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茶茶艺茶道品鉴介绍

发布时间 : 2019-12-23
绿茶茶艺 绿茶茶艺解说词 绿茶茶苗

【www.cy316.com - 绿茶茶艺】

绿茶茶艺品鉴品茶有三乐,一曰:独品得神,一个人面对青山绿水或高雅的茶室,通过品茗,心驰宏宇,神交自然,物我两忘,此一乐也;二曰:对品得趣。两个知心朋友相对品茗,或无须多言即心有灵犀一点通,或推心置腹述衷肠,此亦一乐也;三曰:众品得慧。 孔子曰:“三人行有我师”,众人相聚品茶,相互启迪,可以学到许多知识,这同样是一大乐事。 用具:玻璃茶杯;香一支;白瓷茶壶一把;香炉一个;脱胎漆器茶盘一个;开水壶两个;锡茶叶罐一个;茶巾一条;茶道器一套;绿茶每人3克。 绿茶程序解说:第一道——点香:焚香除妄念。 俗话说:“泡茶可修身养性,品茶如品味人生。”古今品茶都讲究要平心静气。“焚香除妄念”就是通过点燃这支香,来营造一个祥和肃穆的气氛。 第二道——洗杯:冰心去凡尘。 茶,致清致洁,是天涵地育的灵物,泡茶要求所用的器皿也必须至清至洁。“冰心去凡尘”就是用开水再烫一遍本来就干净的玻璃杯,做到茶杯冰清玉洁,一尘不染。 第三道——凉汤:玉壶养太和。 绿茶属于芽茶类,因为茶叶细嫩,若用滚烫的开水直接冲泡,会破坏茶芽中的维生素并造成熟汤失味。只宜用80摄氏度的开水。“玉壶养太和”是把开水壶中的水预先倒入瓷壶中养一会儿,使水温降至80度左右。 第四道——投茶:清宫迎佳人。 苏东坡有诗云:“戏作小诗君勿笑,从来佳茗似佳人”。“清宫迎佳人”就是用茶匙把茶叶投放到冰清玉洁的玻璃杯中。 第五道——润茶:甘露润莲心。 好的绿茶外观如莲心,乾隆皇帝把茶叶称为“润心莲”。“甘露润莲心”就是在开泡前先向杯中注入少许热水,起到润茶的作用。 第六道——冲水:凤凰三点头。 冲泡绿茶时也讲究高冲水,在冲水时水壶有节奏地三起三落,好比是凤凰向客人点头致意。 第七道——泡茶:碧玉沉清江。 冲入热水后,茶先是浮在水面上,而后慢慢沉入杯底,我们称之为“碧玉沉清江”。 第八道——奉茶:仙人捧玉瓶。 传说中仙人捧着一个瓶,瓶中的甘露可消灾祛病,救苦救难。茶艺小姐把泡好的茶敬奉给客人,意在祝福好人们一生平安。 第九道——赏茶:春波展旗枪。 这道程序是绿茶茶艺的特色程序。杯中的热水如春波荡漾,在热水的浸泡下,茶芽慢慢地舒展开来,尖尖的叶芽如枪,展开的叶片如旗。一芽一叶的称为旗枪,一芽两叶的称为“雀舌”。在品绿茶之前先观赏在清碧澄净的茶水中,千姿百态的茶芽在玻璃杯中随波晃动,好像生命的绿精灵在舞蹈十分生动有趣。 第十道——闻茶:慧心悟茶香。 品绿茶要一看、二闻、三品味,在欣赏“春波展旗枪”之后,要闻一闻茶香。绿茶与花茶、乌龙茶不同,它的茶香更加清幽淡雅,必须用心灵去感悟,才能够闻到那春天的气息,以及清醇悠远、难以言传的生命之香。 第十一道——品茶:淡中品致味。 绿茶的茶汤清纯甘鲜,淡而有味,它虽然不像红茶那样浓艳醇厚,也不像乌龙茶那样酽韵醉人,但是只要你用心去品,就一定能从淡淡的绿茶香中品出天地间至清、至醇、至真、至美的韵味来。 第十二道——谢茶:自斟乐无穷。

精选阅读

茶道与茶艺的理解介绍


茶道是指以一定的环境气氛为基调,以品茶、置茶、烹茶、点茶为核心,以语言、动作、器具、装饰为体现,以饮茶过程中的思想和精神追求为内涵的品茶约会的整套礼仪和个人修养的全面体现,是有关修身养性、学习礼仪和进行交际的综合文化活动与特有风俗。

