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香可入茶吗。
心清可茶茶可清心
心清可茶,茶可清心;若要清心,惟有香茗。在这喧嚣的尘世间,人们最难做到的恐怕就是这“清心”二字。难怪古今圣贤、文人骚客,皆对茶赞之不绝,爱之难舍。尤其陆羽,更是对茶情有独钟,居然在1200多年前便著就了世界第一部茶叶专著——《茶经》,而被世人尊奉为“茶圣”。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古往今来,芸芸众生,每家每户,概莫如是。有客造访,坐定后第一件事便是上茶。wwW.cy316.coM
然而,我们每个人都生活在这功利的世界上,人人都在为生存而奔波,某种程度上对生命的忽视已无法回避。我们往往容易忽视或淡漠那些生活中原本十分美好的东西,甚至错误地理解快乐与幸福的含义。紧绷的心弦听得见喘息,沉重的日子让骆驼都感到吃力。人们渴望心静、心安、心清的诉求,好似水中捞月;祈盼远离尘嚣、回归自然的愿景,恰如海市蜃楼。蓦然回首,方才意识到真正值得我们为之追求与向往的东西其实很简单,那便是我们平时极易忽视的健康的身体和自由的精神。于是,茶便成了我等放松心情的最佳载体。
据说当今著名“神探”李昌钰,每每破案前定要喝一杯妻子泡的茶,说明这茶的功效的确非同一般。它不仅能让人神清气爽,更能让人宁静致远。鉴此,我说茶可滋养人你可能不信,我说茶可清心你不可能不信。我曾想,茶之所以能够成为泱泱大国的国饮,这恐怕主要因为茶的特殊功用吧。当你感到困惑时,茶可为你解乏提神;当你感到郁闷时,茶可为你祛郁生津;当你感到忧愁时,茶可为你释怀宽心。茶的宁静淡泊,茶的自然清爽,以及茶中的禅悟与品位,更是我等崇尚的境界。足见“心清可茶,茶可清心”然非谬传。
Cy316.com延伸阅读
禅茶即心茶 非是以茶清心,而是以心清茶
禅茶即心茶
茶乃禅者之必需,在古时,僧人们坐禅时,通常会放一壶茶在身边,以对治昏沉。到今天,“禅茶”已经成了可以与“道”相契合的一种境界,成了高品位的文化人一种高雅气质的体现。而现在的僧人也还保留着喝茶的习惯。那么,究竟什么样的茶才配得上这“禅茶”之名呢?有人说是龙井,有人云是毛尖,有的猜是碧螺春,有的则断言是铁观音……
其实,禅者无分别,其所饮之茶,我称之为清净无染之“心茶”!真正的禅者每时每刻都生活在禅的境界中,都在品味心中之清茗,黄檗希运禅师云:“终日吃饭,未曾嚼得一粒米;整日行,未曾踏得一片地。”禅者只观自心,不问外境,古德云“饥来吃饭,困来即眠”,不破一法,而又不为境所缚。禅者饮茶亦复如是,其意不在茶,而在乎自性清净之心也!世间之茶,可以色、味分别其优劣,“禅茶”看的却是禅者的境界。高者如赵州老僧,可以以茶为剑,斩断学人之妄想。《五灯会元》卷四记载:师(赵州从谂禅师)问新到∶“曾到此间么?”曰∶“曾到。”师曰∶“吃茶去。”又问僧,僧曰∶“不曾到。”师曰∶“吃茶去。”后院主问曰∶“为甚么曾到也云吃茶去,不曾到也云吃茶去?”师召院主,主应喏。师曰∶“吃茶去。”赵州禅师语带禅机,“到此间”即可以指所住之寺院,也可指修行之境界,僧答“曾到”,如果是说曾来过此寺院,那根本未入禅门,也只能到门外喝口清茶了,如果是自认已到了禅者的境界,则“吃茶去”则是让其安心修道,照顾自己的“心茶”,院主以分别心,不明赵州之意,则“赵州茶”即是“德山棒”,痛打院主之妄想心,如目连之开山救母,赵州古德可谓是敲碎凡尘救心出,可惜院主根机未熟,不会师意。赵州以茶度人,可谓禅茶之最高境界也!
后来之禅师,虽少有赵州之境界,但亦重心不重茶,此心无所住,无来亦无去,随处都是“和、敬、清、寂”,非是以茶清心,而是以心清茶。二者冥契,顿入禅境。而凡俗之人,但求茶之外相,观其色、嗅其香、品其味,一念心起,早堕凡尘,去禅远矣!
