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农茶好吗。
普茶仪式由唐代百丈禅师首创,当时僧侣“农禅并重”,即一边修行,—边从事种茶等农业生产,十分辛苦。新年之际,僧众会聚一堂,品尝自己生产的茶叶,共贺新春是一大乐趣。在佛教史上有名的径山茶宴先由住持法师亲自调茶,以表敬意,尔后命近侍一一奉献给赴宴僧们品饮,这便是献茶,僧人接茶后先打开碗盖闻香,再举碗观色,接着是启口“啧、啧”尝味。一旦茶过三巡,便开始评证茶品,称赞主人品行;随后的话题少不了论佛颂经,谈事叙谊。
在长期的农禅生活中,品茶变成一种修行方式。临济宗的禅师往往教化弟子在吃茶中悟禅。赵州禅师即是主张禅茶一味的代表。据《五灯会元》载:“师(赵州禅师)问新到:‘曾到此间么?’曰:‘曾到。’师曰:‘吃茶去:’又问僧,僧曰:‘不曾到。’师曰:‘吃茶去。’后院主问曰:‘为甚么曾到也云吃茶去。不曾到也云吃茶去?’师召院主,主应喏。师曰:‘吃茶去’。”
禅宗祖师认为,禅宗是不立文字的,拟议即乖,因此,当禅子向禅师提出问题时,禅师往往以摸不着头脑的禅语或是棒喝截断弟子的妄想执着,使他们在言语道断、心行处灭的瞬间而悟道。赵州和尚让弟子吃茶去,就为斩断弟子的分别妄心,意在让弟子在品茶中体悟禅意,从而促使弟子悟道。
赵州禅师“吃茶去”的公案,后来被禅宗祖师运用来作为指导弟子修行的方法,演习为禅宗所提倡的“日用是道”的思想。后来的禅师认为,生活处处皆是道场,所谓运水搬柴、穿衣吃饭,屙屎放屁无不是禅,都成为弟子悟道的因缘。
古代的禅宗高僧将吃茶融入禅修实践中去。便形成了“禅茶一味”的说法。古代高僧之所以将吃茶升华为修行的重要方法,在于禅与茶的本有相似之处。佛教重视坐禅修行,敛心静坐,沉思静虑,专注一境,从而开发智慧,体悟大道。在长期的坐禅过程中,要求僧人清心寡欲,少食少眠,克服昏沉、散乱、掉举等无明烦恼,达到身心轻安,观照明净的状态。茶正可以起到减少僧人昏沉、散乱、掉举等烦恼的作用。
正因为茶有助于禅宗学徒的修行,所以,丛林中的普茶除了起到僧众共聚娱乐的功能之外,还在于让僧人多警醒自己的修行。近代高僧虚云和尚在《除夕普茶示众》中就谈到品茶对修行的警示作用。虚云和尚说:“你我有缘,侥幸今日同在云门,平安过年。这是佛祖菩萨的加庇,龙天的护持,亦由大家累劫栽培之所感。我们自己平安过年,不可忘记那些痛苦不堪的人。我们不可贪图欢乐,要格外的省慎,深自忏悔,精进修持,自利利他,广培福慧。年老的人,死在眉睫,固要猛进;年轻的人,亦不可悠忽度日。须知黄泉路上无老少,孤坟多是少年人,总要及早努力,了脱生死,方为上计。”
这段话是虚云和尚在云门寺吃普茶时对僧众的开示。虚云和尚认为僧众能够聚在一起过年,是佛菩萨护佑的结果,是僧众福德因缘的感召。在过年之时,不能只管自己过得安乐,要想到那些处于痛苦中的众生。同时警醒自己的修行,检讨自己的过错、忏悔自己的业障,不断精进用功,做到自利利他。时常想到生命的无常,尽早努力,了生脱死。
虚云和尚还认为,吃茶是修道的一种方式。在品茶过程中去品味禅的意境,促进明心见性,是禅者吃茶的目的之一。虚云和尚在《除夕普茶示众》中说:“天下相传‘云门饼’、‘赵州茶。’现在诸位正在吃茶吃饼,会么?如若未会,当体取吃茶的是谁,吃饼的是谁。大抵古人念念合,步步步无生。一经点醒,当下即悟。今人梵行未清,常常在动,念念生灭,覆障太厚,如何点法,他亦不化。所以诸位总要放下一切。不使凡情妄念,染污自己的妙明真心。古人说‘但尽凡情,别无圣解。’你现在吃花生,若不知花生的香味,就同木石。若知花生的香味,就是凡夫。如何去此有无二途处,就是衲僧本分事,纵然超脱了这些见解,犹在鬼窟里作活计。大家仔细,放下身心,莫随节令转,直下参去。”Cy316.com
