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cy316.com - 绿茶的茶香】
我国的茶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下面是茶经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夜晚中的茶香”内容,希望能够帮助各位茶友们了解“夜晚中的茶香”相关知识!
夜色降临的时候,一个人看着窗外的夜空,繁星闪烁,空寂辽远,思绪飘飘荡荡,总觉得有些孤独,这时候最想的是喝一杯茶。
空灵、宁静,舒展,一杯茶总会给自己带来这样的诸多感受,每天忙碌,夜晚才会觉得满身疲惫,精神也有些麻木,茶如甘霖,滋润心田,也洗去了一身的疲惫,茶像一个随时随地听你倾诉的朋友,于是在夜色中,在星光下,孤独的自己心中有了一丝安慰,回思过往种种,觉得一切都释然。
作家三毛曾经说过,茶有三道,第一道苦若生命,第二道甜似爱情,第三道淡若微风。苦若生命是人生中有太多无奈,总有很多事是自己无能为力的,从少年到青年再到中年,从学生时代到初次踏足社会再到社会中反复历练,经历的若干事,总会留下些遗憾,有些不甘,有些落寞,有些怅然,在茶水与唇齿初遇,便是这种淡淡的苦涩,引发回忆,触动心弦。
可生命中总有一些璀璨是记忆深刻的,比如如春天一样明丽的爱情,长发飘飘的少女,温婉的笑容,手牵手踏青的日子,迈步空旷原野,畅游天地的日子,总是那么美好,那个时候总会放下所有负担,如品茶时的夜晚一样,彻底放松,真正享受生活的快乐。
第三道茶香淡若微风,不管是开心也好,伤心也罢,不管有多少痛苦,多少喜乐,在经历的足够多之后,都只是微风,风吹过,心境安然,不留一丝痕迹。
cy316.com编辑推荐
记忆中的茶香
记忆如果有气味,那么一定是如茶叶一般的清香。
中国是茶叶的生产大国,茶叶在每个中国人的心中都占有着一个位置。不管怎样,生活中,茶叶于我们,无论喜欢与否,都是撇不开的,剪不断的。可是,茶叶于某一些人来说,却是十分重要的,像是嵌入生命的宝石一样,熠熠发光。
我是生于茶山的“茶人”,自称茶人,是因为从小到大,每天生活里必有茶,茶也与我的关系是那样的亲昵,情感是如此的深厚。很多事情,我们常常只看到表面的,譬如茶山的翠绿妖娆,茶叶的昂贵,茶叶质量的参差不齐,茶农的朴实及不善言谈,等等。而,只有我们茶山长大的孩子才知道其中的苦与甜,明白那些他们无法体会感动与喜悦。
说到底,以茶叶为生的茶农亦是靠天吃饭的。茶农们最怕的就是茶叶收成的时候碰上了雨水充足的时候,不仅不利于采摘,对于茶叶的制作也是不利的。茶山的孩子早早的便学会了自己照顾自己。茶农们起早贪黑的,与时间在赛跑。每一株茶树如同自己的孩子,时刻关注它的成长状态,细心的除草、除虫,还得用满是皱纹的双手揉搓。记忆中的小时候是满满的茶香,茶叶制作得好,价钱就高,稍有欠缺,同样的辛劳下,却也只能贱卖了。
记忆里,自然的茶香让人很是舒心。有茶香的日子就是一家人团坐在一起的日子,放下肩膀的担子,品味真情的感动和收获的喜悦。
如今,远离茶山的我亦能时时感受这自然的香气,茶叶的幽香,从未断过。
在茶香中静默
品茶,不需要怎样专业的手段,重要的只在于你内心的状态。浮躁的人、心思不属的人、眉头紧皱的人、争强好胜的人,都不适合品茶,他们喝茶,大约只能用鲸吞,或者牛嚼牡丹来形容。
要静,静能生慧,能自内而外的感受,能自远而近的回想,反省一路走来的对错,细数一路走来的得失,茶香袅袅,将一切沉在心底,让一切归于沉寂。
生活中有一些人,不需要说再见,已经消失不见,安静的不起一点涟漪,我们知道这就是生活,如茶中轻波,一些人的过往来去,如茶中影子,淡淡的,走过不留一点痕迹。
很多次我们回眸,过往安静的如一幅画,画中有一些曾经的心情,当时或许轰轰烈烈,现在看来,却也不过是茶中的叶,静默,安静如一。
每个人都有过细雨中,倚在窗前的静默,看一本曾经的书,翻一本曾经的画册,看书中曾经勾勒标注的段落,看画中曾经巍峨的山,那山会是茶中的绿色、白色、黑色或者红色。
静默中,可以是朝阳的冉冉升起,也可以是夕阳染霞,可以是月色清冷,也可以是圆月的光明,一切都如茶水,自然变换如同一道风景,不起涟漪。
静默中,你持茶盏的姿态一定是最美的,因为这是将所有一切都放下的姿态,不再有拘束,整个天地,除了你与茶香,不再有其他。
这个时候才适合品茶,品出最平淡,也是最浓郁的味道。
茶中的自由
想了解《茶中的自由》知识吗,丰富的《茶中的自由》内容等你来看!
