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上有什么茶。
我国的茶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下面是茶经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的“马上有茶”内容,希望能够帮助各位茶友们了解“马上有茶”相关知识!
旧岁风雨养普洱,新年气象待春芽。
宾主相欢不需酒,敬君满满一壶茶。
转眼之间,新年就这样悄无声息的来了。2013年最后一天的晚上,我还像平常一样,泡着夜茶,沉醉在茶的世界里。突然间,鞭炮之声不绝于耳,才意识到,2014年就这样来了。好吧,那就回顾一下旧岁,展望一下新年吧。
2013年的茶业也算如火如荼,各地举办了无数次的茶博会,各种关于茶的微信平台也相继问世,还有一部广受关注的关于茶的记录片。这里,不得不说,整体上茶业似乎有了一片繁荣的景象,而且一些正能量的声音也在不断发出,比如越来越多的茶人开始意识到拼配的技术意义;金骏眉商标官司的背后是茶企业品牌保护和茶叶品名概念的再思考。对于茶客而言,了解茶知识茶文化的平台也越来越多,购买茶叶的途径也越来越多,茶叶电商在这一年里也有了长足的发展。希望这样的势头能保持到2014年。当然,还是有许多不正确的理念在茶圈内风行的,比如所谓的崇尚纯天然之说。这些问题以后会慢慢解决的。哪怕如今的茶友圈只是一种小资情怀的喝茶风尚,精深的茶道或许要等到以后才能讲述,但是总体的趋势还不能算太悲观。
其实,对于茶人来说,岁月似乎不是从此的匆忙。因为在一杯茶里,时间空间都为此停下。慢生活的态度背后,是一份淡定与从容。在鞭炮锣鼓的喧闹之下,依然能够有一个淡淡的素心;无论这个社会是如何的浮躁,依然坚持厚积薄发的理念。借此迎新之际,用一杯香茶自勉,也与各位茶友共勉,希望能够在一杯茶的时间里,找到自己,获得从容,不在浮躁,慢慢沉淀,喝出健康,品出滋味,悟出大道。
小编推荐
茶,非茶,茶也
佛教中一直都有这样的修炼境界:看山是山,看山不是山,看山还是山;宋代学士苏东坡曾说过茶笋尽禅味,松杉真法音,可谓一语中的,茶即是禅,禅亦为茶,佛教之修炼境界也可为喝茶之境界:喝茶是茶,喝茶不是茶,喝茶还是茶。
第一种境界是喝茶是茶。
茶之为饮,发乎神农。虽然茶起源于神农氏还只是一个传说,但却揭示了茶来源于普通百姓日常劳动的事实。可以断定,当初中国人将茶作为饮品,主要是由于茶能解渴甚至药用等本身之特性;茶最早也流行于民间,并由民间逐步流向王公贵族阶层。总之,茶为饮者之始,茶只是茶,并无后人所赋于的种种哲理与玄妙,这也算是喝茶最朴素的境界了。
今日人们口渴之际端杯即饮,漫长的商业谈判和政治商谈之中举杯随饮,无聊之际闲坐茶楼小饮打发时间,都算是喝茶之朴素境界,此时人们并不太在意如何冲泡和茶之味道。
第二种境界是喝茶不是茶。
茶流入王公贵族之后,喝茶被赋于了各种哲理和思想,人们喝的已经不再是茶。现在人们津津乐道的茶道、茶艺、茶文化即是喝茶不是茶的典型表现。
就如茶道,人们认识不一,有最简单的以茶水待客之道之说,也有如已故的浙江农业大学茶学专家庄晚芳先生认为的茶道是一种通过饮茶的方式,对人民进行礼法教育、道德修养的一种仪式之谈,还有周作人茶道的意思,用平凡的话来说,可以称作为忙里偷闲,苦中作乐,在不完全现实中享受一点美与和谐,在刹那间体会永久之论。不管论述简单复杂,凡事一旦上升为道,就会被赋予一种超乎寻常的哲理与玄妙,一以言之,即是茶以载道。
因此,时空不同,所载之道也即不同了,譬如中国茶道吸收了儒、佛、道三家的思想精华,佛教强调禅茶一味以茶助禅,以茶礼佛,道家强调天人和一;日本茶道的基本精神是和、敬、清、寂,要求人们通过饮茶进行自我思想反省,彼此思想沟通,于清寂之中去掉自己内心的尘垢和彼此的芥蒂,以达到和敬的目的;朝鲜茶道则提倡中正的茶礼精神,要求人们处事不偏不倚,不枉不正,都充分体现了喝茶不是茶的特点。
今日茶之流行于中国社会各界的最大原因应在于茶可载道,通俗的说是茶是可以任人强奸和意淫的。商人眼里喝茶是制造金钱,文人眼里喝茶是创作,政客眼里喝茶是谋权,僧人眼里喝茶是求禅,道家弟子则喝出重生、贵生、养生之念。
第三种境界是喝茶还是茶。
日本茶道宗师千利休曾说过:须知道茶之本不过是烧水点茶。此话一语道破喝茶之本质,确实是从微不足道的日常生活、琐碎的平凡生活中去感悟宇宙的奥秘和人生的哲理。这与佛教之禅相似,禅也是要求人们通过静虑,从平凡的小事中去契悟大道。所谓茶道、茶艺、茶文化,透过浮华背后还是原本之茶也。只是此时之茶,已然与朴素境界之喝茶有本质之飞跃,就如佛教修行特别强调放下一样,内六根,外六尘,中六识,这十八界都已放下。放下了一切,人自然轻松无比,看世界天蓝海碧,月明星朗,纵俗务繁杂,也能偷得浮生半日闲,解放被囚禁已久的行性。
一人品茗,一杯茶,一个世界,就这样静静地品,慢慢地尝,想着陶渊明世外桃源的生活,感恩的心思随着微笑浮上来,满口醇香。若是好友闲暇时坐在一起品茗,闲谈着身边大小事情,或好或坏,都在这一盏茶间,可谓万丈红尘三杯酒,千秋大业一壶茶。所谓能所双泯,物我两忘,回归自然,如是而已。
茶禅 茶心 茶史
茶禅:清真一味悟玄机
茶叶的清淡之性与禅林的疏朗之风有相近之处。茶与禅的关系至少可以从生理学上得到解释:修行人重视坐禅修定,长时间的打坐,使人昏沉疲倦,四肢麻木。为了调济精神、补充营养,又不致违犯戒条,茶水自然成为僧侣们最合适的饮料。
僧侣饮茶之风可上溯到东晋时期,《晋书艺术传》载,后赵昭德寺的道开禅师昼夜不卧,除日服数枚药丸外,时复饮茶苏一二升而已。所谓茶苏,是一种用茶叶与果汁、香料配合制成的饮料,相当于如今的天然营养液。
禅茶之风到唐朝尤盛,陆羽《茶经》中记载的煎茶法即源于禅林中。而僧人之间交往酬答,也大抵清茶一杯,参玄论道。所谓青云名士时相访,茶煮西峰瀑布冰,可视为茶道的雏形。
饮茶在禅林中成为固定的制度,是宋代以后的事情。当时禅寺皆设有茶堂,并有茶头专管烧茶;寺中按时击茶鼓召集僧众饮茶。出家人最讲究慈悲与施舍,广结善缘,所以他们常以上等茶供佛,中等茶待客,而僧人自己却只饮些下等土茶。
