斗茶的流程。
下面是茶经网小编为大家精心准备的“君民同趣,壶盏皆兵的宋代斗茶”精彩内容,帮助大家了解茶文化知识,欢迎大家进行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斗茶又称为茗战,发源于福建建安一带,始现于晚唐,到宋代达到顶盛,上至宫廷,下达民间,普遍有斗茶的习俗。
斗茶是品评茶叶质量高低和比试点茶技艺技艺的一种茶艺,这种以点茶方法进行的评茶及比试活动,除了要比较茶叶的品种、制造、出处、典故和对茶的见解外,更重要的是比较烹茶的用水、水温和汤花的显现。
斗茶是一种重在观赏的综合性技艺,包括鉴茶辨质、细碾精罗、候汤燥盏、调和茶膏、点茶击拂等环节,每个步骤均须精究熟谙,最关键的工序为点茶与击拂,最精彩的部分集中于汤花的显现。
斗茶的胜负标准
宋代衡量斗茶胜负标准主要有两条:
一、看茶面汤花的色泽和均匀程度,汤花色泽鲜白,茶面细碎均匀为佳。
二、看盏的内沿与汤花相接处有没有水的痕迹,汤花保持时间较长、紧贴盏沿不散退的为胜。
茶汤的表面形成的白色泡沫,宛如白花布满碗面,称为乳聚面。而由于茶液极浓,击拂越有力,汤花便如胶乳一般紧贴盏壁而不散,称为咬盏。若汤花散退,茶与水分离,在盏壁留下水痕,则称为云脚散。乳面不易云脚散,且要咬盏,才是好茶汤。而茶汤的颜色,茶色贵白,以青白胜黄白,为了黑白分明,所以斗茶喜用黑瓷茶盏。而为了延长咬盏时间,茶人必须掌握高超的点茶技艺,使茶与水交融似乳。谁先出现水痕便输了一水,比赛规则一般是三局二胜,两条标准以第二条更为重要。
茶经网扩展阅读
宋代的斗茶
宋代斗茶,其法如下:先用瓶煎水,接着调膏。所谓调膏,视茶盏大小,用勺挑上一定量的加工好的茶末放入茶盏,再注入瓶中的沸水,调和茶末如浓膏油,以粘稠为度。调膏之前,还须温盏。蔡襄《茶录》:盏气热,冷则茶不浮。再注入沸水。衡量斗茶的胜负,一看茶面汤花色泽和均匀程度;一看盏的内沿与汤花相接处有无水的痕迹。汤花面要求色泽鲜白,淳淳光泽,民间称其为冷粥面,意即汤花像白米粥冷后稍有凝结时的形状;汤花均匀适中,叫做粥面粟纹,像白色粟纹一样细碎均匀。汤花保持一段时间后就要散退,此时盏内沿就会出现一圈水痕,以先出现水痕者为负。正如祝穆《方舆胜览》中所说:斗试之法,以水痕先退者为负,耐久者为胜。
斗茶,多为两人捉对“厮杀”,经常“三斗二胜”,计算胜负的单位术语叫“水”,说两种茶叶的好坏为“相差几水”。
在中国的茶文化中,宋代的“玩茶”最为出名。斗茶,就是那个时代的产物。
所谓斗茶,即比茶、赛茶、评比茶的优劣。宋人唐庚在《斗茶记》中曰:“政和二年三月壬戌,二三君子相与斗茶于寄傲斋,予为取龙塘水烹之第其品,以某为上,某次之。”《大观茶论》序曰:“天下之士,励志清白,竟为闲暇修索之玩,莫不碎玉锵金,啜英咀华,较筐策之精,争鉴别裁之。”唐庚和《大观茶论》所说的是文人雅士的闲情斗茶,而斗茶最初来源于民间。据《茶录》记载,斗茶之风起源于贡茶之地建安(今福建),是茶民为了评比茶的高低而生成的。
斗茶在宋代最为流行。由于流行,更加丰富了中国的茶文化。在中国的斗茶文化中,最值得一说的是《和章岷从事斗茶歌》与《茗园赌市图》。
