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丈毛尖染新绿

发布时间 : 2022-03-06
古丈毛尖怎么泡好喝 古丈毛尖的品质特征

下面是茶经网小编为大家精心准备的“古丈毛尖染新绿”精彩内容,帮助大家了解茶文化知识,欢迎大家进行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湖南古丈县抓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工作促进茶叶产业大发展

当著名歌唱家宋祖英站在一望无际的翠绿茶园,唱出“绿得人心也发芽,逢人都夸古丈茶,小城古镇迎远客,乡情融进古丈茶”时,那清新的茶香和着醇美的歌声挡也挡不住似地从电视屏幕里“溢”了出来。

古丈名茶历史悠久

古丈县地处云贵高原余脉武陵山腹地。这里山青水秀,谷幽林深,溪河星罗密布,茫茫林海一望无际,不仅具有茶树生长的小气候,而且土壤肥沃、植被茂盛,被业内专家誉为优质茶叶生长的理想之地。古丈毛尖以独特的地理环境,得天独厚的自然生态条件,使得古丈毛尖不仅干茶色润、汤色明亮,而且茶香持久、滋味醇厚回甘,冲泡3~4次后茶味仍浓。

古丈县种茶有近2000年历史。据南北朝《荆州土地记》载:“武陵七县通出茶最好”,所产之茶叶已开始出名。《永顺县志》记载:“唐代溪州以茅茶入贡,实为地方生产可知”(溪州分上、中、下溪州,下溪州在古丈会溪坪、江洋溪一带)。1981年,据《湘西州农业志》记载,湖南省茶科所、省农业厅等单位调查时发现,古丈县的一些深山老林中野生茶树多,多属灌木型,中小叶种。其中会溪坪(下溪州古城遗址)一株野生茶树,树高4.4米,主干直径25.5厘米,最低分枝在80厘米以上,印证了古丈种茶历史悠久。

唐代、清代时候,古丈即以芽茶入贡。清同治十三年(公元1847年),甘肃提督杨占鳌卸任回乡,将西北茶马互市和少数民族对茶叶需求的商业信息带回古丈,教育子女开辟茶园,以茶养乡。1906年董鸿勋任古丈坪厅抚民知事开始重视茶叶发展,继而出现“绿香园”、“青云银锋”(又叫白毛尖茶)茶叶外销号。上世纪30年代,古丈毛尖每市斤价高达光洋4元,可换大米160斤,成为官场时髦馈赠珍品。1950年古丈县国营茶叶贸易公司成立,首开公营茶叶业务,并运销前苏联。改革开放后,古丈茶叶经营规模不断扩大。1980年,古丈毛尖以每公斤156美元的价格行销香港市场,古丈绿茶批量出口吨价达7800美元。

作为古丈县的传统特色产品,古丈毛尖产业基础好,市场声誉好,驰名海内外,具有较高的经济开发价值。在省、州、县各级党委、政府关怀下,1999年古丈县正式列入全国茶叶产业化县。为此,县委、县政府提出“绿色产业兴县、生态家园富民”的经济发展战略,大力实施茶叶产业化建设,扩大良种茶园,形成了古丈毛尖、古丈绿茶、眉茶、七叶参茶、茶多酚、古丈毛尖茉莉花茶等系列花色品种,逐渐走上了系列化生产,品牌化经营的产业化道路。

千年茶叶焕发新机

古丈毛尖是大自然和勤劳的古丈先辈们留下来的一笔难得的财富和宝藏。要让茶叶成为可持续发展的当家产业,确保茶叶产业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和农民增收的重要渠道,古丈县质监局于2005年底开始启动地理标志产品申报工作。局里抽调精兵强将成立了由局长彭明文担任组长的申报工作领导小组,全面收集整理相关资料,为做好申报工作打下了坚实基础。此后,质监局先后多次向县委主要领导汇报,推动并加快了申报工作。2007年2月,古丈县成立了以县长为组长的古丈毛尖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申报领导小组。至此,茶叶产业发展列入政府经济工作的主菜单,并作为特色产业的第一抓手来培植,而申报地理标志产品,将使茶叶产业如虎添翼,驶入发展的快车道,做大做强。

