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红茶。
(一)云南有机茶类的定义1、云南有机绿茶:以采自颁证的云南有机茶园的鲜叶为原料,执行有机茶加工标准,按云南绿茶工艺所制成的经有机茶认证机构检查合格、颁发证书的各种名优绿茶、炒青、滇绿、滇青、蒸酶及其精制茶等。基本工艺:摊青、杀青、揉捻、干燥、包装。精制绿茶尚需按有机茶精制工艺加工。
2、有机滇红:以采自颁证的云南大叶有机茶园的鲜叶为原料,执行有机茶加工标准,按滇红茶工艺所制成的经有机茶认证机构检查合格、颁发证书的各种名优红茶、红碎茶、工夫红茶及其精制茶。基本工艺为:萎凋、揉捻(切)、发酵、干燥、包装;精制红茶尚需按有机红茶精加工工艺加工。
3、有机紧压茶:以采用颁证的有机茶为原料,执行有机茶加工标准,按紧压茶工艺所制成的经有机茶认证机构检查合格、颁发证书的各种紧压茶。基本工艺为:茶坯筛制、蒸压成型、干燥和包装。
4、有机花茶:以采用颁证的有机茶和有机窨茶鲜花为原料,执行有机茶加工标准,按花茶工艺所制成的经有机茶认证机构检查合格、颁发证书的各种花茶。基本工艺为:茶坯加工、窨制、筛分、干燥和包装。
(二)加工环境卫生及设备清洁
1、茶厂选址、厂区和建筑设计必须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工业企业设计标准》的有关规定;茶厂应远离厕所、粪池、垃圾、畜牧场、居民区,避免常规农田、常规茶园以及排放三废的工业企业等各种现实的与潜在的污染源。绿化、美化厂区及周围环境,主要道路应铺设硬质路面,并排水良好。
2、加工车间应建筑牢固,空气流通,采光明亮,必须有满足加工工艺和产品批量要求的车间和场地,墙壁与地面应保持光洁,便于清洗,防止杂物混入茶叶中。
3、加工厂的所有炉灶及风机均应装于车间外另建的灶间,以免对车间内形成污染。
4、厂内要设立相应的更衣、洗涤、照明、通风、除尘、防潮、防霉、防蝇、防鼠和防蟑螂以及堆放垃圾的设施。采用物理、机械和生物方法以及符合IFOAM《有机生产和加工基本标准》规定的方法杀虫、杀菌、杀鼠和消除孳生条件。
5、加工中使用的机械、用具等设备必须用不含有污染物的材料制成,允许使用不锈钢器具、食品级塑料及用竹子等天然材料制成的器具,禁用高含铅材料制造的直接与茶叶接触的部件。设备使用前必须用符合GB5749规定的清水清洗,在加工过程中及加工结束后,对各种设备与场地均应保持清洁卫生。加工厂必须建立一套完善的卫生管理制度。
(三)有机茶鲜叶原料的质量管理
1、有机茶鲜叶原料必须来自颁证的有机茶园,避免常规茶园的鲜叶和有机茶园鲜叶混合。
2、鲜叶原料要新鲜、清洁,不夹带蒂头、茶果和老叶等夹杂物。盛装鲜叶的器具应采用清洁、通风性能良好的竹编茶蓝或篓筐,不得使用布袋、塑料袋等软包装材料。鲜叶盛装与运输过程中应注意轻放、轻压,以减少机械损伤。切忌紧压、日晒、雨淋,影响产品质量。
3、鲜叶运输工具,必须清洁卫生,要按有机茶颁证机构认可的有机操作规范清洁,严防污染,严禁混装有毒、有害、有异味的物品,也不得混运采自常规茶园的鲜叶。
4、有机茶鲜叶原料进厂后,按标准验收划分等级,及时处理(如贮青、摊放等),按加工标准及时加工,防止鲜叶原料变质。
(四)从业人员及其健康
1、从事有机茶生产和加工的所有人员上岗前必须经过有机生产与加工培训,树立有机加工基本理念,熟悉有机加工基本标准,掌握有机操作基本要求和技能。
2、直接从事有机茶加工的人员在上岗前和每一年度均须体检,健康合格者才能上岗。传染病及其他有碍食品卫生的疾病患者不能上岗。从业人员必须保持个人卫生,进入工作现场必须净手、更衣、换鞋、戴工作帽和口罩,严禁吸烟和随地吐痰。
3、离开工作现场应换下工作衣、帽、鞋,置于专用更衣室。
(五)加工技术要求
1、来自有机茶园和常规茶园的鲜叶原料不得混合加工。如果一个茶叶加工厂既要加工有机茶叶,又要加工常规茶叶,必须错开加工日期,原则上两种加工不得在同一天进行。
2、加工工艺合理。根据各类茶叶产品标准,按鲜叶原料品种等级,采用相应的加工工艺,确保产品质量。
3、加工过程中允许使用除辐照和微波之外的物理方法加工处理茶叶,允许自然发酵。禁止使用任何人工合成的食品添加剂、维生素和其他添加物。可以使用以有机方式种植的天然的茉莉鲜花等。
4、从事有机茶叶加工的单位须设专职技术人员负责每批产品(原料至成品)加工全过程的跟踪检查与记录。
5、每一批次产品均应编以批号,专门建档。批号按下列方式编写:单位名称缩写(字母)、茶园地块号、年度、月份、生产批次。
6、批次要清楚,不得混合不同茶园、品种和质量等级的鲜叶原料、在制品和成品。
7、加工废弃物如茶灰、茶渣等要妥善处理,经堆制后作茶园肥料。
(六)有机茶产品的基本要求
1、产品应具有各类有机茶的自然品质特征,品质正常,无劣质,无异味。
2、产品应洁净,不得含有非茶类夹杂物。
3、各类有机茶的卫生指标必须符合GB9679的规定,其中,铜、铅、农残留须符合下表的规定。 项 目指 标备 注铜(mg/kg)≤30 铅(mg/kg)≤2.0(紧压茶3.0) 各种农药残留量均不得检出
(七)有机茶的标志
