汝城九龙白茶庄。
城北路是我们这个古老城市的胎记,或许是靠近市政府的缘故吧,在胎记之处被刷上了现代的“油漆”,已非原版,但是在资金尚撒不到的城北路的深处,依然可见古色古香,偶尔,你还可以看到灰褐色的木板楼。这个出处天生是做茶馆的。服装店要开在市列珠玑之处,酒馆也当在九省通衢之路口,而只有不事张扬的茶合当在“深深深几许”的庭院。城北路的前面是红旗路,他的另一面是汤汤资江,如果要说遗憾,遗憾就在于城北路与资江中间,还隔着连连的钢筋与水泥,河风吹不到脊背,脊背上的习习感觉全都凭靠袅袅茶香了。
与东风路上的全是霓虹灯不同,这里挂着的还有红灯笼,即或在白天,淡淡的红意有如红唇,这与朴素并不相悖,一个天生丽质的小家碧玉,不施薄粉而有胭脂红,并不能人为地让她唇色寡白;而每入夜,绯红的灯光斑斑驳驳,是有点诱惑人心,当然,这与暧昧也无关,这只关红茶颜色。我们这里原先都比较喜欢喝红茶,红是喜庆色,在民族的心灵深处,被老祖宗打了一个红底子;红配绿,看不足,而现在,喝绿茶的不断增多,也不难理解,绿是健康色,现在也许什么都不缺,就缺健康。缺什么就补什么,我们补绿茶。
在城北路上,接二连三地铺排着一溜茶庄,与红灯笼匹配的是,它们的招牌都是木质。茶与木,都来自山野,他们的搭配,是一种天注定。我确实比较喜欢树喜欢竹,在水泥钢筋之中,生机勃勃生活着树与竹非常难得,或是奢望,而有树与竹的标本也堪会意了。不能在草长莺飞的草原与森林里呼吸,在纸上带绿带响的文字里也可陶醉。总之,在人来往车来去相对稀少的城北路,由木质招牌与红绸灯笼合力建设的茶馆,气氛也算做得到位的,况且还有老街,不必使用太多的词语,“老街”两字就意想万千。粉面含春春不露,茶没喝着香先闻。这是茶诱人至深之处。
茶馆的格局是有点小,陈设也过于简单,甚至里面的灯光有点暗,这不能怪。这是茶馆主人的窘迫,事实上,也是茶在城市中的窘迫,说得更深一点,这还是茶在当下钱语境下的窘迫。茶馆的老板做的是小生意,他们还没有资本到高楼中去吆喝。与酒相比,茶是汉服,是唐装,是清朝之旗袍,而酒,是西装,是巴黎T型舞台走模特步的时装。茶合当寂寞。茶本来就是寂寞的。茶不能摆千里筵席,喝酒要人多,喝茶要人少,喝茶哪里需要大场面?恋爱中的女人需要小鸟依人,那种情景也不堪示人,不堪众目睽睽。茶杯要小,茶杯大了,茶气散了;茶寮也要小,茶寮大了,情也就散逸了,小小西厢适合谈情,适合谈友谊,情能对许多人抒发吗?不能!真正的茶不能遍施,真正的友谊也遍不了天下。一生的知心能有几人?
茶在当下是真的有点窘迫,真正的窘迫不在于茶馆地处偏僻与茶馆格局的简陋,而在于茶馆里文化的失落。茶馆里不乏谈情的,也不乏谈友谊的,偶然,也有品文论艺的,但更多的是打扑克的,是搓麻将的,三三两两进进出出城北路茶馆的,十之六七是来玩小意思的。好吧,也别伤心了,茶馆是城市的后花园。城市人不容易,脚步匆匆,终日奔走在舞台的前场,演绎生旦净末丑,也累了,别再让沉重的文化来累人。文化比娱乐要累人,弄文化的人都是知道的,没弄文化的更懂,为什么呢?因为弄文化的对文化还有兴趣,没弄的连兴趣都没有,当然更烦。而且,城市里的人民更多的是世俗人民,不是文化人民。从城市的前场来到城市的背部,享受习习茶风,就不必管他的歇息方式了。茶馆是城市的后花园,准确的说,现在还不是文化的后花园,要是也是世俗的后花园。重要的是有茶,有茶就好。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山在柴就在,茶在,茶文化就在,有城市的后花园茶馆在,就不要怕城市的文化后花园今后不在。我们耐心地看山长柴,耐心地等待茶馆生长茶文化吧。
精选阅读
喝茶败家的路上,且行且珍惜!
说的就是你。现在,立刻,马上。拉开你的抽屉,打开你的柜子,看看你的茶桌,是不是比昨天又多了一些东西出来。
可能是一个杯子,可能是一个茶盘,或者是一个茶杯垫,也许还是一把茶刀。还或者,又不知道从哪里顺了一泡茶,或者是毛了一只杯子回来。
对照上文,如果你有这些行为,恭喜你,在败家的路上,你又精进了一大步。
喝茶,是一门败家的艺术,你别不信,
那简直是一定的。
现在,让我们来检查一下,你现在败家到了哪一级?