为了使古丈毛尖尽早披上地理标志产品的护身符,县质监局初步划定了古丈毛尖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迅速制定了古丈毛尖生产技术规程,进一步规范古丈毛尖的系列生产技术规范,坚持按改进生产工艺和采用特定地域的原材料进行生产,确保古丈毛尖生产的传统性,维护古丈毛尖的地域特色。该局还及时出台了《关于实施古丈毛尖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的若干规定》和《古丈毛尖地理标志产品保护标志使用评定细则》,还将经营茶叶的企业和个人组织起来,按统一标准进行装修,集中安置在县城红星小区,建成了茶文化一条街,既规范了市场的管理,又加大了产品宣传力度。

2008年5月,古丈县湖南古丈茶业有限责任公司、古丈县小背笼茶业有限责任公司、古丈县有机茶业有限责任公司等6家企业使用地理标志产品专用标志的申请被核准,2008年12月第二批5家企业又披上护身符。获得地理标志产品专用标志后,古丈县茶叶市场得到了规范管理,古丈茶叶的名气进一步扩大,形象进一步变好,为古丈县茶叶产业的发展带了新的机遇。古丈县有机茶业有限责任公司申请使用地理标志产品标志被核准后,内抓管理、外抓宣传,经营形势一天好过一天。2008年黄金周期间,到该企业观光购茶的游客每天不下300人,比上一年增加了近50%。

据统计,2008年,古丈茶叶的价格在上一年的基础上增长了近40%,产品出现了产销两旺的局面。受这一局面的影响,茶农的收入和种茶积极性都明显提高,许多过去由于价格偏低而荒废的茶园又重新得到了整理。双溪乡溪流墨村村民田勇敢0.4公顷茶叶过去每年收入只有近万元。由于收入偏低,他曾经产生了废弃茶园、开发橘桔的念头。古丈茶叶获得地理标志保护后,他家的茶叶收入猛增到了3万多元。收入增加了,田勇敢经营茶叶的热情明显提高,过去废弃的茶园重新得到了开发和管理,家里建起了一个面积约150平方米的茶叶加工作坊,还办起了一个茶叶苗圃。

打假扶优力促发展

2008年,县质监局协助县政府举办了“2008古丈茶叶高峰论坛”,全国9个省市的领导、专家参加了这次活动,活动再一次提高了古丈茶叶的知名度。为了使获准使用地理标志产品标志的生产者生产高品质的古丈毛尖,县质监局一边帮助企业严格按标准生产,一边在帮扶的同时开展监督抽查。该局还利用赶集、下乡等机会,采取现场宣传、抽奖、提问等灵活多样的形式进行广泛宣传,帮助广大群众树立了古丈毛尖受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的观念,促进了行业管理。随着古丈毛尖的声名鹊起,假冒伪劣产品也有抬头之势。县质监局为此组建专门的执法队伍,2008年共开展了5次打假维权活动,先后到怀化、长沙打假,共查处违法违规企业2家、个体经营户27户,没收销毁假古丈毛尖147斤,涉案货值达100多万元。行政执法力度的加大,保护了合法经营者利益,促进了农民种植茶叶的积极性,近两年古丈县共开发良种茶叶200多公顷,几乎是前5年的总和。

目前,古丈县已发展茶园种植面积4000公顷,建成了国家认证的绿色食品茶基地400多公顷,欧盟(IMO)认证的有机茶基地40公顷,拥有古丈毛尖生产企业和厂家70多家,年产销量1300吨,远销到德国、中东、东南亚及港、澳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成为湖南省最畅销的茶产品之一。

“桑木扁担轻又轻,我挑担茶叶出山村,船家问我是哪来的客,我是湘江边上种茶人。”上世纪60年代,古丈毛尖借着古丈籍歌唱家何纪光的一首《挑担茶叶上北京》红透了大江南北,现如今,地理标志产品专用标志又为这一古老的传统产业更添了一抹新绿。

