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迹达四海

发布时间 : 2022-01-14
新四海花茶 古达普洱茶 茶海如何摆放

新四海花茶。

下面是茶经网小编为大家精心准备的“茶迹达四海”精彩内容,帮助大家了解茶文化知识,欢迎大家进行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一部茶史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中西文化交流史的缩影。文道寓于茶道,茶风载以国风,自古及今概莫能外。

我国茶史可追溯到神农氏时期,茶风源于蜀地,起初作为药用,唐代开始人工栽培,并出现了世界上第一部系统论述茶叶种植、品类、采制与饮用的专著《茶经》,后来又被译成多种文字远播异域,作者陆羽也被后世誉为茶圣。公元五世纪,茶叶开始传入国外,据考证,英语中Tea一词即来自福建话茶的变音;东非产茶大国肯尼亚的斯瓦希利语中的Chai(茶叶)一词则是广东话茶的变音。肯尼亚至今还流传着一个优美的典故:传说古代中国有一位皇帝出巡,中途休息时在树旁喝水,突然一阵疾风把两片树叶吹落杯中;皇帝没有觉察而继续举饮,顿觉味道芳香甘醇,目清神爽,遂引起了注意,并由此发现了茶树与茶叶的妙用。这种野生茶树直到90年代初期还在云南思茅地区发现了7万亩,其中位于澜沧拉枯自治县的一棵已有2600多年的历史,是迄今为止世界上最古老的野生茶树。

茶文化在宗教发展史上也留下许多佳话。如唐代的日本高僧最澄、空海两位禅师访华留学,回国时带回了中国的茶种和茶具,在寺院栽植茶树;宋代日僧荣西从中国引进了禅寺的饮茶方法,并创作了《吃茶养生记》一书,可以视为日本茶道的经典。文化与经济的发展是相辅相成的。目前我国与印度、斯里兰卡、肯尼亚一起,作为世界茶叶生产、出口大国而雄踞世界茶叶市场;中国的绿茶素以香高味醇、形美耐冲而著称于世,产量高、品种多,每年的出口量占国际市场绿茶贸易量的70%以上。所谓以茶会友通四海,茶文化的勃兴亦带来经济的繁荣。

cy316.com延伸阅读

茶马古道——“程海”名称探源


永胜县程海一带,在唐代属南诏国成纪镇,当时程海叫龙佉河;宋代,文献记载为程河。称湖泽为河,是汉晋遗风,如洱海叫叶榆河、洱河,滇池叫滇池河等。明代,程海正式出现在文献记载中,沿袭至今。但是,程海湖为什么叫程海?至今众说纷纭,没有定论。

关于程海的来历,永胜民间至少流传着5个大同小异的陆地陷落成海的版本,这则故事说:很久以前,程海所在地是一块水草丰沛、粮食高产、人烟稠密的平地,人民丰衣足食,过着幸福的生活。有一天,这里来了一位先生(又说菩萨,还说是老者,反正是足智多谋、未卜先知者),警示人们说:灾难就要来了,请注意寺庙前那一对石狮子的眼睛,如果狮眼血红,赶快逃命!于是,人们开始注意石狮的眼睛。可是,左瞧右看,石狮的眼睛怎么也不红,一个顽童淘气,从母亲化妆盒里偷得胭脂,便将狮眼涂红了。立时天旋地转,转瞬间陆地下陷,洪水淹没了一切

这个故事广泛流传于永胜全境,对诠释程海的来历,颇有影响,连一些地方志书都受其左右。然而,仔细分析不难看出,这个故事的产生,明显受明正德六年(1511年)当时北胜州大地震的影响,因而,有两个版本开头干脆就说明宣德年间,有位老师,传说在五百年前,程海并不是现在的景象云云。(《中国民间故事全书云南永胜卷》30-37页,知识产权出版社2010年1月第一版。)可史载正德年间的大地震却是:城北大树坪旧州城全部倾毁,民房被毁5000余间,人口伤亡千余人,土地冲毁、淹没者1万间;城西北红石岩震塌,三川坝西山草海形成(《永胜县志》第11页,云南人民出版社1989年3月第一版),并没有说程海形成于此时。因此,明代天启(1621-1627年)《滇志》所言相传本陆地,有姓程居此,一夕忽沉为海,也仅仅是传言,不足为信。现代科学证明,程海形成于距今160万年前的第四纪,是因喜马拉雅山造山运动而成的地堑湖,成湖已久。

