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天子爱饮茶

发布时间 : 2021-11-29
爱花茶 大唐茶文化 爱荷荷花茶

爱花茶。

我国的茶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下面是茶经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大唐天子爱饮茶”内容,希望能够帮助各位茶友们了解“大唐天子爱饮茶”相关知识!

中国饮茶文化兴于唐代并不是偶然的,中国的社会是皇权社会,皇帝的好恶足以影响全社会。大唐天子成为天下第一茶人,从而确立了茶之国饮的地位,大大推动了唐代茶叶的生产和茶文化的形成与发展。

唐太宗李世民(599649):虽无太宗李世民饮茶的历史记载,但唐太宗远嫁文成公主为中国茶史留下了精彩的一笔。与吐蕃的联姻使茶叶从中原传入雪域高原,当年文成公主以茶为嫁奁之物带入西藏,始有中原与藏区的茶交易,唐代名茶大批输入藏区,成为吐蕃上层人士的时髦饮品,并以囤集茶叶显示富贵。如今,藏族同胞人均茶叶消费量已居全国第一。

唐玄宗李隆基(685762):《梅妃传》记载:唐明皇与梅妃斗茶,对诸王戏曰:此梅精也,吹白玉笛,作惊鸿舞,一座光辉,斗茶今又胜吾矣。妃应声曰:草木之戏,误胜陛下,设使调和四海,烹饪鼎鼐,万乘自有宪法,贱妾何能较胜负也。上大悦。这说明玄宗时代宫廷茶艺已有点茶之法,并有斗茶游戏。玄宗知茶、饮茶,是得饮茶风气之先的宫廷茶人。

唐代宗李豫(728779):代宗又崇佛又嗜茶,陆羽一生研究茶学出成果的时期就在代宗时期。代宗始创的贡茶院是中国最早的官办茶场,对于中国茶业科学的发展意义重大;代宗制定的贡茶制延续达600年之久。

唐德宗李适(742805):德宗未登基时便热心茶事,并向后来任宰相的李泌赠茶求诗。德宗时代是唐代茶业大发展时期,贞元九年(793)全国产茶超过200万市担,人均竟达8斤左右。按人均数讲,不仅史无前例,亦后无来者。德宗对陆羽是很赏识的,诏命陆羽为太常寺太祝,对于无文凭的陆羽来说,已是破格录用。

德宗最具历史意义的举措是建中元年(780)纳赵赞议。诏征天下茶税,十取其一,是为茶税之始。一方面为唐朝开了财源,另一方面又加重了百姓负担。建中二年(781)任湖州刺史的袁高作《茶山诗》抨击茶政,德宗纳谏,减少了茶贡以苏民困。

唐文宗李昂(809840):《唐书》记载:太和七年正月,吴蜀贡新茶,皆于冬中作法为之。上务恭俭,不欲逆物性,诏所在贡茶,宜于立春后造。冬中作法大概是利用温室效应催茶冬天发芽,文宗皇帝不愿劳民伤财,不愿逆物性,即遵顺自然节令顺势为之,不夺大自然之造化。

唐文宗博览群书,乐与文人学士切磋经义,此人节俭儒雅,不仅嗜茶,这对茶之文化底蕴有较深的理解。每与学士内廷相见,总命宫女侍茶以助长谈。

唐宣宗李忱(810859):《南部新书》记载:大中三年,东都进一僧,年一百二十岁。宣皇问服何药而致此?僧对曰:臣少也贱,不知药。性本好茶,至处惟茶是求,或出日过百余碗,如常日亦不下四五十碗。因赐茶五十斤,令居保寿寺。名饮茶所曰茶寮。茶寮的称呼源于宣宗时代。宣宗以茶奖励长寿老人,在他看来饮茶能长寿、茶亦是长寿的象征。

唐僖宗李儇(862888):懿宗李漼在位时为李儇打造了一套金银茶具,后因武宗毁佛,咸通十五年,僖宗下诏送还佛骨,嗜茶的僖宗奉上一套自用的金银茶具。《物帐碑》载了一笔:茶槽子、碾子、茶罗子、匙子一副七事,共八十两。七事指茶碾子、茶轴、罗身、抽斗、茶罗子盖、银则、长柄勺等。除七事外,僖宗还供有三足架摩羯纹银盐台、笼子两枚,还有茶碗、茶托等。这套等级最高、规格最全的唐宫茶具于1113年后的重见天日。

毫无疑义,地宫系列茶具是迄今为止世界文化史上发现时代最早、器形品类最完整、制作最为精美的茶具。法门寺唐塔地宫一套完整的宫廷茶具的出土,引起海内外茶文化界的瞩目。懿宗李漼和僖宗李儇父子俩的鼎鼎大名亦载入茶史。

