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茶代水。
下面是茶经网小编为大家精心准备的“浅谈五代的茶史”精彩内容,帮助大家了解茶文化知识,欢迎大家进行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浅谈五代茶史
公元907年,唐王朝在农民起义的沉重打击下,终于为五代十国所替代,使我国再一次地陷入了南北分裂和群雄割据的局面。北方又处于连年战火不熄的动乱之中。分裂和割据对民间饮茶和茶叶消费有一定影响。上层社会特别是王室在唐朝把饮茶早已溶入他们生活,所以,不管社会变动有多大,他们还是会想出各种办法来满足他们的生活习惯的。
这一点,我们不妨举唐僖宗的一个典型例子来一说。
公元881年初,黄巢的起义大军从洛阳接着攻下了长安,这时僖宗从陕西一直逃到了四川,但他还没有下诏叫顾渚等地停办贡茶。当年常州刺史王枳派人把贡茶直接解送四川以后,写了一首极其哀伤的诗,称今朝拜贡盈襟泪,不进新芽是进心,一方面表示对李儇的忠心;一方面也悲叹国家到这样一步,还不忘继续征办贡茶的无可奈何的心情。五代的君主也是一样,虽然实际只剩中土一小块地方,且52年更换了五个朝代,江山一直处在动摇之中,但唐代存在的贡茶赐茗之风,还是一直保留了下来。
北魏时,鲜卑人喝奶不饮茶,每次朝宴虽都有茶水,但南方来投的臣僚,皆耻不复食,只有兵士贱役的南人才吃。可是由上可以看出,到五代时就不同了,不但汉族,就是后唐、后晋和后汉沙陀贵族,在他们入主王宫以后,也和唐代宫廷生活一样,尚茶之风不衰,贡赐之制不绝。
这一时期南方的茶叶生产和茶叶贸易,虽然分属五六个小国各自进行,但由于社会较北方相对安定,有的政权对农田水利和经济建设也比较重视,所以,不但没有衰落,如闽、楚等还有显著的发展。
关于五代南方茶叶生产和贸易的发展,我们还可从有关茶书和农书的技术记载中找到说明。如过去制茶和茶类,直到唐朝中期陆羽的《茶经》中才具体谈到有粗茶、散茶、末茶、饼茶几种,至于这些茶的形制、特点和名字,陆羽没有再细说下去。可是至五代毛文锡的《茶谱》中,对全国各地生产茶叶地名、园名、茶名、重量、制法、特点等等,就记述得很清楚。
关于茶树栽培技术的记载,陆羽《茶经》最早比较系统地提到了茶树生产技术,但比较简略,对当时的茶树应该怎样栽培管理,仍是不大看得清楚。但是,在这时《四时纂要》的这部农书中,对如何种茶和茶园怎样管理,就记述得十分详细,以至在我国整个古代,有关茶树栽培技术的记载,基本都是照搬《四时纂要》的内容。如果不是当时发展茶叶生产的需要,《四时纂要》和唐宋的其他农书,就无须要提茶树的栽培技术;没有五代茶树栽培管理的提高和进步,也不可能有《四时纂要》那样翔实和合理的技术记载。
所以,综合上述各点,我们认为五代北方社会经济展有所衰退,但南方茶叶生产和贸易反有所发展。
小编推荐
纷乱的五代十国茶史
五代茶文化现状
公元907年,唐王朝在农民起义的沉重打击下,终于为五代十国所替代,使我国再一次地陷入了南北分裂和群雄割据的局面。北方又处于连年战火不熄的动乱之中。分裂和割据对民间饮茶和茶叶消费有一定影响。上层社会特别是王室在唐朝把饮茶早已溶入他们生活,所以,不管社会变动有多大,他们还是会想出各种办法来满足他们的生活习惯的。
这一点,我们不妨举唐僖宗的一个典型例子来一说。
公元881年初,黄巢的起义大军从洛阳接着攻下了长安,这时僖宗从陕西一直逃到了四川,但他还没有下诏叫顾渚等地停办贡茶。当年常州刺史王枳派人把贡茶直接解送四川以后,写了一首极其哀伤的诗,称“今朝拜贡盈襟泪,不进新芽是进心”,一方面表示对李儇的忠心;一方面也悲叹国家到这样一步,还不忘继续征办贡茶的无可奈何的心情。五代的君主也是一样,虽然实际只剩中土一小块地方,且52年更换了五个朝代,江山一直处在动摇之中,但唐代存在的贡茶赐茗之风,还是一直保留了下来。
北魏时,鲜卑人喝奶不饮茶,每次朝宴虽都有茶水,但南方来投的臣僚,“皆耻不复食”,只有兵士贱役的南人才吃。可是由上可以看出,到五代时就不同了,不但汉族,就是后唐、后晋和后汉沙陀贵族,在他们入主王宫以后,也和唐代宫廷生活一样,尚茶之风不衰,贡赐之制不绝。
这一时期南方的茶叶生产和茶叶贸易,虽然分属五六个小国各自进行,但由于社会较北方相对安定,有的政权对农田水利和经济建设也比较重视,所以,不但没有衰落,如闽、楚等还有显著的发展。
关于五代南方茶叶生产和贸易的发展,我们还可从有关茶书和农书的技术记载中找到说明。如过去制茶和茶类,直到唐朝中期陆羽的《茶经》中才具体谈到有“粗茶、散茶、末茶、饼茶”几种,至于这些茶的形制、特点和名字,陆羽没有再细说下去。可是至五代毛文锡的《茶谱》中,对全国各地生产茶叶地名、园名、茶名、重量、制法、特点等等,就记述得很清楚。