还有一说,程海之名是有姓程居此。

现在已无法考查,南诏国在程海周边设成纪镇时,与永胜如今还有的古老成姓有何关系。这成姓,最早可能是生活在程海沿岸的,当时蒙氏在程海东岸山头筑崀峨城,且命名领地为成纪镇,实与地理、姓氏有关。程海之程,最早可能是成。宋代与云南地方多有阻隔,成姓极有可能误听误写为程(也有作陈的),也使龙佉河成为程河。而云南明代汉人按其称湖泊为海的习惯,正式改称程海,其道理类似大理的洱海。

也有人说,程海是永胜境内程、海两大姓氏的合称。此说不无道理。原因是,永胜少数民族中的程、海二姓,确实是当地的旺族,他们最早在程海边居住,明代才渐渐往今华坪县和永胜县良峨、六德等地迁徙。在六德、崀峨,如今程、海二姓仍为大姓。现崀峨一块古碑就曾记载,其祖先正是生活在今程海南岸今清邑一带的。现在,无论是永胜还是华坪的海姓傈僳族(自称黑咱扒,他称黑傈僳),老人去世,由祭司尼扒念诵《指路经》将其灵魂送归祖先居住地时,其中反映的迁徙路线正是丽江-梓里-程海-永北-六德-华坪-东风。而现程海湖畔不少用汉字、汉语无法解释的古地名,用傈僳话一讲,却清楚明白,也可证明程、海二姓跟湖名的关系。

寻找茶马古道第一桥━━扎西达桑


千百年来,在横断山脉的崇山峻岭间,众多民族南来北往,繁衍生息,形成了世界历史上海拔最高、地势最险的文明文化传播和经济交流的神奇通道—“茶马古道”。悠悠古道上的、在横断山脉最深处的澜沧江上曾经谜一样存在过、又消失在历史烟尘中的一架古桥让我们有了探询究竟的冲动。

芒康县作为西藏东南大门,是“茶马古道”在西藏境内的第一站,是川、滇、藏文化的交汇区。近年来,随着“茶马古道”旅游黄金线的兴起,这里的盐井盐田、曲孜卡温泉、澜沧江峡谷等独具特色的景点景区一一被人所熟知,而在这众多的景点中有一条“茶马古道”重要通道却被人渐渐遗忘,这里就是连接“茶马古道”澜沧江两岸的惟一一座古桥─措瓦乡境内的扎西达桑桥。

“茶马古道”作为与“丝绸之路”齐名的古代各民族政治、经济、文化交流交汇的重要通道,不管是自云南普洱、丽江起,经中甸、德钦,进入西藏境内的南线,或是自四川成都、雅安经康定、巴塘、竹巴龙渡口的北线,都在芒康县境内汇合。这里是横断山脉腹地,山高谷深,古道悠悠,特殊的地理位置,形成了丰富多彩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

被遗忘的“古道重镇”作为隘口、要道,“茶马古道”进入芒康县后,依马帮帮头的习惯和目的地共有4条出县线路:在盐井渡澜沧江经左贡县到达察隅县境内;盐井往北经帮达乡、嘎托镇(现县政府所在地),向西入如美镇,从如美进入左贡县;由南北两线进入嘎托后,往北入措瓦乡,在措瓦渡扎西达桑桥进入察雅县境内;由嘎托向西北方向经洛尼乡、宗西乡,避开澜沧江进入贡觉县或察雅县境内。

岁月沧桑,当年的悠悠古道如今或被现代化的柏油马路替代,或早已被人遗忘,消失在萋萋荒草中。竹巴龙乡如今是318国道必经之处,当年金沙江上的溜索早已变为现代化的桥梁;如美镇的竹卡大桥也把澜沧江天堑变为通途;曲孜卡的盐井更是因其保留完好的原始晒盐方式和当地特殊的自然环境,早已蜚声在外。只有措瓦乡、洛尼乡这两处当年“茶马古道”重要通道,却因境内没有温泉、雪山、古刹等现代人喜好的景区景点,又偏离318、214等国道,似乎被“茶马古道”旅游黄金线所抛弃。无独有偶,这两个乡也是芒康县2镇14乡中最为贫困的乡镇,自治区扶贫办安排西藏日报社和自治区民宗委分别对口扶贫。记者正是趁开展扶贫工作之机来到了措瓦乡。

被遗忘的“古道名桥”