禅者之茶,但可用心品,不可以相求。
人生如茶,清心有成“茶可以清心”
人生如茶,清心有成。
“茶可以清心”,这五个字是在朋友处一只茶杯的杯盖上见到的。那杯很小,小得称得上玲珑,杯体上点缀着淡淡的几枝疏梅。而杯盖更为精致,以行书写得的这五个字,遒劲处又见飞逸之姿,并且有款有识,布局有大家风范。俨然是一幅微型的书法精品,很遗憾的是没有仔细记住它的款识。
朋友对我说“茶可以清心”这五个字以适当的句读读之,可以变为五句语意侧重不同的话。仔细品味,果真如此。这也是我没记住其款识的一个因素。
“茶可以清心”,确是如此。茶饮三道,一道茶清新而味涩;二道茶苦中藏甘,更让人回味,很多人喜欢饮二道茶;三道茶涩味淡,苦味轻,甘味也只余一缕了。总之,涩、苦、甘三味俱全,只有深品,才能领悟,体会得到其中的滋味。
人生的旅程也如饮茶一样,稚子儿时无忧无虑,充满朝气和希望的青年及初恋、事业的初期的小挫,给人一种清新而青涩的感觉;而一入中年,有家庭琐事、事业上忙碌、不如意之苦楚,但也家庭温馨、与妻儿小憩共同游乐与事业略有小成的甜蜜、成就之感。苦中有甜,甜中有苦。而到暮年,总是喜欢回忆。那时,的确涩味、苦味、甘味俱有了。
“茶可以清心”,这样说来,竟有些哲学的意味了。当然,茶之三味与人生过程一样,也有相互交错的时候。所以,朋友无论是人生,还是饮茶,任何滋味都要仔细品尝才能领悟体会。相信,当你再次读到“茶可以清心”这五个字的时候,多少总是有些感触的。
品茶“寡欲才能清心”
过多的欲望往往蒙蔽了我们的心,让我们短视。
欲望是思想的热病,它使我们衰弱,不能使我们坚强。
有位出租车司机将一包垃圾放在后车座上,忘了拿去丢。
后来这部出租车载了一位女士,女士一上车,发现那包东西,她心想:“一定是前面那位乘客留下来的。”她随手摸了一下,满满鼓鼓的,于是就乘司机专心开车之际,偷偷将那包东西塞进她随身带的包中。
真不知当她发现那包东西竟是垃圾时,感觉会如何!
在生活里,我们不也常常随手取走一些自认为很珍贵的东西?其实,那也只不过是一些垃圾罢了。
中国北方用驴拉磨,怕它懒惰不肯用力,就先把驴眼蒙起来,让它看不见,再将花生酱抹在驴鼻子上,驴子闻到香味,以为前面一定有好吃的食物,就会拼命的往前冲。
有一只狐狸想溜进一座葡萄园中大吃一顿,但是栅栏的空隙太小,它过不去,在狠狠地节食了三天之后,它总算可以潜进去了。但是当它痛痛快快的吃完之后,却又钻不出来,只好又在里面饿了三天,才出来。这只狐狸感慨地说:“忙来忙去,还是一场空。”
虽然这些故事大家可能都耳熟能详,但是我们是否能够看破当中的意义?大家最近在忙什么?是否有着一种无奈和苦闷?不要让自己忙来忙去,到头来还是空忙一场,古语有云:“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转眼数十年过去了,我们做过些什么呢?是不是被眼前的欲望遮住了眼,而迷失了前进的方向?
崇茶风尚,意在清心
由于人们饮茶有鲜醇爽口的感觉,并有生津止渴,提神醒脑,消食去腻的效果,所以人们都喜欢饮用。茶树在我国南方大部地区都能种植、而且春夏秋三季都可采摘茶叶。于是茶在我国种植面广,采摘期长,生产量大,又易于炒制存放,便于运输,传播面广。茶叶价廉物美,普通老百姓都容易喝上茶。从皇宫贵族佛宗坐禅到平民百姓都形成饮茶的习俗。自古以来,便有民之用茶,等于米盐,君之用茶一日不可无的习惯。林语堂先生在《我的祖国和人民》一书中曾谈到:中国人最爱品茶,在家中喝茶,上茶馆也是喝茶,开会时喝茶,打架讲理也要喝茶,早饭喝茶,午饭后也要喝茶,有清茶一壶,便可随遇而安。这话道出了中国人崇茶风尚情系一个安字。老百姓旦求安居乐业;一国之君也是要保国泰民安。于是人人都有视茶为安的祈求心态。
