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叶常识:黄大茶和黄小茶的区别

发布时间 : 2021-08-26
黄茶和青茶的区别 黄大茶功效 黄大茶功效和作用

黄茶和青茶的区别。

黄茶是我国茶产品中一个较大的系列,根据叶片的大小进命名,一种黄大茶,一种是黄小茶,以黄小茶为质量更优。黄大茶与黄小茶都属于我国黄茶类的茶品,对于普通的消费者来说,黄大茶与黄小茶之间的区别就是叶片大小不同,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个认知也是正确的,只是不够全面,黄大茶与黄小茶的区别,以及两者之间如何分辨了,接下来跟随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什么是黄小茶?

黄小茶采摘细嫩芽叶加工而成,主要包括湖南岳阳的“北港毛尖”,湖南宁乡的“沩山毛尖”,湖北远安的“远安鹿苑”和浙江温州、平阳一带的“平阳黄汤”。

什么是黄大茶?

黄大茶采摘一芽二、三叶甚至一芽四、五叶为原料制作而成,主要包括安徽霍山的“霍山黄大茶”和广东韶关、肇庆、湛江等地的“广东大叶青”。

黄大茶和黄小茶的区别如下所示:

1、叶片大小的差别明显

黄大茶与黄小茶,最根本的区别就是叶片的大小不同,也就是说,在进行选择与比较的时候,叶片较大者就是黄大茶,一般叶片较老。叶片较小者为黄小茶,纹理也更加细嫩,这是最基本的性状差别,也是最直接的区分方法。

2、产地不同也有差别

黄大茶与黄小茶,是两种完全不同的茶叶,产地不同,也是主要区分的标准。黄大茶中汉霍山黄大的茶品最优,也是典型的黄大茶产品生产基地。黄小茶是温州黄汤产地的产品最优,质量好,产量高。这种根据茶的产地区分,也是很懂茶人喜欢的方式。

3、外观特点的差别

黄大茶与黄小茶,同样属于黄茶系列产品,在其外观的性状上,也有很大的不同,而这其中黄大茶产品的性状稳定,但是叶片较大,所以老而发黄。黄小茶产品叶片较小,相对较嫩,而且整体的成品色发黑,这种外观特点,直接用产品对比选择,也很方便。

黄大茶和黄小茶的区别基本上从性状上来区分最为明显,而上述三种基本的区分方法,是从不同的角度来进行区分,在现实的生活中如果进行选择,还可以加入价格因素来进行考虑,也可以少量购买品尝之后,再进行比较,会更直接客观。

小编推荐

茶叶知识:黄小茶是什么茶?黄小茶的种类有哪些?


知道什么是黄小茶吗?黄茶的种类按其鲜叶的嫩度和芽叶的大小,可分为黄芽茶、黄小茶以及黄大茶三类,黄小茶便是其中之一。像平常熟悉的君山银针、霍山黄芽、蒙顶黄芽都属于黄芽茶,那黄小茶的种类有哪些呢?下面,小编带你了解黄小茶,看看哪些茶属于黄小茶。

黄小茶是什么茶?

黄小茶是黄茶的种类之一,属于轻发酵茶类,以采摘的细嫩芽叶,多为一芽一叶或一芽二叶为原料加工制成。虽然品质不及黄芽茶,但是明显优于黄大茶。黄茶的制作工序与绿茶很相似,不同之处在于多了闷堆的工序。其品质特点黄叶黄汤,就是由制茶过程中采用闷堆渥黄的工序而形成的。

黄小茶的种类

黄小茶的种类中比较著名的有湖南岳阳的北港毛尖、湖南宁乡的沩山毛尖、湖北远安的远安鹿苑,以及浙江温州、平阳一带的平阳黄汤。

北港毛尖

北港毛尖属于黄茶中的上等茶叶,是古代皇室的专用黄茶,在唐代被称为邕湖茶。北港毛尖产自湖南岳阳北港和康王乡一带,原料鲜叶一般在清明后的5-6天内采摘,标准为一芽二、三叶,随采随制,经锅炒、锅揉、拍汗、烘干等工序制成。成品茶外形芽壮叶肥,毫尖显露,呈金黄色,汤色橙黄,香气清高,滋味醇厚,甘甜爽口,叶底黄明,肥嫩似朵。