1、有机茶的标志(包括图案和文字)只能在有机茶认证机构颁发有机茶证书的产品上并在证书限定的范围内及有效期内使用。有机茶标志在产品包装标签上印刷,必须按正式发布的标志式样、颜色和比例制作,尺寸大小必须按标准图样放大或缩小。标志要醒目、整齐、规范、清晰、持久。
2、外销产品出厂均按顺序编制唛号。唛号由生产单位代号、年号、色等级代号、批号组成。唛号刷于外包,唛号纸加注件数净重,贴于箱盖或置于包装袋中。
3、内销产品按GB7718规定执行。
(八)有机茶的标签
标签是指有机茶包装容器上的一切附签、吊牌、文字、图形、符号及其他说明物。有机茶产品的包装标签应符合 GB7718-1994《食品标签通用标准》。标签主要内容为:茶叶名称、质量等级、产品标准号、净含量、厂名、厂址、批号、生产日期和保质期、标志、条码等。标签内容必须清楚、简单、醒目,不得以错误的、引起误解的或欺骗性的方式描述或介绍产品。
(九)有机茶的包装
1、包装必须符合牢固、整洁、防潮、美观的要求。同批(唛)茶叶的包装、箱种、尺寸大小、包装材料、净重必须一致。接触茶叶的包装材料必须符合食品卫生要求。所有包装材料必须不受杀菌剂、防腐剂、熏蒸剂、杀虫剂等物品的污染,防止引入二次污染。
2、有机茶产品的包装(含大小包装)材料,必须是食品级包装材料,主要有:纸板、聚乙稀(PE)、铝箔复合膜、马口铁茶听、白板纸、内衬纸及捆扎材料等。接触茶叶产品的包装材料应具有保鲜性能(如防潮、阻氧等),无异味,并不得含有荧光染料等污染物。推荐使用无菌包装、真空包装、充氮包装。在产品包装上的印刷油墨或标签、封签中使用的粘着剂、印油、墨水等必须是无毒的。
3、包装材料的生产及包装物的存放必须遵循不污染环境的原则。禁用聚氯乙稀(PVC)、混有氯氟碳化合物(CFC)的膨化聚苯乙稀等作包装材料。对包装废弃物应及时清理、分类及进行无害化处理。
(十)有机茶的贮藏
1、严格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关于食品贮藏的规定。禁止有机茶与化学合成物质接触,严禁有机茶与有毒、有害、有异味、易污染的物品接触。
2、有机茶与常规产品必须分开贮藏,要求设有机茶专用仓库。仓库必须清洁、防潮、避光和无异味,并保持通风干燥,周围环境要清洁卫生,并远离污染源。
3、贮藏有机茶必须保持干燥,茶叶含水量须符合要求。仓库内配备去湿机或其他去湿材料。用生石灰(包括其他可用作有机茶防潮材料)作为茶叶的防潮去湿物品时,要避免茶叶与生石灰接触,并定期更换。提倡对有机茶进行低温、充氮或真空保存。
4、入库的有机茶标志和批号系统要清楚、醒目、持久,严禁受到污染、变质以及标签、唛号与货物不一致的茶叶进入仓库。不同批号、日期的产品应分别存放。建立严格的仓库管理制度,详细记载出入仓库的有机茶批号、数量和时间。
5、保持有机茶仓库的清洁卫生,搞好防鼠、防虫、防霉工作。严禁吸烟,严禁使用人工合成的杀虫剂、灭鼠剂及防霉剂。
(十一)有机茶的运输
1、运输有机茶的工具必须清洁卫生,干燥,无异味。严禁有毒、有害、有异味、易污染的物品混装、混运。
2、装运前必须进行有机茶的质量检查,在标签、批号和货物三者符合的情况下才能运输。填写的有机茶运输单据,要字迹清楚,内容正确,项目齐全。
3、运输包装必须牢固、整洁、防潮,并符合有机茶的包装规定。在运输包装的两端应有明显的运输标志,内容包括:始发站和到达站名称,茶叶品名、重量、件数、批号系统,收货和发货单位名址等。
4、运输过程中必须稳固、防雨、防潮、防曝晒。装卸时应轻装轻卸,防止碰撞。
cy316.cOM编辑推荐
有机茶加工技术
有机茶是一种无污染、无公害、高品位、高质量的健康饮品,因此在有机茶生产各环节必须严格按技术规范操作,现就有机茶加工技术作如下规范。
一、鲜叶采摘与集运
1、鲜叶采摘:采摘鲜叶应根据茶树的生产特性和各类茶类对加工原料要求,遵循采留结合,量质兼顾和因园制宜等采摘原则,抓好留叶采、标准采和适时采等合理采摘技术环节;手工采茶要求提手取,保持芽叶完整、新鲜、匀净、不夹带蒂头、茶果与老枝叶,严禁捋采和抓采;机采必须采用无铅汽油和机油,防止汽油与机油污染土壤和茶树。
2、鲜叶集运:坚决按质量标准验收鲜叶,严防非有机茶园鲜叶混入,鲜叶收集、运输、摊放必须按质量和等级划分;盛装鲜叶的器具,应采用清洁、通风性能良好的竹编、网眼茶篮或蒌筐,盛装量以不影响鲜叶品质为度,严禁使用布袋、塑料袋;在鲜叶集运过程中,应注意轻放、轻压、薄摊、勤翻,以减少机械损伤。切忌重压、日晒、雨淋,严防鲜叶升温变质。
二、工厂环境与设备
1、工厂环境:厂区与周边环境要求经常清除各种现实和潜在的污染源,尽量保持与做到交通方便、水源洁净、绿树成荫、环境优美。厂房车间墙壁和地面干净、光洁,严防有害动物、昆虫与杂物污染茶叶。加强卫生管理,制定生产过程中的环境卫生管理计划制度。
2、设备卫生:加工使用的机械、用具等设备材料不得污染茶叶,对各种设备应保持整洁卫生,经常清洗或消毒,使用的消毒剂必须是无污染的天然物品。
三、加工技术与管理
1、加工技术:有机茶加工产品包括绿茶、红茶等茶类的初制品和精致品,根据各茶类产品的企业标准,按原料的级别、批次,采用相应的加工工艺流程与加工技术。