虚云和尚有许多关于茶的诗歌,阐述了茶与修行的密切关系。虚云和尚诗中说:“春光富足野人家,不问优昙问苦茶。”他不谈茶本身,却将茶寓予了另一层含义。意思是,就算“本地风光”已然富足,还是要主动品尝进而享受生命中的“苦茶”,以检验自己的心性。虚云和尚在诗中又说:“山中忙碌有生涯,采罢山椒又采茶,此外别无玄妙事,春风一夜长灵芽。”诗句又将采茶的劳作升华为悟禅的情趣。如《和刘宽涵居士句三首》曰:“曹溪水净无余味,客至赵州唤吃茶。五香本具人皆共,嚼碎虚空任吐渣。”溪水茗茶本无味,唯人自造其香罢了,世间一切日常都因人而有。禅的高明之处就在于泯灭表相上的是非判断,使人通达圆觉本性。
虚云和尚不仅在茶诗中以茶喻禅,还经常在随缘开示中以茶作为悟禅的开示。有僧问:疑情不起时如何?师云:吃茶去。乃云:尝议当初老赵州,年年此日卖风流。山僧拈出重烹炼,烘热红炉飞雪球。
古代的普茶有一定的仪式,在《金山规约》里曾有记载:维那临上殿时,预命一位悦众师在堂内照应,摆放桌子、座位、茶叶以及香花灯果等。大众师的普茶,皆须预备装好。普佛下殿时,维那在殿云:“外寮诸师,请至禅堂吃普茶。”大众回堂候外寮师到齐,维那预先请班首知客和僧值陪候和尚。悦众鸣引磐,迎请和尚进堂,问讯至座。维那云:“大众师顶礼和尚。”尚云:“不为礼。”办事人散茶点。待至吃毕,维那招呼:“大众师送和尚回方丈。”和尚云:“免礼。”维那又云:“外寮师将手巾取出来,吃不了的点心带回去慢慢吃。”然后大众依次离开禅堂回寮房。
普茶成为佛教丛林每年固定聚会活动,长期以来一直广为流行。普茶不仅成为佛教的一种文化,更成为禅者品茶悟道的修行方式之一。从普茶中感悟人生,体悟禅意,是普茶主要的目的和意义。
精选阅读
禅茶一味:一个青年去请教禅师如何做人
禅茶一味:身体告诉我们本有的智慧
一个青年去请教禅师如何做人。
禅师说道:“你看看我,再看看自己,就知道怎样做人了。”
青年问道:“我怎样看您呢?”
禅师说道:“你看我有几个脑袋、几只眼睛、几只耳朵、几个鼻子、几张嘴巴、几只手、几条腿?”
青年说道:“大师,每个正常人都有一个脑袋、两只眼睛、两只耳朵、一个鼻子、一张嘴巴、两只手、两条腿,您也是一样的呀!”
禅师问道:“脑袋、眼睛、耳朵、鼻子、嘴巴、手、腿,它们主要是用来干什么的呢?”
青年说道:“脑袋主要是用来思考,眼睛主要是用来看,耳朵主要是用来听,鼻子主要是用来呼吸,嘴巴主要是用来吃饭与说话,手主要是用来拿东西,腿主要是用来走路。”
禅师说道:“脑袋长在人的头上,人是用脑来思考天地万事万物的,人首要的是用脑来生活,脑袋主宰人的一生,人只有一个脑袋,人凡事必须三思而后行,谨言慎行,才能把握人生。
人有两只眼睛,它们都是平行的,它告诉我们应该平等看人,平心看物,人必须睁开眼睛,眼看四面八方,才能看清天地世界。
人有两只耳朵,一只长在左边,一只长在右边,它提醒我们要倾听正反两方面的声音,不能偏听偏信一面之词,方能正确理会人间世界。
人有一个鼻子、两个鼻孔,人依靠它来呼吸天地间新鲜空气,释放自己心灵的废气。
人有一张嘴巴,它不仅用来吃饭,而且用来说话;人必须吃尽人间酸甜苦辣,才能享受真正的人生;同时病从口入,祸从嘴出,它警示人说话要慎重,做人要稳重,方能四平八稳。
人有两只手,一只手用来劳动创连,一只手用来抓住拥有,人要把握机遇,抓住时光,创造财富,才能拥有美好人生。
人有两条腿,人不仅要走前人走过的路,更重要的要开创自己的人生之路,人生的前景才会宽广辽阔呀!”