沩山毛尖

沩山毛尖产自湖南省宁乡县水沩山的沩山乡,原料为清明前后采摘的第一叶初展的细嫩芽头,且是一芽一叶或一芽二叶,无残伤、无紫叶的鲜叶,经杀青、闷黄、轻揉、烘焙、熏烟等工序制成。其中,熏烟的工序是沩山毛尖的独特之处。成品茶外形微卷成块状,色泽黄亮油润,白毫显露,汤色橙黄透亮,松烟香气浓郁芬芳,滋味醇甜爽口,叶底黄亮嫩匀。

平阳黄汤

平阳黄汤,也称温州黄汤、平阳黄汤茶,原产自浙江平阳、泰顺、瑞安、永嘉等地,茶品以平阳北港和泰顺东溪所产为最佳。原料鲜叶在清明前采摘,采摘标准为细嫩多毫的一芽一叶或一芽二叶的初展,经杀青、揉捻、闷堆、初烘、闷烘共五道工序而制成。平阳黄汤以干茶显黄、汤色杏黄、叶底嫩黄的三黄特点而闻名。成品茶外形条索细紧,色泽黄绿,汤色杏黄明亮,香气清芬高锐,滋味鲜醇爽口,叶底芽叶成朵匀齐。

茶叶的辨别:黄茶和白茶的区别


黄茶和白茶同属中国六大茶类之一,从外形上来说黄茶和白茶十分相似,特别是泡出来的茶叶叶底看着几乎是一样的,那么黄茶和白茶的区别有哪些呢,本文将带您怎么区别黄茶和白茶。

工艺区别:

黄茶属轻发酵茶类,加工工艺近似绿茶,只是在干燥过程的前或后,增加一道"闷黄"的工艺,促使其多酚叶绿素等物质部份氧化。

其制作过程最重要的工序在于闷黄,这是形成黄茶特点的关键,主要做法是将杀青和揉捻后的茶叶用纸包好,或堆积后以湿布盖之,时间以几十分钟或几个小时不等,促使茶坯在水热作用下进行非酶性的自动氧化,形成黄色。

白茶的制作工艺是最自然的,把采下的新鲜茶叶薄薄地摊放在竹席上置于微弱的阳光下,或置于通风透光效果好的室内,让其自然萎凋。晾晒至七八成干时,再用文火慢慢烘干即可。由于制作过程简单,以最少的工序进行加工。

它们制作的工艺区别就是白茶不需要杀青、闷黄,跟黄茶比起来制作工艺更为简单,较大程度上保留了茶叶的营养物质。

干茶叶外形区别:

白毫银针几乎全部是芽头,茶毫批身,通体牙白,白茶的名称即是由此而来;而黄茶的外形因种类不同,差异很大,容易混淆不清。有的像白茶类的白毫银针,如君山银针;有的像绿茶类的细烘青,如黄汤;有的像毛峰,如黄芽;有的像绿大茶,如黄大茶;细嫩的黄芽茶(霍山黄芽)和绿茶比较相似,干茶很相似,泡开后都是嫩嫩的芽头,只是颜色比绿茶黄一些,滋味比绿茶醇和、甘甜一些;粗老的黄茶,外形上甚至和黑茶(指的是湖南的黑茶)比较相似。但总的来说,虽然形状各异,其色泽都有所偏黄。

茶汤区别:

成茶和茶汤不同,就拿白毫银针与君山银针来说,白毫银针色白有毫,君山银针颜色偏黄,而且黄茶泡出来的茶汤要比白茶颜色要深。

产地不同:

产地不同,白茶主产于福建,产地具有局限性,而黄茶则多地生产种植。

茶叶鉴别知识:黄小茶是绿茶还是黄茶?


黄小茶是绿茶还是黄茶即便是对于平时有饮茶习惯的人来说,把弄混也是很平常的事,毕竟两者乍眼一看,还真的都差不多。笔者这就给你支两招,立即让黄茶、绿茶真相大白。下面一起来看看黄小茶是绿茶还是黄茶呢?

看外观、嗅干香

黄茶分为黄大茶、黄小茶、黄芽茶三类。

黄大茶最易辨别,它外形豪放:通常选用一芽三四叶甚至一芽四五叶为原料,因此干茶外形叶大且梗粗壮,叶片成条,叶茎相连弯如鱼钩。仔细查看,五大三粗的的体格,肤色还偏黄(绿中带黄),闻一下,有的说不定还带有锅巴香。

