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饮普洱茶的一些常用术语

发布时间 : 2020-12-19
品饮普洱茶 普洱茶品饮 什么茶口味重一些

品饮普洱茶。

茶性:口感的刺激性。包括香型和苦涩度,常用“强、弱”来形容

茶质:汤质在口腔中的饱满度。包括滑度、甜度、回甘度、底蕴及耐泡程度,常用“厚薄”、“重、淡”来表达

香气:鲜叶在制作工艺中产生,分为扬、平、沉等

苦、涩:苦是一种味道,涩是一种感觉。苦是由茶叶内含物中的茶碱产生,涩是口腔中细嫩组织收敛的表现

回甘:指苦味在口中转化消失过程中产生的甜

生津:指两颊、舌面、舌底、有小气泡不断的涌出

收敛性:品茶后,舌面和口腔四周出现的紧绷感,多为涩感的表现

甘韵、甜质:是甘于甜的表达方式

水性:指茶汤带给口腔的每种不同的感觉,如滑、化、活、砂、厚、薄、利

层次感:层指重叠之象,次指先后顺序。指茶汤香气和滋味在口腔中转变的感觉

喉韵:品茶后,茶汤带给喉咙的感觉,如甘、润、锁喉

饱满:指茶汤物质丰富而带给口腔的一种充实感

烟熏味:由人工烘焙时产生,并非指不好的气味,有火香味,随时间陈化,会挥发转化而产生其它香味

果酸味:品茶汤时带有鲜味,像新鲜的酸果味

酸味:在揉捻后未晒干,压制时所含水分过高而产生

水味:冲泡或储藏不当产生的茶水分离

青味:杀青温度不够或时间不足而产生,严重时会有“青腥味”。

锁喉:品茶后,咽喉过于干燥,吞咽困难、紧缩发痒等不适感,人会觉不安、烦躁等

茶气:是由茶叶中有机锗与多糖类结合而溶于水产生。茶气在老茶中易出现,常表现有打嗝、身体发暖、发热、发轻汗等

陈韵:经岁月陈化而产生的韵味,常在有一定年份的旧茶中易感到

香气内敛:香气不张扬,其香在水,用心则有,不用心则无

茶水分离:茶汤入喉,嘴里留的不是茶味,而是水气

入口即化:茶汤入口,不用有意识的吞咽,自然入喉

爽朗:经岁月的陈化仓储优良的茶汤入喉后,口腔爽朗,牙齿有清晰感

舌底鸣泉:生津的最高境界,重点在“鸣”字,接连不断之意

药香:百年陈年老茶的共同特征,药香浓郁通常是对老茶香气的最高表达

cy316.Com编辑推荐

一些关于茶的礼仪风俗


中国人喝茶有4千多年的历史,早已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茶被列入其中,可以看出喝茶对中国人的重要性。

饮茶的风气在中国历史悠久。据说,在公元280年之前,中国南方有一个小国叫吴国,国王在宴请大臣时,喜爱用酒把大臣们灌醉。其中有一个叫韦昭的大臣酒量很小,国王就让他以茶代酒。从这以后,文人便开始以茶接待宾客。以茶待客是中国人的一种习惯。客人进门,主人立即送上一杯香气扑鼻的茶水,边喝茶边谈话,气氛轻松愉快。

到了唐代,饮茶已成为人们的一种习惯。据说,这种习惯还与佛教相关。大约在公元713年至741年年间,当时庙中的和尚和信徒在“坐禅”时由于时间长,爱打瞌睡和吃东西,老和尚就想了个办法,让他们饮茶,以兴奋脑神经,从此,这个办法流传到了各地。

与此同时,唐朝的富贵人家还专门设有煎茶、品茶、读书的房间,称为茶室。

公元780年,唐朝茶叶专家陆羽总结了种茶、制茶、饮茶的经验,写出了中国第一部茶书——《茶经》。在宋朝,皇帝宋徽宗用茶宴招待大臣,亲自下手煎茶;清朝皇宫内不仅宴会用茶,而且还用茶款等外国使节。现在每年元旦或春节等重大节日,一些机关团体常常举办茶话会。

在中国,茶已形成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人们把煎茶、品茶作为一种艺术。自古至今,中国各地都设有不同形式的茶楼、茶馆等,北京繁华的前门大街旁就有专门的茶馆。