茶,生来为茶,无关雅或俗。只是喝的人多了,就喜欢将其分门别类罢了。
茶道贵在随意随心,茶不必精,量家有之;水不必贵,以法为上;器不必妙,宜茶为佳。贫穷人家品茶,不在乎茶叶如何,器具如何,品出的是生活的茶味。文人雅士品茶,讲究茶叶质量、泡茶用水以及茶席设置,一番讲究后,品出的雅兴之味,却更多的是来自于其所在的布置与环境。
没有人喜欢束缚,没有人喜欢条条框框。然而,我们却喜欢用枷锁框住自己,这也不能做,那样不能做。犹如品茶时的那些讲究,倒茶七分满,需要双手奉茶,泡什么茶叶就得选择与之搭配的茶具,等等。我们明明只为随心随意地喝茶,却被这样或那样的“规矩”绑住了手脚。
喜欢许巍那首《像风一样自由》。风,是自由的,在广袤的平原,在潺潺的小溪,在峻岭的高山之巅,风无处不在,无孔不入。品茶亦可令身心感到自由。抛却所谓的规矩,随心所欲地品茶,只要自己内心是快乐的,为什么要在意别人的看法?
茶可醉人无需酒。喝茶,醉的是心。一杯一杯地饮,渐渐地便离不开了。品茶,成为了难得的无拘无束的时刻,任身心在思绪中徜徉,伴随这丝丝缕缕的茶香,越过高山,跨过蜿蜒的河流,栖息于古茶树之下。
关于本文《茶中的自由》的内容到这里就结束了,如果还想了解更多相关知识,可以关注我们!
茶马古道,让普洱茶从几近湮灭的历史尘烟中,飘出了文化的茶香。
茶马古道
茶马古道是存在于中国西南地区,以马帮为主要交通工具的民间国际商贸通道,是中国西南民族经济文化交流的走廊。茶马古道是一个非常特殊的地域称谓,是一条世界上自然风光最壮观,文化最为神秘的旅游绝品线路,全长近四千多公里,距今已有一千三百多年的历史,具有深厚的历史积淀和文化底蕴,是古代西藏和内地联系必不可少的桥梁和纽带,它蕴藏着开发不尽的文化遗产,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意义。
历史探源
据史料记载,中国茶叶最早向海外传播,可追溯到南北朝时期。当时中国商人在与蒙古毗邻的边境,通过以茶易物的方式,向土耳其输出茶叶。
隋唐时期,随着边贸市场的发展壮大,加之丝绸之路的开通,中国茶叶以茶马交易的方式,经回纥及西域等地向西亚、北亚和阿拉伯等国输送,中途辗转西伯利亚,最终抵达俄国及欧洲各
国。
从唐代开始,历代统治者都积极采取控制茶马交易的手段。唐肃宗至德元年(公元756年)至千年元年,在蒙古的回纥地区驱马茶市,开创了茶马交易的先河。
北宋时代,茶马交易主要在陕甘地区,易马的茶叶就地取于川蜀,并在成都、秦州(今甘肃天水)各置榷茶和买马司。
元代时,官府废止了宋代实行的茶马治边政策。
明代,继续元之驿站制度,对有破损者限期恢复,与此同时,明朝对驿道上的要津、渡口之管理有所强化。明朝在雅州、碉门设置茶马司,每年有数百万斤茶叶经由康区而入西藏,作为主要“茶道”的川藏线,经济价值大增。明太祖洪武年间,上等马一匹最多换茶叶120斤。明万历年间,则定上等马一匹换茶三十篦,中等二十,下等十五。明代文学家汤显祖在《茶马》诗中这样写道:“黑茶一何美,羌马一何殊。”“羌马与黄茶,胡马求金珠。”足见当时茶马交易市场的兴旺与繁荣。
至清代,茶马治边政策有所松弛,私茶商人较多,在茶马交易中则费茶多而获马少。清朝雍正十三年,官营茶马交易制度终止。