相比黄大茶的豪迈,黄小茶和黄芽茶在体格上纤秀许多。外形和绿茶就近似很多了,它们都基本选用单个芽头或者一芽一二叶的鲜叶来制作。不过,体型相近,肤色还是有差异的:绿茶的颜色整体偏绿,多为墨绿色和嫩绿色。而按照传统黄茶工艺制作出的黄茶,色泽主要呈黄色,即使带绿也是黄中微带绿。新的黄茶细闻干茶有种玉米的甜香,另外因为一些工艺的原因,有些黄茶还会带有松烟香(类似烟熏的味道),比如沩山毛尖。

尝茶、闻香、看汤色、看茶底

1.看汤色

黄茶、绿茶的汤色分辨率比较低。对比刚冲泡出来的茶汤:黄茶汤色以淡黄为主,无论淡黄或明黄;绿茶的汤色,会有多种表现,从基本无色到浅黄色或者黄绿色。

2.闻香气

黄芽茶的香气多数呈鲜甜的玉米须水香气或蒸栗子的香气。而绿茶的香气与黄茶相比则,或更为浓郁,比如炒豆香、炒栗子香为主;或鲜甜不及,但清新更足,比如竹叶香、淡爽的花果香;甚至绿茶工艺不足时,还会带明显不愉悦的青草气味。

3.尝茶

黄芽茶滋味更甜,汤水更温和、厚而鲜爽,苦涩感不会很明显。夸张地说有的黄芽茶喝起来甚至会有喝玉米须水的感觉。而绿茶入口鲜美爽口,滋味会更浓,对口腔的刺激感会更强些,苦涩和回甘生津相对会清晰。

4.看叶底

黄茶的叶底以嫩黄为主,黄中带绿或黄中带白;绿茶的叶底一般颜色呈黄中带绿。

想要了解绿茶和黄茶的区别,莫过于自己亲身试喝。下次喝茶时,将绿茶和黄茶一起对比冲泡,一切都了然了。

茶叶常识:皖西黄大茶的制作方法


皖西黄大茶制造分炒茶(杀青和揉捻)、初烘、堆积、烘焙(拉毛火和拉足火)四道工序。

炒茶:分生锅、二青锅、熟锅,三锅相连,序贯操作。炒茶锅用普通饭锅,砌成三锅相连的炒茶灶,锅呈25~30度倾斜。

炒茶扫把用毛竹枝扎成,长1米左右,竹枝一端直径约10厘米。

炒茶方法,当地茶农概括为三句话:“第一锅满锅旋,第二锅带把劲,第三锅钻把子。”生锅主要起杀青作用,锅温180~200℃,投叶量0.25~0.5公斤,叶量多少视锅温和操作技术水平而定。炒法是用炒茶帚在锅中旋转炒拌,叶子跟着旋转翻动,均匀受热失水,要转得快,用力匀,结合抖散茶叶,时间约1~2分钟。待叶质柔软,叶色暗绿,即可扫入第二锅内。

二青锅主要起继续杀青和初步揉条的作用,锅温比生锅略低。因茶与锅壁的摩擦力比较大,用力应比生锅大,所以要”带把劲”,使叶子随着炒茶扫帚在锅内旋转,开始搓卷成条,同时要结合抖散茶团,透发热气。当叶片皱缩成条,茶汁粘着叶面,有粘手感,即可扫入熟锅。熟锅主要起进一步做细茶条的作用,锅温比二青锅更低,约130~150℃。此时叶子已经比较柔软,用炒茶扫帚旋炒几下,叶子即钻到把内竹枝间,有利于做条,稍稍抖动,叶子则又散落到锅里。

这样反复操作,使叶子吞吐于竹帚内外,把杀青失水和搓揉成条巧妙地结合起来。这与炒青绿茶先杀青后揉捻的制茶技术显然不同,既可以利用湿热条件下叶子较柔软,可塑性好的机会,促进粗老叶成条,又可以克服冷揉时断梗、碎片、露筋等弊病。炒至条索紧细,发出茶香,约三四成干,即可出锅。

初烘:炒后立即进行初烘,用小烘篮炭火烘焙。温度120℃左右,投叶量2.0~2.5公斤,高温快烘,2~3分钟翻烘一次,烘至七八成干,有刺手感、茶梗能折断,即为适度,下烘堆积。

堆积:堆积是黄变的主要过程。将初烘叶趁热装篓,稍加压紧,高约1米,置于高温干燥的烘房内,时间长短与鲜叶老嫩、茶坯含水量有关,一般5~7天。待叶色变黄,香气透露,即为适度。目前堆积过程一般在茶叶收购站进行,收购的黄大茶,先拉毛火,烘到九成干,而后堆积闷黄。

烘焙:烘焙是利用高温进一步促进色香味的变化,以形成黄大茶特有的品质特征。采用栎炭明火高温烘焙,温度130~150℃,每大烘篮投叶12公斤左右。和瓜片茶拉老火相似,由二人抬烘篮,仅烘几秒钟就翻动一次。火功要高,时间要足,色香味才能达到充分发展。待烘到茶梗一折即断,梗心呈菊花状,口嚼酥脆,焦香显露,茶梗金黄,叶色黄褐起霜即为适度。时间约40~60分钟。下烘后趁热踩篓包装。

黄小茶是什么茶?黄小茶的种类有哪些?


