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制作好绿茶。
奶茶饮得多,那茶走听听过沒有呢?大家常饮的奶茶都是从"丝袜奶"沖出來的,口感是香,浓,滑,滑烫嘴的(當然是說那些正统的做法).而茶走是指奶茶把奶和糖去掉.取而代之是以煉奶沖煮.因為炼奶的味够浓,口感亦有分別.所以和一直习惯饮的奶茶大有分別。
数十年前一些食客,害怕奶茶加入砂糖会惹痰。因此在光顾冰室或茶餐厅叫奶茶时,会要求不要加入砂糖,而改用炼奶,後来这种做法就成为了茶走。
茶走是指奶茶不加砂糖和淡奶,而加炼奶。茶走源自港式丝袜奶茶;数十年前一些食客,害怕奶茶加入砂糖会惹痰。因此光顾冰室或茶餐厅,会要求不加砂糖,而改用炼奶,后来这种做法成为茶走。
改用炼奶除了可以减少惹痰的机会,另一方面由于一般热饮需顾客自行加砂糖,不过热饮的热力不足以令砂糖全部溶化,结果造成热饮的底部留有大量砂糖,令底部比面部的饮品甜得多,而茶走这饮法则可避免这情况,原因是炼奶比砂糖更易溶化在饮品中。
起初茶走这饮法只用于奶茶上,后来不论咖啡、好立克、阿华田及美禄等,也发展出啡走、好立克走等。
茶走的制作:
用料
红茶10g,热水500ml,淡奶适量,炼奶适量
做法
1.用热开水把红茶冲泡一下,把茶液和茶叶一起倒入茶壶里
2.开小火焖煮5分钟,滤去茶叶
3.按个人口味,加入淡奶和炼奶
不过,并不是每一位饮食业从业员都懂得茶走这名词,基于香港各式食肆林立,需要大量人手,导致饮食业从业员良莠不齐。同时间,在香港扎根的椰林阁餐厅亦没有提供茶走这种饮法。
小编推荐
教你制作银杏叶保健茶
银杏是我国特有的珍稀树种。它的叶片含有丰富的维生素以及黄酮类、苦内脂类、β-谷甾醇药用成分。银杏叶制成的茶,具有利尿、定喘、润肺作用,常饮对心脑血管疾病有一定的疗效。其加工过程如下:
一、采叶 制茶的叶以主干及侧枝中干部位置的叶片为佳。采摘时间以在生长期内的中午10时以前为宜。采回的叶子要应及时加工处理,一时加工不完须注意保鲜。
二、杀青 当杀青锅温烧至200℃左右时,将1公斤鲜叶投入锅内焖0.5-1分钟。然后用手或“丫”字形木杈将叶片迅速从锅底翻上来,再均匀地抖落回锅底,直至手握青叶能成团,并稍有弹性时即可起锅。
三、揉捻 叶片杀青后稍加摊晾,接着用手紧握成团,在木板上向前成圈状推滚,使叶成细条状。推滚时方向要一致,用力要轻,直至用双手握紧叶子后再放开,叶能自然松散即可。
四、初炒 将锅加温到170-190℃,投入揉捻过的叶子,用双手或小木板压在锅内滚炒,并几次散开使叶子受热均匀。如此反复进行,直至有刺手感时取出摊晾,让其回潮变软。
五、复炒 将摊晾过的茶叶再投入锅中,用文火加热,但翻动要轻,用力要匀,炒至叶烫手为止。
六、包装 复炒茶叶摊晾凉后,用簸箕除去碎末和杂质,即可用无毒塑料袋或铁罐等容器包装。密封后放在干燥无异味处贮存。
6个步骤教你制作出美味茶
加工三杯香茶的鲜叶应来自泰顺境内无公害茶园,严格按标准收购,不宜收购掺假、含有非茶类物质以及品质劣变的鲜叶进行加工。
三杯香茶的基本加工工艺流程是:摊青--杀青--揉捻--烘二青--炒三青--煇锅--毛茶整理。
1、杀青
杀青掌握"高温杀青,先高后低,嫩叶老杀,老叶嫩杀"的原则。
杀青温度:距出叶处20㎝筒内空气温度达120~130.C时开始投叶。
投叶量:视滚筒大小、原料老嫩程度、含水量高低灵活掌握。
杀青时间:视滚筒长短和原料老嫩程度、含水量高低而定,一般1~4分种。
杀青程度:以叶色由鲜绿转暗绿,不带红梗红叶,手捏柔软,略有粘性,茎梗折而不断,紧捏叶子能成团,稍有弹性,青草气散失,略带茶香,杀青叶减重率控制在40%左右为适度。
杀青叶出筒时用鼓风机快速降温,并及时摊开,切忌堆积。
2、揉捻
揉捻投叶量视揉捻机型号而定,一般在15~75kg.
