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cy316.com - 花茶技术】
一、增施追肥、根外喷肥。夏秋茶追肥以早施为好。一般应在春茶结束后及时追肥,肥料以每亩尿素15-30kg或硫酸氨20-30kg等速效肥为好,也可用腐熟人畜肥兑水浇施。根外追肥每百公斤水加尿素200-250g,加磷酸二氢钾100-150g进行喷施。也可喷施稀土微肥、茶树叶肥等茶树叶面肥,效果更好。二、中耕锄草,抗旱保墒。清除杂草是夏秋季茶园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因为茶园经春茶采工的多次踩踏,土壤表层变得坚实,应结合夏秋茶追肥进行中耕除草,使茶园土质疏松。夏秋季常有伏旱或秋旱,我省茶园多数分布在山坡丘陵地区,难以灌溉,可就地取材,在茶园铺草进行保墒防旱。这样既可保水,又可抑止杂草生长,杂草腐烂后还可增加土壤有机质。
三、及时防治病虫害。夏秋季茶树主要病虫害都已进入盛发期,极易出现严重危害,导致减产减收,防治病虫害是这个季节最重要的茶事之一。主要的病虫害有茶尺蠖、茶毛虫、蛇眼蚧、小绿叶蝉、螨类等。因此,各地要定时定期进行调查,抓好病虫害预测预报工作,及时采取农业综合措施进行防治,必要时采取化学农药予以控制。可选用无公害茶叶生产允许使用的农药,如天王星,每亩30-50ml,兑水50kg喷雾,也可选用80%的敌敌畏、50%辛硫磷1000倍液,注意喷透喷匀。严禁使用高残毒农药。
四、因树制宜,合理采摘。采摘夏秋茶要因树制宜,采养结合。改造更新茶园和幼龄茶园宜分批打顶采,以留养为主;因生产茶园宜及时嫩采、分批留叶采。夏秋季气温高,茶叶易老化,应及时采下芽叶及对夹叶,增加采摘批次,一般3-5天采一次,可采20批次以上,以采一芽二叶及同等嫩度的对夹叶为主,要杜绝“老嫩一把采”和乱抓等不合理采摘方式。鲜叶中不能夹杂老梗、老叶、茶果和非茶类夹杂物。同时要保持鲜叶的新鲜度,做到鲜叶原料不损坏,不发热变质。
五、精细加工,提高品级。要在鲜叶原料验收分级的基础上,严格把住加工质量关,必须按照红茶、绿茶、紧压茶、花茶以及各种名优茶的加工工艺规范精细加工制作。当前,要努力克服夏秋茶简化加工工艺粗制滥造的倾向,尽量减少茶叶中烟、焦、松、碎等问题,努力改变“红茶不红、绿茶不绿、花茶不香、名茶不名”的落后局面,全面提高夏秋茶品级。要加大夏秋茶名优茶的开发力度,要勤采、多制名优茶、高档茶、增加经济收入。
Cy316.com延伸阅读
夏秋茶安全生产技术
夏秋季为茶叶病虫害猖獗的季节,茶园管理的好坏将对夏秋茶产量、品质和生产的安全性带来明显的影响,茶农应做好夏秋茶安全生产管理,确保夏秋茶优质高效。
一、认真做好夏秋茶园生产管理的各项工作。
1、合理修剪。生产茶园可以在春茶后进行轻修剪,剪去树冠上部5-7cm的枝梢,夏茶留养、打顶采,秋茶适当提早封园。需要台刈或重修剪的衰老茶园,一般在5月中下旬进行树冠改造。
2、及时追肥。生产茶园经过春梢萌发和采收之后, 体内积累的养分大部分已被消耗。因此, 应及时追肥, 以保证茶树正常生长。
根际追肥: 春茶后应及时追肥,肥料种类以氮肥为主,如尿素和碳酸氢铵等,可适当配施复合肥。一般生产茶园按每100kg鲜叶施4kg纯氮来计算。施肥时间第一次在春茶结束后立即进行,第二次在6月中旬夏茶旺采时进行,第三次在9月中下旬进行, 最好在雨后施下并覆土。
根外喷施叶面肥:7-8月份为干旱季节,根外施肥尤为重要, 可每隔10天左右喷施一次富含有机质的叶面肥,如氨基酸液肥等,喷施宜选择早、晚、阴天,尤以傍晚喷施为好,以喷湿叶片为佳。喷施时应喷在茶叶的正、背两面,提高吸收能力。
3、分批勤采。夏秋季是三、四轮茶的采收季节,高温干旱容易促进茶树新梢老化,因此,应及时按标准嫩采,本着早采、采小、多次原则进行安排,确保采收效益,并减少病虫害发生。
4、浅耕除草。茶园土壤经春季采摘踩踏镇压后,土壤板结严重,行间杂草开始迅猛生长, 与茶树争水、争肥、争空间。因此,应及时浅耕、除草。
园间除草提倡浅耕、早除为主,行间、冠内杂草一并去除。浅耕深度以10-15cm为宜,以后每隔20-30天要除1次草。无公害茶园可采用标准允许的除草剂,如草甘膦等进行化学除草。
