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中上的普洱茶马商道

发布时间 : 2020-10-23
普洱茶的历史 普洱茶历史 茶马古道的线路

普洱茶的历史。

下面是茶经网小编为大家精心准备的“历史中上的普洱茶马商道”精彩内容,帮助大家了解茶文化知识,欢迎大家进行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普洱茶马商道是从清雍正十三年(1735)思茅设驿,专开从到易武的茶马道,此道从思茅向南行,经黄草霸—卡房—高酒房—勐班—补连—补岗—椅邦—曼拱—曼乃—镇越易武,行程七天,全长535华里,是思茅通往勐腊、易武、倚邦、曼拱、革登等普洱六大茶山的茶马通道,主要是促进两地经济。下面就关于普洱茶马商道的相关知识做一介绍。

清朝廷上贡的(女儿红)就是从这条驿道运出的,这是一条有一.五公尺宽的石铺大道,它沿着原始蜜林遮盖的山岗竹头,绕着重重唆岭,从思茅通到勐腊易武,这条茶马道用的石头,全是河里的硬沙石,思茅县志办姜定忠先生考查过,小石如方斗大,大石宽三十多公分,长一公尺多,重2-3公斤,而路边连一个石子都没有,石头全部是从其他地方抬来镶起来的。据史料中载:民国3年(1914),普思沿边行政总局局长柯树动招佣临时工程队修开,当时百性称它为“柯家大道”。这条茶马道经过的(卡房),海拔为1527公尺,是当时设在这里的一个检查站,由内地或六大茶山出进马帮驮运的茶叶货物等都要检查,交纳关税,才可以走,故得此地名:“卡房”,而过去就是高酒房是路途上的食缩地,海拔为1530公尺,山高水甜,用这里的水烤出来的酒,滋味高,酒度浓,加上此地不沾村,成了过路茶马商帮必缩之地,赶马的或行卖商人到了这里,牛马一歇,先要一碗热茶下肚,再要上一瓶老酒,几碟小菜,主人发了才,盖了一栋雕龙书凤的青砖白瓦四合楼院,被人称(高酒房),因此,高酒房也就成了这茶马道上的地名。

思茅澜沧茶马商道:

民国时期,思茅到澜沧的驿站,从思茅向西南行,经整碗—翠云—糯扎—火烤寨—油炸房—锦章—澜沧,路称七天,470华里,从澜沧雪林出境可至面甸腊戍。从澜沧—勐连—芒信出境至面甸万霍道,由澜沧至西盟出境于面甸大道小径相接,是边贸传统商道,民国时期,澜沧景遇茶山是普洱茶产区之一,年产茶叶800多担,外地商人赶着马帮从思茅到澜沧景遇茶山购茶叶达到昆明,西藏或面甸销售。

思茅江城茶马道:

民国时期,思茅至江城的茶马商道,从思茅向东南行,经倚象霸—石高箐—曼克老—营盘山—阿树—江城,七个马站,400华里,从江城出口茶叶的商道是由江城李仙江坝留渡口顺江而下至越南莱州,水路约200华里,行程五天,可直达港口海防,再海运香港,从江城到几个邻县和老挝勐鸟、越南莱州的驿道里程和茶商马帮站口,据《江城县志》载,有以下几条:1、由江城到墨江520华里,计八个马站;江城勐烈街—河口—半边寨—曼兴—龙塘街—三星街—着落—墨江县城,2、由江城到普洱420华里,计六个马站;江城勐烈街—三家村—丫口寨—曼兴—铁厂河—草皮街—普洱县城。3、由江城到镇越易武350华里;计五个马站:江城勐烈街—阿树—曼汗—曼乃—曼丽—易武。4、由江城到老挝勐鸟120华,计二个马站。5、江城勐烈街—大路边—老挝勐鸟。

普洱思茅通国外茶马商道:

中国昔日对外交流的第五条通道即是茶马古道,形成的历史已上千年,其中基本路线有两条:第一条茶马古道是从云南的思茅普洱出发北上,经大理、中甸、察隅、波密、拉萨、日客则、讲孜、亚东、柏林山口分别到面甸、尼泊尔、印度;另一条是四川的雅安出发,经康定、昌都到尼波尔、印度。云南学者木宵弘、陈宝玉等,90年前会实地考查过第五条通道—滇藏川茶马古道,在《滇藏川、大三角、文化探秘》一书中载,路线从普洱茶乡的思茅普洱开始北上经景谷—景东—南涧—下关—大理—丽江—中面—德钦—梅里雪山—西藏甲朗—碧土—察隅—印度、面甸。木宵弘先生他们从甲朗到碧土—扎玉—左贡—田妥—帮连到过昌都。从木先生标记的茶马古道线来看,从西藏帮连通白马—然鸟—扎木(波密)—林芝—米林—郎县—加查—乃东—泽当—穷结—扎里—贡嘎北向曲水—拉萨。又从贡嘎西向通浪卡子—江孜—日客则—拉孜西下通定日—门哈帕—镍拉木—尼泊尔。

另外还有一条是从思茅到国外的(新茶路),美籍学者娄杨丹桂女士在《新茶路考》论文中说,路径大体是这样的:沱茶从思茅发至腾衡,然后进面甸的米支那,八模和满得列(曼德勒),可分为两条路:马帮路和汽车路,一条是从满得列装火车至仰光港口,另一条从仰光装上英国p0输船海运至印度加尔各答港口,从加尔各答又装火车向南运往西里古里,之后装上缆车向北运送到葛伦堡的十里区,这里是云南沱茶的交货地点,等待接货的藏族马帮将茶用骡马驮回西藏。行走大约要18天至20天才到达拉萨,路径由葛伦堡过土大桥,进锡金地界,往北上山到干托克,从干托克由马帮又翻回惹嘎拉山口进西藏的亚东关口,经帕里、讲孜最后到达拉萨,这条新路是二使世纪初由在印度经商的纳西族杨守其先生首创成功的。

佛海通国外茶马商道:

由佛海出口的紧茶,除少数销售于不丹,锡金及尼泊尔一带而外,大多数皆运入西藏方面销售,并没有完全外销,由思茅经下关、大里、阿墩子入藏,需要三四个月的马程才到拉萨,而由佛海经面甸到拉萨不过三四十日。

佛海复兴茶号老板李拂一先生在《佛海茶区概况》中说:佛海茶叶运面甸景栋、瑞仰、仰光、印度加尔各答、葛伦堡到西藏拉萨。由仰光再换船三日或四日至东即加尔各答上岸,由加尔各答再上火车,北运至西里古哩。由西里古哩用牛车或汽车运抵加嶙崩。锡泊至仰光须三天至五天,到达加嶙崩最快须一个月之期,这是过去佛海销售给藏族茶叶的唯一出路。

后来面东公路修至公信(又作贵兴),佛海茶叶出口,还有一部分舍西北锡泊路线而道西南孟艮路线的。由佛海西南行经孟艮,再西行经打崞而至公信,马程竟十四日。由公信交汽车运连瑞仰和海和,然后换火车再西行至大市。由大市直向仰光,至少可减少四五日行程

民国20年至27年以来,缅东公路由公信延至孟艮土司地,由佛海至孟艮(景东)一段马站为期仅亦不过一周。由孟艮两日之汽车可至瑞仰,再一日直快火车即可到达仰光。比起西北锡箔路线减少了一半的行程。所以不再取道锡箔之途,每年由佛海出口的茶叶包括圆茶、砖茶、紧茶及散茶等数种。销地遍暹罗、缅甸、印度、尼箔尔、不丹、锡金及西藏等各地,以西藏销量为最大,据统记,民国24年(1935),佛海运销出口一万担,民国26年(1937),运销出口一.六二万担。

