寺庙碑文记载安溪200年种茶史

发布时间 : 2021-12-07
福建安溪有哪些茶种 安溪铁观音茶起源于哪年 安溪乌龙茶

福建安溪有哪些茶种。

我国的茶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下面是茶经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寺庙碑文记载安溪200年种茶史”内容,希望能够帮助各位茶友们了解“寺庙碑文记载安溪200年种茶史”相关知识!

小寺庙里一块不起眼的石碑,却见证了安溪铁观音茶叶200多年的种植史。近日,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泉州普查人员慧眼识珠,在安溪县剑斗镇发现了这块清朝乾隆年间的石碑,揭开了一段茶叶种植不同寻常的身世。

在当地山上一座供奉清水祖师的寺庙左厢,普查队员们发现了一块高2.3米、宽1.1米、厚0.45米且保存完整的石碑,石碑上的刻字已经有些模糊。经过对碑文的辨识和抄录摄像后,泉州市博物馆的吴艺娟主任表示,石碑的落款处透露出立碑时间是乾隆五年,即公元1740年,至今已有260多年的历史。

碑文记载大致内容是,这座寺庙原本已经因为战乱荒废,康熙戊戌年(1718年),有一个禅师从永春到此重建寺庙。碑文中租茶竹等项重修岩,介绍说禅师在这种植茶和竹,卖钱后修缮寺庙。

在石碑的左半边六行共300多字的碑文中,则道出寺庙拥有近3顷,包括茶园在内的各种田地。而根据《安溪县志》的记载,清雍正三年前后安溪人发明了铁观音。那么这块碑文提到的茶叶,年代与此记载较为接近,又说明什么呢?

对此,吴艺娟认为,这块石碑是目前安溪县茶叶种植史上有较早明确纪年的实物资料。石碑的发现还有两个重要的意义,一是清水祖师、马氏真仙等民间信仰传播的见证;第二,它明确记载了清代康乾盛世时期,闽南一带特别是安溪县的物价、地价、田租等数据,是最真实的社会经济史材料,有助于文史专家们对当时闽南社会形态的全方位研究。cy316.COM

cy316.com延伸阅读

安溪茶叶史


据考,安溪产茶始于唐末。当时翰林学士韩屋有诗云:古崖觅芝叟,乡俗乐茶歌。

安溪茶业在自身发展的同时,乌龙茶生产技术和铁观音等优质名茶也不断向海内外广泛传播。

明清时期,是安溪茶业走向鼎盛的一个重要阶段。明代,安溪茶业生产的一个显著特点是饮茶、植茶、制茶广泛传遍至全县各地,并迅猛发展成为农村的一大产业。

明崇祯十三年(1640年)前后,安溪茶农从茶树枝条压在土壤中能生根发芽得到启发,创造出茶树整株压条繁殖法,从而使安溪成了中国茶树无性繁殖的发源地。明末清初,安溪茶农又创制了乌龙茶。乌龙茶即介于红茶与青茶之间的半发酵的特种茶。乌龙茶采制工艺的诞生,是对我国传统制茶工艺又一重大革新。清雍正三年(1728年)前后,安溪茶农又发现了名茶铁观音。

清初,安溪茶业的迅速发展,以及黄旦、本山、佛手、毛蟹、梅占、大叶乌龙等一大批茶树优良品种的相继发现,把安溪茶业推向了鼎盛发展阶段。

民国年间,安溪茶业的发展处于停滞阶段。尤其是抗日战争爆发后,安溪茶叶外销减少,茶庄纷纷倒闭,大片茶园荒荒。

新中国成立后,安溪茶业得以恢复,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安溪茶业呈现出了前所未有的辉煌。全县现有茶园面积22.5万亩,铁观音、黄金桂、本山、毛蟹、大叶乌龙等五大名茶占茶园面积的90%;全县茶叶产量占福建省乌龙茶总产量的1/3,占全国乌龙茶总产的1/4。

“安溪茶帮”之史


想了解《“安溪茶帮”之史》知识吗,丰富的《“安溪茶帮”之史》内容等你来看!