茶马交易治边制度从隋唐始,至清代止,历经岁月沧桑近千年。在茶马市场交易的漫长岁月里,中国商人在西北、西南边陲,用自己的双脚,踏出了一条崎岖绵延的茶马古道。
因社会动荡、战争、清政府腐败等种种原因,茶马古道伴随着普洱茶产业的迅速衰落,也被废弃了。
名称由来
1990年的夏天,云南大学木霁弘教授等人来到了川滇藏的三角地带,他们要印证茶马之道的真实存在,并在沿途进行一些学术考察。
他们这次行程经受了各种意想不到的考验,随时都要面对死亡的危险,深山的洞穴中,陡峭的岩石下,一堆堆白骨,提醒着他们行走此路的艰难。最后,他们用三个多月的时间,步行两千多公里,翻越几十座4700米以上的大雪山,跨越金沙江、怒江、澜沧江等数十条激流险滩,对滇、藏、川大三角地带的语言文化作了系统的考察,收集记录了近百万字的资料,拍下了三千多张纪实照片,录下上百盘民间故事和音乐磁带,采集了上千个实物标本。
结束时,他们把亚洲大陆上这条庞大的、以茶叶为纽带的古道网络命名为茶马古道。
历史意义
随着现代交通的兴起,这条自唐宋以来延续达一千多年并在汉、藏之间发挥过重要联系作用的茶马古道虽已丧失了昔日的地位与功能,但它作为中华民族形成过程的一个历史见证,作为今天中华多民族大家庭的一份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却依然熠熠生辉,并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日益凸显其意义和价值。
茶马古道,这四个字,让普洱茶从几近湮灭的历史尘烟中,飘出了文化的茶香。
二百多年间,世序更替,人事浮沉,茶马古道从始至终都在见证普洱茶历史的变迁。茶马古道,最终成为了普洱茶文化的灵魂!
饮不尽的茶香
想了解《饮不尽的茶香》知识吗,丰富的《饮不尽的茶香》内容等你来看!
茶,是许多人生活的必备品,以至于林语堂先生在《生活的艺术》写道,“只要有一壶茶,中国人到哪儿都是快乐的”。的确,茶在中国人的生活中是不可替代的。
周末闲暇在家,突发奇想地将好几种茶叶混搭冲泡,有普洱、铁观音、大红袍还有茉莉花茶。看着茶杯中各式茶叶绽放开来,好似一幅亮丽的水墨画,色彩饱满、互相碰撞,一起融在杯中。带着忐忑的心情呡一口,没有想象中的五味陈杂的怪味,却有一种香醇,道不出的味道。
带着一颗好玩的心,各取出一片茶叶,在掌心摊开,形状各异,也各自散发着不同的香气。
四种茶叶,也好似四种人生吧。但也一样需要经过晾晒炒制,捻压烘焙,一片片稚嫩的叶子,才能成就那甘苦香涩的滋味。
一叶普洱,入水前后没有太大的变化,依旧沧桑,掩盖不了的岁月痕迹,是深山里的一棵古树,是悬崖底的一枚灵芝。隐僻且久远,带给人的是那岁月的味道。
一粒铁观音,叶子经工艺制作成球形,又因遇水重新展开曼妙的身姿,细细观察,果然带着一股质感,形似观音重如铁,香气高扬。
指间捏着一片大红袍,其外形更为紧致,色泽鲜润且叶子红绿相间,香高而持久。大概由于它长在岩缝中吧,总觉得带着一点神秘的味道,似一位隐世的高人。
在这堆大小不一、色相不同的茶叶当中,茉莉花茶显得尤为秀气了。嫩黄色的花瓣再次绽放,散发着花草的清香,浓郁清新。
时间,将岁月变浅,茶,却历久弥香。
关于本文《饮不尽的茶香》的内容到这里就结束了,如果还想了解更多相关知识,可以关注我们!