小编推荐

传奇商道“茶马互市”


这条充满神秘和布满奇险的古商道,同时也是一条沉淀了厚重的历史内涵和丰富边茶文化的贸易古道。千百年来,它曾为促进藏汉地区贸易的发展起到了巨大作用,在铸就沿线藏、彝、汉各民族团结的历史进程中,一直是一条坚实的纽带。如今,昔日辉煌繁荣上千年的茶马古道迎来了国家文物局领导的高度重视,雅安市茶马古道研究保护中心成立后迅速启动相关工作。茶马古道则再次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

公元前53年,世界茶文化的发源地蒙顶山上,茶祖吴理真栽下人类有文字记载以来的第一棵茶树,由此也开创了人工种植茶叶的先河。

由汉而唐,而至宋、元、明、清时期,川藏茶马古道上,一群群背夫一队队马帮将一包包边茶运至世界屋脊青藏高原。

公元1954年12月25日,著名的川藏公路建成通车。崇山峻岭间逶迤盘亘千年的茶马古道人力畜力运输时代宣告结束。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渐渐发现,川藏茶马古道其实蕴涵了太多太多的传奇和故事

千里川藏贸易

宁可三日无粮

不可一日无茶

在我国的藏区,流传着一句人们耳熟能详的俗语:宁可三日无粮,不可一日无茶。

在藏族地区,人们凡婚嫁之事,请客送礼,茶叶都是最为普遍的礼品;走亲串戚,时常以茶相馈;如宾至客来,请人帮忙,相待饮食中,茶是无论如何也不能少的。在节日活动中,如赛马、摔跤等比赛,尚以茶叶作奖品,奖励优胜者。到寺庙念经,须熬茶布施

同茶叶打了一辈子交道的国家级评茶师李洪奇说,实际上在青藏高原地区,人们过去根本无法离开对茶叶的需求。

由于青藏高原海拔较高,加上交通条件不发达,高原地区普遍缺少新鲜蔬菜,人们每天都需要饮用茶叶来分解牛羊肉等高脂肪、高蛋白类的食物,并从中摄取身体所需要的维生素。

脚下一双鞋爪子、背上一个背夹子,手里捏着汗刮子解放前,在雅安至康定的茶马古道上,背夫跋山涉水,翻越著名的大相岭、飞越岭、二郎山等,背着沉重的茶包子经泸定走进藏区。

在密林之中,一队队马帮也驮着茶包逶迤而行。

1939年春夏,中国电影之父、著名摄影师孙明经就用他手中的摄影机拍摄下了一幅幅经典的茶马古道情景。在他之前,法国外交官方苏雅、英国植物学家威尔逊、俄国人顾彼得、化学家路得那爱德等西方人士,都曾在川藏茶马古道上留下一张张黑白的茶马古道照片。

在天全县著名的茶马古道驿站甘溪坡,当年的茶背子李忠全老人回忆他在茶马古道上背茶包的情形时说,他18岁起就开始背着边茶去康定,一直背到1951年。当时背夫背茶是很普遍的,光是甘溪坡就有四五十人!

采茶采茶再采茶,炉城一去远离家;姑嫂房中齐叹嗟,哥哥背茶未还家。沙哑的嗓音,和着浑厚的唱腔,唱出了茶背子们行走在茶马古道上的艰辛与苦难。

在荥经的新添古镇,在大相岭上的凰仪堡,在汉源的泥头驿、化林坪、飞越岭,一直到泸定、康定,再随着康定锅庄里的马驮子,一包包藏茶被运往藏区。

在高原的帐篷里,藏民们为远到而来的客人们端上一碗碗香甜的酥油茶;在茶叶产地雅安,采茶、揉茶、搓茶、溜茶、蒸茶、晒茶,捡茶、打包一道道工序,把川藏两地的人们紧密地连结起来。

作为中国的藏茶之乡,川藏咽喉雅安云集了全国各地的茶号和茶商。

仅仅在清朝时期,雅安的天增公、孚和、义兴、裕兴、公兴等茶号,规模都十分庞大,几乎整个藏区都有他们销售的茶叶!在雅安有着400多年历史的一家茶厂的工人说,他们祖上几辈人都是做茶出身。

古道藏马换边茶

茶马互市奏响

汉藏贸易最强音

相关资料记载,我国大规模的茶马互市始于唐代,盛于宋、明,止于清代,存续1000多年。《西藏政教鉴附录》记载:茶叶自文成公主入藏地,即雅安所产龙团、凤饼,贡奉朝廷后作为和蕃礼品带进藏区。相关史料还记载,最早的茶马互市是开元十六年(728年),唐、宋以来朝廷对茶叶实行垄断,先后行茶马互市、榷茶制、引岸制等政策以茶治边,雅安藏茶迅速发展。宋熙宁七年(1074年)在雅(今名山新店)设茶马司,这是目前我国唯一有遗址可考的茶马司。之后,雅安藏茶源源不断地输入西藏。

从雅安至康定段俗称大路,由此道入康定的茶,称之为大路茶。明朝时期,黎、雅、碉门成为边茶的最大市场,秦蜀之茶,自碉门、黎、稚,抵朵甘、乌思藏,五千余里皆用之。

一位资深南路边茶专家说,除此之外,明洪武年间还因岩州设市,又开通了一条从天全通往泸定岚安的茶道,该道俗称小路,沿此道运往打箭炉的茶称小路茶。清康熙年间,随着泸定铁索桥的建成,这条路线亦相应改变。前述从打箭炉(康定)至昌都的一段茶道俗称康北道,清初又开通了康南道,即从康定出发,经稚江、理塘、义敦、巴塘、芒康、察稚,至昌都与康北道合,此道开通后从打箭炉入藏多经此道。

专家介绍称,据乾隆年间统计,四川的名山、雅安、荥经、天全等县销往打箭炉的边茶总引额数达十万零三百四十担,计约一千万斤以上。民国时期,每年引票销售量均在十万张左右,其中最低额年份亦在六万九千多张。南路边茶运往打箭炉(康定)销给藏商后,藏商需招引贾卓娃(缝茶工)用牛皮将茶叶重新打包缝制,若运距短就缝花包,若运至西藏则需缝满包,一是防备途中损坏,二是便于驮运。每驮六包茶。茶包需从中对开,然后折迭打包。

据《天全县志》载:宋朝熙宁年间,天全茶马比价为一匹马换茶一驮(每驮重50公斤)。崇宁年间一匹四尺四寸大马,换茶120斤。到了明代,改为上等马一匹易茶百斤,中等马一匹易茶80斤,下等马一匹易茶60斤。

宋朝在榷茶制、茶马互市和以茶治边等茶政的实施上,达到了我国古代历史上的最高水平。四川的茶叶由此开始成为交换马匹的货源,在雅安(雅州)、汉源(黎州)、天全(雕门)设立易马场易马,这在一定程度上进一步促进了四川茶叶产业的发展。统治者通过对茶叶的垄断,达到了以茶治边的目的。