相对于浙商或晋商来说,安溪茶商似乎有着更多的草根味。但是,据了解,全国现在有3万多家的茶庄是安溪人所开,如此势力,无人可出其右,茶帮之称,自然有其道理。

但是,回过头来,回顾安溪人走出家门闯荡四海的历史却有着一种苦涩和悲壮。

安溪原是一个贫困县。在这个县里,海拔超千米的山峰近千座,这些云雾缭绕的高山出产的便是安溪铁观音。但陡峭的地势、闭塞的交通造成的信息不灵、市场不通、观念落后,给这里的农民致富增设了一道难以跨越的坎。茶好价低,有的茶农种茶还亏了本,一气之下把自己辛辛苦苦种植的茶树付之一炬。

享誉海内外的安溪乌龙茶真的就没有出路了?安溪人苦苦思索后发现,质量和品牌是茶业发展走出困境的惟一出路。上世纪90年代开始,政府进行全力打造安溪铁观音。经过多年的发展,目前全县现有茶园面积达40万亩,茶叶总产量4万吨,约占全国乌龙茶总产量的1/3强,茶叶总产值超40亿元。

随着安溪茶香飘万里,更多的安溪人走出了穷乡僻壤,在全国各大中城市开设了茶庄、茶店,市场占有率在不断提高。至于是谁第一个走出安溪在外省开茶庄,至今已无从考究。比较普遍的说法是,广东省应该是安溪人向外扩张市场的第一站,时间大约是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初。

200年前,是山西商人首先打通了中国茶叶从南到北,并远销欧洲的通道;而今,来自福建的安溪商人也正在扮演着同样的角色。

凭借着闽南人“爱拼才会赢”的性格,安溪茶叶在中国遍地开花。今天的安溪茶商在广东、北京、上海、山东等茶市中占据了绝对的主导地位,而且早已不满足把发展的脚步停留在“安溪铁观音”身上,他们已经成了中国茶产业的一支劲旅,绿茶、花茶、普洱茶……有人甚至称,普洱茶的成功当有安溪人的大半功劳。

安溪茶帮”精神

中国历史上,浙江、福建、安徽作为全国重要的产茶省份,在多年的茶叶经营中,形成了一支重要的销售大军。三省的茶商是活跃在中国茶叶界的一支异常突出的力量,为中国茶业做出了巨大贡献。

浙江茶商勤劳、冒险、肯学习

浙商中的茶商并非主流,茶商在浙商中似乎也并不耀眼,但他们与浙江的其他商人有着极其相似的特点:勤劳、冒险、肯学习。浙江茶商不仅勤劳,而且绝不好高鹜远,但他们冒险精神实在是有些让人望尘莫及,更准确地说是一种开拓创新的精神,

安徽茶商平和、儒雅、爱满足

如今,安徽商人和过去的徽商比起来显得有些暗淡,在安徽商人的身上也难觅当年徽商的踪影。安于现状,进取性不足应该是对当今安徽茶商最真实的写照,安徽茶商做生意喜欢四平八稳、小打小闹,大多数人认为能维持生计即可。

安溪茶商诚实信用,巧打关系牌

在中国茶商中,福建人占了一半的比例,其中又以安溪人居多。安溪身处闽南侨乡,特殊的地理位置决定了安溪人做生意善于利用海外关系,安溪铁观音能迅速在东南亚地区打开市场,就是当地的华人起了巨大的作用。其次,安溪人会挖掘一切可以利用的关系资源,无论是政治关系还是社会关系。

安溪茶商在茶叶经营中决不投机取巧,不赖账,不坑蒙拐骗,这似乎有些循规蹈矩,但安溪茶商认为,做生意讲究的就是诚信。

关于本文《“安溪茶帮”之史》的内容到这里就结束了,如果还想了解更多相关知识,可以关注我们!

