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绿茶。
下面是茶经网小编为大家精心准备的“蹭茶都不学?!你也太“任性”了吧!”精彩内容,帮助大家了解茶文化知识,欢迎大家进行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蹭茶,不大受茶店老板待见,但你若蹭得着好茶喝,那还真是有本事呢!那么,让茶叶店老板又哭又笑,又忙又伤,又爱又恨的,有哪六大类大侠呢?(不要对号入座哟!)
【蹭茶族】
1、故作深沉型
这种人沉默寡言,他喝茶时一招一式显得非常专业,茶过三巡,脸上微露意味深长的微笑,一副了然于心的样子,淡然一句:“陈老板,您这是没诚意跟我交朋友啊。”偶尔透露自己与所谓茶界大佬的交情,无意间“丢”出评茶专业术语,大多数时候倒也能把人唬住。于是,店主不敢随便拿茶来怠慢这位“重量级客人”。
2、死赖不走型
这招尤其要内炼强大的心理,外筑城墙厚的脸皮,兼修自圆其说的口才。在茶店里,不论店主是因为忙了而不招呼你,还是因为不想说话而不待见你,只要好茶还没入口,作为厚脸皮蹭茶专业户,就算栓了十头牛也不能被拉走。
“我要去吃饭了,你也回去吃吃饭吧。”
“没事,您先去吃饭,我再坐坐,我自己泡,帮你看店。哎,这泡茶看起来不错,我泡啦!”
3、呼朋引伴型
一个人去蹭茶,心有点虚,不如多召集些人,人多势众地“围攻”店主,更有胜算。当然也不是人多就行,还得有些技巧,围住店主,有理有利有节地拉开心理战,发射“糖衣炮弹”,店主被“炸”晕了只有缴械投降了。
“阁主,您这茶包装古朴静雅,肯定是泡好茶!”
“什么肯定,阁主这除了好茶还是好茶,随便拿一泡都必须是好茶,是不是啊阁主?”
“对!说得太对了!阁主,我们泡一下尝尝吧?”
“阁主还没发话,你们敢擅自动手?我们要乖乖听话,阁主说让我们往东,我们决不往北。是不是呀阁主?”
3、勤快“卖”身型
这类蹭茶者把茶叶店当自个家,洗杯、擦桌、拖地、招呼客人样样上手,乖巧的小模样赛过店里的工作人员,让老板忍不住要请他们喝泡好茶。
“小林,别忙了,我这煮了一壶十年陈老白茶,你也来喝喝。”
“谢谢茶儿姐姐,客人刚走,我先把桌面收拾了再喝。”
4、投其所好型
茶界“好为人师”者甚多,这是背景。要从这类店主那蹭得好茶,无论是儒释道法,还是紫砂建盏;无论是翰墨金石,还是汝窑青花,蹭茶界的“优等生”需投“师”之所长、所好,并以stayhungry的心态,不断请教学习,拿茶拿器请“师”鉴赏。当被“师”视为志同道合之日,便是可随心喝到好茶之时。
5、自信踢馆型
江湖老前辈常教导我们,行走茶江湖,仅仅靠练就一身过硬的品茶功夫是远远不够滴!更重要的是要具备踢馆的魄力与霸气!
道行高深的“大虾”,出门蹭好茶前,通常会带上几泡“踢馆好茶”,这些茶不只是用来壮胆,还是“必杀绝技”。遭庄主冷遇时,不动声色地从身上摸出一泡,往桌上轻轻一推。一些心理素质低的庄主,势必先是一怔,以粉不自然的笑容掩饰心虚。接下来,在品茶的过程中,他们虽面带微笑,心里却是汹涌澎湃。为了挽回面子,只得把“镇店之宝”给亮出来。而心理素质好的庄主,遇到“踢馆好茶”时,则是敢怒不敢言,为了维护江湖地位,只好使出“必杀技”,“决一死战”了。
下面,索性再来教教大家,怎么蹭茶,大家也“任性”一回吧!