措瓦乡地处芒康县北部,与左贡县、察雅县接壤。从县城到乡政府所在地有57公里。公路虽穿行在较为平缓的山谷中,但由于路基不稳,土质松软,泥泞不堪,汽车只有颠簸前行。交通不便,偏居一隅,制约着措瓦乡的经济发展,这也是乡领导的最大心病。

我们西藏日报社扶贫工作组进驻以来,与乡政府的干部职工每天工作生活在一起,迅速建立了友谊,彼此无话不谈,在一次闲聊中,副乡长土登达瓦不经意间的一句话,让记者眼前一亮。原来,措瓦乡一带过去是“茶马古道”重要通道,该乡仲日村境内的澜沧江上有一座全木结构的桥梁,过去非常著名,但在解放前夕,当地反动武装为了阻止解放军进军,竟将桥付之一炬。记者后经多方打听确认仍有遗迹尚存后,决定实地前往采访。

离开乡政府所在地措瓦村往北20余公里,一路连绵的高山草甸和稀稀落落的森林中,依山而建的仲日村就在眼前了。能通车的公路就此结束,我们只有骑马前行。

骑上村里准备的马匹,在新奇、兴奋的心情中,果吉拉山就此翻过。眼前沟壑明显深邃起来,澜沧江两岸山高谷深的典型地貌地形,让我们以为目标近在咫尺而喜悦不已。沿着羊肠小道穿过无数个灌木丛,一大片绿油油的庄稼地装点着一块山坡台地─这里是仲日村所属的综依自然村。村长加塔次仁一家热情接待了我们。加塔次仁的父亲拉巴次仁今年68岁,听说我们要去采访扎西达桑古桥时,格外热情。他说,解放以前因为有了扎西达桑桥,综依村这一带经常有马帮经过,非常热闹。在他的印象里,马帮帮头身背长枪短枪,最是威武。每每有马帮经过,整个村子就象过节一般热闹起来。

综依村的北面横亘着雄伟的帕堆拉山,云雾缭绕的山顶看似高不可攀,而扎西达桑桥就在这座大山的背后。简单吃过饭,换过马匹,加塔次仁村长亲自带着我们向帕堆拉山进发。

上山的路异常陡峭,好在是有加塔次仁带路,这里的马匹也走惯了山路。2个多小时后,终于到达山顶,4匹马浑身被汗水浸透了。到了山顶,以为澜沧江就可见到,“扎西达桑”也不远了,谁知一条狭长的山脊等着我们。也许是为了考验我们,这时天空也下起了雨,不多一会,浑身湿透,我们各自牵着马,艰难地行走在若有若无的山路上。

目的地遥遥无期,雨没有停歇的意思,饥寒交迫的我此时又犯了老毛病─膝伤疼痛难忍。由于下山的路更加陡峭险峻,无法骑在马背上,而每走一步膝盖撕裂般的疼痛,让我恨不能变作一只球,滚落下去…

在凄风苦雨中经历了5个小时刻骨铭心的下山之路后,终于来到了嵌在河谷深处的扎西达桑─掩映在巨大核桃树、苹果树中间,只有4户人家的小村落。赭红色的澜沧江水浪花飞溅,对岸的大山直插云天。此时天色暗下来,夹在两座大山的最深处,有种山峰随时压将过来的压抑感让我透不过气。

被拾起的沧桑记忆

第二天一早,村里年龄最大的洛松老人带着我们去看古桥遗迹。在一条宽不过60—70米的江面对岸,用巨大的原木层层捆绑、搭建的木制遗迹赫然在目:底座较窄,深陷在陡峭的砾石中,越往上越宽,顶端最宽处的木条明显指向左面已经断开的羊肠小道,很象是当年的引桥部分,而它的右面江边突起的岩石上,明显有建筑痕迹,可能是石块搭建的桥墩,正对着它,就是我们脚底下已经坍塌的建筑遗迹─江这边的桥墩无疑。

这里的江面虽不宽阔但水流湍急,对岸山势十分陡峭,很难想像当年是凭着怎样的一种决心,或者说是在怎样的一种机缘巧合之下,在此修筑这样规模的桥梁?要知道,旧西藏的江河之上除了唐东杰布所修建的几处铁索桥之外,藏政府家门口的拉萨河上也没听说有什么桥梁。由于财富和精英集中在了寺庙,社会生产力低下的藏政府是如何在如此偏远的大山深处组织修建了扎西达桑桥?