茶禅中的意境
茶在中国的历史记载,自神农尝百草开始就广为中国人知晓,佛教东传后,修行的僧人更发现茶可提神,对于修行有很大的帮助,因此便有僧人开始将茶道与佛道结合。
唐、宋以后饮茶的习惯在各个大、小寺庙里风行,古书记载唐宋的寺院里设有“茶堂”或“茶寮”,僧人们在此讨论佛理、禅道及饮茶,并在茶堂外悬挂“茶鼓”,击鼓以招僧众饮茶论佛理,《宋诗钞》陈造的“茶鼓适敲灵鹫院,夕阳欲压锗斫城”,贴切地描写了茶鼓下寺院的意境,形成了特有的「茶禅文化」。而唐朝赵州禅师有名的“赵州吃茶去”禅门公案,正是茶禅生活的表现。
茶的精神渗透了宫廷和社会,深入中国人的生活中。几千年来中国不但积累了大量关于茶叶种植、生产的物质文化、更积累了丰富的有关茶的精神文化,这就是中国特有的茶文化。
其实回归原本,生活是种感觉,泡茶、品茶也是种感觉,所以泡茶并无坊间几分钟、水温几度的制式条规,而是讲求心要沉淀、专注于茶本身,泡茶者中途不言,掌壶、倒水动作轻柔,如对万物的掌握;品茶者采少喝、多品的方式喝茶,也就是慢吞吞、细细品,呈现一种文雅、放松的“茶禅”意境。
茶禅的意境可说是贴近自然的,端看“茶”中文一字结构,发现“人”在草木之间,才能平衡发展“茶”,很有在原野大自然之感,而人在安和、放下、轻松、享受的环境下,说话就会轻柔、柔顺,待人处事也就进退得宜。
茶本是药(茶性本寒),并不适合大口畅饮,喝到饱的豪迈,更偏重于细微处的感受,如同君子之交淡如水,茶也是君子,淡淡品尝,更显其优雅。
人对万物要尊敬,对茶树则需感恩,茶经过“炒、煎、煮、泡”后,才能成为一壶好茶;茶就是道人,茶道衍生茶德,我们感恩做茶、采茶农人,及雨露、土壤、天地,饮茶者饮水思源,关怀环境,不知不觉中也有了茶德。
现代人烦恼多,人际关系处理不够圆滑,佛家常道:求圆满不执着,而烦恼就是种执着,禅在破执着,将我执抛弃,配合别人,融入群体之中,放弃原本所学,掏空、学习新知,练习慈悲与包容,专注客观就不会有太多烦恼。
那年茶香
欢迎来到本网站,下面为您提供的是《那年茶香》内容,感谢阅读!
那年茶香
汪贤富(西湖名胜区老年电大)
我的家乡在西湖乡双峰村,那是一个不大的小村庄,记忆中的她质朴、纯洁,一如清晨安详平静的西湖。
望阙云遮眼,思乡雨滴心。虽然如今我已搬离双峰村多年,但每当想起,那种深埋于心的情感就会瞬间翻涌而出。
在我16岁那年,我在父亲的教导下开始学习炒茶,先抹油,再下锅,开大档快炒片刻后,开小档慢慢焖炒,一粒粒茶叶如一颗颗绿色的珍珠,在父亲的指挥下节奏分明、错落有序地落入了高温的炒锅,一挥一收。伴随着父亲起伏的背脊,茶叶在炒锅里翻滚,就像一场热浪中的交响乐,流畅自如。我学着父亲的样子端坐在炒锅前,按步骤开始学习,当一箩筐新鲜的茶叶刚触碰到锅面,“滋啦啦”,只见原本饱满的茶叶水分快速蒸发,舒张的叶边马上向中间卷曲收缩,随之而来的是一阵猛烈的香气,这香气里有尚未烤干的茶叶抗议般坚守着的新鲜清香,有被高温加热在生与熟之间奄奄一息的半熟烤香,也有早已被高温烫得束手就擒只剩干瘪茶片的脆香,各种香气交织融合,给我了又一段回味无穷的记忆,这次关于茶香的记忆来源于我的双手,也见证了我的成长。
时至今日,我已成家立业,对于茶香的依恋让我再次踏上双峰这片故土,回到了我的家乡。“咔嚓、咔嚓”,在这个春茶上市的时期,这样的机械声充满了整个村庄,原来,如今的龙井茶早已摆脱了原始的手工翻炒,在这个高速发展的时代,炒茶也被机器所取代。“咔嚓、咔嚓”,充满节奏感的声音下,随风送来了阵阵茶叶的味道,是茶香,却又与我记忆中的茶香不同。环顾四周,美丽的双峰村道路平坦宽敞、村民的楼房白墙黑瓦干净整齐,绿水青山伴着蓝天白云,我的家乡在政府的大力建设下,步入了安居乐业、经济腾飞的新时代。
那年茶香,飘散出我的生命,飘荡于我的成长;那年故乡,感谢于她的赋予和我的索取,是我的根,更是我的年华。
以上就是为您提供的《那年茶香》全部内容,在阅读的过程中是不是有所收获呢?更多内容请继续关注我们网站内容更新!