5、行间铺草。夏秋期间雨水不均,暴雨率高,尤其是“伏旱”期间暴雨和干旱交替出现,暴雨时茶园水土流失严重,干旱时土壤严重失水。茶园行间铺草具有防止水土流失,减少土壤水分蒸发, 抑制杂草生长, 稳定地温和增加土壤有机质等多种作用, 是一项一举多得的农艺措施,铺草厚度以10cm左右为宜,稻草、麦秆、绿肥等都是茶园较好的覆盖材料。
二、推广综合防治技术,确保生产的安全性
(一)推广综合防治和无害化防治技术。宜采用农业防治、物理机械防治和生物防治的方法,确保茶叶生产的安全性。
1、推广使用信息素色板诱杀技术,降低小绿叶蝉和黑刺粉虱虫口量,减少农药使用,以保护天敌。
2、推广使用黑光灯,减少光敏感性虫口量。
3、推广使用生物性农药,如鱼藤酮、白僵菌、印楝素等,控制病虫害在茶园严重发生。
4、开展农业防治,如适时修剪,及时清园,分批勤采等方法,破坏茶树病虫害适生环境,减少病虫害大规模发生。
(二)做好“三查”工作,提高防治效率。
由于我县茶区广阔, 不同茶区的虫情、病情差异较大,夏秋季茶园中危害较重的主要害虫有小绿叶蝉、螨类、尺蠖、粉虱、蚜虫等,这些害虫常常同时为害;病害主要有云纹
叶枯病、轮斑病等。各地要加强病虫的预测预报工作, 及时做好“三查”工作,确定最佳的施药时间,准确、及时、经济、有效地防治茶树病虫害。
(三)严禁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确保茶叶生产的安全性。
采取化学防治时,应按照无公害茶园、绿色食品茶园、有机茶园的不同质量安全标准,选取适用农药,严禁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应使用合理的浓度并严格执行安全间隔期。
一般可选择:
茶尺蠖:选用10%天王星25毫升/亩、2.5%功夫30毫升/亩或50%辛硫磷50毫升/亩;
小绿叶蝉:选用10%醚菊酯50-60毫升/亩或10%氯噻啉可湿性粉剂20-30克/亩;假眼小绿叶蝉使用10%的吡虫啉;
螨类:适用20%速螨酮2000-3000倍、73%的克螨特2000倍等。
三、规范加工程序,提高茶叶生产的清洁化程度。
1、在茶叶加工中,要尽量采用连续化的流水线生产,以实现茶叶加工不落地,尽量减少人工操作而带来的污染。
2、清洁茶叶加工机械,防止机器部件润滑油对茶叶造成的污染。
3、严格杜绝茶叶中加入添加剂,并注意防止杂物进入。
4、非食品用包装材料不可用于茶叶包装,在运输过程中要避免和其它有异味的物品放在一起或一起运输。
5、加强员工生产卫生知识培训,持证上岗,按QS认证要求进行全程卫生质量管理。
制茶技术:夏秋茶生产的技术措施
增施追肥、根外喷肥。夏秋茶追肥以早施为好。一般应在春茶结束后及时追肥,肥料以每亩尿素15-30kg或硫酸氨20-30kg等速效肥为好,也可用腐熟人畜肥兑水浇施。根外追肥每百公斤水加尿素200-250g,加磷酸二氢钾100-150g进行喷施。也可喷施稀土微肥、茶树叶肥等茶树叶面肥
一、增施追肥、根外喷肥。夏秋茶追肥以早施为好。一般应在春茶结束后及时追肥,肥料以每亩尿素15-30kg或硫酸氨20-30kg等速效肥为好,也可用腐熟人畜肥兑水浇施。根外追肥每百公斤水加尿素200-250g,加磷酸二氢钾100-150g进行喷施。也可喷施稀土微肥、茶树叶肥等茶树叶面肥,效果更好。
二、中耕锄草,抗旱保墒。清除杂草是夏秋季茶园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因为茶园经春茶采工的多次踩踏,土壤表层变得坚实,应结合夏秋茶追肥进行中耕除草,使茶园土质疏松。夏秋季常有伏旱或秋旱,我省茶园多数分布在山坡丘陵地区,难以灌溉,可就地取材,在茶园铺草进行保墒防旱。这样既可保水,又可抑止杂草生长,杂草腐烂后还可增加土壤有机质。
三、及时防治病虫害。夏秋季茶树主要病虫害都已进入盛发期,极易出现严重危害,导致减产减收,防治病虫害是这个季节最重要的茶事之一。主要的病虫害有茶尺蠖、茶毛虫、蛇眼蚧、小绿叶蝉、螨类等。因此,各地要定时定期进行调查,抓好病虫害预测预报工作,及时采取农业综合措施进行防治,必要时采取化学农药予以控制。可选用无公害茶叶生产允许使用的农药,如天王星,每亩30-50ml,兑水50kg喷雾,也可选用80%的敌敌畏、50%辛硫磷1000倍液,注意喷透喷匀。严禁使用高残毒农药。