洛松对扎西达桑桥的记忆有些支离破碎。从他记事起这座桥就在这里,有无数的马帮由此经过。他只依稀记得听老辈人说起为了修这座桥,砍了周边山上无数树木,征调了芒康十八土司所有木匠和铁匠。他也听老辈人说当初这里只有两户人家,种地放牧之余负责守桥,因此不用向藏政府和头人支差纳税。而对大桥烧毁的那一天,洛松记得一清二楚:那天像往常一样他到对岸山上放羊,回来时桥梁已经被烧毁,害得他在对岸野地里睡了一晚,第二天绕道几十里外的竹卡溜索回了家。他也确信烧桥的是当时留守在这一带的藏军无疑。

被期待的“古道名片”

记者回到拉萨以后,拜访了自治区社科院、档案馆、西藏大学、区建筑设计院古建所等单位的多位专家学者,试图了解扎西达桑桥的“前世今生”,还原扎西达桑桥的来龙去脉,但没有一位学者对此有所了解,也没有找到任何关于扎西达桑桥的文献资料。只有在百度里搜索出了一篇回忆昌都解放的文章里找到了这样的只言片语:“逃向拉萨路上的必经之路扎西达桑桥已因多卡失守而被解放军控制……”。

洛松今年65岁,1950年解放军进军西藏解放昌都时他应该8岁左右,正是当牧童的年龄,所以桥毁于那个年代的兵燹应该是事实。只是该桥何时由何人如何组织修建等已无从考证,但从当地人的采访了解中可以确信一点:扎西达桑桥是因“茶马古道”的兴起而修建的。

对此,综依村的拉巴次仁老人确信不疑。他曾在乡(区)供销社工作了一辈子,目前在家颐养天年,在当地颇具威望,对扎西达桑和“茶马古道”措瓦段十分熟悉。据他介绍,马帮在措瓦境内大概要走5天左右,当年马帮习惯宿营点现在仍可以指认。他说,“茶马古道”在芒康县境内的多条出境线路中措瓦一线是最为热闹的一条,因为其它线路要么为了避开大江大河而绕远道,要么通过溜索付出损失骡马、货物的代价。而且,过了扎西达桑桥,翻过对面大山,便可到达察雅县境内水草丰美的西布大草坝,这对于在大山深谷中艰难行进多时的马帮来说是个十分理想的休养生息之地。

除此之外,在将近半年多的时间里记者再没有找到对扎西达桑桥有所了解的第二人。难道扎西达桑桥谜一样存在过,又将消失在历史的烟云中?

曾经作为汉藏两地经济文化交流重要通道的“茶马古道”,如今却以另外一种形式重现繁荣和盛况─川、滇、藏大三角跨省区联合开发“茶马古道”旅游大业的格局正待形成,“茶马古道”成为它所经地区共享的品牌;数千年间各族人民以生命、以精神铺就的“茶马古道”,将成为后人们今天所共享的遗产。相信见证了一条人类历史上海拔最高、地势最险的古商贸通道所有辉煌与沧桑的扎西达桑桥也必定会像古道上其它众多名胜古迹一样,会不断探寻、不断发现,最终会被世人关注。

有一天,扎西达桑桥就像盐井、曲子卡温泉、加加面一样成为芒康县乃至“茶马古道”黄金旅游线上的又一张名片。

范和钧和他的佛海茶厂


70多年前,勐海(原名佛海)是个瘴疠之地,被人们视为畏途。当地居民刀耕火种,在用竹子搭成的房子里清贫度日。当地有大大小小的茶庄十多家,都属于私人手工作坊,经营规模小、力量分散,抗风险性差。

范和钧和他的学徒们

这一切,都因为一个人的到来而得到改变。1938年,毕业于法国巴黎大学的范和钧先生受中国茶叶总公司委派,前往勐海县筹建茶厂。在范先生的努力和多方筹措之下,勐海茶厂于1940年正式建成投产,揭开了云南机械化造茶的新篇章。

当年佛海茶厂引进的制茶设备在全国来说都算是最先进的,但是从昆明到佛海,并没有汽车到达,所有的设备运输只能靠马拉和象拖,建厂的艰苦程度可见一斑。

佛海茶厂旧址的所在,是今日勐海县最繁华的地带。为了建厂,范和钧先生费尽了脑筋。当地没有可以购买的砖石和木材,范先生亲自带领大家就地取材,砍木备料,烧制红砖。在众人的努力下,终于将茶厂建成了。建成的茶厂占地80余亩,有厂房2幢,仓库2幢,职工宿舍1幢,厨房1间,雕楼1幢,水井2眼。厂房周围还筑起一道高9米的围墙,是当时佛海最气派的建筑。