2、加工管理:各类茶在制作过程中必须执行国家食品卫生和食品行业加工标准;有机茶加工中只允许使用机械、物理和自然发酵等方法,禁止使用和添加任何化学合成的食品添加剂、色素、维生素等化学物质;有机茶加工中的器具与机械设备,必须防治有害物质污染,有机茶生产者与管理人员必须体检合格,持有健康上岗证,此外,车间、仓库内不准吸烟、不得随地吐痰,不允许患有传染病的人员参与有机茶生产和管理。
有机茶简介——第五章 有机茶加工
1.茶茶叶加工厂既要加工有机茶叶,又要加工常规茶叶,必须错开加工日期,原则上两种加工不得在同一天进行。
加工工艺合理。根据各类茶叶产品标准,按鲜叶原料品种等级,采用相应的加工工艺,确保产品质量。
加工过程中只能以物理的方法处理,允许自然发酵。禁止使用任何人工合成的食品添加剂、维生素和其他添加物。可以使用以有机方式种植的天然的茉莉鲜花等。
加工废弃物如茶灰、茶渣等要妥善处理,经堆制后作茶园肥料。5.有机茶的标志
有机茶的标志(包括图案和文字)只能在有机茶认证机构颁发有机茶证书的产品上并在证书限定的范围内及有效期内使用。有机茶标志在产品包装标签上印刷,必须按正式发布的标志式样、颜色和比例制作,尺寸大小必须按标准图样放大或缩小。标志要醒目、整齐、规范、清晰、持久。6.有机茶的标签
标签是指有机茶包装容器上的一切附签、吊牌、文字、图形、符号及其他说明物。有机茶产品的包装标签应符合 GB7718—1994《食品标签通用标准》。标签主要容为:茶叶名称、质量等级、产品标准号、净含量、厂名、厂址、批号、生产日期和保质期、标志、条码等。标签内容必须清楚、间单、醒目,不得以错误的、引起误解的或欺骗性的方式描述或介绍产品。7.有机茶的包装
包装必须符合牢固、整洁、防潮、美观的要求。同批(唛)茶叶的包装、箱种、尺寸大小、包装材料、净重必须一致。接触茶叶的包装材料必须符合食品卫生要求。所有包装材料必须不受杀菌剂、防腐剂、薰蒸剂、杀虫剂等物品的污染,防止引入二次污染。
有机茶产品的包装(含大小包装)材料,必须是食品级包装材料,主要有:纸板、聚乙稀(PE)、铝箔复合膜、马口铁茶听、白板纸、内衬纸及捆扎材料等。接触茶叶产品的包装材料应具有保鲜性能(如防潮、阻氧等),无异味,并不得含有荧光染料等污染物。推荐使用无菌包装、真空包装、充氮包装。在产品包装上的印刷油墨或标签、封签中使用的粘着剂、印油、墨水等必须是无毒的。
包装材料的生产及包装物的存放必须遵循不污染环境的原则。因此,不准使用聚氯乙稀(PVC)、混有氯氟碳化合物(CFC)的膨化聚苯乙稀等作包装材料。对包装废弃物应及时清理、分类及进行无害化处理。8.有机茶的贮藏
严格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关于食品贮藏的规定。禁止有机茶与化学合成物质接触,严禁有机茶与有毒、有害、有异味、易污染的物品接触。
有机茶与常规产品必须分开贮藏,要求设有机茶专用仓库。仓库必须清洁、防潮、避光和无异昧,并保持通风干燥,周围环境要清洁卫生,并远离污染源。
贮藏有机茶必须保持干燥,茶叶含水量须符合要求。仓库内配备去湿机或其他去湿材料。用生石灰(包括其他可用作有机茶防潮材料)作为茶叶的防潮去湿物品时,要避免茶叶与生石灰接触,并定期更换。提倡对有机茶进行低温、充氮或真空保存。
入库的有机茶标志和批号系统要清楚、醒目、持久,严禁受到污染、变质以及标签、唛号与货物不一致的茶叶进入仓库。不同批号、日期的产品应分别存放。建立严格的仓库管理制度,详细记载出入仓库的有机茶批号、数量和时间。
保持有机茶仓库的清洁卫生,搞好防鼠、防虫、防霉工作。严禁吸烟,严禁使用人工合成的杀虫剂、灭鼠剂。9.有机茶的运输
运输有机茶的工具必须清洁卫生,干燥,无异味。严禁有毒、有害、有异味、易污染的物品混装、混运。
装运前必须进行有机茶的质量检查,在标签、批号和货物三者符合的情况下才能运输。填写的有机茶运输单据,要字迹清楚,内容正确,项目齐全。
运输包装必须牢固、整洁、防潮,并符合有机茶的包装规定。在运输包装的两端应有明显的运输标志,内容包括:始发站和到达站名称,茶叶品名、重量、件数、批号系统,收货和发货单位名址等。
运输过程中必须稳固、防雨、防潮、防曝晒。装卸时应轻装轻卸。防止碰撞。
有机茶加工技术规范
有机茶是一种无污染、无公害、高品位、高质量的健康饮品,因此在有机茶生产各环节必须严格按技术规范操作,现就有机茶加工技术作如下规范。
一、鲜叶采摘与集运
1、鲜叶采摘:采摘鲜叶应根据茶树的生产特性和各类茶类对加工原料要求,遵循采留结合,量质兼顾和因园制宜等采摘原则,抓好留叶采、标准采和适时采等合理采摘技术环节;手工采茶要求提手取,保持芽叶完整、新鲜、匀净、不夹带蒂头、茶果与老枝叶,严禁捋采和抓采;机采必须采用无铅汽油和机油,防止汽油与机油污染土壤和茶树。
2、鲜叶集运:坚决按质量标准验收鲜叶,严防非有机茶园鲜叶混入,鲜叶收集、运输、摊放必须按质量和等级划分;盛装鲜叶的器具,应采用清洁、通风性能良好的竹编、网眼茶篮或蒌筐,盛装量以不影响鲜叶品质为度,严禁使用布袋、塑料袋;在鲜叶集运过程中,应注意轻放、轻压、薄摊、勤翻,以减少机械损伤。切忌重压、日晒、雨淋,严防鲜叶升温变质。
二、工厂环境与设备
1、工厂环境:厂区与周边环境要求经常清除各种现实和潜在的污染源,尽量保持与做到交通方便、水源洁净、绿树成荫、环境优美。厂房车间墙壁和地面干净、光洁,严防有害动物、昆虫与杂物污染茶叶。加强卫生管理,制定生产过程中的环境卫生管理计划制度。