揉捻加压采用轻、重、轻交替进行。
揉捻时间视杀青叶老嫩和杀青程度而定,一般30~50分种为宜。
揉捻程度掌握手摸揉捻叶有粘手感,叶片组织破碎率达45~65%,成条率达80%以上。
用解块分筛机筛分揉捻叶粗细,粗条复揉紧条。
3、烘二青
烘二青采用高温快烘方法,风温95~115℃左右为宜。
摊叶厚度2cm左右。
时间视不同烘干机和摊叶厚度而定,一般8~12分种。
烘二青程度:叶子不粘,手捏仍稍能成团,松手后能弹散,含水率在40~45%下烘,薄摊散热回潮。
4、炒三青
锅温100℃左右。
投叶量15kg左右,炒至手捏茶条有少部分发硬,但不断碎而有戳手感觉,尚有弹散力,含水率在20%左右时,出锅回潮。
5、煇锅
投叶量视瓶炒机大小而定,一般25~60kg左右。
锅温90-100.C,掌握先高后低,出锅前略高。
炒至条索紧结,足干(即含水率5-6%),出锅及时摊凉。
6、毛茶整理
根据各级三杯香毛茶的品质状况,通过筛分、拣剔、风选、补火提香、匀堆装箱等工序,进行再加工,以达到商品茶品质要求。
6个步骤教你黑茶的制作工序
16世纪以前记载的黑茶,是指四川由绿毛茶经做色后蒸压而成,湖南黑茶在四川黑茶之后,是在初制中做成。据《明史。食货志》记载:"神宗万历十三年(公元1585年)……中茶易马,惟汉中保宁,而湖南产茶,其直贱,商人率越境私贩。"可见,当时禁止越四川境内私贩湖茶。因此16世纪末期,湖南黑茶兴起。湖南黑茶原产于安化,最早产于资江边上的苞芷园,后转至资江沿岸的雅雀坪、黄沙坪、硒州、江南、小淹等地,以江南为集中地,品质则以高家溪和马家溪为最着名。过去湖南黑茶集中在安化生产,现在产区已扩大到桃江、沅江、汉寿、宁乡、益阳和临湘等地。历史上最盛时期的黑毛茶产量,是光绪年间的年产14-15万担。现在黑毛茶产量已超过50万担,比1950年增加了4倍以上。
1.杀青
由于黑茶原料比较粗老, 为了避免水分不足杀不匀透,一般除雨水叶、露水叶和幼嫩芽叶外,都要按10∶1的比例洒水(即10千克鲜叶1千克清水).洒水要均匀,以便于杀青能杀匀杀透。
(1)手工杀青:选用大口径锅(口径80~90厘米),炒锅斜嵌入灶中呈30度左右的倾斜面,灶高70~100厘米。备好草把和油桐树枝丫制成的三叉状炒茶叉,三叉各长16~24厘米,柄长约50厘米。一般采用高温快 炒,锅温280~320℃,每锅投叶量4~5千克。鲜叶下锅后,立即以双手匀翻快炒,至烫手时改用炒茶叉抖抄,称为"亮叉".当出现水蒸气时,则以右手持叉,左手握草把,将炒叶转滚闷炒,称为"渥叉".亮叉与渥叉交替进行,历时2分钟左右。待茶叶软绵且带粘性,色转暗绿,无光泽,青草气消除,香气显出,折粗便不易断,且均匀一致,即为杀青适度。
(2)机械杀青:当锅温达到杀青要求,即投入鲜叶8~10千克,依鲜叶的老嫩,水分含量的多少,调节锅温进行闷炒或抖炒,待杀青适度即可出机。
2.初揉
黑茶原料粗老,揉捻要掌握轻压、短时、慢揉的原则。初揉中揉捻机转速以40转/分左右,揉捻时间15分钟左右为好。待嫩叶成条,粗老叶成皱叠时即可。
3.渥堆
是形成黑茶色香味的关键性工序。渥堆应有适宜的条件,渥堆要在背窗、洁净的地面,避免阳光直射,室温在25℃以上,相对湿度保持在85%左右。初揉后的茶坯,不经解决立即堆积起来,堆高约1米左右,上面加盖湿布、蓑衣等物,以保温保湿。渥堆过程中要进行一次翻堆,以利渥均匀。堆积24小时左右时,茶坯表面出现水珠,叶色由暗绿变为黄褐,带有酒糟气或酸辣气味,手伸入茶堆感觉发热,茶团粘性变小,一打即散,即为渥堆适度。