佛海茶厂旧貌

当时范和钧和张石城还在离厂房不远的地方开辟了一个农场,种菜养畜自给自足;勐海没有可供娱乐的东西,他们又自己编织球网聚在一起玩,日子虽然过得清贫,却也快乐充实。

为了尽快获得投资效益,范和钧先生一边组织建设一边投资经营。他将资金投给一些小茶庄收购原料,制定统一的质量标准,分散到各茶庄生产紧茶,或者高价收购,集中组织紧茶货源,通过细致的质量验收合格后统一打中茶公司的牌外销到印度、西藏等地,使佛海县有限的茶叶原料获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原来佛海县紧茶价20—25元一担,中茶公司出价30—35元统购,极大地刺激了当地茶农的积极性,当年佛海县紧茶产量达到3.5万担,创佛海历史最高水平,中茶公司和各茶庄实现了双赢。

1941年,佛海屡遭日机轰炸,人心惶惶。中茶公司电令佛海茶厂员工全部撤退,范和钧不得不含泪离开了这块倾注了他无数心血的土地。多年后,他在回忆录中写道:“临别之际,大家欲哭无泪,欲语无言。回想当初,大家本着抗战到底的决心,离乡背井,辗转流徙,来此瘴疠之乡,穷年累月,为滇茶事业流血挥汗,一旦撤离,怎不令人心碎。每念及此,心潮起伏,不禁使我夜不能寐。”

西装革履的热血青年

范和钧虽然离开了,但他创立的勐海茶厂还在,他振兴祖国茶业的理想还在。

很难想象如果没有范和钧和他创立的茶厂,还会不会有今日整个勐海和云南普洱茶业的繁华。

《创办佛海茶厂的回忆》片段


范和钧先生出生在江苏省,留学法国专攻数学,学成回到北京服务于中国茶业公司,后来在台担任茶厂厂长,晚年旅居美国。

现在录下范和钧先生的《创办佛海茶厂的回忆》片段供参阅:

建厂两年,创业是艰难的。厂房建成了,制茶机器运转了,当第一批批茶叶生产出来的候,全厂职工心情激动,满怀喜悦。两年来,我们一边建厂,一边发展滇茶生产,开展滇茶外销,繁荣了当地的经济,改善了边民的生活们。我们的贡献虽然微薄,但精神上却得到了很大的安慰。事情都不会是一帆风顺的,困难与成果往往有时是共生的,克服的困难越大,收获的成果越巨。我厂在发展茶叶生产、扶助茶农茶工、维护国家经济利益的过程中,曾经解决过不少困难问题,略举数例如下:

1、佛海是藏销紧茶的重要产地,紧茶是藏胞一日不可缺少的生活必需品,销藏紧茶每年为数可观。紧茶制作并不复杂。每年冬季将姘识平时收购存积的干青毛茶取出,亓灶蒸压后,装入布袋,挤压成心型,然后放置屋角阴京处约四十天后,布袋发微热约40度左右,袋内茶叶则己发酵完毕,解开布袋,取出紧茶,再外包绵纸,即可包装定型。矣季节性马帮到来,便可装驮起运。先到缅甸景栋、岗己,转火车到仰光,搭轮船到印度加尔各答,转运至西藏边境成交。

由于茶农茶工本小力微,往往被当地士绅操纵,从中备受剥削,生计困难,生产的积极性受到束缚。我佛海茶厂为了扩大紧茶生产,扶助茶农茶工自产自销,凡自愿经营紧茶业务的,皆可由我厂出面担保,向当地富滇新银行贷款。制成紧茶后,交由我厂验收,合格的由我厂统一运销,售出后所得的茶款,减除各项费用及开支后,余数全归生产者所有。因此大大的增加了茶农茶工的收入,改善了边民的生活,提高了生产积极性,从而发展了紧茶的生产。

2、与印度力争豁免紧茶的进口税和过境税:太平洋战争发生以前,印缅本来同属属英国殖民统治,印缅两地货物进出均作为一国国内的运输处理,素来免税。但印缅分治后,紧茶由缅甸仰光运到印度加尔各答登陆,要上进口税和过境税。印度海关人员认为茶叶乃印度精产,进口税很高,转口税也不轻。此次紧茶到达印度,突然要交纳进口税和过境税,佛海厂商毫无思想准备,茫然然不知所措。我厂以事关紧茶外销,并危及厂商和茶农茶工的切身利益,立即申请富滇公司,由缪云台董事长商请中国银行外汇业务专员蒋锡瓒先生赶赴加尔各答,委托中国驻印领事黄朝琴先生一再向印海关交涉,据理力争:紧茶是专销藏胞的,并不进入印度市场,而且印度并不生产紧茶,紧茶与印茶毫不存在竞争销路问题。最后设法让印英海关人员到仓厍中验看紧茶品质,印方人员方知紧茶系用粗老之茶叶压制而成,专为藏民所饮用,并不影响印度的经济利益,这才同意仍按过去惯例免税放行。由于我厂的及时行动,使国家和厂商与茶农茶工免遭经济损失