千年文化筋脉

从人力畜力运输

走向机器时代

拐子窝深深地嵌进石头里。茶马官道上,铺路石被马帮踩踏得溜滑。自从宋代以后,每年茶叶数量多达数十万引的茶叶,源源不断地运进藏区。

在名山县新店镇,作为目前唯一存世的古代管理茶马交易的机构遗址著名茶马司内,人们约略能够领略当年茶马互市的风采。

专家介绍称,建成于宋神宗熙宁七年(公元1072年)的茶马司过去专司茶马互市事宜,属成都府路统领,筹集边茶上交成都府路,同时承担与藏民族为主的各民族以茶易马公务,其鼎盛时期达到岁运名山茶二万驮(每驮重50公斤)之多,当时茶马司接待民族茶马贸易通商队伍人数,有时每日高达2000余人。

解放之前,雅安城内天增公、孚和等茶号占据了城中大片的地盘。各茶号厂房、仓库和马店子等设施一应俱全,各路采办云集。

在川藏大路茶的官道必经之地荥经县,当年从乐山洪雅迁居到此的姜氏茶人,创立了享誉康藏的仁真杜吉品牌边茶,生意盛极一时。

从荥经至汉源,新添站、箐口站和黄泥堡三个驿站沿着当年南方丝绸之路而去,即从荥经县城出发后沿荥河南岸至花滩,折而向西经石佛寺后进入安靖、凰仪,然后翻越著名的大相岭进入汉源清溪境内。

在汉源,宜东古镇和三交乡的幺店子(旅馆)里,经此路过的背夫和马帮天黑歇脚后,黎明又启程翻越化林坪去往泸定、康定。

自始阳而至碉门、康定,在天全县境内,当年用于烘干茶叶的石炕头,把背夫身上受雨的茶叶烘干再行转运。背夫前仆后继,戴月披星,古道蛇行大荒,商家不绝如缕

两片茶叶,染绿世界。

一条古道,人畜接力。

事实上,川藏茶马古道远远不只有一条道路。在这条干道的沿线山野之中,许多条密密麻麻的支道、小道,就像一棵大树的枝桠附生在它的周围,条条道路通向藏区。2011年8月,在雅安举办的茶马古道文化遗产保护研讨会上,一位与会专家介绍说。

雅安市雨城区严桥古镇的一位村民说,过去每年只要到了茶商前来秤收大茶的时候,当地家家户户皆出去采摘茶叶。茶叶经过传统的手法制作成熟茶,然后被销往藏区。

过去藏茶运输,全靠人力和畜力到了1954年底川藏公路打通后,茶马古道从此迎来了汽车运输时代!雅安一家茶厂长期负责藏茶销售的经理说,如今在当年的茶马古道线上,一车一车的藏茶通过公路仍然源源不断地被运进藏区。

众多古道遗存

亟待得到

有效保护开发利用

重走茶马古道,追寻茶马历史烟云。

相聚雅安的茶马古道研究专家们发现,从雅安出发到康定、昌都、西藏的茶马古道上,处处保留着极为珍贵的遗址和遗物。

蒙顶天盖寺、蒙顶甘露古井、茶祖吴理真的故事传说,以及皇茶贡园遗迹,在氤氲的雨雾中隐隐地散发出古道源头的气息。

在山野城镇之间,古茶厂、古茶园、古驿站和集市,古碑记刻石以及古寺院、古遗址,宛若一条珍珠链上的珠子熠熠发光。

在雅安市博物馆内,古代茶具、茶器和收集来的丰富文物,则向人们讲述着雅安作为川藏茶马古道起点和重镇的昔日荣光

茶马古道沿途的各类遗存,生动地再现了古代当地居民的生产生活方式和文化传统,其多元文化的特点使它成为了一条多姿多彩的民族文化走廊。

一位茶马古道研究专家说,川藏茶马古道作为特定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下形成的大型商贸交通体系,它蕴含着的自然与人文信息,已经成为汉、藏及其他民族浓厚传统友谊的见证。然而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如今川藏茶马古道各路段的传统功能和风貌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甚至部分地区的古道正在逐渐消失。

川藏茶马古道,现在亟需得到有效保护。

云南普洱通往国外的茶马商道


中国昔日对外交流的第五条通道即是茶马古道,形成的历史已上千年,其中基本路线有两条:

第一条茶马古道是从云南的思茅普洱出发北上,经大理、中甸、察隅、波密、拉萨、日客则、讲孜、亚东、柏林山口分别到面甸、尼泊尔、印度;

另一条是四川的雅安出发,经康定、昌都到尼波尔、印度。

云南学者木宵弘、陈宝玉等,90年前会实地考查过第五条通道—滇藏川茶马古道,在《滇藏川、大三角、文化探秘》一书中载,路线从普洱茶乡的思茅普洱开始北上经景谷—景东—南涧—下关—大理—丽江—中面—德钦—梅里雪山—西藏甲朗—碧土—察隅—印度、面甸。木宵弘先生他们从甲朗到碧土—扎玉—左贡—田妥—帮连到过昌都。

从木先生标记的茶马古道线来看,从西藏帮连通白马—然鸟—扎木(波密)—林芝—米林—郎县—加查—乃东—泽当—穷结—扎里—贡嘎北向曲水—拉萨。又从贡嘎西向通浪卡子—江孜—日客则—拉孜西下通定日—门哈帕—镍拉木—尼泊尔。

另外还有一条是从思茅到国外的(新茶路),美籍学者娄杨丹桂女士在《新茶路考》论文中说,路径大体是这样的:沱茶从思茅发至腾衡,然后进缅甸的密支那,八模和满得列(曼德勒),可分为两条路:马帮路和汽车路,

一条是从满得列装火车至仰光港口,

另一条从仰光装上英国p&0输船海运至印度加尔各答港口,从加尔各答又装火车向南运往西里古里,之后装上缆车向北运送到葛伦堡的十里区,这里是云南沱茶的交货地点,等待接货的藏族马帮将茶用骡马驮回西藏。

行走大约要18天至20天才到达拉萨,路径由葛伦堡过土大桥,进锡金地界,往北上山到干托克,从干托克由马帮又翻回惹嘎拉山口进西藏的亚东关口,经帕里、讲孜最后到达拉萨,这条新路是二使世纪初由在印度经商的纳西族杨守其先生首创成功的。

更多茶马古道内容请访问

网普洱茶爱好者乐园

汉藏“茶马互市”的千年传奇商道


从四川西部重镇雅安出发,一路经荥经、汉源至康定,一路经天全至康定。然后经昌都到拉萨,再辐射邻国不丹、尼泊尔、印度,有一条历史最悠久、路况最艰险的茶马古道这条茶马古道称之为川藏茶马古道。

这条充满神秘和布满奇险的古商道,同时也是一条沉淀了厚重的历史内涵和丰富边茶文化的贸易古道。千百年来,它曾为促进藏汉地区贸易的发展起到了巨大作用,在铸就沿线藏、彝、汉各民族团结的历史进程中,一直是一条坚实的纽带。如今,昔日辉煌繁荣上千年的茶马古道迎来了国家文物局领导的高度重视,雅安市茶马古道研究保护中心成立后迅速启动相关工作。茶马古道则再次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公元前53年,世界茶文化的发源地蒙顶山上,茶祖吴理真栽下人类有文字记载以来的第一棵茶树,由此也开创了人工种植茶叶的先河。

由汉而唐,而至宋、元、明、清时期,川藏茶马古道上,一群群背夫一队队马帮将一包包边茶运至世界屋脊青藏高原。

公元1954年12月25日,着名的川藏公路建成通车。崇山峻岭间逶迤盘亘千年的茶马古道人力畜力运输时代宣告结束。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渐渐发现,川藏茶马古道其实蕴涵了太多太多的传奇和故事千里川藏贸易宁可三日无粮不可一日无茶在我国的藏区,流传着一句人们耳熟能详的俗语:宁可三日无粮,不可一日无茶。