茶道起源于中国。早在唐代,我国就出现了茶道一词,但由于受老子“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的影响,中国人不轻言道。在20世纪80年代前,茶道一词在我国使用频率并不高。而且“茶道”一词从使用以来,历代茶人都没有为其下过一个准确的定义,其内涵并无明确的界定,有时是指煮茶之道和饮茶之道,有时也指饮茶过程中所领悟之道。茶道传播到日本,被发挥到极致,但在日本,茶道的概念同样也不大确定,有时它指“具有深远的哲理”的精神层面,如归纳为“和、敬、清、寂”四规,有时又指具体的操作方法,如“煎茶道”“末茶道”等,这里的茶道就是指泡茶方法等技术层面。

茶艺是泡茶与饮茶的技艺。自从20世纪70年代中国台湾地区的茶人们明确提出“茶艺”这个名词以来,“茶艺”已被海峡两岸的广大茶文化工作者和大多数民众所接受。20世纪80-90年代,在内地各地的街头巷尾随处可见“茶艺馆”的招牌,在各种大小茶文化盛会及茶艺馆中,“茶艺表演”也往往成为重要节目,各种各样的“茶艺大赛”此起彼伏,在各种视听媒体中,“茶艺”也是一个出现频率较高的名词,并已逐渐成为人们的日常用语。目前,茶艺已成为一门实用的生活艺术,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也进入了寻常百姓家。

鉴赏绿茶茶艺的方法


品茶有三乐,一曰:独品得神,一个人面对青山绿水或高雅的茶室,通过品茗,心驰宏宇,神交自然,物我两忘,此一乐也;二曰:对品得趣。两个知心朋友相对品茗,或无须多言即心有灵犀一点通,或推心置腹述衷肠,此亦一乐也;三曰:众品得慧。

孔子曰:“三人行有我师”,众人相聚品茶,相互启迪,可以学到许多知识,这同样是一大乐事。

用具:玻璃茶杯;香一支;白瓷茶壶一把;香炉一个;脱胎漆器茶盘一个;开水壶两个;锡茶叶罐一个;茶巾一条;器一套;绿茶每人3克。

绿茶程序解说:

第一道 点香:焚香除妄念。

俗话说:“泡茶可修身养性,品茶如品味人生。”古今品茶都讲究要平心静气。“焚香除妄念”就是通过点燃这支香,来营造一个祥和肃穆的气氛。

第二道 洗杯:冰心去凡尘。

茶,致清致洁,是天涵地育的灵物,泡茶要求所用的器皿也必须至清至洁。“冰心去凡尘”就是用开水再烫一遍本来就干净的玻璃杯,做到茶杯冰清玉洁,一尘不染。

第三道 凉汤:玉壶养太和。

绿茶属于芽茶类,因为茶叶细嫩,若用滚烫的开水直接冲泡,会破坏茶芽中的维生素并造成熟汤失味。只宜用80摄氏度的开水。“玉壶养太和”是把开水壶中的水预先倒入瓷壶中养一会儿,使水温降至80度左右。

第四道 投茶:清宫迎佳人。

苏东坡有诗云:“戏作小诗君勿笑,从来佳茗似佳人”。“清宫迎佳人”就是用茶匙把茶叶投放到冰清玉洁的玻璃杯中。

第五道 润茶:甘露润莲心。

好的绿茶外观如莲心,乾隆皇帝把茶叶称为“润心莲”。“甘露润莲心”就是在开泡前先向杯中注入少许热水,起到润茶的作用。

第六道 冲水:凤凰三点头。

冲泡绿茶时也讲究高冲水,在冲水时水壶有节奏地三起三落,好比是凤凰向客人点头致意。

第七道 泡茶:碧玉沉清江。

冲入热水后,茶先是浮在水面上,而后慢慢沉入杯底,我们称之为“碧玉沉清江”。

第八道 奉茶:仙人捧玉瓶。

传说中仙人捧着一个瓶,瓶中的甘露可消灾祛病,救苦救难。茶艺小姐把泡好的茶敬奉给客人,意在祝福好人们一生平安。

第九道 赏茶:春波展旗枪。

这道程序是绿茶茶艺的特色程序。杯中的热水如春波荡漾,在热水的浸泡下,茶芽慢慢地舒展开来,尖尖的叶芽如枪,展开的叶片如旗。一芽一叶的称为旗枪,一芽两叶的称为“雀舌”。在品绿茶之前先观赏在清碧澄净的茶水中,千姿百态的茶芽在玻璃杯中随波晃动,好像生命的绿精灵在舞蹈十分生动有趣。

第十道 闻茶:慧心悟茶香。

品绿茶要一看、二闻、三品味,在欣赏“春波展旗枪”之后,要闻一闻茶香。绿茶与花茶、乌龙茶不同,它的茶香更加清幽淡雅,必须用心灵去感悟,才能够闻到那春天的气息,以及清醇悠远、难以言传的生命之香。