关于茶树栽培技术的记载,陆羽《茶经》最早比较系统地提到了茶树生产技术,但比较简略,对当时的茶树应该怎样栽培管理,仍是不大看得清楚。但是,在这时《四时纂要》的这部农书中,对如何种茶和茶园怎样管理,就记述得十分详细,以至在我国整个古代,有关茶树栽培技术的记载,基本都是照搬《四时纂要》的内容。如果不是当时发展茶叶生产的需要,《四时纂要》和唐宋的其他农书,就无须要提茶树的栽培技术;没有五代茶树栽培管理的提高和进步,也不可能有《四时纂要》那样翔实和合理的技术记载。
所以,综合上述各点,我们认为五代北方社会经济展有所衰退,但南方茶叶生产和贸易反有所发展。
五代《茶谱》中的名茶
从朱温灭唐称帝至赵匡胤代周建立北宋止,这段时期(907~960)史称五代十国。总的来看,政治上,五代十国是唐末分裂局面的延续,军阀拥兵割据;经济上多数地区无甚作为。只是到了五代后期,全国出现了统一的基础。
尽管如此,五代历史上茶文化却有新的发展,这就是毛文锡和他的《茶谱》面世。就毛文锡本人而言,他是五代十国文学家,字平珪,高阳(今属河北)人。他原为前蜀翰林学士,官至司徒。前蜀亡,又为后蜀官,以小词为后主孟昶所赏识。
公元935年前后,毛文锡集茶事研究之大成,成功地撰写《茶谱》1卷,记茶故事,已佚,陈尚君辑本辑得41条。从佚文看,该书重点讲的是中唐以后名茶的产地、品性,由此涉及唐七道三十四州产茶情况,记载了四十余种唐代名茶之品名、性状。唐代是我国茶文化发展的一个高峰时期,标志之一是世界第一部茶学着作《茶经》的出现。然而较之与《茶经》,《茶谱》所载又有很大拓展,是仅次于《茶经》的茶文化史上的巨着。
在《茶谱》中,毛氏多处提到三峡地区所产名茶的有关状况,其中包括重庆南平县、涪州(今重庆涪陵),湖北当阳县、峡州(今夷陵、宜昌、宜都等地)等。如他在记述重庆东部名茶情况时提到:南平县狼猱山,茶黄黑色,渝人重之,十月采贡。涪州出三般茶,宾化最上,制于早春,其次白马,最下涪陵。在记述湖北西部时提到:当阳县青溪山仙人掌茶,李白有诗。有小江园明月簝、碧涧簝、茱萸簝之名。峡州碧涧、明月如此等等。用现在的区域分析,上述地方大多属于今天的三峡地区。
三般茶、宾化茶、白马茶都是唐代茶名,产于当时的山南东道涪州,也就是今天的重庆涪陵地区,同时也包括南平县。很显然,毛文锡认为在以上名茶中,是以宾化茶品质最好。关于宾化茶,以后也有史料记载,如乐史《太平寰宇记》卷一二○也有记载:涪州宾化县,按新《图经》云:此县民并是夷獠,露顶跣足,不识州县,不会文法,与诸县户口不同,不务蚕桑,以茶蜡供输。可知至宋初,仍有宾化茶。
仙人掌茶是我国史料中最早见到的晒青茶,其名茶产于湖北当阳县,因其状似仙人掌而得名。仙人掌茶属于唐代名茶,因为唐时,全国茶叶生产大发展,茶为人家不可少的饮料,文人学士几乎无一不以茶作诗词。《全唐诗》卷一七八载李白《答族侄僧中孚赠玉泉仙人掌茶诗并序》,这首诗采用一种平淡如白描的手法,记述着唐代这一初露异质的名茶。李白还说玉泉仙人掌茶生于玉泉寺旁,玉泉真公掇而饮之,虽已八十高龄,却是面如桃花,李白认为这是仙人掌茶还童振枯扶人寿的功效所致。正是赖诗仙李白,仙人掌茶其名遂传。
明月簝、碧涧簝、茱萸簝,包括小江园均为唐代名茶,产于峡州(今宜昌、夷陵)。唐代李肇《国史补》卷下:风俗贵茶,茶之名品益众峡州有碧涧、明月茶、芳蕊、茱萸簝。杨晔《膳夫经手录》载:自是碧涧茶、明月茶、峡中香山茶皆出其下。杨晔在《膳夫经手录》中还记载:夷陵又近有小江源茶(即小江园),虽所出至少,又胜于茱萸簝矣。又说:峡州茱萸簝得名,近自长庆稍稍重之,亦顾渚之流也。
碧涧茶创制于峡州,后来的发展主要有两个表现。一是范围有扩大,如宋代乐史《太平寰宇记》卷一四六记载:松滋县出碧涧茶。而且自注:沈子曰:茶饼、茶芽今贡。可知有饼茶、芽茶两种充贡,应该说茶的品质也很不错,是名茶。二是延续时间也较长,一直到明清时都有明确记载。清乾隆《东源县志》卷二一《艺文》引自刘升《碧涧采茶》:俗不善制茶。自先父请告归里,辟园数亩,名曰碧涧。适陶孝廉若自祁门秉铎归,日相讲求,采焙得法,不异阳羡、虎丘也。这段文字似乎是在说,刘氏先父归乡辟茶,生产的也是碧涧茶,由于采焙得法,品质好也是事实。
我们说,自秦晋至今,各种文献多有记载三峡地区盛产名茶的,实非偶然现象。究其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三峡地属我国茶树原产地范围,具有得天独厚的产茶条件,鲜叶素质好,容易加工成优质的茶叶;二是三峡乃我国茶从西南向东南,甚至向东北演进的重要地带,由此产生的名茶文化与技术相对较早,并在一定的历史时期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
隋唐五代茶文化
隋朝的历史虽然不长,但是,隋代统一全国后,为茶业的进一步南北交流和茶业重心的进一步东移,奠定了基础。特别是沟通南北的京杭大运河的修凿,对促进唐代的全国经济、文化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