但茶禅的主要功能在于养生。《神农本草经》认为茶味苦,饮之使人益思少惰、轻身明目;宋代学者钱易的《南部新书》记:唐大中年间(公元847-859年),东都有一僧人年120岁,唐宣宗李忱甚感奇怪,问僧人服什么药而能长寿。其僧称:臣少也贱,素不知药,性本好茶。至处唯茶是求,或出亦日遇百余碗,如常日亦不下四五十碗。宋代的日本僧人荣西从中国引进了禅寺的饮茶方法,著有《吃茶养生记》一书,是饮茶养生学的第一部专著,另一位日僧珠光访华时,就学于克勤禅师,珠光学成回国,克勤禅师特意作书相赠,书曰:茶禅一味。
茶心:灵犀一点通万象
茶本是无情物,却因饮者的学养、操守与品位而赋予不同的象征意义;因物赋情,传情见色,便是茶道艺术的真谛。古代有一首《茶诗》云:虽是草木中人,乐为大众献身。不惜赴汤蹈火,欲振万民精神。即把自然界的普通植物升华出一种志存高远的哲学境界,实现了由实用到审美的精神嬗变。
如日本茶道鼻祖绍鸥说:放茶具的手,要有和爱人别离的心情,这种心情在茶道中称为残心、茶心,即品茶时一个简单的动作、表情也需具备深沉的思绪与情感,渐渐地生发出一些不足为外人道的味道,抵达一种形而上的境界,方算是懂茶的人。
茶道唯情,禅道唯心,这是根本的区别;所以相对于禅宗的戒、定、慧、缘而确立了茶道的和、敬、清、寂四大要旨,在出世的精神中融铸着高尚而通脱的世俗道德为人平和、处世恭敬、品质清洁、身心寂静。这种修身养性的境界与传统的儒、道、释的宗教价值观殊途同归。
以茶心观照世相,由茶情推及人情,是一种才情与智慧的表现。茶褐园林新柳色,鹿胎田地落梅香.(李觏《送黄承伯》诗),洋溢着超拔的才情;活水还须活火烹,自临钓石取深情(苏轼《汲江煎茶》诗),蕴藉着深邃的哲理。因此有人断言:酒是诗,而茶近乎哲学不置一词而心有灵犀,空杯在握却如揽兵戈风云。
《景德传灯录》载,僧侣问雪峰义存禅师:古人道,路逢达道人,不将语默对,未审将甚么对?禅师答曰:吃茶去。又有僧问保福从展禅师:古人道,非不非,是不是,意作么生?从展禅师干脆举起茶盏,以无言作答,此举灵犀一点,化通万象,是心灵深处的谐振,非常规可以理喻。试想:于风雨飘摇的午后,坐在古老的瓦屋纸窗下,升一盏红泥小炉,温茶在握,悠然自得地听着梧桐滴雨的天籁,这大概就是赵州茶熟人人醉,卧听空林木叶飞的那种美妙境界罢!
茶史:以茶会友达四海
一部茶史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中西文化交流史的缩影。文道寓于茶道,茶风载以国风,自古及今概莫能外。我国茶史可追溯到神农氏时期,茶风源于蜀地,起初作为药用,唐代开始人工栽培,并出现了世界上第一部系统论述茶叶种植、品类、采制与饮用的专著《茶经》,后来又被译成多种文字远播异域,作者陆羽也被后世誉为茶圣。公元五世纪,茶叶开始传入国外,据考证,英语中Tea一词即来自福建话茶的变音;东非产茶大国肯尼亚的斯瓦希利语中的Chai(茶叶)一词则是广东话茶的变音。
茶文化在宗教发展史上也留下许多佳话。如唐代的日本高僧最澄、空海两位禅师访华留学,回国时带回了中国的茶种和茶具,在寺院栽植茶树;宋代日僧荣西从中国引进了禅寺的饮茶方法,并创作了《吃茶养生记》一书,可以视为日本茶道的经典。文化与经济的发展是相辅相成的。中国茶素以香高味醇、形美耐冲而著称于世,产量高、品种多,目前我国已作为世界茶叶生产、出口大国而雄踞世界茶叶市场。
茶乡 茶事 茶情
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一篇《茶乡 茶事 茶情》,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远在广州的我,前不久收到故乡寄来的邮件,刚打开,芬芳四溢。信阳红——三个遒劲有力的字映入眼帘。捧读四叔的附信,一下子,思绪飞回了远方的故土茶乡。
我的家,在信阳毛尖的盛产地,从小,就浸润在浓郁的茶香茶韵茶文化里。特别是姥姥家住在茶山深处,房前屋后,漫山遍野,都是绿油油的茶树。采茶时节,是人们最忙碌的日子,也是人们最欢乐的日子。住在远近四乡的亲戚们,都在忙着采茶、制茶,整个乡村空气里都飘溢着茶的清香。近些年,家乡的茶园面积越来越大,种茶大户越来越多,茶业经济越来越兴旺。采茶人手不够,便吸引来远方一些地方的姑娘、媳妇们,到这里施展她们的聪慧与敏捷。四叔家的小儿子,就是在采茶打工妹里,挑选了一位最俊俏的姑娘做媳妇。
我爱茶,因为我爱茶里的亲情和乡情,更爱植根于乡野民间里的茶文化,有着深厚的渊源,是一部厚重的人文历史。最难忘,当年在姥姥家上山采野果或是割柴草,回到家迫不及待地捧起姥姥准备好的茶罐,咕噜咕噜喝下一肚子沁香凉茶,那浓酽凉爽的茶水里,是遥远岁月里的记忆,让人回味无穷。如今,每当家乡的亲朋好友远道而来,便邀他们相聚于幽雅的茶艺馆里,临窗而座,把杯品茗。看茶艺姑娘纤手烹茶,听琴筝悠悠乐音流淌,让服务生续上一壶又一壶好水,冲泡清香甘纯的家乡毛尖,畅饮畅叙畅快之至。
姥姥早已逝去多年了,连同关于纯朴乡村的思念,永远萦绕在我记忆深处。时代在变,生活在变,茶乡也走上了科学发展的快车道。四叔说,这几年,咱茶乡还大力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漫山遍野的生态茶园成了城里人的生态乐园,吸引来周边省、市的游客来这里旅游观光、休闲度假。茶乡人根据城里人的饮茶口味和习惯,不断尝试开发茶叶新产品,增加农民收入。经过大量的调查、论证和研发工作,终于成功研制出了信阳红茶。那年春上,当时的省委书记来到茶乡考察,还高兴地给新品种起了个响亮的名字——信阳红。四叔给我寄来的那包新茶就是信阳红,我急忙打开冲泡一杯,只见透明红亮的茶汤,热气缭绕,甜香扑鼻,让我陶醉在家乡的味道里。
茶乡、茶事、茶情,故乡的茶园啊,是我魂牵梦萦的精神家园……
关于本文《茶乡 茶事 茶情》的内容到这里就结束了,如果还想了解更多相关知识,可以关注我们!
