃油腻食物较多、烟酒量大的人可适当增加茶量。孕妇、儿童、神经衰弱、心动过速者茶量应适当减少。
普洱茶膏怎么喝
一、煮饮法:
1、在电磁壶中注入蒸馏水(矿泉水)或者是山泉水500—600ml的水量,也可以根据个人口感的浓淡调整盛水量。
2、水煮开后,放入1克茶膏。
3、继续煮沸到茶膏全部融化需要一分钟时间,全部融化之后,可以分汤饮用。
4、观赏汤色的温度最佳是45—55℃,超过60℃度就烫,低于30℃度则低沉。随着汤温的下降,汤色会明显变深。如待其冷却至60度左右时品饮,则汤色通透、红亮,口感更佳。
二、冲泡法
1、打开茶膏密封包装袋,把茶膏倒入在杯子中。
2、注入沸水200—300毫升,轻轻摇御茗壶,使茶膏得以溶解。
3、再加入300—400毫升的沸水,放置一分钟,等待全部溶解,可以分汤饮用。
4、饮用的温度最佳为45—55℃,分汤的数量是4—5毫升,尝味的时间为3—4秒。
讲究喝茶有量,每日饮茶6~10克。虽然茶叶中含有多种维生素和氨基酸,饮茶对于清油解腻,增强神经兴奋以及消食利尿具有一定的作用,但并不是喝得越多越好,也不是所有的人都适合饮茶。一般来说,每天1—2次,每次3克左右的饮量是比较适当的,对于患有神经衰弱、失眠、甲状腺机能亢进、结核病、心脏病、胃病、肠溃疡的病人都不适合饮茶,哺乳期及怀孕妇女和婴幼儿也不宜饮茶。
普洱茶膏的制作方法(一)——古代普洱茶膏的制作方法
普洱茶从制式上分为五大系列:团茶、饼茶、沱茶、砖茶、茶膏。
茶膏是这五大系列极特殊的一种,很少有人涉及。它又分为古代制法与现代制法两部分。其中古代制法中的“御制压榨制膏法”代表古代普洱茶制作的最高技艺,给予这种评价不仅仅因为它是普洱茶第一款深加工的产品,而是因为这种制作技艺已接近现代生物科技的雏形;而现代茶膏制作中的“低温制膏法”则代表现代普洱茶制作的最高技艺,因为它的制作流程已经属于现代生物科技最前沿技术应用的范畴,其中的微生物菌群的分离与制取,发酵模型的创立,不仅在中国大陆,在国际生物学界都具备领先地位。
一、古代普洱茶膏制作的两种方法:大锅熬膏和御制压榨茶膏
1、土制大锅熬膏法
“大锅熬膏法”是云南先人借鉴中药熬膏的思路形成的。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中国的中医药在清代已趋于成熟,并自成体系。其中大量的中药膏状药物,无论是内服还是外用,已经有几十种,说明熬膏技术已经非常成熟。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讲,这种“大锅熬膏法”是谁发明的恐怕很难有一个定论。因为这种技术相对中医药界的人而言,没有什么门槛。只能说是那个时代一个群体尝试的结果。
“大锅熬膏法”的操作,对生产工具与场地要求不严,无论是在家里,还是在茶坊,只要有锅,有滤布就可操作。
根据《云南省茶叶进出口公司志》考证,其整个工序如下:
①将茶及茶末放置大锅中,充分煎熬,使汁全出为止。投一次茶料,反复熬煎七次。
②将煎熬之茶汤盛于布袋中压榨,使茶汤滤除,反复多次,避免有茶渣。
③将滤出茶汤,再置于大锅中煎熬,茶汤上面浮上浅黄色之物,以小锅铲剔去,膏汁始清。
