挂圆白茶。
下面是茶经网小编为大家精心准备的“古董茶和同庆老圆茶”精彩内容,帮助大家了解茶文化知识,欢迎大家进行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易武镇是五大茶山南边入山必经之处,所以将五大茶山也称为易武茶区。五大茶山中的慢撒山位在其他四山的东南,而易武镇则在此山最南端,因此慢撒山也叫易武山。清朝时期的1825年,阮福著《普洱茶记》中有载:但云产攸乐、革登、绮邦、莽芝、蛮专、慢撒六茶山,而依帮蛮专者,味最胜,也说明了六大茶山中的倚邦山和蛮专山所产的普洱茶茶味最好。送进朝廷的贡茶,多是来自这两座山的茶菁所制成的,是属于小叶种普洱青茶。如论越陈越香,非易武茶山的大叶种普洱茶莫属了!
同庆老圆茶
茶厂:同庆茶庄筒包:竹箬竹皮篾仓贮:干仓茶香:兰香
茶山:易武茶山图字:同庆14字陈期:90年茶韵:陈韵
茶树:大叶种乔木饼包:无色泽:深栗味道:微甜
茶菁:三至五等图文:无气味:无水性:化
茶型:圆茶内票:纸10.8cm13.3cm条索:细长有梗喉韵:甘润
规格:直径20.5cm内飞:纸3cm5cm汤色:深栗生津:舌底鸣泉
重量:340g工序:生茶叶底::深栗茶气:强
到清朝末年,云南茶商大多集中在易武开设毛茶工厂,一方面在易武山就近可以取得最新鲜的大叶种普洱茶菁,做成较好的毛茶;另一方面也因为有了许多毛茶工厂,而引进了较好的技术,并带动了茶山的开发,因而易武的普洱茶产量是六大茶山之冠,而且品质也是跃居第一。所以许多茶商都标榜他们的茶厂开设在易武大街,精选易武正山阳春细嫩白尖:而所谓易武正山,就是指易武山,也是慢撒山因为易武茶区有五大茶山,有些资料统称易武大茶山。易武山是其中之一座茶山,后来为了方便于区别,将易武五茶山中的易武山叫易武正山,也叫正山。(1984年官方决定将莽芝山归到倚邦山,而将慢撒山的北山定为曼洒山,南山为易武山,因而易武茶山区域缩小了)
同庆号茶庄于1736年在易武设立了毛茶工厂,工厂规模算是最大的之一,产量也很高。其历史可算是最久的,前后历经了二百多年。代表同庆老号的龙马商标内票、内飞使用了一两百年后,于庚申年(1920年)间更改为双狮旗图。之后,直到解放后茶庄国营后,才宣告歇业。同庆号茶庄的普洱茶,一直都被喻为品质最佳的茶品。
同庆老号龙马商标圆茶的类别很多,而目前在市面上可以买到的这一种,是最老的两三种普洱茶品之一。其茶龄将近一百年,所以被一般茶商喻为青末国宝级百年普洱。香港的全山楼茶楼,已经有好几代经营历史,都以港式饮茶营业,多年前主人到美国经商,所以店面歇了业,仓库封锁了起来。
饮茶的茶楼多以普洱茶为主茶,其原因有二,一是因为饮茶时都吃了很多甜点,或油腻点心,特别需要普洱茶帮助去油解腻,另一方、到茶楼饮茶的,通常一坐就半天,所以香港人常常说一盅两件,坐一日。只有喝普洱茶,才能喝上一天去油腻而不伤胃,不刺激不兴奋,是陈老普洱茶的特色。如果喝绿茶或乌龙茶,喝上了一天,而且只吃一两件点心,没有多少茶客能受得了的就这样子,普洱茶成了香港茶楼的最爱。每每茶楼买进来的普洱茶,遇到有上好的茶品,师傅们就把它存下一部分,或全部都先存到仓厍,舍不得马上推出店面售卖,或冲泡给客人喝掉。尤其一向都是喜爱喝菊花普洱的香港人,茶楼往往用比较粗劣品质的茶叶,多加一些菊花,茶客就很能接受,所以茶品的好坏优劣,已经不重要,好茶能留下就留下来吧!在香港回归前,许多到外国经商的,都赶回来处理留下来的产业,所以先后陆续地打开了好些存有普洱老茶的仓库。全山楼、龙门茶楼仓库也是在这种情况之下先后打开的。从仓库中起出了同庆号、敬昌号、江城号、红印、绿印甲乙等上好普洱茶。这段时间,台湾地区已经开始流行喝普洱茶,香港商人看准台湾的茶友,有雄厚购买力,将全香港的好普洱茶都销售到台湾来了。我们以搜购宜兴壶那种排山倒海的气势,碰到好普洱茶都来者不拒,台湾地区的普洱茶收藏者,变成了最富有的普洱茶大户。已经有一些香港朋友,回过头向台湾购买老普洱茶了!