1、唐代茶叶生产的发展⑴唐代茶叶产地自唐代始,茶叶的产地快速增加,到中唐时期最为兴盛。正如唐代杨华《膳夫经手录》记载的:“至开元、天宝之间,稍稍有茶,至德,大历遂多,建中已后盛矣”。开元、天宝之间,即公元713—756年,至德、大历间,即公元756—779年。建中即公元780—783年。
陆羽《茶经》中第一次较多地列举了我国产茶的一些州县。其“八之出”中载有八个产茶区,一个郡,四十二个州。
山南
峡州(襄州、荆州、衡州,金州,梁州);
淮南
光州、义阳郡,舒州,寿州,蕲州,黄州;
浙西
湖州,常州,杭州,睦州,歙州,润州,苏州;
剑南
彭州,绵州,蜀州,邛州,雅州,泸州,眉州,汉州;
浙东
越州,明州,婺州,台州;
黔中
思州,播州,费州,夷州;
江南
鄂州,袁州,吉州;
岭南
福州,建州,韶州,象州。
陆羽例举的这些茶叶产地,只是评定各地茶叶品质时所列出的典型和代表,而不是全部产地。
由《茶经》和唐代其他文献记载来看,唐代茶叶产区已遍及今四川陕西、湖北、云南、广西、贵州、湖南、广东、福建、江西、浙江、江苏、安徽、河南等十四个省区;而其最北处,已达到河南道的海州(今江苏连云港)。从总体上看,唐代的茶叶产地已达到了与近代茶区相似的局面。
⑵唐代的茶叶生产和贸易生产的大发展,反映出消费的需求在增大,如《膳夫经手录》所载:“今关西、山东、闾阎村落皆吃之,累日不食犹得,不得一日无茶”。说明中原和西北少数民族地区,都已嗜茶成俗,而西北及中原地区不产茶,因而南方茶的生产和全国茶叶贸易就空前地发展起来了。
由于茶叶的利润很可观,引发了许多人都来种茶卖茶。《膳夫经手录》中还记述到:“元和(806—820)以前,束帛不能易一斤先春蒙顶,是以蒙顶前后之人,竟栽茶以规厚利。不数十年间,遂斯安草市,岁出千万斤”。
全国在此时已出现了较大规模的茶叶贸易集散地。白居易《琵琶行》中有“老大嫁作商人妇,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去来江口守空船”的诗句。《元和郡县图志》也有“浮梁每岁出茶七百万驮,税十五余万贯”的记载。都证明了浮梁(即今江西景德镇)是当时东南的最大茶叶集散地。
唐代茶叶贸易的极大发展,有力地带动了茶叶生产的发展,同时也带动了茶叶制作技术和品质的大幅提高。湖州紫笋和常州阳羡茶的入贡,突出表明了当时的最高水平。
我国贡茶的历史很早,但专门设立采造宫廷用茶的贡焙,规定贡焙首批贡茶必须在每年清明皇室祭祀前送到,还是在唐代中期开始的。原先的湖州长城(今长兴)和常州义兴(今宜兴)贡焙,只是一般的贡茶制作场所。后来,由于陆羽的推荐,试贡后受到皇帝的喜好,因此,成为定制,制茶技术在此间也产生了很大的飞跃。
到了贞元(785—805)以后,单单长兴一个地方,每年采造就要“役工三万人”,历经一个月时间。此地不但茶叶质量很好,而且数量也很大,并且在客观上推动了全国茶叶的发展。
茶叶生产和贸易的发展,使唐代茶叶市场平添了许多活跃的气氛,如封演所著的《封氏闻见记》中载:“自邹、齐、沧、棣渐至京邑城市,多开店铺,煎茶卖之”。北方茶饮,在大街上随处可见,南方的茶叶市场更加热火朝天。在江河要道上由茶叶运输而形成的茶埠等水陆码头,也如雨后春笋地发达起来。
唐代晚期,我国茶叶南北贸易,分江东和华中两路进行。东路江西、浙江、江苏和安徽一带的茶叶,主要通过长江和淮河、泗水等转由运河直接运销今苏北、皖北和河南各地。华中荆、襄、鄂、岳诸州,就近由长江北面各水系直接运销或经由河南转运各地。
唐代的边茶贸易也很兴盛。李肇的《唐国史补》中,就记载着西北少数民族地区饮茶的一则典型事例。
唐时各地和一些少数民族,风俗均以茶叶为贵。有一次,唐朝的使者到吐蕃,在烹茶帐中,吐蕃的赞普问他在煮什么?他故弄玄虚地说,这是“涤烦疗渴”的所谓茶也。赞普说:“我亦有此”,便拿出来一一指给使者看,这其中就有寿州、顾渚、蕲门、昌明、湖等地所产的许多名茶。
自中唐以后,饮茶之风大行于西北塞外,因此,当地的牧民便驱赶着良种骏马,到内地来进行茶叶交换。后来又通过使者和商人;进一步扩大,这就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茶马交易”。
⑶唐代茶叶名品由于茶区的扩大和产量的增多,及贡茶制度的促动,各地茶叶生产的质量有了很大提高,新品、名品不断出现,唐?李肇的《唐国史补》中就列举了二十一种名茶:“风俗贵茶,茶之名品益众。剑南有蒙顶石花,或小方,或散芽,号为第一。湖州有顾渚之紫笋,东川有神泉小团,昌明兽目。峡州有碧涧、明月、芳蕊、茱萸 。福州有方山之露芽。夔州有香山,江陵有楠木。湖南有衡山、岳州有湖之含膏。常州有义兴之紫笋。婺州有东白,睦州有鸠坑。洪州有西山之白露,寿州有霍山之黄芽。蕲州有蕲门团黄,而浮梁商货不在焉”。在唐至五代的茶叶专著和文学作品中,对唐代的茶叶名品也多有记录和描写,据有关资料统计,唐代生产的主要茶叶名品约有150多种。