四、因树制宜,合理采摘。采摘夏秋茶要因树制宜,采养结合。改造更新茶园和幼龄茶园宜分批打顶采,以留养为主;因生产茶园宜及时嫩采、分批留叶采。夏秋季气温高,茶叶易老化,应及时采下芽叶及对夹叶,增加采摘批次,一般3-5天采一次,可采20批次以上,以采一芽二叶及同等嫩度的对夹叶为主,要杜绝“老嫩一把采”和乱抓等不合理采摘方式。鲜叶中不能夹杂老梗、老叶、茶果和非茶类夹杂物。同时要保持鲜叶的新鲜度,做到鲜叶原料不损坏,不发热变质。
五、精细加工,提高品级。要在鲜叶原料验收分级的基础上,严格把住加工质量关,必须按照红茶、绿茶、紧压茶、花茶以及各种名优茶的加工工艺规范精细加工制作。当前,要努力克服夏秋茶简化加工工艺粗制滥造的倾向,尽量减少茶叶中烟、焦、松、碎等问题,努力改变“红茶不红、绿茶不绿、花茶不香、名茶不名”的落后局面,全面提高夏秋茶品级。要加大夏秋茶名优茶的开发力度,要勤采、多制名优茶、高档茶、增加经济收入。(元容)
关于抓好夏秋茶生产的技术措施
夏秋茶产量、产值均占全年一半左右,抓好夏秋茶生产对于夺取全年茶叶丰收,增加地方财政收入和茶农经济收入至关重要。因此,各地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努力提高夏秋茶叶品质,要用抓春茶生产劲头,认真抓好夏秋茶生产。为此,特提出以下几条技术措施:
一、增施追肥、根外喷肥。夏秋茶追肥以早施为好。一般应在春茶结束后及时追肥,肥料以每亩尿素15—20kg或硫酸氨20—30kg等速效肥为好,也可用腐熟人畜肥兑水浇施。根外追肥每百公斤水加尿素200—250g,加磷酸二氢钾100—150g进行喷雾施。也可喷施稀土微肥、茶树叶肥等茶树叶面肥,效果更好。
二、中耕锄草,抗旱保墒。清除杂草是夏秋季茶园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因为茶园经春茶采工的多次踩踏,土壤表层变得坚实,应结合夏秋茶追肥进行中耕除草,使茶园土质疏松。夏秋季常有伏旱或秋旱,我省茶园多数分布在山坡丘陵地区,难以灌溉,可就地取材,在茶园铺草进行保墒防旱。这样既可保水,又可抑止杂草生长,杂草腐烂后还可增加土壤有机质。
三、及时防治病虫害。夏秋季茶树主要病虫害都已进入盛发期,极易出现猖獗危害,导致减产减收,防治病虫害是这个季节最重要的茶事之一。主要的病虫害有茶尺蠖、茶毛虫、蛇眼蚧、小绿叶蝉、螨类等。因此,各地要引起高度重视,要定时定期进行调查,抓好病虫害害的预报工作,及时采取农业综合措施进行防治,必要时可采取化学农药予以控制。
四、因树制宜,合理采摘。采摘夏秋茶要因树制宜,采养结合。改造更新茶园和幼龄茶园宜分批打顶采,以留养为主;而生产茶园宜及时嫩采、分批留叶采。夏秋季气温高,茶叶易老化,应及时采下芽叶及对夹叶,增加采摘批次,一般3—5天采一次,可采20批次以上,以采一芽二叶及同等嫩度的对夹叶为主,要杜绝“老嫩一把采”和乱抓等不合理采摘方式。鲜叶中不能夹杂老梗、老叶、茶果和非茶类夹杂物,同时要保持鲜叶的新鲜度,必须做到鲜叶原料不损坏,不发热变质。
五、精细加工,提高品级。要在鲜叶原料验收分级的基础上,严格把住加工质量关,必须按照红茶、绿茶、紧压茶、花茶以及各种名优茶的加工工艺规范精细加工付制。当前,要努力克服夏秋茶简化加工工艺粗制滥造的倾向,尽量减少茶叶中烟、焦、松、碎等问题,努力改变“红茶不红、绿茶不绿、花茶不香、名茶不名”的落后局面,全面提高夏秋茶品级。要加大夏秋茶名优茶的开发力度,要勤采、多制名优茶、高档茶,增加经济收入。
夏秋茶生产的技术措施五点
一、增施追肥、根外喷肥。夏秋茶追肥以早施为好。一般应在春茶结束后及时追肥,肥料以每亩尿素15-30kg或硫酸氨20-30kg等速效肥为好,也可用腐熟人畜肥兑水浇施。根外追肥每百公斤水加尿素200-250g,加磷酸二氢钾100-150g进行喷施。也可喷施稀土微肥、茶树叶肥等茶树叶面肥,效果更好。
二、中耕锄草,抗旱保墒。清除杂草是夏秋季茶园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因为茶园经春茶采工的多次踩踏,土壤表层变得坚实,应结合夏秋茶追肥进行中耕除草,使茶园土质疏松。夏秋季常有伏旱或秋旱,我省茶园多数分布在山坡丘陵地区,难以灌溉,可就地取材,在茶园铺草进行保墒防旱。这样既可保水,又可抑止杂草生长,杂草腐烂后还可增加土壤有机质。