2、设备卫生:加工使用的机械、用具等设备材料不得污染茶叶,对各种设备应保持整洁卫生,经常清洗或消毒,使用的消毒剂必须是无污染的天然物品。
三、加工技术与管理
1、加工技术:有机茶加工产品包括绿茶、红茶等茶类的初制品和精致品,根据各茶类产品的企业标准,按原料的级别、批次,采用相应的加工工艺流程与加工技术。
2、加工管理:各类茶在制作过程中必须执行国家食品卫生和食品行业加工标准;有机茶加工中只允许使用机械、物理和自然发酵等方法,禁止使用和添加任何化学合成的食品添加剂、色素、维生素等化学物质;有机茶加工中的器具与机械设备,必须防治有害物质污染,有机茶生产者与管理人员必须体检合格,持有健康上岗证,此外,车间、仓库内不准吸烟、不得随地吐痰,不允许患有传染病的人员参与有机茶生产和管理。
四、有机茶包装与贮藏
1、有机茶包装:有机茶包装材料必须是食品级包装材料、胶合板、纸板聚乙烯、铝箔复合膜、马口铁茶听、内衬纸及捆扎材料等,这些材料必须不受杀菌剂、防腐剂、熏蒸剂等化学物品的污染。接触产品的包装材料应具有防潮、阻氧等保鲜性能,无异味,不得含有荧光染料。包装上的印刷墨或标签、封签中使用的粘着剂、印油、墨水等均应无毒。
2、有机茶贮藏:严禁有机茶产品与化学合成物质接触,或与有毒有害、有异味、易污染的物品接触。仓库要求清洁、防潮、避光和无异味,并保持通风干燥,周围环境要清洁卫生,远离污染区。保持有机茶仓库的清洁卫生,搞好防鼠、防虫、防霉工作,禁止吸烟和随地吐痰,严禁使用人工合成的杀虫、灭鼠剂等。
有机番茶的加工技术
番茶是日本的一种茶类,有机番茶则是利用有机茶园的嫩枝叶,按着番茶标准要求加工而成的茶叶,在日本有较大的潜在市场。在有关单位的支持和日本客商的现场指导下,浙江省义乌市道人峰茶业有限公司于2001年开始试制有机番茶,当年生产的17t有机番茶全部出口到日本,得到了日本客商的完全认可,并与公司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从2001-2003年,公司已累计生产有机番茶147t,出口金额121.96万元人民币,获利45.90万元。该项技术于2004年1月通过了义乌市科技成果审评,获得由茶叶专家组成的评审委员会的好评。
1.原料要求
加工有机番茶的原料必须来自有机茶园,可利用有机茶园中深修剪的枝叶做加工原料。为确保有机番茶的品质,道人峰茶业有限公司主要利用自营的1600多亩有机茶园的茶树枝叶。要求叶片肥厚,以枝梢上端的五六叶为好。
2.加工技术
有机番茶的加工工序为杀青--晒干--烘干--扬风除梗--匀堆包装。
(1)杀青场地和材料。蒸青茶加工车间、蒸汽杀青机锅炉、10mX8m规格的大塑料布,蒸汽连接管道等。
(2)杀青。将茶树枝叶堆放在小于10mX8m的范围内,高度2m,将蒸汽连接管道接入茶堆内,罩上大塑料布,并在四周边缘压上重物,防止蒸汽外泄。然后,将蒸汽送入塑料布内,随着蒸汽的进入,塑料布迅速鼓起,布内的枝叶从上往下逐渐由青变黄,大约经过1.5h,贴近地面的枝叶也开始变黄,至此,杀青结束。
(3)晒干。把杀青枝叶及时搬至室外晒场,利用日光晒干,晒至含水量15%左右为宜。
(4)烘干。利用烘干机对晒过的枝叶进行烘干,可起到一定的提香作用,烘到含水量10%左右为宜。
(5)扬风除梗。利用排风扇的风力作用,将分量较重的茎梗吹落在风扇的近处,而分量轻的则吹落在风扇的较远处,从而起到较好的分拣作用。通过扬风除梗,可以除去80%左右的茎梗。
(6)手工拣梗。对一些较轻的茎梗,采用手工剔除。
(7)匀堆包装。烘干枝叶通过两次拣梗后即为成品。对成品进行匀堆后即就可包装入库。番茶包装采用编织袋,根据日方要求,每只编织袋装12g。
成品番茶要求是一片片完整未损破的叶片,色泽黄亮。因此,在加工过程中,如何保持茶叶完整是关键问题。从3年的加工实践看,重点应在手工拣梗和匀堆包装时,尽可能地做到动作轻巧,以减少叶片的破损。
3年来,道人峰茶业有限公司开发有机番茶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特别是经济效益方面,有机番茶是充分利用了原来弃之不用的修剪叶作原料,实现了变废为宝,增加了产值和效益。按每亩150kg修剪叶、6:1的制率、每千克1美元的价格计算,每亩可产有机番茶25kg,亩增产值200元,扣除加工等成本每千克0.5元,每亩可增加净利187元。
有机茶加工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有机茶加工的要求、试验方法和检验规则。
本标准适用于各类有机茶初制、精制加工,再加工和深加工。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 3095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 5749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3、要求
3.1 原料
3.1.1 鲜叶原料应采自颂证的有机茶园,不得混入来自非有机茶园的鲜叶。不得收购掺假、含杂质以及品质劣变的鲜叶或原料。鲜叶运抵加工厂后,应摊放于清洁卫生、设施完好的贮青间;鲜叶禁止直接摊放在地面。
