崂山茶,纳山海之精华

发布时间 : 2020-09-09
崂山茶功效 崂山茶效果 崂山茶的功效

崂山茶功效。

我国的茶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下面是茶经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崂山茶,纳山海之精华”内容,希望能够帮助各位茶友们了解“崂山茶,纳山海之精华”相关知识!

崂山是道教名山,秦皇汉武都曾来此仙山祈福增寿。素有“神仙之宅,灵异之府”的美称。崂山的风透着仙气,崂山的水透着灵气。崂山,是“海上第一名山”,有“神仙宅窟”“道教全真天下第二丛林”之美誉。独特的地理环境,肥沃的土地,优质的水源培育出的崂山茶,色、香、味、形俱佳,名扬海内外。

崂山种茶已有悠久的历史。崂山茶相传原由金丘处机,明张三丰等崂山道士自江南移植,亲手培植而成,数百年为崂山道观之养生珍品。清顾炎武曾品作诗赞崂山,蒲松龄曾饮茶《聊斋》写绛雪。崂山茶的成品茶属于绿茶,由精选崂山鲜茶用现代工艺加工而成。崂山地区气候温暖湿润,光照较强,霜期也较南方长。饮用崂山茶。特别是茶内氨基酸和咖啡碱含量高,茶汤浓醇鲜爽,饮后颊齿留香,令各地好茶者赞不绝口。因此,崂山茶与崂山矿泉水、崂山耐冬花并称“崂山三绝”,享名天下,冠盖东方。

崂山茶史悠久,绚丽多彩,在几百年的历史长河中积淀了丰富的文化内含,托情寓义、理性升华,个性独具、形神完美,极具大家风范,在中国茶史上有着特殊的地位。同国内其他茶文化源地相比,崂山茶文化有诸多独到之处。一是内聚山海文化的特质。"茶实嘉木英,其香乃天育"。崂山茶,集天地之灵气,纳山海之精华,实是名山名水孕育出的名品。被誉为"海上名山第一"的崂山,是我国海岸线上唯一海拔超千米的高山,山青海碧,云雾缭绕,气候适宜,加上富含矿物质的天然泉水,造就了崂山茶色、形、香、味、意俱佳的品质,位居"崂山三绝"之首,远有美名。

崂山素有景色优美、气候宜人而闻名于世。冬季最冷的一月份平均气温为零下1.2℃,夏季最热的8月平均气温为25℃,全年平均气温12.2℃。当中国北方早以冰封雪飘之时,青岛市、崂山依旧温暖如春,当南方酷暑难耐之时,青岛市、崂山却凉如初秋,所以一年四季(尤其春、夏、秋)云雾缭绕,空气温度大,白昼温差较大,崂山土地肥沃,崂山水充沛。该地区被山东省农业厅命名为无公害农业生产基地。为此很适合崂山绿茶种植和生产。由于独特的气候和优良的生态环境,崂山绿茶生产周期长(即采摘间隔时间长)鲜茶叶叶面厚实,所以茶叶所含营养成份丰富,茶叶本身有一种天然的、独特的、豌豆面香味,山栗子面的香气,经科学论证确认绿茶是六大保健食品之一,为此深受消费者喜爱。

这样的崂山茶清香可口、使人超凡脱俗、心情平静如水,让人觉得远离了喧嚣、烦躁的社会生活,使人更容易悟出一些珍贵的人生道理,可谓宁静致远,回味无穷。

名山蕴名泉,名水育名茶。作为中国种茶纬度最高、土壤、气候等生长环境最好的北方茶,崂山茶汲取山中泉水,沐浴大海朝阳,浸润海雾紫气,生就了色泽翠绿,香清味醇的气质,是绿茶中的上品,被誉为“茶中新贵”。

cy316.com延伸阅读

崂山茶的由来,3个传说告诉你


崂山茶史悠久,绚丽多彩,在几百年的历史长河中积淀了丰富的文化内含,托情寓义、理性升华,个性独具、形神完美,极具大家风范,在中国茶史上有着特殊的地位,同时崂山茶也有着一个美丽的传说。

传说一:崂山深山里面长有茶树,这在当地是普遍为大家所能接受的说法,关于崂山茶的传说当地流传着这样一个民间故事:若干年以前,崂山太清宫处来了一位年轻的白面书生。

据说,该书生原籍杭州,家境殷实,只因自小有两大嗜好,一是酷爱品茗饮茶,二是广习琴棋书画,而于八股学业上则聊无用心,所以屡试不第,遂心灰意冷,终致携琴揣茗,离家出走,遍访华夏名山大川,广寻天下画朋琴友。一日,来到崂山太清宫处,但见山清水秀,石奇草异,浩瀚大海,一碧万顷,清风徐来,花香鸟鸣,大有心旷神怡、宠辱皆忘、超然物外的愉悦心境。遂借居庙中,早晚与庙中道士或品茗论道,或抚琴赏乐,乐不思蜀,竟在此住了下来。