杭州千年茶史


秦汉以降,隋唐以来,杭州城池逐渐移至上城地区,凤凰山麓一带成为隋唐杭州府治、吴越王府、南宋大内。杭州历代名人白居易、钱镠、苏轼,南宋中兴高、孝、光、宁四帝,直至元代张士诚,清代康熙、乾隆、嘉庆三帝,在这里筹划杭州建设,视察民生大计,当也品茗赋诗,历朝典籍、古老地图,彰显着千年上城悠悠往事。

上城并不产茶,但上城的翁隆盛、方正大、鼎兴……多少古老茶庄、茶行将飘着特有豆花香的龙井茶推向全国,香飘万里。清代地图表明,直至同治年间,现今西湖大道西端一直为清代康、乾、嘉皇帝行宫。从那里,乾隆皇帝坐画舫到茅家埠登岸,骑马上龙井。如茵的茶园,美妙的炒制,润喉的茶水……乾隆皇帝四上龙井,为杭州留下六首御茶诗。这些为龙井茶颂咏的诗歌,赋予龙井茶极深的文化内涵,大多是在上城的行宫内赋就书写的。两宋以来,直至晚清民国杭人嗜茶成风,茶楼、茶馆遍布全城。1937年统计杭城550家茶楼中,上城就有300多家。

上城地区不仅是全国著名的茶叶销售、消费地,还是全国著名的茶叶中转枢纽。钱江上游皖、赣茶,间或也有湘、闽茶,循钱江而下在闸口登陆,或售于上城茶庄,或转火车运上海,运渡重洋,销往海外;或经中河、大运河销苏、嘉,或过长江销往大江南北、长城内外。上江茶叶成就了上城地区的茶叶转运业、报关业、保险业、堆栈业。凡此种种,杭州的文史志书均有详载,不一一赘述。

西湖茶史已千年


说到龙井茶叶有多长历史了,杭州老百姓总是会说:“莫佬佬辰光了。”不过,要其说出具体的年份,恐怕就没几个人能说个准数儿了。

在《浙江省茶叶志》上,记者找到了有关杭州茶叶的最早记载:“唐时浙江茶叶运销贸易和饮用之风日盛。?

隋开通大运河后,杭州成了东南物产聚散的‘巨富名邑’”。可见,在唐朝时候,杭州茶叶就通过大运河运往全国各地了。

不过,那时候的杭州茶叶并不叫龙井茶,而西湖种茶始于何代何人,其说也不一。在唐代陆羽所著的《茶经》中,已有杭州天竺、灵隐二寺产茶的记述。直至北宋苏东坡到杭州时,对西湖种茶的历史曾有考证,他认为西湖最早的茶树,在灵隐下天竺香林洞一带,是南朝诗人谢灵运在下天竺翻译佛经时,从天台山带来的。东坡此说和《茶经》之记载正相吻合。如以此说推断,西湖种茶最迟始于南北朝,至今已有1500余年的历史。

时光飞逝,到了元明年间,杭州茶叶开始在民间颇负盛名。据《嘉靖通志》上记载:“杭郡诸茶,总不及龙井之产,而雨前取一旗一枪,尤为珍品。”至此,“龙井茶”三字成了杭州茶叶的代名。明代时,龙井茶已列入全国名茶之列,当时的《五杂俎》中写道:今茶品之上者,罗松也,虎丘也,龙井也。

说到龙井茶发展最快的时期,那就是清朝了,尤其是乾隆皇帝下江南,四访龙井并钦点了“十八棵御茶树”后,直接把龙井茶推举为天下名茶之冠。直至今日,龙井茶早已驰名中外,问茶者络绎不绝。