三、及时防治病虫害。夏秋季茶树主要病虫害都已进入盛发期,极易出现严重危害,导致减产减收,防治病虫害是这个季节最重要的茶事之一。主要的病虫害有茶尺蠖、茶毛虫、蛇眼蚧、小绿叶蝉、螨类等。因此,各地要定时定期进行调查,抓好病虫害预测预报工作,及时采取农业综合措施进行防治,必要时采取化学农药予以控制。可选用无公害茶叶生产允许使用的农药,如天王星,每亩30-50ml,兑水50kg喷雾,也可选用80%的敌敌畏、50%辛硫磷1000倍液,注意喷透喷匀。严禁使用高残毒农药。
四、因树制宜,合理采摘。采摘夏秋茶要因树制宜,采养结合。改造更新茶园和幼龄茶园宜分批打顶采,以留养为主;因生产茶园宜及时嫩采、分批留叶采。夏秋季气温高,茶叶易老化,应及时采下芽叶及对夹叶,增加采摘批次,一般3-5天采一次,可采20批次以上,以采一芽二叶及同等嫩度的对夹叶为主,要杜绝“老嫩一把采”和乱抓等不合理采摘方式。鲜叶中不能夹杂老梗、老叶、茶果和非茶类夹杂物。同时要保持鲜叶的新鲜度,做到鲜叶原料不损坏,不发热变质。
五、精细加工,提高品级。要在鲜叶原料验收分级的基础上,严格把住加工质量关,必须按照红茶、绿茶、紧压茶、花茶以及各种名优茶的加工工艺规范精细加工制作。当前,要努力克服夏秋茶简化加工工艺粗制滥造的倾向,尽量减少茶叶中烟、焦、松、碎等问题,努力改变“红茶不红、绿茶不绿、花茶不香、名茶不名”的落后局面,全面提高夏秋茶品级。要加大夏秋茶名优茶的开发力度,要勤采、多制名优茶、高档茶、增加经济收入。(元容)
夏茶生产的技术措施
增施追肥、根外喷肥。夏秋茶追肥以早施为好。一般应在春茶结束后及时追肥,肥料以每亩尿素15-30kg或硫酸氨20-30kg等速效肥为好,也可用腐熟人畜肥兑水浇施。根外追肥每百公斤水加尿素200-250g,加磷酸二氢钾100-150g进行喷施。也可喷施稀土微肥、茶树叶肥等茶树叶面肥
一、增施追肥、根外喷肥。夏秋茶追肥以早施为好。一般应在春茶结束后及时追肥,肥料以每亩尿素15-30kg或硫酸氨20-30kg等速效肥为好,也可用腐熟人畜肥兑水浇施。根外追肥每百公斤水加尿素200-250g,加磷酸二氢钾100-150g进行喷施。也可喷施稀土微肥、茶树叶肥等茶树叶面肥,效果更好。
二、中耕锄草,抗旱保墒。清除杂草是夏秋季茶园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因为茶园经春茶采工的多次踩踏,土壤表层变得坚实,应结合夏秋茶追肥进行中耕除草,使茶园土质疏松。夏秋季常有伏旱或秋旱,我省茶园多数分布在山坡丘陵地区,难以灌溉,可就地取材,在茶园铺草进行保墒防旱。这样既可保水,又可抑止杂草生长,杂草腐烂后还可增加土壤有机质。
三、及时防治病虫害。夏秋季茶树主要病虫害都已进入盛发期,极易出现严重危害,导致减产减收,防治病虫害是这个季节最重要的茶事之一。主要的病虫害有茶尺蠖、茶毛虫、蛇眼蚧、小绿叶蝉、螨类等。因此,各地要定时定期进行调查,抓好病虫害预测预报工作,及时采取农业综合措施进行防治,必要时采取化学农药予以控制。可选用无公害茶叶生产允许使用的农药,如天王星,每亩30-50ml,兑水50kg喷雾,也可选用80%的敌敌畏、50%辛硫磷1000倍液,注意喷透喷匀。严禁使用高残毒农药。
四、因树制宜,合理采摘。采摘夏秋茶要因树制宜,采养结合。改造更新茶园和幼龄茶园宜分批打顶采,以留养为主;因生产茶园宜及时嫩采、分批留叶采。夏秋季气温高,茶叶易老化,应及时采下芽叶及对夹叶,增加采摘批次,一般3-5天采一次,可采20批次以上,以采一芽二叶及同等嫩度的对夹叶为主,要杜绝“老嫩一把采”和乱抓等不合理采摘方式。鲜叶中不能夹杂老梗、老叶、茶果和非茶类夹杂物。同时要保持鲜叶的新鲜度,做到鲜叶原料不损坏,不发热变质。
五、精细加工,提高品级。要在鲜叶原料验收分级的基础上,严格把住加工质量关,必须按照红茶、绿茶、紧压茶、花茶以及各种名优茶的加工工艺规范精细加工制作。当前,要努力克服夏秋茶简化加工工艺粗制滥造的倾向,尽量减少茶叶中烟、焦、松、碎等问题,努力改变“红茶不红、绿茶不绿、花茶不香、名茶不名”的落后局面,全面提高夏秋茶品级。要加大夏秋茶名优茶的开发力度,要勤采、多制名优茶、高档茶、增加经济收入。