《和章岷从事斗茶歌》是宋代范仲淹所作:“年年春自东南来,建溪先暖水微开。溪边奇茗冠天下,武夷仙人从古栽。新雷昨夜发何处,家家嬉笑穿云去。露芽错落一番荣,缀玉含珠散嘉树。终朝采掇未盈蝾,唯求精粹不敢贪。研膏焙乳有雅制,方中圭兮圆中蟾。北苑将期献天子,林下雄豪先斗美。鼎磨云外首山铜,瓶携江上中泠水。黄金碾畔绿尘飞,碧玉瓯中翠涛起。斗茶味兮轻醍醐,斗茶香兮薄兰芷。其间品第胡能欺,十目视而十手指。胜若登仙不可攀,输同降将无穷耻。吁嗟天产石上英,论功不愧阶前冥。众人之浊我可清,千日之醉我可醒。屈原试与招魂魄,刘伶却得闻雷霆。卢仝敢不歌,陆羽须作经。森然万象中,焉知无茶星。商山丈人休茹芝,首阳先生休采薇。长安酒价减百万,成都药市无光辉。不如仙山一啜好,泠然便欲乘风飞。君莫羡花间女郎只斗草,赢得珠玑满斗归。”
在此斗茶歌中,范仲淹把斗茶的原因、斗茶的情形、斗茶的意韵等等,都描绘得淋漓尽致。“胜若登仙”“输同降将”,斗茶何以这般?原来胜者可成为贡茶。敬奉贡茶有功者,升官发财也。据《高齐诗话》记载,宋代的郑可简就因贡茶有功,官升福建路转运使。
宋代的斗茶,从茶民制茶者到茶商,从民间到皇宫,从百姓到文人雅士,几乎是各个阶层都爱玩斗茶。茶民制茶者玩斗茶,是为了自己的茶得个好名次;商家玩斗茶,是为了更好地推销自己的茶饼;百姓与文人雅士及皇宫玩斗茶,则是闲情之趣。流行的宋代斗茶,使宋代茶文化上了一个新台阶,茶文化从诗文发展到茶画。宋代创作了不少茶画。著名画家刘松年的《茗园赌市图》,就是一幅描绘市井斗茶的情景。
《茗园赌市图》斗茶图(此画在台北故宫博物院)。此画以人物为主,画面上人物不少,画中茶贩有注水点茶的,有提壶的,有举茶杯品茶的。右前边有一挑茶担卖茶小贩,停肩观看,还有一妇人一手拎壶另一手携小孩,边走边看斗茶。此画中有男人、女人,老人、壮年、儿童,人人有特色表情,眼光集于茶贩们的“斗茶”,个个形象生动逼真,把宋代街头民间斗茶的情景淋漓尽致地描绘在世人面前。
中外历史上有“斗鸡”、“斗牛”,可在中国古时还有“斗茶”之事。
斗茶始于唐代,据考创造于出产贡茶闻名于世的福建建州茶乡。每年春季是新茶制成后,茶农、茶客们比新茶优良次劣排名顺序的一种比赛活动。有比技巧、斗输赢的特点,富有趣味性和挑战性。一场斗茶比赛的胜败,犹如今天一场球赛的胜败,为众多市民、乡民所关注。唐叫“茗战”,宋称“斗茶”,具有很强的胜负的色彩,其实是一种茶叶的评比形式和社会化活动。
决定斗茶胜负的标准,主要有两方面。
一是汤色。即茶水的颜色。一般标准是以纯白为上,青白、灰白、黄白,则等而下之。色纯白,表明茶质鲜嫩,蒸时火候恰到好处,色发青,表明蒸时火候不足;色泛灰,是蒸时火候太老;色泛黄,则采摘不及时;色泛红,是炒焙火候过了头。
二是汤花。即指汤面泛起的泡沫。决定汤花的优劣要看两条标准:第一是汤花的色泽。因汤花的色泽与汤色是密切相关的,因此,汤花的色泽标准与汤色的标准是一样的;第二是汤花泛起后,水痕出现的早晚,早者为负,晚者为胜。如果茶末研碾细腻,点汤、击拂恰到好处,汤花匀细,有若“冷粥面”,就可以紧咬盏沿,久聚不散。这种最佳效果,名曰“咬盏”。反之,汤花泛起,不能咬盏,会很快散开。汤花一散,汤与盏相接的地方就露出“水痕”(茶色水)。因此,水痕出现的早晚,就成为决定汤花优劣的依据。
斗茶,多为两人捉对“撕杀”,经常“三斗二胜”,计算胜负的单位术语叫“水”,说两种茶叶的好坏为“相差几水”。