在藏族地区,人们凡婚嫁之事,请客送礼,茶叶都是最为普遍的礼品;走亲串戚,时常以茶相馈;如宾至客来,请人帮忙,相待饮食中,茶是无论如何也不能少的。在节日活动中,如赛马、摔跤等比赛,尚以茶叶作奖品,奖励优胜者。到寺庙念经,须熬茶布施

同茶叶打了一辈子交道的国家级评茶师李洪奇说,实际上在青藏高原地区,人们过去根本无法离开对茶叶的需求。

由于青藏高原海拔较高,加上交通条件不发达,高原地区普遍缺少新鲜蔬菜,人们每天都需要饮用茶叶来分解牛羊肉等高脂肪、高蛋白类的食物,并从中摄取身体所需要的维生素。

脚下一双鞋爪子、背上一个背夹子,手里捏着汗刮子解放前,在雅安至康定的茶马古道上,背夫跋山涉水,翻越着名的大相岭、飞越岭、二郎山等,背着沉重的茶包子经泸定走进藏区。

在密林之中,一队队马帮也驮着茶包逶迤而行。

1939年春夏,中国电影之父、着名摄影师孙明经就用他手中的摄影机拍摄下了一幅幅经典的茶马古道情景。在他之前,法国外交官方苏雅、英国植物学家威尔逊、俄国人顾彼得、化学家路得那爱德等西方人士,都曾在川藏茶马古道上留下一张张黑白的茶马古道照片。

在天全县着名的茶马古道驿站甘溪坡,当年的茶背子李忠全老人回忆他在茶马古道上背茶包的情形时说,他18岁起就开始背着边茶去康定,一直背到1951年。当时背夫背茶是很普遍的,光是甘溪坡就有四五十人!

采茶采茶再采茶,炉城一去远离家;姑嫂房中齐叹嗟,哥哥背茶未还家。沙哑的嗓音,和着浑厚的唱腔,唱出了茶背子们行走在茶马古道上的艰辛与苦难。

在荥经的新添古镇,在大相岭上的凰仪堡,在汉源的泥头驿、化林坪、飞越岭,一直到泸定、康定,再随着康定锅庄里的马驮子,一包包藏茶被运往藏区。

在高原的帐篷里,藏民们为远到而来的客人们端上一碗碗香甜的酥油茶;在茶叶产地雅安,采茶、揉茶、搓茶、溜茶、蒸茶、晒茶,捡茶、打包一道道工序,把川藏两地的人们紧密地连结起来。

作为中国的藏茶之乡,川藏咽喉雅安云集了全国各地的茶号和茶商。

仅仅在清朝时期,雅安的天增公、孚和、义兴、裕兴、公兴等茶号,规模都十分庞大,几乎整个藏区都有他们销售的茶叶!在雅安有着400多年历史的一家茶厂的工人说,他们祖上几辈人都是做茶出身。

古道藏马换边茶茶马互市奏响汉藏贸易最强音相关资料记载,我国大规模的茶马互市始于唐代,盛于宋、明,止于清代,存续1000多年。《西藏政教鉴附录》记载:茶叶自文成公主入藏地,即雅安所产龙团、凤饼,贡奉朝廷后作为和蕃礼品带进藏区。相关史料还记载,最早的茶马互市是开元十六年(728年),唐、宋以来朝廷对茶叶实行垄断,先后行茶马互市、榷茶制、引岸制等政策以茶治边,雅安藏茶迅速发展。宋熙宁七年(1074年)在雅(今名山新店)设茶马司,这是目前我国唯一有遗址可考的茶马司。之后,雅安藏茶源源不断地输入西藏。

从雅安至康定段俗称大路,由此道入康定的茶,称之为大路茶。明朝时期,黎、雅、碉门成为边茶的最大市场,秦蜀之茶,自碉门、黎、稚,抵朵甘、乌思藏,五千余里皆用之。一位资深南路边茶专家说,除此之外,明洪武年间还因岩州设市,又开通了一条从天全通往泸定岚安的茶道,该道俗称小路,沿此道运往打箭炉的茶称小路茶。清康熙年间,随着泸定铁索桥的建成,这条路线亦相应改变。前述从打箭炉(康定)至昌都的一段茶道俗称康北道,清初又开通了康南道,即从康定出发,经稚江、理塘、义敦、巴塘、芒康、察稚,至昌都与康北道合,此道开通后从打箭炉入藏多经此道。

专家介绍称,据乾隆年间统计,四川的名山、雅安、荥经、天全等县销往打箭炉的边茶总引额数达十万零三百四十担,计约一千万斤以上。民国时期,每年引票销售量均在十万张左右,其中最低额年份亦在六万九千多张。南路边茶运往打箭炉(康定)销给藏商后,藏商需招引贾卓娃(缝茶工)用牛皮将茶叶重新打包缝制,若运距短就缝花包,若运至西藏则需缝满包,一是防备途中损坏,二是便于驮运。每驮六包茶。茶包需从中对开,然后折迭打包。

据《天全县志》载:宋朝熙宁年间,天全茶马比价为一匹马换茶一驮(每驮重50公斤)。崇宁年间一匹四尺四寸大马,换茶120斤。到了明代,改为上等马一匹易茶百斤,中等马一匹易茶80斤,下等马一匹易茶60斤。

宋朝在榷茶制、茶马互市和以茶治边等茶政的实施上,达到了我国古代历史上的最高水平。四川的茶叶由此开始成为交换马匹的货源,在雅安(雅州)、汉源(黎州)、天全(雕门)设立易马场易马,这在一定程度上进一步促进了四川茶叶产业的发展。统治者通过对茶叶的垄断,达到了以茶治边的目的。千年文化筋脉从人力畜力运输走向机器时代拐子窝深深地嵌进石头里。茶马官道上,铺路石被马帮踩踏得溜滑。自从宋代以后,每年茶叶数量多达数十万引的茶叶,源源不断地运进藏区。

在名山县新店镇,作为目前唯一存世的古代管理茶马交易的机构遗址着名茶马司内,人们约略能够领略当年茶马互市的风采。

专家介绍称,建成于宋神宗熙宁七年(公元1072年)的茶马司过去专司茶马互市事宜,属成都府路统领,筹集边茶上交成都府路,同时承担与藏民族为主的各民族以茶易马公务,其鼎盛时期达到岁运名山茶二万驮(每驮重50公斤)之多,当时茶马司接待民族茶马贸易通商队伍人数,有时每日高达2000余人。

解放之前,雅安城内天增公、孚和等茶号占据了城中大片的地盘。各茶号厂房、仓库和马店子等设施一应俱全,各路采办云集。

在川藏大路茶的官道必经之地荥经县,当年从乐山洪雅迁居到此的姜氏茶人,创立了享誉康藏的仁真杜吉品牌边茶,生意盛极一时。

从荥经至汉源,新添站、箐口站和黄泥堡三个驿站沿着当年南方丝绸之路而去,即从荥经县城出发后沿荥河南岸至花滩,折而向西经石佛寺后进入安靖、凰仪,然后翻越着名的大相岭进入汉源清溪境内。

在汉源,宜东古镇和三交乡的幺店子(旅馆)里,经此路过的背夫和马帮天黑歇脚后,黎明又启程翻越化林坪去往泸定、康定。

自始阳而至碉门、康定,在天全县境内,当年用于烘干茶叶的石炕头,把背夫身上受雨的茶叶烘干再行转运。背夫前仆后继,戴月披星,古道蛇行大荒,商家不绝如缕两片茶叶,染绿世界。