人们在那里,喝茶、吃点心、欣赏文艺演出,可谓休息、娱乐一举两得。在中国南方,不但有茶楼茶馆,还有一种茶棚,这种茶棚多设在风景优美的地方,游人一边喝茶一边观景。

喝茶有喝茶的习惯,就拿茶叶来说,各地嗜好不同,喜好喝茶的品种也不一样。北京人爱喝花茶,上海人则喜好绿茶。中国东南的福建人却爱喝红茶等。

有些地方,喝茶时还喜欢往茶里放些佐料,如南方的湖南一些地方常用姜盐茶待客,不仅有茶叶,而且有盐、姜、炒黄豆和芝麻,喝茶时边摇边喝,最后把黄豆、芝麻、姜和茶叶一起倒入口中,慢慢地嚼出香味,所以不少地方又称“喝茶”为“吃茶”。

沏茶的方法各地也有自己的习惯,中国东部一带喜好用大茶壶,客人进门,把茶叶放在壶中,冲上开水,待茶泡好后,再倒在茶杯中,请客人用茶。有的地方,如中国东部的福建省漳州一带的工夫茶,不仅茶具别具一格,而且沏法也很特别,形成了独特的茶道艺术。

在中国各地,喝茶的礼节也不一样,在北京,主人端上茶来,客人应立即站起来,双手接过茶杯,说声“谢谢”。在南方的广东、广西,主人端上茶后,要用右手指弯曲后轻轻地敲三下桌面,以示谢意。在另一些地区,客人想继续喝茶,茶杯中应留些茶水,主人见了会继续加茶水,如果将茶水全部倒完,主人认为你不再喝了,也就不给你加茶水了。

茶艺表演需要注意的一些要领


茶艺表演之美通过仪表美及内心美来表达,而更看重的是气质,今天海大源专家要谈的是关于茶艺表演者需要注意的一些要领,希望对学习茶艺表演的人士起到提示作用。

茶艺表演女性普通可以化淡妆,表达对人客的尊重,但要以恬静素雅为基调,切忌浓妆艳抹。而海大源认为姿势的美更重于姿容之美。茶艺表演中的姿势需要从坐、立、跪、行等几种基本姿势练起。坐时要浑身放松,思想安澜、集中,姿势洒脱、美观。跪姿普通可分为跪坐与盘膝坐。跪坐时腰挺直,双肩放松,向下微收,舌抵上颌,双手搭放于前,女性左手在下,男性反之。

茶的沏泡艺术之美表现为仪表美与心灵美。仪表是沏泡者的外表,包括容貌、姿态、风度等;心灵是指沏泡者的内心、精神、思想等,在整个泡茶过程通过沏泡者的设计、动作和眼神表达出来。

茶汤浓度平均是沏泡技艺的功力所在。同一种茶看谁泡得好,即能使三道茶的汤色、香气、滋味最靠近,茶艺表演视频里将茶的洒脱科学知识和人文科学知识全交融在茶汤当中,实质上就是比“匀”的功夫。用同一种茶叶冲泡,要求每杯茶汤的浓度平均相符,就务必练就凭肉眼能正确扼制茶与水的比例,不至于过浓或过淡。

沏泡技艺能否巧妙使用是沏泡者的水准。沏泡者要反复实践、不断总结能力增长,从天真的临摹转为自我创新。在各种茶艺表演中,更要具备权变、临场施展的能力,从“巧”字上做文章。

茶艺表演中泡好一杯茶,除了要根据各种茶的特性,选好水、配好具外,还要掌握好泡茶的水温、茶叶的用量和茶叶的浸泡时间三个基本要素。同时海大源提醒针对冲泡不同的茶叶,泡茶的步骤也各不乡土,要使用不同的茶具,其冲泡步骤也不相同,因此应该对不同茶类都有详细的了解。

碧螺春和铁观音哪个更好一些


有人问:碧螺春喝铁观音哪个更好一些?这一点看各自获得的奖项是什么样的了,这是茶叶好坏最好的证明。具体如下:

碧螺春获得的奖项

茶树、果树相间种植,令碧螺春茶独具天然茶香果味,品质优异。其成品茶外形紧密,条索纤细,嫩绿隐翠,清香幽雅,鲜爽生津,汤色碧绿清澈,叶底柔匀,饮后回甘。

此茶有悠久历史,在清代康熙年间就已成为年年进贡的贡茶。

2002年经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总局批准,获得原产地域标志产品保护。

1915年巴拿马万国博览会将碧螺春列为中国十大名茶。

1959年中国“十大名茶”评比会将洞庭碧螺春列为中国十大名茶。

1999年《解放日报》将江苏碧螺春列为中国十大名茶。

2001年美联社和《纽约日报》将洞庭碧螺春列为中国十大名茶。

2002年《香港文汇报》将江苏碧螺春列为中国十大名茶。

铁观音获得的奖项

铁观音独具“观音韵”,清香雅韵,冲泡后有天然的兰花香,滋味纯浓,香气馥郁持久,有“七泡有余香之誉”。铁观音是乌龙茶的极品,其品质特征是:茶条卷曲,肥壮圆结,沉重匀整,色泽砂绿,整体形状似蜻蜓头、螺旋体、青蛙腿。冲泡后汤色金黄浓艳似琥珀,有天然馥郁的兰花香,滋味醇厚甘鲜,俗称有“音韵”。

1982年6月,在全国名茶评比会上被评为“全国名茶”。从那以后安溪茶厂出品的特级铁观音连续20多年保持国家金质奖章的荣誉。

1984年,被审定为全国良种茶树。

1986年10月,在法国巴黎获“国际美食旅游协会金桂奖”,被评为世界十大名茶之一。

1915年巴拿马万国博览会将铁观音列为中国十大名茶。

1959年中国“十大名茶”评比会将安溪铁观音列为中国十大名茶。

1995年3月,安溪县被农业部命名为“中国乌龙茶(铁观音)之乡”;

1999年《解放日报》将福建铁观音列为中国十大名茶。

2001年美联社和《纽约日报》将安溪铁观音列为中国十大名茶。

2001年,被农业部确定为“第一批全国无公害农产品(铁观音)生产基地县”,并被农业部、外贸部联合认定为“全国园艺产品(铁观音)出口示范区”;

2002年《香港文汇报》将福建铁观音列为中国十大名茶。

2002年,又被农业部确认为“南亚热带作物(乌龙茶)名优基地”;2004年,安溪铁观音被国家列入“原产地域保护产品”;

2006年1月,“安溪铁观音”证明商标被国家工商总局授予“中国驰名商标”称号,这是全国茶业第一个中国驰名商标,也是世界最喜爱的中国品牌之一。

2009年年10月,在上海举办的“中国世博十大名茶”上,安溪铁观音拿得第一位。

2010年,安溪铁观音正式进驻世博会,成为世博会茶叶第一品牌。

综上,碧螺春和铁观音分不出哪个更好一些,其实硬要分出哪个好的话,看每个人喜欢的是哪种就是了。

茶叶分类:茶人,你应该学会一些品鉴技术-观色闻香


品鉴茗茶可分为四个步骤、系列:

品茗最关键的一环便是开汤品赏,也就是将茶叶先行冲泡,然后再进行品评,品赏的一般程序为:欣赏汤色——闻嗅香气——尝试味道——评看叶底。

欣赏汤色

由于茶汤中的茶多酚与空气接触会很快氧化,以致茶汤容易变色,因而要及时欣赏汤色,主要从色度、亮度、清浊度等方面,辨别茶汤颜色深浅、正常与否、茶汤暗明、清澈或浑浊程度。茶叶汤色常用的品茶术语有:

绿艳:清澈鲜艳,浅绿鲜亮。

黄绿:绿中微黄,似半成熟的橙子色泽,故又称橙绿。

绿黄:绿中黄多的汤色。

浅黄:汤色黄而浅,亦称淡黄色。

橙黄:汤色黄中微带红,似橙色或桔黄色。

橙色:汤红中带黄,似桔红色。

深黄:暗黄,汤黄而深无光泽。

青暗:汤色泛青,无光泽。

混暗:汤色混而暗,与“混浊”同义,汤中沉淀物多,混而不清,难见碗底。

红汤:常见于陈茶火烘焙过头的茶,其汤色有浅红色或暗红色。

清黄:茶汤黄而清澈。

金黄:茶汤清澈,以黄为主,带有橙色。

红艳:似琥珀色而镶金边的汤色,是高级红茶之汤色。

红亮、红明:汤色不甚浓,但红而透明有光彩,称为“红亮”;透明而略少光彩者,称为“红明”。

深红、深浓:红而深,缺乏鲜明光彩。

红淡:汤色红而浅淡。

深暗:汤色深而暗,略呈黑色,又称红暗。红茶发酵过度,贮存过久,品质陈化常有此色。

红浊:搪塞不论深或浅,内中沉淀物多混浊不以见底。

冷后浑乳凝:红茶汤浓,冷却后出现浅褐色或橙色乳状的浑汤现象,称为冷后浑或乳凝,品质好的红茶出现这种现象。

姜黄:红碎茶茶汤加牛奶后,汤色呈姜黄明亮,浓厚丰满,是一种汤质浓、品质好的标志。

浓亮:茶汤浓而透明,虽不如浓艳光圈亮,但还有光彩。

鲜明:新鲜明亮,略有光泽,不够浓,但亦不淡。

清澈、明亮:茶汤清净透明称为“明亮”。明亮而有光泽,一眼见底,无沉淀或悬浮物,称为“清澈”。

明净:汤中物质欠丰富,但尚清明。

混浊:茶汤中有大量悬浮物,透明度差,难见碗底。

昏暗:汤色不明亮,但无悬浮物,与混浊略有差别。

闻嗅香气

如果采用杯泡,茶汤倒出后,一手握杯,一手掀杯盖,半开半掩,靠近杯沿用鼻轻嗅或深嗅,反复闻嗅,但每次嗅的时间不宜过长,一般掌握在三秒钟左右,以免影响嗅觉灵敏感。杯盖不要离杯,每次嗅过后随即盖上,避免杯中香气飘散,以便反复闻嗅鉴别、欣赏香气。

鉴赏茶叶香气的因子,通常包括纯度、高低、长短等。常用的品香术语有:

鲜浓:香气浓而鲜爽持久。

鲜嫩:香气高洁细腻,新鲜悦鼻。

浓烈:香气丰满而持久,具有强烈的刺激性。

清高:清香高爽,久留鼻尖,采茶叶较嫩、新鲜、制工好的一种香气。

清香:香气清纯柔和,香虽不高,缓缓散发,令人有愉快感。

幽香:幽雅而有文气,缓慢而持久,如兰花香、花粉香或近似花的香气,但又不能具体指示哪种花香的可用幽香表示。

岩韵、音韵:指在香味方面具有特殊品种香味特征。岩韵适用于武夷岩茶,音韵适用于铁观音茶。

浓郁、馥郁:带有浓郁持久的特殊花香,称为“浓郁”;比浓郁香气更雅的,称为“馥郁”。

鲜爽:香气新鲜、活泼、嗅后爽快。

高甜:表示想起入鼻,充沛而有活力,并且伴随着带糖的甜美。

鲜甜:鲜爽带有甜香。功夫红茶带有此种香气,与“鲜纯”同义。

甜纯:香气不太高,但有甜感,与“甜和”同义。

高香:香高而持久,高山茶或秋冬干燥季节的茶常有高香且细腻的香气。

强烈:香感强烈,浓郁持久,且有充沛的活力,高档红碎茶具有这种香气。

浓、鲜浓:香气饱满,但无鲜爽特点称为“浓”;兼有鲜爽与浓的香气,称为“鲜浓”