茶经网扩展阅读

茶与历代天子的茶缘


茶在我国已经传承了几千年,一直都备受推崇,除了民间的文人雅士留下了大量关于茶的诗篇以外,古时候国家最高的统治者,那些皇帝们也传出了和茶之间的种种故事,下面就由小编为大家揭秘。

黄帝与茶的千古奇缘

相传,在公元前两千多年的一天,黄帝带领大臣、侍卫和随从到深山里狩猎。经过一阵奔跑驰骋之后,黄帝感觉喉干舌燥,遂命随从烧水解渴。随从在一株茶树下架锅设灶,烧水煮汤。忽然一阵大风吹来,树上的叶子纷纷飘落到滚开的汤中,眼看汤水逐渐变成褐色,随从慌得六神无主,正想重新烧水,可黄帝已派人催着要水。随从赶紧舀了一碗变色的水品尝,觉得清香可口,并没有一点怪味,便将错就错,诚惶诚恐地把褐色的水奉献给黄帝。黄帝由于口渴之极,端起水来就一饮而尽,饮后连声称奇,随从吓得连忙跪下,向黄帝请罪。黄帝见状,详细查问了烧水的经过后非常高兴,不仅没有怪罪烧水的随从,反而命他把茶叶带回宫中,如法炮制。从此,饮茶的习俗便流传下来。

晋惠帝蒙难瓦盂饮茶

司马衷是晋朝开国皇帝司马炎的次子,说到这个低能昏聩的晋惠帝,他在位16年之久,为人称道的政绩不多,留给后人的笑柄却不少。有一年闹灾荒,老百姓没饭吃,到处都有饿死的人,臣下把民间的灾情报告给晋惠帝司马衷,他却非常不解,满怀疑惑地对禀报的大臣说:“百姓没有饭吃,他们为什么不吃肉粥呢?”这就是晋惠帝留下的“历史名言”,一句“何不食肉糜”竟让人贻笑千年。

西晋时期,皇室内乱不断,“八王之乱”历时10余年,是中国历史上最严重的皇族内乱。惠帝在战乱中屡被挟持,颠沛流离,是个名副其实的傀儡皇帝。公元304年,东海王司马越挟晋惠帝一同北征,讨伐据守邺城的成都王司马颖,此次混战晋惠帝兵败回都,其时“帝乘牛车,行宫籍草,公卿跋涉。”在《茶经·七之事》中也说到这个有名的晋惠帝,陆羽引用了《晋四王起事》的记载:公元306年,“惠帝蒙尘,还洛阳,黄门以瓦盂盛茶上至尊。”晋惠帝司马衷虽然保全了性命,但一路丢盔弃甲,风餐露宿,逃回洛阳时的狼狈之相可以想见,黄门侍郎毕竟是贴身的侍从,了解君主的生活习惯和需求,所以首先奉上一碗茶汤,为惠帝解乏洗尘。虽然盛茶的“瓦盂”是民间用的粗陶碗,略显寒碜,但落魄至此的“万岁”也顾不得这些尊卑了。也许,这是“九五之尊”的晋惠帝喝过的人生最甘美的一碗茶也未可知?喝完这碗“粗茶”的第二年,公元307年,惠帝在他的本命年死于非命。

茶痴皇帝宋徽宗

宋徽宗是历史上出了名的“大玩家”,他对饮茶之事极感兴趣,不仅茶艺高超,而且为茶专门著书立说,成一家之言。宋人传奇《李师师外传》中记述,宋徽宗曾与当时的名妓李师师交往甚密,在送给李师师的众多名贵礼物中,就有“月团、凤团、蒙顶等茶百斤”。他不仅自己好茶,还常常以茶宴请群臣,并亲自动手为他们烹茶。北宋蔡绦在《铁围山丛谈》中说:“茶之尚,盖自唐人始,至本朝为盛;而本朝又至祐陵(即宋徽宗)时益穷极新出,而无以加矣。”可见茶“盛于宋”,而在北宋徽宗时最盛,这与宋徽宗的推崇是有一定关系的。蔡京在《廷福宫曲宴记》中记述:北宋宣和二年十二月,有“通百艺”之称的徽宗皇帝,召宰执亲王等曲宴于“延福宫”,徽宗兴来命近侍取茶具,亲手注汤击拂,少顷,白乳浮盏面,如疏星朗月。这里宋徽宗所玩的就是宋代风靡一时的“分茶”。