④茶汤煎熬成极浓茶汁时,转盛于中锅中煎熬,至液体呈膏状,再易小锅收膏,搅拌需快,此时应注意力求不嫩不老为度,其程度全凭眼力和经验,取起一团拉长不沾手,色起淡褐色,恰到好处。
⑤用具:第一套用大铁锅,二套大铁锅,三套铜锅,四套铜锅,滤汁细布,定型模子,存膏器暂用铁盒,以玻璃瓶盛装最适合。
1950年,为支援进藏部队需要,云南省茶叶公司接受熬制茶膏3500斤的任务,结果制成42市担(一市担为100斤)运出。这次的制作过程基本上是沿用云南古代熬膏的方法。经试验一市担茶叶,可煎茶膏20~25市斤,那时省茶司每日约熬茶膏15.2市斤。
这种熬膏的方法相比中药的熬膏要复杂了一些。仔细分析,部分提法也是错的,估计是有意识的误导。如提到原料中所说的“茶末”,茶末不可能熬出茶膏,茶末内含物质极少,根本熬不出“膏类”物质。凡是做过这方面实验的人都清楚这点。甚至直到现在,很多人仍然误以为“茶膏”就是用普洱茶的“废料”,即不能压茶的茶末做出来的。一些人听信这种误传,用茶末去熬制茶膏,却总出不来东西,不知道问题出在哪里,还以为熬膏的技术有问题。其实原因都是在原料上。
另外,市场上对熬膏有老嫩度的提法,也是不存在的。其实,熬膏的过程主要是对含水量的把握,含水量大,膏稀,不能定型。含水量少,容易出焦屑(俗称过火烤焦的意思),不存在老、嫩之分。历史上也没有膏体老嫩区别标准。因为它们最终都溶于水,只要溶于水,就无法辨别它的老嫩。其实,老嫩度只是一种说辞,估计是熬膏人为强调自身熬膏的技巧故弄玄虚而已,别太当真。重要的是,熬膏的质量好坏只有一条标准,在不出现焦屑的前提下,含水量越少越好。
2、清朝御制“压榨制膏法”
“压榨制膏法”为清朝宫廷御茶房独创,与“大锅熬膏法”有着本质的不同。它可以说是最原始的生物科技的运用。代表古代茶叶科技的一个高度。
这种制膏法是借鉴唐宋时期压榨制膏思路,形成的更高级别的产品。虽然它很原始,但渗透着超前的科技理念。
“压榨制膏法”主要由五个环节构成:
①轻蒸、解块、淋洗。
将云南上贡来的顶级团茶和饼茶进行蒸湿,然后解块,再进行淋洗,去除茶叶表面的灰尘及杂物。这个过程最重要的一个环节是对云南上贡的普洱茶进行茶叶品质的鉴别与评判。其中,是否具有有害物质——包括“投毒”,仔细甄别。茶品的安全性检验是这个环节的重中之重。
②二次发酵。
采用传统酿酒工艺中的厌氧发酵方法,对茶叶进行发酵,促使茶叶内含物质的再次转化与分解。
③小榨去水、大榨出膏。
采用压榨技术,先将水份挤出不用,然后再全力将茶叶内存的茶汁压出,并反复压榨,收汁。
④自然沉淀,分层析出。
将压榨出的茶汁放在开口的容器内,使其自然沉淀,并分层析出;其分层不同,品级也不同;
⑤收膏、压模。
将分层析出的茶汁放阴凉处风干,获得稠密度较高的软膏,再入模干燥成形。以故宫博物院至今保存完好的茶膏为例,为委角方形块状,大不过寸许,每块约为五克,面上压有花纹,中间寿字,四蝠绕之,色黝黑。
这种工艺的好处:
①尽最大可能保留茶叶中原始的有效成分,使获得的茶膏保留饿了茶叶中的精华;整个制作过程没有高温蒸煮,基本上是在常温下操作,保护了普洱茶特有的活性酶,这也就为制成的茶膏后续的陈化提供了“动能”,使茶膏的品质向更高层次转化。