秋名茶的生产特点及采制技术
1、秋名茶的生产特点。以往名茶生产只限于春茶季,近年来由于大宗茶销路不畅,一般农户只采春茶,夏秋茶就不采不管了,最终导致茶园荒芜。这实在是太可惜了!目前,市场上品质好的名优茶供不应求,各地又掀起开拓名茶热,根据一些长年生产名茶的专业户累积的情况看,春名茶与秋名茶的比重为:产量6:4 ;产值7:3左右。秋名茶生产在我市一般从8月下旬开始到9月下旬、10月初止,采制时间约一月之久。秋名茶外形色泽好,品质佳,原料本身仅次于春茶,众所周知,茶叶是时效性较强的商品,易氧化变质,新鲜度最能体现茶叶的价值。一般情况下新茶肯定比陈茶好。如果待到国庆、元旦、春节上市秋名茶销售就更有优势。品质好的秋茶比春茶还会好销些。秋名茶可称得上是价廉物美,消费实惠。我们永康有“过年过节买点茶泡泡”的习惯,茶叶家家户户都用得着。秋名茶完全能吸引消费者的青睐。采制秋名茶还有利于茶园蓬面平整,减少营养白白浪费消耗掉。防止茶树新梢独长,促进育芽小桩增多和蓬面扩大。为培育丰产形树冠打好基础。
2、秋名茶生产茶园的管理。⑴及时进行修剪,整理被旱害后的茶蓬,剪除枯枝和独长枝,促进新梢生长。⑵分次施入速效肥料,提供茶树有足够的生长营养,加速茶芽萌发。⑶除草松土。改良土壤,促使树势恢复生机、抽发新梢。
3、秋名茶的采制。⑴茶叶采摘。要轻采轻放。对于茶树长势好,绿叶层厚的茶蓬,可留鱼叶或不留叶采。对于长势差的、绿叶层薄,尤其是前期旱情较严重,落叶多、骨枝露的茶蓬,应留养为主,后期采取打顶、留叶采的方法。以便迅速恢复树势,有利明年春茶丰收。⑵鲜叶保管。由于早秋温度高,气候干爽,鲜叶本身的含水量比春茶又少,因此在运送保管过程中,要注意防止鲜叶水分散发过快和脱水过多。鲜叶盛放的容器要通气,茶叶装入后,切勿挤压,鲜叶进厂后要及时摊放,防止发热变质。鲜叶摊放与春茶比较时间应稍短些、厚度可稍厚些。⑶茶叶炒制。加工场所要做好通风降温工作,在杀青工序中应采取多抛少闷、嫩杀的原则。出叶后要尽快抖散、摊凉,这是保持秋名茶色绿的关键。
春、夏、秋茶的鉴别
茶树由于在年生长发育周期内受气温、雨量、日照等季节气候的影响,以及茶树自身营养条件的差异,使得加工而成的各季茶叶自然品质发生了相应的变化。“春茶苦,夏茶涩,要好喝,秋白露(指秋茶)”,这是人们对季节茶自然品质的概括。
在我国四季分明的长江中下游茶叶主产区,春茶、夏茶和秋茶的划分,一般是从季节变化结合茶树新梢生长的间歇性进行的,通常,春茶是指当年5月底之前采制的茶叶;夏茶是指6月初至7月初采制而成的茶叶;7月中以后采制的当年茶叶,就算秋茶了。由于茶季不同,采制而成的茶叶,其外形和内质有很明显的差异。对绿茶而言,由于春季温度适中,雨量充沛,加上茶树经头年秋冬季的休养生息,使得春梢芽叶肥壮,色泽翠绿,叶质柔软,幼嫩芽叶毫毛多,与品质相关的一些有效物质,特别是氨基酸及相应的全氮量和多种维生素富集,不但使绿茶滋味鲜爽,香气浓烈,而且保健作用也佳,因此春茶,特别是早期春茶往往是一年中绿茶品质最好的时期。许多名茶,诸如高级龙井、碧螺春、黄山毛峰、高桥银针、君山银针、顾渚紫笋等等,都是由春茶早期的幼嫩芽叶经精细加工而成的。所以,在我国历代文献中,都有“以春茶为贵”的记载。唐代吴兴太守张文规的《湖州焙贡新茶》诗、北宋著名文学家欧阳修的《双井茶》诗、南宋爱国诗人陆游的《兰亭花坞茶》诗、元代虞伯生的《游龙井》诗、明代杰出书画家徐渭(公元1521~1593年)的《某伯子惠虎丘茗谢之》诗、清代“扬州八怪”之一王士慎的《幼孚斋中试泾县茶》诗中,也都有赞美“春茶为上”的诗句。
夏季由于天气炎热,茶树新梢芽叶生长迅速,使得能溶解于茶汤的水浸出物含量相对减少,特别是氨基酸及全氮量的减少,使得茶汤滋味不及春茶鲜爽,香气不如春茶浓烈。相反,由于带苦涩味的花青素、咖啡喊、茶多酚含量比春茶高,不但使紫色芽叶增加,成茶色泽不一,而且滋味较为苦涩。
秋季气候条件介于春夏之间,茶树经春夏两季生长、采摘,新梢内含物质相对减少,叶张大小不一,叶底发脆,叶色泛黄,茶叶滋味、香气显得比较平和。