一条古道,人畜接力。

事实上,川藏茶马古道远远不只有一条道路。在这条干道的沿线山野之中,许多条密密麻麻的支道、小道,就像一棵大树的枝桠附生在它的周围,条条道路通向藏区。2011年8月,在雅安举办的茶马古道文化遗产保护研讨会上,一位与会专家介绍说。

雅安市雨城区严桥古镇的一位村民说,过去每年只要到了茶商前来秤收大茶的时候,当地家家户户皆出去采摘茶叶。茶叶经过传统的手法制作成熟茶,然后被销往藏区。

过去藏茶运输,全靠人力和畜力到了1954年底川藏公路打通后,茶马古道从此迎来了汽车运输时代!雅安一家茶厂长期负责藏茶销售的经理说,如今在当年的茶马古道线上,一车一车的藏茶通过公路仍然源源不断地被运进藏区。

众多古道遗存亟待得到有效保护开发利用重走茶马古道,追寻茶马历史烟云。

相聚雅安的茶马古道研究专家们发现,从雅安出发到康定、昌都、西藏的茶马古道上,处处保留着极为珍贵的遗址和遗物。

蒙顶天盖寺、蒙顶甘露古井、茶祖吴理真的故事传说,以及皇茶贡园遗迹,在氤氲的雨雾中隐隐地散发出古道源头的气息。

在山野城镇之间,古茶厂、古茶园、古驿站和集市,古碑记刻石以及古寺院、古遗址,宛若一条珍珠链上的珠子熠熠发光。

在雅安市博物馆内,古代茶具、茶器和收集来的丰富文物,则向人们讲述着雅安作为川藏茶马古道起点和重镇的昔日荣光茶马古道沿途的各类遗存,生动地再现了古代当地居民的生产生活方式和文化传统,其多元文化的特点使它成为了一条多姿多彩的民族文化走廊。一位茶马古道研究专家说,川藏茶马古道作为特定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下形成的大型商贸交通体系,它蕴含着的自然与人文信息,已经成为汉、藏及其他民族浓厚传统友谊的见证。然而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如今川藏茶马古道各路段的传统功能和风貌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甚至部分地区的古道正在逐渐消失。

商道如茶道


最近,身边炒股的人越来越多,就连最爱家的“家庭煮妇”也放下了炒瓢,走进了炒股的行列,希冀着炒出生活中与柴米油烟不一样的味道。于是,“股神巴菲特”成为大家最为崇拜的偶像。当大家都把眼球和花环抛给股票行业的时候,我愿意躲开人群,远离巴菲特,找个阴凉清静的地方睡觉或者喝杯下午茶。可是,不关注经济财富,或者换句话说,不想发财的男人,还像个男人吗?我是男人,当然不能免俗。

山西教育出版社和中央电视台第2频道“财富故事会”栏目联手打造出版的《财富故事会》系列丛书,像一扇訇然洞开的大门,给我们打开了一扇通向财富的大门。作为一个普通老百姓,谁不想偷窥或者近距离观察财富人物的致富故事呢?这套书或许会满足我们每一个怀揣发财梦想的老百姓的一次偷窥的欲望。既然是“故事会”,当然不必绞尽脑汁地去读,还生怕读不懂。不厚的5本书,再加上清晰简单的图片,文字轻松好读,不是什么学术专著,两天就看完了。好的作品,首先必须要好读,你看人家于丹,不就是把艰涩深奥的《论语》《庄子》都解读成大众读物了吗?易中天《说三国》也不是阐述得通俗易懂?闲话少叙,书归正传。

看完《财富故事会》,你或许会或多或少有一点失望,觉得不像是讲述财富人物如何汲汲名利夺得一套富贵,如何戚戚淘金积累原始资本的故事,没有鲁宾孙漂流那样的惊险刺激,倒像是在风平浪静的沙滩上享受日光浴般惬意。后来一想,恍然大悟:原来他们之所以有现在的如许财富,正是经历了常人不曾经历的惊涛骇浪。在创业艰难百战多的磨难与煎熬之后回味自己的财富人生,经过时间的过滤回味讲述自己的财富故事,当然语气中多的是看透商海的淡然。这看似平淡实则奇曲的人生,正是我们所不知道或达不到的境界。当所有的惊涛骇浪都化作鬓角岁月刻下的皱纹的时候,我们把他们称为财富英雄。而我们不曾经历他们一样的焦虑与阵痛,于是,我们永远享受不到他们的境界。他们用智慧和魄力谱写演绎自己的人生,而我们却只能捧着关于他们如何成功的故事书来消遣时光。这就是我们与他们的区别。读到这儿,仿佛有一种醍醐灌顶的感觉,一种面壁十年一朝顿悟的感觉。

商道如茶道。当少许茶叶在一杯沸腾的水中跳舞翻卷的时候,我们似乎感觉到它因为剧烈的温度而烫得痉挛悸动。经过一番痛苦的挣扎之后,一股清香才扑鼻而来。茶道移诸商道,同样适用。《财富故事会》中所讲述的主人公,无一不是像卷曲的茶叶,在人生痛苦的磨难中,渐渐舒展,创造出属于自己的财富传奇。他们当中,有从一名普通鞋匠而起家创业的,有面临倾家荡产的风险而奋斗到底的,还有不惜放弃甜蜜的亲情爱情艰辛砥砺的……艰难困苦,玉汝与成!

说起茶道,也许是编者无心为之,妙手偶得,也许是有意为之,渐入佳境。丛书第3册中,编者没有取与“财富”相关的字眼做标题,而是给其中的故事总命名为“一杯茶装一个世界”,让人想起布莱克那几近于参禅般的诗句,讲述了6位经营茶叶、茶馆而跻身于财富人物行列中的企业家的创业故事。也许,《财富故事会》的主创人员在编撰这套丛书的时候,潜意识中就有一个商道如茶道的理念吧!

跟随书中各位财富人物在惊涛骇浪的商海遨游中体验、品味财富的聚集生成,在他们坎坷曲折的创业长征中汲取智慧的点子,或许你也会有朝一日成为他们当中的一员。愿你坐下来,在喝一杯茶的空当中,慢慢翻阅这本书,或许在翻阅的过程中,你会有一丝创业的激情与冲动,昔日忘却的梦想会被创业的热情重新点燃,抛锚的轮船会重新扬起希望的风帆。当你有一天坐下来泡着清香的龙井,回味自己人生成功的起点的时候,让你的回忆,从一杯茶开始……

张家口堡"茶马互市"见证张库商道兴衰


张库商道是张家口通往库伦即今蒙古国乌兰巴托的贸易之路,全长1400多公里,作为贸易往来之路在汉唐时就已开通,宋辽时期契丹人和吴越人进行茶叶贸易频繁,至明朝时,张家口的“茶马互市”已成规模,民国后渐渐衰落,前后延续了近千年。可以说,这条北方茶叶之路是继丝绸之路后又一条重要的连接中外贸易的桥梁。如今,张库商道研究已成为史学界关注的研究课题(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HB12YS045)。

张家口堡位于张家口市桥西区,在这片众多有据可考的古代建筑中,最具代表性的是清代山西八大皇商之一范永斗后裔经营的茶楼——康熙茶楼,以及山西商人常万达的商号旧址。康熙茶楼始建于清康熙年间,是张家口誉满海内外的四大茶庄之一。范永斗的世祖、太仆寺郞范毓髌为二品官,直供军需,包括马匹、粮草和茶叶等,属清代朝廷随军商家。范氏家族在清朝二百余年间,是既有势力又有巨资、上通朝廷下连市井的名门望族。其时,范氏家族在福建武夷山拥有茶山五千亩、茶场五座,从事茶叶的收售运屯,一手包办,财权均非同一般。