宋代斗茶是什么
宋代斗茶,其法如下:先用瓶煎水,接着调膏。所谓调膏,视茶盏大小,用勺挑上一定量的加工好的茶末放入茶盏,再注入瓶中的沸水,调和茶末如浓膏油,以粘稠为度。调膏之前,还须温盏。蔡襄《茶录》:盏气热,冷则茶不浮。再注入沸水。衡量斗茶的胜负,一看茶面汤花色泽和均匀程度;一看盏的内沿与汤花相接处有无水的痕迹。汤花面要求色泽鲜白,淳淳光泽,民间称其为冷粥面,意即汤花像白米粥冷后稍有凝结时的形状;汤花均匀适中,叫做粥面粟纹,像白色粟纹一样细碎均匀。汤花保持一段时间后就要散退,此时盏内沿就会出现一圈水痕,以先出现水痕者为负。正如祝穆《方舆胜览》中所说:斗试之法,以水痕先退者为负,耐久者为胜。
斗茶,多为两人捉对厮杀,经常三斗二胜,计算胜负的单位术语叫水,说两种茶叶的好坏为相差几水。
斗茶始于唐代,据考创造于出产贡茶闻名于世的福建建州茶乡。每年春季是新茶制成后,茶农、茶客们比新茶优良次劣排名顺序的一种比赛活动。有比技巧、斗输赢的特点,富有趣味性和挑战性。一场斗茶比赛的胜败,犹如今天一场球赛的胜败,为众多市民、乡民所关注。唐叫茗战,宋称斗茶,具有很强的胜负的色彩,其实是一种茶叶的评比形式和社会化活动。
斗茶,又叫斗茗、茗战,它是古时有钱有闲文化的一种雅玩。何谓斗茶?斗茶,即比赛茶的好坏之意,是惠州传统民间风俗之一。斗茶始于唐代,始创于的广东惠州,又一说为以贡茶闻名于世福建建州茶乡。斗茶是每年春季新茶制成后,茶农、茶人们比新茶优劣的一项茶事活动。一场斗茶比赛的胜败,犹如一场球赛的胜败,为众多茶农、茶人所关注。唐称茗战,宋呼斗茶,名异而实同,都具有强烈的赛事色彩。
在宋代,苏东坡就已有岭外惟惠俗喜斗茶的记述。此俗直至民国年间依然在惠城中盛行。斗茶是在品茶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品茶也称品茗,由主人邀请三五知己,将泡好的茶,盛在小酒杯一样大小的茶盅内,像饮酒那样细细品尝。斗茶则与此不同。斗,惠州话有争斗的意思,也有在争斗中逞强获胜之意。当时一个文化水平较高的私塾老师曾以较筐箧之精,争鉴裁之别来概括斗茶的涵义。
参加斗茶的人,要各自献出所藏名茶,轮流品尝,以决胜负。比赛内容包括茶叶的色相与芳香度、茶汤香醇度,茶具的优劣、煮水火候的缓急等等。斗茶要经过集体品评,以俱备上乘者为胜。
斗茶的场所,一般多选在比较有规模的茶叶店。这些店大都分前后二进,前厅阔大,是店面;后厅狭小,兼有小厨房便于煮茶。有些也兼有房间,老板家人也住在里头。当然,一些街坊、工友好此道者,几个人小聚谈到茶道,也有说斗就斗的。有些人家有较雅洁的内室或花木扶疏的古旧庭院,或其家临江、近西湖的,便都是斗茶的好场所。
斗茶多选在清明节期间,因此时新茶初出,最适合参斗。斗茶的参加者都是饮茶爱好者自由组合,多的十几人,少的五六人,斗茶时,还有不少看热闹的街坊邻舍。如在茶店斗,则附近店铺的老板或伙计都会轮流去凑热闹,特别是当时在场欲购茶的顾客,更是一睹为快。
宋代是极其讲究茶道的时代,上起皇帝,下至士大夫,无不好此,并著书立说,加以理论化。如风雅皇帝宋徽宗赵佶撰《大观茶论》,蔡襄撰《茶录》,黄儒撰《品茶要录》社会上一些文人雅士也流行一种斗茶的生活情趣。据宋、明人写的笔记记述,斗茶内容大致包括以下三方面:斗茶品、行茶令、茶百戏。