广西的千年茶史


广西的茶产业是在改革开放后腾飞的,以前走得很慢,不是因为没有好资源,而是因为未能给它插上腾飞的翅膀。

不管国内各种茶书怎么遗忘广西茶,但首先得承认,广西也是中国茶的原产地之一。

《广西通志稿》记载:白毛茶,产田阳、凤山、扶绥、那坡诸县概属野生。又道:明山茶,产上林、武鸣等县,茶树不待人种植多生高山石隙中。《广西特产物品志略》也说:后山茶产龙州等县,树婆娑而矮,叶椭圆而长,边缘有锯齿,野生山中。时至今天,凌云县青龙山、贺州桂岭开山村、大新等地还有不少古老的野生茶树。

早在秦汉时期,广西就有茶叶栽培痕迹,至今有2000多年历史。广西东北部属于楚的疆域,制茶可能是从楚属湘水流域传播而来。秦汉以后,灵渠沟通荆楚与广西水运,为广西茶业兴起与发展创造了条件。《桂平县志》说,茶始于汉晋之间,至唐而大盛。唐代广西茶区有象州和容州。唐至德三年(公元758年),唐朝陆羽《茶经》记载:茶树岭南生福州、建州、韶州、象州。所言象州指的就是广西象州茶区。

唐元和元年(公元815年),唐朝柳宗元任柳州刺史时,曾赋诗描述当时茶叶加工情景:南州溽暑醉如酒,隐几熟眠开北牖。日午独赏无余声,山童隔竹敲茶臼。

至宋朝,广西茶叶发展成为商品,并开始课税。宋崇宁元年(1102年)蔡京立茶引法(即征茶税),规定60斤茶纳铜钱600文,当时广西茶税达1183贯960文(每贯1000文)。宋高宗绍兴三十二年(1162年),广南西路茶叶产量高,分布较广,位于今天的融水、临桂、灵川、兴安、荔浦、永福、贵港、玉林、平乐、平南、宾阳等地均产茶叶,形成了当时融州、静江府、郁林州、昭州、浔州、宾州六大茶区。

清代广西茶区扩大到60多个县,茶叶品种有上百个之多。其中,凌云白毫、横县南山白毛茶、开山白毛茶、桂平西山茶、苍梧六堡茶等,成为饮誉国内外的名茶。

横县南山白毛茶似乎不太为人所知,但它的历史是深厚的,在横县那阳乡南山种植的历史有500多年。清嘉庆十五年(1801年),在全国24个名茶中,有广西南山白毛茶的份。1915年,南山白毛茶以白毫显露,滋味浓厚的口感,在巴拿马博览会获银质奖章。1933年,当时的广西省政府给南山白毛茶题赠品胜武彝匾额。

清末民初,广西茶叶兴旺过一段时间,最高年产量达10万担左右,主产区在苍梧、贺县(今贺州)、横县、藤县、岑溪等县。当时岑溪一带流传着这样一首歌谣:

岑溪最好是山家,七六二山好种茶。

三六九圩担去卖,归来猪肉共棉花。

七六二山是指岑溪境内的筋竹、诚谏、水汶、樟木等地,歌谣反映了当时岑溪制茶的兴旺景象。

民国时期,广西茶叶成为出口商品,1915年到1929年的15年间,广西平均每年输出茶叶约30万担。

20世纪三四十年代,广西茶叶生产进入衰落时期,茶叶出口受阻,销量锐减,茶价下跌。1933年,一公斤茶叶可换3.7公斤大米;10年后的1943年,一公斤茶叶还换不到0.5公斤大米。苍梧六堡茶的身价也跌得厉害,从1929年前的每担30元左右降至抗战时期的十八九元。1945年,广西种茶规模只剩11万余亩的面积、不足1500吨的年产量,约占盛年产量的三分之一。

新中国成立后,广西茶叶得到恢复和发展。据统计,1985年,广西茶叶种植面积达31万亩,产茶9900吨;2008年,广西茶叶种植面积达到60多万亩,产茶近3万吨。虽然这一规模还远远落后国内茶叶大产区,但较之以往,有了很大的发展。