话说东海龙王的三女儿一日闲暇游玩来至崂山太清宫,似神仙窟宅、类灵异府地的崂山美景,深深地吸引了这位在寂寞深宫中长大的小龙女。走在绿荫小径上,忽然和煦的细风,从绿树掩映的山路深处送来了一阵委婉幽雅的琴声。循着琴声,来到一处道舍窗外。但见屋内一白面书生正在抚琴,面前的几案上放着一杯热茶,袅袅上升的热气中,股股浓郁的茶香沁人肺腑。近观白面书生,耳闻阳春白雪,嗅品浓郁茶香,小龙女醉了。于是他们相爱了,结为夫妻,崂山就成了他们的家。游山玩水,品茗抚琴,终日厮守相伴,其乐融融。

却说光阴如梭,转眼已是数月。忽一日小龙女见书生面带愁容,经再三究问,原来书生自杭州带来的茶叶已经没有了,崂山当地又没有茶,断了吃茶这一嗜好之源,令书生整日无精打采、心思不安,大有回归故里的意思。小龙女一听,原来如此,笑对书生说:“相公,崂山乃天下神山,不管是江南的,还是塞北的,只要是世上有的,崂山就有,何况是一株茶呢。崂山巨峰顶下、比高崮上,就有一株神茶,赶明天,我和您一起去采回来,茶叶不就有了吗?”小龙女说完,从头上摘下一支珠花簪子,扬手一扔,只见这支簪子随风飘飘摇摇,朝着比高崮飞了上去。待到第二天书生和小龙女来到比高崮上时,但见崮顶上石缝中,已经长出了数株翠绿鲜嫩的茶树来了。从此以后,书生和小龙女也就在崂山安居乐业、白头偕老了。

传说二:崂山比高崮附近有两座庙。东南不远处的一座叫“铁瓦殿”,此庙初建于何时没有记载,只知曾于明朝万历年间重修过,据说因为当时所用的屋瓦都是从江南定制的铁瓦,因而称“铁瓦殿”,但因清朝康熙初年遭雷击引发火灾而成废墟。西南不远处的一座叫“白云庵”,建成于明朝嘉靖年间,略早于铁瓦殿的重修,至清朝康乾时期,因已经无人居住而逐渐倾废。

故事说,早年间有一位住在铁瓦殿的老道士,因为年纪大了,为延缓体衰、祛病健身,所以经常出门爬山,一为锻炼身体,二为采集山药,坚持数年,自觉确实有益。邻近的白云庵里住着一位老道姑,年纪跟老道士相仿,也经常出门爬山,有时候与老道士相伴一起走上一段山路,不过,很少见到老道姑采集山珍草药一类的东西。令老道士百思不解的是,虽两人年纪相仿,但多年来自觉自己坚持不懈的锻炼和药补,确实于身体有益,可是终究年纪不饶人,一年一年,老相益深。再看老道姑,锻炼是一样的,虽从未见老道姑服用什么灵丹妙药,但老道姑多年来始终是鹤发童颜。想至此,老道士自愧弗如,见面时就觉矮人三分,时间一长,竟因此而病,一直卧床不起。

忽一日,但闻“吱呀”一声,铁瓦殿柴扉轻启,老道姑来到了老道士的病榻前。只见道姑从怀中摸出一小纸包,从中取出几片黑褐色的树叶状的东西,放在碗里,冲上开水,扶起老道士,给他喝了几口。昏睡中的老道士正迷迷糊糊危在旦夕,忽然觉得一股热流入口后直冲丹田,只听得“啊”一声,老道士缓过气来了。睁开眼的老道士见老道姑坐在自己身旁,知道是老道姑救了自己一命。遂转问老道姑给自己喝的是什么药。老道姑回道,是比高崮上神茶叶子,并且告诉他说,自己就是因为常年喝这种神茶水,所以体质健壮,百病不染,容颜不衰。老道士恍然大悟,只觉得精气神又回到了自己的躯体内。从此,每日与老道姑一起到比高崮下寻捡神茶落下来的叶子,常年饮用,两人相偕百岁之后无疾而终。

传说三:崂山茶源远流长,有记载的历史可上溯到千年前,传说在崂山的名峰中,最富有神秘色彩的要数“天茶顶”了。它的神秘就在于那棵富有传奇性的“天茶”。天茶顶位于巨峰东侧“明霞洞”北面。海拔近千米,远望巍峨雄伟,直刺青天,山势陡峭险峻,悬崖石壁如刀削斧斫,古人说它“鸟飞不过,兽迹难通”最奇的是东面绝崖之处,石峰中竟凌空生长着一颗古老的茶树。几百年来,春天泛绿,夏季葱茏,深秋凋落,从来没有人敢攀登采摘,所以称为“天茶”。于是引起不少有趣的传说。