斗茶品。二人或多人共斗,主要是两方面:一是汤色,即茶水的颜色。茶色贵白,以青白胜黄白(蔡襄《茶录》)。二是汤花,即指汤面泛起的泡沫。决定汤花的优劣有两项标准:第一是汤花的色泽,汤花的色泽与汤色是密切相关的,因此两者的标准是相同的;第二是汤花泛起后,水痕出现的早晚,早者为负,晚者为胜。
如果汤花细匀,有若冷粥面,就可紧咬盏沿,久聚不散,这种最佳效果名曰咬盏。反之,汤花泛起,不能咬盏,会很快散开。汤花一散,汤与盏相接的地方就会露出水痕(茶色水线)。因此,水痕出现的早晚,就会成为汤花优劣的依据。
有时茶质虽略次于对方,但用水得当,也能取胜。有时用同样的水煎茶,最能检验茶质优劣。这种斗茶,必须了解茶性、水质,以及煎后效果,不能盲目而行。宋代范仲淹有首《斗茶歌》说得好:斗茶味兮轻醍醐,斗茶香兮薄芝兰,其间品第胡能欺,十目视而十手指。
宋徽宗曾说:盏以青绿为贵,兔毫为上。苏轼在《送南屏谦师》诗曰:道人晓出南屏山,来试点茶三味手。忽惊午盏兔毫斑,打作春瓮鹅儿酒此诗句说明在南屏山谦师道人斗茶时,亦是使用为时人所崇尚的兔毫盏。宋朝任福建漕司(监制贡茶事)的蔡襄在奉旨修撰的《茶录》一书中,对黑瓷兔毫盏同品茶、斗茶的关系说得更明确:茶色白,宜黑盏,建安所造者绀黑,纹如兔毫,其坯微厚,最为要用。出他处者,火薄或色紫,皆不及也。其青白盏,斗试家之不用。因为斗茶先斗色而茶色贵白、青白者受水昏重,青者受水详明。建安人斗茶,茶色以青白胜黄白。由于斗茶喜用白茶,黑白对比分明,故以黑瓷茶盏最为要用。
决定斗茶胜负的标准,主要有两方面。
一是汤色。即茶水的颜色。一般标准是以纯白为上,青白、灰白、黄白,则等而下之。色纯白,表明茶质鲜嫩,蒸时火候恰到好处,色发青,表明蒸时火候不足;色泛灰,是蒸时火候太老;色泛黄,则采摘不及时;色泛红,是炒焙火候过了头。
二是汤花。即指汤面泛起的泡沫。决定汤花的优劣要看两条标准:第一是汤花的色泽。因汤花的色泽与汤色是密切相关的,因此,汤花的色泽标准与汤色的标准是一样的;第二是汤花泛起后,水痕出现的早晚,早者为负,晚者为胜。如果茶末研碾细腻,点汤、击拂恰到好处,汤花匀细,有若冷粥面,就可以紧咬盏沿,久聚不散。这种最佳效果,名曰咬盏。反之,汤花泛起,不能咬盏,会很快散开。汤花一散,汤与盏相接的地方就露出水痕(茶色水线)。因此,水痕出现的早晚,就成为决定汤花优劣的依据。
惠州茶文化
惠州人食茶的历史同样也很古远。东晋裴渊的《广州记》说:酉平县出皋卢,茗之别名,叶大而涩,南人以为饮,这酉平县即为后之归善县,古属惠州。所谓皋卢也就是苦艼茶。而陆羽的《茶经》也有单道开所饮茶苏而已的记载,单为敦煌人,晋升平元年(357)落户罗浮。他既要饮茶,自然得种茶,说惠州种茶最迟始于晋代,大致不谬。
茶的普及是在唐代以后,这与佛教的兴盛颇有关系。唐人《封氏闻见记》便说南方的寺僧习禅务于不寐,又不餐食,皆许其饮茶。人身怀挟,到处煮炊,从此转相仿效,遂成风俗。有一点他还没说:僧人视茶为不发(抑制性欲)之药,以为饮之有助屏绝尘念。总之,茶佛一味,唐代寺观众多的罗浮山盛行种茶和饮茶,是情理中事。《全唐诗》载有胡宿的《冲虚观》诗,谓茗园春嫩一旗开,可见罗浮山在唐代已有茶园。李翱于唐元和四年(809)知循州,他的《解惑》文则说王野人移居罗浮,积十年,及构草堂,植茶成园,犁山田三十亩以供食,那时的茶园已是颇具规模。