1.败家初级:
茶,不过是一片叶子而已
从一个茶小白成长为一个茶疯子的道路是漫长的。你要像山顶洞人的进化一样,必须经历从爬行到跪起到站立这样的一个历程。
在这个漫长的成长过程中,你的眼界逐渐开了,看到的茶的世界逐渐大了。
比如,最初,茶,对你而言,就是一片叶子而已。
也只是一片叶子而已。
还是分了颜色的叶子。比如红的黄的绿的白的黑的,是什么颜色就是什么茶。哪里管什么工艺什么产地什么品种什么味道,只要是叶子,泡上水能喝就行。
到朋友家蹭茶,也只会说个,茶好香哟,这个茶,味道好好哟。这个茶,上面飘的一层雾气好好看哟。
这个时候的你不知道,那飘的雾气是内含物质太多,你也不知道,茶不是因为红叶子就叫红茶,绿叶子就叫绿茶,黄叶子就是黄茶,白叶子就是白茶。
哪个见过春天的茶山是五彩斑斓的,五彩斑斓那是毒蛇好不?
春天的茶山,青一水的绿色,深深浅浅的绿,明媚如春水的绿好不好。好不好。
加工工艺的不同,发酵程度的深浅,才有了绿茶、白茶、红茶、黑茶、乌龙茶……
但是,茶小白,也就在交学费的道路上,开始了漫漫征途。
从道听途说胡乱买茶开始:这个茶好喝,买;这个茶是名家做的,买;这个是明前的,买……
殊不知,所谓的大师,不过某个还俗的前造型师,自己寻了山头,做了一两回茶而被世人封的;所谓明前茶,不过是从哪个山旮旯里,收了头春的乔木茶。
蒙的就是你,懵逼的也是你。
喝茶败家的道路上怎么会少一个你呢。
胡乱买茶的教训不谓不深刻,花钱的教训不谓不惨痛。
但是,你屡教不改,你痴心无悔。
2.败家一级:
逛茶会,你以为你找到了学茶的方法
你开始蹭茶,参加茶会了,你以为你找到了学茶的方法。
好在,这是一个茶会满天飞的时代。只要稍稍留意,你就会在城市的无数个角落发现无数那些或隐秘或语焉不详的各种茶会。
正宗与否倒不在考虑范围,重要的是,转战各个会场,你可以混个脸熟。
各种你认识的不认识的茶,也能见到不少,各种知道或者不知道的茶界故事八卦秘闻典故,也能听到几个。
在那些飘来飘去的故事里,你知道了大白菜原来不是大白菜,天青色原来看的是云破处,你晓得了那32万的叶子里原来背后还有好多秘密,原来吴宇森的御用铸剑师还可以打造一把茶刀。
于是,你豪气冲天,买不起御用铸剑师的龙泉剑,一把小茶刀我还是玩得起;虽然大白菜早已成为了土豪们的私藏,但是,茶语的一个易武正山的众筹,我还是可以参加一把的。
恭喜你,如果你有了这样的行为,你在败家的路上,又前进了50米。
但是,茶会归来终觉浅。
3.败家二级:
追茶山,你的钱变成了
路费、住宿费、飞机票、汽车票
不满足的你,开始逡巡,开始两眼冒光。好像一只饿狼。
还有什么是我没有听说过的,还有什么是我没有见过的。
牛肉?不,我不喜欢吃肉。
等等,此牛肉不是彼牛肉。这说的是武夷山的牛栏坑肉桂。
薄荷塘?我不喜欢吃糖。
无知了吧,此薄荷塘非彼薄荷糖。彩云之南,密林深处,那是普洱的一处微小秘境。
于是,争强好胜的你,不甘被人嗤笑的你,又踏上了漫漫茶山寻访之路。
这些年,你开始追山,跟着风的季节。
你开始关注天气预报,景洪、杭州、福鼎、安溪……
打雷了,下雨了,刮风了,下冰雹了,你比谁都要急。
你说,完了完了,这些茶这些茶。今年不晓得要卖到好贵。
但是,茶痴茶疯子的你,看到新茶上市的时候,那就像看到了情人一般,尽管身价上扬,但依然视死如归。
2000元50克,买;三万元一公斤,买……心不痛,手不软。丝毫不想,还没有娶妻的自己,还没有嫁人的自己,娶媳妇的路上,又少了一间卫生间的钱,出嫁的嫁妆里,又少了一辆车的轮子。
管它的,喝到肚子里的才是真的,房子,车子,留给别人去想吧。
所以,两个茶人,最好不要结婚。
你的钱,变成了上茶山的路费、住宿费、飞机票、汽车票……
败家败到这种程度,也是没谁了。
4.败家三级:
各种杯子茶壶罐罐,茶周边让你走火入魔
好了,说了太多茶小白的故事,我也来说一个茶土豪。
前几天在办公室里,老吴突然大喊,哪个给我说下恒温恒湿的机器呢。
众所周知,自从老吴开始装修他主城第五六七八环之外的豪宅开始,他就铆足了劲要给自己的茶宝宝们装个很牛很牛的家。不然,他可以预见自己办公室里的那些茶,被顺走,被毛走,被盗走,被牵走,甚至也可能是被他自己豪(肉)气(痛)地送走的惨状。
但是,就像牛逼的酒窖拥有3000年历史一般,一个牛气冲天的茶窖也不是一两千就能搞定的。
要通风,要除湿,要恒温,要不窜味。家庭存茶的风险太大,即便一个BOSCH(博世),也不是轻易就能解决问题的。
于是,你之前买的茶,可能存在景德镇的罐罐里,说到罐罐,不得宕开一笔。
这败家的路上,茶具那也是没谁了。
各种杯子,各种茶壶,各种罐罐,各种茶席……