②容易成形,膏体没有“粘稠感”,可制成各种图案和模型。我们现在看到的北京故宫博物院展出的茶膏,一个个小块,尺寸与重量严格的一致,且上面压有精美的图案,就是用这种工艺制成的。
③汤色通透、明亮。按照这种工艺制作茶膏,你会发现,其冲泡出来的茶汤颜色通透性极强,几乎没有肉眼可看到的杂质。因为“压榨法”的“收膏”过程有再发酵的工艺,其汤色表达比传统普洱茶还要通透、明亮。
④就香气而言,新制作出来的茶膏味“薄”,但陈化一段时间后,一般是经过三年,其香气逐渐升高,且越陈越香。这是因为茶叶的香气形成有两个路径:一是高温提香,如绿茶、乌龙茶等,通过短暂的高温将茶叶重的芳香类物质激活;另一种途径是在常温的状态下,通过微生物产酶,酶产生脂类物质,而脂类物质又生成芳香类物质。这个过程是一个自然循环生成的系统,需要一个时间演化过程。正式的生物化学专业词汇是“后熟作用”。普洱茶膏芳香类物质的生成就是源于这个途径。这也就是我们为什么一再强调,高温对制作茶叶(包括茶膏)是一个大忌的原因。
普洱茶膏挑战普洱茶
普洱茶膏挑战普洱茶!普洱茶膏与普洱茶的历史一样久远,不同的是,茶膏在历史中曾经几次被中断过,但是对于两种茶品而言,他们的功效等等都是不想上下的。
茶膏是普洱茶家族的重要成员,历史上云南普洱茶包括团茶、饼茶、沱茶、砖茶和茶膏五大系列,可见茶膏也是普洱茶家族的一员,同样有着悠久的生产历史。普洱茶膏是从普洱茶中萃取的精华,它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和品饮价值。
普洱茶膏挑战普洱茶第一回合:
普洱茶膏同普洱茶相比,茶膏的营养价值更高,清代药学家赵学敏在著作《本草纲目拾遗》中对普洱茶膏的介绍胜过普洱茶,虽然描述得有点夸张,但恰恰证明了茶膏的珍贵价值。
《本草纲目拾遗》在评价普洱茶膏时,第一句话就说“普洱茶膏黑如漆,醒酒第一”,普洱茶膏除了养生的功能外,也有对某种病具有独特的疗效。如胀腹所产生的不适,饮用普洱茶膏就可很快解决;如口舌出现轻微的溃烂,可口含一小块茶膏,过夜即愈。这些也同属于中医药的范畴。除此之外,茶膏还可调配出多种时尚口味的茶饮。如普洱蜂蜜茶、普洱枸杞茶、普洱姜茶等,可以满足不同人群对口感和特殊营养物养生的需求。
普洱茶膏挑战普洱茶第二回合:
普洱茶膏相比普洱茶,茶膏的便携性非常好,冲泡过程简洁方便卫生。
早上,当你坐在工位上,或是坐进班台里,或是坐在会议桌前,信手在面前的茶杯中放进一颗豌豆大小的茶膏块,热水一冲,香溢四座,在一片探询、疑惑、艳羡的目光织就的艳阳中呷上一口,神清气爽之余,一丝几百年来的优越也在心中融化开,滋润了一天的心情……
看着同事们抓茶叶、搅咖啡、撒糖的一通忙乎,你可以庆幸自己免去了洗茶、冲泡、过滤、倒渣等一系列繁复的程序,省时省力的同时无疑还做了节水、环保的范例。即便是对于最简单的袋泡茶来说,茶膏都更加方便,甚至免去了茶袋对环境的污染……也许这样的简单带来的从容便是现代快捷生活所期盼的品质。
普洱茶膏挑战普洱茶第三回合:
普洱茶一般只是分为粗加工、浅加工产品,而普洱茶膏是普洱茶深加工、精加工产品。