【蹭茶法】
1、建议蹭茶方法,如果你和店家还不是很熟,在一个店不要逗留过久,尝试过多的茶。因为老板一般都很会讲话,过久的话容易抹不开面子,最后只好买茶了。
2、一次蹭茶最好不要超过3-4种,多了相信你也试不出来。如果真的要试,建议自带白开水,试两种后休息一下,漱两口水。
3、试茶也要选这个店的主推产品,进大益店就别想着下关了,进麦当劳就别想着kfc了,一个道理。
4、进店首先尊重老板,尊重茶,老板也会尊重你。我见过一坐下就挑人家的毛病,言辞还有点过激,人家一般不会和你争辩,但也绝对懒得教你什么了。
5、千万别充行家,我们就是菜鸟。实实在在说自己不懂,虚心求教。看不出来是很正常的,即使是店老板去了别人家店也一样是菜鸟。
6、进店别提钱,伤感情。有些老板喜欢问:一般喝什么价位的茶,因为不懂的人实在是太多了。如果是真想学习,可以反问店家主推哪些。
7、口感不要拐弯磨脚。卖瓜不说瓜苦,老板弄来个10块钱一饼的茶,也会说“很不错”,自己觉得不合适就直接说“不喜欢”,老板会帮你找你喜欢的。涩就是涩,苦就是苦,千万别喝不惯班章还硬往肚子里面灌。
8、关于干仓湿仓问题,个人觉得这个问题比较敏感。如果你觉得茶入过仓,可以直接说不喜欢这个茶,让老板换掉就行,不要刨根问底“干湿”问题。
9、不要过分迷恋大树茶。有些茶看茶饼都很不错,叶片也不小,但是入口单薄,没有层次感,口感单一。不要轻易对这种茶下手。也千万别听老板讲故事,说亲自上山收的,或者这个茶卖了多少多少了。
10、如何选山寨:如果某个茶厂的茶能够形成系列,可以一试,如果今年一个这种包装,明年一个那种名称,这种偶尔试试可以,多了你就会发现,一般是浪费时间。
11、如何开始喝茶:没啥新招,熟大益,生下关是没错的。耐心喝完,相信你会对普洱有新的看法。之后再去尝试。
12、老茶是拿来喝的,如果不舍得喝老茶,那收藏新茶有什么意义。
13、少买多蹭,如果真的没有合适自己口味的,别勉强,真诚的说明原因就好了;那当然,蹭到心仪的,可以买下。
小编推荐
茶之任性知多少?
朋友圈存在着各种任性,但是有个家伙一直没发言,它低调任性了五千年,不因钱财名利而任性,却在历史的尘烟中任性的存在着!
可以解百毒,就是任性!
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而解之。茶未见神农,依旧是那么一颗植物,或常绿灌木或小乔木,无人问津。
奈何神农火眼金睛从众物之中挑选出来,还嘴馋拿到嘴里尝了一下,一试把自身的七十二毒给解了。
让皇上又爱又恨,就是任性!
唐宋时期茶文化繁荣,特别是宋代的斗茶之风尤甚,借此之势,龙凤团茶风生水起。
可明太祖朱元璋却愤怒极了,下诏废团茶,改贡叶茶(散茶)。原因在于上以重劳民力,罢造龙团,惟采芽茶以进。
平生嗜茶的乾隆活到88岁,是寿命最长的一位皇帝,他85岁让位于嘉庆时,一老臣不无惋惜,道:国不可一日无君,乾隆大笑,曰:君不可一日无茶。一语道出其嗜茶成癖。
是世界上最健康的饮料,就是任性!
茶,无酒精,无糖分,无脂肪,有蛋白质、氨基酸、咖啡因、矿物质、植物色素、维生素等物质。
如此丰富的内含物,使得喝茶有助于延缓衰老,抗氧化抗辐射,醒脑提神,降脂助消化和美容养颜等其他饮料无法复制的功能。
被模仿却无法被超越,就是任性!
中国的茶,自公元5世纪,中国的茶叶运输至土耳其,隋唐以后与西边国家通商互市,英国女王爱上中国茶和开创下午茶并掀起英国一阵喝茶之风,最后,英国千方百计引种茶树并制作红茶。
外国人赖以为命,就是任性!
晚晴时期的虎门销烟的烟哪来?林则徐用茶叶换鸦片的政策,夷人名下缴出鸦片一箱者,酌赏茶叶五斤,用茶叶十余万斤换来烟土1150箱,夷人对茶赖以为命,才使虎门销烟事件得以轰轰烈烈,历史深远。
与生活息息相关,就是任性!