到了北宋,斗茶已成惠州民间习俗,这又有东坡的诗文为证。东坡游罗浮,品尝了景泰禅师的卓锡泉,作《记》说:岭外唯惠人喜斗茶,此水不虚出也!在惠州他也种茶,有《种茶》诗:紫笋虽不长,孤根乃独寿。移栽白鹤岭,土软春雨后。紫笋,古茶名,有人释为紫色的竹笋,那是望文生义。还有一首有名的《汲江煎茶》诗,首联云:活水还须活火煎,自临钓石取深清,如今钓石尚存,就在桥东沿江路边,只是已无清深可取,难再见坡翁当年大瓢贮月归春瓮,小杓分江入夜瓶的情景了。稍后,唐庚贬惠州,作《斗茶记》,说:二三君子相与斗茶于寄傲斋,予为取龙塘水烹之而第其品。以某为上,某次之,某闽人其所赍宜尤高,而又次之。然大较皆精绝。寄傲斋和龙塘,故址在今之子西岭;赍宜,携来佐茶的菜肴(一说是用作调味用的姜蒜葱韭等碎末)。惠人斗茶的情形,于此约略可见。一个烹字,更说明那时所斗之茶,非如今冲泡式的功夫茶。东坡诗谓薄薄酒,胜茶汤,叫茶汤,是因为当中除茶叶外,还有其他配料如姜葱椒盐米豆油麻等。享用这种连渣带水煎烹而成的茶汤,古人说喝,惠州话说食,都不为无理采茶作饼,欲煮茗饮,先炙令赤色,捣末置瓷器中,以汤浇覆之,用葱姜桔子芼之,这种见载于汉末的喝茶方法,据说延至宋代后便逐渐消失,其实未必尽然。旧属惠州的海陆丰地区流传着一首竹枝词:辰时餐饭已餐菜,牙砵擂来响几家。厚薄人情何处见?看他多少下芝麻。这里说的擂茶,是惠东汕尾等地至今仍保留着的古老喝茶习俗,有客至或是喜庆事,必擂茶以示隆重。生小孩满月,谓之满月茶;建新房上梁,谓之上梁茶;亲家母头一回上门商议儿女嫁娶事宜,少不了又要擂亲家茶。茶的配料虽因具体条件而有所变化和不同,故有咸茶、菜茶、药茶等众多名目,烹制的方法却与上述古法大体无异。
宋代人的斗茶
斗茶,即比赛茶的优劣,又名斗茗、茗战。斗茶源于唐,而盛于宋,它是在茶宴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一种风俗,是古代有钱有闲人的一种雅玩。具有很强的胜负色彩,富有趣味性和挑战性。
宋代是极讲究茶道的时代,上起皇帝,下至士大夫,无不好此。一些文人雅士更流行斗茶的生活情趣,宋代斗茶之风极盛。
每年清明节期间,新茶初出,最适合参斗。古人斗茶,或十几人,或五六人,大都为一些名流雅士,还有店铺的老板,街坊亦争相围观,像今天看一场球赛一样热闹。
斗茶的场所,多选在有规模的茶叶店,前后二进,前厅阔大,为店面,后厅狭小,兼有小厨房,便于煮茶。有些人家,有较雅洁的内室,或花木扶疏的庭院,或临水,或清幽,都是斗茶的好场所。
斗茶者各取所藏好茶,轮流烹煮,相互品评,以分高下。古代茶叶大都做成茶饼,再碾成粉末,饮用时连茶粉带茶水一起喝下。斗茶,或多人共斗,或两人捉对厮杀,三斗二胜。
斗茶者对源水的要求极为严格,特别讲究用水的功夫。一般的斗茶者多选用泉水、江水等活质水源,高雅一点的也用植物沥水。有时茶质虽略次于对方,但用水得当,也能取胜。所以有的比赛要求用同样的水煎茶,这样最能检验茶质和技法的优劣。这种斗茶,必须了解茶性、水质,以及煎后效果,不能盲目而行。
斗茶内容包括:斗茶品、斗茶令、茶百戏。
斗茶品,决定斗茶胜负的标准,主要有两方面。