宋徽宗执政期间不理国事,是一个亡国之君,然而他却笔走偏锋写就一部洋洋洒洒约3000余字的茶叶专著,这在中国历史上的皇帝中恐怕是绝无仅有。爱茶如此,难怪有人戏称宋徽宗为“茶痴皇帝”,他的这部《大观茶论》共20篇,对北宋时期团茶的地产、采择、制造、鉴辨、藏焙、品名等分目详述,其中宋徽宗的自序是全书字数最多的段落,颇有文采,自豪地称当时的茶“采择之精,制作之工,品第之胜,烹点之妙,莫不咸造其极。”“天下之士,厉志清白,竞为闲暇修索之玩,莫不碎王锵金,啜英咀华。”并把饮茶推为“盛世之清尚”,宋徽宗由此产生了联想,他慨叹道:“呜呼!至治之世,岂惟人得尽其材,而草木之灵者,亦以尽其用矣。”此外,《大观茶论》中“点茶”“斗茶”等篇章也论述详尽,见解独到,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北宋茶业的发达程度、制茶的技术和皇室的好茶风尚,为后世研究和认识宋代茶文化留下了珍贵文字资料。

朱元璋与灵山茶

朱元璋是明朝的开国皇帝,他因为出身布衣,家境贫穷,当过放牛娃,特别是在家乡皇觉寺当过和尚,曾备受世人的歧视。当了明太祖的朱元璋因此对和尚、秃、光头、贼等字眼讳莫如深,他曾下令让全国一半以上的和尚还俗,但却偏偏对河南罗山县的灵山寺另眼相待,不仅亲笔为灵山寺题写“圣寿禅寺”的匾额,还多次亲临烧香,拨款进行大规模地修缮重建,这其中有什么奥秘和缘由呢?

原来,出生在安徽濠州的朱元璋年幼时家庭赤贫,身世凄凉,父母兄长都在连年的灾荒和瘟疫中相继死去,无依无靠的朱元璋只好自谋生路,去濮阳的皇觉寺当了和尚,然而在兵荒马乱的时代,寺庙也香火难续,缺粮断炊,朱元璋只能遵照师傅的吩咐出门化缘为生。当他云游到河南灵山寺时,得到了善心和尚的一点照顾,至少能粗茶淡饭,解决了温饱。灵山寺成为朱元璋漂泊四方的一处安身之地,他在这里第一次喝到了灵山茶。后来他长大成人,乘天下大乱之机参加了郭子兴的红巾军起义队伍,这成为朱元璋崛起的契机,应验了“乱世出英雄”这句古话。朱元璋在转战中负伤,曾逃到灵山寺躲避疗伤,灵山寺的和尚不仅用九龙潭的水浸泡了灵山茶,治好了朱元璋的刀伤,而且对他以礼相待,敬茶备饭。

洪武三年,身为皇帝的朱元璋对灵山寺的恩惠始终念念不忘,一次,他带着少数几个侍从秘密地前往灵山寺视察,对寺院敬献的灵山茶赞不绝口,一时龙心大悦,下旨将泡茶的师傅连升三级官衔。朱元璋的侍从颇为不解,暗自发牢骚感叹:“十年寒窗苦,何如一盏茶。”不想被朱元璋听见,他哈哈大笑接了下句:“他才不如你,你命不如他。”一时传为佳话。

不可一日无茶的乾隆帝

说起乾隆皇帝,自然就会使人联想到他三下江南的故事,但人们却很少清楚乾隆皇帝和茶还曾结下过不解之缘。乾隆皇帝巡游江南时,品尝了各种名茶,如杭州的“西湖龙井”,湖南的“君山银针”,福建的“大红袍”等。乾隆曾作过一首《观采茶作歌》:

火前嫩、火后老,惟有骑火品最好。

西湖龙井旧擅名,适来试一观其道。

村男接踵下层椒,倾筐雀舌还鹰爪。

地炉文火徐徐添,乾釜柔风旋旋炒。

慢炒细焙有次第,辛苦功夫殊不少。

这首歌对采茶的时间、芽叶标准、热闹忙碌的情景及加工的条件、方法、特点以及炒制过程都作了形象生动的描绘。在中国历史上,皇帝亲临茶园,认真观看茶农采茶、制茶,并且还有感而发,作诗赋歌,殊为难得。