3.1.2 用于加工花茶的鲜花应采自有机种植园或有机转换种植园。颂证的芳香植物可窨制茶叶。
3.1.3 鲜叶和鲜花的运输、验收、贮存操作应避免机械损伤、混杂和污染,并完整、准确地记录鲜叶和鲜花的来源和流转情况。
3.1.4 再加工和深加工产品所用的主要原料应是有机原料,有机原料按质量计不得少于95%(食盐和水除外)。
3.2 辅料
3.2.1 允许使用认证的天然植物作茶叶产品的配料。
3.2.2 茶叶加工中可用制茶专用油、乌桕油润滑与茶叶直接接触的金属表面。
3.2.3 深加工的配料允许使用常规配料,但不得超过总质量的5%。常规配料不得是基因工程产品,应获得有机认证机构的许可,该许可需每年更新。一旦能获得有机食品配料,应立即用有机食品配料替换常规配料。
3.2.4 作为配料的水和食用盐,应符合国家食品卫生标准。
3.2.5 禁止使用人工合成的色素、香料、粘结剂和其他添加剂。
3.2.6 允许使用本标准附录A中所列的添加剂和加工助剂以及调味品、微生物制品;超出此范围的添加剂和加工助剂,应根据附录B进行评估。
3.3 加工厂
3.3.1 茶叶加工厂所处的大气环境不低于GB 3095中规定的二级标准要求。
3.3.2 加工厂离开垃圾场、医院200m以上;离开经常喷洒化学农药的农田100m以上,离开交通主干道20m以上,离开排放“三废”的工业企业500m以上。
3.3.3 茶叶加工用水、冲洗加工设备用水应达到GB 5749的要求。
3.3.4 设计、建筑有机茶加工厂应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的要求。
3.3.5 应有与加工产品、数量相适应的原料、加工和包装车间,车间地面应平整、光洁,易于冲洗;墙壁无污垢,并有防止灰尘侵入的措施。
3.3.6 加工厂应有足够的原料、辅料、半成品和成品仓库。原材料、半成品和成品不得混放。茶叶成品采用符合食品卫生要求的材料包装后,送入具有密闭、防潮和避光的茶叶仓库,有机茶与常规茶应分开贮存。宜用低温保鲜库贮存茶叶。
3.3.7 加工厂粉尘最高容许浓度为每立方米10mg。
3.3.8 加工车间应采光良好、灯光照度达到500 lx以上。
3.3.9 加工厂应有更衣室、盥洗室、工休室,应配有相应的消毒、通风、照明、防蝇、防鼠、防蟑螂、污水排放、存放垃圾和废弃物的设施。
3.3.10 加工厂应有卫生行政管理部门发放的卫生许可证。
3.4 加工设备
3.4.1 不宜使用铅及铅锑合金、铅青铜、锰黄铜、铅黄铜、铸铝及铝合金材料制造接触茶叶的加工零部件。液态加工设备禁止使用易锈蚀的金属材料。
3.4.2 加工设备的炉灶、供热设备应布置在生产车间墙外;需在生产车间内添加燃料,应设搬运燃料的隔离通道,并备有燃料贮藏箱和灰渣贮藏箱。可用电、天然气、柴(重)油、煤作燃料,少用或不用木材作燃料。
3.4.3 加工设备的油箱、供气钢瓶以及锅炉等设施与加工车间应留安全距离。
3.4.4 高噪声设备应安装在车间外或采取降低噪声的措施,车间内噪声不得超过80dB。强烈震动的加工设备应采取必要的防震措施。
3.4.5 允许使用无异味、无毒的竹、木等天然材料以及不锈钢、食品级塑料制成的器具和工具。
3.4.6 新购设备和每年加工开始前要清除设备的防锈油和锈斑。茶季结束后,应清洁、保养加工设备。
3.4.7 有机茶加工应采用专用设备。
3.5 加工人员
3.5.1 加工人员上岗前应经过有机茶知识培训,了解有机茶的生产、加工要求。
3.5.2 加工人员上岗前和每年度均应进行健康检查,持健康证上岗。
3.5.3 加工人员进入加工场所应换鞋、穿戴工作衣、帽,并保持工作服的清洁。包装、精制车间工作人员需戴口罩上岗。
3.5.4 不得在加工和包装场所用餐和进食食品。
3.6 加工方法
3.6.1 加工工艺应保持原料的有效成分和营养成分,可以使用机械、冷冻、加热、微波、烟熏等处理方法、微生物发酵和自然发酵工艺;可以采用提取、浓缩、沉淀和过滤工艺,但提取溶剂仅限于符合国家食品卫生标准的水、乙醇、二氧化碳、氮,在提取和浓缩工艺中不得采用其他化学试剂。
3.6.2 禁止在加工和贮藏过程中采用离子辐射处理。
3.7 质量管理及跟踪
3.7.1 应制定符合国家或地方卫生管理法规的加工卫生管理制度,茶叶加工和茶叶包装场地应在加工开始前全面清洗消毒一次。茶叶深加工厂应每天清洗或消毒。所有加工设备、器具和工具使用前应清洗干净。若与常规加工共用设备,应在常规加工结束后彻底清洗或清洁。保证加工产品不被常规产品或外来物质污染。
3.7.2 应制定和实施质量控制措施,关键工艺应有操作要求和检验方法,并记录执行情况。
3.7.3 应建立原料采购、加工、贮存、运输、入库、出库和销售的完整档案记录,原始记录应保存三年以上。
3.7.4 每批加工产品应编制加工批号或系列号,批号或系列号一直延用到产品终端销售,并在相应的票据上注明加工批号或系列号。
有机茶加工厂的环境建设