青年心情舒畅道:“大师,听了您这番教诲,我真是茅塞顿开啊!”
禅师却平静地问道:“你刚才能够看见我的外表,现在能否看到我的内脏?”
青年如实回答道:“不能。”
禅师神情庄重道:“我有一个心脏,它有两个心房,它时时刻刻提醒我——凡事不仅要为自己着想,而且也要为他人着想,才能心想事成;我有两叶肺,它告诉我在世上要广泛地与人交心通气,才能心平气和、遂心如意;我有一个胃,它既要吸收美好的东西,也要消化不良的东西,才能健康成长;我有不少弯弯曲曲的肠子,它启示我人生的路曲曲折折,凡事不畏曲折,才能走向远方;我内脏还有很多重要组成部分,它们是我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东西,它们昭示我——生命中的每个人都是我的可贵之人。”
青年欣喜若狂道:“大师,你这深入浅出的解说,真让我受益匪浅。”
佛教僧侣茶俗的繁荣
唐代佛教僧侣的种茶、饮茶对饮茶之风的兴盛起到了奠基作用。寺院不但以茶供佛、以茶酬客,而且他们还与世俗士大夫共同品茗,作诗相和。唐末诗人郑谷在《峡中尝茶》中曾云:“簇簇新英摘露光,小江园里火煎尝。吴僧漫说鸦山好,蜀叟休夸鸟嘴香。”唐人权德舆曾记载他到招隐寺时,“主人又以啜茗藉芳”。唐代诗人李白在得到僧人中孚赠送的仙人掌茶后,和诗赞道:“茗生此石中,钰泉流不歇。根柯洒芳津,采服润肌骨。丛老卷绿叶,枝枝相连接。曝成仙人掌,似拍洪崖肩。”唐代佛教僧侣的植茶和饮茶为饮茶方式的繁荣奠定了基础。寺庙不仅为佛陀提供茶,并为客人提供茶,而且他们还与世俗的文人一起品茶,创作诗歌与和平。唐末诗人郑谷在曾云的《三峡品茶》中写道:“一堆新的英国树将被摘下来,暴露在阳光下,一个小河花园将被火煎尝。吴森格曼说乌鸦山好,蜀叟不应该吹嘘鸟嘴的香味。”唐朝的全德裕曾记载,当他去赵胤庙时,“主人喝了口茶来传递香味”。唐代诗人李白在接受中福和尚的仙人掌茶后,用诗赞道:“茶在这块石头上诞生时,玉泉并没有停止流动。根科洒芳香液体,并采取保湿肌肉和骨骼。有许多老树叶和树枝相连。仙人掌在阳光下看起来像红叶的肩膀。”
僧侣中喝茶的流行与茶本身的特点有很大关系。这主要是因为僧侣们在长期的饮茶实践中发现,茶具有安静优雅的特殊功效,“午茶可以驱散睡眠”,从而赢得了他们的喜爱。唐代著名僧人皎然开创了以茶代酒的习俗。唐代僧人众多,僧人成为饮茶群体的重要力量。佛教的“重茶”对茶叶质量的提高做出了重要贡献。为了满足禅宗对茶的需求,各寺庙都大力种植和泡茶。大多数流传下来的名茶都来自著名的寺庙。例如,浙江长兴吉祥寺的紫笋和安徽霍山长岭寺的霍山黄茶。此外,寺庙里还有专门煮茶的“茶头”和尚和专门为回师游客泡茶的“茶应用”和尚。
在佛教盛行的时代,佛教寺庙中兴起的茶叶种植和泡茶,尤其是饮茶,具有很强的社会影响力。在佛教本土化的过程中,“风俗名茶”从僧侣和习俗中普及到知识阶层的大众中,引发了物质与精神、上层阶级与大众之间的互动。这也是唐代饮茶习俗的特点。饮茶已经从寺庙传到世界各地,形成了唐代的一种良好的茶风。据现代茶史研究专家朱子真先生统计,仅在整个唐诗中就有700多首源于茶的诗歌,其中约1%属于初唐,约45%属于中唐。
随着茶叶生产的扩大和茶叶消费的提高,饮茶习俗逐渐成为唐代平民的日常消费行为。正是因为大量普通人成为茶的消费主体,饮茶的习俗才逐渐流行起来。这种流行趋势促进了饮茶习俗的繁荣,如长安城外郭和扬州海陵如皋的茶馆。有茶亭、茶棚、茶馆、茶馆和喝茶的茶社。茶被认为是和盐小米一样重要的必需品。喝茶的习俗打破了身份和地域的界限,成为所有人的爱好。