民间相传在天茶顶上住着一个老道士一个小道士。一天老道士派小道士下山采购日常用品。小道士办完事后一看天色还早。就在集市上转转。闻到一股诱人的香味,一看是卖牛肉的。小道士这个馋啊。忍不住买了几斤。回山的路上翻山越岭的走饿了,再加上也怕师父发现了受罚。就把牛肉拿出来狼吞虎咽的吃了。晚上睡觉的时候小道士就觉得腹胀难耐,呻吟不止。老道士进来问明原由就出屋了。不一会拿来一碗绿莹莹的透着奇香的汤水,小道士喝后感觉肚里一阵咕噜噜的响,腹胀感觉神奇的消失了。小道士翻身跪谢师父,并问刚才喝的是什么。老道士呵呵笑道:“此乃天茶也。”自此天茶顶上有神茶的传说也流传了下来。

中国茶的神奇魅力,不仅在于其事关民生,更在于其凝聚了中华民族的文化精华。在茶的滋养下,浸透出“廉、美、和、敬”的中华文化。茶在中国,不仅是一种饮品,更是一种修养之道。

茶典故“陆纳以茶待客”


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由于南北方气候和地理环境的差异,人们在起居、饮食习惯上也有很大不同,茶文化作为饮食文化的一部分,在南北方也有明显的差异。茶文化起源于南方,后来才传到北方。东晋时,北方人对茶事的理解尚处于一知半解的阶段,而南方的茶文化发展远远超过北方。根据《世说新语》的相关记载,东晋时新安有一位颇负声望的人名叫任瞻,他在渡江南迁后,一日,在与大家一起饮茶时,突然不着边际地问道:“这是茶,还是茗?”众人面面相觑,他仿佛感觉到自己的失言,于是又连忙为自己辩解说:“我的意思是问这茶是热茶还是冷茶”。在座众人都哭笑不得,任瞻原本身处北方,对于茶事不甚精通,却还要不懂装懂,一时之间,这件事被传为笑柄。

南方饮茶之风明显胜于北方的例子还有很多,陆纳的以茶款待谢安便是一例。在淝水之战(383年)中立下汗马功劳的谢安与担任吏部尚书的陆纳两人平索交情颇深,谢安在闲暇时常去陆纳家造访。通常情况下,面对如此贵客,必定会以肉食盛宴隆重款待。然而,陆纳的与众不同之处就在于每次谢安登门,他并没有大摆筵席,而是以一杯清茶和一些鲜果招待谢安。陆纳的侄子陆椒对于叔父的这种做法十分不满,认为他这是小气、不会做人的表现,却碍于叔父的威严而不敢过问。一次,陆椒自作主张,私下准备了丰富的酒菜恭候谢安。谢安来时,陆纳照例拿出茶果,正在此时,陆椒却为谢安一行人奉上一桌上好的筵席,山珍海味,应有尽有。席间,陆纳始终保持缄默,并没说什么。待谢安离开后,陆纳立即火冒三丈,命人杖责陆椒,怒斥道: “你这小儿不能给叔父争光也就罢了,却为何还要沾污我·向谨持朴素的作风呢!”

原来,陆氏家族自孙吴之后便是江南大族,而谢氏家族原是北方陈郡的大户人家。在陆纳看来,以茶待客是最恭敬的礼节,不仅能够以茶论友,同时还能显示自己的清廉和高雅。因此,陆纳在官场交际中,将奉茶看成是一件举足轻重的大事,即使是在谢安这样的权贵面前,也展示出一种不卑不亢的风范。但侄子陆椒的做法就足以证明,以盛宴款待贵宾在当时已经成为官场之中的一种风气。作为北方士族的谢安,在更多的地方,享受的必定是佳肴盛馔的礼遇。

云南的六大茶山茶山之美


云南的茶山更是绿树常青,四季鲜花。因为茶叶最适宜生长在北纬35°以南、水分充足、云雾缭绕的高山丘陵地带。

茶山之美,离不开独特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在这里生长的每一片茶树叶,都是天赐灵叶,吸收了天地精华,蕴含了自然精气,成就了云南普洱茶独一无二的传世魅力。1.攸乐茶山 又称基诺山,位于云南省西双版纳州景洪市境内,其产出的茶属于云南大叶种茶,叶形分为长叶和椭圆两种,芽叶又分为红梗绿芽和绿梗绿芽。这种茶虽然香气一般,苦涩味重,但回甘快,生津好。2.革登茶山 位于云南省西双版纳州勐腊县东北部,如今仅存茶房、秧林、红土坡等几片古茶园,累计不足500亩。所产茶属于乔木中小叶种,以特殊香型著称,香气持久。冲泡后汤色橙黄,品饮时上颚香甜且微有蜜感,舌尖甜味明显,中后段微苦有甘韵,汤质稍薄。3.倚邦茶山 位于云南省西双版纳州勐腊县中北部,至今保 存 有2900多亩古茶园。该茶山海拔1950米,所产茶属于中小叶种栽培野生茶,干茶色泽呈深绿或绿色,味道幽香。冲泡后汤色为深橘黄色,品饮时上颚香甜且微有蜜感,回甘快,生津较好。4.莽枝茶山 位于云南省西双版纳州勐腊县中北部,至今保存有1056亩古茶园。莽枝茶山的茶属于乔木中小叶种,茶饼条纹工整,条索均匀。冲泡后汤色明亮,入口较为苦涩,回甘猛烈,生津快,味道清新怡人。5.蛮砖茶山 蛮砖茶山地处倚邦、革登、曼撒三大茶山之间,古茶园面积1500多亩。出自该茶山的茶饼形状工整、松紧适度、条索粗大、芽头明显、香气醇和、生津回甘明显,品饮时舌面与上颚的中后段口感质厚香滑、舌面微苦。6.曼撒茶山 位于云南省西双版纳州勐腊县的中北部,清朝初期这里就已成为茶叶的主产地,但如今大部分的曼撒古茶园已经衰败。曼撒茶山的茶属于云南大叶种栽培野生茶,干茶外形条索粗壮肥大,色泽乌润,其香气高扬、汤水柔和,有“茶中皇后”的美誉。