当然,就红茶品质而言,由于夏茶茶多酚含量较多,对形成更多的红茶色素有利,因此,由夏茶采制而成的红茶,干茶和茶汤色泽显得更为红润,滋味也比较强烈,但是夏茶氨基酸含量显著减少,这对形成红茶的鲜爽滋味又是不利的。现将春茶、夏茶和秋茶的品质特征分述如下,以供选购茶叶时作参考。
干看:主要从茶叶的外形、色泽、香气上加以判断。凡红茶、绿茶条索紧结,珠茶颗粒圆紧,红茶色泽乌润,绿茶色泽绿润;茶叶肥壮重实,或有较多毫毛;且又香气馥郁者,乃是春茶的品质特征。凡红茶、绿茶条索松散,珠茶颗粒松泡;红茶色泽红润,绿茶色泽灰暗或乌黑;茶叶轻飘宽大,嫩梗瘦长;香气略带粗老者,乃是夏茶的品质特征。凡茶叶大小不一,叶张轻薄瘦小;绿茶色泽黄绿,红茶色泽暗红;且茶叶香气平和者,乃是秋茶的品质特征。
另外,还可以结合偶尔夹杂在茶叶中的花、果来判断,如果发现有茶树幼果,估计鲜果大小近似绿豆,那么,可以判断为春茶,因为茶树通常在9~11月现花授精,春茶期间正是幼果开始成长之际。若茶果大小如同佛珠一般,可以判断为夏茶。到秋茶时,茶树鲜果已差不多有桂圆大小了,一般不易混杂在茶叶中,但7~8月间茶树花蕾已经形成,9月开始,又出现开花盛期,因此,凡茶叶中夹杂有花蕾、花朵者,乃秋茶也。但通常在茶叶加工过程中,经过筛分、拣剔,是很少混杂花、果的,因此,必须进行综合分析,方可避免片面性。
湿看:就是进行开汤审评,通过闻香、尝味、看叶底来进一步作出判断。冲泡时茶叶下沉较快,香气浓烈持久,滋味醇厚;绿茶汤色绿中透黄,红茶汤色红艳显金圈;茶底柔软厚实,正常芽叶多;叶张脉络细密,叶缘锯齿不明显者,为春茶。凡冲泡时茶叶下沉较慢,香气欠高;绿茶滋味苦涩,汤色青绿,叶底中夹有铜绿色芽叶;红茶滋味欠厚带涩,汤色红暗,叶底较红亮;不论红茶还是绿茶,叶底均显得薄而较硬,对夹叶较多,叶脉较粗,叶缘锯齿明显,此为夏茶。凡香气不高,滋味淡薄,叶底夹有铜绿色芽叶,叶张大小不一,对夹叶多,叶缘锯齿明显的,当属秋茶。
春茶、夏茶,秋茶
一、春茶
春茶主要从干茶的色、香、形三个因子上加以判断。凡绿茶色泽绿润,红茶色泽乌润,茶叶肥壮重实,或有较多白毫,且红茶、绿茶条索紧结,珠茶颗粒圆紧,而且香气馥郁,是春茶的品质特征。
就是对茶叶进行开汤审评,作出进一步判断。凡茶叶冲泡后下沉快,香气浓烈持久,滋味醇厚;绿茶汤色绿中显黄,红茶汤色红艳现金圈;茶叶叶底柔软厚实,正常芽叶多者,为春茶。
一般来讲,春茶要比夏茶、秋茶好。由于春季气温适中、雨量充沛,加上茶树经头年秋冬季较长时期的休养生息,体内营养成分丰富。春天气温相对较低,有利于茶叶中含氮化合物的合成与积累,其中游离氨基酸、蛋白质等营养成分含量较高,茶多酚较少,使得春茶的滋味更鲜爽,香气更浓烈,保健作用更明显。再加上春茶生长期间一般无病虫危害,无须使用农药,茶叶无污染。因此,春茶,特别是早期的春茶,往往是一年中绿茶品质最佳的。
夏茶由于采制时正逢炎热季节,茶叶中的氨基酸、维生素含量明显减少,滋味显得苦涩。秋茶采摘时虽然气候较为温和,但雨量往往不足,使茶叶显得枯老、香气较少、叶色发黄。二者都不如春茶更有营养。
每年,市场上都会出现很多假冒伪劣的春茶,分辨春茶的方法有两种:一是干看,二是湿看。
干看指在冲泡前观看茶叶的外形、色泽,品味香气。春茶的叶子一般裹得较紧,显得肥壮厚实,有的还有较多毫毛,色泽鲜润,香气浓郁而新鲜。夏茶和秋茶则叶子松散,颜色暗,香气平和,与春茶有很大区别。
湿看就是将茶叶冲泡后,通过闻香、尝味、看叶底来进一步做出判断。春茶冲泡时茶叶下沉较快,香气浓烈持久,滋味醇厚;绿茶汤色绿中透黄,红茶汤色红艳显金圈;茶底柔软厚实,正常芽叶多。夏茶和秋茶在冲泡时茶叶下沉较慢,香气不高,茶底薄且较硬。
春茶属于新茶,就是当年春季从茶树上采摘的头几批鲜叶加工而成的茶叶。哈尔滨医科大学营养与食品卫生系教授唐玲光对记者说,从营养角度讲,新茶中的咖啡因、活性生物碱以及多种芳香物含量较高,易使人的神经系统兴奋,对神经衰弱、心脑血管疾病患者有不良影响。另外,新茶中不经氧化的多酚类物质和醛类物质含量较多,对胃肠黏膜有强烈的刺激作用,胃肠功能差的人,特别是慢性胃肠道炎症患者,喝新茶易引起胃痛、胀满、便秘、口干等症状。
因此,专家建议,春茶买回来后最好放置一段时间,等茶中的多酚类物质自动氧化,对胃肠的刺激降低以后再喝。江和源还提醒大家,选购春茶时不要买太潮的,否则茶叶不易保存,很容易发霉。
二、夏茶
夏季生产加工的茶叶,即称夏茶!