宋代茶中的名品
宋代制茶基本都是蒸青茶叶,最常见的分法是依据外形分成两种:一种是团茶(饼茶),一种是散茶(草茶、叶茶)
散茶通常是将茶叶蒸青散形条茶,与现代通用的散条形茶类似。将蒸过的草茶捣碎而制成的茶末,就是末茶了。将末茶继续加工,压缩制成的饼茶就是团茶。
宋代草茶
草茶就是将采下的茶叶蒸青后以芽茶的形式焙干。当时,草茶主要盛行于两浙地区,于是出现了一大批比较有名的茶,比如“瀑岭仙茶”、“五龙茶”、“大昆茶”、“小昆茶”、“双井茶”以及被评为两浙第一的“日注”等。宋代文学家黄庭坚和大诗人欧阳修一生都嗜好喝茶,草茶之中尤其喜欢江西修水的双井茶,欧阳修更是在他所著的《归田录》中,认为此茶是“草茶第一”。
宋代贡茶
宋代贡茶制度是建立在唐代基础之上的,只是把贡茶生产基地由浙江顾渚迁到了福建建安(今福建建瓯)。宋代恰值中国历史上一个寒冷期,太湖冬天冰封,顾渚的新茶赶不到清明节前送到汴梁,而建安新茶走水运可以让东京的皇帝及时喝上节前茶,“建安三千里,京师三月尝新茶”,因此皇家贡茶的生产基地就搬到了福建建安的北苑。
北苑贡茶
北苑地名始于后唐五代十国时期。五代十国时,王审知在福州建立闽国,当时建州吉苑里茶焙地主张廷晖在凤凰山拥有数十里茶园,所产茶品质上好。相传当时闽王好茶,而且特别喜欢张廷晖的凤凰山茶,于是不断来索取,当时建州屡遭兵灾战祸,民不聊生,茶业难以维持。闽龙启元年(933)张廷晖把凤凰山方圆三十里的茶山献给闽国,得到闽王封赐“阁门使”官职,并把凤凰山办成闽国的苑囿(闽国御茶园)。因凤凰山在闽都北部,故名北苑。
蜡面茶
蜡面茶也有称为腊面茶。在唐代早些时期,研膏茶是一种不加香料的自然茶,逐渐随后由于士大夫阶层讲究品茗规格,在茶中渗入沉香木、麝香等名贵的香料,把自然茶发展成为香料茶已经成为很普遍的现象。由于茶质特佳,芬香扑鼻,冲泡后有乳状物泛于茶汤之上,与溶蜡相似,所以定名为蜡面茶。
大龙凤团
中国茶史上空前绝后的“龙茶盛世”正是始于大龙凤团。太宗兴国二年(996),特置龙凤模,第二年始造(997),龙凤茶盖始于此。北苑龙凤茶是一种饼状茶团,属蒸青片类,龙凤茶团面上印龙凤花纹,龙纹称龙团、凤纹称凤团、合称龙团凤饼。每八饼为一斤。
小龙凤团
庆历年间(1041-1048),蔡襄取上品龙茶,所造的小龙团茶不仅是制作精细,产量极少,每二十饼为一斤。据记载欧阳修官至枢密副使、参知政事,经历二十余年,方才获得一饼小龙团,茶盖其贵重如此。欧阳修称其茶为:“其价值金二两,然金可有而茶不可得”,以至当时王公将相都有“黄金可得,龙团难求”之感叹。
密云龙与瑞云祥龙
宋熙宁四年(1071),贾青为福建转运使,始制密云龙,二十饼重一斤,双袋装的叫双角团茶,“绯”色包装为赏赐大臣,“黄盖”包装为御用“玉食”。当时宣仁皇帝因被丐赐密云龙闹得不得安宁,感叹道:“叫建州今后不要造密云龙算了”,然而密云龙茶的名声却更大了。
以二十饼为一斤,而双袋,谓之双角团茶。大小团茶皆用绯,通以为赐也;密云龙独用黄盖,专以奉玉食”。哲宗时,“又改密云龙为瑞云祥龙。”
龙园胜雪
北宋宣和二年(公元1120年),漕臣郑可简创用“银丝水芽”制了旷世绝品的龙园胜雪。龙园胜雪又有文献称龙团胜雪,其原料“银丝水芽”把已经拣过的熟茶芽再剔去,只取其心一缕,用珍器贮清泉浸泡,光明莹洁,芽头细如银线。
白茶
白茶始见于宋仁宗庆历(1041-1048)。宋时所说的白茶,并不是现代六大茶类中的白茶,而实际上是指茶树的白化现象,清明前期茶园中会出现少量的变异茶树,其株叶面呈乳白色,但随气温升高,乳白色的叶片会逐渐转为绿色。而在宋徽宗大观年间,由于白叶茶产量极少,徽宗个人崇尚白色,又在《大观茶论》中为白茶专门列传,而使其名扬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