清茶一壶,随遇而安,茶壶一上相对而坐,茶杯一端相敬如宾,面对清滢碧绿的茶汤,芳香扑鼻而入,啧啧品尝,鲜醇爽口,口齿留香,回味甘甜,沁人心脾,释躁平矜,侃侃而谈,唤来欢语笑声。那些忧愁,猜忌,疑虑都会烟消云散,中国人饮茶,讲究细斟慢饮,啜英咀华,重在意境。当人饮茶时,容易受茶的色香味形的诱导而产生一种新的情境,这情境可能是一种回忆再现美景,也可能是一种联想的幻景.名茶与名水相连,名茶都产生在名山清泉,云雾缭绕的仙境之中,所以品茶容易使人产生美好回忆的联想。自古以来,名人品茗都有幽情生发,留下许多美好的诗词歌赋画作传茗佳句。如宋代苏东坡赞美龙井茶为绝品,称之雪芽双井散神仙。郭沫若1964年在湖南品饮高桥银峰茶后写下一首七律诗:芙蓉国里产新茶,九嶷香风阜万家。肯让湖州夸紫笋,愿同双井斗红纱,脑如冰冻雪心如火,舌不豆丁眼不花。协力免教天下醉,三闾无用独醒嗟。夸赞高桥银峰茶胜过湖州紫笋茶,可与龙井媲美。我们自己也会有这种体验,盛夏时节邀几位友好在家品上明前西湖龙井茶,评品碧绿清滢的茶汤,喝上即感鲜爽清冽,满口兰香,话题势必从西湖美景开始,虎跑泉,黄龙洞庭湖,三潭印月-----弥漫一番茶趣之后,才会进入主题谈话,由饮茶诱发的这种新生情境使人忘却烦扰骚事,进入香如仙境,话如甜密的美好气氛之中,这里呈现出一个以清静心,心定而安的心理净化过程。
以茶为礼,相传古时婚配均以茶为礼,明代许次舒的《茶疏考本》记载:茶不移本,植必子生,古人结婚必以茶为礼,取其不移置子之意也。也就是说,以茶为礼,借茶生本之意,象征着新娘以身相许,永不变心,愿与新郎白头偕老的意愿,结婚后也象茶树那样枝壮叶茂,子实累累,以示婚后儿孙满堂,家庭一代比一代兴旺发达的吉祥之兆。这种婚喜临门茶礼为尚,香茗敬老尊友之风,至今流传甚广,蔚然成风。
客来敬茶,宋代诗人杜来诗曰;寒夜客来茶当酒,竹炉汤沸火初红。郑清之诗云:一杯青露暂留客,两腋清风几欲仙。以茶敬客,茶香味浓,促膝相谈,和谐欢愉,情趣高雅,这种美德代代相传,蔚为风尚,杭州人以龙井茶敬客,广东福建人以乌龙工夫茶会客,北方人以花茶留客,蒙古族人以奶茶待客等这些都是热情好风尚。
以茶代酒,相传周武王伐纣,执政之后吸取纣王酗酒误事,朝政腐败的教训,严禁饮酒,赐予以茶代酒,以示倡廉,勤俭建国,重振朝纲,成绩显著,深得民心。
茶以其汤色迷人,茶汤晶滢透澈,有的金黄透亮,有的碧绿翡翠、交相辉映,令人神往,茶以其香气怡人,茶有天然清香,幽雅醉朴之气,茶以其味醉爽口宜人,茶味天然鲜醇,回味甘甜令人神会,喝茶可使人通仙灵,进入一个难以言状,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茶境。
茶与酒比较,同有醇香爽口之味,但是茶比酒更有蕴味,更为芳香;酒有使人醉意朦胧,意识模糊的强烈刺激,茶则使人赏心悦目,怡志爽神,刺激柔和,酒壮英雄胆,茶引学士文,酒入诗肠,豪情勃发;茶入诗肠,幽情暗起,当人进入茶境即可锁住心猿意马。
人入茶境,心为静,益于思,诗兴起。自有含英咀美入诗肠的滋味,宋时林逋写有《茶》诗曰:石碾轻飞瑟瑟坐,乳烹出建溪春;世间绝品无人识,闲对茶经忆古人。白居易咏茶盛来有佳色,咽罢余芳香。
茶境与禅境有相通之处。清静、安心、无为等等。茶与禅一样,可以洗尘心,涤凡虑,精心俭德。故在寺庙里修行的僧者禁酒而用茶怡情养性。僧齐已诗曰:石鼎秋涛静,禅回有岳茶。
清心除烦明前茶
远是非,寻潇洒。
地暖江南燕宜家,人闲水北春无价。
一品茶,五色瓜,四季花。——[南吕]《四块玉•乐闲》 元•张可久
茶树通常种植三年以上即可采叶,以清明前枝端初发嫩叶时,采摘其嫩芽最佳,这就是久负盛名的“明前茶”。鲜叶采集后,经过杀青、揉捻、干燥、精制等加工过程,则为成品“绿茶”。若鲜叶经过萎雕、揉捻、发酵、干燥、精制等加工过程,则为成品“红茶”。明前茶多是为了品其鲜嫩,故多做成绿茶。 明前的绿茶芽叶如嫩玉,色如曙光。用玻璃杯冲泡,汤如碧波,看一会儿茶叶的浮动,闻着茶香,心旷神怡。绿茶的冲泡水温不宜过高,水温过高,易起泡沫。待水沸之后,过五分钟再冲较好。茶叶愈嫩、愈绿,冲泡水温要更低些,这样泡出的茶汤滋味鲜爽,饮一口唇齿生香。