一是汤色。一般标准是以纯白为上,青白、灰白、黄白,则等而下之。色纯白,表明茶质鲜嫩,蒸时火候恰到好处,色发青,表明蒸时火候不足;色泛灰,是蒸时火候太老;色泛黄,则采摘不及时;色泛红,是炒焙火候过了头。
二是汤花。即指汤面泛起的泡沫。决定汤花的优劣要看两条标准:第一是汤花的色泽。因汤花的色泽与汤色是密切相关的,因此,汤花的色泽标准与汤色的标准是一样的;第二是汤花泛起后,水痕出现的早晚,早者为负,晚者为胜。
斗茶令,即古人在斗茶时行茶令。行茶令所举故事及吟诗作赋,皆与茶有关。茶令如同酒令,用以助兴增趣。
茶百戏,又称汤戏或分茶,是宋代流行的一种茶道。即将煮好的茶,注入茶碗中的技巧。在宋代,茶百戏可不是寻常的品茗喝茶,有人把茶百戏与琴、棋、书并列,是士大夫们喜爱与崇尚的一种文化活动。宋人杨万里咏茶百戏曰:分茶何似煎茶好,煎茶不似分茶巧茶百戏,能使茶汤汤花瞬间显示瑰丽多变的景象。若山水云雾,状花鸟鱼虫,如一幅幅水墨图画,这需要较高的沏茶技艺。
从古至今,斗茶作为一项民俗活动,一直被我们继承并延续发展着,一直是广大茶友们所热衷的活动,不管是是由全国各产茶区举办的茶评比会,还是爱茶好友之间的比试,其实都是斗茶的继续和发展。
宋代茶文化:流行斗茶
宋代流行斗茶
按照宋徽宗《大观茶论》中记载,点茶注水的次数要达到六至七次,每一次注水的量、角度、方向都有不同要求。煮水的过程也讲究三沸,但因为瓶口很小,看不到气泡,只能凭其声音来辨别,所以一沸为砌虫万蝉,听起来好像墙角的虫儿叫、树上的蝉儿鸣﹔二沸为千车捆载,好像很多车子拉著重物驶过来了﹔三沸为松风涧水,好像风儿吹过松林,山涧流水潺潺。
见见还发展出了斗茶法:一斗谁的茶好﹔二斗谁的点茶技术高。
斗茶也分阶段,第一阶段斗香斗味,比的是茶本身的香气和滋味﹔第二阶段斗色斗浮,比的是茶的颜色和浮起来的汤花情况。汤花有三好:一是越白越好﹔二是越厚越好﹔三是停留的时间越长越好,在诗词里面形容为灿若积雪。因此,宋代时候黑釉盏比较流行,盏身的黑可以反衬出汤花的白,同时,由于黑釉盏比较厚,更能保温,可以让汤花停留的时间长一些。
由此可见,宋代的点茶、斗茶,简直是一种仪式感非常强的行为艺术了。
民窑精品斗彩描金茶壶
多年前,我在外地一古玩市场淘到一把漂亮的茶壶,壶嘴到把全长20厘米,高14厘米,壶嘴和壶柄均饰有浅浅的浮雕,壶盖上也有一个浮雕蟠桃,与壶嘴的浮雕遥相呼应,特别有情趣,且茶壶看起来也有些年代,包浆自然,彩绘描金完好无损,壶身图案清晰别致,釉面丰润肥厚,品相比较完美,一见就让我特别欣赏,因为没有底款,应该是民窑烧制,而老板开价也不是很高,几经还价就顺利成交了。
后来几位资深的藏友见过我的茶壶后,说这把壶应该是乾隆年间出的斗彩描金花卉纹茶壶,虽然是民窑烧制,但画工严谨,图案规整,色彩浓艳有致,可以说得上是民窑中的精品,非常值得收藏,价值应该高出买入价格的几倍,算是捡了大漏。收藏里的学问学无止境,不管是否捡漏,只要能淘到自己喜欢的宝贝,物有所值就可以了。
据历史文献记载,斗彩始于明宣德,又称逗彩,创烧于明成化时期,是釉下彩(青花)与釉上彩相结合的一种装饰品种。斗彩的做法是先用青花在白色瓷胎上勾勒出所绘图案的轮廓线,在高温(1300C)下烧成的釉下青花瓷,然后用矿物颜料进行二次施彩,填补青花图案留下的空白活涂染青花轮廓线内的空间,然后再次入小窑经过低温(800C)烘烤而成。斗彩以其绚丽多彩的色调,沉稳老辣的色彩,形成了一种符合明人审美情趣的装饰风格。