茶有暗语茶语茶礼
中国是茶叶大国,茶叶产量是世界最大的,而中国人习惯以茶会客,这不仅是一种习惯,更是一种礼仪文化,“以茶待客”是我们最高的待客之道。但是看似简单的一杯茶其中其实暗含了许多学问,不同的做法有着不同的暗语。
一酒满敬人,茶满欺人 因为酒是冷的,客人接手不会被烫,而茶是热的,满了接手时茶杯很热,这就会让客人之手被烫,有时还会因受烫致茶杯掉下地打破了,给客人造成难堪。 二先尊后卑,先老后少 到人家跟前说声请喝茶,对方回以莫拘礼、莫客气、谢谢。如果是较多人的场合,杯不便收回,放在各人面前桌上。在第一次斟茶时,要先尊老后卑幼,第二遍时就可按序斟上去。 对方在接受斟茶时,要有回敬反应: 喝茶是长辈的,用中指在桌上轻弹两下,表示感谢;小辈平辈的用食、中指在桌面轻弹二次表示感谢。 三先客后主,司炉最末 在敬茶时除了论资排辈,按步就方之外,还得先敬客人来宾然后自家人。在场的人全都喝过茶之后,这个司炉的,俗称柜长(煮茶冲茶者)才可以饮喝,否则就对客人不敬,叫蛮主欺客、待人不恭。 四强宾压主,响杯檫盘 客人喝茶提盅时不能任意把盅脚在茶盘沿上檫,茶喝完放盅要轻手,不能让盅发出声响,否则是强宾压主或有意挑衅。 五喝茶皱眉,表示弃嫌 客人喝茶时不能皱眉,这是对主人示警动作,主人发现客人皱眉,就会认为人家嫌弃自己茶不好,不合口味。 六头冲脚惜(音同),二冲茶叶 主人冲茶时,头冲必须冲后倒掉不可喝。因为早时做茶用脚踩,怕茶叶有脏不宜喝饮,本地有头冲脚惜(闽南语),二冲茶叶之称,要是让客人喝头冲茶就是欺侮人家。 七新客换茶 宾主喝茶时,中间有新客到来,主人要表示欢迎,立即换茶,否则被认为慢客,待之不恭。换茶叶之后的二冲茶要新客先饮,如新客一再推卸叫却之不恭。 八暗下逐客令 本地群众热情好客,每以浓茶待人,但有时因自己工作关系饮茶时间长会误工作或是客人的话不投机,客人夜访影响睡眠,主人故意不换茶叶,客人就要察觉到主人是暗下逐客令,抽身告辞,否则会惹主人没趣。
神奇妙茶虫茶的茶典茶俗
虫茶是云桂湘等地苗族的一种传统饮品,虫茶约米粒大小,黑褐色,一碗开水,撮入10余粒,初时,只见茶粒飘于水面,继而徐徐释放出一根根绵绵血丝盘旋在水中,犹如晨烟雾霭,袅袅娜娜,蜿蜒起伏,散落水中,然后如飞絮般缓缓地散落到杯底。虫茶汁水呈淡古铜色,甘醇爽口,香气清郁宜人,颇似高档绿茶。
虫茶是如何被发现的,已无从查考。传说很久以前,一位穷苦的山民吃不起茶叶,用化香树叶代替茶叶作饮料,后来不请自来的化香夜蛾在这位山民积贮的树叶上产卵繁殖,终日劳累的山民开始熬茶时并未注意到这些变化,连叶带虫全放入锅里,直到茶水沸腾、香气四溢时才引起了注意。这位山民通过细心的观察、思索和实践,终于发现了虫茶。还有一种说法,清代乾隆年间,湘西城步苗民因不满封建统治揭竿而起。朝廷派兵前来镇压,将苗民围赶入了深山。这样一来,苗民只能依靠采野菜摘茶叶等充饥。不料,这年野菜因干旱而枯死,茶叶全被山虫啃噬一光,剩下的只是遍地虫屎渣。饥不择食的苗民便将这种虫屎渣撮来冲水喝,发觉其味道不赖。于是日后就改弦易辙,干脆喝起了这种所谓的茶,并命名其为虫茶。
我们的祖先创造了它,饮用了它。但说到底,这总是虫类排泄物,登不上大雅之堂,也许有人对它产生一种不舒服的心理,但如果品尝过它的清香和知道它的保健作用,你可能就会喜欢上它的。早在明朝,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中就有记载,虫茶是一种很好的医药保健饮料。据记载,虫茶具有清热、去暑、解毒、健胃、助消化等功效,对腹泻、鼻衄、牙龈出血和痔出血均有较好疗效,是热带和亚热带地区的一种重要的清凉饮料。据说从清代乾隆年间起,虫茶就被视为珍品,每年定期向朝廷进贡。如今,虫茶已闻名海内外。
虫茶的制作过程很奇特。苗族人利用谷雨前后采集的当地野生苦茶叶,或是化香树、糯米藤、黄连木、野山楂、钩藤等野生植物的鲜嫩叶,稍加蒸煮去除涩味后,待晒至八成干,再堆放在木桶里,隔层均匀地浇上淘米水,再加盖并保持湿润。叶子逐渐自然发酵、腐熟,散发出扑
生产虫茶的昆虫很多,而以化香夜蛾分布最广,这种化香夜蛾,在这种香味的引诱下蜂拥而来,并在此产卵。约过10多天后,一条条暗灰色的夜蛾幼虫便破卵而出,布满了叶面,一边蚕食着腐熟清香的叶子,一边排泄着金粒儿。这些小毛毛虫食量惊人,不消多长时间就会把木桶里的腐叶吃光。这时,主人便收集这些金粒儿,剔除残梗败叶,晒干过筛,就得到粒细圆、油光亮、色金黄的化香蛾金茶,即虫茶。更为讲究的是,经阳光暴晒后,还要在铁锅里经180℃高温炒上20分钟,再加上蜂蜜、茶叶,才成为优质的虫茶。
【价值】
虫茶是一种很好的医药保健饮料,据记载,虫茶具有清热、祛暑、解毒、健胃、助消化等功效,对腹泻、鼻衄、牙龈出血和痔出血均有较好疗效,是热带和亚热带地区的一种重要的清凉饮料。