花果香:类似各种新鲜花果的香气,多在秋冬季节,制作优良才有此香。

纯正:香气纯净而不高不低,无异杂气味,也为“纯和”。

平正、平淡:香气稀薄,但无粗老气或杂气,也为“平和”。

钝浊:气味虽有一定浓度,但滞钝,感觉不快。

粗淡:香气低,有老茶的粗糙气,也称粗老气。

低微:香气低,但无粗气。

青气、老青气:似鲜叶的青臭气味。

浊气:夹有其他气息,有沉浊不爽之感。

高火:干燥温度较高且时间过长,干度十分充足所产生的高火气。

老火、焦气:制茶中火温或*作不当所致,轻微的焦茶气息,称“老火”;严重的,称为“焦气”。

闷气:不愉快,熟闷气。

异气:焦、烟、馊、酸、琛、霉、油气、铁腥气、木气以及他劣质气味。

【学茶记】红茶审评常用术语——汤色、香气篇


红茶审评,第二步就是开汤审评,汤色,香气是反应茶叶品质的重要特征。要准确的描述一款红茶的汤色、香气表现,这些常用术语就派上用场了。

汤色

红艳:红茶汤色鲜艳、红亮透明,碗沿呈金圈。多见于滇红和C.T.C茶,或大多国外红茶。

红亮:汤色红而透明。多见于上档红茶。

金黄:有黄金般的光泽。常见于发酵轻的茶汤。

粉红:红白相混。多用于加奶审评中发酵轻的红茶。

姜黄:红茶茶汤中加入牛奶后呈现的一种淡黄色。多见于茶多酚和茶黄素含量较低的小叶种红碎茶加奶审评时表现的汤色。如“四套样”地区生产的红碎茶,其中春茶的乳色大多呈姜黄色。

冷后浑:红茶茶汤冷却后形成的棕色乳浊状凝体。多见于优质大叶种红碎茶。因儿茶素含量高,当茶汤温度下降到16t左右时,儿茶素与咖啡碱络合,即产生冷后浑。重新加热,茶汤会恢复红亮透明的原状。

乳白:加入牛奶后,红茶茶汤呈乳白色。多见于滋味淡、质地较差的小叶种红碎茶。

棕黄:汤色色泽浅棕带黄。多见于发酵程度轻的大叶种红碎茶。红碎茶在制作中萎调和发酵轻,又经快速干燥,汤色和叶底大多呈棕黄色。

红褐:汤色褐中泛红。多用于描述氧化过度的低档红茶。

浅薄:汤色浅淡,茶汤中水溶性物质含量较少、浓度低。常用于低档红茶。

暗红:颜色红而深暗。多用于发酵过重或含水率过高、存放时间过长的红茶。

香气

秋香:某些地区秋季生产的红碎茶具有独特的香气,为一种季节香。如10月初广东生产的高档红碎茶具有特殊的季节性茶香,新鲜高锐,滋味强爽,品质胜于其他季节所产的红碎茶。

香荚兰香:从香荚兰豆中提取或化学合成的香荚兰素所具有的特殊的香气。如海南的香兰红茶,用香荚兰豆提取的香料窨制,具有高雅的巧克力香。

季节香:在某一时间生产的茶叶具有的特殊香气。如广东英德在9月中旬至10月上旬生产的高档红碎茶香气特别清香高锐。这种“特别”而有时期性的香气,俗称“季节香”。

地域香:具有特殊地方风味的茶叶香气。如云南红茶特殊的糖香。

浓郁:香气高锐,浓烈持久。多用于“滇红”和“祁红”。如一级滇红茶香气浓郁,滋味浓醇,品质优良。

香短:香气保持时间短,很快消失。

香贫:香气低弱。

钝熟:香气熟闷。多见于茶叶嫩度较好,但已失风受潮,或存放时间过长、制茶技术不当发酵偏重的红茶。

纯正:香气正常。表明茶香既无突出的优点,也无明显的缺点。用于中档茶的香气评语。

纯和:香气纯而正常,但不高。

平和:香味不浓,但无粗老气味。多见于低档茶;