茶文化精选阅读

大唐茶风 染诗香


茶是当今世界上三个饮料之一,而中国是茶的故乡。世界上最早的野生茶树生长在云南山区,以后通过四川、秦岭传向中国内地,并经过印度等国传向世界。茶叶被发现时,只不过是一种药材。远古时候,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茶叶这种神奇的解毒功能,使人们对茶叶产生敬佩之情。唐时,社会经济空前繁荣,人们的饮食观念发生了巨大变化,除酒之外,还注意到了茶。这时,饮茶之风才遍及全国,茶、酒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两大饮料。也正是到唐代,由于饮茶风气的盛行,茶字才第一次出现。创造茶这个字的就是被尊称为茶神的陆羽。

茶是怎样从药材而变为饮料的?按照目前公认的看法,这与佛教的传播有关。由于茶叶具有明显的提神醒脑的作用,最早把茶叶作为饮料的是山林寺院中的僧侣。他们在坐禅修行时,为了驱除睡意,常常饮茶提神,所以中国自古就有茶禅一体的说法。唐代是中国佛教的鼎盛时期,大多数寺院都辟有茶园,进行茶叶的人工栽培。随着进山烧香者日益增多,加之唐代文人浪迹天涯,与寺院禅家结下了不解之缘,僧人的饮茶习惯逐渐被带到民间。

在唐代,当中国人的饮茶风气刚开始形成时,饮用习惯与今天大相径庭。首先,茶叶被制成团块状的茶饼,而不是今天这般的散茶。饮前必须烹煮,称之为煎茶。今人直接用开水冲沏的习惯,是经元明两代才形成的。其次,唐人饮茶需加盐、姜等作料,类似于今天西方人放糖。宋人记载说:唐人煎茶,用姜用盐,近世有用此二物者,辄大笑。再者,唐代重视野茶,陆羽论茶,提出野者上,园者次的见解。当时一些名茶,其生长条件必须是:生烂石沃土或生必依岩洞。此外,从唐代开始,人们已十分讲究饮茶的用水。为此,张又新专门写了一本《煎茶水记》,分天下之水为二十等,其主要有三等:山泉为上,江河次之,井水为末流。这种讲究,至今还流传于一些着名产茶区,杭州便有龙井茶、虎跑水的说法。

随着饮茶习惯的养成,饮茶也从人们的日常需要升华为一种礼仪风俗,并成为诗人歌咏的对象。唐代以前,人们款待宾客主要是酒食,到唐代,以茶待客蔚然成风。文人相聚,以茶代酒甚至是一种清淡高雅的情趣。沿至宋代,这种风习更被诗意化,宋人寒夜客来茶当酒,竹炉汤沸火初红生动地描述了这种情趣。茶不仅是平民馈赠亲友的礼品,也常常是皇帝恩赏群臣、犒劳将士的赐品。无论是皇宫内庭,还是豪富朱门,在丝竹歌舞之际,常以品茗助兴。自中唐以来,茶又成为饮食文化中仅次于酒的吟咏对象。诗人咏酒,多有飘然欲仙或愤世嫉俗之感;唐人咏茶,多清新淡雅、宁静致远之作。温庭筠赞饮茶为疏香皓齿有余味,更觉鹤心通杳冥;卢仝视饮茶为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钱起吟道:尘心洗尽兴难尽;元稹说:洗尽古今人不倦。唐代诗人不仅视饮茶为高雅,甚至采茶也被赋予诗意。刘禹锡回顾他在名茶产地湖州为官生涯时写道:何处人间似仙境,春山携妓采茶时。唐人出于对茶的偏爱,甚至将牙牙学语的小女孩昵称为小茶。

出于饮茶、品茶的需要,唐代出现了中国第一批有关茶叶的书籍。除上面提到的张又新的《煎茶水记》外,重要的着作分别还有:陆羽的《茶经》、《茶说》、《顾渚山记》;斐汶的《茶述》;毛文锡的《茶谱》。其中陆羽的《茶经》不仅是中国,也是世界上第一部茶叶专着。这批着作,既是对人们饮茶风习的总结,又推动了这种风习的普及深化,对历代起到深远的影响。

漫谈古丈茶文化习俗及历史沿革


古丈饮茶习俗丰富多彩,主要有土家族四道茶、土司擂茶、土家油汤茶,苗族的八宝油茶汤、苗族米虫茶,都是茶与民族文化相融合的产物。

古丈产茶主要茶区在古阳镇、东方、龙天坪、牛角山一带。地处武陵山脉横亘,山高谷深,森林密布,洞溪潺?,云雾缭绕,雨量充沛,气候温和,土壤肥沃,且含磷丰富。茶叶内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被称为“茶叶之乡”,生产的茶叶也被称之为“极品绿茶”。