那花在上面的钱,真的是罄竹难书。
比如杯子,买了白瓷要甜白,买了霁红要霁蓝,买了仿汝要龙泉,买了玲珑要建盏……
还有那些壶,盖碗泡生普,紫砂泡熟普,福建陶泡岩茶,老岩泥泡东美,玻璃杯泡绿茶……
玻璃壶烧水很稳定没特色,铁壶烧水手太沉,陶壶烧水怕炸裂,吉谷是茶人必备,银壶软化很好但太贵……天天念叨这些的你,应该是走火入魔了。
经历过如此阶段的老吴,前两天也在为毛了一个王晨风而欢欣雀跃,被毛者茶美锴哥捶胸顿足。老吴那豪宅里,一个大黑框框上墙,密封茶盒上墙,它的茶,被关进了黑屋子。
此处,造价不详。
5.败家四级:
你每天的生活不是买茶和茶具
就是收拆茶和茶具的包装
最后,你开始各种作,各种秀,各种学。
为了满足你自己在为茶败家的路上走得更有价值更有发展空间,你开始修习一切跟茶以及茶周边的技艺。
你开始学习插花,学习焚香,精进书画(参加茶会多要毛笔字签到,被吓到没有);然后买各种相关的茶周边器具。
好看的琉璃香炉,买;插花用的剑山,买;练字用的日本毛笔,买;手工刺绣的茶席,买……
买买买,剁剁剁……
但是,这些都是毛毛雨了。
我见过真的败家,败的是金丝楠木的原木茶台,败的是玉石的茶海,败的是造一个茶亭装一个日式的和室……
不知道现在的你,是否与我心有戚戚焉。
这喝茶的败家之路,道路且阻且长。此处响起歌声(我愿逆流而上)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解读杭州老茶庄的旧账本(三)
茶庄辛金:谁的薪水比方大老板还高?
1933年2月12日,一个叫汪稼轩的人来到“方正大”,受聘于茶庄,为茶庄同人的孩子们教书。每月工资,大洋九元整。半个月后,即在2月27日,茶庄付予大洋二十元。
这应该是预支工资——这位先生初来乍到,恐怕需要开销的地方挺多。之后几个月,分别付二元至八元不等。汪老师总共在职16个月零10天,支付薪水147元。
“方正大”的用工制度还是很规范的,虽然规定,茶庄的员工都得有信誉的熟人保荐才能被聘用,谁人推荐、谁人担保都要记录在册;但只要成为茶庄的正式员工,薪水按约定的金额给付,一分都不会少。
他们还约定,初一至初十来茶庄报到上班,可领全月工资;初十至廿五日报到,都按半个月计算;过了廿五日再来报到的,这个月就没有薪水可领了。
这一条,明文写在“辛金”一册的扉页:“本号定章各友,三节进出,每逢进店以初十日为度,辛金全月,初十以后进店作半个月计辛。如望日后进店以廿五日为度,亦照半个月计算,过廿五日进店者无包。倘自辞至辞日为度,如辞、复者,端午至月半计算,中秋至月底计算,特此预定规则,勉后异议。此照!”
寻访杭州“方正大”茶庄
方正大茶庄,民国时期杭州最大的三家茶号之一,开在羊坝头。另外两家,分别是“汪裕泰”和“翁隆盛”。
羊坝头大街上的五层洋房:方大老板是怎样崛起的?
“前世不修,生在徽州。十一二岁,往外一丢。”这是一句在徽州流传甚广的俗语。当地山多地少,十分贫穷。明清时候,当地人多外出讨生活,徽商就这么来的。和那些“往外一丢”的小孩一样,方冠三识了几个字,年方十五便背上简单的行囊,背井离乡,出门讨生活去了。
在深渡码头,方冠三搭上了木船,顺着新安江清澈的江水一路向东。“府对府、三百五,慢不慢、三日三夜到杭州”(徽州府到杭州府的水路历程),到达了目的地——浙江省城杭州。随后,在一人推荐、一人担保之下,他来到杭州“乾泰昌”茶行当起了学徒。由于聪慧、本分、勤俭、谨言慎行的个性,方冠三深受老板的器重。
从业十几年后,经老板的帮助,他也在杭城最繁华的地段羊坝头大街上开了一家茶庄,取了一个寓意深刻的字号——“方正大”。“方正大”是怎样在竞争激烈的杭州茶号生意里站稳脚跟,并且一步一步崛起的,我们已经所知无多。我们知道的是,后来,“方正大”不仅站稳了脚跟,还兼并了原先的“乾泰昌”。
作家王旭烽在她的小说《南方有嘉木》中提到方冠三的名字。她说,“从徽州穷乡僻壤出来的小学徒,到腰缠万贯的大老板,这部发家史,说起来,也不知有多少故事呢。”确实如此。随着多年经营的积累,以及徽商自古以来克勤克俭的品质,1930年,“方正大”在当时杭州最繁华地段羊坝头大街的拐角,造起了一座中西合璧的五层洋房,与高义泰绸缎庄遥遥相对。“方正大”也成了杭城屈指可数的著名茶庄之一。
“方正大”不仅做龙井茶的门市销售,还做邮售、厂商批发等业务,在广东、香港都设有办事处。生意往来客户遍及各省、市及港、澳、海外各地,每年吞吐的茶叶数以万斤计。茶庄信誉好,经济实力雄厚,茶庄发行的“庄洋”还能够在较大的范围流通。
归家路上的一次劫难:“方正大”是怎样衰落的?