据《泰晤士报》报道,近80%的英国人都喝茶,而在中国,茶不仅是一种饮料,更是一种人与人之间交流的载体,中国是茶的原产地。
中国人对茶的熟悉,上至帝王将相,文人墨客,诸子百家,下至挑夫贩夫,平民百姓,无不以茶为好。
人们常说:琴棋书画诗酒茶、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无不说明,茶在人们心中有着重要的地位。
米国因你独立,就是任性!
公元16世纪,英国垄断了美国的茶叶贸易,并使美国人也承袭英国人喝茶的习惯。
1773年12月16日寒夜,为抗议英国提高红茶税金,一群激进的反英波士顿茶叶党,将342箱茶叶抛入海中,掀起了著名的波士顿倾茶事件,此举激怒英国政府,战争一触即发,美国独立战争也因此在两年后爆发。
有粉丝写自传,就是任性!
《茶经》是一部介绍茶的专著,不仅是史无前例的第一部,还是现存最早最完整、最全面的一步,此书关于茶叶生产的历史、源流、现状、生产技术以及饮茶技艺、茶道原理的综合性论著,被誉为茶叶百科全书。
总之,茶叶,不管你喝不喝,爱或者不爱,它就在那里,就是这么任性!
凤庆太华历史及发展
凤庆太华茶是历史名茶。据《徐霞客游记》中的相关记载,明崇祯十二年(1639)八月十四日,徐霞客从凤庆走到高枧槽(今马庄)时已黄昏,他走到路边的一草屋叫开了竹门,走出一位老人将徐迎进家中安排食宿。当晚徐霞客在火塘边与老者聊天,得知老人姓梅,当梅姓老人听说徐霞客是从江苏来时,马上煎出了有名的“太华茶”招待贵宾。当晚徐霞客在游记中写下:“宿高枧槽梅姓老人家,梅姓老人颇能慰客,特煎太华茶饮予”的佳话。
为探索334年前风庆太华茶的产制技术,1983年,凤庆茶厂茶试站从1978年在清水大队选择高香型的茶树单株育成的优良无性系品种茶园,采摘细嫩芽叶,采用传统绿茶炒制方法和汤仁良高级农艺师的玉露茶炒制工艺,制成“太华茶”,经当时茶厂副厂长,审评师杨仕宏和审评师徐德赋审评,认为造型别致,香味独特。
1983年,中茶公司黄国光大师鉴评,认为“鲜香袭人,外形色泽油绿,茶汤保持风山茶味甘香隽的特点,是茶谱中异峰突起。”1992年,凤庆太华茶在全省名茶鉴评会上被评为云南名茶风庆太华茶条索紧细、圆直,外形白毫显露,色泽苍翠润绿,形如松针,汤色清澈明亮,香气清鲜,滋味醇爽,叶底嫩绿匀整。
西藏太昭古城重现茶马古道
见证中原内地和西藏千年往来历史的“茶马古道”重要驿站“太昭古城”,经过近四年的修建已重现昔日风采,并作为一个新的旅游景点即将正式向游客开放。
“太昭古城”位于工布江达县境内,原名“江达”,藏语意为一百个村庄的第一个村庄,清末时改名为“太昭”。历史上这里是著名的茶马古道以及唐蕃古道中路、东路的交汇点,唐代时就成为西藏的重要城镇和驿站之一,商贾云集,来自藏、汉、回、纳西以及尼泊尔等地的商人络绎不绝。清代更是清兵镇守西藏边疆的重要驻军之地。
工布江达县旅游局负责人边巴说,太昭以太昭古城、唐蕃古道、茶马古驿站、清朝古墓群四大古景点闻名区内外,它记载了自唐朝以来西藏与内地的密切联系,因此利用古城现存的大量历史遗存,打造旅游景点,可以让游客了解西藏民族与其他民族的历史融合和浓厚情谊,以及西藏工布地区藏族民俗风情,具有很高的人文历史价值和旅游价值。
作为林芝地区重点开发的旅游景点,工布江达县政府在对太昭村进行农房改造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使现在太昭村的农民住房及整体环境与太昭古城的历史相符合,兴建了景点旅游公路、博物馆等公共设施,对小八廊街、农家客栈、以及对古桥遗址、寺庙、古民居进行了修旧如旧的维修。5年间,先后投入资金2000多万元。
索朗央金是经过选拔培训的9名景点讲解员之一,记者随同这位刚刚上任景点讲解员游览,看到景区已全部进入试营业。索朗央金说,据传太昭是因慈禧太后下诏当地清军得名。然而,交通要道的历史可追溯到唐朝,相传,藏王松赞干布就从这里到柏海(扎陵湖)迎请文成公主。
为更好地展现“太昭古城”昔日风采,同时,增加农牧民收入,太昭村还成立了20名村民组成的农牧民歌舞表演队,县旅游局专门培训农牧民讲授旅游知识、家庭旅馆管理、旅游礼仪等,政府提供免息贷款53万元鼓励农牧民参与旅游经营,45户群众开办家庭旅馆、经营特色旅游制品、组建马帮等,参与当地旅游业。
蹭茶要会“叩手礼”,请人喝茶要学会“伸掌礼”
去别人家蹭茶时,为感谢主人的招待而使用的“叩手礼”,那如果有一天,自己成了泡茶的主人,请客人喝茶时是不是也有什么特定的礼节呢?
