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和白茶制作工序。
制作工序分杀青、摊凉、初烘、复摊凉、初包、复烘、再包、焙干等8道工序,历时三四天之久。
杀青
在20°的斜锅中进行,锅子在鲜叶杀青前磨光打蜡,火温掌握“先高(100~120℃)后低(80℃)”,每锅投叶量300克左右。茶叶下锅后,两手轻轻捞起,由怀内向前推去,再上抛抖散,让茶芽沿锅下滑。动作要灵活、轻巧,切忌重力摩擦,防止芽头弯曲、脱毫、茶色深暗。约经4~5分钟,芽蒂萎软清气消失,发出茶香,减重率达30%左右,即可出锅。
摊凉
杀青叶出锅后,盛于小篾盘中,轻轻杨簸数次,散发热气,清除细末杂片。摊凉4~5分钟,即可初烘。
初烘
放在炭火炕灶上初烘,温度掌握在50~60℃,烘20~30分钟,至五成干左右。初烘程度要掌握适当,过于,初包闷黄时转色困难,叶色仍青绿,达不到香高色黄的要求;过湿,香气低闷,色泽发暗。
初包
初烘叶稍经摊凉,即用牛皮纸包好,每包1.5公斤左右,置于箱内,放置40~48小时,谓之初包闷黄,以促使君山银针特有色香味的形成,为君山银针制造的重要工序。每包茶叶不可过多或过少,太多化学变化剧烈,芽易发暗,太少色变缓慢,难以达到初包的要求。由于包闷时氧化放热,包内温度逐升,24小时后,可能达30℃左右,应及时翻包,以使转色均匀。初包时间长短,与气温密切相关。当气温20C左右,约40小时,气温低应当延长。当芽现黄色即可松包复烘。通过初包,银针品质风格基本形成。
复烘与摊凉
复供的目的在于进一步蒸发水分,固定已形成的有效物质,减缓在复包过程中某些物质的转化。温度50℃左右,时间约一小时,烘至八成干即可。若初包变色不足,即烘至七成干为宜。下烘后进行摊凉,排凉的目的与初烘后相同。
复包
方法与初包相同。历时20小时左右。待茶芽色泽金黄,香气浓郁即为适度。
足火
足火温度50~55℃,烘量每次约0.5公斤,倍至足干止。
加工完毕,按芽头肥瘦、曲直、色泽亮暗进行分级。以壮实、挺直、亮黄者为上;瘦弱、弯曲、暗黄者欢之。
贮藏
将石膏烧热捣碎,铺于箱底,上垫两层皮纸,将茶叶用皮纸分装成小包,放在皮纸上面,封好箱盖。只要注意适时更换石膏,银针品质经久不变。
延伸阅读
茶叶常识:霍山黄芽的制作工序
霍山黄芽的制作工序分为:杀青、初烘、摊放、复烘、足烘五道工序。
一、杀青
用口径60-70厘米的平锅,两锅或三锅砌成一灶,两口锅分生锅和熟锅,三口锅分里锅(生锅)、中锅和外锅(熟锅)。以木炭为燃料。生锅温度较高,鲜叶下锅能听到有炒芝麻的响声为度,每锅投叶量100克左右。杀青用芦花帚或高粱帚炒制,生锅快炒透炒,叶子要捞净抖开,用力宜轻,不伤毫芽。熟锅继续完成杀青,要与生锅配合得当,防止“上锅催下锅,下锅等上锅”。至杀青适度,即起锅摊凉。
二、初烘
初烘用烘笼烘焙,火温100oC左右,每烘摊放5-6锅杀青叶,烘时勤翻匀摊,至五、六成干时,二烘并为一烘继续烘焙,约七成干时下烘。
三、摊放
摊放1-2天,使其回潮黄变,剔除片杂后复烘。
四、复烘
将黄变后的茶叶继续烘焙,以蒸发水分,抑制黄变,温度视黄变程度而定,黄变程度不足,温度宜低,黄变适度时温度则要高。一般控制火温在90oC左右,烘至八、九成干为止。然后再任其回潮1-2天,以促使进一步黄变。