就像一部大戏,总有起起落落。方冠三和“方正大”的衰落,正是因为战乱。
抗日战争爆发,茶叶生意一落千丈。1937年12月,杭州沦陷,方冠三携家眷带着细软财物,从水路逃难,回皖南老家。一家人从钱塘江溯水而上,历经千辛万苦。在途中又遭到匪盗劫抢,装有多年积蓄的皮箱细软下落不明。遭此重创,方冠三一病不起,不久就去世了。他一生勤勉辛苦,白手起家创业,辉煌过一时,终因时局动荡而未能长久,令人惋惜。
方冠三离世后,长子方舜琴继承父业,接管了方正大茶庄。方舜琴自小在茶庄帮父亲做事,耳濡目染,经商能力应当不错,虽勉为支撑,仍然不太景气。在方舜琴与外地职员吴孝思的几封信件往来中,可以窥见一斑。在一封信中,方舜琴写道:“吴兄,最近可好?时局动乱,众人逃难,茶行生意是一日比一日难做了。你在嘉兴,暂不要进货,行情不好,恐茶庄这里销售不佳而致积压太多。你还有一些钱,存在茶庄,现在已经用不上了,是否支领回去?若是继续存放茶庄,则不能按原先的约定付予利息了,还望理解,切切。”
方冠三手上建造的五层小洋楼,一直矗立在羊坝头,成为某种见证。直到上世纪九十年代末,杭城建设西湖大道,因施工需要,拆除了不少古建筑和老街巷。茶庄的五层洋房以及猫儿桥(平津桥)旁的 “千里莫言家”(方冠三旧居)、“琴庐”(方舜琴旧居),就这样从人们的视野中消失了。
皖南山区的遥远寻访:“方正大”的伙计回忆往事
2004年,章胜贤先生与他的二姐夫(方冠三的曾孙)一道,前往皖南探访祖居。
方冠三老家在安徽歙县大阜镇五渡唐坑村。那是一个山谷里的村庄。他们找到了一位当年在茶号里打杂的伙计吴承淦。老先生已经79岁,当年在茶号擦窗时摔断过腿,后一直有瘸。
老先生看到带去的部分“方正大”老账本,惊奇地睁大了眼睛,问他们是如何搞到这些东西的?原本在店里时,这些东西被视同核心机密,一般职工根本看不见,只有老板和自家心腹(账房先生)才能触碰……
望着一页页泛黄的绵纸,一行行墨迹清晰的茶叶品名,一个个曾经朝夕相处的人名、字号名,老人家的记忆慢慢打开。
1944年初春,17岁的吴承淦经人保荐,来到杭州方正大茶庄学生意。
杭城最繁华的羊坝头大街上,行人熙熙攘攘;一幢西式的五层洋搂,“方正大茶庄”里红木桌椅,茶香弥漫,伙计们各自忙碌,方大老板正彬彬有礼接待宾客。小伙计吴承淦,是方老板的同乡,因忠厚老实,老板待他不错,也很信任他。
小伙子就在“方正大”干了一辈子。直到公私合营时,茶庄和“九芝斋”合并,他归入杭州市烟糖公司。六十岁时,为了让农村的大儿子顶职,他提前退休。
如今,唐坑村还保留着一条条青石板铺就的大道、一口口清澈的水井、一幢幢高大气派的徽式建筑。村里的老人感激地说,这些都是重謩(音“谟”)公(方冠三的号)建造的呀!
解读杭州老茶庄的旧账本(四)
瞧瞧这条例定的,多人性化!
从这册子里还可以看到,业主方冠三,每月辛金大洋十六元五角。方冠三是茶庄老板,他自己也每月领薪水。
长子方舜琴,每月薪水十四元;次子方禹安,每月十三元;吴孝思(很重要的伙计),由罗立生兄荐,每月十四元。
居然有人比老板的工资还高,此人名王莲甫。每月四十元。工资超出方老板一倍还多,什么人物这么牛?据章胜贤多方打听,得知王莲甫其实是常驻广州的,相当于如今某地区的总经销商,专门搞茶叶的外销。方老板能给此人开出每月四十元的薪水,恐怕也是因为其岗位特殊、贡献突出。
这本“辛金”册子,给“饭司”(厨师)开的薪水是每月六元;学徒方重财,每月一元。
那年有一个闰月,全年在店内供职的员工还有多一个月的工钱可领,此外,端午、中秋、春节三节另有加班费可拿。从这一点可以看出,方老板还是很厚道的。
1933年,共有42人从方正大茶庄领过薪水,这是登记在册的。像季节性的炒茶工、帮工等,恐怕也有不少,但在册子上没有反映。
福食明细:茶庄伙计们吃得还好吗?