从全山楼、龙门茶楼出来的这两批同庆老号圆茶,可以说全部都落到台湾普洱茶收藏者手中。有人准备将这些硕果仅存,最陈老的普洱茶,列表登记以明了其动向,以及成立同庆普洱联谊会举办共同品茗及评鉴同庆号普洱茶活动,相信会更带动普洱茶的品茗和收藏风气!
同庆老号圆茶虽然将近一百年了,但是每一筒的竹箬包装仍然非常完好。这些竹箬都是生产在云南大竹子上的笋干外壳。云南土地肥沃,竹子粗壮,笋干大而竹箬大片,且韧性特强。竹箬纤维强韧耐久不会败坏破碎,同时又有防潮、过滤杂味的功效,是包装普洱茶最理想的材料。同庆老号圆茶是采用最好的竹箬包装,表面是浅金黄色,顾色浓淡均匀,呈现油面亮光,纤维修长,纹沟深直。整筒茶都是采用同一种竹箬,整齐匀衬,柔和美观。一般比较普通品质的普洱茶,所用竹箬的品质也比较低劣,往往选一片特别好的,作为顶上的面片,以写字落款其上。而同庆老号所用的,全部都是最好竹箬,所以无需特选专用的面片。
捆绑同庆老号圆茶竹箬的竹篾,是竹皮的竹篾,颜色与竹箬很相似,韧性强,且不易生蛀虫,耐久不断。到了后期(1949年)以后所生产的普洱茶,或是边境普洱的包装,多采用肉心竹篾来捆绑。而近期(1970年)以后生产的普洱茶,更改用麻绳或铁丝代替了竹篾。同庆老号普洱圆茶的竹箬包装及竹皮的竹篾捆绑技术极为讲究。当竹箬还生软没有干硬时,包在普洱圆茶外边,然後利用竹篾顺着两饼圆茶之间用力绑紧,形成了外表显出一饼一饼凸出的轮廓,极为立体、有力而美观。每一筒是七饼圆茶,绑了六道竹篾,每一道绕两圈后,两端相绞合绑紧.编成排扣形状的结结,精致美观,配在绑紧成筒的竹箬外,显示出老朴传统,古意盎然。
在茶筒顶上面片竹箬上,用全红色朱砂写着阳春两字,右边的一直行是易武正山.左边的一直行是阳春嫩尖,中间一行较大字,是用墨写的同庆字号的茶庄店号。字体都是工整的正措,其中同庆字号是毛笔手写的,更增加其艺术价值感。
每一筒同庆老号普洱圆茶,在上层的第一饼和第二饼之间,压着一张龙马商标内票是木刻版印图文,白底而图字为红颜色,因为时间久了,红色已略略淡白些。图的上方横写着云南同庆号,图案中有白马、云龙、宝塔等景物。商标的下方有着文字,写着:本庄向在云南久历百年字号所制普洱督办武正山阳春细嫩白尖叮色金黄而厚水味红浓而芬香出自天然今加内票以明真伪云南同庆老号启,每张内票往往都被虫蛀或是自然腐蚀已不成形,甚至已经成为了碎片!
同庆老号龙马商标普洱圆茶,是采用三月阳春时分,易武山三、四、五等细嫩茶箐制成茶的条索细长而结实,经长期贮存,饼面呈深栗,带有金黄色的芽尖,有细条茶梗。饼身较宽,直径约20厘米,每饼重约340克(九两)腹部的脐白比较宽大,如以拳头压出来的。成不规则的圆形。每一茶饼背面半埋着一张5厘米3厘米内飞,是白纸红字,双线画成一个椭圆形圈子,圈内的文字与大张的内票所印的字句内容完全相同。饼身仍然很结实,但边缘部分已经浮松,极容易散开脱落。从茶饼闻不到茶香,看起来不是那么红润油光,因为是采用级次较嫩茶菁制成,油质自然较薄,所以油光呈现较弱些。因之这批茶刚上市时,有许多专买卖普洱茶的老茶商,都看成了边境普洱。形成在出仓时卖价很便宜,只经过一两年光景,身价已翻了四五倍,大家终于认识了其国宝级身价!
茶汤深粟色,但透澈,有一股幽雅兰香,茶汤入口水路细柔滑顺茶味淡淡,略带甘蔗甜味品尝老同庆的滋味时,要拥有几许若有若无的道家哲学意境。茶汤经过口腔,不会留下苦味,也没有涩感。然而,如古人所最为赞赏的舌底鸣泉,悠然而生。依据一般品茗知识,能够由舌根底下生津的,必须要有一定陈化年限的老茶。以普洱茶品而论,陈化在七八十年以上的好普洱茶,才会出现舌底鸣泉的气势。茶韵已很陈老,从茶汤中可以感觉到陈化时间的厚度,其生命力道极为微弱,但是却非常的纯正而深浚。同庆老号圆茶的气数已升华,虽然没有像后期产品:双狮旗图圆茶普洱,或中茶牌红印圆茶普洱,那种力拔山兮气盖世的茶气,但是从其细韧绵绵,忽隐忽现,齿颊留香的陈年茶气中,品茗者可以体会且明显感觉到,百年历史岁月随着茶气,在全身经络游遁而流过,无形地在我们的生命中多延长了上百年时光!