乾隆皇帝还是一个品茗行家,他不但讲究饮名茶和饮茶器具,而且还非常重视沏茶的水质。传说他当年在杭州品尝龙井茶,沏茶的水就取自盛产龙井的狮子峰山下的狮子泉。《茶经》上就说沏茶择水是“山水上、江水中、井水下”,这狮子泉也是山水,属于上等水。为了品评天下名泉水质的优劣,乾隆皇帝回京后叫人用银斗量各地名泉的轻重,因而命名天下三泉:北京玉泉为“天下第一泉”;镇江金山寺泉水为“天下第二泉”;无锡惠泉为“天下第三泉”。除了这些名泉外,乾隆皇帝还广饮天下名泉,桂林南溪山有一眼白龙泉,水质优良,清冽甘美。《峤南琐记》载有“桂泉多可饮,而白龙为最”之说,据说用白龙泉泡茶,揭开碗盖随着热气上升会蒸腾起一条隐约可见的白龙,于是乾隆皇帝下圣旨,派人马不停蹄地直奔白龙泉取水。当地人知道白龙泉为乾隆皇帝泡过茶,就把这白龙泉改称为“贡泉”了。

乾隆皇帝晚年更是嗜茶如命,在他85岁退位前夕,有一位老臣惋惜地说:“国不可一日无君”,乾隆皇帝听了自然受用,哈哈而笑,端起御案上的一杯茶说:“君不可一日无茶!”乾隆帝的幽默由此可见一斑,他用茶化解了君臣之间的对话,也是一种非常智慧的表现。乾隆退位后住幽雅安静的北海镜清斋,在这个亭榭楼阁、小桥流水的花园内专设“焙茶坞”,每天悠闲品茗,安度晚年。在“人生七十古来稀”的古代,乾隆皇帝活了88岁,可以算作中国历代帝王中的寿魁,这与他平生爱好饮茶品茗或许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吧

皇帝爱喝茶,品茶品人生,茶里面的学问真的很多,希望大家都能学一下,另外茶真的是一种良药,它的功效也很多,所以品茶不仅可以让我们当成一种饮料来喝,还能给我们带来健康,我们何乐而不为呢?

解密大唐盛世的茶文化!


范爷的《武媚娘传奇》热播,让大家的目光又聚焦到这段大唐盛世的历史。大唐是中华民族的鼎盛时期,在我国的饮茶史上,向来有茶兴于唐,盛于宋之说。马上就带你一起来解密大唐盛世的茶文化!

复杂的唐朝宫廷茶艺

唐人饮茶成风,上起天子,下迄黎民,几乎所有的人都程度不同地喜欢饮茶,尤其是宫廷饮茶颇具特色。皇帝和臣子们文会时,令宫女随时以茶汤伺候,君臣在吟诗作对、切磋学问之余,茶用来解渴润喉、明目益思。君臣一同品茶,使得文会更加尽兴。由于唐代宫廷任土作贡,规定将全国各地的名贵特茶以贡品的形式定期向朝廷交纳,这就使得当时的宫廷饮茶集天下美茶佳茗于一体,极大地推动了唐代饮茶之风的进一步普及。

大唐君臣清平茶程序繁多,分为备器、鉴赏茶饼、炙茶、碾茶、筛茶、候汤、投盐、舀汤、置茶兑汤、分茶、敬茶、闻茶、观色、品茶、谢茶等十六个步骤,是盛唐时期的宫廷茶艺。著名的大唐君臣清平茶说的是唐明皇李隆基邀请大学士李白品尝全国各地进贡的新茶贡品之事。李白诗性大发,挥毫写下了千古名篇《清平调三首》。

文士茶道分为备器、净手、焚香、礼拜、赏茶鉴茶、鉴水、烹茶、闻茶、观色、谢茶等。受邀参加茶会的文士用弹琴、吹笛、舞剑烘托茶会气氛和答谢主人。

唐朝后宫的下午茶

饮茶习惯在唐代宫廷生活中是不可或缺的一环,甚至是皇室和后宫嫔妃时髦重要的休闲活动,唐代开元以后,朝廷设立了专门生产皇室用茶的贡焙场所,每年春天特别派遣官吏监督制造,为赶上每年清明节的〝清明宴〞,日夜快马加鞭的送上春茶,〈湖州贡焙新茶〉诗中,就有描述皇后刚出游踏青回来,准备梳洗一番时,听到〝急程〞的新茶已送到京城,皇后立即露出笑容,命宫女立刻取来烹茶。

1987年陕西法门寺地宫中,发掘了大量唐代宫廷金银器,这些专供皇帝御用供佛器物中,有一套几近完整、无损的金银茶具十分引人瞩目。这套金银茶具有茶碗、碟、盘、净水瓶共十六件;据专家考证,这套晚唐宫廷系列茶具,是迄今世界上发现最早、最完善而珍贵的〝银金花〞茶器(鎏金银器)。

任性!武则天不爱喝茶

武则天是否雅好饮茶,正史无有记载。但据明代屠隆《考盘余事》说,武则天博学有著述之才,但是对茶却生性讨厌,曾低毁说:释滞消壅,一日之利暂佳;瘠气侵精,终身之害斯大。获益则收功茶力,贻患则不为茶灾,岂非福近易知,祸远难见。从茶在短时间内对调理人体有益和长期饮茶可能导致耗损体质出发,来比喻福易见而祸难见,茶已不再停留在品饮的层次,而成为像武则天这样的帝王者在政治上的鉴戒。武则天在论饮茶的利弊时,显而易见认为弊大于利,这是她的局限之处,但从饮茶利弊之论引申到对祸福隐显的理解,这却是她的过人之处,让人领略到一个政治家的思辨。

神马,抹茶唐朝就有了!