欢迎来到本网站,下面为您提供的是《黄小茶是什么茶?黄小茶的种类有哪些?》内容,感谢阅读!

知道什么是黄小茶吗?黄茶的种类按其鲜叶的嫩度和芽叶的大小,可分为黄芽茶、黄小茶以及黄大茶三类,黄小茶便是其中之一。像平常熟悉的君山银针、霍山黄芽、蒙顶黄芽都属于黄芽茶,那黄小茶的种类有哪些呢?下面,小编带你了解黄小茶,看看哪些茶属于黄小茶。

黄小茶是什么茶?

黄小茶是黄茶的种类之一,属于轻发酵茶类,以采摘的细嫩芽叶,多为一芽一叶或一芽二叶为原料加工制成。虽然品质不及黄芽茶,但是明显优于黄大茶。黄茶的制作工序与绿茶很相似,不同之处在于多了闷堆的工序。其品质特点“黄叶黄汤”,就是由制茶过程中采用“闷堆渥黄”的工序而形成的。

黄小茶的种类

黄小茶的种类中比较著名的有湖南岳阳的北港毛尖、湖南宁乡的沩山毛尖、湖北远安的远安鹿苑,以及浙江温州、平阳一带的平阳黄汤。

北港毛尖

北港毛尖属于黄茶中的上等茶叶,是古代皇室的专用黄茶,在唐代被称为“邕湖茶”。北港毛尖产自湖南岳阳北港和康王乡一带,原料鲜叶一般在清明后的5-6天内采摘,标准为一芽二、三叶,随采随制,经锅炒、锅揉、拍汗、烘干等工序制成。成品茶外形芽壮叶肥,毫尖显露,呈金黄色,汤色橙黄,香气清高,滋味醇厚,甘甜爽口,叶底黄明,肥嫩似朵。

沩山毛尖

沩山毛尖产自湖南省宁乡县水沩山的沩山乡,原料为清明前后采摘的第一叶初展的细嫩芽头,且是一芽一叶或一芽二叶,无残伤、无紫叶的鲜叶,经杀青、闷黄、轻揉、烘焙、熏烟等工序制成。其中,熏烟的工序是沩山毛尖的独特之处。成品茶外形微卷成块状,色泽黄亮油润,白毫显露,汤色橙黄透亮,松烟香气浓郁芬芳,滋味醇甜爽口,叶底黄亮嫩匀。

平阳黄汤

平阳黄汤,也称温州黄汤、平阳黄汤茶,原产自浙江平阳、泰顺、瑞安、永嘉等地,茶品以平阳北港和泰顺东溪所产为最佳。原料鲜叶在清明前采摘,采摘标准为细嫩多毫的一芽一叶或一芽二叶的初展,经杀青、揉捻、闷堆、初烘、闷烘共五道工序而制成。平阳黄汤以“干茶显黄、汤色杏黄、叶底嫩黄”的“三黄”特点而闻名。成品茶外形条索细紧,色泽黄绿,汤色杏黄明亮,香气清芬高锐,滋味鲜醇爽口,叶底芽叶成朵匀齐。

关于本文《黄小茶是什么茶?黄小茶的种类有哪些?》的内容到这里就结束了,如果还想了解更多相关知识,可以关注我们!

黄大茶


欢迎来到本网站,下面为您提供的是《黄大茶》内容,感谢阅读!