近几年随着有机茶的发展,相应地推动了茶叶加工厂的建设与改造。由于环境对于加工厂的卫生质量具有重大影响,因此在有机茶加工厂的建设过程中,首先要对加工厂的环境进行评估,在农业部颁布的《有机茶加工技术规程》(NY/T5198-2002)标准中对有机茶加工厂的环境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它包括了加工厂的外部环境和加工厂的厂区环境。本文结合笔者在实际工作中遇到的情况,就有机茶加工厂的环境建设谈一些个人看法,以供参考。 一、外部环境 有机茶加工厂的外部环境主要包括周边环境、大气和水源3个因素。 1、周边环境 首先,有机茶加工属食品加工范畴,加工厂的环境条件应符合食品类加工厂的环境要求。根据茶叶生产的实际情况,有机茶加工厂应选择在地势相对高而干燥、交通方便、离茶园不太远的地方。要求离开垃圾处理场、各类医院200m以外;离开经常性喷洒农药的作业区100m以外;离开交通主干道20m以外;离开各种排放“三废”和有毒、有害物质的企业500m以外;远离各类开采的矿山以及产生粉尘的采石场;要尽量离开居民生活区,避免生活垃圾、家禽和各种人为因素的污染。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各地都在进行经济开发园区的建设,一些茶叶企业为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和享受有关优惠政策,将加工厂建在经济开发区内,因此要求有机茶加工厂除达到上述要求外,还应注意其周边企业的污染源,防止废水、废气对环境的污染,特别要注意和防范有害异味气体的漂移。通常茶叶加工厂应建在食品加工园区或农业园区内,谨慎建在经济开发区内。另外,有机茶加工厂在生产时不能对周边环境构成污染。 有机茶加工厂是企业的活动中心,通常一些团购客户要对生产厂和供货商进行实地考察或上门采购,因此在选址时应考虑便于客户采购和参观,以吸引客户。另外,还要便于成品茶的运输发货、员工上下班、通讯联络等。有便捷可靠的能源来源,包括输电线路、变电站、煤气站、加油站等。另外应获得规划、土地、建设等政府管理部门的批准,以免在加工厂选址后或建造时,面临被停工、搬迁的局面。不能把加工厂建在通讯电缆的地面上和自然保护区等国家有关法令、法规所规定的禁区内。 2、水源 有机茶加工厂一般都需要用水,包括生产用水和生活用水,其水质必须达到GB5749-1985《生活用水卫生标准》,加工厂周围的水源至少应达到《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1988)的要求。 生产用水指茶叶在加工过程、清洗加工设备和冲洗加工场地中所需的生产性用水。如红茶在发酵时需用水来调节空气的湿度;砖茶、砣茶加工中要把水直接加到茶叶中;虽然绿茶和乌龙茶在加工过程中用水极少,但随着蒸汽杀青机的使用,已使水成为加工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种载体,可见在茶叶加工过程中水都会直接或间接地与茶叶接触。根据有机茶的加工要求,在茶季开始时,要对所有的加工设备和加工场所进行彻底的清洗,因此生产用水将直接影响有机茶的质量。 生活用水指加工厂人员进行日常活动的用水。提倡使用符合标准的、统一供水的自来水。有些加工厂位于山区或半山区,可使用的水源为山泉水或井水,须采取铺设管道和过滤或消毒处理,其水质也要达到GB5749-1985所规定的标准。 3、大气 大气环境应符合GB3095-1996《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中规定的二级标准要求。目前大多数有机茶园基本分布在无工业污染的乡村或山区和半山区,并且都建在距离茶园不太远的地带,基本能符合环境空气质量标准的要求。 二、厂区环境 1、厂区环境建设应与厂房建设结合考虑,要有一定的超前性,以适应企业的发展和市场的变化与需求。加工区应与办公区、生活区隔离,各区要有明显的标识,包括各种诸如“禁止吸烟”、“禁止无关人员进入”等警示牌,并按消防条例规定设立相应的消防设施。一些规模较小的有机茶加工厂,加工区和经营活动等都在同一幢楼中,则须按楼层进行分区,禁止将加工区和生活区安排在同一层楼中。 2、有机茶加工厂应设厂区围墙,使整个加工厂相对封闭,以便于管理和提高安全性。厂区道路应合理设置,保证人员、物资、鲜叶和产品的顺畅流动,路面必须硬化、平整,以减少灰尘、泥土引起的污染;要有相应的排水、排污系统,保证雨天不积水,无蚊蝇滋生地;厂区内应设绿化区或绿化带美化环境,降低噪音。 3、加工厂的电源线、通讯线及其他管线,应按电力设备和通讯电缆及相关要求统一布线,不得随意乱拉、乱接,以免造成安全隐患;提倡在厂区内设立照明灯,方便夜间工作和生活。 总之,有机茶加工厂的环境建设应符合有机茶及相关标准,它将直接关系到企业的形象、管理水平及产品的质量,要避免只重视加工厂房建设而忽视整个厂区环境建设的情况。
有机茶加工与生产的技术要求