抹茶起源于中国的隋朝,在唐朝、宋朝达到顶峰,抹茶是用天然石磨碾磨成微粉状的覆盖蒸青绿茶。唐朝时就发明了蒸青散茶(碾茶),还审订了评茶色香味的方法,并成为人们不可或缺的日常饮料。目前在世界上颇有盛名的日本茶道和日本抹茶,就是通过当年的遣唐使荣西在中国学成后带回日本。清朝茹敦和在越言释中说,古者茶必有点,其硙茶(抹茶)为撮泡茶,必择一二佳果点心,谓之点心,谓之点茶。这里所指的抹茶冲饮之道即为唐宋年间的中国茶道,由此可见,中国茶道(抹茶)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了。

七碗茶诗与《茶经》

唐代饮茶诗中最著名的要算是卢仝《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诗中所论述的七碗茶了:一碗喉吻润。二碗破孤闷。三碗搜枯肠,惟有文章五千卷,四碗发轻汗,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五碗肌骨轻。六碗通仙灵。七碗吃不得也,唯觉两腑习习清风生。蓬莱山,在何处,玉川子乘此清风欲归去。喝了七碗茶就能变成神仙,卢仝的茶歌所表达的饮茶感受,不仅仅是口腹之欲,而是将竹串子茶的药理、药效溶入其中,醒神益体,净化灵魂,激发文思,凝聚万象,制造了一个妙不可言的境界。

《茶经》是中国乃至世界现存最早、最完整、最全面介绍茶的第一部专著,被誉为茶叶百科全书,唐代陆羽所著。《茶经》分三卷十节,约7000字,十分详尽地阐述了唐代饮茶方式的主流,总结了当时的茶叶采制和饮用经验,全面论述了有关茶叶起源、生产、饮用等各方面的问题,开中国茶道的先河。且《茶经》是中国古代最完备的茶书,除茶法外,凡与茶有关的各种内容,都有叙述,以后茶书皆本于此。陆羽被后人称为中国的茶圣。

中国茶道为何兴于大唐


茶道因何兴于大唐

当我们为唐代文化人创造了茶道这一崭新的文化形式所深为感动时,不禁要问,他们为何选择了茶道?抑或茶道首先选择了他们?

无论是唐代文献还是茶文化史都表明,开元到大历(712-780年)是茶道发展的重要阶段。可以说,茶道的兴起和初步发展与大唐兴盛有直接关系,这是和唐文化的宏观风貌息息相关的。一方面,开放的文化政策促进了文化的地域之间和各门类之间交流与发展;另一方面,科举取士打破魏晋以来的门阀统治,唐代文人士大夫生活在一个前所未有的自由、清新的空气之下。中国封建社会在唐代充分展现了它的文明性、优越成分。贞观之治、武周新政和开元盛世使其达到极致、充分显示了蓬勃向上的生命力。强烈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充满对个体生命价值的赞美肯定,对主观精神世界的极度张扬和对平凡生活的诗意超越、汇纳四海的宏伟气魄、处盛世而发危言的精神成为唐代文化人的时代特征,正是在这种历史背景和精神状态下,陆羽等创立了茶道这一新的文化形式,成为一种表达情怀、阐扬思想、体悟生命意义、张扬个性特点的活动方式,表现出吸纳儒、释、道三教之相近相同之处为一体的高度智慧,以极为高雅而又十分朴素的方式展示他们的精神境界,以可观形式反映了抽象思想,以简朴的细节涵盖了丰富内容,使人文精神、哲学思想形象化、物象化。这充分显示了中国文人对宇宙旋律与和谐精神的深切把握。茶道,使中国文化人真正领悟诗情画意的生活,茶道使他们诗意地生活着。

茶道,反映了文化士大夫丰富的精神生活和高雅的艺术情调。从某种程度上讲,它展示了当时中国人文化生活的挺拔高度,展示了中国人那时在精神文明方面的杰出成就。正因如此,在中国茶文化史上,很长时间内,是文人茶道的黄金时代。