五、足烘
温度100-120oC,以增进茶香,翻烘要勤、轻、匀,烘至足干,趁热装筒封盖。
霍山黄芽的品质特点是,外形似雀舌,芽叶细嫩多毫,叶色嫩黄,汤色黄绿清明,香气鲜爽,有熟栗子香,滋味醇厚回甜,叶低黄亮,嫩匀厚实。
独特的生态环境和优良的茶树品种造就了霍山黄芽优秀的品质,它的茶叶芳香物质及其主要生化成分含量十分丰富。据农业部茶叶质量检测中心检测显示,霍山黄芽的香气成分共有46种之多,其中香叶醇含量高出一般名茶5倍之多;同时,霍山黄芽还富含氨基酸、茶多酚、咖啡等生化成分,虽不能”久服得仙”,但长饮霍山黄芽,确实有益于身体健康。据史料记载,自唐至清,霍山黄芽历代都被列为贡茶。
霍山黄芽唐时为饼茶,唐“膳夫经手金录”载:”有寿州霍山小团,此可能仿造小片龙芽作为贡品,其数甚微,古称霍山黄芽乃取一旗一枪,古人描述其状如甲片,叶软如蝉翼是未经压制之散茶也。”宋代开设霍山茶场,茶叶主要运销苏州、扬州、山西、山东、河南、东北等地。明朝万历年间,霍山县令王毗翁《黄芽焙茗诗》云:“露蕊纤纤才吐碧,即防叶老采须忙。家家篝火山窗下,每到春来一县香。
茶叶常识:君山银针介绍
君山银针是我国“十大名茶”之一,产于湖南省洞庭湖中的君山岛上,属于黄茶类针形茶,有”金镶玉”之称。君山茶,始于唐代,清代纳入贡茶。旧时曾经用过黄翎毛、白毛尖等名,后来,因为它的茶芽挺直,布满白毫,形似银针而得名“君山银针”。
君山又名洞庭山,岛上土壤肥沃,多为砂质土壤,年平均温度16~17度,年平均降水量为1340毫米,三月至九月间的相对湿度约为80%,气候非常湿润。每当春夏季节,湖水蒸发,云雾弥漫,岛上竹木丛生,生态环境十分适宜茶树的生长。
君山银针茶于清明前三四天开采,以春茶首轮嫩芽制作,且须选肥壮、多毫、长25~30毫米的嫩芽,经拣选后,以大小匀齐的壮芽制作银针。
君山银针的制作工艺非常精湛,需经过杀青、摊凉、复包、足火等八道工序,历时三四天之久。优质的君山银针茶在制作时特别注意杀青、包黄与烘焙的过程。
根据芽头的肥壮程度,君山银针可以分外特号、一号、二号三个档次。君山银针的质量超群,风格独特,为黄茶之珍品。它的外形,芽头茁壮、坚实挺直、白毫如羽,芽身金黄发亮,内质毫香鲜嫩。冲泡后,芽竖悬汤中冲升水面,徐徐下沉,再升再沉,三起三落,蔚成趣观,而汤色杏黄明净,叶底肥厚匀亮,滋味甘醇甜爽,久置不变其味。
茶叶常识:云海白毫茶的制作工序
白毫茶采摘细嫩,采摘标准为一芽一叶半开展或初展,要求芽叶大小、长短、色泽均匀一致。芽叶采回后做到及时摊放,及时加工,保持芽叶新鲜。云海白毫茶为手工炒制。
主要工艺分蒸青、揉捻、炒二青、理条整形、复炒、干燥等六道工序。
工序一:蒸青
目的是利用蒸气破坏芽叶内的酶活性。蒸青锅锅径为30厘米,蒸汽温度95℃左右,每锅投叶量300克,历时2.5分钟左右,蒸好下锅摊凉2~3分钟。
工序二:揉捻
采用手工推揉方法,揉至茶汁溢出,有粘手感,成条率达90%以上为适,历时10分钟左右。
工序三:炒二青
目的是失水和初步做形。锅温先高后低,一般为90~70℃。炒制时以抖为主,以便尽快散发水分。当炒至六成干时,改用快速轻搓手法,以达到芽叶完整,失水均匀的目的,当茶叶干度约七成干时起锅,历时8分钟左右。
工序四:理条整形