有机茶是目前国际公认的一种无公害、无污染、高品位、高质量的饮品。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改善及对人体健康长寿的关注,有机茶被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所认识和青睐。其技术大致如下:一、有机茶的基地的选择 所选定的有机茶基地选择必须符合有机茶的生态环境质量标准,即应该选择在空气清新、水质纯净、土壤未受污染、土质肥沃、茶种优良、周围林木繁茂,具有生物多样性的边缘山区,尽量避开繁华都市的工业区和交通要道。 1.大气要求 基地周围不能有大气污染源,特别是茶园上风口要没有污染源,有害气体的排放应达到国家大气环境有一级标准。生产、生活用的燃煤锅须配备除尘防硫设备,符合有机食品的大气环境质量标准。 2.水源要求 地表水、地下水的水质清洁无污染,基地上游无污染,生产、生活用水符合有机食品的水质标准。 3.土壤要求 基地土壤元素位于背景值正常区域,周围没有金属或金属矿山或农药污染,土壤肥力较高,符和有机食品的土壤标准。 4.茶树品种的要求 最主要的是抗逆性(抗病虫、抗寒冷、抗干旱等)要好,生长势要强,同时要求选择种性纯发芽整齐的茶园作为基地。若要规划新种茶园,还应考虑采用无性系良种,并以早、中、迟品种合理搭配。二、有机茶基地的环境保护与建设 1.保护与营造防护林带 对基地周围原有的林带,特别是上风口的林木要严格实行保护,使它成为基地的一道防护林带。若是基地周围原有林木稀少,特别是在上风口,要营造有利与茶树良好生长的防护林带。林带与茶行需隔开2米以上,中间开隔离沟。树种要求速生、抗风力强,如杉木、马尾松、泡桐、合欢。 2.行道树和遮阴树 对茶园中原有的树木只要对茶树生长无不良影响的应当保留并加以护育,使之成为茶园的行道树和遮阴树。茶园中原有树木稀少的,要适当补种行道树和遮阴树,但不宜种的太密。适宜选择根深枝少冬落叶,且与茶树无共同病虫害的经济林或观赏林。 3.堤壁护理 对梯地茶园梯壁上的杂草要以割代锄,或在梯壁上种绿肥、护坡植物,如爬地兰、无刺含羞草、大豆、金光菊、三叶猪屎豆等。 4.种植绿肥,陪肥土壤 幼龄茶园与更新改造的茶园中宜种绿肥作物,以利茶树生长与改良土壤。1-2年生茶园选用矮生匍匐或半匍匐型的绿肥,如伏花生、大绿豆等。3年生茶园,可选用根浅、株型矮,生长快的绿肥,如黑毛豆、小绿豆等。4年生茶园选用伞型株体高的绿肥,如山毛豆、木豆等。更新改造的茶园,宜选用生长期短、早熟矮生的绿肥,如无豇豆等。 5.茶园铺草 铺草材料因地制宜,稻草、麦秆、豆秸、绿肥、山野杂草、晒场废弃物,落叶、木屑、茶枝等都可用。铺草厚度以不露出地面为佳,约10CM,一般每亩铺草量为1000-1500KG。铺草时间,若用于抗旱防冻,可在10-11月进行,次年秋季深埋当肥料;若用于抗旱保水在5-6月为宜。干旱过后,在9-10月深埋当肥料。 6.茶树种苗 用于更换茶树品种或发展新茶园的种苗,必须产自有机茶基地,不准非有机茶基地的种苗进入有机茶基地种植。三、有机茶园的施肥原则与施肥技术 有机茶园施肥以农家肥为主,配合施腐殖酸类肥料、微生物肥料及无机肥料等,禁止使用有害的垃圾与污泥。医院粪便及化学肥料。所用肥料有以下几种;(1)农家肥料。包括腐熟的厩肥、人粪便沼气肥、堆肥、沤肥、绿肥秸秆、各类未受污染的泥肥及饼肥(必须经高温发酵后使用)。(2)绿肥。适宜夏季的有豇豆、绿豆、大豆、大叶猪屎豆等;适宜做冬季绿肥的有苜黄花蓿、紫云英、金光菊、蚕豆、豌豆、肥田萝卜等;还有多年生的绿肥如爬地兰、木豆、紫穗槐等。绿肥可以在盛花期直翻埋,也可制成堆肥或沤肥,还可兼做茶园覆盖物。(3)商品肥料。包括商品有机肥、腐殖酸类肥料、微生物肥料、半有机肥料、无机肥料(如磷矿粉、矿物钾肥、钙镁磷肥、脱氟磷肥、硫钾肥等)。其他还有鱼渣、骨粉等有机肥。四、有机茶基地的耕作与施肥 1.浅耕与追肥 浅耕追肥结合人工锄草进行,依茶园杂草发生情况,一年2-3次,第一次春茶前既越冬芽萌动前10-15天,第二次在春茶后,第三次在夏茶后。浅耕后施催芽肥,以腐熟的人粪便为主,结合开横沟蓄水,防止水土流失与抗旱。 2.深耕与施肥 深耕次数和时间视具体情况,一年1或一、二年一次,以9-10月为最佳时期。深耕深度通常在30CM左右。基肥可在深耕时施入,用量为堆肥或沤肥1000KG/亩或饼肥200-300KG/亩及配施适量的钙镁磷肥,硫酸钾。 五、有机茶基地的病虫草害的防治 有机茶基地的病虫草害的防治,要以改善生态环境,保护天敌,控制病虫草害发生,预防为主,防重于治为原则。可以采用农业、生物及物理等防治措施,禁止使用人工化学合成的农药及增效剂。 1.生物防治 农业防治措施主要有及时采摘,适度修剪,勤除杂草,秋冬季深耕、清园,合理施肥和采用茶树良种等。通过以上措施可改善茶树生长环境,增强茶树抗性,控制及减少病虫害的发生及危害。 2.生物防治 生物防治主要有释放或保护寄生性、捕食性的天敌昆虫,使用活体病原微生物制剂、昆虫病毒制剂以及植物源杀虫剂、杀毒剂等。这些防治措施只要使用得当,也能收到叫好的效果,且无残留。 3.物理防治 物理防治措施主要有人工捕杀或摘除,利用害虫的趋光性用灯光诱杀,利用性激素诱杀以及糖醋诱杀,高温下爆晒土壤等等。只要掌握好防治适期,同样可收到较好较好的效果。六、有机茶加工厂周围环境与厂内卫生 1.加工厂周围环境卫生 (1)有机茶加工厂应远离公共厕所、居民区垃圾场(箱)、畜牧场、医院粪池等污染源建在其他工厂及有潜在污染源主要风向的上风向处。 (2)绿化、美化厂区周围环境,厂内主要道路应铺设硬质路面,易于排水,符合加工有机茶的环境卫生质量标准。 2.