肉、白菜、豆腐、油豆腐、黄芽菜、萝卜、大蒜、雪菜……
这些菜,很家常,也很普通。这是民国十九年(1930年),“方正大”茶庄的日常伙食。在吃上面,茶庄同人还是比较节俭。肉虽然每天都有,但量似乎不大,一天大约小洋四角。
这些,都记在“福食”两册账本上。
10月6日,中秋节,账本上记着:“月圆。肉,小洋四角;火腿,小洋四角……”此外都是素菜——蒿菜、白干、黄花菜、芋艿、粥菜。跟每一个平常日子一样,中秋节这天没有铺张,稍有不同的是,这天店里花小洋二角买了水果;花小洋三角,买了檀香、元宝、月宫、香烛。
1934年2月11日,腊月廿八,还有两天就要过年了。方正大茶庄的伙食得到了大幅改善——这一天除了惯常的白菜、豆腐、韭菜之外,还买了酱鸭、肉松、步鱼和干贝。一道春笋步鱼,已经把茶庄里浓浓的过年气氛彰显了出来。
两天后的除夕,伙食花样有:白菜、茶食、韭菜、鱼(又见到鱼了)、茭菜、切面(可能是面条)、青菜、老姜等。另外,在这一天,采购者还一次性支付21元,把挂的酒账结清,支付22元把酱账一次性结清。年尾了,该结清的账目都要结清了。
事实上,这一年,在茶庄里吃饭的人可不少。根据花名册上登记的,每天吃饭有36人至38人(1930年),而日常伙食买菜的用度,常在14角上下。由此,或可以看出当时的物价还算平稳。
“福食”两册,记载了“方正大”在民国十九年(1930年)、廿二年(1933年)两年间的日常伙食等开销。两本“流水账”,从柴米油盐酱醋茶的细枝末节里,记录了80年前茶庄员工们的一段日常生活。
解读杭州老茶庄的旧账本(一)
几十册,纸页发黄,线装账簿,平平整整地叠起来,叠在章胜贤家的木楼梯上。随便翻开一本,十六开的宣纸上,一列列毛笔写就的行楷,字迹鲜明如初——
“四日,收狮字五十一两,计洋二十元四角”;
“六日,收旗枪四十八斤,计洋一百零九元……”
一行行,一页页,仿佛回到80年前的清明前后。山岚萦绕,雨意空蒙,穿长袍马褂的茶叶商人方冠三,正行走在龙井村泥泞的山路上,伙计肩上,是刚从当地茶农那儿收来的明前新茶。沉沉的箩担里的新茶,不消几日,就会寄到千里之外的北平去了。
75册账目记得清清爽爽
总共75册,都是“方正大茶庄”的旧账本。
方正大茶庄,民国时期杭州最大的三家茶号之一,开在羊坝头。另外两家,分别是“汪裕泰”和“翁隆盛”。
这些旧账本,从1929年记到1936年,正好是方正大茶庄的鼎盛时期。
十几年前,杭州的摄影爱好者、收藏家章胜贤,在旧书摊上偶得一册蓝麻布封面、上有笔墨工整书写的旧账本,封面有“民国十九年春月吉立、方正大号、客庄号总”等字样。
老章翻阅后认定,这是杭城老字号“方正大”的原物,这个“方正大”是老章二姐夫家的祖业。说起来也很巧,几经周折,老章数年之中又传奇般地先后搜罗到“方正大”的旧账本75册,以及广告、招贴、包装、信件、发票、老照片等实物史料几十件。
这些旧账本有十六种,包括“行号货源”、“货汇”、“辛金”、“福食”(茶号同人的膳食账)、“客庄信稿”、“合价”(对进货成本核实后,确定销售价格)、“花户”、“子茶花户”(进货的散户)、“银钱总登”(银行、钱庄往来的账目)、“客庄号总”(全国各地客户总名录)等等。每一册账本上,一笔笔账目记得清清爽爽。
这些原始账本,为研究当时杭州茶叶经营状况、社会经济生活提供了第一手资料。但耐人寻味的是,我们通过别的途径查找关于“方正大”的文字资料,却极少。因此,这批老账本就显得尤为珍贵。
翻阅这些看似枯燥的老账本时,“方正大”的印记在历史的毛玻璃之后,渐渐变得清晰起来。
解读杭州老茶庄的旧账本(五)
客庄总号:茶庄客户占据大半个中国
清明前后,方老板亲自出面从龙井村收来的新茶,很快就销到北平的“吴德泰”茶庄了。
北平那边,社前、明前、雨前之类的高端绿茶特别好销。“吴德泰”茶庄,是与“方正大”做生意的北平第一大户,每年最好的茶叶,方老板先要给其留足了。1930年,光是发到“吴德泰”的茶叶,总计大洋达3983元3角7分。
发去的茶叶品种,大宗的有龙字、云字、狮字、虎字等不同的龙井;此外还有旗枪、莲心、玳玳、桑芽、白菊等品种。包装则有铁瓶、箬包、布包、铁箱等。
翻开“客庄总号”,茶庄的客户历历在目,其经营地域以东部为重点,占据大半个中国,还远销法国马赛。1934年“客庄总号”的8本账册里记录着,销到香港几家茶行最多的品种是“双窨珠兰”。1935年方正大茶庄进货60多个品种的茶叶,总计约13万斤,其中双窨珠兰占1.6万斤。所谓“窨”,是一种制茶方法,等同于“熏”的方法,即把珠兰花、茉莉花等放在茶叶中,使茶叶染上花的香味。窨两次的珠兰花茶,就叫“双窨珠兰”。
由此可以看出,香港人喜欢喝花茶。销往香港、澳门等地的花茶,除了单窨珠兰、双窨珠兰,还有茉莉花茶、贡菊、杭菊等。这年销到“德安和”行400多斤珠兰;销到“陈富源”行150斤珠兰,全部用铁皮箱运输。
绿有龙井,红有九曲 80年前九曲红梅还很有名气
都知道杭州有“龙井”茶,你可知道,80年前,杭州还有一款红茶,名气并不比“龙井”小?