绿茶色泽灰暗,红茶色泽红润,茶叶轻飘松宽,嫩梗宽长,且红茶、绿茶条索松散,珠茶颗粒松泡,香气稍带粗老,是夏茶的品质特征。
凡茶叶冲泡后,下沉较慢,香气稍低;绿茶滋味欠厚稍涩,汤色青绿,叶底中夹杂铜绿色芽叶;红茶滋味较强欠爽,汤色红暗,叶底较红亮;茶叶叶底薄而较硬,对夹叶较多者,为夏茶。
夏茶,由于采制时正逢炎热季节,虽然茶树新梢生长迅速,有“茶到立夏一夜粗”之说,但很容易老化。茶叶中的氨基酸、维生素的含量明显减少,使用使得夏茶中花青素、咖啡碱、茶多酚含量明显增加,从而使滋味显得苦涩。
春茶、夏茶与秋茶的划分,主要是依据季节变化和茶树新梢生长的间歇而定的;我国绝大部分产茶地区,茶树生长和茶叶采制是有季节性的。通常按采制时间,划分为春、夏、秋三季茶。但划分标准不一致。有的以节气分:清明至小满为春茶,小满至小暑为夏茶。有的以时间分:5月底以前采制的为春茶,6月初至7月上旬采制的为夏茶。7月以后采制的当年茶叶,就算秋茶了。现将春茶、夏茶和秋茶的品质特征分述如下: 不同茶季的茶叶,无论是外形和内质都有较大的差异。比如绿茶,春季气温适中,雨量充沛,色泽绿翠,叶质柔软,而且氨基酸和多种维生素含量丰富,使得春茶的滋味鲜爽,香气浓馥保健作用明显。而且,春茶一般无病虫危害,无须使用农药,茶叶无污染,因此春茶特别是早期的春茶,往往是一年中品质最佳的。夏茶新梢生长迅速,但很容易老化。茶叶中的氨基酸、维生素的含量明显减少,花青素、咖啡碱、茶多酚含量明显增加,味显苦涩。
三、秋茶
秋季的绿茶色泽黄绿,红茶色泽暗红,茶叶大小不一,叶张轻薄瘦小,香气较为平和,是秋茶的标志。
凡茶叶冲泡后香气不高,滋味平淡,叶底夹有铜绿色芽叶,叶张大小不一,对夹叶多者,为秋茶。
秋季气候介于春夏之间,在秋茶后期,气候虽较为温和,但雨量往往不足,会使采制而成的茶叶显得较为枯老。特别是茶树历经春茶和夏茶的采收,体内营养有所亏缺,因此,采制而成的茶叶,内含物质显得贫乏,在这种情况下,不但茶叶滋味淡薄,而且香气欠高,叶色较黄。
所谓“要好吃,秋白露”,其实,说的是茶叶“味道和淡”罢了。
春茶、夏茶、秋茶的鉴别
春茶、夏茶与秋茶的划分,主要是依据季节变化和茶树新梢生长的间歇而定的。
我国绝大部分产茶地区,茶树生长和茶叶采制是有季节性的。通常按采制时间,划分为春、夏、秋三季茶。但划分标准不一致。有的以节气分:清明至小满为春茶,小满至小暑为夏茶。有的以时间分:5月底以前采制的为春茶,6月初至7月上旬采制的为夏茶。7月以后采制的当年茶叶,就算秋茶了。现将春茶、夏茶和秋茶的品质特征分述如下:
不同茶季的茶叶,无论是外形和内质都有较大的差异。比如绿茶,春季气温适中,雨量充沛,色泽绿翠,叶质柔软,而且氨基酸和多种维生素含量丰富,使得春茶的滋味鲜爽,香气浓馥保健作用明显。而且,春茶一般无病虫危害,无须使用农药,茶叶无污染,因此春茶特别是早期的春茶,往往是一年中品质最佳的。夏茶新梢生长迅速,但很容易老化。茶叶中的氨基酸、维生素的含量明显减少,花青素、咖啡碱、茶多酚含量明显增加,味显苦涩。
春茶、夏茶、秋茶还可以从两个方面去鉴别。
1、干看。主要从茶叶的外形、色泽、香气上加以判断。凡红茶、绿茶条索紧结,珠茶颗粒圆紧;红茶色泽乌润、绿茶色泽绿润;茶叶肥壮重实,或有较多毫毛;且又香气馥郁者,乃至春茶的品质特征。凡红茶、绿茶条索松散,珠茶颗粒松泡;红茶色泽红润,绿茶色泽灰暗或乌黑;荷地轻飘宽大,嫩梗瘦长;香气略带粗老者,乃是夏茶的品质特征。凡茶叶大小不一,叶张轻薄瘦小;绿茶色泽黄绿,红茶色泽暗红;且茶叶香气平和者,乃是秋茶的品质特征。另外,还可以结合偶尔夹杂在茶叶中的花、果来判断,如果发现有茶树幼果,估计鲜果大小近似绿豆,那么可以判断为夏茶。到秋茶时,茶树鲜果已差不多有桂圆大小了,一般不易混杂在茶叶中,但7—8月间茶树花蕾已经开始开花,9月开始,已出现开花盛期,因此,凡茶叶中夹杂有花蕾、花朵者,乃秋茶也。但通常在茶叶加工过程中,经过筛分、拣剔,是很少混杂花、果的,因此必须进行综合分析,方可避免片面性。
2、湿看。就是进行开汤审评,通过闻香、尝味、看叶底来进一步作出判断。冲泡时茶叶下沉较快,香气浓烈持久,滋味醇厚;绿茶汤色绿中透黄,红茶汤色红艳显金圈;茶底柔软厚实,正常芽叶多;叶张脉络细密,叶缘锯齿不明显为春茶。凡冲泡时茶叶下沉较慢,香气欠高;绿茶滋味苦涩,汤色青绿,叶底中夹有铜绿色芽叶;红茶滋味欠厚带涩,汤色红暗,叶底较红亮;不论红茶还是绿茶,叶底均显得薄而较硬,对夹叶较多,叶脉较粗,叶缘锯齿明显,此为夏茶。凡香气不高,滋味淡薄,叶底夹有铜绿色叶芽,叶张大小不一,对夹叶多,叶缘锯齿明显的,当属秋茶。