第十一道 品茶:淡中品致味。

绿茶的茶汤清纯甘鲜,淡而有味,它虽然不像红茶那样浓艳醇厚,也不像乌龙茶那样酽韵醉人,但是只要你用心去品,就一定能从淡淡的绿茶香中品出天地间至清、至醇、至真、至美的韵味来。

第十二道 谢茶:自斟乐无穷。

茶艺基本知识介绍,茶道知识简介


对于茶艺知识不知道大家了解的怎么样呢?下面让小编给您总结一下吧。

茶艺知识介绍

高温能促使茶叶内部物质发生化学纺暌钩,温度越高,纺暌钩速度就越快。所以茶叶贮存保管,必需注重节制温度和湿度。温度对茶叶的喷香气、汤色、滋味、形态均有很年夜的影响。要使茶叶不变或少变质,应采用低温或恒温贮藏。尝试证实,贮藏茶叶的最佳温度为0-5℃。所以,夏日炎热气温,于茶叶保留晦气。

茶叶极易领受水分,出格在气温较高、湿度较年夜的前提下,会使茶叶良多内含物氧化、分化,最终引起发霉变质,不胜饮用。南方各产茶省区,夏日7-8月份间,气温高达40℃,相对湿度又较高,即使干燥避光贮存,茶叶也会很快转变,稍不注重,便会发生"绿茶不绿,红茶不红,花茶不喷香"的结不美观。

茶道六君子是茶道或是茶艺表演中所必须的,它们各有各的用处,也各有各的含义,如其名一般,仿佛是六名茶意境中走出的翩翩君子,风度斐然,气度轩昂,让我们来看看茶道六君子是什么?它们有什么用处吧。

茶筒:盛放茶艺用品的器皿茶器筒。

茶匙:又称「茶扒 」形状像汤匙所以称茶匙,其主要用途是挖取泡过的茶, 壶内茶叶,茶叶冲泡过后,往往会紧紧塞满茶壶,加上一般茶壶的口都不大,用手挖出茶叶既不方便也不卫生,故皆使用茶匙。本文由【天毫茶业】原创,如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茶漏:茶漏则于置茶时放在壶口上,以导茶入壶,防止茶叶掉落壶外。

茶则:茶则(茶勺)茶则为盛茶入壶之用具。本文由【天毫茶业】原创,如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茶夹:又称「茶铲」茶夹功用与茶匙相同,可将茶渣从壶中挟出,也常有人拿它

茶针(茶通): 茶针的功用是疏通茶壶的内网(蜂巢),以保持水流畅通当壶嘴被茶叶堵住时用来疏浚,或放入茶叶后把茶叶拨匀,碎茶在底,整茶在上。

茶道茶艺礼仪


书接上回,小宁问我老北京人给客人上茶的礼儿。我说:“中国是茶叶的故乡,中国古代的茶艺世界闻名。所谓,讲究的是饮茶的文化,这里包括喝茶的礼俗和规矩。当然,茶文化博大精深,中国地域广阔,民族众多,各地各民族在饮茶的礼节上也有不同。咱们就说北京人喝茶的礼儿吧。北京人喝茶分为品茶、敬茶、喝茶几种。品茶的讲儿很多,有一套程序,比如净手、赏茗、摆盏、烫壶、投茶、冲泡、闻杯、问盏、细品等等。实际上这些都属茶艺,一般到茶馆品茶才能享受到。在家里或一般场合喝茶,没这么多讲究。不过,这里却有许多礼节。比如给客人泡茶,如果是单用茶杯,茶水不能太满。通常的规矩是七分茶八分酒。也就是说沏茶时,水只能倒七成,倒十成就溢出来了。有人说斟满。斟不满心不诚,沏茶水不满意不实。这是不对的。如果讲老礼儿,沏茶续水,永远不能让杯子里的水满。其次,老北京人喜欢用盖碗喝茶,这里的讲儿很多。”