福元昌号圆茶充满易武普洱茶那种磅礴气势,而搏得普洱茶品至尊为普洱茶王;而同庆老号圆茶,凭着其幽雅内敛,绝冠群伦,是极柔和性优美茶品,不愧为普洱茶后。
同庆号茶庄的总店在石屏,叫云南石屏同庆号。而茶叶制造厂设在易武山大街,叫易武同庆号茶厂。一百多两百年以来,同庆号就在易武山种植茶园,也收购茶菁,将制作好的普洱茶运回石屏总发行,然后一部分即时销售,大部分的送进仓库存放,长期的陈化。同庆号茶庄一向以制作以及销售最好、最高级的昔洱茶闻名遐迩。凡是从同庆号茶庄出来的普洱茶,都是信用可靠,品质上等的代表。同庆老号的龙马商标由于近来假茶渐增仿造愈众......故自庚申年八月改换双狮旗图为记,所以在1920年以前出厂的龙马商标普洱茶,我们称之为同庆老号普洱或龙马同庆普洱。而以后的则称为双狮同庆普洱,以示区分其先期和早期的产品。现在一般普洱茶爱好者,都把这两期的普洱茶视为珍宝,而且是国宝级的茶品。
茶经网扩展阅读
敬昌圆茶
曼洒茶山位处老挝边境,宝货版纳易武的曼洒、曼黑、曼乃和曼腊四个乡。曼乃乡在曼腊北面,与江城县康平区相连(《版纳文史资料选辑》4,第28页。)曼洒山就是以前易武山的北山,曼洒茶山的茶性仅次于易武茶山。曼乃乡是曼洒山之一乡,位连江城县,曼洒茶山茶菁都是通过江城地区运销出去的,所以江城的普洱茶品向来闻名海内外。
在清光绪年间私商就经营普洱茶出口,主要有通海帮信昌号都在昆明等地和国外设有机构。敬昌茶号(信昌号前身)在江城制成七子饼茶后,雇牛帮或马帮运往老挝,再装木船运往越南、泰国至香港销售。《云南省茶叶进出口公司志》第153页。1921年时敬昌号茶庄是江城地方最大最有名的普洱茶庄之一。
在所有先期私人茶庄的茶品中,要推筒庆盒敬昌圆茶的工序、制造技术最精良,如茶饼压制技术、筒包技术、竹篾条材料、内飞内票的设计和设计和印刷,以及贮存陈放方法等都是最高级的。现在普洱茶界都以这两种茶品,作为普洱茶的品质标杆。流通于现在市场的普洱茶产品,敬昌号、同庆号等,其数量都是极度欠缺,想要购买或收藏,只有可遇不可求的机会。
敬昌圆茶是采用普洱正山,也就是曼洒茶山最上好茶菁制成,大叶种茶树,条索肥硕,叶子宽大,茶菁看来好像泡过茶油似的,油亮十分充足,有着金黄色硕大的毫头。茶饼的压制技术非常精工规矩,饼身表现均衬丰满,边缘厚薄不一致但圆顺,手感非常强烈。敬昌圆茶茶饼的外观充满浑厚朴拙气势,尤其茶菁在蒸压前,入袋的技术很讲究,每饼茶菁在杂乱中显示出一种排列的艺术,是所有普洱茶饼中,外观最优美的。饼身直径20.5厘米,每饼约重330克。野樟茶香,水性极度细柔,入口即化,为普洱茶品中水最为细滑的。陈年老韵,约为20世纪40年代产品。每饼有内飞一张,是椭圆形图案,与同庆老号圆茶极为相似。最值得提出来的是,没筒一张大的内票,是一张高艺术的版画图案,白底绿色的字画,是一幅采茶图。有采茶姑娘三人,有两颗高大乔木的茶树,是清朝时期大茶山最真实写照。加上由右而左敬昌茶庄号是最工整的楷书字体,构图美观,极富艺术价值。
而美中不足的是外包装,筒包所采用的竹箬,是比较普通的较老的竹笋箬片,捆绑筒身是竹心篾条,捆绑技术并非特殊技巧,为一般普通手工操作,如只以筒装外表来看,真不相信是一筒好普洱茶。头盖面片竹箬上,以紫色颜料印上云南普洱正山贡茶精工揉造字号元茶上印,在面片竹箬正中央以毛笔黑墨写上敬昌茶庄,所有字体都是工整楷书,气势十足。
市面上已经有敬昌号的赝品出现,但从茶饼的原料,内飞盒内票的印刷、茶饼的款式等都恨容易辨别出来。而且赝品者都是以单饼出现,没有成筒的包装。这些假敬昌圆茶是以现在云南新树茶菁,做成轻度发酵熟茶,再放进失仓促成霉变,加速陈化效果。假敬昌圆茶有一股青酸及霉味,水味很重,像青菜在弱火煮了半生不熟,那种青味不去而水味未消得味道,也和边境普洱极为相似。赝品假敬昌圆茶,其茶性条件极为差,完全没有真敬昌的茶性特色!