理条整形是云海白毫成形的关键工序。通过理、拉、搓等手法,达到理齐茶条,拉直、搓紧条索的目的。锅温60~70℃,历时15分钟左右。
工序五:复炒
通过继续做形和失水,达到定形的目的。锅温50℃左右,继续采用理、拉、搓的手法炒制,当茶叶条索紧直圆浑,干度达九成时起锅摊凉。
工序六:干燥
采用烘笼或烘房进行,掌握文火慢烘的原则,达到增进香气,干度均匀一致的目的。烘温50~60℃,烘时2小时左右。当含水量达6~7%,手捻茶叶即成末,起烘摊凉装箱贮藏。
云海白毫的品质特点是条索紧直圆浑,锋苗挺秀,满披白毫,香气清鲜,滋味浓爽,甘美如饴,汤色黄绿明亮,叶底嫩匀明亮。常饮云海白毫,能消解油腻,增强血管弹性,对冠心病、高血压患者大有裨益。
杀青对云海白毫品质起着决定性作用。通过高温,破坏鲜叶中酶的特性,制止多酚类物质氧化,以防止叶子红变;同时蒸发叶内的部分水份,使叶子变软,为揉捻造形创造条件。
随着水分的蒸发,鲜叶中具有青草气的低沸点芳香物质挥发消失,从而是茶叶香气得到改善.除特种茶外,该过程均在杀青机中进行。影响杀青质量的因素有杀青温度、投叶量、杀青机种类、时间、杀青方式等。
它们是一个整体,互相牵连制约。揉捻是云海白毫塑造外形的一道工序。通过利用外力作用,使叶片揉破变轻,卷转成条,体积缩小,且便于冲泡。同时部分茶汁挤溢附着在叶表面,对提高茶滋味浓度也有重要作用。制云海白毫的揉捻工序有冷揉与热揉之分。所谓冷揉,即杀青叶经过摊凉后揉捻;热揉则是杀青叶不经摊凉而趁热进行的揉捻。
嫩叶宜冷揉以保持黄绿明亮之汤色于嫩绿的叶底,老叶宜热揉以利于条索紧结,减少碎末。目前,除名茶仍用手工操作外,大宗云海白毫的揉捻作业已实现机械化。干燥的目的,蒸发水分,并整理外形,充分发挥茶香。
干燥方法,有烘干、炒干和晒干三种形式。云海白毫的干燥工序,一般先经过烘干,然后再进行炒干。
因揉捻后的茶叶,含水量仍很高,如果直接炒干,会在炒干机的锅内很快结成团块,茶汁易粘结锅壁。故此,茶叶先进行烘干,使含水量降低至符合锅炒的要求。
茶叶知识:茶叶的采摘制作工序
我国大部分产茶地区,茶树生长和茶叶采制是有季节性的。通常按采制时间,划分为春、夏、秋三季茶。那么这些不同季节的茶它大致的采摘、制作过程是怎样的?在茶叶采制过程中,春、夏、秋三季茶具体又有哪些区别?接下来,我们就来看看。如何进行茶叶采摘?茶树采摘的对象是新梢,它是茶树的主要营养器官,是茶树制造养分的;工厂;,要解决好这一矛盾,关健是实行合理采摘。合理采摘就是根据茶树的生长特点,正确解决好茶树采叶与留叶的关系。通过采摘,做到提高产量与改进品质相结合,当年,当季增产与延长茶树经济年龄相结合。茶叶采摘的方法和步骤:按照标准及时采摘;合理留叶;掌握好开采期;鲜叶集运;采茶技巧那茶叶什么时候采摘最好?茶叶采摘的最佳时间是什么时候?那就是茶叶在得到足够的滋养,并且生长鲜嫩的时候。在我国,茶叶更多的时候是生长在南方地区,因为南方地区有着充足的日照还有降雨,这样才能够使茶叶有着更好的营养,三月或者四月是我国的一种采摘时间,这个时候茶叶生长的比较适合了。茶叶采摘的最佳时间是什么时候?另一个茶叶最佳采摘时间就是九月份了,在经过了夏季充足的光照和降雨之后,可以看到茶叶生长得很好。