2、茶文化的发展唐代茶文化的发展与茶饮的进一步普及和贡茶的发达密切相关,由于民间和宫廷的共同参与,掀起了一个高峰。
⑴茶饮的广泛盛行陆羽《茶经》中说:“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闻于鲁周公……盛于国朝,两都并荆渝间,以为比屋之饮”。“比屋之饮”,也就是家家户户都饮茶的意思,可以照见唐代国都长安等地饮茶的普遍程度。除了“两都并荆渝”之间以外,饮茶之风也是同样盛行,这种情况以《封氏闻见录》中记载的最为典型,“自邹、齐、沧、棣、渐至京邑城市多开店铺剪茶卖之,不问道俗,投钱取饮”。可见,自京都至北方沿线的许多地区,“煎茶卖之”和“投钱取饮”的热闹贸易场面,清楚地表明,茶饮已经深入民间,成为生活之必需。
与民间茶亭、茶棚相对的则是豪华精美的宫廷茶饮。当时的吴兴刺史在张文规《湖州贡焙新茶》诗中,形象地描述了清明节前贡茶到达内宫的郑重场面:“凤辇寻春半醉归,仙娥进水御帘开。牡丹花笑金钿动,传奏湖州紫笋来”。宫廷用茶,讲求一个“精”字,不论是茶叶还是茶具,都是第一流的。就连煮茶用水,也要到千里之外的惠山泉去取来。这样一来,无形中提高了茶叶和茶饮的身份和地位,茶叶文化的通俗和高雅,在唐代均具备十分丰富的内涵。
在大众茶饮和宫廷茶饮之外,还有一个僧侣茶饮圈。这些人中有不少是陆羽的师友,如智积和尚,怀海和尚,灵一和尚,及皎然、齐己等。智积是陆羽的茶艺老师,由于陆羽的烹茶技术提高很快,烹出的茶汤滋味有自己的特色,智积和尚后来到了非陆羽烹煮之茶不喝的地步。这也说明了陆羽从智积和尚的高超烹茶艺术中得到了精华,并有了新的发展。
茶与佛教的缘份很深,到了唐代这种缘份联系得更加紧密了。《百丈清规》中的“三奠茶”,佛家机锋语的“吃茶去”,及“吃茶是和尚家风”都是在唐代出现的。此外,近年来陕西法门寺出土的唐僖宗时期的金银茶具,也反映出唐代佛的茶饮之间的特殊关系。
⑵文人介入,诗文吟颂在唐代茶文化的发展中,文人的热情参与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典型的是诗歌中的茶诗创作。
唐代诗歌,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个光辉篇章。在唐诗中,有关茶叶的作品很多。比较著名的有李白的《答族侄僧中孚赠玉泉仙人掌茶》、白居易的《琴茶》,齐已的《谢湖茶》、皎然的《访陆处士羽》、皇甫曾的《送陆鸿渐山人采茶》、皇甫冉的《送陆鸿渐栖霞寺采茶》、钱起的《与赵莒茶宴》、袁高的《茶山诗》、杜牧的《题茶山》以及皮日休和陆龟蒙的《茶中杂咏》十首唱和诗等。
这些茶诗的形式有古诗、律诗、绝句等,内容包括了名茶、茶人、煎茶、饮茶、茶具、采茶、制茶等各个方面。
唐代文人们以茶会友,以茶传道,以茶兴艺。使茶饮在文人生活中的地位大大提高,使茶饮的文化内涵更加深厚。同时,这些文化艺术作品也成了研究中国茶叶历史的宝贵资料。⑵文人介入,诗文吟颂
在唐代茶文化的发展中,文人的热情参与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典型的是诗歌中的茶诗创作。
唐代诗歌,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个光辉篇章。在唐诗中,有关茶叶的作品很多。比较著名的有李白的《答族侄僧中孚赠玉泉仙人掌茶》、白居易的《琴茶》,齐已的《谢湖茶》、皎然的《访陆处士羽》、皇甫曾的《送陆鸿渐山人采茶》、皇甫冉的《送陆鸿渐栖霞寺采茶》、钱起的《与赵莒茶宴》、袁高的《茶山诗》、杜牧的《题茶山》以及皮日休和陆龟蒙的《茶中杂咏》十首唱和诗等。
这些茶诗的形式有古诗、律诗、绝句等,内容包括了名茶、茶人、煎茶、饮茶、茶具、采茶、制茶等各个方面。
唐代文人们以茶会友,以茶传道,以茶兴艺。使茶饮在文人生活中的地位大大提高,使茶饮的文化内涵更加深厚。同时,这些文化艺术作品也成了研究中国茶叶历史的宝贵资料。
⑶茶叶专著的出现众所周知,公元780年前后陆羽撰写的《茶经》三卷,是中国第一部茶叶专著,它标志着茶学系统的确立,在推动茶饮继续扩大的同时,也开创了茶叶专著撰写的先河。
自《茶经》后,不少有识之士,对茶叶及其相关内容进行了及时的总结,自唐代中,晚期至五代,出现了不少茶叶专著。如皎然《茶诀》三卷,张又新《煎茶水记》一卷,温庭筠《采茶录》一卷,苏《十六汤品》一卷,佚名《茶苑杂录》一卷,裴汶《茶述》、温从云等的《补茶事》和毛文锡的《茶谱》等。
这些茶叶专著中,以陆羽《茶经》最为全面系统,以张又新《煎茶水记》和苏的《十六汤品》最为专门。后二者是专门论述饮茶用水和如何品鉴茶汤的著作。这些专著集中反映了唐代饮茶的文化性,反映出饮茶在人们生活中的特殊地位。