由禅至茶:显示了一种永恒的生命力
茶与佛门之间的因缘
茶禅是以阐释茶与佛门之密切因缘。真意乃茶禅结合而达到的一种境界。禅在梵语中意为“静虑”、“思维修”、“弃恶”等。千百年来,茶道、茶文化显示了一种永恒的生命力,虽断犹续,无论中国茶艺、日本茶道、韩国茶礼,无不使接触者感受到她的一种魅力。奥秘何在?在于人们经由茶道获得一份真善美的陶冶。丰富多彩的茶道文化可归结为茶趣、茶德、茶禅。
由禅至茶:茶文化显示了一种永恒的生命力
茶趣即饮茶乐趣,包括物质乐趣和精神乐趣。佳茗、清泉、茶具、良辰、美境。知音,相聚品饮、雅俗共赏。茶趣有雅俗之分,无高下之别。茶德即茶之功德。陆羽同代人刘贞亮提出的“茶十德”以茶尝滋味,以茶养身体,以茶驱腥气,以茶防病气,以茶养生气,以茶散闷气,以茶利礼仁,以茶表敬意,以茶可雅心,以茶可行道。
在品茶的精神境界中,不知道有多少人能感受到一位西方诗人说:“从一粒砂看世界”。但几乎每位爱好绿茶或乌龙茶的东方人都不难体会出----从一片茶叶可品尝出山川风景与大自然的精神。如果你嘴里含上一口西湖龙井茶,茶汤的气韵,即很容易在你眼前幻化出一片江南水乡温柔而秀丽的风光;如果你入口的是安溪乌龙茶、碧天峰铁观音,那么,你看到的将是高山顶上的蓝天白云,同时随着芬芳的茶香与茶气,让你仿佛身处高山上,呼吸到山上清朗的气息。从茶中领会山川风景,与不断地微妙变化着的真味,真香与气……不失为回归自然的一种简单法门。那么,茶是如何能给予人这一切的呢?除了自然的奥秘以外,就是人为的配合。
茶可独酌,也宜共饮,一杯在手,清香满室,消除烦虑,使人抛却是非心、名利心。“寒夜客来茶当酒”,以茶奉客,虽不及酒后令人豪情万丈,意气风发,但三两良朋,沏茶小息,令人“六腑皆芬芳”,闲话家常、天南地北、气氛更为和乐,主客更能曲尽情意,茶的世界是一个祥和的世界!
茶,让生活充满仪式感
处于闹市,却能隔出一个闹中取静的小天地;在岁月痕迹的老房子里辟出一方小院,让茶与小轩窗、转角楼相映成趣;
在风光怡人的景区或高端住宅区,用一扇窗就可以借足大自然的动态美景;浓墨重彩充满中式贵族气派;
或走时尚现代的小清新路线;还有些则在不同的茶室装饰出不同的风格和主题……
不管是怎样的茶空间,每一次走进他们都感觉一种仪式感扑面而来,让自己不敢高声语,步态也变得轻盈起来。
可就是这样小小的调整,却能让自己从扰攘街道走进去的内心迅速沉寂下来,变得平静与安宁。
以至于我常常羡慕空间的主人们,能把日常生活过得充满仪式感。
也是因为这些年茶文化的兴起,让茶馆、茶空间从城市的大街小巷派生而出。
采访了无数空间主人,他们中有一部分是从事多年茶叶经营的茶商,有单纯的茶叶销售走向茶文化的传播。
而更多的人则是从事其他行业,因为与茶各自不同的机缘,因为被茶激荡过心灵,因为在茶中重新认识了自己……
从而完全或者部分告别过去的生活,建造起了自己的茶空间,成为了余生的“慢事业”。
他们觉得在自己的茶空间里,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茶具,插四时鲜花,精心布置一套茶席,放上心仪的音乐,用心泡茶。
在极具仪式感的氛围中,整个人浸润其中,用心投入,感受茶香带来的美感和幸福感。
村上春树说,仪式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仪式是什么?它就是使某一天与其他日子不同,使某一时刻与其他时刻不同。
仪式感是对生活的重视,是把一件单调普通的事变得不一样,它让生活成为生活,而不是简单的生存。