同庆号国礼普洱茶出炉过程
揭秘国礼普洱茶出炉过程
“整个过程不像一个产品的制作,倒像是一次追求完美的艺术创作。”负责制作的同庆号公司负责人邓雅然说,仅是包装这一细节从设计上都不知道返了多少次工,4天内就7次在景洪与昆明之间的空中飞来飞去。12日,本报记者独家专访了本次国礼普洱茶的制作和监制小组,将其出炉的第一手资料奉献给读者。
一次“千里挑七”的选料经讨论和上报相关部门批准,小组决定采用存期已达3年,选自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江外古六大茶山大树茶制成的金毫熟茶,以千分之七的分选率,按照“色泽褐润、显金毫、匀整;香气陈香显露、滋味浓醇回甘;汤色红浓明亮;叶底红褐较嫩”的感观指标,送相关部门进行各项理化指标检验合格后制作熟饼。选用西双版纳江内古六大茶山的银毫、班章、景迈晒青3种毛茶,按照“条索紧结有锋苗,整碎匀整,色泽深绿光润,净度稍有嫩茎,香气浓郁,滋味浓醇,汤色黄绿明亮,叶底柔嫩有芽,绿黄明亮,外形美观”的感观指标,送检各项理化指标合格后制作生饼。
“单完成这一道选料的程序,就需要25个熟练的选料工忙活上一天。”制作小组负责人说。
24小时警卫中的制茶1月12日9:00,监督小组成员更衣消毒后进入了生产车间,生产人员就位,仓管员在监督人员的护送下将茶样由物流口运到生产车间。由指定人员当场开启封条后,将茶叶转到生产线上。9:40,第一饼江外古六大茶山金毫熟茶蒸压成型。3分钟后,第二饼国礼茶成型了。经现场监制人员的认真对比,一致认为金毫饼的外形效果最佳,于是按此样继续蒸压熟茶。10:15,江内古六大茶山阳春嫩尖银毫饼诞生。
茶饼放到茶架上等待烘干,检验人员及监制人员对压好的茶叶进行了外观检验,检验结果为饼型完整、端正、厚薄均匀,松紧适度,不起层掉面,完全符合标准要求。
在监制人员的监督下,17:25,生产人员将茶架送入烘房并时时对烘房温度进行监控,同时整个生产和保管过程中,均有专门的保卫人员24小时现场执勤。
追求完美的包装设计根据反复的设计和返工,最终确定了国礼普洱茶的包装方案。
外包装做成公文包形式的布袋,采用纯天然米色麻布材质制作,中间使用竹节扣,并在位置横向正中装饰民族特色浓郁的花边。
第二层包装使用竹木结构盒体,在收口处上4片竹片卡口雕刻上同庆号特有的龙马图标。内置中英文对照的文化手册命名为:中国·云南同庆号普洱茶,并附加上书签形式的冲泡说明书。
茶饼包装绵纸内包采用傣族手工白绵纸,外包采用金丝绵纸,文化手册纸张定为东巴纸。
经出产检验合格,1月15日16:00,包装车间员工在监督小组监督下对茶饼进行内包装,内包装结束经检查无误进入到外包装车间,对国礼茶进行外包装封样并装盒,最后进行装外袋。
普洱茶王---福元昌圆茶
福元昌圆茶
清代末期以前,一直都是以倚邦茶山(后来称为“绮邦茶区”)的普洱茶品最受欢迎,而且以小叶种普洱茶著称,尤其在清朝是贡茶的主要茶种。
开设在倚邦茶区的茶庄商号很多,后来流传而继承下来,有史料可考的,要推“宋云号”和“元昌号”两家茶庄。这两家茶庄同是创立于光绪初年(《版纳文史资料选辑》4,第34页)宋云号茶庄在光绪初年创业,到民国初年暂时歇业,1921午又重新开业,每年制造普洱茶二百多担,以销往四川为主。元昌号茶庄也是创设于光绪初年,每年制造普洱茶四五百担,以运销到四川省及北方地区。到了民国初年停业后,全部业务就此停止营运,并不再复业。
清代中期,易武山普洱茶事业已逐渐崛起,更早时期已经建有一条运送贡茶古道,后来并铺成石块马道,连接了易武镇和倚邦茶区。
两地相隔仅数十里,然两地区的茶叶,一为最适合制成普洱贡茶的小叶种茶,另一则是最好的越陈越香大叶种普洱茶品。一般茶商多跨着两茶区同时设有茶厂。元昌号茶庄在光绪年间中期,也在易武大街开设了茶厂分行,叫“福元昌号”茶庄,专门采用易武山大叶种普洱茶菁,制造精选茶品,以供普洱茶品茗者,或销售到海外市场。
茶厂:福元昌茶庄筒包:竹箬竹心篾仓贮:干仓茶香:野樟香