现在,广西比较大的茶区有凌云、横县等县。广西茶叶主要分全发酵红茶、不发酵绿茶、后发酵六堡茶和花茶四大类。全发酵红茶主要是红碎茶,以大叶茶为原料,口感浓、强、鲜。花茶有茉莉花、桂花、玉兰花、珠兰等几种。据桂林市茶叶研究所收集的茶树品系有448个,其中广西本地品种78个。

寺庙与茶的关系


(一)寺僧与茶

寺庙大都建筑于名山之上。因此,自古有「天下名山寺古多」的说法:而寺庙又庙庙种茶,于是「名山出好茶,名寺出名茶」的说法,也一直是茶人们所认定的观念。因为,在古代,也只有寺庙最有条件研究茶叶、提高茶叶的品质,庙里的寺僧除了必须的修行功课之外,仍然要从事生产劳动,负责种茶、制茶的工作。他们在工作中研究、探讨了种种茶叶制作、栽培等的技术,而在品饮茶叶之余,往往以诗文、写作来歌颂饮茶生活,当馈赠亲友以茶又免不了要应答、酬谢或说明所馈送的茶叶是什么样的茶,并且在品饮茶叶的过程中,将如何泡好茶,喝好茶的心得抒发出来,一首首,一篇篇咏茶、评茶、饮茶的优美文学诗歌就成为不朽的作品留传于后世。

全唐诗中载有:刘禹锡西山兰若试茶歌:「山僧后檐茶数欉,春来映竹抽新茸。宛然为客振衣起。自傍芳欉摘鹰嘴。欺须炒成满室香,便酌砌下金沙水。」诗僧齐已闻道林诸友尝茶因有寄:「枪旗冉冉绿欉园,谷雨初晴叫杜鹃。摘带岳华蒸晓露,碾和松粉煮春泉。」郑巢送琇上人:「古殿焚香处,清赢坐石棱。茶烟开瓦雪,鹤迹上潭水。」刘得仁慈恩寺塔下避暑:「僧真生我静,水淡发茶香。坐象东楼望,钟声振夕阳。」曹松宿溪僧院:「少年云溪里,禅心夜更闲;煎茶留静者,靠月坐苍山」。牟融游报本寺:「茶烟袅袅笼禅榻,竹影萧萧扫径苔」。李嘉佑同皇甫御题荐福寺公房:「啜若翻真偈,燃灯继夕阳。」武元衡资圣寺贲法师晚春茶会:「禅庭一雨后,莲界万花中。时节流芳暮,人天此会同」。李中赠上都先业大师:「有时来兴寻师去,煮茗同吟到日西」黄滔的诗句「系马松间不忍归,数巡香茗一枰棋。」由此可见,唐代寺庙的饮茶风气的兴盛状况,饮茶时间,从初春到寒冬,从早晨到傍晚,从日落到深夜,可说是「穷日继夜」。从饮茶的活动来看,诵经、坐禅、饭店、纳凉、休息、吟诗、下棋等,都离不开茶。也可从中看出唐朝寺庙的寺前、寺后、庭中、墙外,都种了茶,并且是自种、自制、自饮的。而中国北方的赵州高僧从稔禅师,曾留下「吃茶去」的偈语,更使得茶在寺庙僧团的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了。中国在唐朝的时代,饮茶的盛况己经普及全国。也正因为如此,自从唐代以后,无数的名僧为我们的史籍留下了不可胜数的茶史资料。

大家都知道,茶圣陆羽是由寺庙收养长大的,他对于茶的最初认知和兴趣,也就是从寺庙中所获得的:而与陆羽是忘年之交的诗僧皎然所作的茶歌,在社会上广为流传,对中国茶业的发展有一定程度的影响力。