据初步分析,虫茶的营养价值高于普通茶叶。它含有近20种人体必需氨基酸,一定量的粗蛋白、粗脂肪、糖类、单宁、维生素等营养成分和微量元素。茶收贮经久,又能消痰顺气,因此它是一种很好的医药保健速溶饮料。经常饮用虫茶,能止渴提神、降压利尿、健脾养胃、帮助消化、顺气化痰、解毒消肿等。据科学分析,它除了具有一般茶叶所含的鞣质和各种维生素外,还含有昆虫激素和止血物质,人们常用它来治疗腹泻、鼻衄、牙龈出血和痔疮便血,久服对预防高血压、心脏病有一定作用。
虫茶有一定的保健功能。虫茶饮起来馥郁甘冽,醇香宜人。
【饮用】
饮用虫茶时要先在杯中倒入开水,后放入适量虫茶,盖好盖子。虫茶粒先漂浮在水面,待其缓缓下沉到杯底并开始溶化时即可饮用。用虫茶泡出的茶水清香宜人,沁人心肺,饮之令人顿感心旷神怡。
非茶之茶
人们习惯把当茶饮用的都称为"茶"。市场上非茶之茶甚多,均不属于茶叶的范畴,但它却以保健茶或药用茶的形态出现。例如罗布麻茶、人参茶、杜仲茶……。这些"茶"与真正的CamelliaSinensis是完全不同的植物种属,可以说没有一点亲缘关系。它们虽不是茶,但又不能称为假茶,其真正的含义是把这些植物叶或茎叶加工成干样后当茶泡饮。因此,这些非茶制品在广义上便成了茶家族中的"成员"。
它们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具有保健作用的,故称为"保健茶,"也叫药茶,是以某些植物茎叶或花作主体,再与少量的茶叶或其他食物作调料配制而成,例如绞股兰茶;另一类是当零食的消闲用的"点心茶,"例如青豆茶、锅巴茶等。现对这些似茶非茶的制作方法与饮用,作一简要的介绍。
绞股蓝茶
绞股蓝又名乌七叶胆,为葫芦科绞股蓝属值物。它在世界上已被鉴别的有13种之多,中国有11种。生长在田间的绞股蓝与乌敛梅(葡萄科),在植物形态上很相似。鲜绞股蓝是多年生草质藤本植物,茎细长,有1~3米,横断面呈五角形或多边形,卷须生于叶腋,叶色墨绿,复叶,椭圆形小叶5~7瓣,有小叶柄,叶片皱缩,易破碎,边缘有锯齿,圆锥花序,长8~20厘米,果球状小花,直径5~6厘米,成熟后黑色,稍带清香、微苦。
在民间,将绞股蓝用于治疗咳嗽、痰喘、慢性气管炎、传染性肝炎等疾病。1974年以来,日本学者从该植物中分离出50多种皂甙,其中4种与人参皂甙结构完全相同,11种完全相似。我国从1984年开始对绞股蓝的分布、资源进行调查、开发等工作。国内外的研究一致表明,绞股蓝具有抑制肿瘤细胞繁殖、搞疲研劳、保肝、抗胃溃疡、调节脂质代谢等药理作用。
在每年5~8月这段时间内是收割期,将茎叶一起割下后,如有带泥土的,应洗净晾干,再用铡刀切成5厘米左右段状茎叶,按制烘青绿茶方法加工,经杀青、揉捻、解块、烘干或炒干,即成为绞股蓝茶的初制品,再精制整形,包制成袋泡茶形式。有的绞股蓝茶中拼入20%左右的茉莉花茶,使其香味更加协调柔和。
它的茶茎叶中可能不含多酚氧化酶,所以不易发酵后制成红茶型的绞股蓝茶。
绿茶型的绞股蓝天茶,带有芬芳的清香,滋味和淡微苦,回味甘醇,汤色淡黄清澈。它素有南方人参之称,故有的产名为"南参茶"。据有关资料报道,绞股蓝茶确实具有滋补、安神的作用,对某些慢性病菌有辅助疗效,常服用无副用,也不会成瘾,是值得推荐的保健饮料。
杜仲茶
杜仲主产于陕西、贵州等省,近年来浙江也有引种。它是多年生乔木,从开车种到剥取杜仲皮一般需10年,采收皮时,先把树砍倒再剥皮,树的基部又发出新芽,经培育后成为新株。
杜仲皮和叶的主要成分,经分析含有相同的物质,叶的水浸出物约占干物总量的40%,相当于茶叶的水浸出物总量,它含有绿原酸、桃叶珊瑚甙、松指醇二葡萄糖甙、维生素C等成分。
杜仲鲜叶呈绿色,叶子经揉捻后再放置数小时,色泽由绿逐浙变为猪肝色,证明它含水量有酚类物质。按绿茶制法,干叶呈绿色;按红茶做法,形成红茶色泽,证明内含有多酚氧化酶。因此,杜仲叶可制成"红茶型"和绿茶型"杜仲型。
经中外医药学家的研究,杜仲叶与皮具有同等的保健成分。据有关临床试验,杜仲茶具延缓衰老、健身、减肥的作用,对肝肾病、高血压、动脉硬化、腰膝酸痛、阳痿、尿频等症有一定的疗效。故被中外医学界视为名贵的"滋补"中药。
根据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调查,采摘杜仲叶最好在6月上旬至10月中旬,延至霜降后采摘,叶太老,有效成分下降,几乎失去药理作用。但过早采摘会影响杜仲树的生长。比较合理的采摘方法是:留顶叶,不采底层老叶,采中段落叶。如果采叶不剥皮的杜仲树,也可像无杆桑一样载培,使它多生侧枝,多长叶,分批多次采收嫩叶。
杜仲秋鲜叶比茶鲜叶硬而大,呈卵圆形,15×10厘米左右,梗较长,除幼叶外,不易做成具有茶叶样的条索。
按红茶制法,工艺可分为:
萎凋:杜仲叶含水率70-80%,一般成熟叶含水量75%(与茶叶接近)。萎凋程度宜轻,才可多制得"片形茶;"凋谢重,"末茶多"。萎凋摊放过程,应保持叶堆不发热,防止变腐烂。
揉捻:用一般的传统揉捻机揉20分钟,使叶破碎,但由于杜仲胶的丝状连接,往往呈串状。
揉切:用转子机切碎,方法与制红碎茶的揉切相同。
发酵:杜仲叶的发酵进程很慢,发酵时间需68小时,叶色由深绿变为猪肝色,香气由青草气转为"红茶"发酵叶香,并带有熟苹果香为适度。