细细翻阅老账本,我注意到有一款红茶“九曲红梅”,出现的频率不低。
“九曲红梅”,源出于福建的武夷山。(本文转自“西湖龙井资讯平台”)据说太平天国期间,福建武夷、浙江温州平阳等地农民向浙北迁徙,在大坞山一带落户,开荒种粮种茶,以谋生计,于是有了大坞山“九曲红梅”的诞生。所制红茶为当时杭城茶行、茶号收购。
西湖大坞山茶农对茶叶的采制精益求精,逐步形成九曲红梅的特殊外形,弯曲紧细如鱼钩,色泽乌润,以“细、黑、匀、曲”见长,汤色鲜亮红艳,滋味鲜爽可口,香气馥郁。这款茶的品质,可与祁门红茶相媲美。
西湖龙井、九曲红梅,“一绿一红”,是杭州茶叶里的“双剑合璧”。
在方正大茶庄的账本上可以看到,当时茶行在留下、浮山等地大量收购九曲红梅或潮红(半成品),制作包装后远销北平、济南、南京、郑州、上海等地。通过邮寄销售,多的一次寄十几斤,少的也有三五斤。
只是,因龙井的名气实在太大,掩盖了九曲红梅的光芒,几近湮没。到现在,除非是资深茶人,大众已经不太知晓“九曲红梅”。若能发挥本地资源优势,重树“九曲红梅”的昔日辉煌,使这一传统名茶得以光大,则是一件好事。
武夷山:古茶路上,与历史相遇
修复后的”景隆号“码头成为下梅村的旅游新景点距离茶叶生产尚有一个月左右的时间,这个时候来到武夷山,游客们看不到那繁忙的采茶制茶过程。不过,既然到了这个茶叶大观园,不妨探访那曾经繁华的古茶道,领略那段曾经与“茶”息息相关的岁月——古茶路上,与历史相遇
万里茶道:下梅村与“走西路”
从武夷山市区出发,大约半个小时车程,便到武夷街道下梅村。悠悠的当溪水缓缓流过,将下梅村分为南北两条街,街两边散布着30多栋明清古建筑。
下梅是一个因茶而兴,也因茶而衰的古村落。昔日,一艘艘载满茶叶的船只从这里出发,途径江西、湖北、山西、内蒙古等省份,辗转运至俄罗斯恰克图,行程5000多公里,成为举世闻名的中蒙俄万里茶道。
当溪汇入梅溪,这是下梅唯一沟通外埠的水路,茶叶由此进出。下梅邹姓是茶叶贸易大户,其为便于货物运输建设的“景隆号”码头终日繁忙。如今,修复后的“景隆号”码头气势依然,几副仿制的运茶竹筏漂流溪面,只是那“每日行筏三百艘”的热闹与喧嚣已无法复制。
沿河廊道上,木板架成了座椅。春日难得的暖阳下,不少村民们就着“美人靠”休憩,聊天品茶,扑面而来的茶香沁人心脾。
与醉人茶香对比鲜明的,是行走闽赣古茶道的艰辛。这条路,在武夷山市方言中叫“走西路”,即从下梅出发,沿着西溪流域逆流而上,过古崇安城,由石雄街趸货仓行的分流转运,经伞街、四渡街、洋庄街、大安街、黄连坑街等数十个村落,一直上溯分水关。
伞街是西路上的第一个街。伞街的原住民大都姓陈。陈氏的祖先很早在这里落脚,起初靠摆渡赚点养家钱。旧时“走西路”的商旅行人,行李中都携带着笨重的油布伞。也许是商人们嫌伞重,或因伞破的缘故,他们驻足陈家客栈歇脚时,陈家就为他们张罗起修补雨伞的活儿。谁知过路商客都信赖他们,“走西路”的客人到此,就把伞寄在此处,从江西返回时,再取走伞。商人的伞促成了伞的生意,有了伞铺就有了伞街。
在依托溪流作为运力完成货物运输和出行的岁月里,祈求水路平安,是沿溪百姓们的共同心愿。在西溪东岸,有个叫亭子边的古村,一根见证了数百年风雨的辟邪安澜石柱,就立在码头路边。村民说,两三百年前,亭子边是西溪流域一处热闹的码头。这只六边形的辟邪安澜石柱,宛若一根“定海针”,不仅竖立起镇定西溪惊涛骇浪的坐标,而且庇护着西溪两岸人家进出的平安岁月。
海上茶路:桐木村与下南洋
作为万里茶道起点的武夷山,除了北接晋商开辟的穿越中蒙俄三国陆上茶叶之路外,还连接着自清朝口岸开放以来的海上茶叶之路。与从陆路流入俄国的茶叶不同,通过海路运往欧洲的武夷山茶叶以正山小种红茶为主,而位处自然保护区内的星村镇桐木村为正山小种红茶的主要产地。
从武夷山市区进山,过星村,一路往北,到桐木关有70多公里。进山的路都是两岸夹水,这里是九曲溪的源头,虽经过前几日的大雨,但溪水依旧碧绿澄澈。
桐木一共有12个自然村,三港是桐木村的村部所在地,而江墩和庙湾则是其中两个较大的自然村,也是正山小种的核心产区。在庙湾村,就立着一块巨大的石碑,上面有当代茶界泰斗张天福的题词“正山小种发源地”。