茶山:易武茶山图字:不详陈期:95年茶韵:陈韵
茶树:大叶种乔木饼包:无色泽:栗黄油灰味道:微甜
茶菁:三级图文:无气味:无水性:化
茶型:圆茶内票:图8.7Cm×9.3cm条索:宽长喉韵:润
规格:直径21cm内飞:纸5.27cm×7.5cm汤色:粟红生津:舌底鸣泉
重量:310g工序:生茶叶底:深粟茶气:强
谈谈古董茶:普洱茶的历史
普洱,府名,清雍正七年(1729年)分车里宣慰司江内六版纳地置。治宁洱(今普洱)。乾隆元年(1736年)增领江外六版纳各土司,辖境约当今云南普洱、景谷、墨江和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地区。澜沧江沿岸所产茶叶,集中于普洱加工、运销,故名普洱茶。阮福所着《普洱茶说》这样记载:所谓普洱茶者,非普洱界内所产,盖产于府属思茅厅界也。厅治有茶六处:倚邦、日架布、日熠崆、日蛮砖、日革登、日乃武,即所谓六大茶山。倚邦、乃武最着名,此外勐海、景谷等地之茶,也都会集于普洱,统称普洱茶。
普洱,在我国西南隅,属亚热带气候,四季常青,雨量充沛,山川秀丽,风景如画,土壤肥沃。终年温暖,雾露弥漫,茶树一年四季都能发芽,且芽叶又大又嫩,制出的茶芳香、味浓。每年从农历二月下旬直到十一月中旬都是普洱茶的采摘时期。春茶的采摘依据时间的先后分为春尖、春中、春尾;夏茶的采摘俗称二水;秋茶的采摘,又称谷花。茶叶的采摘季节不同,它的品质也有高下,以春尖及谷花两个时期所产的品质最好。春茶清香爽口为上品,夏茶味道浓烈但不带苦味,而秋茶则是香中带苦,苦后回甜,值得细品。目前云南真正高级普洱茶都是以春尖为主体制成的。
采摘的鲜叶,经杀青、揉捻、干燥之后,成为普洱毛茶。因后续工序的不同分为熟茶和生茶。经过堆闷转熟的就成为熟茶,再经过3~5年的储存,待其味质稳净,便可出售。生茶是指毛茶不经过堆闷工序而完全靠自然(5~8年)转化为熟茶。完全稳熟后的生茶,其陈香及活力愈发显露和稳健,由此形成普洱茶做新茶卖旧茶的传统。
普洱茶包括沱茶、方茶、饼茶、紧压茶。沱茶,古称团茶,从清明至谷雨之间所采摘的春尖为原料,压制而成型似碗。外形紧结端正,色泽乌润多亮,具有馥郁清香、滋味醇爽回甘、汤色清澈的特点,耐冲耐泡。因其形似北方用玉米面蒸的窝头,所以北方人又称其为窝头茶。方茶,以细嫩的毛茶为原料,压制成正方型扁块,上面印有阳文普洱方茶字样,色泽青绿多毫,香气清浓,滋味醇厚。饼茶,又称圆茶,系精制沱茶,方茶的副产品压制成圆饼形。有大饼、小饼之分;一饼一筒装7个,故又名七子饼。外形美观,香气持久,滋味醇厚,汤色红黄明亮。主要销往香港、澳门、新加坡等地。小饼以供应藏族同胞为主。紧压茶,以芒种至大暑所采摘的二水叶为原料的毛茶压制而成,形同心脏,色泽乌黑,味醇而粗涩,汤色红黄,叶底老嫩不匀,主要供应藏族同胞饮用。历史上还有一种圆形团茶,小的重几两,大的重五斤,形为人头,被称为人头茶,是为贡茶。
普洱茶作为一个知名品牌,为了维护其品质的稳定,每个厂家都是严格按照统一的拼配表制作成品茶。1950年之前的普洱茶称为古董茶,如百年宋聘号、同兴贡饼、同庆号、同昌老号、宋聘敬号,通常都有一张糯米纸,印上名称,就是内飞。1950~1968年,在包装纸上茶字以不同颜色标志,红字为第一批,绿字为第二批,黄字为第三批,称之印级茶品。1968年之后,茶饼包装上不再印中国茶叶公司,改由各茶厂自行生产,统称云南七子饼,如雪印青饼、73青饼、大口中小绿印、小黄印普洱茶宜用腹大的壶冲泡,因为普洱茶的浓度高,用腹大的壶可避免茶汤过浓。同时,建议选用紫砂壶、陶壶、瓷壶为好。冲泡前,将茶饼、茶砖掰开后,在空气中暴露15天左右,这样味道更好。茶叶用量约占壶容量的20%左右。因为普洱茶与其它茶类不同,好的普洱茶至少地底下埋5年左右,所以怕它带有杂质,第一次冲泡速度要快,主要是洗净茶叶,其次是唤醒茶叶的味道。第二次冲泡才是饮用的。普洱茶即使变冷以后还是风味十足,所以夏日可以冰过再饮。