小宁问:“用盖碗上茶有哪些老礼儿呢?”我说:“首先茶水只能倒七分。其次, 用盖碗喝茶时,要一手拿着托碟和碗,另一只手把盖轻轻掀开一道缝儿,然后举到嘴前小啜。千万不能把碗盖拿起来,像用杯子喝水那样。”小宁问:“为什么?”我说:“如果把碗盖拿在手上,一仰脖把碗里的茶喝干,那是对主人的不敬。这一动作似乎是对主人抗议:你上的这是什么破茶呀!喝着怎么一点味儿没有呀!此外,用盖碗上茶时,主人不能随意掀开碗盖续水。”小宁问:“那主人怎么知道你的茶碗里该续水了呢?”我说:“这里有规矩,只要你把碗盖拿起来,靠在盖碗的托碟上。这个动作就等于告诉主人碗里该续水了。”小宁说:“北京人喝茶的礼儿这么多呢。”我说:“当然,北京是礼仪之都嘛,喝茶讲究‘茶语’。就是用动作来说话。”比如用茶壶沏茶续水,如果不把茶壶拿起来,在客人眼前,用水壶或暖瓶直接往壶里倒,这是对客人不友好的表示,这一动作好像是说,你也配坐在这儿喝茶,赶紧滚吧。所以用茶壶沏茶,续水时,必须侧一下身,把壶拿起来。再比如客人让你感到厌烦,你恨不能马上轰他走。一般也不用动嘴,只要把碗里的剩茶往地上一倒,就算是告诉对方你是什么意思了。所以北京人喝茶最忌讳当着人的面儿泼茶水,这比骂人还让人难堪。”

小宁听了我说的这些,感叹道:“您说的这些老礼儿,现在的年轻人有几个懂呀?”我说:“是呀,这些‘茶语’,如今有些人确实知道得不多。喝茶的这些小节,实际上能充分反映出北京人对礼仪是多么当回事儿。”我跟小宁正聊着,志宽的父亲接过话茬儿说:“是呀,北京人讲究老礼儿,礼多人不怪嘛。您瞧一晃儿咱们老街坊有二十多年没见了,聊聊咱们老街坊吧。”我说:“好呀,跟您聊天儿长见识。”

茶道与茶艺


如今茶艺概念混用,须作一辨析。 流行于日本,精神上虽可追溯到中国,但是日本文化的东西。日本人思维与中国人不同,执着于具体事务和过程,其道亦须从具体事务过程中体会;中国人是先立大道,再从具体中得证。佛家所谓“月映万川”,中国思维的解释多倾向月,日本思维多倾向川。故日本人的修道、证道、体道、悟道常常从具体事务的仪式化入,故有、花道、剑道,路径上可称“小而道”;千玄室讲:“讲求“和·敬·清·寂”这四个字,“和”即和平的和,要人做到和平相处;“敬”即要发自内心去尊重别人,不从内心尊重是不行的;“清”不仅是指环境的清洁,还包括净化心灵及发自净化了的心灵的言行;“寂”就是很沉着、很冷静,不因外界的变化而动摇的寂然不动的心境。在日本的战国时期,当时社会动荡不安,就特别需要这种精神,武士们卸下腰刀放在一边,大家促膝而坐,来品一碗茶,无论任何时候都可以喝茶,千利休居士(千玄室)就是这样开始他的的。”从具体事务入,证的是道。道是无极,悟道有境界的不同,日本思维可能的问题是在小道上就停步了。我以为千玄室在这里说的,还没有入于大道。 中国人在路径上则是所谓“大而道”,常常直从道入,后从具体生活的“洒扫应对”出,要体悟的就是大道,但它要有必要的前提。近代以来中国人对道已失去信心,“洒扫应对”也就没有了意义,因此在现代中国,“”是不可能的,若说,必先有道,既然无道,何来?于是只有茶艺,但茶艺在起源上是将闽南潮州饮茶生活的程序和世俗礼节夸张为一套程式。在现在常常是商业化的表演,这就谋杀了其日常生活的态度,如无内涵,则彻底不伦不类,虚假做作,只能让人讨厌。

普洱茶茶艺冲泡法10个步骤介绍


普洱茶茶艺分为10个步骤:

1,“孔雀开屏”,即向客人展示茶具;

2,“温壶涤器”,即以沸水冲洗茶具;

3,“普洱入宫”,即撮茶入碗,投茶量为茶碗之1/4;

4,“游龙戏水”,即以铜壶之沸水呈45度角快速冲入盖碗,令茶随水流翻滚而洗涤,充分释放其真味;

5,“淋壶增温”,即以碗中茶汤淋洗公道壶;

6,“祥龙行雨”,即以铜壶之沸水由低至高冲入盖碗;

7,“出汤入壶”,即将碗中茶汤拂去浮沫后倒入公道壶(第1-3泡,5-10秒钟,每增加一泡即增加5-10秒钟);

8,“凤凰点水”,即将茶汤以“凤凰三点头”之势倒入公道壶中;

9,“普降甘霖”,即将壶中茶汤均匀地依次倒入品茗杯(碗)中(以七分满为度);

10,“齐眉敬奉”,即将品茗杯(碗)呈园状放置于托盘中,然后举杯齐眉一一奉敬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