这个时候去采摘的话,你就可以得到非常鲜嫩的茶叶了,味道比较的清香,并且纯正。因此,九月也是茶叶的最佳采摘时间了。茶叶采摘标准可以分为哪几种?茶叶采摘标准,主要是根据茶类对新梢嫩度与品质的要求和产量因素进行确定的,最终是力求取得最高的经济效益。中国茶类丰富多彩,品质特征各具一格。因此,对茶叶采摘标准的要求,差异很大,归纳起来,大至可分为四种情况。⑴细嫩采。采用这种采摘标准采制的茶叶,主要用来制作高级名茶。如高级西湖龙井、洞庭碧螺春、君山银针、黄山毛峰、庐山云雾等,对鲜叶嫩度要求很高,一般是采摘茶芽和一芽一叶,以及一芽二叶初展的新梢。前人称采"麦颗"、"旗枪"、"莲心"茶,指的就是这个意思。这种采摘标准,花工夫,产量不多,季节性强,大多在春茶前期采摘。⑵适中采。采用这种采摘标准采制的茶叶,主要用来制作大宗茶类。如内销和外销的眉茶、珠茶、工夫红茶、红碎茶等,要求鲜叶嫩度适中,一般以采一芽二叶为主,兼采一芽三叶和幼嫩的对夹叶。这种采摘标准,茶叶品质较好,产量也较高,经济效益也不差,是中国目前采用最普遍的采摘标准。⑶成熟采。采用这种采摘标准采采割的茶叶,主要用来制作边销茶。它为了适应边疆兄弟民族的特殊需要,茯砖茶原料采摘标准需等到新梢快顶芽停止生长,下部基本成熟时,采去一芽四、五叶和对夹三、四叶。南路边茶为适应藏族同胞熬煮掺和酥油的特殊饮茶习惯,要求滋味醇和,回味甘润,所以,采摘标准需待新梢成熟,下部老化时才用刀割去新枝基部一、二片成叶以上全部枝梢。这种采摘方法,采摘批次少,化工并不多。⑷特种采。这种采摘标准采制的茶叶,主要用来制造一些传统的特种茶。如乌龙茶,它要求有独特的滋味和香气。采摘标准是俟新梢长到顶芽停止生长,顶叶尚未"开面"时采下二至四叶比较适宜,俗称"开面采"。如采摘鲜叶太嫩,制成的乌龙茶,色泽红褐灰暗,香低味涩;采摘鲜叶太老,外形显得粗大,色泽干枯,滋味淡薄。据鲜叶内含成份分析表明,采摘二、三叶中开面梢最适宜制乌龙茶。这种采摘标准,全年采摘批次不多,产量不高。茶叶制作过程大致是怎样的?茶是采摘茶树的嫩芽或新叶当原料,经过一连串的制作过程而制成的。一般制茶过程为:采青→萎凋→发酵→杀青→揉捻→干燥→(初制茶)→精制→加工→包装→(成品)茶叶采制有季节性,那春、夏、秋三季茶有何区别?一、春茶开春温度较低,雨量充分,再加上茶树经过了半年冬季的休养生息,使得春季茶芽肥硕,色泽翠绿,叶质柔软,且含有丰富的维生素,特别是氨基酸,使春茶滋味鲜活,香气宜人。春茶由于茶树营养物质丰富,故而叶肉肥厚,芳香物质和维生素含量较高,滋味鲜爽,香气强烈,外形条索紧结重实。二、夏茶夏茶新梢生长迅速,但很容易老化。茶叶中的氨基酸、维生素的含量明显减少,花青素、咖啡碱、茶多酚含量明显增加,味显苦涩。经过夏季的酷热,到白露前后,茶树进入生长佳期,这个时节采摘的秋茶,品质较好。白露过后,天气渐凉,夜间水汽在茶树上凝结成露,尖尖的茶叶沾着露珠,秋茶便具有一股独特的甘醇清香,深受茶客们的喜爱。三、秋茶秋天天高气爽,气候宜人,日照长,雨水较少,茶树经过了春夏的采摘,其内的营养成分有所亏缺,此时制成的茶叶,内含物略显贫乏。但秋茶因生长时日照时间长,气温转低,有利于茶叶中芳香物质的形成和积累,有了;春水秋香;之说。;春水秋香;,顾名思义,春茶柔美,茶汤滋味浓,韵味强,口感佳,回味久,秋茶香气高,韵味长。茶叶采制讲求的是天时、地利、人和三者的结合。在茶叶采摘的过程中光有地利与人和,没有天时的配合,不仅茶叶产量会减少,茶叶品质也会受到影响。在茶叶制作的过程中光有天时和地理,没有人和的配合,同样茶叶的品质也会受很大的影响。所以茶叶的采制,对于茶叶来所非常重要,每一个环节都要掌控好,不然的话直接导致茶叶成品的数量和质量的高低好坏,进而影响在面市销售。