烘干:与茶叶烘干类同。
按绿茶制法,只需将萎凋谢工序改为杀青,再省去发酵工序即可,其中揉捻、揉切、烘干与"红茶"制法相同。
干杜仲叶回潮制法:干杜仲叶含水率约7%,应在100公斤干叶中加入140公斤清水,使它达到含水率为60%。已吸水回潮的杜仲叶南需进行渥堆,使叶色由绿变暗褐,香味由粗青变纯和,这个过程实际是酚类物质进行氧化,香气成分重新进行组合。当堆温上升到48`C时,必须及时翻堆降温,否则会产生"熟老菱气",影响品质。渥堆过程,堆面变化慢,堆心变化快,进行翻堆使叶化均匀是十分重要的。渥堆后,必须歙叶色由绿专为褐,香气趋纯,才为合迁的渥堆时间。
揉捻、揉切、烘干、精制等工序与"红茶型"制法同。
单纯用杜仲叶制成的杜仲茶,香味往往带青涩,部分消费者难于接受。为了调整其滋味。以纯杜仲茶中加入30%左右的茉莉花茶或中上档的乌龙花,可改善滋味的适口性。目前,贵州、陕西生产的杜仲茶,均按不同比率拼入茉莉花茶。这样,香味较协调,可成为茶客和非茶客都愿品饮的一种天然保健饮料。
[page_break]
松针米茶
色泽绿翠、气味芬芳松针也可做"茶"。松针含蒎烯、乙酴龙脑酯、胡萝卜素B1、b2、C和k较丰富,磷、铁、钙等无机盐也不少。长服松针米花,可增加人体钙,调节心肌功能,降低胆固醇的作用。对风湿疼痛、牙痛有明显疗效。松针米茶是一味良好的保健饮料,日本人很爱饮用。
松针米茶的制作方法较简单,可按如下顺序制作:
鲜松针叶经切断、揉捻、水浸、糖渍、炒干再加炒米即成松针米茶。
采取当年的红松针(叶),经适当摊放散热后,用铡刀把松针切成1-2厘米长,再放在揉捻机揉20分钟左右取出,投入木桶内,按1公斤松针加2。5公斤水浸泡一昼夜后,弃浸液,再用清水漂洗,使松脂质尽量去除,减轻涩味。经漂净的松针用稀糖水渍泡10小时后捞出、沥干,投入瓶式机内滚炒至足火香,也可在锅内炒干,即成为松针茶。
另用糯米或粳米淘净沥干后,放在锅内炒至足火香,制成炒米。将炒米与松针茶拼和。拼配比率在每百克松针茶中加入67克炒米,即成为香气浓郁、滋味爽口的松针米茶。
罗布麻茶
罗布麻茶又名茶叶花、野麻、红麻等。产于内蒙甘肃、陕西、江苏等盐咸地。它属夹竹桃科的草本植物,其茎皮纤维很长,是优质麻类纺织原料,在夏初采其嫩叶按制茶方法,可制成罗布麻茶。
罗布麻含芸香甙、儿茶素、氨基酸等成分,对高血压头晕,头痛,具有疗效。高血压患者饮用罗布麻茶,具有明显的降压作用。目前,医药部门经销的罗布麻茶,有散装、片剂主复方片剂等规格。作药用的罗布麻茶,大多是用较粗晒干而成,味较差,青涩味较重。要改善罗布麻茶的滋味,应采其嫩叶,按制绿茶方法,通过杀青,揉捻、炒老的鲜叶(烘)工艺制作,这样香味较好。罗布麻茶叶含有少量的酚类物质,但缺少多酚氧化酶,故不易"发酵",也难于制成"红茶型"的罗布麻茶。泡饮罗布麻茶时,应加入少量的糖和桔皮,可大大改善香味及可口程度。
人参茶
人参茶是用人工载培的人参鲜叶,按制绿茶的方法,经过杀青、揉捻、烘干等工序制而成的烘青型保健茶。
人参属五茄科的多年生草本植物,主根肥大,内质奶黄,掌状复叶,根和叶都含有多种人参皂甙,具有抗疲劳、镇静,壮阳等作用。
人参茶非常适合于中老年人饮用,是价谦物美的一种保健饮料。其香味与生晒参很相似。初入口微带苦,尔后回味甘醇。初饮人参茶,如口味嫌其不合,泡饮时加入少量蜜糖,能调节和滋味的可口程度。
菊花茶
菊花为缩根草木植物,每年霜降后,花谢、地上部枯萎;地下部待翌年开春又发新芽。菊花品种很多,用于当茶泡饮的菊花,叫"杭白菊",产于浙江桐乡县与湖州市。
杭白菊具有健胃、通气、利尿解毒、明目的作用。热饮后,全身发汗感到轻松,是医治感冒的良药,也是老少皆宜的保健饮料。泡饮时每杯放45朵干花,香气芬芳浓郁,滋味爽口,回味甘醇,喜爱饮用的人甚多,尤其是东南亚一带的华侨更喜欢品饮。
杭白菊的加工比较简单,在10月底采取洁白、饱满开足的鲜花朵,经蒸汽杀青后晒干即为成品。其中以花朵肥大,色泽洁白,花蕊金黄,较为干燥的为上品;花蕊灰褐,花瓣黄褐是次品。
对成品菊花的保存,最重要的是应保持花朵干燥,含水率在7%以下,手捻花瓣能呈粉碎。故已受潮的要及时晒干,以防发霉和螨类的滋生。
市场上的菊花茶,除上述杭白菊外,还有用从菊花中提取的成分,再加入糖、淀粉、奶粉一类制成的菊花晶、菊花可乐等菊花系列的食品。
桑芽茶
桑叶可以入药,嫩芽经炒制后可当茶饮用,是一味良好的保健饮料。桑芽茶的香味与明前绿茶难分高低,同样具有滋味爽口,回味甘醇,汤色嫩绿明亮,饮后满口留香的特点。它含有黄酮化合物、香豆素、氨基酸、生物碱和芳香油等成分,对感冒、头痛发热、咳嗽有明显的疗效。桑菊感冒片的主要成分是桑叶和白菊花。
桑芽茶的制作比较简单,春天采摘初萌发的桑芽后,在室内竹帘或竹匾内摊放几小时,使它轻度萎凋失水,再放在饭锅内翻炒杀青(与做绿茶的杀青类同),随后适当进行手工揉捻、解块、烘干,即成为桑芽茶。如采用制茶机械,则与制烘青绿茶的方法类同。
金银花茶