大唐茶风 染诗香


茶是当今世界上三个饮料之一,而中国是茶的故乡。世界上最早的野生茶树生长在云南山区,以后通过四川、秦岭传向中国内地,并经过印度等国传向世界。茶叶被发现时,只不过是一种药材。远古时候,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茶叶这种神奇的解毒功能,使人们对茶叶产生敬佩之情。唐时,社会经济空前繁荣,人们的饮食观念发生了巨大变化,除酒之外,还注意到了茶。这时,饮茶之风才遍及全国,茶、酒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两大饮料。也正是到唐代,由于饮茶风气的盛行,茶字才第一次出现。创造茶这个字的就是被尊称为茶神的陆羽。

茶是怎样从药材而变为饮料的?按照目前公认的看法,这与佛教的传播有关。由于茶叶具有明显的提神醒脑的作用,最早把茶叶作为饮料的是山林寺院中的僧侣。他们在坐禅修行时,为了驱除睡意,常常饮茶提神,所以中国自古就有茶禅一体的说法。唐代是中国佛教的鼎盛时期,大多数寺院都辟有茶园,进行茶叶的人工栽培。随着进山烧香者日益增多,加之唐代文人浪迹天涯,与寺院禅家结下了不解之缘,僧人的饮茶习惯逐渐被带到民间。

在唐代,当中国人的饮茶风气刚开始形成时,饮用习惯与今天大相径庭。首先,茶叶被制成团块状的茶饼,而不是今天这般的散茶。饮前必须烹煮,称之为煎茶。今人直接用开水冲沏的习惯,是经元明两代才形成的。其次,唐人饮茶需加盐、姜等作料,类似于今天西方人放糖。宋人记载说:唐人煎茶,用姜用盐,近世有用此二物者,辄大笑。再者,唐代重视野茶,陆羽论茶,提出野者上,园者次的见解。当时一些名茶,其生长条件必须是:生烂石沃土或生必依岩洞。此外,从唐代开始,人们已十分讲究饮茶的用水。为此,张又新专门写了一本《煎茶水记》,分天下之水为二十等,其主要有三等:山泉为上,江河次之,井水为末流。这种讲究,至今还流传于一些着名产茶区,杭州便有龙井茶、虎跑水的说法。

随着饮茶习惯的养成,饮茶也从人们的日常需要升华为一种礼仪风俗,并成为诗人歌咏的对象。唐代以前,人们款待宾客主要是酒食,到唐代,以茶待客蔚然成风。文人相聚,以茶代酒甚至是一种清淡高雅的情趣。沿至宋代,这种风习更被诗意化,宋人寒夜客来茶当酒,竹炉汤沸火初红生动地描述了这种情趣。茶不仅是平民馈赠亲友的礼品,也常常是皇帝恩赏群臣、犒劳将士的赐品。无论是皇宫内庭,还是豪富朱门,在丝竹歌舞之际,常以品茗助兴。自中唐以来,茶又成为饮食文化中仅次于酒的吟咏对象。诗人咏酒,多有飘然欲仙或愤世嫉俗之感;唐人咏茶,多清新淡雅、宁静致远之作。温庭筠赞饮茶为疏香皓齿有余味,更觉鹤心通杳冥;卢仝视饮茶为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钱起吟道:尘心洗尽兴难尽;元稹说:洗尽古今人不倦。唐代诗人不仅视饮茶为高雅,甚至采茶也被赋予诗意。刘禹锡回顾他在名茶产地湖州为官生涯时写道:何处人间似仙境,春山携妓采茶时。唐人出于对茶的偏爱,甚至将牙牙学语的小女孩昵称为小茶。

出于饮茶、品茶的需要,唐代出现了中国第一批有关茶叶的书籍。除上面提到的张又新的《煎茶水记》外,重要的着作分别还有:陆羽的《茶经》、《茶说》、《顾渚山记》;斐汶的《茶述》;毛文锡的《茶谱》。其中陆羽的《茶经》不仅是中国,也是世界上第一部茶叶专着。这批着作,既是对人们饮茶风习的总结,又推动了这种风习的普及深化,对历代起到深远的影响。

爱茶,要爱的名副其实


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一篇《爱茶,要爱的名副其实》,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家里开茶叶店有十几年了,即便如此,对于茶叶我也只是一知半解,除了泡茶手法比较娴熟外,好像就说不上其他的茶叶专业知识,虽然我也爱茶,不过对于茶的知识、内涵来说,我只能算是“水货”。