闽南茶文化的精华|闽南茶道


闽南茶文化的精华|闽南茶道

为闽南精髓的闽南,闽南保留着古的。的主要内容是,它包括:环境,、茶水、、火候。而做为闽南精髓的闽南已经具备以上的五点要求。

第一、环 境

讲究品著佳境。明代文震彦曾说:"构一小房,相傍山斋,内设,教一童专主茶役,以供永日平淡,寒窗兀坐,幽人首务,不可少废者。"这叙述的是古代文人骚士追求的清寂糊口。闽南人则爱闹中取静,择街边巷尾、或房前庭院、或厅堂一角,摆下茶几,数人围坐,会友聊天,洽商生意;讲究的厅里茶几周边,置古色古香的雕花交椅,亦有现代沙发。跟着糊口水平的进步,很多人在厅里布置了很多摆设,花瓶古玩,燃香播乐,增添雅致。万石植物园内有很多茶室,有在树荫石凳,有在寺庙庭院,随游客兴致,择席而坐,边品著边观尝天然,交谈情心,十分得意。而以太平岩寺的"之家"最为清雅。"之家"为王震题写,它是福建省学会、省、市进出口公司以及万石植物园合办的品茶"沙龙",供给乌龙茶的各种极品,厦门名点。游客至此小憩品著,低吟摩崖诗句:"洞口木棉飘堕叶,石头石笑引流泉。卷帘遥岫层层出,望海轻帆片片悬。"回顾回头厦门"小八景"的"太平石笑",渐进佳景,其乐无限。

第二、

茶以新为贵,优质是的基本前提之一。闽南人大多爱喝乌龙茶,它是介于不发酵茶(绿茶)与全发酵茶(红茶)之间的一类,形状光彩青褐,故称"青茶"。乌龙茶经后,叶片上有红有绿,汤色黄红,乌龙茶经后,口味醇厚。闽南人多爱选择的""。

第三、茶水

泡茶对水有严格的要求,由于水有软硬之分,凡每公升水中钙、镁含量不到8毫克的称为软水,反之则称硬水。泡茶要用软水,用硬水泡茶,茶味变涩,变浊,茶汤变色。明代许次经在《茶疏》中说:"精茗,香,借水而发,无水不可与论茶也。"过去的厦门,淡水奇缺,多取井水泡茶,而以南普陀寺五老峰的泉水、鼓浪屿的"三不正"井水最佳。如今多用自来水,因海堤建设,北溪引水至厦,经沉淀除污,加上煮沸,都变成软水,符合泡茶对水之要求。

第四、茶 具

闽南人饮乌龙茶,爱选用有加盖的陶器,因其会"保香"和"保味"。最喜欢"孟公壶"和"若深杯"。"孟公壶"又称"孟臣罐",容量仅50一100毫升,小的如早桔,大的似香瓜。小的茶杯就叫"若深杯"或"若深瓯",只有半个乒乓球大小,仅能容4毫升茶水,通常1个"孟公壶"与4个"若深杯"一起放在圆形茶盘中,显有艺术赏识价值。

第五、火候与汤候

讲究火候与汤候。火候指煮水的火力,煮水时间的是非与汤候有关。明代田艺蘅在《煮泉小品》中说:"有水有茶,不可以无火。非无火也,失所宜也。"是说品茗,必须茶、水、火三者都好,缺一不可。闽南的品茶行家烧水,既防"嫩"又防"老"。水未烧沸,谓之嫩;水开过头,谓之老。用没有烧开的水泡茶,中的水溶性物质不能尽数浸出碱、氨基酸、维生素等,茶汤不鲜美。水烧过火,使溶解于水中的气体不断排出二气化碳,同样地茶汤缺乏鲜爽味。若用回烧的开水泡茶,茶汤会有"熟汤味"。烧水过长,水分蒸发过多,开水中的盐类物质含量相对增加,特别是亚硝酸盐的含量的相对增加不利于。所以,厦门人"水老不泡茶"。泡茶时间不宜过长,以3一5分钟最相宜,泡得过长,茶汤内的多酚类会增加,带有苦涩味。所以,厦门人泡茶,有"一壶之茶,只堪再巡,初巡鲜美,再则甘醇,三巡意欲尽矣"之说。实在,乌龙茶两泡便弃之真有点可借,一般可三四次。