这你就问对地方了,小编今天要说的就是,招待客人喝茶时,泡茶者示意对方需要用到的“伸掌礼”。
看茶艺师泡茶时,大家经常会被茶艺师们那些优美的动作所吸引。每一个动作都是那么的优雅,那么灵动……实在是美翻了!小编听老茶友提起过,茶艺师们在泡茶过程中的每一个动作代表的都是一种礼仪。
细心看你会发现,在茶道表演中用的最多的示意礼就是伸掌礼了,主泡与助泡之间协同配合时或者茶艺师向客人敬奉各种物品时都会用到此礼,表示为:“请”和“谢谢”的意思。
听上去好像很简单的样子,但其实这伸掌礼在动作上也是有讲究的。如果两人是相对的,可以伸右手掌对答表示,如果两人是侧对着时,右侧的一方伸右掌,左侧的一方伸左掌对答表示。
标准的伸掌姿势应该是这样的:四指并拢,虎口分开,手掌略向内凹,侧斜之掌伸于敬奉的物品旁,同时欠身点头,动作要一气呵成。
茶友们,你学会了么?感兴趣的话可以在家自己练练。多学点东西总是没错的。万一哪天要自己泡茶给客人喝,就可以派上用场啦!
人生不过一杯茶 何必太清醒
人生不过一杯茶
人生,不过一杯茶!
满也好,少也好,争个什么!
浓也好,淡也好,自有味道。
急也好,缓也好,那又如何?
暖也好,冷也好,相视一笑。
因为在乎,所以痛苦。
因为怀疑,所以伤害。
因为看轻,所以快乐;
因为看淡,所以幸福。
我们都是天地的过客,很多人事,我们都做不了主。
“心”字三个点,没有一个点不在往外蹦。你越想抓牢的,往往是离开你最快的。
一切随缘,缘深多聚聚,缘浅随它去。
人生,看轻看淡多少,痛苦就离开你多少。
人人都怕自己不清醒,希望自己心明如镜。
其实人生何必太清醒?
做粥要放三分米,七分水。
处事要三分为己,七分为人。
对朋友要三分认真,七分宽容。
对家庭要三分爱,七分责任。
看文章,三分在看,七分在品。
喝酒要到三分醉,七分醒。
三分……七分……,不过是人生的掂量。
看的是书,读的却是世界;
沏的是茶,尝的却是生活;
斟的是酒,品的却是艰辛。
人生就像一张有去无回的单程票,没有彩排,没有重来,多珍惜眼前的,现在拥有的,好好活在当下!