古丈种茶有近两千年的历史,最早文字记载见著东汉《桐君录》。南北朝《荆州土地记》记载:“武陵七县通出茶,最好。”唐代杜佑著的《通典》记载:“溪州等地均有茶芽入贡。”可见古丈茶在唐代就列为皇家贡品。

据古丈大事记史料记载,古丈毛尖茶曾远销欧盟、美国、日本、俄罗斯等国家和地区,享誉五湖四海。1929年,古丈毛尖荣获法国国际博览会国际名茶奖;1950年,销往苏联;1957年荣获德国莱比锡国际展览会金奖;1982年被评为中国十大名茶之一;1983年被外经贸部评为全国优质出口产品;1988年获北京?中国首届食品博览会金奖;1990年被列入北京第11届亚运会指定产品;1999年荣获中国国际农业博览会名牌产品称号;2001年、2002年连续两年荣获中日韩国际名茶金奖;2005年被评为湖南十大名茶;2008年被评为中国绿茶高峰论坛金奖。

《挑担茶叶上北京》的歌谣流传至今,歌唱家宋祖英一首《古丈茶歌》唱遍大江南北,如今古丈茶业产业及文化向规模化发展,来自五湖四海的嘉宾增进了对“古丈毛尖茶”商业财源价值信息的了解,同时加深了对古丈绿茶是养身美颜和预防多种疾病的保健佳品的了解。

早在3000年前,聪明智慧的神农和先人们,就给我们找到了一条通往蕴藏深厚的能创造经济财富的黄金之路,那就是茶道,同时为我们证明了茶的诸多养身的作用。茶既能生财致富,又能养身容颜。

据史料记载,中国有长期形成浓厚茶饮传统文化的底蕴。号称“国饮”的茶,有着自有其成的中国茶道历史背景。从唐代、宋代至元、明、清时期,伴随着人类社会发展,茶从中国西南的原产地―云贵高原一带,不断扩大茶生产区域,茶文化也不断发展,并逐渐传播至世界各地。

茶的发现是神农,后来种植茶叶的也是农。所以,茶叶的饮用不仅是上层文化之雅风,也是与中国老百姓生活密不可分,息息相关的。古代就有“百姓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和“文人七件宝,琴棋书画诗曲茶”的说法。

中国茶文化的发样地是汉代的四川、湖北一代楚巴地区,也是茶在流通中开始成为商品的阶段,到了唐代饮茶风气盛行,因受到宫廷的重视,由官府培植茶树,所以茶树由野生而成农作物栽种,因而也同时出现了“茶税”。元朝对“茶文化”最大的贡献是将“茶”推广到四大汉国的领域,北达俄国,西抵波斯及地中海以东之地。明代是中国饮茶史上又一个重要时期,因明太祖朱元璋起于民间,习惯于那清淡的茶味,又因体察民间疾苦,所以,茶“税”甚轻,厚利民众,民间便广植茶树,茶商收购运销四方。还改进了饮茶的方法,由煎煮改为泡茶,茶的“炒青法”也是那时发明。古丈毛尖制作8道工序如“杀青、初揉、炒二青、复揉、炒三青、做条、提毫、收锅”,就是属明代发明的“炒青法”。

到了民国、新中国成立乃至今天,茶文化市场的商业气息越来越浓厚,人们对茶的认识越来越深入、需求的依赖性也增强。忧其是改革开放以来,茶为我们更是带来无限的商机,茶的产业得到不断发展,从茶的发现、种植、到如今所形成的具有中国民族风格和浓厚的茶饮传统文化的底蕴,目前茶以成为当地经济发展繁荣和农民增收不可缺少的支柱产业和经济发展文化扭带。