蒙山茶道


宋代,在蒙顶山结庐修行的禅慧大师在总结蒙顶茶文化历史的基础上,创立了蒙顶茶技、茶功、茶艺三绝。

“龙行十八式”是融传统茶道、武术、舞蹈、禅学、易理为一炉,因每一式均模仿龙的动作,充满玄机妙理而得名。它从宋代留传至清朝末年,后因历史战乱,逐渐隐迹消声而失传。“龙行十八式”茶技包括神龙抢珠、玉龙扣月、飞龙在天等18个不同姿式的掺茶动作。掺茶者手提长嘴铜茶壶(1米多)时而在头顶飞舞,时而又在腰间盘旋,尔后又准确无误地将茶壶抓在手里,从头顶、从腰间、从肩上、从背后……万无一失地把热茶掺到茶碗里,动作刚健有力,变化多端,让人不由的产生饮茶的欲望。

“风行十二品”茶艺讲的是如何泡茶、闻茶、送茶、饮茶的奥妙,它包括玉壶蓄清泉、甘露润仙茶、迎客凤点头等12式。表演者按照每一式将茶叶泡好,然后将热气腾腾、香气怡人的蒙顶茶献于品尝者。看着优雅的表演,品尝着蒙顶仙茶,让人有一种身心放松,心旷神怡的感觉。

扬子江中水,蒙山顶上茶。

这一绝句因了宋代大文豪苏东坡和王安石的一段君子之交而生发,并古今传颂,蒙山茶作为“绝世佳茗”也由此名满天下。源自名山县丘陵地带的水流注入了青衣江—扬子江—长江,名山县也因背倚天下名山的蒙顶山而名之。一年大半被雨雾所笼罩的蒙山四季浓绿,不仅为茶林生长提供了优越的气候环境,物华之上,还盎盎然渗透托举着中华民族数千年文史佳话:人称蒙山为“世界茶文化的故乡”,有西汉年间植茶始祖吴理真手植的茶树为证;夏朝治水的大禹曾在此祭天复又在此庆功,有古建筑禹王宫为证;而当上古时代的共工怒触不周之山,因天柱摧折上天洞开之时,又有女娲在此炼石补天,有古刹天盖寺为证。但因修补痕迹犹在,天雨沿隙而下,意为“天漏”,更有“雨城”雅安为证……

茶马古道这条伟大的道路选择了这样一个神州古史经典荟萃之地起步,从一开始就注定了商贸功能之外的文化背景。茶马古道的东方起点在四川盆地边缘青绿几近饱和之地,茶马古道的南方起点在西双版纳苍山洱海神化之地,一起向着皑皑雪山登临,不啻奇迹。

名山距成都仅仅百余公里,且有成—雅高速公路贯通。这条线路正在成为旅游热线,名山境内的蒙顶山作为四川最古老的历史文化名山新近被重新认识,正在成为旅游热点;继续前进,有几年前就已“热”起来的海螺沟冰川森林国家公园。我们就这样沐浴着扑面而来的神话雨雾走向古道第一站,与名山相遇,进行的是一次茶之圣地巡礼——参观开设在蒙顶山上古色古香禹王宫中的“茶史博物馆”,禹王宫内供奉的不是大禹,而是蒙山茶神吴理真;我们在“天漏之盖”的天盖寺登堂入室,发现主殿中供奉的也并非各路神佛,位居正中的仍是植茶始祖吴理真,茶神左侧为改进制茶技艺的北宋雅州太守雷简夫,右侧则是写下世界第一部《茶经》的唐代安徽文人陆羽,他们同为茶文化的创始神与守护神。沿湿漉漉的石阶拾级而上,步入皇茶园,象征着当年吴理真手植的七株仙茶被象征着神虎的巨石所护佑,从唐代的天宝年间开始,蒙山茶就被精心采摘炮制,千余年间一年一度进贡京城;335片仙茶嫩叶并非供皇室享用,而是由盛装的天子拿它拜天祭祖——无论藏地汉地,茶叶都具有物质和精神的双重功能。当我们乘坐缆车俯瞰蒙山全景,茶场茶园尽收眼底,不由得由近及远地遥望到茶叶入藏的迢迢时空……