到了桐木村,只要离开盘山公路,沿着小路走上几分钟,就会进入各种幽静所在,流水、石桥、古栈道,再加上高低起伏的茶树,都可入画。置身密林幽谷间,树影婆娑,鱼影晃动,瀑布轰鸣,充满野趣。随意走进一户人家,主人会热情地拿出自家的红茶,沸水一冲,满室茶香。就是这种带着桂圆味道的红茶,为当时欧洲人崇尚,也成为风靡世界的所有红茶的祖先。18世纪的英国浪漫诗人拜伦,就曾经在他的著名诗篇《唐璜》中写到:“我一定要去求助于武夷山的红茶/真可惜酒却是那么的有害/因为茶和咖啡使我们更为严肃。”
出桐木村至于星村镇上,是游人乘竹排泛九曲的码头所在。一块“茶不到星村不香”的大招牌非常醒目。原来,明清之际,星村的茶叶生产就已达到一定规模。每逢茶季开始,茶农都将自家的茶叶挑至星村由商人收购,一时茶堆满街,茶商云集,全国各地客商纷纷设立会馆,其中以江西、潮汕、长汀为主。是时,商人中广泛流传一句话:“药不到樟树不灵,茶不到星村不香。”
五口通商后,茶商们将桐木所产茶叶从福州、泉州、厦门三个口岸直接出口,外商船只沿以前的海上丝绸之路,到南洋,下西欧,或到美国。这条海上茶路,比陆上万里茶道还要长。
文化之旅:马仔灯戏与天上宫
人之流动,带来的是文化之交汇融合。西溪流域的小浆村里,至今住着许多泉州籍的原住民。在小浆村有一个流行的民间娱乐节目,叫马仔灯戏。据专家考证,这马仔灯戏是闽南民间表演艺术文化的一种。这正是清代以来泉州商人将沿海特产溯闽江朝北直上,再入崇溪至源头各溪边埠头,进行贸易销售所带来的结果。
西溪连通着闽赣古道,闽南商人把商贸与民间文化都一并带到闽赣古道的分水关下,终于在西溪岸边的小浆村安居乐业。数百年过去,道路荒废,当年“走西路”的闽南商人们传承下来的泉州乡音和马仔灯戏,依旧留存。
天上宫则是闽北文化与汀州客家文化的交汇点。天上宫位于星村镇黄花岭上,始建于康熙三十九年(1700年),历时十年竣工。星村自古是茶市,由九曲溪经闽江入海,是商贸主要通道,为保证漕运安全,必须仰赖妈祖庇护。
世界各地的妈祖庙都称“妈祖庙”或“天后宫”,而星村镇的妈祖庙之所以称天上宫,因武夷山地处闽、粤、台最高处,具有“东南屋脊”之称。武夷山星村九曲溪上游的桐木溪又叫“通天河”,妈祖在形成时期被民间传为“通天女神”,星村传说是九天之上的星辰化就,因此建在星村的妈祖庙,被认为是妈祖的天上行宫,称天上宫。据守庙人介绍,这座建筑是汀州人集资兴建的聚会场所,又叫汀州会馆,是闽北地方特色与客家文化珠联璧合的杰作。
从星村镇回景区,沿路不时可见茶农养护茶树。虽时值倒春寒,但茶农们头上还是渗出了粒粒汗珠。感受制茶不易、体验茶路艰辛,对于茶之文化底蕴,我们品茶时更显宝贵与珍视。
黑茶之四川边茶:南北路边茶
黑茶之四川边茶:南北路边茶; 黑茶中的四川边茶生产历史悠久,宋代以来历朝官府推行“茶马法”,明代(公元1371-1541年)就在四川雅安、天安等地设立管理茶马交换的“茶马司”。清朝乾隆时代,规定雅安、天全、荣经等地所产的边茶专销康藏,称黑茶之南路边茶。而灌县、崇庆、三邑等地所产边茶专销川西北松潘、理县等地,称黑茶之西路边茶。黑茶之南路边茶是采割茶树枝叶经过加工而制成。南路边茶的鲜叶原料较粗老,可手采也可刀割,手采老叶或当年枝叶;刀割当季或当年成熟新梢枝叶。黑茶之南路边茶应加工方法不同,有毛庄茶和做庄茶之分。采割下来的鲜枝叶,杀青后未经蒸揉而直接干燥的,称“毛庄茶”。采割下来的枝叶,杀青后,还要经过扎堆、晒茶、蒸茶,渥堆发醇后再进行干燥的,称“做庄茶”。制成的做庄茶4级8等,黑茶之茶叶粗老含有部分茶梗,叶张卷折成条,色泽棕褐加猪肝色,内质香气纯正,有黑茶之老茶香,滋味平和,汤色黄红明亮,叶底棕褐粗老。毛庄茶也称金玉茶,叶质粗老不成条,都是摊片,色泽枯黄,内质不如做庄茶。黑茶之南路边茶是压制“康砖”和“金尖”的原料。
黑茶之西路边茶的鲜叶原料比南路边茶更粗老,采割当年或1-2年生茶树枝叶,杀青后晒干即可。黑茶之西路边茶边茶色泽枯黄,是压制“茯砖”和“方包茶的原料,制造茯砖的原料茶含梗量约20%左右,而制造方包茶的原料茶更粗老,含梗量达60%左右。