茶之所以能为繁荣经济带来商业气息,其实真正蕴藏的经济价值在于它深含的自然属性、天然养分、药理作用。茶是宇宙万事万物中的一种植物,因生长在自然环境中,长期吸收土壤中的自然营养和经阳光的照射,含盖了大量的日月之精华,至清、至纯、至雅,特别有神奇灵感。所以人们常饮茶,自然也能得到这些天然养分的滋润。随着人类科学的进步和发展,经医学研究,专家科学反复验证,发现茶中包括有机抗癌物质和无机抗癌元素,如茶多酚、茶碱,无机抗癌元素锗、钼、辛和锰等。饮茶能保健青春、促进新成代谢减肥、防癌、能补充维生素C、延缓衰老延年益寿等作用和好处,尤其是绿茶。

目前,古丈已形成古丈毛尖茶、绿(眉)茶、七叶参(绞股蓝)茶、茉莉花茶、茶多酚、速溶茶等6大系列100多个品种的产品群,其中“古丈毛尖”、“青云银峰”、“狮口银芽”、“茉莉花茶”等多次在国内外名茶评比中获得殊荣。

总之,古丈茶文化源远流长,茶叶久负盛名,茶的品质独特,生态环境得天独厚,鲜叶原料质量优异,特别是采摘于每年清明前芽茶或一芽一叶初展的芽头,经摊青、杀青、揉条、炒坯、摊凉、整形、干燥、筛选等八道工序,一丝不苟,精制而成的“明前茶”,其成茶条索紧细、锋苗挺秀,色泽翠润,白毫满披;清香馥郁,滋味醇爽,回味生津;汤色黄绿明亮,叶底绿嫩匀整。成品茶不仅外形优美,内含物丰富,冲泡后香高味浓,回味甘爽。加之绿茶中含盖的有机抗癌物质和无机抗癌元素,茶饮越来越受到人们的亲睐,茶已成为人们文化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佳肴!

北港毛尖历史发展


北港毛尖历史发展

北港茶在唐代就很有名气,唐代称“邕湖茶”。唐代斐济《茶述》中列出了十种贡茶,邕湖茶就是其中之一。唐代李肇《国史补》有“岳州有邕湖之含膏”的记载。

北宋范致明《岳阳风土记》载:“湖诸山旧出茶,谓之邕湖茶。李肇所谓岳州邕湖之含膏也,唐人极重之。见于篇什,今人不甚种植,惟白鹤僧国有千余本,土地颇类此苑。所出茶,一岁不过一二十两,土人之白鹤茶,味极甘香,非他处草茶可比并,茶园地色亦相类,但土人不甚植尔。”

明代黄一正辑注的《事物绀珠》列出了今茶名99个,古制造茶名101个,其中岳州出的黄翎毛,岳阳出的含膏冷属古制造茶名。明代张谦德《茶经》也有“岳州之黄翎毛、含膏冷”茶的记载。

清代《致富奇书广集》(疑17、18世纪问世)又有“岳州之黄翎毛,岳阳之含膏冷,唐宋时产茶名”的记载。 清代黄本骥《湖南方物志》引用唐释齐己邕湖茶诗一首云:“邕湖为上贡,何以惠寻常。还是诗心苦,堪消蜡面香。碾声通一室,烹色带残阳。若有新春者,西来信勿忘。”

陕西绿茶秦巴毛尖


陕西绿茶秦巴毛尖

秦巴毛尖,产于陕西省镇巴县,是镇巴秦巴雾毫开发公司继该省第一个通过专家的秦巴雾毫之后,研制开发的又一新品。

镇巴县产历史悠久,相传秦汉时代即产雌鸡岭毛尖贡。后称“中园毛尖”、“定远毛尖”、“镇巴毛尖”,属晒青,以“紫阳毛尖”面市。随着时代的前进,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品位较低的晒青逐渐为新的品种所代替。该县叶科技人员为适应消费市场对高质量新品的需求,在成功创制秦巴雾毫的技术基础上,于1987年研制成功了西北地区新秀——秦巴毛尖,并于同年6月通过了专家的技术。