从乾隆年间始,山西商人常万达就以张家口为基地,在恰克图经营对俄贸易。随着业务的发展,常氏于道光六年(1826年)新设大升玉商号,道光二十年(1840)增设大泉玉商号,同治五年(1866)又设大美玉商号,光绪五年(1879)再设独慎玉商号,包括原来的大德玉,形成了常氏“玉”字五连号共同进军恰克图的格局。在众多贸易项目中,茶叶是支柱项目,常家从中获取了巨额利润,奠定了山西常家的家业与声名。

契丹族是唐宋时期我国北方地区纵横草原大漠、往来长城南北的游牧民族,他们的日常饮食以牛羊肉、奶等食物为主,因为饮茶在溶解脂肪的同时,也补充了游牧民族所缺少的维生素等营养成分,所以自从茶传入游牧民族区域后迅速被他们接受,视茶如同粮食和盐一样,成为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饮品,对茶的依赖更甚于产茶地的汉族人。南方同契丹族的贸易关系中,茶叶是最主要的交易之物。辽的疆域面积辽阔,几乎包括了黄河以北的全部,还有今天俄罗斯的少数地区。据研究东方茶叶贸易的美国学者艾梅霞考证,最早将茶叶介绍给俄罗斯人的就是契丹人。

据考古史料证实,契丹族在欧亚与中东早期的茶叶贸易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契丹族与欧亚、中东地区有着密切的文化与贸易联系。契丹人把茶叶传播到欧亚和中东的历史意义非常重要,它为此后沿袭千年的北方茶叶之路播下了种子。据史料记载,公元978年吴越归入宋朝后,契丹族的茶叶主要来自宋朝并开设了多处交易场所,这一时期,契丹人大多数是通过榷茶这种专卖制度经买卖得到茶叶。

到了宋辽时期,本来是双方贸易通道的“燕云十六州”,战马声嘶鸣了几十年,严重阻碍了茶叶贸易的发展,但在当时,茶叶对于契丹族来说惜如黄金。直到宋真宗景德元年(公元1004年),宋辽双方才签订了“澶渊之盟”,就“双方于边境设置榷场,开展互市贸易”达成了共识,辽人以牲畜、谷物、织品换取宋朝的茶叶。“澶渊之盟”让两族交善,开启了前所未有的汉人向契丹人进贡,茶为贡项之一。茶贸、茶贡使茶文化得到更广泛的传播。其后不久,宋嘉祐四年(公元1059年),宋又废榷茶改行通商法。至熙宁七年(公元1074年)“天下茶法既通”,至此,茶叶终于可以在各地随便买卖了。应该说“澶渊之盟”既使宋辽两国得到了社会稳定与经济繁荣的机遇,从此也使中原和北方的茶叶贸易真正地兴盛起来。

宋辽之后,南北茶叶贸易在经历了金、元两个北方少数民族统治的政权以后,又一次出现了危机,南北通畅的茶叶贸易通道因蒙汉相争再次燃起烽火。明朝建立之初,为维护中央集权的统治,控制和制约蒙古等民族,明太祖朱元璋在唐宋两朝实行茶叶垄断体制的基础上,提出用茶叶控制北方少数民族的“以茶驭蕃”、“以茶治边”的政策。在这种政策指导下,明朝采用以茶“赏蕃”和垄断贸易式的“茶马互市”,以期达到固边富国的目的。明朝郎瑛就曾说:“戎人得茶不能为我之害,中国得马实为我利之大;非惟马政军需之资,而驾驭西蕃不敢扰我边境矣”。

明朝在“茶马互市”中推行“贱马贵茶”的不平等交换,以垄断马的价格来获取大额利润。在宋代,一匹良马可换名山茶350斤:《明太祖实录》载,到明洪武时期“上马给茶80斤,中马60斤,下马40斤”。不仅如此,明朝还时常借战事或其他理由来关闭茶市想控制北方各族,却因此加重了双方矛盾。明嘉靖以来,蒙古俺答汗父子多次向明朝申请增开茶市,广开双边贸易,但均遭明朝拒绝。据《张家口明代纪事》统计,从嘉靖元年到隆庆五年的43年间,蒙古俺答等部犯扰大同、宣府、怀安、蔚州和赤诚就达70余次之多。

这一时期,宣府、张家口一带人民生灵涂炭、颠沛流离、苦不堪言,双方为此付出了惨重的代价。边关不稳,严重影响了明朝的政权统治,开启互市、稳定边关已是迫在眉睫。而最终改变这一切的,竟是一个偶然发生的事件。明隆庆四年(公元1570年),俺答的孙子把汉那吉因家庭问题引发矛盾,愤然带十几名亲信投降明朝。在政治、经济、社会、亲情重重压力下,俺答致书明朝请求封贡言和,同时请开互市,不久又派遣使者请求封号。第二年,明朝下诏书封俺答为顺义王,俺答特派专使答谢,发誓从此永不犯边。同年,明朝终于同意在张家口开设互市,互通有无。

明隆庆五年(公元1571年)张家口茶马互市的设立,标志着横贯欧亚大陆的张库商道诞生,它在中外贸易史中曾发挥过重要作用。正因如此,张家口堡这个最初为长城屯兵而建的军堡(公元1429年),从十六世纪开始,渐渐发展成为欧亚贸易的货运中枢及中原进入草原的起点。张家口这个名字蒙语叫(Kalgan),再早还被叫作(ChuulaltHaalga),意思是“聚集的门”。自此,张家口这座“聚集的门”,依托欧亚贸易中枢的地位而带来繁荣,迅速从普通的边关小堡变成了中国北方一座新兴的贸易之城。

张家口堡很快从四面八方聚集了来自山西、京津等地的汉族、满族、蒙族客商,以及来自欧亚、中东各国家和地区的外国客商,这些因素成就了张家口堡中外通商贸易的历史地位,也造就了张家口堡四方杂处、民风多样的特点,这种看似没有特点而又各具风格的元素重合在一起,经过岁月的沉积,反而形成了张家口堡特有的文化现象,这恰恰是张家口堡地理和历史独特的展现。

站在国际与人类学的角度来看,张库商道的兴衰史是中原汉民族与其他民族之间经济互相促进、文化相互交融的重要历史事件。研究张库商道的历史,就是研究我国古代文化交流史与对外贸易史,而研究张家口堡的历史,则可以深入发掘与探讨千年商道的众多价值,无疑,这是史学界一个不容忽视的课题。(作者单位:河北北方学院艺术学院)

历史上普洱茶的茶马古道


茶马古道是以唐代以后,特别是清朝光绪年间至民国时期普洱通往昆明、西藏、澜沧、打洛、缅旬等地的茶马道,也是普洱物资交流、进行贸易的南方丝绸之路。

“茶马古道”的形成与发展,促进了普洱茶业的发展和普洱茶区商品交易的繁荣。在今普洱县境内,仍保留有三处较完整的“茶马古道”遗址:一是位于同心乡那柯里村的“茶马古道”;二是位于凤阳乡民主村的“茶庵塘古道遗址”,长约2公里左右的山石古道,在一片半原始森林中盘山径仄而上。那山石上深印的马啼印,向人们诉说着昔日“以茶易马”的艰险;沿古道而上,人们可以去体味,去追寻“径仄愁回马,峰危畏如去”的意境。三是位于磨黑镇孔雀坪的“孔雀坪地古道遗址”,长约10余公里,那昔日林立的“马店”,山石古道上清晰可见的马蹄印,向人们说明历史上的“茶马古道”的兴盛。