普洱茶还有特殊的药用功效。《本草纲目拾遗》称:普洱茶清香独绝也,醒酒第一,消炎化痰,清胃生津,功力尤大也。
《物理小识》云:普洱茶膏,能治百病,如肚胀受寒,用姜汤发散,出汗即愈现代医学研究发现,由于普洱茶是在长期温热的条件下生产的,多酚的氧化程度比较高,因而能产生大量氧化产物,起到健胃的功效。此外,降低胆固醇的作用也较红茶、绿茶强。
古董普洱有段古
龙马同庆
同庆号茶庄由刘葵光始创于清雍正十三年(公元1736年),本品陈期约为85至95年。茶青采自易武茶山。其味入口细柔顺滑,甘润微甜、香气幽雅馥郁,汤色深粟油亮、茶气厚重绵长,龙马同庆号品质刚柔并济、冠绝群伦,被誉为国宝级的普洱茶实不为过,估计当今可流通的数量在十筒之间。
宋聘号
乾利贞宋聘号茶庄由刘子辉、宋聘三、袁谦禄、傅监珍等四人创于光绪二十一年(1885年),本品红标宋聘陈期约为100年,按行内评价此茶品质无论在香味、茶味、茶气方面都堪称一流,可将古董级百年陈茶的韵味诠释得淋漓尽致,代表着至高境界的普洱茶,近期在交易场上已不见踪影,难得一见了。
汇峰号
汇峰茶行由李剑峰始创于1997年,于2004年在云南省西双版纳州曼腊县设厂制作汇峰号圆茶。其茶青采摘于易武攸乐、倚邦、漫撒等六大正山的乔木古树,按传统古法精制而成。如今私人制茶业再度百花齐放。同时也良莠不齐,汇峰号生饼,秉承汇峰人的精神外悦目、内赏心。
福元昌
福元昌茶庄始创于清朝光绪年间,本品陈期已过100年,福元昌圆茶的内飞分为蓝、紫、白三种。茶品汤色粟红明亮、水底陈香润化。回甘如泉,茶气强烈醒神,贯通全身。当今流通的数量几乎为零。
普洱茶,人称能“喝”的古董
昔日被人们称为老坑茶的普洱茶,现如今每克价值高达4000元,但这在藏家看来,还远没有达到市场价。
仅重3克的清宫普洱茶日前在广东举办的一场拍卖会上拍出1.2万元,这不仅是中国茶叶拍场的新高,也让更多的人认识到普洱茶的收藏价值及市场价值。
这次创造天价的普洱茶是由大文豪鲁迅珍藏的。据了解,在该茶块付拍前,多位国内茶学专家对其进行了鉴定。经过多轮品饮后,专家们一致认为这些由鲁迅先生之子周海婴先生提供的茶块是旧普洱茶。不过由于年份久远滋味太薄,普洱特有的苦涩味基本不存。有专家认为,这批茶从鲁迅先生藏品的角度判断约有60年以上历史。这些旧茶经过多次冲泡后基本融化,材质实际上是茶膏。茶膏的记载最早见于清朝乾隆年间,最后的记录在道光五年(公元1826年),由此估计这些茶膏可能有近200年历史。
该茶块是以8000元起拍的,经过买家20多轮的争夺后,最后以1.2万元的高价被一广州茶商竞得。据悉,就每克含金量来看,该茶块创下了中国茶叶拍卖价的新高。
值得一说的是,昔日被称为老坑茶、今日却是收藏新贵的普洱茶,在拍场上有所表现,这不是第一次。前段时间一茶叶拍卖会上,500克号称为宫廷普洱的普洱茶就拍出了17万元的价钱。一位广东收藏者坦言,古玩、字画、邮票等收藏种类人们已司空见惯,而茶叶收藏却是收藏中的新贵。珠三角地区目前就出现了茶叶收藏热。
近年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认识到普洱茶的收藏价值。事实上,这种茶的收藏已有历史。众所周知,烧酒以旧为佳,茶叶以新为妙,偏偏普洱茶乃茶中异类,久藏而不变质,因而很多好茶者瞄上了这一特别藏品。
台湾人对普洱茶收藏情有独钟。他们不仅喜好喝普洱茶,也早于大陆收藏普洱茶。尤其是普洱茶资深藏家,嗜茶如命。这些藏家基本都有一个共性,就是从喜好喝普洱茶,到珍藏普洱茶,最后连与茶有关的器物也成了珍藏品。
器为茶之父,已有几年收藏经历的谢小姐说。她就是从喝茶逐渐到了藏茶,而且是一发不可收拾。据她讲,藏茶是很有乐趣的。你要了解茶的历史、文化,你要知道茶背后的故事、风土人情,你要懂得什么样的器物配什么样的茶。这里可说的东西实在太多了。据了解,在港台等地区,收藏普洱茶的人还真不少。他们有专门的普洱茶收藏研究会,也有藏家开办了普洱茶博物馆。