满目是茶,充耳是茶,在人工茶的源头,世界茶文化的故乡,两番陪同我们的名山县委宣传部长曾西军、干事陈洪,一路指点一路讲茶,从蒙山到新店,从西汉到当下。他俩恰好都是新店镇人,那儿有个宋代所建“茶马司”遗址,为宋神宗熙宁七年(1072年)建成的四合院,几经起落,现修葺一新座落在小镇中央。说修葺一新,是因这座古建筑院门部分曾被拆毁,几年前恢复新建。木梁瓦片的正殿经明、清两代修缮过,相传室内有避尘珠,600多年未打扫,倒也干净清爽,只是殿内供奉主尊为释迦牟尼,另有千手千眼观世音,几位年长女居士在照料香火,且门额上有一匾,赫然入目的竟是“长马寺”三个大楷。名山人解释说,清代废除了茶马法,茶马司业务终止,但藏汉人民怀念这段历史,尤其路经此地的藏族人将之作为圣地朝拜,久而久之,就演变成了小寺院,茶马司也讹为“长马寺”。你看院内这根石柱,就是藏族信徒捐赠的;这株六百年树龄的罗汉松,也是明代修缮茶马司的证据。

前年镇政府特意在茶马司院内立一石碑,碑文历述名山茶之源流,并为茶马互市立传:

“……宋时因连季用兵,所需战马,多用茶换取。神宗熙宁七年,派李祀入川,筹办茶马政事,于名山设立茶马司。元丰四年,特诏名山茶易马用。至徽宗建中靖国元年,又重申原诏,大观二年再次诏令熙、河、兰湟三路以名山茶易马,恪守神考之训,并定为永法。明洪武时,对茶叶实行官买官销,由茶马司主持交易。清初,废茶马法,行引岸制,名山所茶边茶凭引票销往康藏。……联曰:

茶马互易相得益彰垂青史

汉藏交融和衷共济贯古今

历史上的名山就这样成为四川境内边茶入藏的“五属大帮”之一。五属者,系邛(崃)、名(山)、雅(安)、荥(经)、天(全)。这些著了名的地方均在四川盆地衔接横断山脉的过渡边缘这一带,山地丘陵间青枝绿叶的茶园毗连,顶尖细茶成为内地人生活的装饰,而大叶“粗茶”则被制作成边地砖茶,称“大茶”,称“边茶”,古往今来地运往藏地,成为藏族人的生存必需。从宋朝起,朝廷特诏“专以雅州名山茶易马,不得他用”。一般说来每百斤换马一匹,也有些时候,例如宋朝元丰年间,茶40斤即换马一匹,可见茶叶价值之高;宋代名山全县年产茶200多万斤,全部用作“军需品”博马,加之其余四县和云南的滇茶,又可见交易量之大。史料载,茶马互市鼎盛时期,名山茶马司接待茶马通商队伍,有时一日可达两千人之巨。至今名山县仍是边茶进藏的生产基地之一,全县6万户农家,茶农就有4.7万户,已有茶园15万亩了,还在以每年3万亩的规模增加。

历史上也有马贵茶贱的时候。史料载,明初设茶马司于秦(西宁)、洮(临洮)、河(临夏)、雅(雅安)诸州,严禁私茶,将全国所产之茶分为官茶、商茶和贡茶三种。官茶即边茶,专用换马;商茶为茶商按配额领取引票并纳税在内地所销之茶;贡茶特指提供给皇室之茶。三种茶都规定了产地、销地和数量,为计划经济,可任意提高茶价压低马价。但到明末国势衰微时,腐败之风日盛,茶法马政俱坏,《明史食货志》记载了其时情状:“碉门(天全)茶马司至用茶八万余斤,仅易马七十匹,又多瘦损。”……

满清本为马背民族,入主中原后曾在陕甘两省以茶易马,待天下太平不需战马了,前朝旧制尽毁,茶马司废弃。边茶政策有所开放,虽仍规定配额,但茶叶买卖已改国营而为商人凭引票经销,缴纳税课。此后茶业经营仍是波澜起伏,商场风云变幻,我查阅过史籍,恍觉这一领域古来便自成世界,今人全然不知也不太关心了。

昔时名山、天全等“五属大帮”边茶生产作坊遍布,如今当我们想要访问一个边茶生产厂家时,位于新店镇的西藏朗赛茶厂当即被推荐。西藏的、藏族的民营企业办茶厂,且是在内地办茶厂,此为破天荒第一家!而且这个厂办得如此之好,去年10月刚投产,产品就行销藏区且供不应求,“金叶扎巴”砖茶品牌就打响了,在拉萨分发了一万张调查表,其满意率高达100%!“生产边茶的不喝边茶,喝边茶的不生产边茶”的历史就此结束,茶马古道再续新篇。当然意义远不止这些。