政和白茶制作工序
白茶的制作工序是比较复杂的,白茶在制作过程中最重要的就是采摘茶叶,在采摘茶叶的时候一定要挑选时机的。
相对于有形的物质文化遗产而言,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种无形的文化遗产,它具体来说是指各族人民世代相承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及文化空间,包括语言、民间文学、民间表演艺术、传统手工技能、民俗活动、礼仪与节庆,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与实践等。从国家和省市正积极进行申报非物质文化项目来说,无形的文化遗产的保护受到人们的重视。
政和白茶生产地域位于闽北,其传统制作技艺融合了当地数千年历史文化、自然地理、民俗风情;具有自然、科学、优质的特点,且传承久远,又处于革新创制的过程,独具科学艺术魅力。政和白茶传统的制作工艺中“人”是主要因素,即便在机械化十分先进的年代,许多环节都需要人工操作.而且各个环节的时间和程度都得靠人为判断,制茶师的经验和悟性决定茶叶制作的结果,总体应遵循“看茶做茶,看天做茶”的原则,其流程可分为:采摘、萎凋、拣剔、干燥。
白茶:
一、采摘:
白茶鲜叶的春茶开始采摘时间因地区、茶树品种以及制茶种类而不同。从区域来看,由于政和县内的海拔较高,境内许多土地面积海拔在800m以上,春寒延续较长,因此开采时间总体较晚:局部来看,海拔高的茶山比海拔低的茶山开采时间要晚。从品种来划分,政和大白较水仙白早,银针较白牡丹、贡眉早。白茶鲜叶采摘标准按照白茶的等级来划分,白毫银针采肥壮单芽,白牡丹采一芽一二叶、一芽二三叶,寿眉、贡眉采单叶。按照时令划分,大致可以分为春茶、夏茶、秋茶:不同季节的茶,其特征也不同,如表2所示。
白茶十不采谚语:
雨天不采,露水未干不采,细瘦芽不采,紫色芽头不采,风伤芽不采,人为损伤芽不采,虫伤芽不采,心芽不采,空心芽不采,病态芽不采。
采摘应遵循原则:
适时采摘:
幼龄茶树开采期:幼树开采依茶树栽种的时间和茶树的生长情况而定一般在种植后经定剪和培育三四年后,灌木茶树高达60~70cm,半乔木型达70-80cm,即可开采。
每个茶季开采期:掌握“前期适当早,中期刚刚好,后期不粗老”的原则当春茶新梢一芽二叶达到20%左右,当夏、秋两季茶树顶梢茶叶达到采摘标准时,即可开采。
分批勤采:
根据新梢生长速度和花色品种对原料要求。春茶3~5d,夏茶和秋茶前期5~7d,秋茶后期8~10d采摘一批次,每轮采收4~6批次。
白茶的口感是非常好的,但是在冲泡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水温。
君山银针是怎么制作的?