普洱茶的身价不菲,但也是一种不错的投资方式。云南收藏者贺先生介绍说。据悉,普洱茶近年来的增幅度很高,动不动就会让藏家有惊喜,几年就会有五六倍甚至10倍涨幅。
如今这股收藏普洱茶之风也吹至了广东等地。一些精明的茶叶商家寻觅到普洱茶收藏热,便争相制作普洱茶珍藏版来抢滩市场。像一些厂家推出的普洱茶世纪珍藏版,目前500克一盒售价卖到320元,而业内人士认为收藏10年后,价值可升数倍至10倍。
怪不得有人称这是能喝的古董。
普洱茶是文化,也是“古董”
普洱茶是茶,是文化,还是“古董”。
这是那位茶师给我们说的,听讲普洱茶,是在景洪——西双版纳州的州府。
这位茶师高个、白净,手忙着泡茶,嘴忙着讲茶,双管齐下。茶师幽默,敦促大家品茶:“做什么都有个讲究,皮鞋要穿亮的,找老婆要找胖的,喝茶要喝烫的。”他的话把坐在我旁边听讲的女士说乐了,此女士北方人,体态稍胖。北方人审美,女性要苗条,我知道她乐就乐在茶师的那句话让她满足和平衡了许多。文化可以融合为和谐、融合为快乐,确实是。就审美而论,因人而论,因地而论,南拳北腿,环肥燕瘦,各有各的妙处。茶也不例外。
茶师继续讲:“普洱茶还可制作成各种形状保存,小若药丸,大如南瓜。一块‘青饼’,一块‘青砖’,可雕龙画凤,当成装饰品送朋友。普洱茶可以比人的岁数大,茶老了是宝贝,普洱茶放置的时间愈是久,它的品位就愈高,十几年、几十年、上百年,不改色、不变质。”
所以,普洱茶是文化,也是“古董”。
于是我就想,不变质的茶才是真茶,真茶当是普洱茶,独一无二。那么做人呢,做人应该像做茶学习。人们相互间的友谊,假如二十年以前是怎样,二十年之后还怎样,一个二十年,两个二十年,几个二十年后不变质,这才是真朋友,这才像普洱茶的品德。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普洱茶都是文化,其他呢,更多,浩若星海。
喝茶,不在于一个喝字,喝茶喝出的是滋味,就像是体味人间事物一样,石头会说话,树木会说话,流水会说话,只不过人们听不懂它们的语言。如果看山就是山,看水就是水,那么山和水就苍白无味了。比如普洱茶,可当景观之,可当趣品之,可当物藏之,喜爱它的角度不同,收获的情趣也不同。
普洱茶确实是西双版纳的一景。说它是一景,是因此处靓色,彼处逊色。茶师说话间,让大家观看墙上的西双版纳地图,“普洱茶产在这里、这里、这里……”茶师指点处,云雾心中起,于是我想象到树茂林深、水绿山岚,想象到西双版纳许多神奇美丽的地方。
茶师讲茶、泡茶,一道一道;大家听茶、品茶,道道味不同。普洱茶分生熟两种,生茶去火,熟茶养胃。人生就如普洱茶,生茶熟茶,各有其妙,各有其用。
茶师幽默,妙语连珠。景洪一行,不虚此行,听讲普洱茶、趣品普洱茶,如欧阳修《茶歌》:亲烹屡酌不知厌,自谓此乐真无涯。(原题《听讲普洱茶》)
古董紫砂壶的好归宿
近年来,紫砂壶市场可谓水涨船高,除了明清古董壶价格飞涨外,一些大师壶、青年名家壶也是一壶难求。值得一提的是,在历史上曾有不少制作精美的老壶流向海外,而目前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让这些老壶有了回流的可能。近日,新闻大厦艺术馆举办的“紫泥古韵——纽约古董紫砂回流展”上展示了从明末清初到民国时期的精品紫砂器,也为老壶的回流之路开启了一个新的窗口。
让古董紫砂壶回家
对于文人雅士来说,尤其是与诗书画印结合之后,紫砂壶早已不只是泡茶用的器皿,而是可以把玩的文人雅器。明学者刘銮《五石瓠》载,“宜兴砂壶创于吴仕之仆曰供春者,及文而名,人称龚春”。在吴家“云起楼”里收藏的,除了黄公望的《富春山居图》、智永的《草书千字文》,还有专门的紫砂壶陈列室,这也表明当时已经完全超越了紫砂壶的实用性,更多是观赏意义了。