我们走进西藏朗赛茶厂占地面积5000平方米的高大车间,只见来自本地、天全、荥经、乐山、宜宾乃至云南昭通的茶叶原料堆放如山,70多位汉族工人在忙碌地工作。依次参观过筛选、轧梗、发酵、打块、包装等机械化加手工操作的工艺流程,陪同的茶厂负责人次仁顿典和才多争相诉说名山办厂的经历,从名山县到雅安市到四川省,各级领导如何关怀重视,如何提供优厚条件,所以仅仅一年多的时间内,不仅成为本县边茶生产的龙头产业,且是四川境内最大边茶厂,并被列为四川省申报国家定点边销茶企业榜首!西藏人为之骄傲,名山人也为之骄傲。名山人既钦佩西藏人走出来办厂的勇气,由此看到民族团结传统的延续,同时也感谢这个厂对促进茶农生产、提供就业机会、带动本县经济发展所起到的良好作用。

有心的名山人在新店镇街口塑起一座巨幅雕像,凝固了茶马古道千年历史画面:一藏一汉两位男子,两匹骏马,一堆砖茶,石质基座上塑有八个大字:“以茶易马汉藏一家”。

在茶马古道川藏线起始处,这一雕塑作为标志,具象地昭示着民族间相互依存、休戚与共、源既远流亦长的传世佳话。

——摘自《马丽华川藏纪行》

崂山绿茶的发展史


上世纪五十年代,有人提出南茶北引的设想,认为崂山三面临海,气候温和湿润,水质优良,又有适宜茶树生长的酸性土壤。1957年冬,园林管理处开始茶苗移植试验,引种的绝大多数是皖南、浙江的良种。下面让我们来了解一下崂山绿茶的发展历史。

一、引进黄山茶

崂山绿茶最初在太平山南麓苗圃试种,第一次从黄山运来两年生茶苗5000株,由于信心不足,加之茶苗启运时间不当,根部损伤较重,第二年春天培植完全失败,无一成活。1958年我市又试行育苗驯化,由杭州引种,在中山公园太平山南麓的空旷地带试种,出苗率达70%左右。

二、选地

茶树入崂山,首选地方是素有小江南之称的太清宫林区。1959年,从南方远道而来的客人落户在太清宫小广场前。当时播种了5万多丛,折合40多亩,但由于长期缺乏管理,仅存活5千至1万丛。经过一两年的精心管理和培育,引种成功。日前,在上清宫附近海拔300米的一块坡地上,有人发现了1962年种植的27丛茶树。期间没有人管理,但茶苗竟安全越冬,可见崂山极适宜茶树生长。

三、引进成功

南茶北引成功了,但产地有限,产量很低,在社会上几乎没有影响。80年代中后期到90年代初,茶叶种植有所发展,但是种植技术很不普及,特别是制茶技术只有极少的那么几个人掌握,上市数量非常有限。由于大环境不成熟,加之当时人们的生活水平较低,到90年代初期崂山茶种植面积也就1000亩左右。

四、反客为主

90年代中后期,崂山茶获得大发展,政府制定扶持政策,提供资金支持、技术指导,鼓励农民打破传统的种植结构,改粮为茶。大部分农户的承包地种上了茶叶。茶叶种植面积差不多年均增加1000亩左右。崂山绿茶注册商标几十个,种植技术和制茶技术越来越精湛,崂山茶的知名度越来越高,各种花茶日渐从当地人的桌上退出,崂山绿茶成了不可替代的饮品。

西山茶的由来|西山茶历史发展史


西山茶的由来传说,西山有一块巨大的棋盘石,周围树木遮天,是避暑胜地,神仙也常来此游玩。一天,东天大仙和西天大仙来此下棋,双方商定,输棋者受罚,对胜者的要求必须照办。两人下了很久,不分胜负。这时两人口都渴了,西天大仙便吹口气,变出了一杯香茶;东天大仙也吹了口气,变出了一杯泉水。两人你喝水,我饮茶,西天大仙正被香茶陶醉时,被东天大仙乘机将了他一军,西天大仙输了。这里正巧走来几位和尚,问两位大仙是何物如此清香,得知原来是香茶。东天大仙便罚西天大仙把茶种撒在这里,让这山坡上长出香茶,供人们享用。只见西天大仙吹了口气,无数茶种纷纷撒落在山上。东天大仙接着吹了口气,许多泉眼也相继落在这里,涌出了泉水,泉水色白似乳,众人齐声喊道:“乳泉!”乳泉育仙茶,茶树旺盛生长,茶芽齐发,香气浓郁。后来众人都说,西山茶是仙人所赐,所以格外香甜。

名山出名茶,桂平西山茶产于全国著名风景区广西桂平西山,年产量600吨。西山茶以嫩、翠、香、鲜为特色,其色泽翠绿乌润,汤色碧绿清澈,滋味幽香醇厚,甘腴芬芳,口龄留香,1987年和1984年两次被评为全国名茶,1984年,西山茶参加美国芝加哥博览会展出;1986年,西山茶以“色泽翠绿乌润,汤色碧绿清澈,滋味甘腴,幽香芳芬,口齿流香,泌人口脾”评语,以总分96.6分被商业部评为全国名茶;1986年,西山茶送新加坡博览会和日本名古屋中国名茶展览会展出。1988年,西山茶在广交会上被日商订购2000公斤。1990年,“棋盘石”牌西山茶被商业部再次评为名茶。1991年,西山茶在杭州国际茶文化博览会授予优品奖。1998年,参加北京国际名茶、茶文化展览会,经专家评审荣获名茶“推存产品”。1999的参加北京国际农业博览会荣获“名牌产品”。2000年度荣获广西区“优质产品”称号。2001年荣获“中茶杯”二等奖。主要产品有“棋盘石”牌西山茶、西山白毛尖等。