茶马古道于西藏太昭古城重现
见证中原内地和西藏千年往来历史的茶马古道重要驿站太昭古城,经过近四年的修建已重现昔日风采,并作为一个新的旅游景点即将正式向游客开放。
太昭古城位于工布江达县境内,原名江达,藏语意为一百个村庄的第一个村庄,清末时改名为太昭。历史上这里是著名的茶马古道以及唐蕃古道中路、东路的交汇点,唐代时就成为西藏的重要城镇和驿站之一,商贾云集,来自藏、汉、回、纳西以及尼泊尔等地的商人络绎不绝。清代更是清兵镇守西藏边疆的重要驻军之地。
工布江达县旅游局负责人边巴说,太昭以太昭古城、唐蕃古道、茶马古驿站、清朝古墓群四大古景点闻名区内外,它记载了自唐朝以来西藏与内地的密切联系,因此利用古城现存的大量历史遗存,打造旅游景点,可以让游客了解西藏民族与其他民族的历史融合和浓厚情谊,以及西藏工布地区藏族民俗风情,具有很高的人文历史价值和旅游价值。
作为林芝地区重点开发的旅游景点,工布江达县政府在对太昭村进行农房改造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使现在太昭村的农民住房及整体环境与太昭古城的历史相符合,兴建了景点旅游公路、博物馆等公共设施,对小八廊街、农家客栈、以及对古桥遗址、寺庙、古民居进行了修旧如旧的维修。5年间,先后投入资金2000多万元。
索朗央金是经过选拔培训的9名景点讲解员之一,记者随同这位刚刚上任景点讲解员游览,看到景区已全部进入试营业。索朗央金说,据传太昭是因慈禧太后下诏当地清军得名。然而,交通要道的历史可追溯到唐朝,相传,藏王松赞干布就从这里到柏海(扎陵湖)迎请文成公主。
为更好地展现太昭古城昔日风采,同时,增加农牧民收入,太昭村还成立了20名村民组成的农牧民歌舞表演队,县旅游局专门培训农牧民讲授旅游知识、家庭旅馆管理、旅游礼仪等,政府提供免息贷款53万元鼓励农牧民参与旅游经营,45户群众开办家庭旅馆、经营特色旅游制品、组建马帮等,参与当地旅游业。
茶,非茶,茶也
佛教中一直都有这样的修炼境界:看山是山,看山不是山,看山还是山;宋代学士苏东坡曾说过茶笋尽禅味,松杉真法音,可谓一语中的,茶即是禅,禅亦为茶,佛教之修炼境界也可为喝茶之境界:喝茶是茶,喝茶不是茶,喝茶还是茶。
第一种境界是喝茶是茶。
茶之为饮,发乎神农。虽然茶起源于神农氏还只是一个传说,但却揭示了茶来源于普通百姓日常劳动的事实。可以断定,当初中国人将茶作为饮品,主要是由于茶能解渴甚至药用等本身之特性;茶最早也流行于民间,并由民间逐步流向王公贵族阶层。总之,茶为饮者之始,茶只是茶,并无后人所赋于的种种哲理与玄妙,这也算是喝茶最朴素的境界了。
今日人们口渴之际端杯即饮,漫长的商业谈判和政治商谈之中举杯随饮,无聊之际闲坐茶楼小饮打发时间,都算是喝茶之朴素境界,此时人们并不太在意如何冲泡和茶之味道。
第二种境界是喝茶不是茶。
茶流入王公贵族之后,喝茶被赋于了各种哲理和思想,人们喝的已经不再是茶。现在人们津津乐道的茶道、茶艺、茶文化即是喝茶不是茶的典型表现。
就如茶道,人们认识不一,有最简单的以茶水待客之道之说,也有如已故的浙江农业大学茶学专家庄晚芳先生认为的茶道是一种通过饮茶的方式,对人民进行礼法教育、道德修养的一种仪式之谈,还有周作人茶道的意思,用平凡的话来说,可以称作为忙里偷闲,苦中作乐,在不完全现实中享受一点美与和谐,在刹那间体会永久之论。不管论述简单复杂,凡事一旦上升为道,就会被赋予一种超乎寻常的哲理与玄妙,一以言之,即是茶以载道。
因此,时空不同,所载之道也即不同了,譬如中国茶道吸收了儒、佛、道三家的思想精华,佛教强调禅茶一味以茶助禅,以茶礼佛,道家强调天人和一;日本茶道的基本精神是和、敬、清、寂,要求人们通过饮茶进行自我思想反省,彼此思想沟通,于清寂之中去掉自己内心的尘垢和彼此的芥蒂,以达到和敬的目的;朝鲜茶道则提倡中正的茶礼精神,要求人们处事不偏不倚,不枉不正,都充分体现了喝茶不是茶的特点。