即使,我是“水货”也没有熄灭我对茶的热爱。或许有点从小耳濡目染,少量的茶叶辨别,我还是有点懂的。不过看别人侃侃而谈有关于茶叶的字眼,我是羡慕的,毕竟这些本也是我需要具备的,不然跟别人说我家是卖茶,都没有说服力。为了不那么丢家里茶叶店的脸面,最近时常在补充茶叶知识、茶史和茶文化。除了从网上获得一些经验谈之外,还会从书里摄取茶叶专业知识,比如《安溪铁观音:一棵伟大植物的传奇》、《茗记》。

每次看到茶艺表演,我总觉得我的眼睛是放光的,因为我觉得茶艺是很优雅、很有气质的一项表演。朋友是县里茶艺队的,每次去她家里泡茶,看到她那泡茶的姿势那么专业和优美,总觉得她整个人都在发光。曾经我有想学的,不过碍于学业就放弃了,现在多少觉得可惜。不过即便不懂,看别人表演也是一种享受。茶艺就没办法像茶叶知识可以从书上网上学了,倒不是自己学习能力,只是觉得有些泡茶的习惯很难改变。

为了能让自己成为合格的爱茶人,也为了让自己对得起家里十几年的茶叶之家,我会更努力学习有关于茶叶的所有方面。茶叶知识也好,茶艺茶道也罢,说是为了自己,也算是充实自己。毕竟古人说了,人要活到老学到老。

关于本文《爱茶,要爱的名副其实》的内容到这里就结束了,如果还想了解更多相关知识,可以关注我们!

爱茶,如何泡茶?


同一种普洱茶用不同技艺冲泡,感觉往往不同。当您苦闷于不能冲泡出茶品的真性味时,不妨针对其优缺点,尝试变换冲泡的技艺,在琢磨的过程中就会有惊喜收获了。

1.工夫泡法:最普通也最实用的泡法,每泡茶汤尽出,品饮每一泡的味道,选购之前的试茶最好用这种方法。

2.重叠泡法:出汤两至三泡到公道杯,然后再用公道杯分茶给大家。适合新手泡茶,第一泡过浓或者过淡的时候,可以在第二泡适当调节出汤时间。

3.留根泡法:即洗茶后自始至终将泡开的茶汤留一部分在茶壶里,不把茶汤倒干。每次出汤后再注水,直到茶叶变淡。适合人多品饮的时候,减少等待出汤的时间。

4.煮泡法:这种泡法适用于选料较粗老的茶品,煮泡法若采用西式玻璃器皿,即可以看到水滚茶漂的动感画面,可以增加不少乐趣。

5.特殊冲泡法:有些高香而质弱的茶品冲泡很特别,以高温快速洗茶一道,第一泡略闷,结合“留根泡法”,后续冲泡则快进快出。

6.修正冲泡法:适合稍有杂味而内质较好的老茶品,洗茶及前两泡可以高温处理,后续冲泡则以大幅降温闷泡处理。

7.顶点冲泡法:即泡茶时用盖碗,用紫砂壶作公道杯。盖碗高温高冲翻滚,释放茶之真味,再用紫砂壶可去异味,聚香而韵味不失。

8.综合泡法:以上七种技法是基础,是炼艺。只要心中有茶,用心泡茶,心法的精进,任何的法门都会自然为你所用,即使是不厌其烦,简单的重复也是你想要的“那杯茶”。

茶馆—杭州人的爱


在杭州,水是灵魂;在杭州茶馆里,水是道具。天堂水沏的龙井茶是用来调和人们身上浓浓淡淡的体液,以便将情感和理智整得风调雨顺。杭州人偏爱茶馆,偏爱精致和谐,爱耍子却耍得出不出格是最重要的,所以过于浓情和热情的咖啡馆、酒吧在杭州是敌不过若即若离、闲情满溢的茶馆的。

杭州的茶馆历史悠久。南宋时茶事兴盛,金人灭北宋,南宋建都于杭州,把中原的儒学、宫廷文化都带到了这里,使这座美丽的城市茶肆大兴。《梦粱录》载:“杭州茶肆,插四时花,挂名人画,装点门面,四时卖奇茶异汤。”那时的茶馆已经分出各种不同的种类来了,有听琴说书就着茶的,文人雅士聚会开茶话会的,市井引车卖浆者则常常在街头茶摊上边斗茶边谈天说地,赵盂烦专门有《斗茶图》记录了这一场景。到了明代市井里巷间的茶馆就极为普遍了,张岱和吴敬梓在他们的文学作品中作了详细的描写。《儒林外史》中有个马二先生,去了吴山,见“这条街,单是卖茶的,就有三十多处”。19世纪中叶,杭州包括近郊在内,全市已有大小茶馆二百多家。