秦巴毛尖的产区,在巍巍巴山的腹地,生态环境十分优越,北有南北分界的高大秦岭耸立,阻挡西北寒流的长驱南下;南有千谷万壑牵引温暖气流缓慢北上,形成了西北降水中心,最高年降水量高达2600毫米以上,水、热同季,匹配天缘。优良的紫阳槠叶种树即生长在这峰峦叠翠,竹木交荫,溪涧飞流,花果飘香的高山云雾笼罩之下,沃土甘霖育润之中,芽肥叶壮,内质优异。经安徽农业大学叶系专家陈慧春教授对大量的秦巴优质的审计结果发现,秦巴区是我国罕见的“高香区”。这里纬度高、海拔高、云雾几率高,富含硒、无污染,叶内含物质丰富,持嫩性强,适制性好,是生产名优的理想地方。

秦巴毛尖的采制工艺与品质:选用一芽二叶和一芽三叶初展的鲜嫩芽叶为原料,经摊放、杀青、风凉、揉捻、解块、毛火、足干而成。成外形细紧,色泽绿润显毫,汤色黄绿明亮,香气栗香高久,滋味浓醇回甘,叶底嫩绿完整。经农业部叶质量检验测试中心检测后认为“质量上乘,适销北方市场”并称“陕西又一茗,秦巴毛尖”。

名茶鉴赏:都匀毛尖茶|都匀毛尖茶采制工艺(一)


名茶鉴赏:都匀毛尖茶|都匀毛尖茶采制工艺(一)

都匀毛尖又名“白毛尖”、“细毛尖”、“鱼钩茶”、“雀舌茶”,是贵州三大之一。产于贵州都匀市,属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区。都匀位于贵州省的南部,市区东南东山屹立,西面蟒山对峙。都匀毛尖主要产地在团山、哨脚、大槽一带,这里山谷起伏,海拔千米,峡谷溪流,林木苍郁,云雾笼罩,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四季宜人,年平均气温为16 C,年平均降水量在1400多毫米。加之土层深厚,土壤疏松湿润,土质是酸性或微酸性,内含大量的铁质和磷酸盐,这些特殊的自然、条件不仅适宜茶树的生长,而且也形成了都匀毛尖的独特风格。

都匀毛尖茶又叫都匀细毛尖、白毛尖,据史料记载,早在明代,都匀产出"鱼钩茶"、"雀舌茶"已列为"贡品"进献朝廷。都匀毛尖采用"清明"前后数天内刚长出的一叶或二叶未展开的叶片,要求叶片细小短薄,嫩绿匀齐。都匀毛尖素以"干茶绿中带黄,汤色绿中透黄,叶底绿中显黄"的"三绿三黄"特色著称。成品毛尖茶外形卷曲似螺形,白毫特多,色泽绿润,品质润秀,香气清鲜,滋味醇厚,回味甘甜。在国内外市场有盛誉。其品质优佳,形可与太湖碧螺春并提,质能同信阳毛尖媲美。

都匀毛尖品质特点

都匀毛尖“三绿透黄色”的特色,即干茶色泽绿中带黄,汤色绿中透黄,叶底绿中显黄。成品都匀毛尖色泽翠绿、外形匀整、白毫显露、条索卷曲、香气清嫩、滋味鲜浓、回味甘甜、汤色清澈、叶底明亮、芽头肥壮。其品质优佳,形可与太湖碧螺春并提,质能同信阳毛尖媲美。主民茶界前辈庄晚芳先生曾写诗赞曰:“雪芽芳香都匀生,不亚碧螺春。饮罢浮花清爽味,心旷神怡功关灵!”