(二)名寺出名茶

所谓「名寺出名茶」,在寺僧的努力培植下,在历代都出现知名的茶来,唐朝国史补中提到的一些名茶,例如:福州方山露芽、剑南蒙顶石花、岳州灉湖含膏、洪州西山白露、蕲州蕲门团黄等等。北宋时,苏州西山水月庵的「水月茶」、杭州于潜「天目山茶」、宣州宁国的「鸩山茶」、扬州「蜀冈茶」、会稽「日注」、洪州「双井白芽」等等。这些历史名茶,就是出于寺僧创制、宣传出来的珍品。至于近代的一些名茶,例如「黄山毛峰」,主要产地是安徽省黄山松谷庵、吊桥庵和云谷寺一带;「六安瓜片」的极品,是产于齐云山的水井庵:「霍山黄芽」,主要产在安徽省大别山的太阳乡长岭庵;而休宁「松萝茶」是产在安徽省的歙县,是明朝比丘大方结庵于松萝时所创制的名茶。

从各种茶诗、茶文和名茶的出现,无不表明茶与佛教的关系密切,佛教需要茶,而茶藉由佛教寺庙的建立、寺僧的研究采制技术、讲究品饮艺术及茶文学的宣传等等过程逐步发展。

因此,今天讲茶艺,研究茶文化,已经脱离不了宗教的关系,所以饮茶文化或者饮茶生活,也算是是某一种生活的信仰,某一种信仰的生活了,而无需要再问饮茶时是否要信仰那一种宗教才行。

中俄茶叶之路的繁盛200年,你知道原因吗?


古丝绸之路可谓举世闻名,而起始于18世纪中叶的一条中国通向西伯利亚直抵欧洲的驼道却被历史尘封,鲜为人知,它是中俄茶叶之路——繁荣了200年的国际商道。

如果中断中俄的茶叶贸易,俄罗斯人会怨声载道

中俄茶叶之路的繁荣,首先是经济的需要,尤其是俄国经济的需要。到17世纪,中国的砖茶在欧洲和俄国已经培养起一个稳定而庞大的消费群体。公元1764年,俄国人米勒在他所写的关于赴华使团的意见中说:“茶在对华贸易中是必不可少的商品,因为我们已习惯了喝中国茶,很难戒掉。”在蒙古大草原和俄罗斯西伯利亚一带,那些以肉奶为主食的游牧民族,由于长期食用中国普洱茶,以至于“宁可一日无食,不可一日无茶”。

俄国作家托尔斯泰的小说《战争与和平》,写到了俄国人喝中国普洱茶的情状。由于喝茶,“在俄国人这儿,早已形成一种单独的、不可或缺的需求”,而且恰克图的茶叶贸易主要是供应俄罗斯市场。一旦该地区贸易中断,中国不再提供茶叶,那些“居住在从恰克图到芬兰湾这广袤的土地上的大量需求茶叶的(俄罗斯)居民”,便只有去购买从西欧或北欧运来的茶叶,比如从英国运来的。西北欧诸国不产茶叶而只进行茶叶加工,价格非常昂贵。如果中断中俄的茶叶贸易,俄罗斯人会怨声载道。

不仅如此,恰克图贸易一旦关闭,一大批原来依靠这种贸易为生的商户、驼户、猎户和脚夫等社会各个阶层的人会纷纷陷入破产,给沙俄的社会稳定带来麻烦。恰克图贸易的中断,还会给俄方带来巨大的财政损失。据俄罗斯政府有关部门的估计,“由于取消了这种贸易,使俄罗斯国库每年损失了60万卢布的税收收入。而当时在西伯利亚辖区内,私人资本流通额总计才不过300万卢布。”所以,俄罗斯政府希望保持与清政府的正常贸易秩序,因为与中国的茶叶和其他商品贸易是“俄国获利最大的贸易,大概俄国人所从事的任何一种贸易都无法与之相比”。