清朝斗彩瓷器的产量要大于明朝成化时期,这跟当时的社会繁荣有关,康熙、雍正、乾隆官窑也有不少精品堪与成化斗彩媲美,而且出现了较大的器型。康、雍、乾官窑都有一些仿成化斗彩产品,特别是雍正时期已能有把握地仿烧出成化斗彩,只有少数寄托成化款。雍正时期还烧成了粉彩斗彩,使斗彩瓷器更加华贵。乾隆以后,斗彩仍在生产,图案内容多为花草,且多团花,延续了清朝盛世时期的风格,但笔法日渐草率,大不如从前了。我手中这件乾隆时代的斗彩描金花卉纹茶壶,可谓是斗彩瓷器最后的精品,非常有收藏意义。
【宋代点茶技艺之斗茶】
斗茶乃宋代茶之特色。斗茶或称茗战,顾名思义就是比赛茶叶质量的好坏。
有人认为斗茶是中国古代茶艺的最高表现形式。斗茶大约始于五代,最早流行于福建建安一带,至北宋已颇为盛行。君不见闽中茶品天下高,倾身事茶不知劳,说的就是该地的斗茶之风。
北宋中期以后,斗茶逐渐向北方传播,并很快风靡全国。上自达官贵人,中及文人墨客,下至平民百姓,无不热衷于此。北宋晚期,上层人士更乐此不疲,南宋时人们对斗茶仍有兴趣。至元代斗茶已渐衰,到明代则基本绝迹。
衡量斗茶的效果,一是看茶面汤花的色泽和均匀程度,二是看盏的内沿与茶汤相接处有没有水的痕迹。
汤花色泽以纯白为上,青白、灰白、黄白依而次之。汤花保持得时间较长,能紧贴盏沿而不散退的,叫做咬盏。散退较快的,或随点随散的,叫做云脚涣乱。汤花散退后,盏的内沿就会出现水的痕迹,宋人称为水脚。汤花散退早,先出现水痕的斗茶者,便是输家。
斗茶虽然始创于茶区民间,但由于它的技巧性强,趣味性浓,所以迅速地被文人士大夫所接受并加以发展。他们自煎自斗,从中得到消遣,也在对世事的厌倦与无聊中,找到一种精神上的自我调节方法,为生活增加情趣。
建窑对宋代斗茶的影响
发纤秾于简古,寄至味于澹泊。
宋,就是最早的极简!
宋人喜好斗茶及使用黑釉瓷茶盏,从思想文化的角度来看,也是宋朝推崇理学、儒学,文人雅士崇尚自然含蓄、淡泊质朴风格的反映。黑釉瓷茶盏尤其是兔毫盏作为一种物质载体,是纯洁、中和、清明的象征,其安静的色泽中折射出的深邃意境则既能给当时的人们带来生理上的享受,又能融入精神文化生活中,成为一种艺术追求。加之宋人崇尚以茶养生,受理学思潮的熏陶,重视人的内省,通过人内心的沉思,达到人心里的进化。而庄严肃穆、如面壁参禅式的斗茶,恰好反映了宋代重视内省功夫的时代精神和心理素质。故而也就受到帝王的喜好。
上行下效,促使建窑黑釉瓷茶盏大量生产,更多的瓷窑烧造黑釉瓷茶盏。而兔毫盏便是建窑黑釉瓷茶盏中的代表。《中国陶瓷古籍集成》:建安所造黑盏,纹如兔毫。然其毫色异者,土人谓之:毫变盏。其价甚高,且又难得之。当时文人墨客对黑釉兔毫盏的记录中也可看出:蔡襄《茶录》下篇:茶色白,宜建安所造者,绀黑,纹如兔毫。其坯微厚,之久热难冷,最为要用。出他处者,或薄或色紫,皆不及也。其青白盏,斗试家自不用。祝穆《方舆胜览》卷十一:兔毫盏,出瓯宁之水吉然其色异者,土人谓之毫变盏,其价甚高,且又难得之。欧阳修《和梅公仪尝茶》:喜共紫瓯今宜酌,慕君潇洒有余情。