3、陆羽及其《茶经》的历史功绩陆羽著《茶经》是一件划时代的大事。陆羽是中国的“茶圣”。《茶经》是中国茶叶历史上的一座里程碑。
⑴《茶经》是唐代及唐代之前茶叶科学和文化的系统总结。在《茶经》之前,尽管中国产茶饮茶的历史很悠久,但各种历史资料和记载非常分散,各种民间制茶经验多是口头流传。而陆羽通过长期的生产实践和对历史资料的悉心搜集,遴选、考订、整理,对唐代及其之前的制茶技术的归纳,总结,几易其稿,形成了《茶经》一书。《茶经》中,保留了不少现在在其他地方无法看到的珍贵资料,
为后来的茶叶历史和文化研究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⑵《茶经》建立了茶学的基本框架结构《茶经》三卷,共分十个部分,其中内容包括了茶之起源,制茶工具,制茶方法,饮茶器具,烹煮方法,饮用方法和功效,历史掌故,产茶地区等等,这些内容,基本上建立起了茶叶研究所的一个理论框架结构。
由于各部分的内容,陆羽已有不少的真知灼见和丰富翔实的历史资料积累。所以,《茶经》一书,在学术上已有相当高的水平,也正因为如此,中国茶学,在唐代产生了一个跨度很大的质量提升。这对唐代及唐以后的茶叶科学和文化的研究及中国茶叶历史的发展,是功德无量的,陆羽的《茶经》使中国茶学从混沌走向清晰,走向系统,走向更加高深的层次。它的历史里程碑的意义正在于此。
⑶《茶经》直接促进了茶叶生产和饮用的快速发展晚唐诗人皮日休在《茶中杂咏?序》中说:“季疵(陆羽之号)以前,称茗饮者,以浑以烹之,与夫瀹蔬而啜茗饮者无异也。季疵始为经三卷,由是分其源,制其具,教其造,设其器,命其煮,……以为之备矣”。──《茶经》使人们认识了茶的价值。
《新唐书?陆羽传》说:“羽嗜茶,著经三篇,言茶之源,之法,之具尤备,天下益知饮茶矣”。──《茶经》让人们更加懂得了如何饮茶。
北宋梅尧臣在《次韵和永叔尝新茶杂言》中吟到:“自从陆羽生人间,人间相学事春茶”,陈师道在《茶经序》中对饮茶的范围及由此引起的茶叶贸易活动作了高度概括,他说:“上自宫省,下迨邑里,外及戒夷蛮狄,宾祀宴享,预陈于前,山泽以成市,商贾以起家”。这正如唐代封演在《封氏闻见记》中的记载相一致:“古人亦饮茶耳,但不如人今人溺之甚,穷日尽夜,殆成风俗,始于中地,流于塞外”。──《茶经》的问世,对茶叶生产和贸易的持续发展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作用。
扑朔迷离五代茶事
公元907年,唐王朝在农民起义的沉重打击下,终于为五代十国所替代,使我国再一次地陷入了南北分裂和群雄割据的局面。北方又处于连年战火不熄的动乱之中。分裂和割据对民间饮茶和茶叶消费有一定影响。上层社会特别是王室在唐朝把饮茶早已溶入他们生活,所以,不管社会变动有多大,他们还是会想出各种办法来满足他们的生活习惯的。
这一点,我们不妨举唐僖宗的一个典型例子来一说。
公元881年初,黄巢的起义大军从洛阳接着攻下了长安,这时僖宗从陕西一直逃到了四川,但他还没有下诏叫顾渚等地停办贡茶。当年常州刺史王枳派人把贡茶直接解送四川以后,写了一首极其哀伤的诗,称“今朝拜贡盈襟泪,不进新芽是进心”,一方面表示对李儇的忠心;一方面也悲叹国家到这样一步,还不忘继续征办贡茶的无可奈何的心情。五代的君主也是一样,虽然实际只剩中土一小块地方,且52年更换了五个朝代,江山一直处在动摇之中,但唐代存在的贡茶赐茗之风,还是一直保留了下来。
北魏时,鲜卑人喝奶不饮茶,每次朝宴虽都有茶水,但南方来投的臣僚,“皆耻不复食”,只有兵士贱役的南人才吃。可是由上可以看出,到五代时就不同了,不但汉族,就是后唐、后晋和后汉沙陀贵族,在他们入主王宫以后,也和唐代宫廷生活一样,尚茶之风不衰,贡赐之制不绝。
这一时期南方的茶叶生产和茶叶贸易,虽然分属五六个小国各自进行,但由于社会较北方相对安定,有的政权对农田水利和经济建设也比较重视,所以,不但没有衰落,如闽、楚等还有显著的发展。
关于五代南方茶叶生产和贸易的发展,我们还可从有关茶书和农书的技术记载中找到说明。如过去制茶和茶类,直到唐朝中期陆羽的《茶经》中才具体谈到有“粗茶、散茶、末茶、饼茶”几种,至于这些茶的形制、特点和名字,陆羽没有再细说下去。可是至五代毛文锡的《茶谱》中,对全国各地生产茶叶地名、园名、茶名、重量、制法、特点等等,就记述得很清楚。
关于茶树栽培技术的记载,陆羽《茶经》最早比较系统地提到了茶树生产技术,但比较简略,对当时的茶树应该怎样栽培管理,仍是不大看得清楚。但是,在这时《四时纂要》的这部农书中,对如何种茶和茶园怎样管理,就记述得十分详细,以至在我国整个古代,有关茶树栽培技术的记载,基本都是照搬《四时纂要》的内容。如果不是当时发展茶叶生产的需要,《四时纂要》和唐宋的其他农书,就无须要提茶树的栽培技术;没有五代茶树栽培管理的提高和进步,也不可能有《四时纂要》那样翔实和合理的技术记载。