粗青味(气):粗老的青草味(气)。萎凋和发酵程度偏轻的低档红茶。如不萎凋红茶,粗青味(气)特别重。

焦糖气:足火茶特有的糖香。多因干燥温度过高、茶叶内所含成分开始轻度焦化所致。

樟脑气:茶叶吸附樟脑块的气味,属一种令人不快的异味。多见于茶叶与带樟脑气的物品混放所致。

粗老味(气):茶叶因粗老而表现的内质特征。多用于各类低档茶,一般四级以下的茶叶,带有不同程度的粗老味(气)。

烟味:茶叶在烘干过程中吸收了燃料释放的杂异气味。多见于烘干机漏烟产生煤或柴烟气。

酸馊气:腐烂变质茶叶发出的一种令人不快的酸味。在红茶初制中不当的部分尾茶可发生酸馊气。

青气:成品茶带有青草或鲜叶的气息。多见于夏、秋茶揉捻和发酵不足的下档红茶。

松烟香:茶叶中含有松脂燃烧的香气。见于福建所产的小叶种红茶。

老火:焦糖香、味。常因茶叶在干燥过程中温度过高,使部分碳水化合物转化产生。

足火香:茶叶香气中稍带焦糖香。常见于干燥温度较高的制品。

异气:非茶叶香气。茶叶香气中夹杂其他杂异的气味。多因加工、存放不当所致。

陈霉气:茶叶受潮变质,霉菌污染或贮藏时间过久,含水量高,产生的劣质气味。

陈气(味):香气滋味不新鲜。多见于存放时间过长或失风受潮的茶叶。

茶叶分类:识别茶叶需要把握的一些技巧和方法


识茶需要长期的经验积累和大量样本的鉴赏,可以说无法速成。但我们可以找到一些基本规律,来增加我们的鉴别知识。下面就从冲泡的顺序罗列一些要素来识别茶叶。

看干茶

整体:条索整齐,色泽匀整,无过多碎末杂质的为上;粗细不一,色差明显的为下,这有拼配之嫌。

个体:条索紧结,油润光泽,色泽自然的为上;条索粗散,暗哑无光,色泽过于鲜艳,或者特别干枯没有活力的为下。

色泽是个难点,很多以次充好的茶看上去比真正的好茶要光鲜。以西湖龙井为例,冒牌茶都是碧绿生青,弹眼落睛的,倒是正品黄绿相间,不甚起眼。不过仔细分辨,正品的色泽自然悦目,冒牌茶过于鲜艳,感觉不自然。

闻干茶

香气纯正,穿透力强的为上;有异杂味儿,香气飘忽的为下。

但是,并不是好茶都会很香,尤其是陈年老茶,干茶也许闻不到香气。这里就要区分香气淡和香气飘忽不定了。简单说,它可以不香,但不可以香得乱。

看杯盖

如果是用盖碗泡,洗茶的时候注意看浮沫:浮沫少,很快散去,杯盖上基本没有杂质的为上;浮沫多而不散,杯盖上残留较多杂质的为下。好茶在整个制作和仓储过程中都被认真对待,这个道理很通吧。

闻杯盖

首先要热嗅时没有令人不悦的气味和香气的浓郁纯正,冷却后挂壁持久为上;热嗅有酸、涩、焦等异味,香气芜杂,不持久者为下。

品茶汤

嘬茶入口:茶汤的滋味丰富多彩,难以一一描述清楚,但有一点是共通的:茶与水的融合度越高就越好——茶与水融合不好,水味就很重。茶汤如果真正愉悦了你,它必然不差!

回味:茶汤下喉,对茶的真正考验才开始。入喉顺畅,香韵在口腔与鼻腔中停留时间长,舌面或口腔生津回甘强烈的为上;入喉有毛刺感,香气不如茶汤在口中时强烈,舌面发涩,嘴里好像有一层塑料薄膜的粘腻感,这种茶汤必然有诸多问题,比如原料等级粗老,或者制作工艺不到位,或者仓储湿热等等。

观汤色

茶汤澄净透明的为上;混浊不清的为下。

如果冲泡手法正常,那么整个品饮过程中,从汤色的变化就可以看出茶叶的品级了。

全程汤色稳定,渐渐变淡的为上;几道之后滑坡厉害,非常不耐泡的为下。对于茶汤品质有急速改变的,要小心“靠工艺拉升原料品级”的可能性。那又怎样来识别呢?

察叶底

叶底是藏不住秘密的,最能展现茶叶品质的好坏。

柔韧性:好的叶底要舒张自然,柔软而有弹性,过于僵硬或者过于娇嫩都不算上品,用手轻轻揉捻,不容易揉烂的比一捏就碎的好。

颜色均匀:一眼望去叶底呈统一的颜色,没有明显的深浅的为上;如果斑驳相间,或深或浅,就要小心了。叶张中如有灼伤红斑的,多半是制作工艺不够好。

有光泽:将叶底表面水分去掉后自然晾放几分钟,迅速失水表面干燥的一定不如始终保持油润的叶底。

《品饮普洱茶的一些常用术语》一文由茶经网(cy316.com)茶叶常识栏目提供,我们力求提供优质的2023茶叶常识,以及准备大量关于茶叶常识的专题,如:品饮普洱茶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