蒙顶山茶历史


按《尚书》所谓蔡蒙旅平者,蒙山也,在雅州,凡蜀茶尽出于此。蒙顶种植茶树早在西汉甘露年间(公元前53年)县人吴理真亲手将七株灵茗之种,植于五峰之中,高不盈尺,不生不灭,迥异寻常。这是我国人工种茶最早的文字记载。享有仙茶之誉的蒙顶茶,以它独特的品质,精湛的制艺,娟秀的外形,悠久的历史,灿烂的茶文化而蜚声中外,载誉史册。《云南记》说:名山具出茶,有山曰蒙山,联延数十里,在县西南。古诗云:蒙山之巅多秀岭,不生恶草生淑茗。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现在,吴理真种茶遗址皇茶园、汲水浇茶的古蒙泉、结庐休息的甘露石室、河神之女采茶仙姑的雕像,正吸引着众多旅游者前往参观,驻足凭吊。世界茶文化发源地蒙顶山茶,随着南北丝绸之路走向五洲四海。

名山之茶美于蒙,蒙顶又美之。蒙顶茶之所以为世独珍,不仅因为它具有优良的品质,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而且制艺特别精良。蒙山有茶,受全阳气,其茶芳香,为天下称道。远在东汉,已有雷鸣茶、吉祥蕊、圣扬花等茶问世。蒙顶茶味甘而清,色黄而碧,酌杯中,香云幂覆,久凝不散。唐代是蒙顶茶发展的黄金时期,天宝元年(742年)入贡皇室,从此名播神州。当时进贡长安的散茶类有雷鸣、雾钟、雀舌、鸟嘴、白毫等,紧压茶类有龙团、凤饼。宪宗时,蒙顶茶已成为进贡最多的一种,《元和郡县志》载:蒙山在县西十里,今每岁贡茶,为蜀之最。蒙顶茶因入贡京华而誉满天下后,达官贵人不惜重金争相购买,身价百倍,昂贵异常。蜀茶得名蒙顶,元和以前,束帛不能易一斤先春蒙茶。因此,当时名山农民种茶的积极性受到极大刺激。以是蒙山先后之人竞栽茶,以规厚利,不数十年间,遂斯安草市,岁出千、万斤。可谓盛况空前。唐代,中日经济文化交流频繁,日本从公元630-894年间,派出大批遣唐使来中国学习政治、经济、语言文字、佛教文化、生产技术、建筑艺术等,前后共13次,每次多达数百人,包括大使、副使、留学生、留僧以及随员。文宗开成五年(840年)留学僧慈觉大师圆仁学习期满,从长安回日本,唐皇李昂向他馈赠的礼物中,即有蒙顶茶二斤,团茶一串。此时,蒙顶茶不仅在国内享有很高声誉,而且已作为国家级礼茶,飘洋过海传到国外。

如果说唐代开创了蒙顶茶发展的黄金时期,那么,宋代则是蒙顶茶和名山边茶发展的极盛时期。蒙顶茶的质量有很大提高,制茶技艺进一步完善,创制出万春银叶、玉叶长春等贡品。那时,四川茶叶产量居全国第一,名山茶叶产量又居四川之首。从宋神宗元丰初年起,近百年中,名山茶叶产量常在一百万公斤左右。名山茶叶成为西南、西北地区少数民族所特别喜爱、适合他们饮用的边茶,特诏专以雅州名山茶易马,不得他用。并立为永法。名山茶叶成为历代王朝与藏族、回鹘等族进行茶马贸易的专用商品,成为汉族人民同藏族、回鹘等族人民增强政治、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纽带。

蒙顶茶自唐以来,一千多年中岁岁进贡,年年送京,直至民国除旧革新。解放后,蒙顶名茶得到应有的恢复和发展,蒙山茶场运用现代制茶技艺,按照古传贡茶的特点,恢复石花、黄芽、甘露、万春银叶、玉叶长春等名茶生产。上世纪80年代,又创制春露、春眉等名茶。蒙顶名茶多次被评为国家、省优、部优产品,前3种名茶已作为国家级礼茶。近10年来,蒙顶名茶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产量增长,质量提高,不仅为国内人民所喜爱,而且跻身于国际市场,深受美国、日本、泰国、瑞士、斯里兰卡等国人民青睐。香港《文汇报》曾以昔日皇帝茶,今入百姓家为题,报道蒙顶茶不愧为实至名归之茶中极品。

(来源:东方茶经网)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