所以,综合上述各点,我们认为五代北方社会经济展有所衰退,但南方茶叶生产和贸易反有所发展。
隋唐五代时期的巴蜀文化
隋唐五代一共三百八十多年的历史。其中隋代三十八年,唐代二百九十年,五代五十四年。在这近四百年间,巴蜀相对于中原来说,战争较少,社会安定,这个时期是巴蜀的繁荣期。
隋统一天下后,隋文帝命其第四子杨秀为益州刺史,封蜀王,镇守巴蜀二十余年。隋灭亡后,新兴的李渊父子集团在群雄角逐中抢先占领大兴(即长安),接着派李孝恭攻占巴蜀,当时天下饥乱,唯蜀中平静(《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整一),李孝恭及李靖正是依靠蜀中的人力物力,助李渊扫平群雄,实现了唐的统一。《旧唐书李孝恭列传》记载,孝恭既破辅公柘,江淮及南岭南都由他统管。隋炀帝末年,群雄竞起,都被李世民平定;谋臣猛将皆在李世民麾下,少有单独另立功勋的。唯有李孝恭独当一面而立大功,声名很盛。这正是对李孝恭依托巴蜀人力财力为大唐统一建立不朽功勋的客观评价。
唐统一后实行道区。唐太宗贞观元年(627年)划分全国为十道,巴蜀之地分属剑南道、山南道、江南道。玄宗开元二十一年(733年)调整十道为十五道,巴蜀之地分属剑南道、山南东道、山南西道、黔中道。肃宗至德二年(757年)另分剑南方镇为东西川两区。大致剑南西川拥有成都平原及北以西和雅砻江以东地区,包括成都府及彭、蜀、汉、眉、嘉、戎、邛、简、资、茂、黎、雅及经西诸州,治所在成都。剑南东川约有今涪江流域以西、沱江下游以东诸州,包括梓、绵、遂、普、陵、泸、荣、剑、龙、昌等州,治所在梓州(今四川三台)。山南西道约有今嘉陵江、巴水(渠水)流域地区,包括秦陇南土及巴蜀之利、阆、果、蓬、合、渝、涪、集、壁、通、巴、渠、开诸州,治所在梁州(今陕西汉中)。山南东道大约拥有河南伏牛山以南、湖北潢水以西、长江以北、山南西道以东地面,属于巴蜀的有夔州、万州、忠州,治所在襄州(今湖北襄阳)。黔中道包括今贵州及川鄂桂与毗邻部分,属于巴蜀的仅有南州、黔州,治所在黔州(今重庆彭水)。唐代宗时,宰相杜鸿渐镇蜀,兼领剑南东西川及山南西道节度使,实际上控制了巴蜀的主体,于是此后有剑南三川之名。道的设置,先为监察区,犹如汉之州部,后来成为行政区,再变为地理区划之名。
唐代是中国的强盛时期,生产及经济比前朝都有很大的发展.文化也很活跃。巴蜀地处长江上游,地形如盆,山川险固,水源充沛,土地肥沃,加上进入巴蜀的外地人带人各地的农业生产技术和经验,使巴蜀农业得到了大发展。蜀中人富粟多,浮江而下,可济中国。唐高祖武德三年(620年)运剑南关以实速京师,唐高宗咸彦元年(670年)运剑南包米百万石救饥人。李渊曾说:京师仓廪,军国资用,罄以恤民,便阙支拟。今岷墦款服,蜀汉沃饶,闾里富于猗陶,菽粟同于水火。曩者储蓄,征敛实繁,帑藏犹殷,宜垂拯济。(《府元龟》卷四八六)由于农业上的发展,巴蜀的手工业、商业也十分发达,这一带人口密布,商贾云集,市贸繁荣。一个叫田澄的人在一首《成都为客作》的诗里写道:地富鱼为米,山芳桂是樵。旅游唯得洒,今日过明朝。安史之乱,玄宗逃蜀,亦因其岁首稔民安,储供无缺(《旧唐书玄宗纪》),因升成都为南京。李白《上皇西巡南京歌》之二曰:九天开出一成都,万户千门入画图。草树云山如锦绣,秦川得及此间无。可见当时成都是多么的繁荣。到晚唐时,黄巢攻人憧关,僖宗逃奔兴元(治南郑,今汉中市),因其储待不丰,群臣表谏,请奔成都。到成都后,蜀中府库充实,与京师无异,赏赐不乏,士卒欣悦(《资治通鉴》卷二五四僖宗中和元年)。这说明成都平原在唐时期始终保持着殷富的局面。成都是当时西南地区的商贸中心,当时整个巴蜀也并非富得很平衡,成都平原周边高山丘陵地带自然条件差,人口稀少,耕作落后,经济则比较萧条。巴蜀也时有战争,如段子璋之乱,徐知道之乱,郭英乂、崔旰之乱,杨子琳之乱,张础之乱,刘辟之叛,阡能、韩秀升之乱等,但都为时甚短,比之中原,安定多了,所以每当天下大乱,蜀中便成了避乱之乡。
隋唐时期,随着整个社会的繁荣稳定,茶文化也得到进一步发展,茶叶生产更加普遍,饮茶风习也更加普及。晚唐杨华《膳夫经录》载:茶,古不闻食之,近晋、宋以降,吴人采其叶煮,是为茗粥。至开元、天宝之际,稍有茶,至德、大历遂多,建中以后盛矣。这段记载反映了茶从巴蜀传到北方的饮茶情况。随着茶道大兴,有了茶业活动的经济立法,即所谓的茶法,也在唐代应运而生,唐德宗建中元年(780年),平生致力于茶道的陆羽所著《茶经》问世,这是人类文明史上的第一部茶文化著作。
隋唐时期也是中国文学发展的鼎盛时期,特别是唐诗,成为中国文学史上一颗璀燦的明珠。此时产生了李白、杜甫、白居易等海内外千百年来世人耳熟能详的名字。在唐代,巴蜀所产的文学家不多,但外游的、人蜀作歌的却不少,安定的社会环境,带来了巴蜀文学的繁荣。