通过茶,我们很容易找到那种仪式感,因为古代的文人墨客早就已经从茶中找到了超脱世俗生活的高雅趣味。
茶,本是一种解渴的饮料,泡茶本也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是人,赋予了茶不一样的意义。焚香、更衣、打坐、醒茶、洗茶、煮水、烹茶、品茶……
正是这种仪式感,让茶道从唐朝开始流行,兴盛至今。
尤其是当中国茶远赴重洋到海外的时候,这篇神奇的东方树叶竟然演化出了仪式感满满的茶文化。
比如英国的下午茶文化,源于宫廷和贵族的社交圈子,有着常人无法想象的繁文缛节;
比如日本的茶道,那茶室中都是无所不在的规矩,时间控制的一丝不苟,流程的安排纹丝不乱,动作要求的细致入微,人人止语、穿着严谨、表情漠然,日本茶道仪式的意义绝对是超越了茶本身的。
中国的茶文化演变至今,已经日渐生活化了,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包括年轻的80后、90后、00后都让茶走进了日常生活。
一杯茶的仪式感,可以装点我们的生活,让我们能够活成生活美学家。
喝茶未必一定要在茶馆,即使是蜗居于城市的小房间里,也可以布一个小小的茶席,泡一杯茶。
煮水投茶,张弛有度,出汤沏茶,从容不迫,品味每一款茶的精髓,存包罗万象之心。
日子还是那个日子,依旧繁忙而普通。
在爱茶人的眼里,也可以营造那么一个简单却特殊的时刻,让自己从浮躁和匆忙中静下来,提醒自己“这一刻,是属于我的”。
仪式化的饮茶
[摘要说明]仪式化的饮茶
终归不是个雅人,一直没培养起喝茶的爱好。一般口渴时,逮着什么是什么,汽水、咖啡、啤酒都是上好解渴的饮料,酒后半夜醒了,冲进厨房对着自来水管一阵痛饮,抹一把嘴回去接着睡觉,畅快。
年轻时,为赋新诗强说愁,也写点类似“白水泡茶慢慢浓”的文字,为了证明自己不是附庸风雅,有几次还真刷干净杯子,泡了茶叶想看出点人生境界来,可惜茶水热气眯眼,想品一下又灼口烫舌,才明白自己是真俗,遂断了品茶的心思。
前几天朋友老马搬了新家,请我去他家吃饭,老马是个大散文家,又编过几本赏茶品茶的雅书,果然不出我所料,撤掉饭桌后老马立刻换上茶桌,并且还把价值不菲的一套景德镇茶具拿了出来,欲与我饮茶谈心。看着满桌子的茶壶茶盅还有各样稀奇古怪的滤茶工具,我就知道,考验我耐心的时候到了,又不好拒绝,只得耐着性子听老马给我灌输喝茶的讲究。
其实不用他说我也大体知道一二,喝茶要先吹后撇再酌,要小口小口地喝,尽量别发出声音,更不能把茶当成漱口水,在口腔里发出“叽里咕噜”的声响,要小口小口地喝,而且要懂得适可而止,“一杯是品,两杯是解渴,三杯就是饮驴了”,每每喝茶之前,我总要将此话在心中默念三遍,以免失态———不懂没关系,可是起码的礼仪还是要注意的。可是老马家的茶杯只有拇指大小,再加上平日里比较熟悉,算不上外人,我也就没那么讲究,一口气消灭了四十多杯。
今天早晨,我在办公室抽屉里翻出一个信封,里面装着半袋不知猴年马月放进去的茶叶,一时心血来潮,就去泡了一杯茶来,犹豫了一下,还是把第一道茶水倒进了水池里———这是老马告诉我的,第一泡名曰洗茶,是不能喝的。写完这篇小文,我杯子里的茶凉得可以入口了,渴了一上午,于是我将其一饮而尽,看着刚才还满满一杯清澈的茶水转眼间只剩下一层茶叶趴在杯底,我不禁懊恼起来,茶———怎么可以这么喝?一点品位也没有。可惜,我后悔也已经来不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