山间铃响马帮来,是50年代前的真实写照。在车辆如梭的今天,马帮已不再有,山林是听不到清脆的马铃响了。茶马古道显得更加寂静。但回荡动听的马铃声和赶马人的山歌依然记忆忧新:三月里来,三月三,赶着骡马进茶山,普洱茶好人人爱,驮起茶叶到远方。

云南普洱茶历史上的几条茶马古道


普洱、思茅地区是通往昆明内地和通往滇西南及东南亚的交通要道,东南道从江城、勐腊可到越南、老挝;西南从勐海、澜沧、西盟、孟连可以到达缅甸;水路沿澜沧江、李仙江而下,可通东南亚各国。交通运输多为人力背挑、牛马驮运。

随着普洱茶贸易的兴盛及贡茶声誉,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思茅被辟为陆路商埠,光绪二十三年(1897),思茅设立海关,经营普洱茶的商贾云集,马帮四至,“年有千余藏族商人到此,印度商旅驮运茶、胶(紫胶)者络绎于途。”这曾名盛一时,滇南商道已成为一条茶叶商道,国内外商人来往于西双版纳和思茅、普洱之间,思茅被誉为“东南亚陆路码头”,已成为衔接边内贸易,商品交流的货运中转地。清代民国时期的普洱茶马古道有:昆洛前路茶马古道、滇西前后茶马古道、思茅易武茶马古道,思茅澜沧茶马古道、思茅江城茶马古道,普洱思茅通外茶马古道,佛海通外茶马古道等。昆洛前茶马古道

昆洛前茶马古道,即昔日从昆明经宁洱、思茅到打洛的“官马支路”。清道光元年至三十年(1821-1850)间,区内铺筑了石镶路面,民国22年(1933),省政府下令昆洛驿道沿途人民进行全面修整,这条前路马道是上连省城昆明,贯通全省内地,下连边疆出境周边国家,转向东南亚各国的一条通商茶马古道。其路线为:思茅北上,经宁洱——磨黑——通关——墨江——元江——青龙场——扬武——峨山——玉溪——呈贡——昆明,马帮行程20天,590公里。由思茅南下——经普藤坝——官坪——勐养——车里——佛海——打洛,马帮行程八天,230公里。然后从打洛出境缅甸到景栋,共七个马站。道光《普洱府志》载:“车里(景洪)为缅甸、南掌(老挝)、暹罗(泰国)、之贡道,商旅通焉。威远(景谷)、宁洱(磨黑)产盐,思茅产茶,民之衣食资焉,客籍之商民于各属地或开垦田土,或通商贸易而流寓焉。”茶马商道商旅因而日趋兴旺。

由思茅北上宁洱、磨黑之间的茶马古道中,至今还保留有那条柯里驿道和茶庵塘驿道遗迹,在1983年文物普查时已作登记,那柯里驿道在思茅至宁洱之间,在今宁洱县境内同心乡那柯里村的一条古茶马驿道,清光绪时,称那柯里塘,设兵六名,归中营左哨头司把总管辖。今还可见人工打制的条石和砾石铺就的石道,路面宽1.4米,有石台盘旋而上,全长断续30公里。茶庵驿道是宁洱至磨黑以北到省城昆明,内地南下到思普区的一条古茶马驿道,在宁洱县城东北12.5公里的茶庵塘坡头,海拔1960.7米,是古代重要关哨讯塘之一,清光绪年间,曾在此茶庵塘设兵5名驻守。

明末清初,为了方便向京城进贡“普洱茶”,便由宁洱到省城昆明修了一条“管道”,陆陆续续铺砌了一些不甚规则的方形、长形石头,这条道也就成了商旅行人骡马运输茶盐来往的交通要道。茶庵塘道旁边过去有一小寨人住此,除从事一点农业外,多数是设店卖茶卖饭,接待过往茶马道的行人马帮的,因称茶庵寨子。茶庵塘因山高路险,故有“茶庵鸟道”之称,亦成了清代普洱郡“普阳八景”之一,有诗为记。今还可以看到宽约2米,断续长约5公里的茶马古道,石上已踏出两厘米深的马蹄印。

由宁洱出境的茶马古道,据《普洱县志》载,有东北路、南路、西北路、东南路、西南路五条。东北路到昆明:从宁洱县城出发经石桥寨——头房酒——茶庵塘——磨黑——四堂庙——孔雀坪——把边街——魁阁塘——把边江渡口(过铁索桥)——哨牌——通关——墨江——元江——玉溪——昆明,全长580.7公里,行程17天。南路到车佛南缅甸:从宁洱县出发经头塘——大新寨——南门口——猴子山——石膏井——那柯里——扎拉口子——思茅——普藤坝——车里——佛海——打洛通往缅甸景栋,全长311公里,行程8天。西北路到西藏:从宁洱出发经后路景谷、景东到弥渡、下关、丽江中转到西藏。东路到越南:由宁洱县城东南方向经勐先——黎明——江城——越南莱州——海防。西南路到澜沧缅甸:由宁洱县城出发经那迁——六顺——糯扎渡口——澜沧——缅甸。茶马古道历史悠久,由此可知。民国3年(1914),普思延边行政总局局长柯树勋,招雇临时工程队,修辟思茅至老金田,经过麻栗坪、普藤坝、景东寨、官坪、小勐养到车里的人马通行茶马大道。驿道也随之拓宽、增多。民国时期,常来宁洱思茅运茶的马帮分前路和后路。前路即由昆明、玉溪、通海、河西、峨山、新平、元江,以及蒙自、个旧、建水、石屏等地来的马帮,每年3000余匹,由昆明及当地驮运省广杂货到思茅,又从思茅驮运茶叶等图特产品到昆明等地分销。后路指弥(渡)宁(洱)线滇西一带来的马帮。

滇西后路茶马古道

滇西后路茶马古道是昔日从滇西弥渡、下关、以远南下到宁洱、思茅运茶,途径思普区西北的景东、镇沅、景谷等县,连接滇缅公路通向省会城市昆明的“官马支路”。民国时期,马帮从思茅运茶经宁洱——景谷——镇沅——景东——南涧——弥渡与滇缅公路相接,然后从弥渡——下关——丽江——中甸——德钦到西藏。此道从景东向西行,经黄草岭,翻越无量山有一大段横木栈道,泥泞处铺有条石块石路面,澜沧江与临沧驿道相接。从宁洱县城出发走后路地的茶马道经四更桥——五里坡——气山丫口——哨井——谦岗——西萨——景谷——景东——弥渡——下关——丽江中转——西藏。有从景谷——临沧——保山——腾冲与古西南丝绸之路永昌道相接,并与周边的国家商道相通,这条商道也是后后路马帮走的茶马商道。民国时期,有后路大理、下关、保山、祥云、镇南(南华)、弥渡、巍山、景东等地来宁洱思茅经营茶叶土特产的马帮,每年3000余匹,这些马帮从当地驮运土特产到宁洱思茅销售,在购运宁洱石膏井的食盐到西双版纳换购茶叶,运回思茅售给茶号。回去时,从思茅再运加工好的茶叶返回滇西。