制作工序分杀青、摊凉、初烘、复摊凉、初包、复烘、再包、焙干等8道工序,历时三四天之久。 杀青:在20 的斜锅中进行,锅子在鲜叶杀青前磨光打蜡,火温掌握先高后
制作工序分杀青、摊凉、初烘、复摊凉、初包、复烘、再包、焙干等8道工序,历时三四天之久。
杀青:在20° 的斜锅中进行,锅子在鲜叶杀青前磨光打蜡,火温掌握;先高后低;,每锅投叶量300克左右。茶叶下锅后,两手轻轻捞起,由 怀内向前推去,再上抛抖散,让茶芽沿锅下滑。动作要灵活、轻巧,切忌重力摩擦,防止芽头弯曲、脱毫、茶色深暗。约经4~5分钟,芽蒂萎软清气消失,发出茶 香,减重率达30%左右,即可出锅。
摊凉:杀青叶出锅后,盛于小篾盘中,轻轻杨簸数次,散发热气,清除细末杂片。摊凉4~5分钟,即可初烘。
初烘:放在炭火炕灶上初烘,温度掌握在50~60℃,烘20~30分钟,至五成干左右。初烘程度要掌握适当,过于,初包闷黄时转色困难,叶色仍青绿,达不到香高色黄的要求;过湿,香气低闷,色泽发暗。
初包:初烘叶稍经摊凉,即用牛皮纸包好,每包1.5公斤左右,置于箱内,放置40~48小时,谓之初包闷黄,以促使君山银针特有色香味的形成,为君山银针 制造的重要工序。每包茶叶不可过多或过少,太多化学变化剧烈,芽易发暗,太少色变缓慢,难以达到初包的要求。由于包闷时氧化放热,包内温度逐升,24小时 后,可能达30℃左右,应及时翻包,以使转色均匀。初包时间长短,与气温密切相关。当气温20C左右,约40小时,气温低应当延长。当芽现黄色即可松包复 烘。通过初包,银针品质风格基本形成。
复烘与摊凉:复供的目的在于进一步蒸发水分,固定已形成的有效物质,减缓在复包过程中某些物质的转化。温度50℃左右,时间约一小时,烘至八成干即可。若初包变色不足,即烘至七成干为宜。下烘后进行摊凉,排凉的目的与初烘后相同。
复包:方法与初包相同。历时20小时左右。待茶芽色泽金黄,香气浓郁即为适度。
足火:足火温度50~55℃,烘量每次约0.5公斤,倍至足干止。
加工完毕,按芽头肥瘦、曲直、色泽亮暗进行分级。以壮实、挺直、亮黄者为上;瘦弱、弯曲、暗黄者欢之。
贮藏:将石膏烧热捣碎,铺于箱底,上垫两层皮纸,将茶叶用皮纸分装成小包,放在皮纸上面,封好箱盖。只要注意适时更换石膏,银针品质经久不变。
君山银针的采摘和制作
君山银针始于唐代,清朝时被列为“贡茶”,属黄茶类别。很多茶友也因为此茶鲜甜、清爽的口感,而逐渐喜欢上此茶的,而这种口感君山银针的采摘和制作工艺是密不可分的。如要你对此茶的采摘及制作工艺不了解的话,那就一起来看看本文的内容介绍,希望对各位茶友有所帮助。
君山银针采摘开始于清明前三天左右,直接从茶树上拣采芽头。为防止擦伤芽头和茸毛,盛茶篮内衬有白布。芽头要求长25~30毫米,宽3~4毫米,芽蒂长约 2毫米,肥硕重实,一芽头包含三、四个已分化却未展开的叶片。雨天不采、露水芽不采、紫色芽不采、空心芽不采、开口芽不采、冻伤芽不采、虫伤芽不采、瘦弱 芽不采、过长过短芽不采,即所谓君山银针的“九不采”。
君山银针的制作工艺特别精细而又别具一格,分杀青、摊凉、初烘、初包、复烘、摊凉、发包、足火八道工序。历时三昼夜,长达70多小时之久。
杀青:在20度的斜锅中进行,锅子在鲜叶杀青前磨光打蜡,火温掌握“先高(100一120℃)后低(80℃)”,每锅投叶量300克左右。茶叶下锅 后。两手轻轻捞起,由怀内向前推去,再上抛抖散,让茶芽沿锅下滑。动作要灵活、轻巧,切忌重力摩擦,防止芽头弯曲、脱毫、茶色深暗。约经4—5分钟,芽蒂 萎软,青气消失,发出茶香,减重率达30%左右,即可出锅。
摊凉:杀青叶出锅后,盛于小蔑盘中,轻轻扬簸数次,散发热气,清除细末杂片。摊凉4—5分钟,即可初烘。
初烘:放在炭火炕灶上初烘,温度掌据在50~60℃,烘20~30分钟,至五成干左右。初烘程度要掌握适当,过干,初包闷黄时转色困难,叶色仍青绿,达不到香高色黄的要求;过湿,香气低闷,色泽发暗。