哪些茶让人谈茶色变?打倒喝茶路上的大老虎
中国历史悠长,人口众多,茶又是国饮,所以谈茶说茶的专家学者自然也多。多有多的好处,丰富了我们的生活,提升了我们的修养。但多也有多的不足。不足就是茶文化知识太丰富了,门派林立,各说各理,往往以讹传讹,造成流俗偏见。虽然基本每一个中国人都爱茶,但据统计每天平均能喝上一泡茶的人口却只占三成左右。其中原因很多,但这些弥漫于茶文化传播中的流俗偏见无疑推波助澜,成为摆在爱茶人面前的拦路虎。
以下几种便是喝茶典型的流俗偏见:
一、谈“绿”色变
很多中国人谈起茶文化来洋洋洒洒,其博学其意气有时让笔者觉得学识浅薄惭愧的很。但当问到“您要喝什么茶时?”,谈绿色变,尤其是女士。前后态度判若两人,前边还如春风拂面,后者却大义凛然,大有喝绿茶是一场就义的感觉。问为何?曰:喝绿茶胃寒。
“喝绿茶胃寒”的出处笔者确实还没找到,但一时竟然传播的如此透彻,却是令人讶异。绿茶中的茶多酚含量相对比其他茶类都略高,茶多酚会对胃粘膜小有刺激。这是科学,我们要尊重。相信很多人也是有喝绿茶胃不舒服的实际体验。这是事实,我们也尊重。
但其实,我们反思的不应该是绿茶这个,而是我们通常冲泡绿茶的方法。几乎90%的人冲泡绿茶,都是大杯泡。茶叶抓到杯子里开水一冲,可以喝上半天甚或一天。这种情况下茶汤很容易泡浓,很容易变冷,说实话,又苦又涩又凉,胃能不哆嗦吗?一点美好的喝茶体验都没有!所以改变绿茶的饮用习惯是首当其冲要改的事情。小编建议你试试,减少投茶量,茶水分离,即泡即饮,胃一定舒服的很。
二、谈“湿仓”色变
这是普洱茶界的一桩公案。专家反对湿仓,是反对加温加湿投机取巧滥竽充数的行为。到了民间,就演变成谈“湿仓”色变。事实上,干湿本身就是相对概念。普洱茶本身的转化也是需要一定的温度和湿度的。没有绝对的干仓,只是湿的程度有差别而已。
三、谈“拼配”色变
自从中央电视台加入到科普茶文化的阵营中来了,拼配就变成一种全民话题了。可以想象,连央视这种好学上进博闻强记的机构对大红袍的拼配技术都如此陌生,普通社会公众更可想而知了。
大红袍的拼配其实仅是茶产业的冰山一角。事实上,绿、红、黄、青、白、黑、普洱七大茶类,只要上规模的生产,都需要拼配。拼配是工业技术的一种进步,是为平衡原料的差异和紧缺,从而稳定产品品质的一种先进的生产方式。
四、谈“机制”色变
手工茶和机制茶,很多茶友情不自禁的选择了手工茶,唯“手工”是瞻。这是现代人“手工崇拜”“原生态崇拜”“古法崇拜”思想的展现,核心是人们对于食品安全的担忧。现代产业的发展,基本上机器可以取代生产的全部环节。小编最想说的是,手是工具,机器也是工具,手工和机器没有绝对的优劣,最根本的是使用这种工具的人的差别。能把机器控制的和自己手一样的随心所欲,这才是做茶的高人。
五、谈“菌种”色变
近百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发酵技术发生了划时代的变革,已经从利用自然界中原有的微生物进行发酵生产的阶段进入到,按照人的意愿改造成具有特殊性能的微生物以生产人类所需要的发酵产品的新阶段。泾阳茯砖茶中富含的金花“冠突伞囊菌”便是这一前沿技术的反映。发不好了就是霉菌,发好了就是金花,所以”发花“技术这是一精确的微生物控制技术,是食品加工技术的高精尖。如果我们的认识还停留在经验主义的“人工发花”,其实是一种科技的倒退。
六、谈袋泡色变
还有一种茶友对袋泡茶嗤之以鼻。认为袋泡茶无外乎就是用最低下的原料做的,卫生、健康、营养等等各种指标都达不到。其实不然,袋泡茶是茶产业中对工业化要求最高的产品之一。规模就是品质,品质决定于规模,这是袋泡茶的逻辑。大宗的原料,经过成熟的拼配技术,才能生产出稳定品质的茶。如果你不喜欢袋泡茶的体验,这个小编理解,小编也不喜欢,咱可以换功夫茶。但是我们要明白一个事实,袋泡茶在它的这个价位就代表了一种高品质,包括食品安全、消费便利、营养成分等,甚至比叶茶的性价比还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