3、解决佛海外销茶结汇问题,使产销得以顺利进行。

1941年冬,中央政府外汇政策规定:一切外销茶叶所得外汇,必须结汇给中央政府财政部。关于佛海外销茶结汇问题,由滇中茶公司会同佛厂办理。中茶总公司乃令滇中茶遂令佛海茶厂承办。海关则严格取缔外销茶私运出境。

佛海虽属边城,驻有海关人员,但佛海并非茶叶成交之地。茶叶必须外运,经过滇边打洛关出境后,通过缅印两地运到西藏边境才能成交,才能获得外汇。事实上不可能在佛海结算外汇,佛海根本没有外汇来源。经我厂与诲关人员多次协商,采取两全的办法,即茶叶出口时,许可用书面具结运输.先行出口,然后再结算外汇。海关及当地厂商都认为次法可行,并由海关方面通令执行。由于结汇问题得到圆满解决,外销茶叶才能得到货款,这才保证了茶厂的产销得以顺利进行。

传承千年茶韵 宁海望海茶创出名茶品牌


10多年前,望海茶还是一个襁褓中的孩子,10多年后的今天,望海茶的价格比当年增加了3倍,产值增加了6倍,为农户增收2亿多元。可以说,望海茶已成为宁波农业名副其实的一个靓丽品牌。

五年创出名茶品牌望海茶的经营秘诀,一言以蔽之,可谓品牌战略。上世纪90年代初,随着宁海名茶创制的成功,该县将名茶的生产技术从深甽镇向全县大规模推广。在望海茶成功创制的带动下,宁海名茶生产得到快速发展,至上世纪90年代末,已拥有全国、省、市级名茶8个之多。但是,过多的名茶品牌也导致生产规模小而分散,商品优势不明显,市场竞争力低下。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这种小规模分散经营的生产方式同大市场的矛盾日益突出,成为制约宁海县名茶生产进一步发展的瓶颈。

如何冲破障碍?1999年,《关于宁海县名茶品牌战略的实施意见》正式出台,宁海迈出了名牌战略的第一步。对症下药方能药到病除。品牌整合则成了宁海名牌战略的必然选择。在综合分析了宁海名茶的特点后,望海茶以其悠久的生产历史,厚重的文化底蕴,独特的内在品质脱颖而出,被确立为全县名茶的统一品牌。

作为策划望海茶品牌战略的智囊团之一的林伟平在当时还提出以协会为龙头组织、龙头企业为市场经营主力、广大茶农为生产依托的产供销一条龙的产业化发展新构想。在林伟平等人的带动下,宁海县茶业协会、宁波望海茶业发展有限公司,作为品牌战略的实施主体应运而生,万亩有机茶建设工程也随之启动。经过不断探索和完善,以品牌+协会+龙头企业+生产基地的产业框架初步形成。随后,林伟平提出天然、有机、健康的产品理念积极引导消费,以及统一品牌、统一管理、统一标准、统一宣传、统一包装、放开经营的品牌管理新模式,为望海茶树立良好的形象奠定了基础。

从1999年实施品牌战略以来,望海茶知名度迅速提高,市场占有率节节攀升。生产规模以每年将近1500亩的面积增长,目前已有5万余亩。茶叶的价格也是节节攀升,从当初的每公斤190元增长到目前的530元,增加了近3倍。产值也从当初的2000多万元增长到目前的1.2亿元,增加了6倍。更重要的是,望海茶带动了200多户农户增收2亿多元。

我们真正系统开发望海茶也就最近五年的时间,如果说我们真有什么成绩的话,我们用五年的时间走完了别人十几年的路程。说到成绩,曾经担任宁海望海茶叶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的林伟平如此表示。