都匀毛尖采制工艺

都匀毛尖茶清明前后开采,与《都匀县志稿》所述“自清明至立秋并可采,谷雨前采者曰雨前,茶最佳、细者曰毛尖茶”是相吻合的。采摘标准为一芽一叶初 展,长度不超过2.0厘米。通常炒制500克高级毛尖茶约需5.3—5.6万个芽头。都匀毛尖茶选用当地的苔茶良种,具有发芽早、芽叶肥壮、茸毛多、持嫩性强的特性,内含成份丰富。优良 的芽梢,为形成毛尖茶的品质提供了物质基础。 采回的芽叶必须经过精心拣剔,剔除不符要求的鱼叶、叶片及杂质等物。摊放1--2小时,表面水蒸发干净即可炒制。炒制工艺分杀青、揉捻、搓团提毫、干燥四道工序。都匀毛尖茶炒制,全凭一双技巧熟练的手在锅内炒制,一气呵成。杀青:锅温120--140℃,投叶量500—700克, 以抖为主,抖闷结合,采用双手翻炒的手势。做到抖得散,翻得匀,杀得透。当叶质转软,清香透露,降低锅温进入揉捻工序。揉捻:揉时长、用力重,是都匀毛尖茶揉捻的特点,是 形成毛尖茶味浓的因素之一。锅温保持70℃左右, 用单把揉的手法,将左右推揉成条,重力推揉, 达到细胞破碎充分的目的,当达五成干时即转入搓 团提毫工序。搓团提毫:锅温50--60℃,将握在掌中合 掌旋搓,搓成茶团,抖散炒于,反复数次至七成干度, 改用双手捧茶,压搓茶条,边搓边炒,搓炒结合,搓至 白毫竖起,约八成至九成干时,降低锅温(50℃ 以下),将薄摊锅中炒至足干。 炒干时作轻巧翻 炒动作,使里外干度一致,增进香气。

信阳毛尖茶叶传说


信阳毛尖传说

相传在很久很久以前,信阳本没有茶,乡亲们在官府和老财的期压下,吃不饱,穿不暖,许多人得了一种叫“疲劳痧”的怪病,瘟病越来越凶,不少地方都死绝了村户。一个叫春姑的闺女看在眼里,急在心上,为了能给乡亲们治病,她四处奔走寻找能人。

一天,一位采药老人告诉姑娘,往西南方向翻过九十九座大山,趟过九十九条大江,便能找到一种消除疾病的宝树。春姑按照老人的要求爬过九十九座大山,趟过九十九条大江,在路上走了九九八十一天,累得精疲力尽,并且也染上了可怕的瘟病,侄在一条小溪边。这时,泉水中飘来一片树叶,春姑含在嘴里,马上神清目爽,浑身是劲,她顺着泉水向上寻找,果然找到了生长救命树叶的大树,摘下一颗金灿灿的种子。看管茶树的神农氏老人告诉姑娘,估下的种子必须在10天之内种进泥土,否则会前功尽弃。想到10天之内赶不回去,也就不能抢救乡亲们,春姑难过得哭了,神农氏老人见此情景,拿出神鞭抽了两下,春姑便变成了一只尖尖嘴巴、大大眼睛、浑身长满嫩黄色羽毛的画眉鸟。小画眉很快飞回了家乡,将树籽种下,见到嫩绿的树苗从泥土中探出头来,画眉高兴地笑了起来。

这时,她的心血和力气已经耗尽,在茶树旁化成了一块似鸟非鸟的石头。不久茶树长大,山上也飞出了一群群的小画眉,她们用尖尖的嘴巴啄下一片片茶叶,放进得了瘟病人的嘴里,病人便马上好了,从此以后,种植茶树的人越来越多,也就有了茶园和茶山。

信阳毛尖的汗青渊源


信阳的名茶,在唐代就有记录,唐代陆羽《茶经》和唐代李肇《国史补》中把义阳茶列为其时的名茶。宋朝,在《宁史食货志》和宋徽宗赵佶《大观茶论》中把信阳茶列为名茶。元朝,据元代马端临《文献通考》载:光州产东首、浅山、薄侧等名茶。明朝,对名茶方面的记录很少。清朝,茶叶临盆获得敏捷规复。清朝中期是河南省茶叶临盆又一个敏捷成长期间,制茶技能渐渐精深,制茶质量越来越讲求,在清未呈现了细茶信阳毛尖。

清光绪未年(1903-1905),原是清当局住信阳缉私拿管辖、旧茶业公所成员的蔡祖贤,提出开山种茶的发起。其时曾任信阳劝业所长处、有丰富资金泉源的甘周源积极相应,他同王子谟、田主彭清阁等于1903年在信阳震雷山北麓规复种茶,建立元贞茶社,从安徽请来一名余姓的茶师,辅助引导茶树种植与建造。1905-1909年甘周源又约请陈玉轩、王选青等人在信阳骆驼店商量种茶,构造建立宏济茶社,派吴少渠到安徽六安、麻埠一带买茶籽,还请来六安茶师吴记顺、吴少堂辅助引导种茶制茶。制茶法根基上是相沿瓜片茶的炒制方式,用小平锅分生锅和熟锅两锅举行炒制。炒茶东西接纳帚把,生锅用把长0.5米、把粗0.1米的帚把2个,双手各持1把,挑着炒。熟锅用大帚把取代揉捻。这便是信阳毛尖的最初建造技能。