黄大茶主要以安徽霍山黄大茶和主产于广东韶关、佛山等地的广东大叶为代表。

1:霍山

产于安徽金寨霍山的条形黄大茶,也称皖西黄大茶,中国地理标志产品,以大枝大叶为特点。黄大茶以霍山县佛水岭、漫水河、佛庵等地所产最优,这里海拔400米以上,云绕雾多,湿度大,雨量充沛,植被丰富,生态好,主产区生产历史悠久。明代许次纾《茶疏》述“天下名山,必产灵草。大江以北,霍山茶最多……辄就萎黄,仅供下食,奚堪品斗。”清(1766)《霍山县志》载:“茶,本山货属以茶为冠。上者银针、雀舌;而任枝干之天然而制者,上为曰毛尖……次曰连枝统称大茶,制成黄茶称黄大茶。”黄大茶为金塞青山种为主,灌木型,大叶类;植株适中,树姿半开张,分枝密度中等而叶片向上斜生。长椭圆形叶为主,叶面隆而叶色深、叶齿较浅而叶缘微波,叶渐尖而质软,芽叶黄绿茸毛少,一芽三叶白芽重57.1克。春干茶含茶多酚29.3%,儿茶素14.0%,氨基酸4.5%。

黄大茶的制作工艺形成于明代隆庆年间,至今已有400多年历史,叶大、梗长、黄色黄汤香高耐泡,品饮消垢腻,去积滞之作用。具体制法采摘一芽四五叶,鲜枝叶经萎调、炒茶(杀青和揉捻)、初烘、堆积(具有闷黄的作用)、烘焙(拉毛火,拉足火这是所特有的制作工序)制成。萎调时将鲜叶匀摊于萎调竹帘上15-20厘米,萎调至含水率春茶为65-68%,夏茶68-70%;杀青时要使叶色转暗绿有黏性,青草气消失略带熟香为宜,揉捻至条索紧实又保持锋苗,然后闷堆,控制好温湿度,烘焙干燥中拉毛火,足火是形成其品质香气的特色工艺,毛火110-120℃/12-15分钟,足火90℃/至足干。商品茶一般为三级六等,形态朴实,梗壮叶肥,相连形如钓鱼钩,哽叶相连大小枝金黄显褐,叶质柔软厚实,弯曲带钩色油润,汤色深黄略显褐,叶底绿黄,滋味浓醇而不苦和具有高爽焦香(部分带焦豆香)是霍山黄大茶典型的品质特点。

2:广东大叶青

主区主要位于韶关、肇庆、湛江等地,属于亚热带气候,茶园分布于山区和丘陵地区的红壤土质,年降雨1500毫米左右,非常适合茶树的生长,主栽品种为大叶青,植株高大,直立或半开张,叶片斜上着生,叶椭圆或披针形,叶渐尖齿纯浅,芽叶黄绿色,一芽三叶百芽重113.4克,春茶一芽二叶干茶含氨基酸2.3%,茶多酚43.0%,儿茶素24.0%,具有大叶种的生物学品质特点。通常采摘一芽三四叶的鲜叶制成条形黄大茶。主要工艺为轻萎调、杀青、揉捻、闷黄、干燥制成,先萎调后杀青是其独特的加工特点,成茶分一至五级,条索肥壮而紧结重实显毫,叶张完整叶嫩匀整毫尖挺拔,色泽青润显黄,滋味浓醇,汤色深黄明亮,清润带黄,香气纯正,叶底淡黄而回甘润喉是它的特点。

关于本文《黄大茶》的内容到这里就结束了,如果还想了解更多相关知识,可以关注我们!

茶叶常识:详解黄茶茶叶的特征


黄茶的品质特点是“黄叶黄汤”。这种黄色是制茶过程中进行闷堆渥黄的结果。黄茶分为黄芽茶、黄小茶和黄大茶三类。黄茶芽叶细嫩,显毫,香味鲜醇。由于品种的不同,在茶片选择、加工工艺上有相当大的区别。比如,湖南省岳阳洞庭湖君山的”君山银针”茶,采用的全是肥壮的芽头,制茶工艺精细,分杀青、摊放、初烘、复摊、初包、复烘、再摊放、复包、干燥、分级等十道工序。加工后的“君山银针”茶外表披毛,色泽金黄光亮。

黄茶具有”黄叶黄汤”的特色,属于轻发酵茶。这种黄色主要是制茶过程中进行渥堆闷黄的结果。黄茶可分为黄大茶、黄小茶和黄芽茶三类。

黄大茶:着名的品种有安徽的霍山黄大茶、广东的大叶青等。

黄小茶:着名的品种有湖南宁乡的沩山毛尖、湖南岳阳的北港毛尖、湖北的远安鹿苑、浙江的平阳黄汤等。

黄芽茶:着名的品种有湖南岳阳的君山银针、四川名山的蒙顶黄芽、安徽霍山的霍山黄芽、浙江德清的莫干黄芽等。

茶叶常识:霍山黄芽的茶叶产地


霍山地处大别山腹地,古属淮南道寿州盛唐县,唐代陆羽《茶经》中就有霍山产茶之记载。唐代李肇《唐国史补》卷下记载:“风俗贵茶,茶之名品益众。……寿州有霍山之黄芽,”黄芽为唐代近二十种名茶之一。