品牌宣传拓市场酒好还要勤吆喝,茶香更需多宣传。品牌宣传是品牌战略的浓重一笔。宁海县政府充分认识到宣传的巨大作用,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吸取现代广告理念,全面导入CI品牌形象设计;建立望海茶商务网站,通过互联网向海内外广泛宣传;组织企业参加各种展示会、展销会、洽谈会,举办产品推介会,积极开拓海内外市场,收到良好效果。

自1999年望海茶品牌战略实施以来,举办和参加各种展示展销会、推介会等促销活动50余次,投入宣传资金近300万元,望海茶获得全国、省、市各级奖励20多次,先后被认定为宁波市名牌产品、浙江名牌产品、浙江省着名商标、浙江省十名茶,大大提升了望海茶品牌,为望海茶今后市场拓展打下基础。

品牌塑造质量先行打品牌,不仅得靠广告,更须有扎实的底子,良好的质量,以确保市场信誉。这是望海茶管理者的一句口头禅。

1999年,《望海茶系列标准》由宁波市质监局发布实施,成为宁海首个农产品市级地方标准。标准涉及苗木、栽培、加工、销售的全过程。要求苗木上,依据推广无性系茶树良种,淘汰种子直播的原则,引导茶农进行大规模茶树品种改良;采摘上,以不采雨水叶,不采病虫叶,不采紫芽叶的三不采严格把关;包装上,为了从源头上阻止以次充好、以假乱真现象的发生,建立望海茶包装中心,将望海茶管理统一纳入包装中心管理,市场上销售的望海茶都是由茶业协会统一验收包装后再投放市场。这些举措的实施使得望海茶信誉不断提高。

为了满足不同消费人群的需求,在有关部门的审核下,望海茶还分出了5个等级,分别为精品、特级、一级、二级、普级。实践证明,这种质量管理模式对树立望海茶产品信誉起到决定性作用。

望海茶的品牌之路

1984年浙江省级名茶证书,为宁波市最早的省级名茶1995年第二届中国农业博览会金奖1999年第三届中绿杯全国名茶评比一等奖;第二届中国国际茶博览交易会国际名茶金奖;宁波市名牌产品2001年中国国际农业博览会名牌产品;2002年浙江名牌产品2003年望海峰商标获浙江省着名商标2004年浙江省十大名茶2005年浙江名牌产品复评证书2006年浙江省着名商标复评证书2007年第二届浙江绿茶博览会金奖;宁波市八大名茶称号;行业百强企业2008年第三届浙江绿茶博览会金奖;浙江农业名牌产品;农业科技创新型企业2009年中国鼎尖名茶2010年第五届中绿杯名优茶评比金奖2011年中华文化名茶2012年第六届中绿杯名优茶评比金奖;绿茶博览会金奖

西双版纳勐海(佛海)通国外的茶马古道


由勐海(佛海)出口的紧茶,除少数销售于不丹,锡金及尼泊尔一带而外,大多数皆运入西藏方面销售,并没有完全外销,由思茅经下关、大里、阿墩子入藏,需要三四个月的马程才到拉萨,而由佛海经面甸到拉萨不过三四十日。

佛海复兴茶号老板李拂一先生在《佛海茶区概况》中说:佛海茶叶运面甸景栋、瑞仰、仰光、印度加尔各答、葛伦堡到西藏拉萨。由仰光再换船三日或四日至东即加尔各答上岸,由加尔各答再上火车,北运至西里古哩。由西里古哩用牛车或汽车运抵加嶙崩。锡泊至仰光须三天至五天,到达加嶙崩最快须一个月之期,这是过去佛海销售给藏族茶叶的唯一出路。

后来面东公路修至公信(又作贵兴),佛海茶叶出口,还有一部分舍西北锡泊路线而道西南孟艮路线的。由佛海西南行经孟艮,再西行经打崞而至公信,马程竟十四日。由公信交汽车运连瑞仰和海和,然后换火车再西行至大市。由大市直向仰光,至少可减少四五日行程

民国20年至27年以来,缅东公路由公信延至孟艮土司地,由佛海至孟艮(景东)一段马站为期仅亦不过一周。由孟艮两日之汽车可至瑞仰,再一日直快火车即可到达仰光。比起西北锡箔路线减少了一半的行程。所以不再取道锡箔之途,每年由佛海出口的茶叶包括圆茶、砖茶、紧茶及散茶等数种。销地遍暹罗、缅甸、印度、尼箔尔、不丹、锡金及西藏等各地,以西藏销量为最大,据统记,民国24年(1935),佛海运销出口一万担,民国26年(1937),运销出口一.六二万担。