金银花又称忍冬花。忍冬是半常绿灌木,茎半蔓生,叶卵圆形,开喇叭形的花朵。初开花时白色,后逐渐转变为黄色,这是"金银花"名称的由来。金银花的茎、叶和花都可入药,具有解毒、消炎、杀毒、消炎、杀菌、利尿和止痒的作用。金银花露是儿童夏天的防治痱子脓疮的佳品。
新鲜的金银花带清香,含水量花蜜较多,农村儿童常采取花朵吸食蜜汁。鲜花经晒干或按制绿茶的方法制干,即为金银花茶有两种,即是金银花的成品。市场院上的金银花茶有两种,一种是鲜金银花与少量绿茶拼和,按花茶窨制工艺窨制而成的金银花茶;另一种是用烘干或晒干的金银花干与绿茶拼和而成。这两种金银花茶,前者花香卟,以品赏花香为主;后者,茶香味较低,但可保持金银花的药效作用,不失其保健效果。金银花茶是老少皆宜的保健饮料,待别是夏天饮用更为适宜。
桂花茶
桂花茶木犀科植物,常绿灌木,在9-10月间开花。从花的颜色,呈金黄的叫金桂,带香蕉黄的叫银桂,还有帱桂花和月季桂。从香气的高雅馥郁与食用价值来讲,银桂最好,数量也最多。桂花含水挥发性芳油0。3%左右,香气宜人,具有镇静止痛、通气健胃的作用。
采用的鲜花桂花,一般用糖渍或盐渍保存,如将鲜桂花直接晒干或烘干,由于香精油损失太多,几乎成了没有香气的花渣。被渍过的桂花,添加使用的的范围很广倒真如桂花酸梅汤、桂花莲子羹桂花藕粉等,都离不开桂花。
桂花茶是桂林的特产。茶叶用鲜桂花窨制后,既不失茶的块味,又带浓郁桂花香气,饮后有通气和胃的作用,很适合于胃功能较弱的老年人饮用。
刺五加茶
刺五加属五加科,与人参是同一科。灌木,茎、枝密生细刺,叶片形与茶叶相似,边缘有尖锯齿,复叶长5片小叶。它产于东北的山地林间,每年春天采其嫩叶,按制烘青绿茶的方法,制成刺五加毛茶,再适当精制整形后即成为刺五加茶。也有的将它加入茉莉鲜花,按花茶窨制工艺,窨制成刺五加茉莉花茶。刺五加茶香味醇厚,回味甜润,汤色浅褐,质地厚实,甚为可口,即使用使嗜茶成瘾的茶客品饮,也会感到滋味和谐,常饮不厌。
刺五加茶含多种甙,其中部分甙与人参皂甙有相似的的生理活性,具有抗疲劳作用,是饮之有益的保健饮料。
虫屎茶
虫屎茶又名"龙珠茶",是广本桂林的特产。当地老百姓把野藤、茶叶和换香树等枝叶堆放在一起,从而引来许多小黑虫,当这些小黑虫吃完堆在一起的枝叶后,留下来的是比黑芝麻还小的粒状虫屎和部分残余茎梗。用筛子筛子去残渣,取其虫屎,美名"龙珠"。把它放在锅上炒干,再按蜂蜜:茶叶:虫屎=1:1:5的比例混合后复炒,虫屎茶便炮制而成。
提到"虫屎",许多人会联欢想到臭和脏,其实不然,它带高雅的熟香,味浓略显甜,口味醇厚,汤色乌深,别有风味,连饮数杯,绝无腻感、反而感到情绪昂扬,思路广开。虫屎茶不但香味好,而且还是健胃的良药,对胃功能较差的人来说,尤有助益。
[page_break]
柿叶茶
柿叶茶产于山西,是用新鲜柿树叶加工而。在制品中有的拼入茶叶,也有不拼茶的。柿叶茶的主要特点是;含维生素C很多,对治疗高血压有良好的效果。但含鞣质较多,有收敛作用,会减少消化液的分液,加速肠道对水分的吸收,造成大便硬结。因此,便秘患者应少服、轻服。
柿叶茶的制作类似于绿茶加工。在6月中下旬采摘柿树鲜叶,在凉水中洗净,再摊在篾垫上晾干。随后进行杀青,方法是烧一锅开水,把柿叶入在锅内进行沸水杀青2分钟左右。杀青过程需继续加温,水温应保持在80。C以上。柿叶经杀青后及时从锅中捞出摊凉,否则叶色发黄,影响品质,摊凉后进行揉捻,手工揉10分钟左右或用揉碎机揉20分钟,使叶子破皱,有利于内含成分的浸出。手工揉时应边揉时应边揉边解块,用机器揉后也应解块。这样可减少干样可减少干样中的团块茶。通过揉捻、解块后,把制坯在烘笼或烘干机上烘干,也可在瓶式机内直接滚炒至干。当手捻柿叶呈粉末状即为足干。通过以上的制作所得的产品,称为毛柿叶茶,再进行筛分、轧切、整形,即为精柿叶茶。
青豆茶
在浙江杭嘉湖地区的农村,客来常用青豆茶款待,这可能与这一带是鱼米之乡,除水稻、蚕桑外,也盛产大豆、蚕豆有关。
青豆的制作较简单,在8至9月份采取未成熟的大豆荚,剥壳取青绿色的嫩豆粒后,放在水搓揉、淘弃白色的豆膜,随后在锅中加水和盐煮熟,但切勿煮酥,以防色泽变褐而走味。从锅中捞出滤去卤汁放在烘笼上烘至足干,即为青豆,也称烘青茶。因制作中加了盐,所以很易吸湿回潮,最好用布袋包装后贮藏在石灰缸中,保持青豆干燥,才能保持青豆嫩绿、不走鲜味。
青豆茶的冲泡配料十分讲究,主料是烘青豆,佐料有切得很细的兰花豆腐干、盐渍过的桔皮、桂花和顶先制备的胡萝卜干,再加炒熟的芝麻和紫苏籽。将各种配料料放在茶盅里,冲入开水,稍候片刻即可品饮。青豆茶不仅味道鲜美,而且汤色"叶底"红绿相映,炒青豆的绿色、胡萝卜和桔皮的红色、兰花豆腐干的玉色、芝麻糙米色和紫苏籽的褐色。还有桂花散布在其中,零点可谓五彩缤纷。
玄米茶
玄米茶是由炒至足火香的小麦与这烘青茶坯拼和而成。吃起来既有炒麦粒的焦糖香又有绿茶特殊清香,两者交织在一起,确是别有风味。在日本和南朝鲜,爱饮玄米茶的人很多。
制这种茶的关键是炒小麦这道工序。如麦煤粒炒得不透,香味较差;炒至过老,麦粒炭化,产生焦气。因此,对麦粒透香程度一定要恰到好处。炒前先将小麦淘净沥干,然后放在锅里炒至呈棕褐色,并散发出浓郁的足火香时即可出锅,稍经摊凉后装罐密封防潮。