由于历史上的种种原因,很多制作精美的紫砂壶都流向了海外,不少中国藏家都在努力找寻、收藏这些漂落在异国他乡的老壶。“让流失海外的紫砂壶回家,是这些老壶最好的归宿。”说这句话的时候,林衍敬的眼眶有些湿润。作为一位阔别祖国20余年的美籍华人藏家,他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丝毫没有减弱,甚至促使他在紫砂壶收藏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从重庆到香港再到纽约,踏上异国他乡的林衍敬始终留恋着祖国的这片乡土。受家族收藏的影响,他开始投身于紫砂壶的收藏。他辗转于各大拍卖行、古董店,不断完善着自己的收藏体系。谈及做这次“紫泥古韵——纽约古董紫砂回流展”的初衷,他有些感慨。他希望让国人看到他在紫砂壶的收藏和保护中做的努力。另外,让这些流失海外的老壶能够留在国内,而不是散落在世界各地,这是他涉足收藏多年最深的感触。
从老壶看历史的厚重
从纽约备展、选样、拍摄到展览的策展规划,林衍敬筹备了有半年多的时间,最终展览呈现的紫砂器涵盖全面,包含了明末清初至民国时期的壶、茶仓、文房等品类。著名鉴宝专家、市场评估专家邓丁三看过展览后表示,“这是目前国内民间做得非常全面的紫砂器展览之一,从素壶到花壶,各种品类都涵盖了,而且有一些壶是国内很难得一见的”。
著名书法家、鉴定专家王敬之还专门为此次展览题名“紫泥古韵”,他在接受北京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在这些展品中,最为难得一见的就是这两件紫砂泥金的茶叶盖罐,因为紫砂和泥金的效果并不是很理想,所以在历史上出现的时间不是很长,能保存得这么好是很难得的。藏家很年轻,但他对于传统文化的热爱以及在文化弘扬和传承方面所做的努力让我很感动。紫砂壶不只是中国人喜欢,外国人也很喜欢,也可以看出中国传统文化的生命力有多强大”。
关于紫砂壶有一种说法,“一无名,二思亭,三孟臣,四逸公”。“无名”顾名思义就是无款,但“无款多佳器”,而且“思亭”、“孟臣”、“逸公”等署款比比皆是,但真伪难辨,正所谓有款求其真,无款求其善也。“这次展出的紫砂壶大都是无名的社会用壶,正因为无名,所以没有赝品也没有水分,是实实在在的、古代的、距离我们生活最近的一些艺术品,从中可以看到历史的厚重感。”王敬之说道。
对此,林衍敬表示,这次展出的紫砂壶虽然不是大名头的制壶大师的作品,但其中有不少在当时也是有一定影响的名家作品,比如清中期邵形龙制山水粉彩大莲子壶、陈鸣远父亲所制“子畦款平盖扁圆壶”,还有那对清代紫砂五彩描金茶叶罐都是非常罕见的作品。
紫砂壶市场有多热
明清时期紫砂壶的价值已然不菲,有“能使土与黄金争价”之说。近年来紫砂壶市场热度猛增,尤其是一些大师壶动辄百万,甚至千万元。比如在2014年嘉德春拍中,顾景舟《九头咏梅》茶具拍出2875万元的天价。在今年保利春拍中,清初陈鸣远制《素带壶》拍出3162.5万元。同年在北京东正春拍中,顾景舟《大石瓢》拍出2817.5万元。据统计,顾景舟的紫砂作品突破千万的已经有13件之多。
与之相比,能够引发激烈争夺的古董紫砂壶屈指可数。最大原因就是收藏的门槛高,鉴定难度比较大。陈鸣远《素带壶》之所以能够拍出天价,主要因为这件拍品是庞元济旧藏、李氏家族旧藏,流传有序、来源可靠,而且是翦淞阁文房韻物志专场,有一定的品牌保障。
邓丁三表示,“紫砂壶的市场主要是台湾藏家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开始买起来的,他们最早介入这个市场。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时候,一把顾景舟制的名家壶就大概在10万元左右了。紫砂壶市场的大幅飙升,主要是内地藏家开始进场,即便现在这么高的价格,紫砂壶的收藏群体还是很小众的。他们对于藏品非常挑剔,只有遇到品质出众的或收藏体系中有缺项的紫砂壶才会出手购藏”。
北京商报记者徐磊/文陈伟/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