更多内容请访问

网普洱茶爱好者乐园

安化的四保贡茶


在封建王朝,凡一方之土特产,要将最新、最好的向朝廷交纳,供皇族使用,称之为贡赋。公元1391年(明洪武二十四年),朝廷规定全国各地贡茶4022斤,其中湖南贡茶140斤,由长沙府安化县贡芽茶22斤、益阳和宁乡各贡20斤。安化贡茶为大桥、仙溪、龙溪、九渡水四保所产,史称“四保贡茶”。

1935年,《湖南省茶产概况调查报告书》显示,湖南省51个产茶县,绝大部分县有安化茶树品种。这与明朝朱元璋洪武年在安化点了四保贡茶,外县崇尚安化茶,纷纷来引进品种有重要关系。

安化县志记载,四保贡茶在安化前乡的仙溪,龙溪,大桥,九渡水。为了加强对贡茶山的管理,更为了新采制作的“安化芽尖”能快速运到京城,明朝政府还把唐朝、宋朝修的益阳县城至安化县城梅城的官道——宝安益大道,进行了改造加宽。在官道穿越现桃江县浮邱山的穿天坳,将那儿原来的私人客栈,改成了官方驿站,养了传递官方文件和跑运贡茶的马匹。桃花驿,明代始建,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知县江闿重建,在今桃江县城关。明制岁编马80匹,清初定马63匹,册设长养排夫100名。因此,安化至益阳和长沙的茶马古道,借贡茶的大势,兴盛了三百年。因为来往的人多,穿天坳驿站还有很气派的茶亭,有人为茶亭题写对联:“穿破名利关头,想只因身家富贵,过此尽属康庄道;坳上清闲地位,看不了江山风月,少坐都为畅快人。”

明代初期,益阳和安化茶叶加工技术得到发展,从蒸青向烘(炒)青转变,并一直沿袭至今,成为绿茶生产的基本技术。“四保贡茶”应该是原料细嫩、品质上乘的烘青茶。安化贡茶历史由明及清,持续不断,朝廷每年清明时派人至龙阳(今汉寿)收取益阳、安化、宁乡三地的贡茶。三县贡茶至民国元年废止,安化茶纳贡共五百二十年。

进入清代后,安化绿茶不再是贡茶,大宗的民用商茶,不需快递,诗人李郢《茶山贡焙歌》中“驿骑鞭声天流电,半夜驱夫谁复见?十日王程路四千,到时须及清明宴……”的情景不再。商茶多为黑茶,首选走水路船运。那条官道的维护与利用,就辉煌不再了。

《茶经》云:“其生地,上者生烂石,中者生砾壤,下者生黄土,”且生于“阳崖阴林”外,安化茶就为上者。

四川的茶语


欢迎来到本网站,下面为您提供的是《四川的茶语》内容,感谢阅读!

所谓茶语,指的是四川当地常说的一些口头语,因为茶文化兴盛,所以关于茶的口头语就有很多,这些口头语听来朴素,并且仔细品味,可以品出很多人生哲理。

比如“平地有好花,高山有好茶”,茶树一般生长在高山之上,因为地势高,阳光充足,所以茶才饱蕴灵气。茶的这一特点是符合常规的,在我们的人生中也常会讲,无限风光在险峰,要想收获更好,就必定要有比别人更多的付出,这样在人生道路上才能走得更远,在人生的攀上之旅中才能见到更好的风景。

“酒吃头杯好,茶喝二道香”,,第一遍茶通常只是洗茶,洗尽铅华,然后才是真滋味。我们在社会上历练,就是一个洗尽铅华的过程,经历的多,就会懂得真正的生活是怎样的,就会明白自己的路要怎么走,就好像冲泡茶,经历一个浸泡的过程,芳香才随之而来。

“当家才知茶米贵,养儿方知报家恩”,在四川,茶叶是生活中不能缺少的一部分,几乎家家有茶,我们知道四川人杰地灵,那样的环境下养出的茶同样富有灵气,很让人向往。

“不喝隔夜茶,不吃过量酒”,过夜的茶是不能喝的,茶虽好,也要讲求方式方法,否则于身体无益。

“粗茶淡饭布衣裳,省吃俭用过的长”,平时人们喝的茶没有很多讲究,是粗茶,这样的粗茶贵在天然,简简单单喝茶,从从容容过生活,这才是生活的常态。

以上就是为您提供的《四川的茶语》全部内容,在阅读的过程中是不是有所收获呢?更多内容请继续关注我们网站内容更新!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