初包初烘叶稍经摊凉,即用牛皮纸包好,每包1。5公斤左右,置于箱内,放置40—43小时,谓之初包闷黄,以促使君山银针特有色香味的形成。为君山银 针制造的重要工序。每包茶叶不可过多或过少,太多化学变化剧烈,芽易发暗,太少色变缓慢,难以达到初他的要求。由于包闷时氧化放热,包内温度逐升,24小 时后,可能达30℃左右,应及时翻包,以使转色均勾。初包时间长短,与气温密切相关。当气温20℃左右,约40小时,气温低应当延长。当芽现黄色即可松包 复烘。通过初包,银针品质风格基本形成。
复烘与摊凉:复烘的目的在于进一步蒸发水分,固定已形成的有效物质,减缓在复包过程中某些物质的转化。温度50℃左右,时间约一小时,烘至八成千即可。若初包变色不足,即烘至七成干为宜。下烘后进行摊凉。摊凉的目的与初烘后相同。
复包:方法与初包相问。历时20小时左右。待茶芽色泽金黄,香气浓郁即为适度。
足火:足火温度50~55℃,烘量每次约0.5公斤,焙至足干止。
茶叶常识:河西园茶的制作工艺
河西园茶的制作工艺可分为三个步骤,分别是杀青、揉捻、干燥;河西园茶的具体做法介绍如下。
步骤一:杀青
杀青对河西园茶品质起着决定性作用。通过高温,破坏鲜叶中酶的特性,制止多酚类物质氧化,以防止叶子红变;同时蒸发叶内的部分水份,使叶子变软,为揉捻造形创造条件。
随着水分的蒸发,鲜叶中具有青草气的低沸点芳香物质挥发消失,从而是茶叶香气得到改善。
除特种茶外,该过程均在杀青机中进行。影响杀青质量的因素有杀青温度、投叶量、杀青机种类、时间、杀青方式等。它们是一个整体,互相牵连制约。
步骤二:揉捻
揉捻是河西园茶塑造外形的一道工序。通过利用外力作用,使叶片揉破变轻,卷转成条,体积缩小,且便于冲泡。同时部分茶汁挤溢附着在叶表面,对提高茶滋味浓度也有重要作用。
制河西园茶的揉捻工序有冷揉与热揉之分。所谓冷揉,即杀青叶经过摊凉后揉捻;热揉则是杀青叶不经摊凉而趁热进行的揉捻。嫩叶宜冷揉以保持黄绿明亮之汤色于嫩绿的叶底,老叶宜热揉以利于条索紧结,减少碎末。
目前,除名茶仍用手工操作外,大宗河西园茶的揉捻作业已实现机械化。
步骤三:干燥
干燥的目的,蒸发水分,并整理外形,充分发挥茶香。
干燥方法,有烘干、炒干和晒干三种形式。河西园茶的干燥工序,一般先经过烘干,然后再进行炒干。因揉捻后的茶叶,含水量仍很高,如果直接炒干,会在炒干机的锅内很快结成团块,茶汁易粘结锅壁。故此,茶叶先进行烘干,使含水量降低至符合锅炒的要求。
茶叶常识:南湖银芽茶的制作工艺
1、摊:采回后的鲜叶及时薄摊在竹帘上,室内应阴凉、干燥,摊放时间约6小时,以鲜叶含水量减少到70%左右为适度。
2、杀青:杀青在30型滚筒杀青机中进行。电热加温至250℃左右,筒腔出叶口处气温达90C时开始投叶,以叶色由鲜绿转为暗绿、失去光泽、折茎不断、青草气消失且显露清香为适度。
3、理条做形:杀青叶下机后要用风扇快速吹走水蒸气使之冷却,以防止叶色变黄和产生闷气,然后进行轻揉搓条。搓条开始时用力要轻,随着水分散失逐渐加重,到茶叶有粘手感时转入电炒锅中理条。理条锅温按100C、80C、60c顺序变化。采用“带、拢、抖、甩”等手法把芽叶理顺,同时做形。理条做形中要注意用力强度和操作速度,做到轻重轻、快慢快相结合,历时15~20分钟,理至茶条竖直挺秀、白毫显露、七成干时出锅摊凉。
4、干燥:干燥分毛火和足火两个过程,目的是进一步散发水分,发展香气,固定外形,提高品质。毛火和足火都在烘笼上烘焙,烘笼温度为50~70C,烘时要勤翻。毛火达八九成干时出笼摊凉,然后进行足火,至手捏茶成粉末,含水量达5%时下烘摊凉,再经筛剔、分级、包装后贮存或出售。
《茶叶常识:君山银针制作工序》一文由茶经网(cy316.com)茶叶常识栏目提供,我们力求提供优质的2023茶叶常识,以及准备大量关于茶叶常识的专题,如:政和白茶制作工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