现在,据统计,杭州茶馆达到了300多家。杭州茶馆是杭州茶文化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杭州本地人喜欢泡茶馆,外地居民也喜欢到杭州的茶馆去,体验一下杭州的茶文化,体验“天堂居民”的生活。2000年9月的《杭州日报》,报道过一件有趣的事,有位外地人士,在杭州15天,居然有12天是在茶馆里度过的,以至有人称杭州为茶馆城市。

如今的杭州茶馆主要有以下几大特点:

其一,名茶配名水,品茗临佳境,能得茶艺真趣。

好茶还得配好水。龙井茶,虎跑泉可谓是绝配。虎跑为天下名泉。杭州茶馆的茶与水,都不失真味。茶馆不论在厅台楼榭之中,或在山间幽谷之处,或繁或简,总透着自然的灵气。

其二,杭州茶馆集“仙气”、“佛气”与“儒雅”于一身。

在杭州,各种茶馆一般皆典雅、古朴,像京津那种杂以说唱、曲艺的不多;更没有上海澡堂子与茶结合的“孵茶馆”;也很少像广州、香港,名日“吃茶”,实际吃点心、肉粥的风气。

沿西湖而行,苏堤、白堤、茶馆中体会到的是湖天一气,人茶交融。如到灵隐,古刹钟声,袅袅香烟,虔诚的佛门弟子,汩汩的泉水流淌,再到茶室饮上一杯龙井,不是佛徒,也好像从茶中触动了禅机。至于西冷印社之侧,茶人之家的内外,书画诗文,更构成自然儒雅的风格。面对葛洪、济颠、自娘子的遗迹,你不是仙,那茶中也自然沾了“仙气”。

其三,整个杭城山水构成杭州茶馆文化的自然氛围。

整个杭州城就是一个不必刻意雕琢的“大茶寮”。这是其他地区的茶馆无可比拟的,在杭州,茶与人、天地、山水、云雾、竹石、花术自然契合一体;人文与自然,茶文化与吴越文化相交融了。

杭州一地的百姓惯享清福,鲁迅在《准风月谈》《喝茶》一文中说:“有好茶喝,会喝好茶,是一种‘清福’。不过要享这‘清福’,首先必须有工夫,其次是练出来的特别的感觉。”杭州人有好茶喝,也肯花工夫,如此终于练出了追求品位的茶世界。

“欲把西湖比西子,从来佳茗似佳人”。喝茶,从来都不只是满足一种口感,杭州人尤甚。相比较于“摆龙门阵”的川茶馆,听曲赏戏的京茶馆,以及“饭前茶”的粤茶馆等,杭州茶馆则更讲究名茶名水之配,讲究品茗赏景之趣,有一种风雅、诗意的情致。

大唐贡茶院传承茶文化的茶乡圣地


长兴是茶圣陆羽的第二故乡,古代许多文人墨客都涉足紫笋茶原产地顾渚山,留下了许多诗篇和摩崖石刻,成为中华茶文化遗产。“紫笋”也因陆羽《茶经》“紫者上,笋者上”而得名。如今,大唐贡茶院作为第一座规模宏大的皇家茶厂已然成为传承和传播茶文化的最好载体。

高琳是大唐贡茶院的一名导游,她告诉我们,大唐贡茶院为仿唐建筑,气势恢宏,集观光、品茗、休闲为一体,自然景观与文化内涵相得益彰。面对高大雄伟的陆羽铜像,她内心的那份敬畏与崇拜之情溢于言表,“他手上拿着的是最好的茶叶,他的神态就是在撰写《茶经》时揣摩时的神态。”

现在,大唐贡茶院每年要接待近18万名游客,这也为周边农家乐的发展带来了更多的客源。“在没开农家乐之前我们也就是在企业里上班,现在,收入一般有40~50万元。”谢产琴一家正在对农家乐进行扩建,软硬件设施均得到相应提升。

目前,水口茶文化景区已有农家乐325家,每年接待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百万人次。对于景区的管理,水口茶文化景区管理办主任张宇华深有感触,“每天上班的第一件事就是到景区转转,包括整体卫生、摊位、停车位等。”

在和张宇华的交流中我们发现,虽然管理景区工作看似简单却非常繁琐和细碎,由于景区工作的特殊性,周末和节假日休息似乎成为一种奢侈。“包括除夕、大年初一,我们都要上班的。2013年,我们早上比较早,5点半就上班了。2014年,时间作了调整,早上城管6点半到,其他工作人员7点前到。”对张宇华来说,2014年是繁忙的一年,也是喜悦的一年,这一年,水口茶文化景区荣获了国家级4A景区的称号。这让张宇华心里既高兴,又备感压力,“为了打造更好的旅游环境,让乡亲们的腰包鼓起来,我们付出再多都是值得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