1911年,甘周源又在甘家冲、小孙家建立裕申茶社,在此动员下,邻接各山头茶园成长均具有肯定范围。茶商唐慧清到杭州西湖购置茶籽并进修龙井炒制技能。返来后,在瓜片炒制法的根本上,又把龙井的抓条、理条伎俩融入到信阳毛尖的炒制中去,改生锅用小把炒制为生熟锅均用大帚把炒制。用这种炒制法制造的茶叶便是当今全国名茶信阳毛尖的雏形。

平易近国期间,茶叶临盆继清朝之后,又获得鼎力大举成长,名茶临盆技能日渐完美。信阳茶区又先后建立了五大茶社,加上清朝的三大茶社统称为八大茶社。因为八大茶社看重建造技能上的引进、消化与吸取,信阳毛尖加工技能获得完美,1913年产出了品格很好的本山毛尖茶,命名为信阳毛尖。

为了欢迎1915年巴拿马运河通航而进行的万国博览会,1914年,信阳县茶区积极筹办参赛茶样,有贡针茶、白毫茶、已熏龙井茶、未熏龙井茶、毛尖茶、珠三茶、雀舌茶。1915年2月,在博览会上,经评判,信阳毛尖茶以形状雅观、喷鼻气呼呼狷介、滋味浓醇的奇特品格,被付与世界茶叶金质奖状和奖章。信阳毛尖今后成为河南省优质绿茶的代表。1958年,信阳毛尖在全国评茶会上被评为全国十大名茶。

中华人平易近共和国建立后,信阳茶叶临盆获得更大的成长,信阳毛尖茶临盆技能获得推广,临盆地区赓续扩大。到1993年,信阳的师河区(原信阳市)、平桥区(原信阳县)、罗山县、潢川县、固始县、光山县、商城县、新县、息县七县二区都有信阳毛尖茶临盆。

官庄毛尖历史记载


官庄毛尖茶历史记载

据《沅陵县志》记载:"官庄介亭毛尖,唐代盛行,清乾隆时期作为贡品"。"官庄毛尖"早时为晒青绿茶,直到近代才由晒青改为烘青。相传1927年"湘西王"的参谋龚石如,在官庄开了一个"西南茶叶店",为了争夺市场,使用权力,集各地名茶艺师,改革制茶工艺,将晒青改为烘青,茶叶品质有了很大提高。又采用特制的小木盒包装,规格多样,有一两、二两、三两、四两、一斤等,木盒精美,小巧玲珑,居家旅游,携带方便,因而"官庄毛尖"爱好者甚多,销售甚广。

沅陵是一个群山环抱的山区县,沅江由西南入境,横贯境内。全县分为南北两部,江北属武陵山脉,江南属雪峰山脉,境内最高峰海拔1355米,山岭起伏,溪河如织,大小河流达460多条。官庄地处县东南,林深谷幽,云雾缭绕,气候温和,雨量丰富,土质肥沃,是优质茶的主要产地。历史上贡茶介亭毛尖就出在官庄附近的黄金坪。沅陵官庄,是我国古代从东向西,进入大西南的首镇驿站。官庄前面的辰龙关地势险峻,历代为兵家必争之地,索有"湘西门户"和"南天锁钥"之称。远在300余年以前,吴三桂引清兵入关,继而又与清兵相抗衡,兵驻辰龙关,与清兵在这里大开战场,殊死搏斗。1914年,爱国名将蔡锷为讨伐窃国大盗袁世凯,曾率领革命军,凭借着雄关和广大人民的支持,英勇奋战,把袁世凯的10多万军队歼灭在辰龙关外。这里群峰插天,谷径幽回,终年云雾缭绕,土质肥沃,是茶树生长的合适环境。

官庄一带产茶历史悠久。历史上的贡茶"介亭毛尖",就产于官庄附近的黄金坪。

相关文章