明代王象晋《群芳谱》记载,寿州霍山黄芽为当时的极品名茶之一。清代霍山黄芽为贡茶,历年岁贡三百斤。可见霍山黄芽盛名数百年,然而经过历代演变,以后竟致失传,霍山黄芽仅闻其名,未见其茶。现时的霍山黄芽是1972年创制并恢复生产的,于89年获省优质奖,90年获商业部奖,同年获”七五”星火科技奖,97年获第三届“中茶杯”一等奖。

霍山黄芽现产于佛子岭水库上游的大化坪、姚家畈、太阳河一带,其中以大化坪的金鸡山、金山头;太阳的金竹坪;姚家畈的乌米尖,即”三金一乌”所产的黄芽品质最佳。黄芽产区位于大别山北簏,地处县境西南的深山区,可谓“山中山”。

这一带峰峦绵延,重岩叠蟑,山高林密,泉多溪长,三河(太阳河、漫水河、石羊河)蜿蜒,一水(佛子岭水库)浩淼。年平均温度15oC,年平均降水量1400毫升,生态环境优越。

霍山黄芽鲜叶细嫩,因山高地寒,开采期一般在谷雨前3-5天,采摘标准一芽一叶、一芽二叶初展。黄芽要求鲜叶新鲜度好,采回鲜叶应薄摊散失表面水分,一般上午采下午制,下午采当晚制完。

茶叶常识:冲泡霍山黄芽


茶兹于水,水籍于器,汤咸于火。茶、水、器、火是泡茶的必要条件。要想泡好一杯茶,还须具备冲泡技艺。冲泡技艺包括对所泡茶叶的了解,对泡茶所需水温、时间的掌握,以及冲泡的手法、程序。不同的茶叶,有不同的冲泡方法,下面就霍山黄芽的冲泡方法简介如下:

1、备器:冲泡黄芽宜用无色透明玻璃杯,以便更好地欣赏茶叶在水中上下翻飞、翩翩起舞的仙姿,观赏黄芽汤色、茸毫。此外还须备有水壶、茗炉、杯托等。

2、择水:陆羽《茶经》云:山水上,江水中,井水正点。泡茶用水以泉水、溪水、雪水、雨水为上,其次则为江河水。若用自来水,需静置24小时,以使氯气挥发掉。冲泡黄芽,要选择清轻甘活的软水。

3、候汤:活水还须活火煎,烧水要用武火急煮。冲泡黄芽的水温宜在80度左右,即古人所谓的蟹眼汤。

4、洁杯:清洁茶杯。

5、投茶:茶与水的用量比例适中,泡出来的茶就清香宜人。冲泡黄芽,茶叶与水的比例大致为1:50,即每杯投茶叶2克左右,冲水100毫升。

6、浸润:候蟹眼乍起、松风欲鸣之时,采用回旋注水法,轻轻地将水沿杯子周边旋转着冲入,注水量约占杯容量的1/4-1/3。浸润时间20-60秒,目的使黄芽吸水膨胀,便于内含物的析出。

7、冲泡:提高水壶,让水由高处向下冲去,并利用手腕的力量,将水壶由上向下反复提举三次,这一动作被称之为凤凰三点头。注入杯约七成左右,意为七分茶,三分情。凤凰三点头的作用,一是让杯中的茶叶在水的冲激下上下翻滚,促使茶叶中的有效成份迅速浸出;二是对宾客表示敬意,三点头象征着谦逊、真诚,如同行鞠躬礼。

8、品饮:品饮之前,先赏茶汤,观色、闻香、赏形,然后趁热品啜茶汤的滋味。黄芽形似雀舌、嫩绿披毫,清香持久,滋味鲜醇浓厚、回甘,汤色黄绿、清澈明亮。第一泡品茶之鲜醇和清香;第二泡茶香最浓,滋味最佳,要充分体验茶汤甘泽润喉、齿颊留香、回味无穷的特征;第三泡时茶味已淡,香气亦减。三泡之后,一般不再饮了。

本文就是茶经网小编给大家提供的关于《茶叶常识:黄大茶和黄小茶的区别》的精彩内容,如果还想了解更多精彩的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网站,每天不定时更新大量精彩内容!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