玄米共的拼配比例,按重量计算,在每百克茶叶中加入35-40克炒麦粒即成。如果需包制袋泡茶,还应将茶叶和炒麦粉碎至16孔左右的碎末才能包制。
老鹰茶
老鹰茶是樟科的木本植物,《四川野生经济植物志》中直称其为老鹰茶树。属常绿乔木,叶互生,叶质甚厚,色泽深绿。这种树遍及四川山区,采其嫩枝嫩叶哂干后,可当茶泡饮,当地人称它为老鹰茶,也叫作老阴茶,特别是四川的农村有自采自制自饮老鹰茶的习惯。在城镇和交通码头到处可见凉饮的老鹰茶,甚至在重庆、成都这样的大城市,也在这种凉茶,花钱不多即可痛饮至饱。
老鹰茶含芳香油很多,也含多酚类化合物,泡饮时校清香,滋味厚实,先涩后甘,初饮者可能会说;"气味难受",但常饮后反觉得老鹰茶口劲大,滋味浓而杀口,在夏天饮用更觉得消暑解渴、提神助兴。
老姜茶
姜也称老姜,系多年草本植物。根茎偏平呈不规格块状,表皮浅灰色,肉质淡黄,气味芳香,味辣。它含芳香性挥发油菜23%,其主要万分为姜烯、姜酮、姜醇、姜辣素等。
老姜茶的炮制方法是,取老姜15克左右,洗净、切片,放在锅内加水蒸气250300毫升再加红糖20克左右,煮开即为老姜茶。当受风寒雨淋或是感冒初起,头痛、鼻塞,服用热老姜茶,再卧床休息1-2小时,出身大汗即可解表祛寒,达到防治的目的。
红枣茶
红枣也称大枣,主产于山东。干果表面皱缩暗红,果肉柔软略带粘性,棕褐色,稍带糖香,味甜;枣核纺锤形,两头尖锐,质坚硬。红枣含糖类、有枣含糖类、有机酸、蛋白质以及维生素A、B和c。性平,味甜醇,能补脾胃,用于脾胃虚弱。
每次用红枣7-8个,把枣皮切破,放在茶杯中,沸水冲泡代茶饮,常服有健胃滋补作用,是老少皆宜的良疗饮料。
竹叶茶
竹为禾本科植物,中空有节,茎、叶常绿,在长江以南各省都有载种。竹叶含三萜类物质、芦竹素、白芳素等。取鲜竹50-100克,水煎代茶饮,滋味清午纯和,具有清热利尿,清凉解暑作用。
锅巴茶
夏天,农民在田间耕耘十分劳累,乘在树荫下歇凉时,饮用锅巴茶,既可解渴,又可点饥。锅巴茶也叫饭饮汤。烧饭时将紧贴锅壁一层饭焖足,使结成锅巴,用它加水煮开即成。锅巴茶吃起来又香又爽口,如再加一点糖饮用,滋味更佳。
薄玉茶
薄玉茶具有治疗糖尿病的作用。这种茶主要是用玉米须熬者出的汁液,加入茶叶中混合制成的。薄玉茶主产于江苏,主销日本。
玉米须茶
玉米又称玉蜀黍、包萝,系禾本科植物,各地都有载种。它的花柱(玉米须)性味甘平甜和。取鲜玉米须30克左右(晒干样约10克)水煎代茶饮,可降低血糖,适用于糖尿病患者辅助治疗,亦有利尿、消水肿的作用。
车前草茶
车前草属车前草科,为多年生短小草本,别名"观世音草。"我国大部分地区都有此草,生长在路边、田头地角,每年6至7月间开花结子,种子称车前子。全草和种子都可入药。
拔取鲜草洗耳恭听净,每次100克左右,煎汁当茶饮,或者鲜草剪碎晒干,当茶叶泡饮。对治疗尿路感染、水肿、高血压、均有疗效,常服无毒,无副作用。
[page_break]
丹参茶
丹参为唇形科的多年生草本植物,根圆柱形,棕红色,含丹参醌、皂甙元、维生素E等成分。它具有扩张冠状动脉搏、外镇静、降压、降低血糖的作用。
每次6克,切片后开水冲泡代茶饮,喝至滋味清淡为止。每日1-2次,适用于冠心病的预防和治疗,是性状平和的一味保健饮料。
胖大海茶
于果棕褐色,形似橄榄,吸膨胀后,体积成倍增加,有似海绵。它含有胖大海素,且用后能改善粘膜炎证,适用于慢性咽、喉炎。每次3-4个,先用温水冼净,再加白糖少量,沸水冲泡代茶饮。
番泻叶茶
番泻树属于豆科植物,在广东、云南、海南诸省有载培。番泻叶有尖叶、狭叶之分,形似细小的柳叶。味苦,含二聚蒽酮类和黄酮类物质,肯有消积导滞的作用,适用于习惯便秘。新近,应用现代医学临订检验方法,用番泻叶治疗急性胃、十二指肠出血,取得了较好疗效。经340例应用,6天内完全止血者为320例,其中显效286例,总有效率达94%。止血疗效优于常规止血西药,是"止血不留淤"的良药。
泡饮方法是,每次5-10克,加白糖适量,沸水冲泡,代茶频饮。
钩藤茶
钩藤为茜草科,常绿藤本植物,在中国南方各省均有生长。茎长达10米,生于叶腋内的变态枝成钩状,长1.2-2厘米。在春秋采收有钩的嫩枝,从中剪取钩枝,把鲜钩枝直接晒干,也可用沸水杀青后再晒干。
钩藤含钩藤碱,味苦,回味甘醇。泡饮时,每次取钩藤20克左右,沸水冲泡当茶,具有退热作用。对高血压所引起的头痛、头晕、失眠、心悸、耳鸣等均有明显的疗效。它是一味中药,也是一种性味温和的保健饮料。
茶乡说茶
天下事,一经文人手,便难免被弄玄。比如饮茶,老百姓饥则食,渴则饮,很简单。文人不然,他们不仅将饮法复杂化,而且凡与茶沾边的,都一齐弄玄,从器具、水、沏饮,直到环境都穷极考究,而且,最玄乎的,莫过于想法。老百姓口干则饮,想法少,不折腾。文人呢?最乐于折腾。东坡饮茶之前,先得“闻香”;米元章则必先净手才举杯,他见人喝茶嘶嘶作响,便面嘲之曰:“俗!”。他们是“玩茶”,这“玩”就是折腾。水要泉底的,煮水要用锡壶,茶具要名窑产的,而且要在山水楼亭中去用茶。当然,最认真对待的,自然是茶。