建窑黑釉瓷茶盏尤其是兔毫盏在北宋晚期至南宋鼎盛一时,具有极强的时代特色,这与建盏自身的特性、斗茶的需要以及当时上层社会的喜好是分不开的,它在宋朝的兴盛也在情理之中。《中国陶瓷》:斗茶的风习,始于宋初,徽宗朝为盛,南渡以后衰歇。此与建窑烧制御用兔毫盏的时间,也大致相当宋代建窑黑瓷的突然兴起与宋代上层社会饮茶、斗茶风尚有直接关系。
就北宋和南宋两代,建窑黑釉器的生产工艺精湛,影响颇为深远。宋代闽北和闽东的大批瓷窑都纷纷追慕效仿,像南平、建瓯、松溪、蒲城、崇安等地,都烧制过建窑风格的黑釉瓷器。它的影响还远及江西、四川、浙江、山西等地。江西吉州窑的鹤鸽斑是最为名贵的品种之一,可与建窑兔毫盏齐名,为时人争购,为后人珍藏。
总之,受当时社会上的侈靡之风影响,宋朝茶具走向了一个极端,变得非常讲究,同唐朝的质朴相反,违背了茶圣陆羽的初衷。人们不但在乎茶具的功用、外观和造型,而且更看重其质地,由前朝的陶或瓷,发展为玉、金、银或漆器,并相沿成风,日趋奢侈。
至明代初年,废团茶而代之以散茶,冲泡散茶的饮茶法代替了碾末而饮的点茶法,斗茶之风也渐趋消失,曾经盛行一时的建窑黑釉盏,也就慢慢的退出了历史舞台。而黑釉盏中的珍品兔毫盏,由于其烧制技术要求较高,伴随着斗茶文化的衰落,也随之日渐减少,最终成为了历史的一部分。
带您走进宋代茶人斗茶
在古代,斗茶可谓风靡一时,如同西班牙斗牛一般惹人眷爱。但不同的是,斗茶要文雅得多,其文化内涵也十足丰富。斗茶,即比赛茶的优劣,又名斗茗、茗战,始于唐,盛于宋,是古代有钱有闲人的一种雅玩。
宋代是一个极讲究茶道的时代,宋徽宗赵佶撰《大观茶论》,蔡襄撰《茶录》,黄儒撰《品茶要录》,可见宋代斗茶之风极盛。每年清明节期间,新茶初出,最适合参斗。斗茶的场所,多选在有规模的茶叶店,前后二进,前厅阔大,为店面;后厅狭小,兼有厨房,便于煮茶。有些人家,有比较雅洁的内室,或花木扶疏的庭院,或临水,或清幽,都是斗茶的好场所。
宋文人喜斗茶
古之斗茶者,大都为一些名流雅士,围观者众多,就像今天看一场球赛一样热闹。斗茶者各取所藏好茶,轮流烹煮,相互品评,以分高下。斗茶,或多人共斗,或两人捉对厮杀,三斗两胜。斗茶内容包括:斗茶品、斗茶令和茶百戏。斗茶品以茶新为贵,斗茶用水以活为上。
一斗汤色,二斗水痕。首先看茶汤的色泽是否鲜白,纯白者为胜,青白、灰白、黄白为负。汤色能反映茶的采制技艺,茶汤纯白,表明采茶肥嫩,制作恰到好处;色偏青,说明蒸茶火候不足;色泛灰,说明蒸茶火候已过;色泛黄,说明采制不及时;色泛红,则说明烘焙过了火候。其次看汤花持续时间长短。
斗水痕(乌龙茶粉制)
宋代主要饮用团饼茶,调制时先将茶饼烤炙碾细,然后烧水煎煮,饮用时连茶粉带茶水一起喝下。如果研碾细腻,点茶、点汤、击拂都恰到好处,汤花就匀细,可以紧咬盏沿,久聚不散,这种最佳效果,名曰咬盏。点汤的同时,用茶筅旋转击打和拂动茶盏中的茶汤,使之泛起汤花,称为击拂。反之,若汤花不能咬盏,而是很快散开,汤与盏相接的地方立即露出水痕,这就输定了。水痕出现的早晚,是茶汤优劣的依据。有时茶质虽略次于对方,但用水得当,也能取胜。所以斗茶需要了解茶性、水质及煎后效果,不能盲目而行。
斗茶令,即古人在斗茶时的行茶令。行茶令所举故事及吟诗作赋,皆与茶有关。茶令如同酒令,用以助兴增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