到了懿、僖、昭、哀之际,唐王朝久已酿成的藩镇割据、宦官专权,已达到极点,而百姓的苦难也到了无法忍受的地步,于是黄巢大起义以摧枯拉朽之势瓦解着唐王朝的残暴统治,军阀朱温取代了唐室政权,而另一个军阀王建占领了巴蜀,建立了割据政权,这就是前蜀。王建在位十二年而亡,传位于其幼子王衍。王衍骄奢贪暴,荒淫无度,此时(925年),后唐庄宗李存勖,派魏王李继芨、宰相郭崇韬挥师南下,攻占成都,王衍投降,前蜀亡。前蜀两主,在位共十八年。后唐以孟知祥为成都尹,兼两川节度使。孟知祥节度两川后,见府库丰盈,乃思自立,此后,在打败了后唐的武力征讨后,又兼并了东川,封为蜀王。次年,即后唐闵帝李从厚彦顺元年(934年),孟知祥在成都称帝,国号为蜀,史称后蜀。孟知祥登位当年就病亡,其子孟昶继位,在位三十年。北宋乾德二年(964年),赵匡胤派王全斌、王仁瞻由北路攻蜀,刘光义、曹彬由三峡入蜀,蜀军无法抵抗。次年,孟昶请降,至此后蜀灭亡,后蜀两主,在位共三十一年。宋取蜀后,置西川路,从此巴蜀一直为两宋所属。
从王建跟蜀直到后蜀灭亡,先后七八十年,巴蜀基本上处于割据封闭状态,虽然蜀中也有战争,但毕竟有限,加之王建、孟艇在位时,存宽恤,礼士好文,故社会较为安定。如与中原相比,可称洞天福地。于是在这个环境下产生了花间词。
唐及五代茶饮之盛与代茶品
经过数百年的战乱分裂,中国在隋〈581〜617〉、唐〈618〜906〉时期终于统一起来。隋代极为短暂,因此在茶汤发展史上不具有重要地位,今略而不书。历史上曾有过许多辉煌业绩的唐代,是植物性饮料发展最为重要的时期。其间茶饮逐渐发展,形成了一个高峰。
茶饮盛于唐代,可见于唐^陆羽《茶经丨六之饮》:滂时浸俗,盛于国朝。意思是在汉晋以来,饮茶的风气逐渐扩展,成为时尚与习俗,最后兴盛于唐代。但茶饮并非是进入唐代以后立即兴盛起来的,也经过了一段时间的酝酿和蓄势待发。本文前引的唐丨杨晔《膳夫经》〔856年)指出,唐代茶饮的发展轨迹是:至开元、天宝之间,稍稍有茶,大历遂多,建中己后盛矣。
也就是说,开元〔713〜740、天宝〔742〜755〉之间,茶在社会上逐渐有了影响,到大历066〜779〉差开始多见起来。至建中〈780〜783〉以后,茶叶大盛于世。这时己经是唐代中期了。是什么原因导致茶饮在唐中期以后大盛起来?这是一个涉及面很广的问题,限于本文的主题,不可能对这个问题展开全面的讨论。但从保健饮料的角度来看,唐代茶饮史上出现了两件很重要的事情:一是显庆四年茶作为一味药物,正式在中国的本草书(《新修本草》)中单独立条;二是约在上元二年前不久,产生了中国第一部茶的专着《茶经》。
隋唐五代茶文化(下)
陆羽及其《茶经》的历史功绩
陆羽着《茶经》是一件划时代的大事。陆羽是中国的茶圣。《茶经》是中国茶叶历史上的一座里程碑。
⑴《茶经》是唐代及唐代之前茶叶科学和文化的系统总结。
在《茶经》之前,尽管中国产茶饮茶的历史很悠久,但各种历史资料和记载非常分散,各种民间制茶经验多是口头流传。而陆羽通过长期的生产实践和对历史资料的悉心搜集,遴选、考订、整理,对唐代及其之前的制茶技术的归纳,总结,几易其稿,形成了《茶经》一书。《茶经》中,保留了不少现在在其他地方无法看到的珍贵资料,为后来的茶叶历史和文化研究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⑵《茶经》建立了茶学的基本框架结构《茶经》三卷,共分十个部分,其中内容包括了茶之起源,制茶工具,制茶方法,饮茶器具,烹煮方法,饮用方法和功效,历史掌故,产茶地区等等,这些内容,基本上建立起了茶叶研究所的一个理论框架结构。
由于各部分的内容,陆羽已有不少的真知灼见和丰富翔实的历史资料积累。所以,《茶经》一书,在学术上已有相当高的水平,也正因为如此,中国茶学,在唐代产生了一个跨度很大的质量提升。这对唐代及唐以后的茶叶科学和文化的研究及中国茶叶历史的发展,是功德无量的,陆羽的《茶经》使中国茶学从混沌走向清晰,走向系统,走向更加高深的层次。它的历史里程碑的意义正在于此。
⑶《茶经》直接促进了茶叶生产和饮用的快速发展晚唐诗人皮日休在《茶中杂咏?序》中说:季疵(陆羽之号)以前,称茗饮者,以浑以烹之,与夫瀹蔬而啜茗饮者无异也。季疵始为经三卷,由是分其源,制其具,教其造,设其器,命其煮,以为之备矣。──《茶经》使人们认识了茶的价值。
《新唐书陆羽传》说:羽嗜茶,着经三篇,言茶之源,之法,之具尤备,天下益知饮茶矣。──《茶经》让人们更加懂得了如何饮茶。
北宋梅尧臣在《次韵和永叔尝新茶杂言》中吟到:自从陆羽生人间,人间相学事春茶,陈师道在《茶经序》中对饮茶的范围及由此引起的茶叶贸易活动作了高度概括,他说:上自宫省,下迨邑里,外及戒夷蛮狄,宾祀宴享,预陈于前,山泽以成市,商贾以起家。这正如唐代封演在《封氏闻见记》中的记载相一致:古人亦饮茶耳,但不如人今人溺之甚,穷日尽夜,殆成风俗,始于中地,流于塞外。──《茶经》的问世,对茶叶生产和贸易的持续发展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作用。