维西、中甸、德钦的藏族,每年赶着3000余匹骡马,驮运土产杂品来思茅销售,且兼卖牲口,同时在思茅购紧团茶运西藏销售。年均到思茅海关报关、验关的骡马万余匹。后路马道中的景谷茶叶出境运销,多走东线和北线两条“官马大路”。省城销路有二,东线沿“官马大路”由景谷至宁洱——墨江——元江——峨山——玉溪——昆明,全程15马站,往返一月有余;另一条由景谷经镇沅——新平——玉溪——昆明。滇西茶叶销路,沿“官马大路”北上,由景谷经镇泰——里巍——景东——南涧——巍山——下关。藏区茶叶销路,再由下关经大理——剑川——丽江——西藏,藏销茶多在下关转口。景东至昆明需18天,经36个马站;景东到思茅需12天,经24个马站:景东至大理、下关需8天,经16个马站。由景东至思茅有两条线路,其一,由景东县城经文井——者后——镇沅——新村——梅子街——磨黑——宁洱——思茅。其二,由景东县城经里崴——猛大——镇沅按板井——景谷——宁洱——思茅。景东至缅甸的商道也有两条:其一,景东——文井——里崴——英德——振泰——民乐——澜沧——西盟——缅甸;其二,景东——里崴——澜沧江戛里渡——耿马——缅甸。滇西后路茶马商道,亦是纵横交替,运输繁忙。

更多内容请访问

网普洱茶爱好者乐园

夏商:解读普洱茶的“奢侈”味道


烧一壶热水,切一块陈茶,冲一杯琥珀,闻一下满鼻幽香,尝一口满嘴馥郁,品一品隽永回味,仔细听听,仿佛还有一阵清脆至极的铃声从遥远的茶马古道穿越而来——这就是普洱茶独特的魅力,也是许多普洱茶的“粉丝”——普茶客为之陶醉的境界。如今,普洱茶这种诱人的“奢侈”味道,正在申城迅速风靡。日前,笔者在大上海时代广场6楼的普茶客旗舰店访问了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普茶客创始人夏商先生。

解读品牌:当范思哲遇见普茶客

干净的白、舒心的绿、柔和的黄,加上极简的柜台陈列,显示着普茶客旗舰店主人奢华而低调的风格。夏商穿件T恤,不戴眼镜,面前茶案、茶壶、茶杯一字排开,沉稳、笃定。

“我从2004年开始做普洱茶,我做这一行的目的就是希望能够把普茶客做成一个高端农产品品牌。”聊到普茶客的来历,夏商的语调里自信满满,“法国出红酒,古巴有雪茄,希腊产橄榄油,最不可思议的是寒冷到一棵茶树都长不活的英国,把他加工的红茶卖到了全世界。中国作为一个传统的农业大国,完全有实力打造出许多个类似于英国红茶的招牌产品。”

然而,中国的农产品形象一度很低端,比如像普洱茶在云南就是做成茶砖包张报纸街头吆喝着卖。即使是拥有上百年甚至数百年历史的众多“中华老字号”,其生存状态也令人担忧:许多老字号没有跟上时代变革的脚步而被淘汰,比如北京过去生意兴隆的“八大堂”;一些坚守“祖业”的老字号也因为各种原因远远没有实现市场化,更谈不上把产品或者品牌做到像法国红酒一样的标杆。

也许正是出于这样一种使命感,让小说家夏商在2004年创立了普洱茶高端品牌——普茶客。“之所以把旗舰店开到时代广场,与范思哲、boss、Gucci毗邻。我就是要把‘普茶客’做成中国人自己的高端农产品品牌。”夏商如是说。

解读成功:行业虚火中理性成长

然而要把一个品牌从无到有地树立起来谈何容易!这四年多来的风风雨雨,夏商想必甘苦自知。

“做一个品牌最大的困难在于时间积累,你要熬得住。江诗丹顿座钟早在咸丰年间就已经放在大清皇帝的藏品殿里,浪琴在1900年之前已经在广州开设了专卖店,哪一个大牌不是历尽数十年甚至上百年的沉淀?”夏商说。

在建立了普洱茶生产、加工、销售的一体化运作体系后,夏商开始把注意力集中到品牌推广上来。同时,知名作家、成功广告人的身份也为了他解决了资金上的一部分压力。通过参与高端文化活动的方式,比如连续三届的上海国际电影节合作伙伴,第一财经“社会责任榜”指定用茶等等,使“普茶客”声名鹊起。

2005年,普茶客旗下的“普洱茶中国门户网站”上线。“当时投资做这个网站,是为了传播普洱茶知识,谁知道通过网站来咨询的比实体店的客流还多,当真是‘无心插柳柳成阴’。”夏商这样回忆,“我们开始重视网络销售,找专业的网站制作公司来对网站进行升级。如今,网站销售逐年稳步增长,已经超过了实体店的销售。”高端品牌的本色就是低调,而普茶客的网站销售却做得风生水起,一方面固然是普洱茶本身的健康理念受到众多白领消费者的认可,另一方面也是顺应网络营销大潮流的结果。

2006年普洱茶行业迎来了它所谓的“黄金时代”,有所谓“存钱不如存普洱,买店就买茶叶店”的说法,普洱茶、茶具甚至茶书、茶谱的价格都被一炒再炒。“当时普洱茶被炒得火热,三天两头有顾客找到我们要买大量的茶叶,而且价格非常吸引人。”夏商回忆道,“但是我们没卖。我认为普洱茶是消费品,不是金融产品,个人不能也不该拿来做投资,因为投资人最终变现的时候没有终端。”

果然,跟荷兰“郁金香热”的结局一样,普洱茶的“泡沫”很快在2007年破灭了,但普茶客的香味却执着地飘到了全国各地。“最主要的原因在于普洱茶本身防癌降三高、减肥养颜的作用为越来越多的人所了解。而浅酌细品的生活方式、品位也为许多时尚、高雅的‘普茶客’所接受。”夏商这样总结。

解读人生:泡上一壶普洱写小说

1985年,17岁的化工厂青工夏商第一次向一家杂志社投稿。两个星期后,他收到了他的第一封退稿信。打开来,编辑修改过的红字和他的黑字一样多。“我意识到以初二都没毕业的知识水平去写小说实在力不从心。”夏商笑着说,接下来他做的事情让人大跌眼镜,“我买了1979年版的《辞海》三卷本,把那些绿豆大的字从头到尾通读了一遍,所以我的词汇量很大,有一次在长春参加笔会,酒席上比赛‘好像’的同义词,我一口气说了仿佛、犹如、恰似、貌似等27个,把那些写小说的朋友唬了一下。当然光知道词汇是远远不够的,要不然大家去读读辞海就当作家了。”

执着的热情,加上一点天赋,夏商在历尽千余次退稿之后终于有了回报。1988年,四川绵阳《剑南文学》编辑部给夏商寄了封信。“当时那封信很薄,与夹着原稿的厚厚的退稿信不同。”夏商回忆道,“我清楚地记得,撕开那封信时手都在发抖!一直到吃过晚饭,才有勇气把信拆开,控制不住流了眼泪……”从此,夏商一发而不可收。1989年,《青年报》的副刊《红花》给20岁的夏商作了一个整版的专题,这在《青年报》历史上是首次。29岁时,小说作品遍布中国所有重要文学杂志的夏商,成了中国作家协会最年轻的上海籍会员。

“对我来说,小说还是第一位的,笔耕从来不辍。近期有一部讲述浦东30年历史变迁的35万字的长篇小说《东岸纪事》,和三卷本《夏商文集》会出版。”夏商说,“对我来说,在写小说的时候泡上一壶普洱,品品那种回甘陈香的味道,当一个惬意的普茶客,足矣。”(周森浩)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