春茶、夏茶和秋茶
-
茶树由于在年生长发育周期内受气温、雨量、日照等季节气候的影响,以及茶树自身营养条件的差异,使得加工而成的各季茶叶自然品质发生了相应的变化。“春茶苦,夏菜涩,要好喝,秋白露(指秋茶)”,这是人们对季节茶自然品质的概括。
在我国四季分明的长江中下游茶叶主产区,春茶、夏茶和秋茶的划分,一般是从季节变化结合茶树新梢生长的间歇性进行的,通常,春茶是指当年5月底之前采制的茶叶;夏茶是指6月初至7月初采制而成的茶叶;7月中以后采制的当年茶叶,就算秋茶了。由于茶季不同,采制而成的茶叶,其外形和内质有很明显的差异。对绿茶而言,由于春季温度适中,雨量充沛,加上茶树经头年秋冬季的休养生息,使得春梢芽叶肥壮,色泽翠绿,叶质柔软,幼嫩芽叶毫毛多,与品质相关的一些有效物质,特别是氨基酸及相应的全氮量和多种维生素富集,不但使绿茶滋味鲜爽,香气浓烈,而且保健作用也佳,因此春茶,特别是早期春茶往往是一年中绿茶品质最好的时期。许多名茶,诸如高级龙井、碧螺春、黄山毛峰、高桥银针、君山银针、顾渚紫笋等等,都是由春茶早期的幼嫩芽叶经精细加工而成的。所以,在我国历代文献中,都有“以春茶为贵”的记载。唐代吴兴太守张文规的《湖州焙贡新茶》诗、北宋著名文学家欧阳修的《双井茶》诗、南宋爱国诗人陆游的《兰亭花坞茶》诗、元代虞伯生的《游龙井》诗、明代杰出书画家徐渭(公元1521~1593年)的《某伯子惠虎丘茗谢之》诗、清代“扬州八怪”之一王士慎的《幼孚斋中试泾县茶》诗中,也都有赞美“春茶为上”的诗句。
夏季由于天气炎热,茶树新梢芽叶生长迅速,使得能溶解于茶汤的水浸出物含量相对减少,特别是氨基酸及全氮量的减少,使得茶汤滋味不及春茶鲜爽,香气不如春茶浓烈。相反,由于带苦涩味的花青素、咖啡喊、茶多酚含量比春茶高,不但使紫色芽叶增加,成茶色泽不一,而且滋味较为苦涩。
秋季气候条件介于春夏之间,茶树经春夏两季生长、采摘,新梢内含物质相对减少,叶张大小不一,叶底发脆,叶色泛黄,茶叶滋味、香气显得比较平和。
当然,就红茶品质而言,由于夏茶茶多酚含量较多,对形成更多的红茶色素有利,因此,由夏茶采制而成的红茶,干茶和茶汤色泽显得更为红润,滋味也比较强烈,但是夏茶氨基酸含量显著减少,这对形成红茶的鲜爽滋味又是不利的。现将春茶、夏茶和秋茶的品质特征分述如下,以供选购茶叶时作参考。
干看:主要从茶叶的外形、色泽、香气上加以判断。凡红茶、绿茶条索紧结,珠茶颗粒圆紧,红茶色泽乌润,绿茶色泽绿润;茶叶肥壮重实,或有较多毫毛;且又香气馥郁者,乃是春茶的品质特征。凡红茶、绿茶条索松散,珠茶颗粒松泡;红茶色泽红润,绿茶色泽灰暗或乌黑;茶叶轻飘宽大,嫩梗瘦长;香气略带粗老者,乃是夏茶的品质特征。凡茶叶大小不一,叶张轻薄瘦小;绿茶色泽黄绿,红茶色泽暗红;且茶叶香气平和者,乃是秋茶的品质特征。
另外,还可以结合偶尔夹杂在茶叶中的花、果来判断,如果发现有茶树幼果,估计鲜果大小近似绿豆,那么,可以判断为春茶,因为茶树通常在9~11月现花授精,春茶期间正是幼果开始成长之际。若茶果大小如同佛珠一般,可以判断为夏茶。到秋茶时,茶树鲜果已差不多有桂圆大小了,一般不易混杂在茶叶中,但7~8月间茶树花蕾已经形成,9月开始,又出现开花盛期,因此,凡茶叶中夹杂有花蕾、花朵者,乃秋茶也。但通常在茶叶加工过程中,经过筛分、拣剔,是很少混杂花、果的,因此,必须进行综合分析,方可避免片面性。
湿看:就是进行开汤审评,通过闻香、尝味、看叶底来进一步作出判断。冲泡时茶叶下沉较快,香气浓烈持久,滋味醇厚;绿茶汤色绿中透黄,红茶汤色红艳显金圈;茶底柔软厚实,正常芽叶多;叶张脉络细密,叶缘锯齿不明显者,为春茶。凡冲泡时茶叶下沉较慢,香气欠高;绿茶滋味苦涩,汤色青绿,叶底中夹有铜绿色芽叶;红茶滋味欠厚带涩,汤色红暗,叶底较红亮;不论红茶还是绿茶,叶底均显得薄而较硬,对夹叶较多,叶脉较粗,叶缘锯齿明显,此为夏茶。凡香气不高,滋味淡薄,叶底夹有铜绿色芽叶,叶张大小不一,对夹叶多,叶缘锯齿明显的,当属秋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