今日茶之流行于中国社会各界的最大原因应在于茶可载道,通俗的说是茶是可以任人强奸和意淫的。商人眼里喝茶是制造金钱,文人眼里喝茶是创作,政客眼里喝茶是谋权,僧人眼里喝茶是求禅,道家弟子则喝出重生、贵生、养生之念。
第三种境界是喝茶还是茶。
日本茶道宗师千利休曾说过:须知道茶之本不过是烧水点茶。此话一语道破喝茶之本质,确实是从微不足道的日常生活、琐碎的平凡生活中去感悟宇宙的奥秘和人生的哲理。这与佛教之禅相似,禅也是要求人们通过静虑,从平凡的小事中去契悟大道。所谓茶道、茶艺、茶文化,透过浮华背后还是原本之茶也。只是此时之茶,已然与朴素境界之喝茶有本质之飞跃,就如佛教修行特别强调放下一样,内六根,外六尘,中六识,这十八界都已放下。放下了一切,人自然轻松无比,看世界天蓝海碧,月明星朗,纵俗务繁杂,也能偷得浮生半日闲,解放被囚禁已久的行性。
一人品茗,一杯茶,一个世界,就这样静静地品,慢慢地尝,想着陶渊明世外桃源的生活,感恩的心思随着微笑浮上来,满口醇香。若是好友闲暇时坐在一起品茗,闲谈着身边大小事情,或好或坏,都在这一盏茶间,可谓万丈红尘三杯酒,千秋大业一壶茶。所谓能所双泯,物我两忘,回归自然,如是而已。
太姥娘娘与福鼎白茶的传说
太姥娘娘与福鼎白茶宁德市以种茶闻名世界,茶种类之多、饮茶历史悠久数全国之最。而几乎每个茶种都留下了一个美丽的传说,至今仍脍炙人口。在众多有关茶叶的传说中,以福鼎白茶的传说在民间流传最广。
据《宁德茶叶志》记载,相传尧帝时,太姥山下一农家女子,因避战乱,逃至山中,以种蓝为业,乐善好施,人称蓝姑。那年太姥山周围麻疹流行,乡亲们成群结队上山采草药为孩子治病,但都徒劳无功,病魔夺去了一个又一个幼小的生命,蓝姑那颗善良的心在流血。
一天夜里,蓝姑在睡梦中,见到南极仙翁。仙翁发话:蓝姑,在你栖身的鸿雪洞顶,有一株树,名叫白茶,它的叶子晒干后泡开水,是治疗麻疹的良药。蓝姑一觉醒来,立即趁月色攀上鸿雪洞顶。顶上岩石垒垒,杂草丛生,荆棘遍布。她急于找到那株茶树,一切都顾不得。突然,她发现榛莽之中有一株与众不同、婷婷玉立的小树,眼睛一亮:啊!是白茶树!是白茶树!遵照仙翁的嘱咐,她迫不及待地将树上的绿叶采下来,装进揽身裙兜。当采满一兜后,她回过头,惊奇地发现,树上又长出了新叶原来这是仙翁赐的仙树!
为了普救穷苦的农家孩子,蓝姑拼命地采茶、晒茶,然后把茶叶送到每个山村,教乡亲们如何泡茶给出麻疹的孩子们喝,终于战胜了麻疹恶魔。
岁去年复,秋归春回,蓝姑从没有停过对穷人的帮助,晚年遇仙人指点,于农历七月七日羽化升天,人们怀念她,尊之为太姥娘娘。
蓝姑得道成仙了,依然牵挂父老乡亲,每年七月七,都要回来看望他们。每次见到乡亲们还是那般衣衫褴褛,面黄肌瘦的模样,回到天上,就大哭一场。有一回,被南极仙翁撞见,仙翁听后说道:其实你完全可以让乡亲过得好一点,你还记得那株茶树吗?它不仅仅能治麻疹,更有祛病强身,生津壮神的功能。你回去教乡亲们,把树枝剪下扦插,待树枝长成树了,再剪下,再插,如此反复不已,太姥山周围便都种上白茶,茶可卖钱,种多了不就富起来了?蓝姑听了破啼为笑。
再说太姥山中的竹栏头村,有个姓陈名焕的年轻人。他家上有年老多病的父母,下有未成年的孩子,生活全靠他夫妇上山砍柴维持。一天,夫妻俩砍柴时,妻子不慎崴了左脚踝,陈焕背起妻子,走进鸿雪洞。他想,人说上山求太姥,下海求妈祖,我干吗不向太姥娘娘为乡亲们讨个生计呢?于是,夫妻俩舀起丹井的水,净手上香,膜拜在娘娘像前。太姥娘娘见到这一对年轻夫妇很高兴,就将白茶的密秘传授给他们。陈焕夫妇得了娘娘的秘传后,不但自己种茶,还教四周的乡亲一起种,经过几年的努力,整个太姥山区就变成了茶乡,农民们因白茶而增收,茶商们更是因白茶而发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