一般茶叶只是粗加工、浅加工产品,经过蒸、炒、晒、烘、揉、压等几个简单工序即可制成。冲泡既费时又麻烦,养生功效也很一般。普洱茶膏是普洱茶深加工、精加工产品,精选优质普洱茶原料制成。100公斤普洱茶仅能提炼出5公斤茶膏,名副其实是精华的浓缩。其人体可摄入的茶多酚含量是普通茶叶的30倍到70倍。在品饮上方便时尚,并且汤色通透、醇正浓厚、香气馥郁、回味无穷。在口感上,茶膏温和厚重,更像是品饮老茶的感觉,层次感丰富,汤色诱人。
普洱茶膏是一种固态茶
普洱茶膏是一种固态茶!近年来,食品安全问题一直困扰着人类。从三聚氰胺奶粉、地沟油、瘦肉精到各国对日本核污染地区食品的禁运,食品安全问题越来越突出。农残、重金属、食品添加剂充斥在我们周围,几乎进入了我们所有的食品,也正因如此,绿色食品、有机食品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青睐,其价格也在不断地上涨。需求的增长与食品的安全是一对矛盾,始终考验着人类的智慧,这也为现代食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兼具安全、营养和快捷是现代食品的发展方向。
在中国,茶作为药食同源的保健饮品,已经延续了几千年的历史。然而这种以养生为目的的食品,在当今社会也同样面临着食品安全的问题。中国有句古话“病从口入”,不安全的茶品不仅不能起到保健的作用,更可能带来危害。如何制造符合现代食品要求的茶品,考验着当代茶人。人们首先在清代宫廷普洱茶膏中找到了答案。
清朝宫廷普洱茶膏,以云南大叶种普洱茶为原料,采用常温压榨制膏工艺,其生产出来的茶膏保护了普洱茶中的有益菌和活性酶,具有后续发酵的过程,使得茶膏和普洱茶一样具有越陈越香的的特性,没有任何防腐剂却能够长期保存而不腐。至今仍然收藏于故宫的宫廷普洱茶膏,历经一百多年依然没有变质,在人类深加工食品中堪称一奇。关于普洱茶膏的功效,清代药学家赵学敏撰写的《本草纲目拾遗》中已有记载:“普洱茶膏黑如漆,醒酒第一。消食化痰,清胃生津,功力尤大也。”
因此,普洱茶膏成为清宫养生饮品。现代医学研究也表明:普洱茶膏有解酒、护肝、消食、解油腻、养胃的直接功能;此外,普洱茶膏还具有抗癌、降血压、降血脂和降血糖等潜在功能。然而清代的宫廷普洱茶膏并不是一个真正理想现代茶品,其工序复杂、成本奇高很难推广,无法满足现代人的需求。
很多人尝试利用中药熬制膏药的方法制做茶膏。这种方法通过高温的长时间熬煮,破坏了普洱茶的活性、营养物质及香气物质,使得制作的茶膏没有后续发酵的过程,保质期短,不仅苦涩、汤色浑浊,且无法解决农残和重金属超标问题。经过技术改进,很多企业开始利用喷雾干燥的方法生产出茶粉,满足了茶饮品的快捷需求,虽然在食品卫生安全性上有很大提高,但仍属于高温的工艺特点,无法完全达到现代食品的要求。经过多年的实验及研究,当代茶人借鉴清朝宫廷普洱茶膏的制作思路,利用现代生物发酵工程,采用低温萃取、冷冻干燥及超滤技术制作普洱茶膏。
这种方法避免了高温对普洱茶中的有益菌和活性酶的破坏,使得普洱茶膏具有持续的后发酵过程,越陈越香,解决了不用添加防腐剂和添加剂的问题;同时通过超滤技术能够完全剔除农残,无重金属超标,成功解决了食品的安全问题。以此种方法生产的普洱茶膏属于发酵食品,在活性酶、有益菌的作用下,茶多酚、儿茶素等大分子物质,不断分解成易于吸收的小分子,对身体益处极大的茶红素、各种氨基酸不断增加,具有极高的养生价值。2006年中国出现了首家专门制作茶膏的企业,开始以低温萃取和冷冻干燥工艺制作现代普洱茶膏。