隋唐五代茶文化(中)
茶文化的发展
唐代茶文化的发展与茶饮的进一步普及和贡茶的发达密切相关,由于民间和宫廷的共同参与,掀起了一个高峰。
⑴茶饮的广泛盛行陆羽《茶经》中说: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闻于鲁周公盛于国朝,两都并荆渝间,以为比屋之饮。比屋之饮,也就是家家户户都饮茶的意思,可以照见唐代国都长安等地饮茶的普遍程度。除了两都并荆渝之间以外,饮茶之风也是同样盛行,这种情况以《封氏闻见录》中记载的最为典型,自邹、齐、沧、棣、渐至京邑城市多开店铺剪茶卖之,不问道俗,投钱取饮。可见,自京都至北方沿线的许多地区,煎茶卖之和投钱取饮的热闹贸易场面,清楚地表明,茶饮已经深入民间,成为生活之必需。
与民间茶亭、茶棚相对的则是豪华精美的宫廷茶饮。当时的吴兴刺史在张文规《湖州贡焙新茶》诗中,形象地描述了清明节前贡茶到达内宫的郑重场面:凤辇寻春半醉归,仙娥进水御帘开。牡丹花笑金钿动,传奏湖州紫笋来。宫廷用茶,讲求一个精字,不论是茶叶还是茶具,都是第一流的。就连煮茶用水,也要到千里之外的惠山泉去取来。这样一来,无形中提高了茶叶和茶饮的身份和地位,茶叶文化的通俗和高雅,在唐代均具备十分丰富的内涵。
在大众茶饮和宫廷茶饮之外,还有一个僧侣茶饮圈。这些人中有不少是陆羽的师友,如智积和尚,怀海和尚,灵一和尚,及皎然、齐己等。智积是陆羽的茶艺老师,由于陆羽的烹茶技术提高很快,烹出的茶汤滋味有自己的特色,智积和尚后来到了非陆羽烹煮之茶不喝的地步。这也说明了陆羽从智积和尚的高超烹茶艺术中得到了精华,并有了新的发展。
茶与佛教的缘份很深,到了唐代这种缘份联系得更加紧密了。《百丈清规》中的三奠茶,佛家机锋语的吃茶去,及吃茶是和尚家风都是在唐代出现的。此外,近年来陕西法门寺出土的唐僖宗时期的金银茶具,也反映出唐代佛的茶饮之间的特殊关系。
⑵文人介入,诗文吟颂在唐代茶文化的发展中,文人的热情参与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典型的是诗歌中的茶诗创作。
唐代诗歌,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个光辉篇章。在唐诗中,有关茶叶的作品很多。比较着名的有李白的《答族侄僧中孚赠玉泉仙人掌茶》、白居易的《琴茶》,齐已的《谢湖茶》、皎然的《访陆处士羽》、皇甫曾的《送陆鸿渐山人采茶》、皇甫冉的《送陆鸿渐栖霞寺采茶》、钱起的《与赵莒茶宴》、袁高的《茶山诗》、杜牧的《题茶山》以及皮日休和陆龟蒙的《茶中杂咏》十首唱和诗等。
这些茶诗的形式有古诗、律诗、绝句等,内容包括了名茶、茶人、煎茶、饮茶、茶具、采茶、制茶等各个方面。
唐代文人们以茶会友,以茶传道,以茶兴艺。使茶饮在文人生活中的地位大大提高,使茶饮的文化内涵更加深厚。同时,这些文化艺术作品也成了研究中国茶叶历史的宝贵资料。⑵文人介入,诗文吟颂在唐代茶文化的发展中,文人的热情参与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典型的是诗歌中的茶诗创作。
唐代诗歌,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个光辉篇章。在唐诗中,有关茶叶的作品很多。比较着名的有李白的《答族侄僧中孚赠玉泉仙人掌茶》、白居易的《琴茶》,齐已的《谢湖茶》、皎然的《访陆处士羽》、皇甫曾的《送陆鸿渐山人采茶》、皇甫冉的《送陆鸿渐栖霞寺采茶》、钱起的《与赵莒茶宴》、袁高的《茶山诗》、杜牧的《题茶山》以及皮日休和陆龟蒙的《茶中杂咏》十首唱和诗等。
这些茶诗的形式有古诗、律诗、绝句等,内容包括了名茶、茶人、煎茶、饮茶、茶具、采茶、制茶等各个方面。
唐代文人们以茶会友,以茶传道,以茶兴艺。使茶饮在文人生活中的地位大大提高,使茶饮的文化内涵更加深厚。同时,这些文化艺术作品也成了研究中国茶叶历史的宝贵资料。
⑶茶叶专着的出现众所周知,公元780年前后陆羽撰写的《茶经》三卷,是中国第一部茶叶专着,它标志着茶学系统的确立,在推动茶饮继续扩大的同时,也开创了茶叶专着撰写的先河。
自《茶经》后,不少有识之士,对茶叶及其相关内容进行了及时的总结,自唐代中,晚期至五代,出现了不少茶叶专着。如皎然《茶诀》三卷,张又新《煎茶水记》一卷,温庭筠《采茶录》一卷,苏《十六汤品》一卷,佚名《茶苑杂录》一卷,裴汶《茶述》、温从云等的《补茶事》和毛文锡的《茶谱》等。
这些茶叶专着中,以陆羽《茶经》最为全面系统,以张又新《煎茶水记》和苏的《十六汤品》最为专门。后二者是专门论述饮茶用水和如何品鉴茶汤的着作。这些专着集中反映了唐代饮茶的文化性,反映出饮茶在人们生活中的特殊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