茶要见色,沏以后,汤色明澄泛绿。色之外,还要观形,叶在瓯中,要能缓舒渐展,且直立如春卉。这样,那杯中所现的,才有生气,才是画,才算得“入品”。说来也确乎玄,饮茶就是饮茶,动口即行,于耳、鼻、目何事?错了,文人不找事,就算不得文人,他把五官全拉扯上,好了,节目开始:博士要女的,而且要妙龄美女,尤其是,伊们的手,得柔如棉、润如玉,这纤纤玉手,捧着宋瓷名器,温雅奉上,且如吟般地说道:“相公请品。”这一下,秀才们晕了。如此这般一折腾,骚人墨客潜在的激情便给折腾出来了,接杯之后,移瓯唇边,少沾即止,随后慢语曰:“妙!”于是,浮想联翩,文思潮涌,他们会想到清风明月,想到沧海桑田,想到英雄末路,想到宇宙恒久人生短暂。如此这般,直折腾得泪湿青衫、天昏地暗。于是,引吭高歌、抽毫点丹,终于,把文化折腾了出来——这就叫“茶道”。
我客黔至今五十有五年矣。其初,因未为“文”所“化”,所以,口干舌燥,捧着大碗,仰首一吸,嘶嘶然,白水入腹,那水由口喉经肠胃,直泻如瀑。到了晚年,才悟到,那汤要暂宿口、慢过喉,我早年的鲸吞,一字可概——俗。后来,由二十几到了三十几,生活艰难,俨然苦丁,而喝的呢?也是“苦丁”。“苦丁”是先苦后甜。茶道之“道”,使是要能从茶咸况味出人生的机律,所以,先苦必后甜。熟料,后来我的日子真“甜”了。五十岁以后,自己便告别了“苦丁”。可是,告别“苦丁”,并不等于你就成仙得道了。我盘桓于茶之乡,却怨黔中无极品,每日虽捧着“龙井”,然品饮之际,却叹自己犹“井”中之“龙”——羁于黔,虽“龙”亦如“虫”也。此虽将人生际遇与茶相况喻,然怨艾之气,弥漫胸中,全丧失了“平淡”的茶道宗旨。转瞬到了七十,就茶缘说,此刻算是逢知己了,我抛开了所有异地的茶,只守黔茶品。这时才反省自己,昔日不过是井蛙而已,哪算得“龙”。二、三年来,饮遍贵州妙品,自以为,此土佳茗,老夫未有不亲炙者。
今春,我去游龙宫,此番窃认自己非“虫”了,“龙”归龙宫,得其所矣。途经安顺,我的一位当官的弟子送我二厅安顺的“瀑布”牌茶。我告诉她,寒斋之中,茶积如山。那意思是,我不要这未入品的货。其实呢,心里想着的却是一个故事——上世纪八十年代,假货泛滥,其中便有“安顺茶叶”。从那以后,“安顺茶叶”就成了假货的代称。“民口如刀”,果然不虚,自此,我便不喝安顺茶了。熟料,断交二十年后,这回遇上了安顺茶叶。勉强收下,带到龙宫。可是,宾馆的茶,行道中人是从不沾的,无奈之下,打开安顺“瀑布”,甫一开装,如骤见佳丽!那茶,形如雀舌,色若翠玉,一时兴起,净杯烧水,注汤少许,新芽展翠,片片直立如兰,捧杯一闻,异香醉人,甫入口,顿觉甘、滑,那汤是滑过口腔,飘入喉间的。至此,才恍然自责:阅历不广便轻言是非,恰是未得道者的通病。我因此,差点儿视玉为石,弃之荒郊。
我平生之所好,唯烟与茶,名烟名茶在案,隐几而尘,吞吐云雾、品味琼浆,烟使我恍兮惚兮,茶使我心清神爽,于是文思潮涌,虽数千言之文,刻烛可待。我的文绩,都是烟、茶惠赐!至此,我不再怨羁于黔中了——在佳茗遍地之乡,可谓得其所矣,何必怨呢?在龙宫坐定,满目野绿,溪流如玉,涛声唱晚,把盏品茗,吞云吐雾,既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更忘乎成败废兴,甚者,连已身亦化为“无”,飘飘然随风烟而去。此系道境么?不知道。“不知”就是“道”——“道”是不可言表的。这茶道怎么说?诸位自去修炼吧,我呢,不知“道”。
茶史之茶
茶(1)[Tea]之茶树
茶树。是以叶用为主的多年生常绿植物。在现代植物学分类中,茶树属山茶科山茶属植物,属下分类未定。中国多采用张宏达分类。可以泛指芽叶可制茶饮用的各种茶树。在张宏达分类中,包括茶亚属或茶组下茶系植物;也可特指茶系下的茶种植物[Camelliasinensis(L.)O.Kuntze]。有乔木、半乔木、灌木三种类型。秋季开白花,具有喜温暖、湿润,喜酸性土壤的生长特点。中唐之前谓荼。西汉司马相如《凡将篇》谓荈诧,扬雄《方言》谓蔎,东汉《说文解字》谓茗,三国魏张揖《埤仓》谓荼,《杂字》谓荈,并有葭萌、诧等称。唐代陆羽《茶经》:其名一日茶,二日檟,三日蔎,四日茗,五日荈。中唐时荼字衍生为茶。陆羽《茶经一之源》:茶者,南方之嘉木也。一尺、二尺乃至数十尺。其巴山峡川,有两人合抱者,伐而掇之。其树如瓜芦,叶如栀子,花如白蔷薇,实如栟榈,蒂如丁香,根如胡桃。中国茶的外传,主要依靠中外文化交流和贸易。唐代时茶传往日本、朝鲜等地,后又从南方海路传往印度、锡兰(今斯里兰卡)和欧洲各国,并进一步传向美洲大陆。北方由陆路传往俄国、波斯等地。现世界各国语言中茶词的读音,大多源于中国福建厦门及广东方言的译音。
茶(1)[Tea]之茶产品或制品。
茶树芽叶及由其制成的饮料。如茶叶(茶)、茶水。传说以荼为饮料,始于神农时代,兴于唐,盛于宋,今已成为世界三大饮料之一(另两种是咖啡和可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