也可以清心
关于茶,有一首非常著名的回文诗。现在依然刻在很多茶壶、茶杯上。回文诗是一种按一定法则将字词排列成文,回环往复都能诵读的诗。这首诗点明茶“清心”的功效。
可以清心也。
以清心也可。
清心也可以。
心也可以清。
也可以清心。
喝茶清心其实也是从两个方面来说的,其一,茶叶本身的功效。《随息居饮食谱》上说“茶微苦微甘而凉。清心神,醒睡除烦。凉肝胆,涤热消痰。肃肺胃,明目解渴,不渴者勿饮。”一般来说,发酵茶如红茶比较暖胃,半发酵茶如铁观音没有红茶那么暖,绿茶不经过发酵,最为寒凉。
平素火旺、口渴、心烦的人,常饮绿茶,能滋润身体,降降火气,让自己不那么急躁。但平素脾胃虚寒的人,不适合饮用绿茶,如果春季尝鲜的话,饮食方面可以吃点生姜,补救一下。
其二,泡茶的过程。泡茶是需要有一种闲适的心情,当你决定喝一杯茶的时候,要先烧水,清洗杯子,冲水,等待茶叶泡好,也有些人还会准备茶点,这个过程需要时间。这个时间往往能养人心性,等待水开,等待茶好,这些等待本身就让我们感受到从容和宁静。
如果上升到来讲,它所拥有的仪式感,会让人感受到生活宁静之美。以茶修身,以茶为媒介去执行一种礼仪。沏茶、赏茶、闻茶、饮茶,当你静静得去品味这一切,去除杂念,这已经是一种修行了。在这种专注于内,专注于自身的过程中,深思和内省,体味味茶所带来的清静,也许比茶叶本身,更能清心。
茶道“人到清心天自凉”
调整态度,让自己有新的心境,抛开坏心情。
读过一篇《塔院访禅》的文章,文章记叙了生活在古刹白马寺塔院里的比丘尼的一些生活片断。她们一天的生活简化到只是诵经上课打坐拜塔。而她们执着于自己对佛学的信仰,心无旁骛,一心一意的参禅悟道。当被问及这样的生活对她们来说是否清苦时,那位体性法师淡淡地说:“清苦是福。受不了这个苦,也就享不了这个福。”读到这里,不觉醍醐灌顶,再三品味,一时间竟心向往之。
因为喜欢这“清”的感觉。清该是清雅清洁清净清心。有了前者的环境的雅洁净,就少了人事的困扰内心的躁动,也就会有一种心境恬淡没有挂虑的“清心”和“宁静”,而安闲自得尘虑皆空也自在其中了。这样一份心境真是好难得的。“苦”则“苦”矣,福也在其中了。
佛门净地一直是我向往的所在。想在那或深山古刹或荒庵小院,伴霭霭香烟声声木鱼,耳闻唯有秋虫,目见只有残月,摒弃杂念,一心一意读经诵经参禅悟道,内心里该是一种怎样的大平静。这大平静中让人浑然忘却风花雪月春夏秋冬。日子里没有了冬日里的三九严寒砭肌入骨,也没有了赤日炎炎的烦心忧神。一年只是一季,一天也只是一时。也许贝叶蒲团青灯古寺冷壁残窗未免会有些寂寥清苦,但在这寂寥清苦中一定会得到人生的大超脱,在超脱中得到人生的升华。这也是人生的最高境界了。
可是,真的就这么简单么?当我把自己的想法用开玩笑方式跟一位我尊敬的兄长说起的时候,他说我是浪漫的可以了。并说尘缘未了凡根未净,仅仅是为了回避什么躲避什么而去,功利色彩太重,佛门未必肯要。即使去了,也不会清净清心,因为心魔还在。
也许真的是这样吧。手边有一卷《古代尺牍小品》,里面收录了一封清代云仙居士写给偶然相遇并一见钟情的顾晴芬的一份信。文字清丽雅洁,容我抄上一段:“筑庵在云栖烟霞之间,一琴一瓢,一炉一钵,亦啸亦咏。春来名花解语,好鸟弄晴;夏时清风徐来,荷香清暑;秋月明辉,蟾华皎洁;冬日可爱。岭秀孤松。有时引鹤于孤山断桥之畔,凭眺晚晴;亦有时泛舟于柳浪花巷之中,徜徉美景。怡然自乐,悠悠忘机。”
人到清心天自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