政治的需要促使两国恢复以中俄茶叶之道为主线的恰克图边境贸易

从清王朝这一方面讲,由于广大的西伯利亚、外兴安岭和阿拉斯加等地区被沙俄占领,减少了清王朝珍贵动物皮毛的收获,清王朝客观上也需要进口一些产于寒冷地带的珍贵毛皮。即便如此,清王朝对外贸易的积极性仍然不高。政治需要促使两国恢复以中俄茶叶之道为主线的恰克图边境贸易。当时,英、法、美等欧美列强千方百计地向中国市场进行渗透,从列强争夺中国市场的角度来看,俄国希望恢复传统的恰克图边境贸易,以重新控制中国的北方市场。特别是19世纪,沙俄出于同英国的竞争和对远东的争夺,不但积极加强同中国在北部边疆的贸易,而且积极修建大西伯利亚铁路,改善运输条件。

从中方来说,清王朝实行闭关锁国政策,无论是东南沿海,还是北部边疆,清王朝都严格限制对外贸易。16世纪以后,随着俄罗斯统一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巩固,沙俄帝国不断加快对外扩张的步伐,在极不情愿的情况下,清王朝不得不与北方强大的邻国打交道。19世纪中叶以后,欧洲列强和日本加大了对中国的侵略力度,清王朝尽管一千个不愿意,但还是得恢复和保持中俄自中国中原腹地到恰克图的茶叶和其他商品贸易,以奉行以夷制夷的政策,企图依借沙俄来抵制英国、日本等帝国主义的入侵。而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王朝被迫开放汉口等长江流域的口岸,客观上也促进了汉口—恰克图这条中俄古茶贸之道的发展。此外,晋商集团对发展中俄茶贸之道也发挥了积极作用。

中俄茶叶贸易之道——驼道,持续了近200年,推动了中俄经济贸易关系加深了中华文明与俄罗斯文明的交流。这条曾繁荣一时的文化与商贸之道,虽然已在20世纪初淡出历史舞台,但它是我国中原文明与欧洲文明的一条重要的交通线和融汇点。

千年上城 悠悠茶史


秦汉以降,隋唐以来,杭州城池逐渐移至上城地区,凤凰山麓一带成为隋唐杭州府治、吴越王府、南宋大内。杭州历代名人白居易、钱镠、苏轼,南宋中兴高、孝、光、宁四帝,直至元代张士诚,清代康熙、乾隆、嘉庆三帝,在这里筹划杭州建设,视察民生大计,当也品茗赋诗,历朝典籍、古老地图,彰显着千年上城悠悠往事。

上城并不产茶,但上城的翁隆盛、方正大、鼎兴多少古老茶庄、茶行将飘着特有豆花香的龙井茶推向全国,香飘万里。清代地图表明,直至同治年间,现今西湖大道西端一直为清代康、乾、嘉皇帝行宫。从那里,乾隆皇帝坐画舫到茅家埠登岸,骑马上龙井。如茵的茶园,美妙的炒制,润喉的茶水乾隆皇帝四上龙井,为杭州留下六首御茶诗。这些为龙井茶颂咏的诗歌,赋予龙井茶极深的文化内涵,大多是在上城的行宫内赋就书写的。两宋以来,直至晚清民国杭人嗜茶成风,茶楼、茶馆遍布全城。1937年统计杭城550家茶楼中,上城就有300多家。

上城地区不仅是全国著名的茶叶销售、消费地,还是全国著名的茶叶中转枢纽。钱江上游皖、赣茶,间或也有湘、闽茶,循钱江而下在闸口登陆,或售于上城茶庄,或转火车运上海,运渡重洋,销往海外;或经中河、大运河销苏、嘉,或过长江销往大江南北、长城内外。上江茶叶成就了上城地区的茶叶转运业、报关业、保险业、堆栈业。凡此种种,杭州的文史志书均有详载,不一一赘述。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