厂内卫生要求 车间和仓库房屋应建筑牢固,空气流通,采光明亮,并有防蝇、防尘、防潮措施,达到室内无蚊蝇,地面无尘埃,墙壁、门窗无霉斑,清洁卫生,符合卫生,符合加工有机茶的室内卫生质量标准。七、有机茶原料采收、加工、包装、储藏、运输的管理规则 1.加工厂设一名企业领导负责产品质量和卫生管理,并配有专人具体负责。产品质量与卫生管理制度要层层落实,生产过程中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和处理。 2.按加工有机茶的标准采收原料,不合理的和受污染的鲜叶不准采收。坚持原料进厂验收,不符和标准的鲜叶和非有机茶基地采收的鲜叶不准进厂或另行进行处理。进厂的鲜叶需在蓄青车间摊放,以保持原料的新鲜、清洁、卫生。 3.茶叶加工按不同的茶类要求,执行不同的工艺流程和操作规范。各道工序间半成品或成品的交接必须实行自检互检,并将结果记入档案,以备质量跟踪检查。若发现有次品与劣变产品,均需分开摊放与处理,绝对不能混入正品茶中。 4.随时保持加工车间卫生、整洁,工具等存放要井然有序,每一作业班后,对工具、设备、车间、地面、墙壁均需清理干净,关好门窗。 5.茶机润滑油采用食用油,严禁携带有毒、有异味或与加工无关的杂物进入车间,不准在加工厂地内用餐饮食、抽烟或随地吐痰。 6.车间人员按规定着装,非车间人员,包括来厂参观的人员,都按同样要求着装入内。 7.定期对车间人员进行体检,身体不健康或带传染病菌者均不能上岗。 8.经产品检验合格的成品必须在干燥、卫生的环境及时包装入库。包装容器应该干燥、清洁、无异味,符合食品卫生标准。包装要牢固、密封、防潮、能保持茶的品质。定型包装上要印注有天然食品标志与质量标准及生产日期等。有机茶专用仓库内绝对不能存放非有机茶食品。 9.储藏与运输要按有机茶保存和卫生要求进行。
苦菜有机产品的加工技术
1、有机苦菜啤酒。大麦芽→干燥→粉碎→添加辅料→糖化→过滤→加入酒花→浸提→主发酵→后发酵→加入苦菜→浸提→过滤→杀菌→罐装。啤酒主发酵条件一般为6-12℃,7天,后发酵3.2-0℃,35-40天。可加入干制的苦菜根或杀菌后的苦菜汁,浸提7-15天。本品由发酵产生二氧化碳,不加苯甲酸钠、人工二氧化碳和增泡剂。产品含天然vc、苦菜苷与叶绿素,色泽青绿,口感清爽,夏季饮用不上火。
2、有机苦菜茶。新鲜苦菜→清洗→干制→烘烤→冷却→与绿茶混合→矿泉水→浸提→调配→过滤→uht杀菌→罐装。苦菜干制采用自然晒干或烘房烘干,烘烤用烤箱或铁锅,160℃,30秒-1分钟,烤至外表微黄。把绿茶与苦菜加入矿泉水中低温浸提。调配时可加入蜂蜜、白砂糖。uht即超高温灭菌,营养损失少。苦菜茶含维生素、矿物质、苦菜苷、茶多酚,可清热降火,预防感冒,降低血脂。
3、苦菜乳酸饮料。鲜苦菜→清洗→热烫→榨汁→调配→杀菌→接种发酵→调配→过滤均质→脱气→灭菌→罐装。热烫条件为85℃,5分钟,热烫可灭酶,以防止褐变和维生素氧化,提高出汁率。榨汁后可用白砂糖、食盐进行调配。发酵前灭菌,90℃,5分钟,采用植物乳杆菌、肠膜明串珠菌等进行混合共生发酵,以产生较优良的风味。发酵温度35-40℃,当总酸度达到0.7-0.8时结束。发酵后酸度过高,可加入白砂糖、矿泉水调配到口味适中。该产品vc保存率较高,亚硝酸盐含量低于新鲜蔬菜,含天然乳酸,饮用安全,具有开胃保健作用。
4、苦菜复合果蔬汁。原料→清洗→榨汁→调配→过滤→均质→脱气→杀菌→罐装。原料可选苦菜、苹果、山楂、胡萝卜等,uht灭菌,无菌砖包装,产品富含维生素、矿物质、低聚糖、纤维素等,具有美容、保健、降血脂的功效。
5、苦菜冰淇淋。配料→混合→过滤→均汁→杀菌→冷却成熟→冻结→搅拌→包装→硬化→成品。配料为鲜牛奶、鲜奶油、奶粉、苦菜汁、可可粉、天然果胶、卵磷脂。配料溶解混合均匀,总固形物在40%左右。uht杀菌,100-130℃,3-5秒。然后冷却至2-4℃,保持4-12小时使其成熟。在冰淇淋机中,-12至-18℃条件下,冻结搅拌10分钟。包装,-18℃硬化12小时即成。
6、苦菜果醋。苦菜、苹果→清洗→破碎→酒精发酵→醋酸发酵→淋醋→杀菌→罐装。原料中苦菜约占20-30%的比例,苦菜在沸水中烫3-5分钟,苹果煮20-30分钟,冷却,破碎机破碎。接种酒精酵母3-5%,28-30℃,发酵5-7天。酒精发酵后,加入原料50%的谷壳、10%醋母液搅匀,在30-35℃下进行醋酸发酵,定时翻搅,供给空气,促进醋化。半月后加入3%食盐制胚,陈酿7天左右。淋醋,70℃杀菌10分钟即成。
7、苦菜泥。苦菜→清洗→热烫→打泥→调配→加热浓缩→罐装→杀菌→成品。选新鲜幼嫩带根苦菜,清洗干净,85℃热烫3分钟。用打浆机打成均匀细泥状,加入适量白砂糖、食盐、天然果胶、矿泉水调配均匀。减压浓缩,条件是650毫米汞柱,50-60℃,可溶性固形物在60%左右。玻璃瓶罐装,沸水杀菌5-10分钟,冷却即成。
8、苦菜奶片。苦菜提取物、奶粉压片而成。
9、苦菜咖啡。苦菜粉、咖啡豆粉调配而成。
10、苦菜冻干粉。苦菜→清洗→烫漂→冷却干燥→磨粉→真空包装。选新鲜整株带根苦菜,清洗,90℃热烫1-2分钟,冷却,冷却到-18℃,真空升华干燥,磨粉机磨碎,真空包装。苦菜粉可广泛应用于食品工业与制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