4.复揉
将渥堆适度的茶坯解决后,上机复揉,压力较初揉稍小,时间一般6~8分钟。下机解块,及时干燥。
5.烘焙
烘焙是黑茶初制中最后一道工序。通过烘焙形成黑茶特有的品质即油黑色和松烟香味。干燥方法采取松柴旺火烘焙,不忌烟味,分层累加湿坯和长时间的一次干燥,与其它茶类不同。黑茶干燥在七星灶上进行。在灶口处的地面燃烧松柴,松柴采取横架方式,并保持火力均匀,借风力使火温均匀地透入七星孔内,要火温均匀地扩散到灶面焙帘上。当焙帘上温度达到70℃以上时,开始撒上第一层茶坯,厚度约2~3厘米,待第一层茶坯烘至六七成干时,再撒第二层,撒叶厚度稍薄,这样一层一层地加到5~7层,总的厚度不超过焙框的高度。待最上面的茶坯达七八成干时,即退火翻焙。翻焙用特制铁叉,将已干的底层翻到上面来,将尚未干的上层翻至下面去。继续升火烘焙,待上中下各层茶叶干燥到适度,即行下焙。干燥判断标准:茶梗易折断,手捏叶可成粉末,干茶色泽油黑,松烟香气扑鼻时,即为适度。
6.干毛茶下焙后,置于晒簟上摊晾至与室温相同后,及时装袋入库。
泡茶有讲究 教你怎么泡茶好喝
泡茶时,影响茶汤口感的因素有很多,如器皿、水质、环境,再比如泡茶人的技术,对投茶量、水温、浸泡时间的控制。如下,我们在假定水质、器皿、环境等不变的情况下,只将投茶量、水温、浸泡时间来做一个搭配和调整,教你怎么泡茶好喝。
我们列举一些泡茶时可能出现的问题:
1、水温、浸泡时间不变的情况下,投茶量过大,会出现苦涩味或者较为浓郁的口感;投茶量偏小,口感相对比较淡薄,且不耐冲泡。
2、投茶量、浸泡时间不变的情况下,水温过高,香高但会出来透支的熟味;水温过低,芳香烃物质无法激活,香气沉闷不爽。
3、投茶量、水温不变的情况下,浸泡时间过长,也会出现苦涩味明显,且不耐冲泡的问题。浸泡时间过短,茶水浸出物未能析出,茶汤不够饱满,茶味淡薄。
如上,为了解决泡茶时这些不佳的口感,我们建议:
1、水温不变,投茶量大时,缩短浸泡时间;投茶量小时,适当延长浸泡时间。
2、投茶量不变,水温高时,缩短浸泡时间;水温低时,适当延长浸泡时间。
3、浸泡时间不变,投茶量大时,相对降低水温;投茶量小时,适当提高水温。
其实,我没法给你一个确切的理化数值做参考,具体到温度多少度是高是低,浸泡多少秒是延长时间或是缩短时间,投多少量就是多或者少,我认为,泡茶说到底就是四个字:匹配、和谐。同一泡茶,你可以用你尽可能多的手法去做实验,改变一个变量、两个变量甚至三个变量都改变,一次次去尝试,找到属于这一个茶品的最佳匹配冲泡,把最和谐的最好喝的口感呈现出来。
大体上我们会比较认可一类茶的泡茶方法比较接近,但不能认为一种泡茶方法适合泡这类茶里的每一款,即使是同一类的茶品中,还有不同的等级之分品质之分,所以我们对每一款茶品都要用心去尝试,去找到这款茶真正的特点并且去激活它。
泡茶一开始泡的不好喝,或者平时泡茶觉得还可以,突然某几次就觉得泡砸了,这些情况都很正常,每一次泡茶都是一次探索和尝试,重要的在于我们知道不适宜的口感是哪一个环节里哪一个因素起了影响,然后再去调整,再改进。
泡茶,就是一次次的尝试,一次次的接近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