准确地讲,茶膏不是膏,而是一种固态茶。第一次听说茶膏的人,都会以为茶膏是一种半流体状态的膏体,其实不然,包括保存在故宫的宫廷普洱茶膏,也是呈固态的小方块。尤其是通过低温萃取、冷冻干燥工艺制作的茶膏,得益于厌氧发酵技术,茶多糖多被分解成小分子低聚糖,膏体不像高温熬制的茶膏那么粘稠,极易形成各种精美细致的图案,也因此,以此为技术生产的双龙戏珠、吉祥孔雀、吉祥凤凰、皇印等图案的茶膏,在市场上广受茶膏收藏者的喜爱。一款名为“茶石”的普洱茶膏,生动地说明了固态茶的特性。顾名思义,“茶石”质地和形状如石子一般,茶膏落于公道杯的时候(一般冲泡茶膏用公道杯即可),叮当作响,声音清脆,却能很好地溶解于温水,且汤色透亮,没有一丝浑浊,相当神奇。
茶膏可谓中国茶品的伟大发明,是世界第一款速溶茶。其实茶膏早在唐朝就有发现,而到了宋代茶膏已经成为独立的茶品出现,然而茶膏自始至终都主要是做为贡品供皇家或上层人物使用,很少为民间所认识。无论是哪个时代,茶膏作为茶叶精华的高度浓缩品,都是高端茶品的代表。现代普洱茶膏的出现至今,不少茶膏名品已经在消费者心中成为了高端茶品的风向标。不同的茶膏,在汤色、口感、感官形态上各不相同,在满足养生的需求同时,也为品饮者平添了不少情趣。
一款名为“玉龙胜雪”的普洱茶膏,由于经过了高达12次的发酵与陈化后,普洱茶的儿茶素和咖啡因析出并形成天然的络合物,形成一层“白霜”覆盖于茶膏的表面。此款茶膏营养极高,内质丰富、滑感极强,不含任何杂气。我们前面说的“茶石”就是这种“玉龙胜雪”的升级版,其颗粒更大,“白霜”更是深入到茶膏内部,外观恰似一座座微缩雪山。还有一款名为“红运当头”的茶膏,为中国第一款“上投茶”,有意思的是,此款茶膏冲泡时先注水后投茶膏,茶膏漂浮于水面,红色的茶汁呈雾状向下散开,极具动感和灵性,似天降福运。
通过现代发酵工程破译了普洱茶的发酵过程,生产出的“普洱黑金”茶膏,“药香”味浓厚,可媲美七十年的”老普洱“,是养胃的佳品。通过超滤离子交换技术,还可生成完全脱出咖啡因的产品,“月光美人”是第一款深度脱出咖啡因的茶膏,特别适合对咖啡因敏感的人群。
得益于现代科技的发展和当代茶人的不懈努力,现代普洱茶膏发展成为更高形态的茶——超级速溶茶。近年来普洱茶膏的养生价值,不断为世人所认识,普洱茶膏也因此越来越受到青睐。2011年6月,中国首家茶膏博物馆在云南省昆明市康乐茶文化城落成,收集整理茶膏历史,传播茶膏文化,研究茶膏制作工艺,标着茶膏作为一个独立的茶品已经形成一个行业。这一本来属于皇家的神秘饮品,正在融入当今社会,成为现代茶文化和养生文化的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以上就是茶经网小编给大家带来有关《普洱茶膏获业界一致好评》的全部内容了,如果觉得这篇文章对你有所帮助,可以分享给更多需要的朋友,感谢您的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